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思子台赋引1095年12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一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予先君宫师之友史君,讳经臣字彦辅眉山人
与其弟沆、子凝皆奇士,博学能文,慕李文饶之为人,而举其议论。
彦辅举贤良,不中第。
子凝进士得官,止著作佐郎
皆早死,且无子。
有文数百篇,皆亡之。
予少时尝见彦辅所作《思子台赋》,上援秦皇,下逮晋惠,反复哀切,有补于世。
盖记其意而亡其辞,乃命过作补亡之篇,庶几后之君子,犹得见斯人胸怀之髣髴也。
史经臣兄弟1089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先友史经臣,字彦辅眉山人
与先君同举制策,有名蜀中,世所共知。
子凝者,其弟也。
才气绝人,而薄于德。
彦辅才不减而笃于节义,博辩能属文,其《思子台赋》最善,大略言汉武、晋惠天资相去绝远,至其惑,则汉武晋惠无异。
竟不仕,年六十卒,无子。
先君为治丧,立其同宗子为后,今为农夫,无闻于人。
亦无子。
哀哉!
吏部侍郎魏公神道碑(代李尚书作)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新安文献志》卷八○
魏公讳瓘字用之三司使尚书礼部侍郎、赠太尉讳羽之次子,赠兵部尚书讳遂之孙,赠礼部尚书讳昌之曾孙。
章圣皇帝太尉任计臣十有八年,有劳,擢试公以吏事。
公幼少以风力闻,更中外任使,其治威严。
请老去位,家居教子弟以所闻。
寿七十有一,以礼始终。
子演等十有一人,奉公之丧,葬于寿春
以公初室下蔡县、继室新安县两刁氏祔焉。
翰林侍读学士张瑰唐公既铭其墓,吴兴陈舜俞令举又状公躬行吏考,告于太史氏。
其后若干年,公子纶以材擢守吉州,思似其先人,请作歌诗,刻于墓隧。
谨按公之世出,授氏于毕万,由汉兖州刺史衡以来,三十九传至公,名士望人不绝史。
公能不替引之,宜有金石勒无憾。
某两娶司农卿琰之女,司农于公,母弟也。
惟公立朝,蒙天子识拔,更守十二州,五将使节,事实皆可纪,士大夫多传之,故以姻亚道公之美而无嫌。
其诗曰:
钜鹿侯,繇万有魏。
昭献桓简,功利长世。
文武开国,师用贤智。
有兴郑公,贞观同功。
谟作司徒,绳其祖风。
胡服变夏,衣冠南奔。
太尉初筮,起歙婺源
陪臣仕主,有庸有勋。
公守校书,未冠试吏。
开封仓曹,初无避畏。
象魏烧灯,猝嗟视成。
内侍少公,僚事擅征。
公以书闻,论罪请惩。
诏取付吏,府中大惊。
公守循州,不夷拊之。
除用人士,俾调养之。
士不菽麦,令无赋之。
恤刑,遂领转输。
男女质没,蜑户口租。
计免请籴,夷夏以苏。
淮蔡江湖,大河南北,无有远迩,爱民恤国。
少常金鱼,持节番禺
吏宴姑息,民媮蒲鱼。
堑海新城,窦墉作潴。
工十一万,公私告臞。
人言无戎,公迄奏功。
谏大夫,犹以诮公。
蛮掠五管,尽锐广府
汲者负户,五旬不去。
广人坚壁,用奇走贼。
谤者歛衽,天子叹息。
侍郎工曹,学士集贤,还公广州,予兵五千。
公调兵食,佐王貔虎。
望公旌旗,儿得父母。
逃逋四归,禀给茕嫠。
部吏封冢,道无僵尸。
公作京尹,政达巨室。
子弟卧家,吏史不觌。
察狱色词,取诸怀中。
及其机秘,隙不容风。
有婴其芒,齿牙为猾。
飞语上闻,放越待察。
讫无秋毫,奉公如家。
天子休之,宠赐劳嗟。
议塞商胡,道河六塔,是非分廷,诏公阅实。
归报不可,卒用初谋,捐二百万,湖北流。
致师蛮荆,公议抚纳
王师禦戎,不交曲直。
奋其武功,禽兽狝之。
终以公策,乃子顺来。
广府任土,荔子蔗霜。
馀归执政,修岁常。
有凶史沆,告公包贿,诏使按劾,以凶即罪。
荆州澶滑,进官吏部
为开南阳持节安抚。
归节请老,杖藜角巾,婆娑寿阳,教子弄孙。
八公岩岩,淮水绕宅,风声鹤唳,燕御宾客
既寿而藏,可思不忘,脱身风波,委蜕于堂。
公之宴私,左右书诗,温恭好贤,白首不衰。
庖丁之刀,遇事恢恢,馀地不试,则有偶奇。
呜呼钜鹿,谁之不如。
同功一体,多执事枢。
公窥其处,曾不容车。
印章累累,天夺鬼瞰。
启予手足,公则无憾。
楚望霍丘,其阴维淮,作公寝宫,无有坏隤。
墓门有诗,来者诏之。
在予后之人,其有能子,亦有能孙,聿修其似之。
吴殿院1057年 北宋 · 苏洵
 出处:全宋文卷九二○、《苏老泉先生全集》卷一三、《永乐大典》卷一二一四八 创作地点:四川省眉山市
洵启:京师会遇,殊未及从容,属家有变,故仓遽西走,遂不得奉别,怏怅不可胜言也。
向每见君侯,谈论辄尽欢。
而在京师逾年,相见至少,诚恐宪官职重,是以不敢数数自通,然亦老懒不出之故。
及今相去数千里,求复一见,不可得也。
曩曾议及故友史沆骨肉沦落荆楚间,慨然太息,有收恤之心。
有兄经臣者,虽卧病,而志气卓然,以豪杰称乡里,使得摄尺寸之柄,当不卤莽。
常以为死而有经臣者在,或万一能有所雪,今不幸亦已死矣。
追思平生孤直不遇,而经臣亦以刚见废,又皆以无后死。
当其生时,举世莫不雠疾,惟君侯一人独为哀闵,而数年间兄弟相继沦丧,使仁人之心不克少施。
呜呼,岂其命之穷薄至于此耶?
经臣死,家无一人,后事所属办于朋友。
今其家遗孤骨肉存者,独有弱女在襄州耳,君侯尚可以庇之,使无失所否?
阻远未能一一,伏惟裁悉。
不宣。
洵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