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戴杰宗学谕何处恬太学冯去疾太学录王万国子录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九二、《平斋集》卷二○
敕具官某等:士始进于朝,而优游诗书之林,餍饫道德之海,不其荣乎!
尔杰之温明,雅有风致;
处恬之沉厚,蔚有典刑;
去疾之隽迈,远有志槩;
尔万之纯茂,深有韫藉,其学皆可为人师。
杰往谕宗庠处恬去疾正录成均,进之始也。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宵雅肄三,知此则知立教之本。
可。
李季相字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五八
嘉定十五年,予被命造朝,道武昌眉山李公制阃上游,修通家之好,见其二子而谓予曰:「镠未之字也」。
予曰:「名受之父母,字受之宾,予何足以知此」?
盖镠金之美者,乃为公赋《棫朴》之乱。
公曰:「宜以相字之」。
后数年,予以言事迁靖,冯君去疾以字说寄予,亦既识其事、发其义矣。
又数年,予归自靖,相携冯说过予曰:「愿为我申之」。
予每疑相之为质未有所本,而毛、郑以来相承为然,意者天道流行,各正性命,则纯壹不贰者也。
阴阳之交、鬼神之会,则得于气感者,乃有昏明粹駮之异。
既云气感,则于是有相之名。
盖相近于质而不同,质以形言,相以气言。
涉于气形,则于是圣而罔念则为狂矣,愚而百倍其能则为明矣。
今公之所以字其子则曰「此金玉之相也」。
季相膺是字而味是训也,其必思金玉其身,去其昏且駮而就其明且粹矣。
欲明且粹,其必由学乎?
学所以明内外轻重之辩也?
学则知是身之至贵,而人之爵人之势也,凡傥来而可去者一毫不我加也;
学则知理义之真乐,而人之文绣人之膏粱,凡不义而得、非道而求者,皆非安且吉也。
季相其能审乎此,则为无负乃翁之训。
因其归也,书以赠之。
江西提举抚州临汝书院山长厅记咸淳九年正月 南宋 · 黄震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五、《黄氏日钞》卷八八、《南宋文范》卷四六
道原于天,阐于伏羲,传于、文、武、周公,而集大成于孔子
苟有异于孔子者,皆非吾之所谓道矣。
战国时,杨、墨尝害此道,孟子辟之,而道以明。
汉魏以降,佛老尝乱此道,韩文公辟之,而道又明。
唐中世以后,佛氏始改说心学以荡此道,濂洛诸儒讲性理之学以辟之,而道益明。
伊川既没,讲濂洛性理之学者反又浸淫于佛氏心学之说,晦庵先生复出而加之是正,归之平实,而道益大明。
其说虽根柢于无极太极,实则归宿于仁义中正,虽探原于阴阳性命,实则体验于躬行践履;
虽亦未尝不主于心,实则欲正此心,以达之天下国家之用,非其他所谓即心是道、绝物而立于独、弃实而流于虚也。
理宗皇帝是以跻之从祀,以表章其学;
天下学士大夫是以立之书院,以诵习其说;
斯道所系,天实为之,夫岂人力之所能与于此哉!
临汝之有书院,创于淳祐九年,实江西提举冯公去疾为之倡。
书院之有敕额,赐于咸淳七年,实吏部侍郎鲁公渊子为之请。
是年敕额既颁,始创山长,实提举今殿讲李公雷奋为之选辟,四明黄君翔龙实始膺是选。
震时为抚州,实始建之听事,君因属余为之记。
震谓听事之始末不足记之,君之所职为甚重,则有不容不记者,故书晦庵之所以是正,理考之所以表章,今皇上之所以赐额建官者,使君尽心焉,斯道之第第相续,以明端于此乎有赖,罔俾多士复流于虚,以自异吾孔子云
咸淳九年癸酉岁正月吉日朝奉郎、知抚州军州事、节制军马、兼江西提举黄震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