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叔父故礼部员外郎墓志铭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十
鲁有先大夫。
其言立于世。
春秋谓之不朽。
儒有今世行之。
后世以成楷则。
君子之道。
不患时之不逢。
患其道之不显。
故贤哲所以启正宗教
盖风于人伦。
垂之无穷者矣。
宾客讳无名
字某
河内温人也。
曾祖渠州咸安讳绪
王父王司马讳毅
皇考庆王文学讳楚圭
咸以清明粹和。
高爽显融。
经术可以致公卿。
道德可以居师傅。
所不至者。
时之未会欤。
府君文学之第三子也。
伯仲叔季。
嗣世清德。
鸿藻振古。
休声动时。
每至徵贤良。
秀才
一门擅科。
半于天下。
既冠。
进士擢第
其年拔萃登科。
益州新都
开元十年举文藻宏丽。
遂上陈皇王之盛。
下借周汉之谕。
稽以洪范九畴。
天人之统。
灾变之异。
高言体大。
久而可验。
贾生之论汉也。
孙逖同入第二等。
鄠县
宇文融宠幸用事。
总领计簿。
地有不书登下之数者。
按而籍之。
乃明割利言。
辞义激切。
闻列于二府
竟还其令。
忘已忤权。
风节独立。
秩满。
判入第三等。
自周隋已来。
选部率以书判取士。
海内之所称服者。
二百年间。
数人而已。
又居其最焉。
复以常资授万年尉。
戢鸾之资。
搏鸷之用。
得不夭其性而丧其真欤。
然亦笔无疑牍。
庭绝留讼。
昊天之荐祸于我家也。
庐于外壤。
负植封树。
哀过而阳和变惨。
感达而猛兽来驯。
常伯卿尹。
四方高士。
麻吊于郊者。
匪朝夕而间焉。
莫不竦叹而希慕也。
及礼既外除。
称疾而不起。
朝廷方待以议郎博士
辞而求邑。
潞州上党
恬淡推诚。
薰然而化矣。
故老歌咏。
洋洋至今。
入拜起居舍人
搜遗求实。
典册大备。
撰开元注记三十卷。
藏在太史
屯田员外郎
未几转礼部
时天宝改元
符瑞纷委。
郡国所献。
月有千计。
公卿称贺。
日奏数章。
总裁实难。
浚发皆丽。
玄宗每赏异。
因命女史传写。
时省览焉。
方将擢居紫垣
专统大诰。
斯文既丧。
成命中止。
天宝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薨于西京宣赐里之私第。
享年五十有六。
故事中书舍人非宠终之职。
上以心许久矣。
特赠此官。
朝之殊典也。
明年正月
权厝于少陵之东。
上元广德之间
以长子官在清近。
加赠工部侍郎太子宾客
夫人博陵郡夫人崔氏。
徽闲有德。
明顺合礼。
逮事舅姑。
尝佐明祀。
归我不永。
即冥。
开元十七年
终于京师
年二十五。
窆于见子陵
生长子侍御史著。
不幸早世。
继夫人宏农县太君杨氏。
大历九年三月乙卯
弃背于所封之邑。
其年七月己酉
安厝于细柳原
自庙见至于终堂。
三十九载。
宜家之懿范
教子之明训。
睦亲之令德。
并载于已酉之铭。
生次子宏农县令曾。
叔子大理评事普。
季子渭南县鲁。
永惟累世来迁。
仅二百年。
封域连冈。
昭穆相对。
礼不忘本。
时又协吉。
大历十年十月庚午
迁祔于宏农太君之茔。
博陵夫人同合焉。
夫敌已则不厌。
以子则咸贵。
若冢嗣既残于中年。
元室不归于先寝。
岂成兄之志也。
所以同异均爱。
前后相从。
亦承家之顺也。
孝礼则然。
询义惟允。
君子韪之。
诸孤不天。
幼夺严训。
志以苦立。
学以慈成。
克自修洁。
所承罔坠。
亦既成人。
重集大衅。
思养于下。
不欲具生。
血尽而形遗者。
顾礼而终事也。
于戏。
天德于我叔父。
以扶济儒元之道。
元精委其和。
太古合其淳。
德之厚也。
知至至之可与几。
知终终之可与存。
恬然而虚。
寂然而通。
识之达也。
五礼之宗。
六乐之奥。
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
儒之博也。
包括偫有。
陶融象外。
烛日月之光华。
连星汉之昭回。
文之雄也。
若因亲立爱。
恭友过乎悌。
引进极乎慈。
奉先追孝。
则怵惕于时感。
齐明乎夙兴。
靖于位而不以善矜。
俭于家而不以菲废。
先哲之休风遐烈。
未尝不蹈其域而冥其会也。
若处之于舜代。
则肩八元以论道。
升之于孔门。
则通四科而邻圣。
而位止于上士
教沦于衰俗。
岂苍生之不幸耶。
元风之殆绝耶。
衮积衅少孤。
恭承悯覆。
躬诲无倦。
常至夜分。
性愚难移。
犹期日就。
外傅不得专也。
诸子不得视也。
获渐庶几。
实赖慈奖。
恩未上报。
祸已先钟。
远慕何申。
有怀靡及。
所践之职。
昔所弥纶。
顾瞻庭除。
出入哀惧。
微微小子。
夙夜上惭。
迁神甫临。
省护摧绝。
哀以传实。
不敢假词。
铭曰。
厥初茫茫。
辅轩致皇。
至我义信。
即官于常。
开国长罗。
右将军
奄受高阳
光禄勋
卬卬天水
谥曰贞道
赫赫黄黄。
魏之元老。
乃生司徒
启佑周邦。
践华却齐。
实建麾幢。
戏上赐田。
自温而迁。
迨兹十叶。
芊芊。
穆处其后。
昭列其前。
哀词具石。
永世不骞。
报弟仲甫 北宋 · 柳开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河东先生集》卷七
自汝别于吾,迨于今将岁周矣,朝夕以思于汝。
吾心之悬悬也,则生吾身,而与汝未尝有是哉!
虽得汝来书,纵日万至吾前,未若一见汝之面也。
非有江山之阻,使吾不暂安于怀。
有名利来,故有睽阔,谁不以通好问,察动静,用慰于心?
举世皆然,非独吾于汝也。
则每览汝之辞意,而转增吾之悲,复何尝能解吾心之郁陶乎!
汝之遑遑于天下,非汝之所困也,乃吾之所过也。
与言往思,不觉涕下,欲出诸口,先疚乎心。
汝之困也,非汝为之,盖吾之不德,致汝之至于困也,岂非吾之过乎?
将用宽汝之不足,吾自得责其过,以告于汝前,使汝谅其吾之不为不知耳。
且夫人事之间,必存先后上下以叙,罔黩于道,乃古圣贤人相授以教于世者也。
夫臣以君为先,用其义以临下;
君以臣为后,信其忠以事上,则政教行而礼法申矣。
子以父为先,重其慈以敦爱;
父以子为后,取其孝以正养,则道德明而风化流矣。
弟以兄为先,因其友以资仁;
兄以弟为后,奉其恭以尽诚,则小人平而悖逆息矣。
然后可安于天地之,可立于古今之际。
君臣之所以忠义,父子之所以孝慈,兄弟之所以恭友者,皆不一其事也,但以忠义、孝慈、恭友总名之耳。
故吾今与汝穷弃民仵,虽欲尽心于事君,则将何为而能至哉?
又吾今与汝欢侍偏失,虽欲尽心于事父,则深哀子已孤矣。
独于恭友之际,得不力求其至以虑于失乎?
躬行其道以尽于心乎?
则汝以吾为先,固吾当为汝之先耳。
若今日致汝取困于众人之,则吾为汝之先少有过乎?
吾当授汝以道,则吾不能婉从汝志,指设其方,觐汝于朝夕,接汝于左右,使汝外请于他人,久旅于上国。
吾虽得夫子之旨,不见汝以训谕之,此岂不谓吾之过欤?
又当誉汝以名,则吾愚而朴,直而讦,不能狎悦于时流辈,不能趋竞于势利家。
将举之于口,惧见诬于今;
将垂之于书,惧见欺于后。
虽汝有材实,而不敢称之;
虽汝有道德,而不能明之。
此又岂不谓吾之过欤?
又吾当重汝以位,则吾道不符于今。
志将取于古,泛然游其寂寞之源,安然守其远大之涂,愧取媚于人,罔见知于众,病阨郊野,力弗自兴。
吾之身尚如是,况能及于汝乎?
此又岂不谓吾之过欤?
又吾当丰汝以财,则吾惟仁义是言,文章是习。
茍重于利,乃先圣人之所病耳,虽穷饿至死,岂敢及之乎?
使汝乞丐以度日,困病以经时,吾且若此,安有力而救于汝也?
此又岂不谓吾之过欤?
熟而思之,则吾为汝之先,过在此也。
诚言及是,厚负其责,前之所论,且无一焉,不独知过于汝,使汝遑遑然也,亦将受责于人也,亦将贻羞于己也。
则吾每览汝之辞意,胡能安而居焉?
苟能安而居,则若冠带之土木偶耳,岂有友爱之情乎?
夷狄之所不为也,仇怨之所亦不为也。
于乎,吾与汝无能而奈之耳!
天地若否其德,鬼神若非其灵,则吾与汝无能而奈之耳。
古人福善之言,诚为妄也。
天地何德,以使吾与汝尊之哉?
鬼神何德,以使吾与汝信之哉?
吾将责天地鬼神:是吾与汝命也,时也?
是天地鬼神欺也,诬也?
吾愤曷摅!
吾言曷辜!
故报汝以是书。
上阳春/蓦山溪 寿人夫妻二子同日十月初二 宋 · 无名氏
两日梅开,先占阳春小。
鸾凤偶雁行,飞舞画堂交绕。
称觞盛旦,二老同年少。
夫劝妇,弟酬兄,四喜人希有。
灵椿萱草,青翠俱长久。
棠棣戏斑斓,对立齐上长生酒。
有亲有序,慈孝兼恭友
登科日,未老时,共享南山寿
安定郡王子涛遇庆典恩转官制1193年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止斋先生文集》卷一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敕:维建隆磐石之宗,泽流后裔;
维慈福奉觞之庆,燕及高年。
兼二者以有言,进一官而何吝?
具官某为今属籍,视古典刑,以孝恭友兄弟,如周君陈
以谨重率宗室,如汉刘德
至于试吏,允也过人。
信抱负之不群,况行藏之无愧。
比观掌故,谁其逮事于四朝;
强起袭封,兹谓慭遗之一老。
可以华国,岂惟奉祠
方钦想于达尊,宜亟蒙于殊渥。
假如老老,亡元日之诏书;
祗以亲亲,亦盛时之恩意。
明扬进律,晋陟承流
其茂对于宠光,用永绥于眉寿。
可。
混江龙 元 · 狄君厚
 出处:元曲选外编 介子推 第一折
当日个高辛氏举八元八恺。慎徽五典五惇哉。
今日父子无义慈情分。兄弟丧恭友心坏。
则为五教不明生仇恨。致令得四时失序降民灾。
今日父子无高低悦顺。兄弟无上下和谐。
臣宰与君王主事。君王信骊后支□。
太子申生软弱。小太子重耳囊揣。
毒性子奚齐如蛇蠍。很心肠卓子似狼豺。
爱的是为云长子。宠的是爱月婴孩。
却正是农忙耕种。百忙里官急科差。
割舍了我当忠谏。取奏天裁。
我这里整朝章秉象简端居于相位中。我与你出班部上瑶阶。
赴丹墀直望着君□□皆因朝中肱股。托赖着□胜□□元首明哉。
北山以雪窗墨兰竹石求题次韵 元 · 张翥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幽兰出楚畹,美竹湘滨
共友三生石,俱涵太古春。
山林空见相,冰雪老通神。
长作禅房供,毋令堕世尘。
洛山丈室座下 其二 明 · 金时习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梅月堂诗集卷之三
禅师高峻有机锋,曾破提娑六相宗。
明月清风难共友高山流水少人逢。
半窗翠竹萧萧雨,满砌黄花哳哳蛬。
若问西来端的意,不妨拈出豁人胸。
夜宿蔡村忆邦应弟弟时公干通州八月十一夜作是日雨晴月皎 明 · 谢廷柱
 押有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五十
听雨杨村湾,对月蔡村口。
阴晴谁主张,蓐收权在手。
乾坤蓄残暑,一扫不复有。
爽气溢我舟,白露湿高柳。
钩帘坐夜永,瓮倒江南酒。
节物感殊乡,棣萼欣聚首。
塞北鸿雁来,望兄知已久。
潞水抱高城,圆月照恭友
吾曹联朝班,祖泽应未朽。
但愧岁月淹,积薪岂辞后。
鼎彝本何心,芹曝志难负。
区区匡时策,傥可献神后。
思兄 明 · 奇遵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德阳遗稿卷之二
一生恭友计衰阑,两地相思但记颜。
故国春光知几日,终南山碧桃斑。
贫赋 明 · 申楫
 出处:河阴先生文集卷之一
士有冠,十年食三旬。
居容蜗,褐悬鹑。
贾鼎无火,原甑有尘
想其人苦无此比,迹其心常有好容。
苟非志道之君子,其何能乐此屡空。
有搢绅先生,高车大盖,从者如云。
遍身绮罗,盘馔膻荤。
扬扬自得,其气如虹
揖我谓我,吐出心胸。
曰草船兮柳车韩送穷。
登冈兮涉海扬逐贫。
伤哉贫也,安分几人。
士之仕也,道在必伸。
躬耕陇上,馁在其中。
何子之困穷拂郁,若于此焉将终。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难乎免于今之世。
服美于人,轻煖适体。
食前方丈,刍豢悦口。
高台广室,子何不取。
玉堂金马,子何不欲。
贫且贱焉耻也,吾与尔而縻爵。
何乃自苦如此,况浮生之局促。
盍归乎来,富有千驷万钟。
盍归乎来,贵有六卿三公
言未既,士乃嚣嚣然曰:先生休矣,我且直之。
贫不陨穫,宣尼训辞。
穷不失义,邹孟明诲。
是以士生天地,守身为大。
此身一失,万事瓦解。
守之如何,乐道而已。
禄利外物,天爵内美。
求诸内不求诸外,焉往而不得贫贱。
饱饫仁义,膏粱之所以不愿。
衣被道德,文绣之所以不好。
气浩然,慊而不馁,恶食何耻于谋道。
令闻广誉,足以施身,敝裘无憾于共友
积中发外,何似晋楚之富。
达尊良贵,孰与赵孟之贵。
子以其爵,我以吾义。
子以其富,我以吾仁。
此所以君子忧道而不忧贫。
一箪一瓢,绰绰有馀。
不贵玉堂,安宅是居。
不羡金马,礼门是由。
道直己之亦乐,枕曲肱之何忧。
如使余而欲富,亦可求于执鞭。
然无益于得也,有命而在天。
义所在而顺受,贫自来而常随。
非其义则不取,知富来之何时。
傥余言之不信,请质之以古人。
隐约平宽,乐不改陋巷之春。
自乐,道不贫畎亩之中。
一竿穷困,东海匪熊。
十年抱膝,南阳伏龙。
虽身世之阸穷,焉富贵之能当。
古之贫士,率以为常。
今之贫士,何独不然。
余所以贫而无谄,余所以穷且益坚。
是之谓士之常也,知我者其惟启期
搢绅子于是颜厚有忸怩曰:昔我孤陋,昧道与义
今乃大觉,谷亦可耻。
敬闻命矣,辞富居贫。
既而士乃幡然改曰:子徒闻一,吾请具陈。
不仕无义,君臣有伦。
河清千载,利见大人。
何不一起,君民。
何必安贫,独善其身。
易不云乎,君子经纶。
东郊 明 · 张正蒙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东郊栖息久,老至谢逢迎。
秋雾沉山白,寒流拍岸清。
葛巾还自正,茅屋不须营。
小摘畦边菜,常留共友生。
惜送重阳二十韵 明 · 柳潚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出处:醉吃集卷之三
惜送重阳日,欣逢积雨晴。
欲逃尘世累,将赴石门盟。
胜具何难办,蓝舆试远行。
洞深荒店冷,径转彴桥横。
瀑写银河水,云开白玉京
禅宫飞鹫岭,地势压龙泓
天上神仙府,人间日月明。
秋光浓作画,山色锦为棚。
萝缀真珠盖,传䌽凤笙。
丹枫千日醉,白鹤九皋声。
酪酊酬佳节,登临共友生。
风流许玄度,才调谢宣城
我乏文章技,身无宰相名。
频游惭惠远,贯见狎荆伧。
望远家何在,寻真计不成。
悲词同宋玉,秋思似长衡
草草行装远,茫茫宇宙平。
网罗垂羽翮,霜露怆心情。
险阻尝来遍,波涛梦亦惊。
脑中颇磊隗,强把菊花觥。
哭临儿(予赍捧北还,至澧州兰江驲,得儿字报病。) 其九 明至南明 · 黄公辅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愉色承欢也蔼然,家庭恭友亦能全。
怜贫施济乡情洽,减算祈求母病痊。
未信玉楼真有召,那知卢枕竟长眠。
转头万事都如梦,空使愁肠入暮年。
武二酉 明末清初 · 程康庄
 押队韵
二酉富诗书,搴芳眇流辈。
蜗舍取厨烟,随阶有余态。
共友检农皇,晒药松阴背。
卜筑本无尘,丹砂有时配。
五夜余澹心涂次尾及同乡诸兄招饮河房时大雨如注经宵不歇醉归走笔记之 明末清初 · 李元鼎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插艾怜时序,衔杯共友朋。
可堪今夜雨,偏妒一年镫。
舫静歌声邈,波喧岸影增。
天涯萍聚处,痛饮记吾曾。
应天长 其六 江东遗事共十首壬午 明末清初 · 来集之
 押词韵第十二部
武宁王九如先生,国难时,煤山随先帝同缢。司礼秉笔内监王承恩,乃亲兄也。唐诏颁,拒之甚力者,惟先生东阳相公为甚。先生衣蟒玉,乘八座,叩苏抚请死。时苏抚疏,有王某不肯剃发更衣之语。临刑神色不变,行至大忠桥,即呼曰:此桥名大忠,是吾尽命之所,尚安之,遂不行。于此毕命焉。
英雄古国士,竖旗影摩天,西陵渡口。
浪卷鸱夷,我奠江心杯酒。
邻邦书一纸,心似铁、金堆如斗。
天莫问,云暗龙愁,月明鼋吼。

甲申随大驾,只首记贤珰,无超其右。
共试丹诚,真是弟兄恭友
赐衣亲著在,一似与、发肤同受。
含笑向、古大忠桥孝陵前后。
二月十三日王鸿宝七十初度赠诗四首 其三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陋轩诗卷八
门东索饭我徘徊,君亦霜田拾橡回。
两室饥寒垂老甚,百年怀抱几时开。
遣忧林卉逢人乞,佐饮园蔬共友栽。
记得重阳风雨里,扁舟远送菊花来。
哭华姜一百首 其六十七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夜夜灯前笑语同,梦回方觉玉床空。
黄泉共友惟兰氏,白首相依失蕙丛。
珠江送别张虞山 清 · 梁佩兰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六莹堂二集卷八
往来大海似飞腾,为爱艰难共友朋。
山峒采香看蜜户,江城移泊对鲛灯。
好吟驴背宁同苦,得意诗瓢不厌增。
今日送君淮水去,越台惆怅几回凭。
见一轩会话 清 · 蔡彭胤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希庵先生集卷之四
缘崖一径石崚嶒,步屧相随自杜陵
小砌催秋峡雨,孤村替夜舂灯。
联衾至乐宜兄弟,赌墅高情共友朋。
回首世间何扰扰,不知林下几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