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运使墓志铭 南宋 · 李流谦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七、《澹斋集》卷一七
先是起部尝书故中散大夫宋公墓,言公天赋刚直,自初筮仕,气象已不可挠折。
论事权贵前,慷慨奋厉。
及析郡符、持使节,威令必行,弹治击搏,当之辄溃。
官吏无贵贱,凡在百执事之列,与夫奔走往来,操朱墨以需指顾者,率望风披靡,剪落牙距,誓涤清浊秽,束身三尺中。
于是豪右屏气,侵渔道绝,而闾阎细民,始获以有生为乐,至今人犹能诵之。
后二十有六年,公之子朝请郎致仕讳诲字彦伯,以疾不起,遗言戒毋为墓道之词。
诸子震悼不忍,以谓匿美善以自翳,盛德也;
论撰之使后有考,人子之事也,于义皆适。
遂援先制,以其婿从事郎、四川制置司准备差使李君嘉谋所次来乞铭,予不敢辞。
宋氏封于周,三十六传为楚所灭,及偃王失邦,子孙因国为氏。
自汉而上,居西河,更魏、晋始居广平,隋、唐间又散居京兆
其后独广平京兆为显姓。
公世居京兆,九世祖玘为壁州牙推,生某,仕僖宗谏官,以直触阉寺,出为绵州团练副使,因家焉。
某生某,徙居成都,仕太子舍人
生某,为壁州推官
生某,号无为先生
先生生士修,太常博士致仕,赠左正议大夫,即公之高祖
曾祖讳球,登庆历进士第,以左朝议大夫致仕,赠通议大夫
祖讳光,朝请大夫致仕,赠特进
考讳昌宗右中散大夫华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致仕,赠宣奉大夫,即吾先君所书墓者也。
母陈氏,继文氏、李氏,皆硕人
宋氏自得姓,蝉联数百年,莳祥播庆,久益昌衍。
公幼爽悟,彊于学,年十三侍宣奉京师,任膳服笺记如成人。
宣奉性方严,持众如官府,岁时朝服坐堂上,家人歛躬侧行罗拜就列无咳者。
子孙吏而归,必先课以绩业,如素所教敕,即赐食遣之,否则顿颡谢退而跼蹐不自容,故孝谨之风,人慕之。
公以钦宗覃恩补将仕郎,主眉之彭山簿,用赏循从政郎,辟泸州录事参军,又辟知永康青城、郫之酒人。
一年诸台交剡,知嘉州峨眉县,权眉州福化酒税,改宣教郎,知绵州罗江县
未赴,丁宣奉忧。
除丧,再辟青城,拟丞邛之依政,迁通直郎
李夫人忧,免丧,知剑州普安县,转奉议郎,赐五品服,除成都府路钤辖司干办公事
用上即位恩转承议郎磨勘朝奉郎通判剑州
未赴,改知隆州
未满,除嘉州
踰年擢潼川府路转运判官
丐祠,主管台州崇道观,遂致其仕。
以诸子升朝恩封朝请郎
又六年而终,享年八十。
公之为青城也,邑濒大江,堤遏控捍,率遵用吕汲公故事,工坚而役均,吏不能为奸。
学圮于水,两丁释奠寓他舍,公喟然撤废寺亟新之,堂宇斋庐,皆宏肆华整,由是邑始有学。
峨眉,虚恨蛮求互市,边吏不能禁。
公曰:「是其责也,彼自反不足,故必内怯。
蛮窥其私,遂乘之,因以虚声摇州县而肆其侮」。
即采问尝为其所畏者擢任之,蛮詟不敢动。
后易其人,竟失边和,群哨攻掠不可制。
宪台不知所出,乃与约,尽还所掳则遗以鹾茗缯䌽。
已而归不能二三,岁乃傍前言责偿。
时公知嘉州,截然不与,蛮亦不敢复请。
在福化,水夜暴至,民仓皇升屋乞命,屋且坏。
公集近岸船,多出泉帛,约载十人者与若干,所全活无数。
隆州雍国虞公政府就第,公事之以礼,不为谬谄曲敬,虞公面叹其有守。
盐井耗涸,民负课破家,霈恩许蠲弛为钱二千九百万,计司难之。
公抗论益坚,转运使直之,遽命以本司盐代起一岁。
公复具奏,始得免。
岁戊子蜀荒,民聚而剽,势张甚,公戮魁酋而宽其馀。
或劝尽歼之,公曰:「彼饥求食尔,独忍乎哉」!
在东蜀,治益进,誉处益休,大抵身为律度,人自法象之,不敢为非以负公。
摩抚尪瘵,捡覈币庾,准程岩岩,吏拱手受成,无一钱横出纳。
燕馈无名以例来,尽谢不受,又恶其著也,则私缄鐍之,去而后返之,其不近名如此。
弃仇录瑕,有古君子长者之风。
初在泸,大吏以旨意喻狱,公不从,思有以中伤之。
会囚逸,遂按罢之,蹭蹬十馀年,委分不校。
后其孙适隶属部,公闻其才而荐之。
事继母以孝闻,援给亲党,举产以继绝家,恩惠隆洽。
娶宇文氏,封安人,淑配也,先公二十六年卒。
男五人:长述朝奉大夫,知雅州
宣教郎,亦先公卒;
次逌,今为奉议郎佥书荣州判官厅公事;
次运,登进士第,今为奉议郎,知蜀州江源县
次遇,未仕而卒。
诸子天姿雅驯,而又积染名义,所临率有显称,甚似其祖若父。
予往在宣幕,属当受讼词,有兵诉非罪编窜,谓雅州君尝谳复之而不得行,为白虞公
公曰:「即如是,经宋君又何疑」?
遽命释兵。
其执正不诡,既去,使人引以自白而得脱罪,岂非贤哉!
荣州尝与荐为雒县,予傍邑子,稔其政如父兄。
江源令君予同年生,又尝为寮,笃学而赡于文,在严道田野问尹,说者常在口。
𨞪江政尤美,要途巨人,未识面争罗致,或迎剡荐函。
此皆予亲见闻者。
女三人:长某人,次状公之行者。
孙男七人,挺、掞、抃、搢捷、拂、撝、。
抃、捷以雅州及公告老恩补官,曾孙男祖禹雅州郊霈补官。
公之卒以淳熙二年某月日,以明年某月日葬某县某乡宣奉公茔之侧。
窃尝论事唯卓然有所见,而后能执之固,行之果,不以世之訾誉得失为轩轾。
历观公平生操践,与推之政治,见之家庭,无一不尽义而中礼,便法而当情。
人视以为不可及,而公非有意为之,曰:「吾见若尔,不知其他」。
是以华皓一槩,绝无毁憎,诚孚而类应,德熟而宠来。
为州、为部刺史,不由拔引,皆声最流闻,台家所授,凡除书下,人欢呼抃跃,市酒肉以相庆,如得父母。
故除漕训词有「岂弟两邦之政,循良一时之称」,盖实录云。
铭曰:
宋封于周,后氏以国。
遥遥百年,代袭冕笏。
始无异蹊,迈种曰德。
木老则壮,披华食实。
允显维公,柔惠且直。
明义秉法,有斧有钺。
刚吾四支,岂不在骨。
恂恂近懦,亢亢近激。
不激不懦,公执其极。
意承有耀,下逮燕翼。
我无杰词,侈此伟特。
尚耆其传,以赧回慝。
安人曹氏墓志铭 南宋 · 陈造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六六、《江湖长翁集》卷三五
安人曹氏,婺之东阳人
祖某,父某,隐不仕。
归于郭氏,为今扬州通判某之妻。
奉舅姑敬以爱,接姒姊穆以顺,施于中外,归重无间言。
治家俭勤,随事区处,不御以严,而不爽节度,家以益振。
其所以奉烝尝,延宾旅,必躬亲之,丰备办集,皆如其志。
而其自奉,取足而已,衣楚楚则歉然,耳目玩好若浼焉者。
至于闾里穷匮,赒之无靳色。
安人兄弟早世,母继逝,捐私蓄振之,其送终之费,一切为办治。
其赴义甚勇率如此。
通判公宦游,言未尝及外事,闲御童仆严且密。
及倅维扬,安人病,不克偕,语别勉以廉勤,谆谆也。
生于某甲子,卒于嘉泰辛酉七月十七日,享年六十有四。
男子三:长昌年,次昌时,季昌宗,皆业儒。
女子四:长适成忠郎王观国
次叶浚,次应淙,皆进士
承节郎赵汝枢。
孙六人,女孙四人,尚幼。
通判再遇郊恩,受今封,将以嘉泰癸亥十二月十八日葬于绍兴府上虞县上云乡皂李湖顺屿之原,求铭于高邮陈某。
某,通判公之友也,宜为铭。
呜呼!
安人在父母侧,已著淑闻;
施于夫子,妇道以修,母道以隆,家政纪绪,斩斩乎以媚于其官,仪于其乡。
胡不百年,闻见兴叹。
安人学释氏有得,其淑质懿行,书之皆可无愧,贤哉!
铭曰:
为妇而妇,君子誉处;
为母而母,帉燧继武。
自家而乡,有挈其矩。
善始以终,了彼旦暮。
顺屿之原,松茂庑。
亘岁千百,来者燕裕。
华严阁记 南宋 · 王信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五、《咸淳临安志》卷八○、《淳祐临安志》辑逸卷二、《西湖志》卷一三
钱塘北山为浮屠氏居者大小几四百所,而授禅家学者三:灵隐、净慈,地雄势重,易起人乡慕心,故凡事随欲辄办。
惟中天竺萧然孤立乎上下二大刹之间,虽在昔为名山,而前后因陋就简,往往不克自振。
僧法华来主丈席,奋然提空拳于人所不敢为之中,而自谓能昌宗风于几坠之地。
闻者笑之,余亦讶其不量力也。
淳熙十四年,被旨祷雨大士,道过其门,则杰阁岿然,群目惊异。
僧帅其徒要于路请观之,摄衣同登,金碧璀璨,中设千叶卢舍那像,立文殊、普贤二菩萨于其旁,五十三善知识布列左右,而翼以钟、经二台。
四山环焉,如拱如卫,高欲蹑云,俯疑临渊,石梁横陈,清流激湍,气象瑰富,非曩所见。
余问之曰:「帅何力办此,诚不易」。
法华曰:「未也。
吾将与佛殿,而东之方丈法堂廊庑,皆撒其故,度材计工,不办不已」。
言若大而夸,而已事明验,人所乐施,余不敢以为诞。
法华请记岁月日,经始于癸卯之夏,而落成于丙午之秋,深辞之不可。
世言释氏子能凿空建事,而竟于成,归于其立志果,用力专,然亦凭佛愿力,乃克有济。
法华身若不胜衣,言语无缘饰,而短小精悍,胆大如斗,能动人如此,岂非其一念所起,勇猛精进,足以感发人之善心?
不然,人以为难,何为之遽而成之易也?
法华起而言曰:「寺闿荒于千岁,宝掌禅师生于周威烈王之十二年至唐显庆二年而化,盖住世千七十有二年,维记可考也。
法华洒埽于兹,岁在己亥冬十一月望之夕,梦一僧来桂子堂,额耸貌古,金环贯耳,自言为千岁和尚,昔尝居此。
今汝能建立,吾道兴矣。
言讫不见。
晨兴,集大众焚香作礼像前,而致祷焉,此其愿力也。
法华何能为」?
余虽未敢遽信其说,然观千岁归寂之偈,尝有「他生复来」之语,法华之梦不为无据。
譬如为山,进以一篑,亏以一篑。
法华其勉之。
贺漕使赵虚斋新除启 南宋 · 赵孟坚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七五、《彝斋文编》卷四
恭审拜恩宸陛,总漕京畿
丞辖宣劳,久著弥纶之绩;
宝储寓直,聿崇飞挽之权。
君子理材,庶邦丛庆。
恭惟某官气宇阳春而又韵,风姿玉洁而更清。
鸿宝秘篇,究东壁图书之奥;
锦囊佳句,织天孙云汉之章。
侃然华靡之不为,旨哉理义之是豢。
蚤攀高,宜照青藜
乃遍历于民庸,而上通于闺籍。
花满县,棣萼分楼。
篁屏乘驿以申筹,赤子弄兵而浸弭。
两邦慈母,咸依岂弟之仁;
一路廉风,举激澄清之化。
仰宽平之无滥,宜丛委之兼资。
属时国计之烦兴,借重邦财之妙斡。
彫弊已重,须假福星之照临;
调度方滋,所籍飞刍之赡给。
然剥床则有及肤之虑,而漏卮又深泄尾之虞。
非无趣办之才,恐伤忠厚之体。
遍筹内外,允藉温良。
俾十五州无期会急迫之忧,此亿万年昌宗社延洪之脉。
庆关国计,欢动舆情。
邦畿号使指之雄,暂烦澄察;
宅揆秉国钧之重,行职陶甄。
孟坚好修有心,翔寥无力。
虞庠弦诵,恍秉桃浪之三推;
关市讥征,尝厕莲幕之一数。
即之也温,备四时之和气;
挠之不浊,凛万壑之层冰。
治所至以有声,才无施而不可。
一麾出守,甫著外庸;
四牡载驰,径司平籴。
监筴羡流通之利,民生无饥馑之忧。
遵海而南,举蒙实惠;
自天而下,倏畀殊恩。
俾专飞刍挽粟之权,庸副卧辙攀辕之愿。
咨诹谋度,重观绣节之新;
献纳论思,伫复青毡之旧。
某侧聆成命,倍激欢悰。
千里而遥,愧莫展凫趋之敬;
二天独有,幸复依鸿覆之私。
瞻咏殊深,剡裁莫既。
石鱼题名 其二 南宋 · 李瑞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七○、《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卷下、同治《涪州志》卷二
郡守李瑞公玉、新潼川秦季槱宏父、郡纠曹掾昌宗季父、季槱之子九韶道古之子泽民志可同来游。
石鱼阅八年不出,今方瞭然,大为丰年之祥,此不可不书。
宝庆二年正月十二日涪州太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