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 南宋 · 何耕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北山文集》卷末、《宋代蜀文辑存》卷五九
资政殿学士东阳郑公,绍兴宣抚四川,留蜀门者六年。
承朝廷新与金和之后,外饬边备,内御将帅,上接士大夫,辨其贤不肖而采用其长,下抚五十六州之民,无有远迩皆便安之,道路歌谣,如出一口。
故相秦桧忌其能,诬致其罪,置狱,遣酷吏锻鍊之,竟窜岭外以没,缙绅愤叹,而蜀人思之。
至今死,朝廷知其冤,追复元官职,其故良嗣以二十四年十月五日始克葬公于东阳乡招福之原。
后二十七年,良嗣以书抵耕曰:「先公名节在朝,勋绩在,子蜀人,盖知先公之详者,乃今墓道之碑未立,子其图之」。
耕以不能文辞,不获命,则退考其家传而次第其本末云:公讳刚中字亨仲
其先闽人,五代末避乱浙东,散居婺之金华与衢之西安
金华之祖百药,生三子:克从、克允、克明
克从之子详仕至中散大夫公克允之曾孙也。
大父咨,累贡礼部不第。
父卞,亦八上,晚用累举恩调醴陵,致仕,终于承事郎,以公贵,累赠中奉大夫
公自幼秀颖,嗜读书,不肯逐群儿嬉聚。
既长,容貌伟然,器度磊落,博闻彊识,词采焕发。
丁中奉公忧,家徒四壁立,母盛氏夫人贤而严,为躬桑苧,以济其须,公亦感激奋厉,益用力于学。
与群进士试有司,必居首选,如是者数矣,至春官辄不利。
继丁母夫人忧,公年亦骎骎四十,箪瓢屡空,而气终不少挫,识者期其远到。
绍兴二年廷对,擢第三人,赐进士及第,授左文林郎温州军事判官
温名郡,太守率用显人,每与公商疑事,决滞狱,辄中理,郡政一以付公。
会岁旱荒,公徒行闾巷间,籍饥民,穷日夜不倦。
或欲责富民出米以给,公曰:「固也,然行之无法,则游手往往胁持噪竞,反以生事。
不若歛富民米,偿以常平钱,官自给之」。
用公策,全活甚众,贫富皆赖焉。
六年,召赴行在所,未至,除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赐对便殿,所陈皆当世要务,光尧深器之,改宣议郎,除枢密院编修官
七年,兼权太常博士
将有事于明堂,前一日当享太庙,或谓方行徽宗三年之丧,未宜以吉礼见宗庙,公献议曰:「陛下以万几之繁,夺罔极之哀,坐朝起居如平时矣,方将亲御戎辂以图恢复,何独至于见宗庙而曰未可?
三年之丧,陛下行之内庭,不以为朝廷之礼也。
景德閒,明德太后之丧未尝废享,臣以为当如故事」。
从之。
八年,兼权尚书右司员外郎
尝因面对,奏曰:「宽仁者人主之道,持法者臣下之职。
今有司不肯任怨,苛察之声渐归诸上,姑息之恩各歛诸己,此岂善风俗持久之道乎」?
帝嘉纳之。
时大驾自建康将移临安,公又奏曰:「使朝廷谋虑足以料敌,赏罚足以使人,虽走一函之书可以驱三军于水火,孰谓舍建康而不可以制胜?
使关防失计,外侮可入,则一马朝渡,暮即东南,临安庸足恃乎?
臣愿陛下既迁之后,勿以为安,上下一心,不置中原于度外,乃可。
不然,臣恐不能无后日之悔」。
词旨剀切,闻者悚然。
会大臣主和议,金使在廷,中外□惧。
又奏曰:「犬方齧人,岂可无因而自已;
虎方得肉,必不无故而舍之。
今敌人一旦欲与我和,还我已失之地,归我已弃之民,是不可信也。
然彼开我以好言,示我以善意,亦何辞而峻绝之乎?
正当虚心,守以正中至当之道而已」。
尚书考功员外郎号能举职
监察御史,未举,除殿中侍御史,抗疏条奏和议利害尤详,大抵以尊主威、察敌情为本,语惊人。
枢密院编修官胡铨上书,言不当与金和,历诋建议者,至欲斩秦桧
帝怒,罪将不测,而母老甚,人莫敢言,公力为申救。
礼部侍郎曾开亦以异议罢去,奏曰:「方今金使远来,计议未定,爱君忧国之心魂夜悸,谓祸福之几在乎此,众智交陈,群策并入,其区区之心岂有他意,愿陛下优容之」。
其爱护善类如此。
九年,除宗正少卿,改秘书少监
金人归我中原故地,枢密楼公绝江踰淮,道京入洛以至关陕。
其所经历,存问故老,褒表忠义,与夫敌情曲折、山川形要,悉以上闻,章奏一出公手。
归朝,又面奏保京、陕之策。
寻除权尚书礼部侍郎,转通直郎详定一司敕令
十年,转奉议郎,以明堂恩封荥阳县开国男,除试尚书礼部侍郎权刑部侍郎
奉上太皇后册宝,宰臣当摄太尉行事,公谓太尉秦官,不雅驯,宜改为少师
至论狱事,反复精密,必归于无冤而后已。
十一年,除宝文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
金人叛盟,朝廷将用兵,公奏曰:「陛下震发沈潜,布昭圣武,檄书一行,万物吐气,然黠敌多计,善为妖祥,稍觉失利,便以甘言相怵,陛下能持断然之意否乎」?
已而果再与金和。
韩世忠张俊岳飞各以宣抚使握兵于外,一日命为枢臣而收其权,公为宰相言曰:「此策信美矣,然利害得失常相倚伏,遇事更变,则激而复起,当周思熟计,益善其后」。
因画七事,施行之。
宝文阁学士,以本职出为川陕宣谕使,且与金人分画西北地界。
金遣乌陵赞谟、孟浩二人至境,必欲得铁山
公问之习边事者,曰:「无铁山则无蜀矣」。
公与反复论辨,卒屈之,又得商州秦州地十之四五,凡可以屏蔽全蜀者在焉。
始公将越境与北官议事,父老数百遮马前谏曰:「引之入,乃万全。
今往就之,得无意外虑邪」?
公曰:「吾计之审矣。
引之入,彼坐于吾家而不去,执之则为国生事,纵之则重伤国威,固莫若出也。
纵有他,不过杀一使者耳」。
众叹曰:「公勇过贲育矣」。
端明殿学士、川陕宣抚副使,后去「陕」字,专领四川云。
朝奉郎,遇太母回銮恩,转朝散郎,进爵子。
十三年,磨勘朝请郎,遇郊恩进爵伯,十五年资政殿学士十六年朝奉大夫,遇郊恩,进爵郡侯
公自议画界时,固已耸动群听,逮专阃寄,号令肃然,旌旗为之改色。
边军十万众西人,劲悍,吴璘杨政郭浩俱为都统制分领之,权势相引而尤黠。
公尝欲移屯一军,意不欲,谓公曰:「公必欲移此军,奈杨政不肯何」?
公正色折之曰:「某蒙主上委寄,偶与诸君相临,君欲以身试法邪」?
恐惧,下阶推谢,公命之坐,曰:「君能知过甚善,吾胸中即快然矣」。
自是三大将拱手侧足,奉命惟谨,讫公之去,不敢桀。
公持纪律严,而济之以恩,事细大必察,而行之以简,推诚尽公,人人说服,不独畏其威而已。
蜀自军兴以来,横歛百出,民不聊生,讲和之后,当有以休息之,而供亿不少损。
公每虑一旦有警,诛求无艺,民益不堪,于是毕精极思,兵民可以两足者而力行之。
首奏移司益昌,以便馈运,继修营田
尝于治所筑亭,榜以「思耕」,而为之记,其略曰:「嘉陵江水之险以滩名者殆百,米舟相衔,遇石而碎,与汩俱入者蜀人之脂膏也。
今塞卒十万,櫜弓卷甲而卧,吾诚能借其馀力杂耕关外,率以平岁计之,得粟一钟即减漕三钟之力,度足支五岁则可以请于天子时贷农租矣」。
然公行之皆有条序,课之以程,分之以利,勤者必赏,怠者必罚,愈久而愈信,故军乐从,讫有成效。
有纸币,患无钱以榷之,公请益昌置监,铸小铁钱,至今通行。
凡六年间,为民减科数至七百万缗,而备边金谷亦数千万计。
人方倚以为长城,而奇祸作矣。
十九年,以秦事出蜀至武昌,有旨罢使落职,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监居住。
明年,责授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
仍兴狱于九江,连逮甚众,吹毛百端无所得,竟以嫁怨朝廷为名,坐之,移封州安置。
初,使人谕公以金三万两进,公叹曰:「此言何为至于我哉?
今日讲和正为他时恢复计,要当息民储备为先」。
卒不进,已不说。
会金人欲取燕北人之在我者,公每每为言不可遣,而悉遣之。
蜀门有义胜一军,其首领李谨等十四人枭勇,亦在遣,以此自危,相结谋叛,事觉。
公察其情虽可矜,而纵之必生患,乃先斩以闻。
滋不说,积前后忿怨,且知公材器决不为己下,遂极力挤之。
公至封,处之怡然,穷《大易》六十四卦之旨而为之说,手写《华严经》,閒以诗文自娱,留封六年,无几微怨怼之意见于词色。
俄寝疾,索纸笔书两颂,脩然而逝,实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三也。
公盖以是日生,其始终之际亦异哉!
享年六十有七。
未几复官职。
后以良嗣遇郊恩赠宣奉大夫
公娶石氏,累赠永宁郡太夫人,有贤行,始能安公之贫,相公富贵,末能经纪其患难。
方祸之作,良嗣亦就逮谪柳州,夫人往来封、閒,调护甚至。
公死,独任后事,以丧归葬,夫人力也,后公二十四年卒。
公二男子,良显早卒,次即良嗣,今为朝散郎直徽猷阁、权知扬州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
二女子,长适新权知柳州邢晦,次适故吏部侍郎章服。
孙男女一十一人,男曰枢孙,宣教郎
曰庄孙,承事郎
曰正孙,通仕郎
曰季孙,将仕郎
女适迪功郎詹密、进士俞恪、将仕郎李耆进士处和,馀在室。
曾孙男女亦一十一人,男曰伯衍,将仕郎
伯谦、伯源进士
幼。
公平生著文甚多,遭祸散落,所传于世者有《北山集》三十卷、《周易窥馀》十五卷、《经史专音》五卷,良嗣访寻未已也。
公天资英杰,而养之者厚,发为文章,浑浑如江河,而措诸事业者光明伟如此,非閒世异人而能尔哉!
向使得极其用,益大所施设,则其正君经国之方,开物成务之略,当不止是而已,故士君子之论为时惜,而不独为公惜也。
然彼陷之者能阨其身,而不能掩其名,能屈之于一时,乃所以伸之于万代。
异时权位烜赫可以生杀人者,今与草木俱腐,人至羞称之,而闻公之风者歛衽敬慕,不敢少贬焉,其所得不既多矣乎。
岁丁卯,耕以进士赴类省试于益昌,适遇公行,尝为三百许言以送公,至以诸葛武侯、韦南康为公比,而论者不以为过,此盖非耕之言也,蜀父老之言也。
铭曰:
维古圣贤,养气浩然。
孟轲没,盖失其传。
士馁厥,见利则迁。
或少沮之,惴慄以颠。
英英郑公,才雄气全。
其峻如山,其沈如渊。
虚明内融,果锐直前
入为名卿,论事回天。
出总元戎,于蕃于宣。
帝惠西人,命公抚边。
公既厥心,振弊举偏。
悍将挫气,疲氓息肩。
乃实乃仓,乃营乃田。
孰嚬孰呻,横赋汝蠲。
孰蟊贼汝,以锄以镌。
西人爱之,语必曲拳。
彼相何人,丑正怙权。
横加诋诬,冤犴逮连。
投之瘴海,块处拘挛。
公甘若饴,抗节益坚。
百世望,盖庶几焉。
云际天开,白璧洗湔。
尊官显名,追荣九泉。
岿然其丘,东阳之阡。
其不泯者,何千万年。
荐三省元奏状1234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二四 创作地点:四川省泸州市
臣窃惟国家以进士科得人,视前世为盛,数其上之三人,则尤多显著。
南渡以来,进士道梗。
又俾四川类试第一人,视恩鼎甲。
至绍兴五年诏书,又申言之。
绍兴十七年,类元何耕对策,忤宰相秦桧,此例中废。
然而诏免策士之岁,则四川首选,虽列之第五,而用三名恩例,则犹如绍兴五年诏书也。
且如故相赵雄绍兴三十二年冠类试,明年乾道元年赐第,视第三名恩例,初任文林郎潼川府节度推官,任满改宣教郎,免召试,除秘书省正字
自是以后,每举临轩。
直至庆元二年诏免策士,宋德之以类元视第三名恩例,初任文林郎山南西道节度掌书记,任满改宣教郎、除国子正
又至嘉泰二年,诏免策士,何应龙以类元视第三名恩例,初任文林郎潼川府节度推官,次任自请剑南西川签判,在任被荐,召为学官
载在故府,前例甚明。
今伏见宣教郎、前利州路转运司干办公事文复之,始以明经四川类试第一。
绍定二年诏免策士,复之遂以前例置之进士第五,而视恩鼎甲,实与赵雄宋德之何应龙事体一同。
复之恂恂守道,安于平进,自初任文林郎安德军节度掌书记,任满得替四川制司,辟利州路转运司干办公事
已准省劄该差,寻于吏部陈乞京官印纸。
吏部以为改官人,不应尚带运司职事。
复之既无阙可入,又耻于自列,屏居家山,二年于兹。
躬耕养亲,若将有终焉之意。
臣近以书币招来本司,泸州五峰书院,俾以所学训导生徒。
经明行修,多士归向。
臣愚以谓朝廷既以科举取士,则以科举用之。
中兴百年之间,前例甚明。
矧如复之,实足以副其名,学足以施诸用,而能守道自信,不求人知。
臣待罪师帅,部内有人,而嘿不以闻,将有蔽贤之责。
欲望圣慈诏省部检会自来体例,将复之特畀一合入差遣,庶及盛年,有以行其所学,不失祖宗取士之意,不胜幸甚。
〔小贴子〕臣职在守藩,何敢踰分荐人?
顾如文复之者,生长合州,在臣本路,本路有贤,知而不举,是为失职。
又见四川类元久例,鲜有不立朝者。
今姑以十数年言之,如赵大全冯履宋德之张方何应龙李鸣凤、张已之、王万刘炳家𢴍,悉蒙召用。
赵载、唐季乙、唐应龙,不幸早卒。
其未蒙召用者,今惟文复之王辰应潘允恭三人。
如蒙圣慈特垂访问,并赐收用,不胜幸甚。
〔又〕照对一路帅臣,荐人召用,虽罕前比,然臣今所荐,乃是循名按例,乞合入差遣,非敢踰分妄请。
且如先朝潼川运判赵善誉荐张伯源,亦是以进士第三名为请
朝廷既为之召伯源,又并召第二名王
虽明以一路监司之请,特召二人,然其实则以科举取之也。
伏乞睿照。
太宜人萧氏墓志铭1190年9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三、《诚斋集》卷一二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太宜人萧氏,吉之西昌人故安主簿王季安之妻也。
季安即世,太宜人以勤俭齐家,以诗礼迪子,淑问益茂,家政益葺。
自寿皇圣帝时尊亲锡类,介赉海内,若大夫若士若氓父母高年者,诏县以姓名上之郡,郡上之朝,赐爵行封有差。
吉州以夫人年德高卲应书,初封太孺人,再封太安人
新天子御极,湛恩厖洪,三封太宜人
丝纶褒表,式如金玉,象服焜耀,有严山河。
族亲州里,罔不以手加额,以太宜人为母师。
太宜人自幼在父母家以柔嫕闻,暨归季安,王氏在庐陵族大家昌,季安砥行好修,以不及当世之贤而知名者为耻,倾身下士,倾家序宾,其门长者车辙常满,其堂日具数百人之馔,而其室落然若无人声,以故士多从季安游。
季安潜伏岩谷之下,而其闻彰焯江湖之外。
里中以贤多太宜人太宜人每退然恐不胜也。
长子邦乂,季安前室黄所生也。
仲子孚、季子仁,皆季安季年所生。
太宜人拊鞠顾复,人以为三子一母,三子亦云然也。
太宜人生以崇宁甲申丁巳,没以绍熙庚戌八月癸巳,得年八十有七。
将瞑,与其子诀,问其所欲言者,勉以孝悌。
葬以十月己酉,地曰萧塘。
曾祖某,祖某,父
三男:邦乂,修职郎,先卒;
孚,保义郎
仁,承节郎
五女:适将仕郎黄文郁、胡咨,文林郎伯源,严可久、谭凤。
孙男七人:藉、峤、屿、有德、岘、𡵚、某。
峤举乡贡进士
女一人,适修职郎李如圭
曾孙男六人:大年、于大、保大、弥大、方大、有大。
女五人,适刘扬祖张渊,馀幼。
先事,孚走一个行李,以从政郎主管工部架阁文字雷孝友之状来中都,谒铭于某。
某职在太史,铭之为宜,矧与孚游最故。
铭曰:
人鲜克寿,姥九其龄。
寿鲜克贵,三命其承。
有子有孙,有孙有曾。
盍高其闳,后当有兴。
新及第进士授官诏淳熙八年三月十二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六四、《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四(第五册第四二五七页)
新及第进士第一黄由承事郎签书节度判官事,第二人王奭、第三人张伯源文林郎两使职官,第四人陈希点、第五人孙元卿从事郎、初等职官,第六人以下至第四甲并迪功郎、诸州司簿尉,第五甲守选。
北牖洞题名淳熙十四年 南宋 · 刘愈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光绪《临桂县志》卷四、《粤西金石略》卷九、《桂林石刻》上
北岩刘愈晞韩孟冬初浣,约建安雷霆复之、桂阳姚宋佐辅之,禾川刘伯源庆长、金华徐由己克仁虢略杨艿怀英、圯上邵康仲安长沙曾伦长卿安成彭世亨元泰,探胜湖上。
属时久晴,风景怡畅,崇崖巨崿,万状毕陈。
泛澄升高,穷所未到、相羊周览,改席精庐。
清兴有馀,杯行无算,竟夕乃还。
淳熙丁未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