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夏圭山水图 明 · 刘泰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十五 山水类、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八十七
夏圭丹青世无敌,远近淡浓归数笔。
天机所到入神妙,此图犹为人爱惜。
青山峨峨树童童,高泉一派飞白虹。
云林烟谷互隐见,羊肠细路东西通。
溪边丈人青似玉,倚树悠然吟不足。
我役黄尘奔竞途,劳生颇欠看山福。
春风几度蔷薇开,旧时猿鹤休惊猜。
有田可耕书可读,家在山中归去来
晚晴庚子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一
塞山大石气堂堂,积翠半山皆夕阳。
绝似夏圭沈郁笔,欹斜楼角露丹黄。
集古名绘册十首(每幅皆钱茶山侍郎题。) 其七 甲子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八
夏圭雪山藏古寺,未点雪处皆山光。
神情閒冷与雪称,偏在峭深红堵墙夏圭。)
滑州吏目张文质所藏鲍节判见赠吴兴唐子华画云山小景图 元末明初 · 宋讷
 出处:明诗纪事 甲签·卷三
君不见夏圭昔写渔村春雾时,江山半入无声诗。
又不见马麟昔作关山秋色图,千里风烟来座隅。
夏圭马麟去已远,一入九原呼不返。
只今画者乱如麻,吴兴近数唐子华
子华非夏亦非马,得意云山自挥洒。
一幅生绡不满尺,平远高深生笔下。
恍如坐我武夷山,主人见客开柴关。
幽蹊曲径归路迷,白云引出青松间。
又如坐我潇湘侧,渔子舣舟来迓客。
水边篱落自成村,伫望九疑江树隔。
隔岸人家茅盖亭,过桥二老指山青。
飞泉落层石,古木挂寒藤。
晴窗忽看不似画,霏丹凝翠疑天生。
相对融心神,顿觉尘梦醒。
疏懒胸中有丘壑,得此珍藏作清乐。
平生寓意不留意,一朝笑赠芙蓉幕
芙蓉幕底风流宾,高堂挂壁无红尘。
公余把酒自怡悦,便是云山图上人。
成草亭画卷草亭名性字天章无锡人号独山居士。自题成化戊戌作。)丁酉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五
独山西受太湖水,独山堂阴渺千里。
九龙横捲画障来,远岫层林尺与咫。
峰前孤坐尔何人,设心平旷非摹拟。
顿挫虚空忽千变,范宽夏圭出一揆。
昔人论马,夹笔斧皴派。
何尝无士气,简淡得狂怪。
后人蹊径分,转使胸襟隘。
莫论意匠初,且视苍茫外。
晨雨初霁露既晞,帆开樵响渔汲时。
云峦烟树各类影,濛濛盖以气取之。
正是草亭壮年笔,杜琼太早陈淳迟。
偶然有会造极至,又奚执定马师。
题画诗赠高阆仙 近现代 · 郭风惠
山川间世钟灵奇,名世那必皆君师。
道微难见著以象,开天一画传神义。
滥觞缋事放光怪,图人写物状魍魑。
良工能手古多有,传神无过顾恺之
唐贤王李树宗派,南北对垒交骋驰。
将军父子特雄杰,高崖绝壁斧痕披。
夏圭马远绍薪火,六如才子祧远支。
南宗气韵士夫习,避难就易势易滋。
荆关董巨互伯仲,黄王倪相差池。
末流之弊失简巧,蹄涔拳块衒蜡栀。
突起异军纷无数,要皆自郐吾无讥。
学如牛毛成麟角,茫茫坠绪收者谁。
阆仙仙人妙年齿,兼心手眼穷搜追。
自言取径近北派,长途风雪无人随。
世间万事有穷变,要当有人任起衰。
又言眼高手生不为病,眼低手熟无药医。
寝馈期以十年力,准备万纸千毛锥。
吾信其言徵其画,果然机趣契天倪。
胸蟠五岳吞云梦,丘壑自具非规规。
赴以全力狮搏兔,泄其厚积蚕抽丝。
山势蹇嵼水莽漾,楼观迤逦烟迷离。
培塿丘垤嫌碍眼,刬之不武画安施。
五日十日尽尺幅,历历芥子纳须弥。
倘逢邹衍谈瀛海,笔随意到收无遗。
更出馀绪写竹石,粉箨玉笋妙偎依。
掷笔四顾仰天笑,堆案铅赭皆筌蹄。
观者神魄与君化,真见庖丁放刀时。
我昔弄笔今不敢,如恽避王请改为。
他年倘徉共泉石,我诗君画相蚿夔。
君不见天生我才必有用,太平润色宁敢期。
区区鄙事要臻绝诣通造化,亦用以答山川灵秀天地慈。
曹学士洛禋画天下名山图二百四十页题之丁丑 清 · 钱载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十七
武英殿贮天下名山图,康熙印本人间所刻无。
天下名山不知其凡几,大者俱在小者亦已俱。
学士今年八十有六岁,犹能眼明手快精心摹。
始忆常时冲雨跨高马,定应笑我蹩躠驴车驱。
我昨曾观王履华山册,又观夏圭万里长江卷。
故知一笔画如一笔书,元气淋漓非力可彊勉。
今者何师岂以造化师,闻尝天都夜见云海奇。
云耶海耶起灭了何有,一旦平生倾写皆于斯。
我家澉上青峰九十九,安得皴成补入重题诗。
雪景卷 元末明初 · 凌云翰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山雪大如许,能令老树低。
仙翁双屐没,童子一琴携。
院画留冬景,臣名识夏圭
免园宾客散,把卷重悽悽。
水调歌头·叔华姊索题所临夏圭溪山无恙图 现当代 · 陈家庆
 押尤韵
画里溪山好,烟水豁吟眸。
此中千里云树,景物最宜秋。
几处寒汀凫渚,正好浮家泛宅,来往任扁舟。
留得仙源在,可许我同游。

闺中秀,林下风,世无俦。
乾坤多少清气,笔底已全收。
唤取夏圭来认,应叹神传阿堵,旷代渺难求。
别有烟霞处,灵府意悠悠。
山阴陶石篑读书处水石洞戊午 清 · 阮元
 押月韵 出处:研经室四集诗卷四
飞梦下天姥,馀情入吴越
镜湖波逼山,石篑水搜窟。
飞梁驾重门,立柱抗高阙。
冷壁悟禅面,瘦峰露仙骨。
定役灵匠心,莫谢天机伐。
削成夏圭斧,奇拜米颠笏。
清风漱玲珑,澄潭倒崷崒。
红楼四月寒,乌舫一篙滑。
藤枝袅更长,蘋花香未歇。
胜境岂在多,览古兴超越。
缅想山阿人,沿流弄明月。
戊午五月二十六日鹫峰销夏联句戊午 清 · 阮元
 押霁韵 出处:研经室四集诗卷四
出郭缅澄波奉贤陈廷古华,沿堤快新霁。
绿罨干树浓安邑宋葆淳芝山,红擎万花丽。
笋舆先后来娄县杨之灏篑山,松磴两三憩。
叠足山巃嵷钱塘何元锡梦华,扑眼石陵厉。
泉喧桥影圆仪徵阮元云台,亭敞茶烟细。
呼猿巳无声古华,飞鹫颇有势。
张翼障日高芝山,垂咮啄云锐。
迦陵远流音篑山,圆泽近同谛。
结夏慧理梦华,论古咸和岁(开山自晋咸和始)
蜡屐穿玲珑云台,藤杖阅迢遰。
一派泻龙浤古华,千盘拥螺髻。
具相嵌庄严芝山,题名杂分隶。
洞窥一线天篑山,台译千佛偈。
登顿竟忘疲梦华,脱略了无系。
高轩补寻梅云台灵隐东轩有老已枯余属僧补栽之为题补梅轩额),层椒迟访
往迹追白苏古华,忘形到支惠。
佳荈浸清寒芝山,伊蒲出新脆。
解衣到剧谭篑山,临池更游艺。
画法尚夏圭梦华芝山作画数幅),砚怀抱刘蜕(余藏晋咸和砖研及唐刘蜕研)
竹阴午梦清云台院晚蝉嘒。
归思趁吟鞭古华,凉风袭行袂。
出山尚闻钟芝山临湖重鼓枻。
回指翠微间篑山,却眺烟波际。
此游殊耐吟梦华,后会良可继。
暑歊翻避人云台,我东日西逝古华
四渎诗 其一 乾隆辛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三
谁从天汉觅源头,石遗(去声)支机自有由。
入徼滥觞始西发,分疆委带永东流。
九星璿政象昭宿,首渎禋宗秩视侯。
术妙夏圭能缩地,却教万里一图收夏圭长江万里图入石渠宝笈上等)
按:禹贡有岷山导江之文厥后桑经郦注及汉宋诸儒并云江出岷山其源不越益州之境此皆囿于内地见闻所及非探本之论惟胡渭著禹贡锥指引明徐宏祖传称其平生好远游出玉门关昆崙山中夏三万馀里尝作溯江纪源一篇以岷山导江特汎滥中国之始按其发源则河自昆崙之北江亦自昆崙之南非江源短而河源长也其说实得之目击乃以其所经里数吹毛索瘢殊为过当夫昆崙即今所谓刚底斯为群山祖脉其水四方分流然则大江之雄长四渎不徒恃源于西蜀眉州义复何疑但谓江源出天汉则史家不无穿凿之说耳
夏圭月令鹿角解图乾隆己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三
鹿麈夏冬殊角解,本非麋已得明徵(月令云仲鹿角解仲冬麋角解今考之则山庄吉林之麋及木兰之鹿皆角解于仲夏并无解于者惟南苑之尘俗谓之长尾鹿则于冬至解角始知从来记载之误曾为说以订正之)
落单须识无双理,堕𠜶那堪没顶能(𠜶顶骨也鹿𠜶在其顶皮内上生双歧歧上乃出角其角解也或前或后即同解其两角亦分落成只今圭所画乃两角并存𠜶不知射杀之鹿取其顶骨乃𫉬双角在𠜶其自解者断无并𠜶骨双落之理此屡经亲试而知夏圭固未尝见鹿又安知其生死也)
蹙气知其真有应(去声),射生笑彼又何曾。
鲁鱼似此纷久矣,订伪依然恐不胜。
夏禹玉长江万里图 明 · 陆完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六 地理类
云山苍苍江漠漠,绍兴年间夏圭作。
珍重须知应制难,卷尾书臣字端恪
却忆当时和议成,偏安即视如升平。
惟开缉熙较画史,两河沦弃无人争。
斯图似写南朝土,还有楼台在烟雨。
钓叟棋翁不可呼,渔舟野店谁能数。
但觉层层境不同,林泉到处生清风。
意远笔精工莫比,只许马远齐称雄。
中原殷富百不写,良工岂是无心者。
恐将长物触君怀,恰宜剩水残山也。
画终思效一得愚,更把飞鸿添在图。
愿君且向飞鸿问,五国城头信有无。
雪中题陈工部画用苏韵 明 · 邵宝
 押屑韵
马蹄踏遍秋风叶,客怀还赏长安雪。
焚香小院对此图,此人此景俱清绝。
恍然不识是何方,冻云压峰峰欲折。
草亭孤坐非君谁,閒从水泡观生灭。
秋林老笔逼夏圭,千载风神一挥掣。
得来价直奚可论,万镒黄金千䌽缬。
羡君平生有高趣,下视尘寰真不屑。
明朝持此归江南,小舸乘风去如瞥。
也知象意君自得,我为题诗皆赘说。
欲分半幅遮眼前,剪刀安得并州铁。
夏圭西湖艇叠前韵 其二 乾隆甲辰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
又泛湖心䌽画船,任其浮拍任洄沿。
神传禹玉图中景,倡和无人蓦忆前壬辰春钱陈群进是图即题句仍命和韵书帧中兹已十有三年阅之增今昔之感云)
夏圭风雪江村图 明 · 王直
 出处:御选明诗卷四十、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二 天文类
江天漫漫云气黑,江风萧萧雪花白。
荒村古道人迹稀,惆怅津头远行客。
黄芦低折沙草平,遥望不见长安城
蹇驴凌兢缩如猬,鞭驱还欲西南征。
四山溟濛日应晚,辛苦羸僮未遑饭。
深林归鸟栖已定,茅屋人家去犹远。
吁嗟乎夏圭之笔淩范㝟,满堂凛凛生昼寒。
卷帘看罢重叹息,岁晏高歌行路难。
再题夏圭秋江风雨卷乾隆丙申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十二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
岷峡出滥觞,混混赴海走。
禹玉写其神,足与境相副(叶)
益之以风雨,金𩏶宛在手。
山势断复连,江声无忽有。
非行万里路,那辨此枢纽。
不知万卷书,亦可曾读否。
江万里歌题宋人画卷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十五
宋时(宽)(熙)夏禹玉,皆有长江万里图。
范郭真迹曾未见,禹玉真迹藏石渠
此卷长江万里,阅之终卷名氏无。
祇存徵明卷末跋,谓之宋人信不诬。
却嗤怀玉(王)馀士气,且谓纸败而墨渝(二语见卷后文徵明跋)
徒观源蜀委于吴,名山胜迹历历胪。
漭沆元气互隐见,配藜佳境非模糊。
为欣禹玉卷不孤,范郭名存迹渺乎。
视此无名孰胜输,洒然一笑长歌吾。
跋古营萧节斋所藏三画帖 其三 夏圭山水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一二、《本堂集》卷四七
古画以山水为最,唐以后或有其存,而未必皆真。
天地间,川流山峙,千态万状,固自开辟以至今日,苟有见焉,孰此为古?
顾欲从破缯败楮,摸索其髣髴,山川能几何哉!
世方趋于耳目之新,方溺于货利,自非洒然自得、超然自拔,谁复事此?
是则方见其可敬,而不见其为僻也。
节斋萧公有山水一轴,曰:「此夏圭之笔,子以为何如」?
余于此未达,独能以前所自信者复。
因又进而曰:「后日有诏趣入,发十洲三岛间,而江而湖,而长淮大河,见其漫漶奔放,汹风涛而舞蛟龙也;
会稽而嵩,而岱,而太行,见其绵亘起伏,干云霄而络星辰也。
以行记唫囊,收拾光景,时一披阅,眼界万里,尽在是矣,岂不大快」?
公为之一笑卷画。
四明陈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