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与刘三退书庆元五年1199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九、《书稿》卷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某顿首。
蚤勤宠顾,惠以长笺及《和陵阳》二诗,叹服无斁。
丁未岁恶札,读之汗颜,当时不能为地,今复何云?
相国帖幸得三复。
昔者周旋如此,今兹岂止老商之眄而已。
昭州欧阳签判昨日携冬官书来,辄以回字浼从人。
有如令子,涵养一纪,决登高第。
乡里自有李宝之、郭叔敬,近事足继,何必他求?
不宣。
百丈山1174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五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八、《方舆胜览》卷一一、《古今游名山记》卷一二、《名山胜概记》卷四一、《文章辨体汇选》卷五七四、《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四三、一○六三、《南宋文范》卷四二、游志续编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百丈山
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馀级乃得度。
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
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
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
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
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
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
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
庵才老屋数间,卑痹迫隘,无足观。
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鏬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
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
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
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
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
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
日薄西山,馀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
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
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
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
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最其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年月日记。
潭州重脩岳麓书院淳熙十五年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四、《止斋先生文集》卷三九、乾隆《长沙府志》卷四○、光绪《善化县志》卷三一、光绪《湖南通志》卷六八 创作地点: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
自唐季至于五代,用兵而教事阙。
圣人作,四方次第平,以俎豆胜干戈,而天下靡然日趋于文。
盖宋受命四年,遂平荆湖
又十有一年,尚书朱洞来守长沙,作书院岳麓山下。
朱在国史,其行事不甚较著,足以考见上意所乡,为吏者皆承休德,知所先后如此,岂不盛哉!
而其风动抑何速也!
五六十载之间,教化大洽。
学者皆振振雅驯,行艺脩好,庶几于古。
当是时,州县犹未尽立学。
所谓十九教授,未有显者。
四书院之名,独闻天下。
上方崇长褒异之者甚至,则其成就之效博矣。
熙宁初行三舍之法,颇欲进士尽繇学校。
而乡举益重教官之选,举子家状,必自言尝受业某州教授,使不得人自为说。
崇宁以后,舍法加密,虽里闾句读童子之师,不关白州学者,皆有禁。
诏令诚甚美,然由是文具胜,而利禄之意多,老师宿儒尽向之。
书院不知起何时,以余所闻,汉初郡国,往往有夫子庙,而无教官,且不置博士弟子员
学士,尝课试,供养与否,阙不见传记。
然诸儒以明经教于其乡,率从之者数十百人,辄以名其家
齐鲁燕赵之间,《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家各甚盛,则今书院近之矣。
县官时时遣守相劳问,致馈为礼;
其门生皆世守师说,更相传受不易业。
盖至孝武帝时,郡国始稍稍有学校官
由今观汉晚出,视其初,儒者术业,工楛优劣,可知也已。
大中祥符间,天子使使召见山长周氏式,拜国子主簿
诏留讲诸王宫,式固谢不应诏,卒还山肄习如初,至赐对衣、鞍马、内府书。
而宋有戚氏,吴有胡氏,鲁有孙、石二氏,各以道德为人师,不苟合于世著名。
余以是益叹国初士风之厚,本之师道尊,而书院为不可废。
乾道元年,故帅枢密刘公珙克复开宝之旧,已浸费治。
直徽猷阁潘公畤,亟践脩之。
某得官桂阳,于长沙为属邑。
始诣大府请事,时公至镇适数月矣。
与九郡守要束,咸以宽简,阖部晏然,民吏意得。
曾无凡目,可以再三于有司者。
因得陪别驾后,至书院谒诸先生□祠下,会修事且辑,诸生穆然而志专,徘徊乐之,不忍去也。
既去,州教授兼山长顾𣏌、堂长吴猎,以讫役,属为之记。
某尝获诵侍讲张先生所为记,及于治心修身之要,湖湘之俊,亦既知所指归。
近岁,以其论述,由大学礼部奏名,及对大廷,连为天下第一。
他未试,可略睹矣。
虽欲有言,无以出讲闻之外者。
而公于今卿大夫为先进,年益高,闻望益尊重,人人能道之,又何待余言者?
故但次书院所从废兴之故,系以岁月,而强附名焉。
是岁,淳熙十有五年
李敬子司直 其十三 南宋 · 黄干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三七、《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三
干录录于此,方喜安迹,数日前忽闻有改差监六部门之命,昨日部中人来,乃拜省劄。
衰晚何以辱庙堂简拔之意,只是合有穷分。
又复搬家,寄寓临川,且单骑一往。
彼中俸薄,何以支吾?
抱关击柝,既无重责,亦无多事,却可养痾矣。
然老矣,何日而已邪!
令人气闷也。
更有少事,得刘晦伯朱敬之诸公书,皆令不须候代,然轻弃民社而去,又似不安。
山野之人不知典故,轻去则为躁进,迟去则为偃蹇,二者皆不可。
今以公状就漕台申审,欲烦契兄袖见漕使,想亦有此样例。
当如何,得漕司行下,可不可皆可藉手也。
朱寺正敬之 其二 南宋 · 陈淳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一二、《北溪大全集》卷二三
某春间经仙里,少欸诲论,不胜欣慰。
别后,途中节被脚子挠,竟不克入三山,与黄寺丞相聚。
二月末,抵家,幸尔善达,皆庇之及。
继得潮阳郭子从寄示先生行状后段,印本不书姓名,想是直卿之笔。
铺叙得大意境出甚稳帖,然亦有小小造语立字未安处,不知前段如何?
又不得本子。
如云「正统有归」,恐亦只宜作全体有
又如「秋霜」处,恐尚欠温和一节。
又如「有功天下后世」处,恐欠集诸儒大成底意。
又如天文地理、乐律兵机等类,皆吾道中之事。
自己本分著实工夫,所以「明明德,体用之全;
止至善,精微之极」底意思所系,不可得而精粗者,今乃结上文以「道德光明俊伟如此」,却分析此节,离为二截,似出道德之外,不相管属。
大抵先生之教所吃紧,为人至切至要处,实是就下学上极著工夫,凡上达底妙道精义,须从人事千条万绪中过来,极是著实,更无一点悬空底意,极是缜密,亦无一点疏阔底意。
恐不必如此分开了,失其旨矣。
又如碑记等文,多亦只是发明此理,不可与骚赋等文别作一等看,盖理明义精,诣极造到,自无所往而不通,无所发而不当,非可拘拘以常迹分别也。
凡此等,恐更当修刮纯粹无病,方为至善尽美,不审台意以为何如?
晦庵记外大父祝公遗事绍定六年五月 南宋 · 吕午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五、《竹坡类稿》卷三
祝氏世居江陵,自承俊选于歙,曰仁质、号半州,其子也。
孙象器改名用之,登儒科,为太学博士
六世有名节,预乡荐,学富而文赡。
弟真为郡学宾,至和甫七世矣。
和甫名穆,即丙也,其诸父皆依朱文公,遂为建人。
和甫幼孤,文公教育于家塾。
年甫志学,命寺丞黄公干为行冠礼,盖及亲炙当时讲论之益。
故其气象粹温,刻意问学。
于书无所不读,下笔顷刻数千百言,将以儒业倡其家,所谓光远而自他有耀也者。
祝氏复兴,其在建乎!
太博有弟景先,即黄太史赞其画像者。
生男若女十有四人,其第四女,实为黟邑枢密汪公勃之夫人。
又其第三子铨之女,复归枢密提刑作砺,而侍御义和、寺丞公义荣、给事公义端,皆其所生也。
第二子确之女适婺源吏部朱公,是为文公之母,故乡人相传,祝氏女位最高。
有名尧臣,为郡学谕者,景先第八子磐之子也。
男女四人,尝奇第三女,家虽贫,不肯以与凡子。
未及嫁而学谕公卒,亲族咸以属同邑吕午
两穷相值,遂成姻对。
越七年而偶忝末科,由是祝氏女位高之语复记传于乡闾。
贰卿汪公纲之兄弟与今贰卿朱公在,尤为祝氏喜,所以笃叙甚至。
尝闻外舅往来朱、汪之门,文公侍御诸公皆□渭阳之念,深加敬爱,周之不遗馀力。
此意流传,历世不泯,岂惟祝氏得所凭依,而且施及于焉。
乃知前辈高情,曲崇亲谊,遗风凛凛可尚已。
一日,和甫文公所记外家遗事,三复感叹,谨再拜书其后。
时绍定六年五月旦日也。
张磻祭酒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九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
南渡重建太学,而师儒尤极天下之选。
高宗时有若高闶者,孝宗时有若林光朝者,宁考时有若李祥者、袁燮者,皆用经术名节模楷诸生,岂直以诵说课试为职业哉!
尔以一代老成,养浩然之气,有仁者之勇。
盗臣擅国,谄子盈廷,一凤鸣阳,缥缥高举。
及兹改纪,览辉而下。
大夫敬之曰端人也,多士尊之曰前辈也。
少宗正大司成,可谓以德选矣。
尔其明理学以淑人心,扶公论以养士气,使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
可。
再祈雨文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五三
昔者之雨,尚未沾足,俄复开霁,风日尤酷,岂敬之在人者有勤怠,故功之神者有断续耶!
亟拜非谄,屡求非渎,恐败岁事,以为神辱。
神与天通,不疾而速,覆手河翻,嘘气云族,纵非三登,犹可中熟(《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三五。)
沾:原缺,据四库本补。
罗始祖妣朱氏墓记宝庆三年二月 南宋 · 朱在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三、潨川足徵录·献部·女德门
朱氏出自曹姓。
颛顼之后,有陆终六子,第五子曰安。
周武王克商,封安苗裔郏于邾,附庸于鲁邹县是也。
安十二世仪父相齐桓,八世为楚所灭,故子孙去邑为朱,居沛国相县
前汉大司马长史生公叔,大司空新息侯下邳太守永。
永九世吏部尚书司徒质,质二子,禹、卓。
禹,司隶校尉青州刺史,坐党锢,子孙避难丹阳
卓之后,唐孝友先生讳仁轨字德容武后宰相敬则之兄也。
敬则后别居句容余家巷,德容别居亳永城,隐居养亲,感赤乌白雀之祥,后徙吴郡并歙篁墩呈坎
唐末右僚为陶雅偏将,以兵戍婺源,后因家婺源香田。
其在呈坎,今名朱村,生女,归罗文昌。
昌自豫章柏林徙歙呈坎,而配朱氏。
朱氏,呈坎罗氏之始祖妣也。
其令德懿行足以母仪诸妇,妇道其克修焉。
罗豫章世家,自汉、晋、唐而来,忠孝科目有声。
朱于唐贞观间忠武将军文和子俊郑王府参军者,娶罗义校武公之女为配。
至我皇宋,谏议廷囗之女配罗德议,文举公之女配罗承迪。
继而曰林,曰良材,诸府君与罗世姻好焉。
建安考亭里居,乃先大父吏部府君婺源徙也。
先父晦翁府君尝称姑为予朱氏女中君子,墓未表扬。
其墓在坑,故婺源林和宗人罗某属予记,以示无穷。
予不能文,姑记其实,请刻石纳圹。
宝庆三年春二月日,朝奉大夫工部侍郎宗孙朱在记。
敬室记 南宋 · 家铉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则堂集》卷二
朱、张二先生倡道东南,共扶千载之坠绪,志同而道合,相得而弥章者也。
武夷之传,至于今百有馀年,门人高弟皆能尊闻行知,以其得于师者复畀于后。
今再三l传,莫不曰我朱门之的派。
噫,其盛矣!
余独恨南轩先生无恙时,士之登门受业者袂联踵接,而吾蜀人互乡阙党之,执经隅坐,视他邦为尤众。
中更蜀乱,衣冠散落南土,或以文学显,或以科举政事奋,莫有溯其学问源脉之所从来而以广汉之道自鸣于当世者。
虽时使之然,而从游之士亦不为无责也。
宇文氏再世从先生,尝在大弟子之列。
淳祐间子敬始自蜀来,辑其先世所闻于先生者,求订證于庸斋赵公之门。
庸斋深器许之,为之大书以表其传,且曰:「南轩之道在子,其勉之哉」!
自是以来,子敬钦承一线之绪,为学愈笃,用志愈专,而缙绅士大夫所以期之者亦莫不在是。
会余以国事久羁于北,子敬书来,孳孳问辨,不以患难零落而废其讲习之功。
且属余为书「敬室」二字,曰:「此南轩先生所以遗吾祖者,中燬于火,愿为我更书之」。
余辞不敢僭,然宇文氏之得于南轩者在此一敬,亦吾徒所当共讲也,乃述旧所闻,书而复之。
盖人所以中天地而立者,此一心也。
心所以主宰此身而裁制万事者,此一敬也。
操之而存,存之以此敬也。
治之而治,治之以此敬也。
养之而无害,充而致之,以造乎至诚无息之地,大率始终乎此敬。
夫敬岂自外至者哉?
人生而静,敬之原也。
是故君子之学贵乎主静
主静者,主乎一者也。
主一无适,夫是以为敬。
《中庸》戒慎不睹,恐惧不闻,敬之在中而未发者也。
迨夫喜怒哀乐之既发,则散见于外者,何莫非此敬之流行!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皆戒慎恐惧之所积而慎独之功也。
敬虽随事而,所以为敬则本乎其中。
先生以敬加室,亦欲人谨之于宫庭屋漏之间耳。
嗟夫!
世沦俗斁,弓冶之传不遗其后,而子敬独能溯其父祖学问所从来,恪守毋坠,求之衰俗,殆不多见。
余愿子敬心乃祖之心,学南轩之学,以是自名其家,以是私淑诸人,益衍其传于后,使广汉之派与武夷并传,顾不伟欤!
乃书为《敬室记》。
朝奉大夫彭州郑使君圹记淳祐八年十二月 南宋 · 郑鼎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一
先君郑梦龙,字子俊
饶州浮梁县传桂坊。
曾祖讳輶;
祖讳时。
考讳至和,累赠朝散大夫
妣苏氏,继朱氏,俱赠宜人
先君生于淳熙庚子正月二十五日辰时
辛酉预荐,乙丑登名,戊辰廷对,同进士出身
官自迪功郎,历阶至朝奉大夫
职自蕲州蕲水县峡州司法参军广安军新明利州昭化,改秩知宁国府旌德县复州玉沙县通判澧、永二州。
柳州,不果赴。
主管华州云台观,辟知彭州,方报可,忽以疾终,时淳祐丁未正月十日也,享年六十有八。
娶鲍氏,封宜人
子男一人:鼎,将仕郎
女四人:进士姚埴、朱泰亨、国学进士鲍世荣洪文惠公孙儒林郎江淮提领所都盐仓革,为其婿。
孙女一人,未名。
戊申十二月二十有四日丁酉,奉柩归葬于县北之官溪。
谨叙此以纳诸圹云。
孤子鼎泣血拜手记。
按:江西省博物馆藏拓片。
送蒋姚二子归湖南 明 · 王渐逵
 押纸韵
二子湖南来,跋涉数千里。
罗浮相对望,溟渤庆来止。
泉翁坐天关,闭户避嗔訾(薄俗不知敬贤,见有异处则毁谤之。)
堪嗟浊世人,背目且信耳(程朱在,当时皆然,因发此叹。)
月旬何所有,澄默契玄理。
星堂承过访,欣慰淂二美。
如何忽旋驾,令我心未已。
遥遥初秋棹,渺渺桂阳俟。
白发翘倚门,庭训逾深旨。
归来有馀师,夫道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