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简于匡山李五峰 元 · 郯韶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之子远游吴楚间,春江二月草斑斑。
扁舟不愁风雨恶,作客正喜东南还。
共爱开门对湖水,几时高阁看青山。
花雨亭前未相见,题诗忆尔尚红颜。
北游赋 北宋 · 蒋之奇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永乐大典》卷五三四五
潮阳吴先生子野有道之士也,自少好游,凡四方幽遐瑰诡之观,无不至也。
过余于南海,留与语数日,复告予将北游也,作《北游赋》以送之。
辞曰:
有美若人兮,寔生长乎南州
爰自少以说兹兮,好轻举而远游。
采丹砂于勾漏兮,问仙灶于罗浮
跨无著之三山兮,阅巨鳌之番休。
菖蒲于曲涧兮,撷灵药于芳洲。
安期分我以大枣兮,还挹袖乎浮丘
朱明之洞户兮,杳不测其深幽。
鲍靓南海兮,曾不肯以少留。
复舍此而之他兮,曰吾何适而不逍遥。
陋区中之狭隘兮,骖苍螭而驷玉虬。
重华九疑兮,披崇山以谒尧。
南岳而见魏夫人兮,巨石巃嵷而嶕峣。
武夷之清溪兮,升幔亭之飞桥。
洪崖以相肩兮,挹玉井之湍流。
麻姑以爬背兮,荐擗麟之珍羞。
控黄鹤以凌云兮,追陵阳而友王乔
琴高钓台兮,睨遗药之游鯈。
穷铸鼎于帝轩兮,访首山于中条。
陟半削之桥陵兮,想攀髯以飞超。
蹑太华之绝顶兮,觑玉女之洗头。
觏通玄于皂驮兮,粲骈齿于既燋。
广成于崆峒兮,畏摇精之可忧。
阴山而睹西王母兮,皓然穴处,吾不与夫卒化之孰优。
顿吾辔于无何兮,回吾车于不周。
登寒门而历玄阙兮,忽焉忘其道路之阻脩。
逢一士于沉墨兮,欲下接乎卢敖
麾无为而驱象罔兮,合漠而参寥
低回眺听,曾不得其仿佛兮,焉用师旷离娄
卑海宇于勺撮兮,悉笼络而并包。
乘变化以独往兮,莽不记乎春秋。
后天地而不老兮,遑恤蟪蛄而哀蜉蝣。
揽众妙于希夷兮,谓无得而献酬。
上与造物者为友,而下与外死生、遗哀乐者处,吾乃于是乎相求。
每到峡山辄和韵皆不存稿丁亥冬十一月三十日到山顶求所谓古飞来址追忆旧作改存五首 其五 丁亥 清 · 翁方纲
 押删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
坡公空明腹,不知几峡湾。
顾借鸭绿波,照此苍翠颜。
此翁游戏耳,月日记北还。
记罢却扫去,石泐夫何关。
我欲录公诗,重勒于此山。
备山篆隶籀,映带松泉閒。
一笑见已小,譬为山所环。
长啸出峡外,始识千烟鬟(山前后上下,宋以来篆隶题刻甚多,独苏迹不可识矣。寺僧尚记旧刻,云:「东坡居士渡海北还,吴子野何崇道颖堂通三长老黄明达李公弼林子中,自番禺追饯至清远峡,同游广陵寺。元符三年十一月十五日。」)
潮州八贤堂 南宋 · 王宗烈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八、《永乐大典》卷七二三七
庆元五年冬晋陵沈杞来守古瀛。
明年夏,政静民晏,百废具兴,乃搜访是邦昔之有贤誉八人,立堂而祠,命宗烈属文以记。
切尝凝神静观八极之表,一气流畅,得之者靡不取重于世。
景星庆云,耀其光彩,荥阳河洛,吐其精微。
荣而为植物,则楩楠梓杞;
神而为动物,则麟凤龟龙;
及其秀而为人,则古今之所景仰者,皆此气之呈露。
然则是邦八贤,其亦有德于比乎?
客有讯余曰:「美则美矣,而未大也。
在昔古瀛,岭南佳郡,山川柄灵,英材辈出,子果何见而艰是选耶」?
余应之曰:人之于物,徒知以多为贵,而不知少之为尤贵。
揖逊致理,众贤和朝,时则八元八恺,世济其美;
忠厚成风,多士生国,时则八士,圣人首称。
寥寥数百载间,而君厨俊及之俦,始显于东都,如是者岂苟得哉?
胡不观卫多君子,何补于卫;
晋多贤大夫,亦何益于晋?
一儒冠立于国中,而曲阜风声气习,迨今可掬。
其轻重为如何?
八贤之祠,义取斯矣。
因为客评之曰:通经有文章,排异端而宗孔氏,赵公其人也。
对策忤权贵,献灾异而过仲舒,林公其人也。
草泽应诏而魁进士,许公其人也。
枫宸召对,而授直讲,卢公其人也。
若夫金紫刘公,则未老辞归,注籍仙官。
远游吴公,则有禄逊兄,知己名士。
清节如张,则录而著御屏。
刚鲠如王,则投闲而避权相。
一方英气,萃在八贤,宁不为古瀛之贵邪?
客曰:「唯」。
或者从而诿其说,山川犹在,风物逾胜,昔何炳焕,今何寥落,毋乃气有盛衰欤?
噫嘻!
日月昏兮开则明,雷霆息兮震则惊,气之在人,不以生而存,不以死而灭。
奋于生前,一时之荣也,振于死后,千百世未可量也。
天诱其中,爰命我侯,发而幽光,启其往躅,孰知此气薰蒸,将见彬彬蔼蔼,登金门,步玉堂,图云台,貌烟阁,勒功鼎彝,垂名竹帛,其必由我侯今日之举有以畅之。
昔荀氏有子皆贤,得颍川八贤之誉,后官位通显。
小而一家尚尔,况一国乎!
侯之志广矣,异时以副其愿望者,若亲若故,若子若孙,皆获俎豆于左右。
斯堂也辟而增之,继是必有待焉。
宗烈幸睹盛事,竦然援笔而书,俾后人得以见侯之志。
至若输费度材,计工董役,末也,故略之。
吴远游姜君弼吃蕈馒头(补编)1100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
天下风流饼餤,人间济楚蕈馒头。
事须莫与谬汉吃,送与麻田吴远游
杂诗十一首 其七 1097年 北宋 · 苏轼
 押陌韵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蓝乔近得道,常苦世褊迫
西游王屋山,不践长安陌。
尔来宁复见,鸟道度太白
昔与吴远游,同藏一瓢窄。
潮阳隔云海,岁晚倘见客。
伐薪供养火,看作栖凤宅。
秦太虚(七)1100年5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道光《廉州府志》卷二五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某启:近累得书教,海外孤老,志节朽败,何意复接平生钦友。
伏阅妙迹,凛凛有生意,幸甚!
幸甚!
比日毒暑,尊候佳否?
前所闻果的否?
若信然,得文字后,亦须得半月乃行。
自此径乘蛋船至徐闻出路,不知犹及一见否?
示谕二范之贤,不惟喜公得婿小范,且以庆吾友梦得之有子为不死也。
言之泪落不已。
过蒙许与,恐不副所期,实能躬劳辱以佚厥考尔。
令子想大成,曾寄所作来否?
借一二亦佳。
文潜、无咎得消耗否?
鲁直云,宣义监鄂酒。
吴子野自五羊来云,温公赠太尉曾子宣右揆,的否未可知也。
廉州若得安居,取小子一房来,终焉可也。
生如暂寓,亦何所择。
果行冲冒,慎重。
钱济明(五)1095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三、《古今尺牍清裁》卷五四、《罗浮山志全编》卷一○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某启:近在吴子野处领来教,尚稽答谢,悚息之至。
远蒙差人,固佩契义矣,而卓契顺者,又可奇也。
无以答其意,与写数纸,公可取一阅也。
寄惠白术,极所欲得也。
笺格甚高,想见风裁,回信唯有紫团参一板,疑可以奉亲,故不以微鲜为愧也。
两儿子曾拜见否?
凡百想有以训之。
幼子过相随,甚干事,且不废学。
子惠书,回答简率,一一封内,必不罪也。
岭南家家造酒,近得一桂香酒法,酿成不减王晋卿碧香,亦谪居一喜事也。
有一颂,亲作小字录呈
勿示人,千万千万!
程秀才(二)1098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近得吴子野书,甚安。
陆道士竟以疾不起,葬于河源矣。
前会岂非梦耶?
仆既病倦不出,出亦无与往还者,阖门面壁而已。
新居在军城南,极湫隘,粗有竹树,烟雨濛晦,真蜒坞獠洞也。
惠酒佳绝。
旧在惠州,以梅酝为冠,此又远过之。
牢落中得一醉之适,非小补也(《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五。又见乾隆《归善县志》卷一七。)
与:原缺,据《七集·续集》、《外集》卷七八补。
吴子野(二)1081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七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承三年庐墓,葬事周尽,又以馀力葺治园沼,教养子弟,此皆古人之事,仆素所望于子野也。
复览诸公诗文,益增慨叹。
介夫素不识,其笔力乃尔奇逸耶?
仆所恨近日不复作诗文,无缘少述高致,但梦想其处而已。
子由不住得书,无恙。
所问数人,亦不甚得其详。
冯在河阳,滕在安州,沈在延州,王在京。
寄示墓铭及诸刻,珍感珍感!
虞直讲一帖,不类近世笔迹,可爱可爱!
近日始解畏口慎事,虽已迟,犹胜不悛也。
奉寄书简,且告勿入石,至恳至恳!
某再拜。
吴子野(四)1081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七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每念李六丈之死,使人不复有处世意。
复一览其诗,为涕下也。
黄州风物可乐,供家之物亦易致。
所居江上,俯临断岸,几席之下,风涛掀天,对岸即武昌诸山,时时扁舟独往。
子野北行,能迂路一两程,即可相见也。
吴子野(七)1083年6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七、乾隆《潮州府志》卷四○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文公庙碑》,近已寄去。
潮州自文公未到,则已有文行之士如赵德者,盖风俗之美,久矣。
先伯父与陈文惠公相知,公在政府,未尝一日忘潮也,云潮人虽小民,亦知礼义,信如子野言也,碑中已具论矣。
然谓瓦屋始于文公者,则恐不然。
尝见文惠公与伯父书云:岭外瓦屋始于宋广平,自尔延及支郡,而潮尤盛。
鱼鳞鸟翼,信如张燕公之言也。
文惠书考之,则文公前已有瓦屋矣。
传莫若实,故碑中不欲书此也。
察之。
曹子方(五)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六、《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八、《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八
某启:数日,稍稍清冷。
伏惟起居佳胜。
构架之劳,殊少休暇,思企清论,日积滞念,尚冀保卫。
区区之至。
吴子野行,附启,不宣。
参寥子(八 赴定州1093年9月26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某启:吴子野至,出颖沙弥行草书,萧然有尘外意,决知不日颖脱而出,不可复没矣。
可喜!
可喜!
近递中附吕丞相所奏妙总师号牒去,必已披受讫。
即日起居何如?
某来日出城赴定州,南北当又暌隔。
然请会稽之意,终未已也。
更当俟年岁间耳。
未会见间,千万善爱。
参寥子(九)1093年4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又启:吴子野至,辱书,今又遣人示问,并增感佩。
畏暑,伏惟法履清胜。
惊闻上足素座主奄化,为之出涕。
窃惟教育成就,义均天属,割慈忍爱,如何可言,柰何!
柰何!
追念此道人茹苦含辛,崎岖奉事,岂有他哉,求道故也。
虽寡文,而守节疾邪,得师之一二,欲更求此,岂易得耶?
又干蛊乏人,目前纷纷,便及老师。
两日念此,为废饮食,柰何!
柰何!
达观之人,固有以处此,更望为道宽中自爱。
不宣。
食粥帖1100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梁溪漫志》卷九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夜坐甚饥,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出新,利膈养胃。
僧家五更食粥,良有以也。
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尤不可说,尤不可说!
陆道士1096年11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六、《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七、《古今法书苑》卷四二、《诗苑丛珠》卷二九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陆道士惟忠字子厚眉山人
好丹药,通术数,能诗,萧然有出尘之姿。
久客江南,无知之者。
予昔在齐安,盖相从游,因是谒子由高安子由大赏其诗。
吴远游之过彼,遂与俱来惠州,出此诗。
陆道士1096年12月8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八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江南人好作盘游饭,鲊脯脍炙无不有,然皆埋之饭中。
故里谚云:「撅得窖子」。
罗浮颖老取凡饮食杂烹之,名谷董羹,坐客皆称善。
诗人陆道士,遂出一联句云:「投醪谷董羹锅里,撅窖盘游饭碗中」。
东坡大喜,乃为录之,以付江秀才收,为异时一笑。
吴子野云:「此羹可以浇佛」。
翟夫子无言,但咽唾而已。
丙子十二月八日
滕县公堂记1078年7月22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九、《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一、《容斋四笔》卷一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二九、《文章辨体汇选》卷五九六、《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二四三、乾隆《兖州府志》卷二七、道光《滕县志》卷一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君子之仕也,以其才易天下之养也。
才有大小,故养有厚薄。
苟有益于人,虽厉民以自养不为泰。
是故饮食必丰,车服必安,宫室必壮,使令之人必给,则人轻去其家而重去其国。
如使衣食菲恶不如吾私,宫室弊陋不如吾庐,使令之人朴野不足不如吾僮奴,虽君子安之无不可者,然人之情所以去父母捐坟墓而远游者,岂厌安逸而思劳苦也哉!
至于宫室,盖有所从受,而传之无穷,非独以自养也。
今日不治,后日之费必倍。
而比年以来,所在务为俭陋,尤讳土木营造之功,欹仄腐坏,转以相付,不敢擅易一椽,此何义也。
滕,古邑也。
在宋、鲁之间,号为难治
庭宇陋甚,莫有葺者。
非惟不敢,亦不暇。
天圣元年县令太常博士张君太素,实始改作。
凡五十有二年,而赞善大夫范君纯粹,自公府掾谪为令,复一新之。
公堂吏舍凡百一十有六间,高明硕大,称子男邦君之居。
而寝室未治,范君非嫌于奉己也,曰:「吾力有所未暇而已」。
毛孝先、崔季圭用事,士皆变易车服以求名,而徐公不改其常,故天下以为泰。
其后世俗日以奢靡,而徐公固自若也,故天下以为啬。
君子之度一也,时自二耳。
元丰元年七月二十二日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权知徐州军事苏轼记。
北海十二石记1093年8月15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二、《蓬莱阁集》卷一、乾隆《潮州府志》卷四一、乾隆《揭阳县志》卷八、《古今图书集成》坤舆典卷一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登州下临大海,目力所及,沙门、鼍矶、车牛、大竹、小凡五岛。
沙门最近,兀然焦枯。
其馀皆紫翠巉绝,出没涛中,真神仙所宅也。
上生石芝,草木皆奇玮,多不识名者。
又多美石,五采斑斓,或作金文。
熙宁己酉岁李天章为登守,吴子野往从之游。
解贰卿致政,退居于登,使人入诸岛取石,得十二株,皆秀色粲然。
适有舶在岸下,将转海至潮。
子野请于解公,尽得十二石以归,置所居岁寒堂下。
近世好事能致石者多矣,未有取北海而置南海者也。
元祐八年八月十五日东坡居士苏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