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吾生 宋末元初 · 方一夔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行年四十九,忽忽笑浮生。
客少真成懒,儿多半学耕。
閒身穷缚急,壮志老图成。
自号知非子,悠然仕止情。
与邹参枢应龙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七四、《铁庵集》卷一四
某去夏杪先生六和塔,后一月某见逐,登舟至衢,闻钧旆在焉。
时例不纳谒,独蒙谓进,进必款侍移时,如是数四,其语历历可记。
既禀违还里,拶岁刘无竞司门昭武至,问钧况则云将卜居于城,虽未有楼台地,而神气益王,步履益轻,如富、韩还洛、相时,某喜益甚。
先生负经纶之望,在二三十年前,而某所见者丙申秋造朝首疏,极病源所在。
其冬边事急,既条上十议,又领侍从省官于论思堂先生口授,俾某草之,言与气俱勇。
居亡何,中外传大用有日,屡引疾以请。
既共政本,众言可以行矣,请益密,乃若郁郁不乐。
既遂请,亟出关,则气渐平,故六和塔之见胜于坐政府时;
去稍远则气益伸,故衢之见又胜于六和塔时。
乃知先生殆以得归为乐者,则今之徜徉于赤松绿野间,其适固宜。
先生自谓十馀年之闲,多此一出;
某则谓端平亲政后,不出则何以答上眷,何以慰众望?
况平生出处,皆系世道。
在琐闼以封驳去,在橐座以留西、鹤二山去,皆甚分明
今在两地,适值郁攸后,议论纷拿间,要路明设防禁,犯者有岭海忧,公独对上曰:「群臣之意无他,不过欲增益圣德耳」。
闻者谓语和意恻,最易感动,所以解诸人之祸者甚有力,某亦拜赐一人之数。
其辅赞弥缝,有非人所得知者,而此语则众所共知,则相公之去,岂不益分明哉?
丙申冬边事何如,内事又何如?
先生既归,去冬外内事又何如?
所恨于前者盖岁不及一岁,而所望于今者则欲岁胜似一岁。
人见先生幅巾野服,与宾客游,与渔樵揖,指为至乐,孰知其隐几危坐,閒居深念,有隐然不可语人者哉?
是未可以遁我生民。
天欲平治,更入则爰立矣。
某素贱且讷,三十四年前春官一门生耳,科举子何足关世有无,先生忘之矣。
十年前一县令耳,无奇绩异政以惊世取宠,先生愈忘之矣。
近三四年间,在班行则为职所当然者,在右省则言职所当然者,不忌其为而忌其言,诚所未谕。
先生独曰此向暗中摸索者。
方夔龙相逊时,独以不肖姓名闻,若察其所存而期之甚远者。
言之于主上,不曰上未之乐也;
言之于宰相,而宰相初则愕然也。
既已试者如此,为世所蹂躏者又如此,岂复区区更有所存者乎?
岂足以复信先生之言乎?
然昔人所谓感知己者不过如是。
自念远方寒士,用过其分,主上保全之恩,畎亩之忠不敢忘;
相公知遇之恩,国士之报不敢忘。
饭蔬饮水,得以安眠稳食于深山密林中,则大幸矣。
落齿吟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食笋忽落齿,方知非壮年。
人生愁渐老,吾道乐其天。
岁月忙中过,沧桑梦里迁。
一杯清茗罢,吟啸自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