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送张三十昆季西上序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八
恒卫大陆之閒。
土厚风淳。
世生伟人。
大名大节之后。
著于天下。
唯张氏为盛。
曩予得其叔季。
曰芃曰苞。
冠章甫
游翰林
盖相知矣。
而未深也。
閒八九年。
又相遇于江淮閒。
则叔也秀才登科。
已知名于代。
季也立诚居业
为后进之表。
加以直强毅。
恭宽信敏。
文史足用。
弛张不穷。
向吾所称土风伟人。
盖此也。
今年。
上求士于四方。
扬州扶风公尝得叔为门闾之宾。
因以充选。
议者谓扶风举贤不避亲。
叔得举不以私。
则其才可知也。
季属文以气为主。
以经为师。
宗伯之贤。
从州党之赋。
则其志可知也。
大历末
应诏京师
时子伯氏以文德都丝纶之任。
博约之道。
于予最深。
绝弦之悲。
仰前修而未远。
断金之契。
于吾子而益厚。
别者人所不免。
况予情乎。
凡道不合则信不深。
言不尽则意不见。
序所以尽言而信道焉尔。
金玉尔音焉。
惠山寺 唐 · 李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六
舅氏扶风公贞元四年秋八月
太原王武吴郡朱宿同游惠山精舍。为赋往体诗一首。
王序而题之。观其词。
颇有世外之交。出尘之想。
凝思澹虑。泛溢天格。
建安才人。不足居其右矣。
后二十年。复继于末。
则有伤时叹逝之感。宿草邻笛之悲。
会昌初武皇帝隳浮图法。
诏毁其宫而逐其徒。惠山在毁中。
时无好事者。诗亦随尘焉。
今寺既复。而诗尚遗落。
内弟审馀。寓书请于
河阳辟召。路出寺下。
因重记于轩廊南垣。我舅氏由吏部执法
器业磊落。为时巨人。
平生操尚。备在国史。
此不能举。所载者。
风韵之词。登临之兴。
俾后人挹其。清芬而已。
大中十一年五月十三日。怀孟等观察使从事试大理评事监察御史李蘧重题。
武陵郡王马公神道碑 唐 · 熊执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三
大唐将军能扶赞神武斩艾不王者。
太尉扶风王
薨二十二年。
而长子蔚州御史大夫武陵王钺。
自朔易归葬于万年铜人原。
贞元戊寅岁五月六日克窆焉。
礼也。
呜呼。
代宗末洎今上贞元。
二纪之间。
所求乎高明昌盛之家。
伯仲肯构之力。
而能保勋烈于上。
继事业于下。
包前庆以滋大。
食旧德而日新者。
蔚州有焉。
公讳某。
字某
其先茂陵人
揖让之盛。
庭坚作士
而五刑五流克明
伯益作虞。
而草木鸟兽咸若。
在殷周质文之际。
造父启封而秦始大。
宣孟作忠而晋蕃衍。
此其泉源之奥焉。
洎炎灵反动。
伏波为汉室天柱。
文教中兴。
南郡为孔门木铎。
此其祖宗之表焉。
在皇朝安巂鄯四府都督右节度加郿鄜三州刺史右武卫大将军扶风公食邑千户赠光禄卿府君讳正会
公之曾祖也。
左司禦率府兵曹参军赠太子少保府君讳晟
公之皇祖也。
四镇北庭泾原郑颍等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省事御史大夫扶风郡司徒太尉府君讳璘
公之烈考也。
于戏。
元宗时。
太尉仗剑万里。
建绩二庭。
实猎边陲。
振扬公阃。
七戎六狄。
莫敢内侮。
盖神贶灵庆。
公生伊西。
实忠精是感也。
肃宗时
太尉乃唱大义以踰绝域。
提一旅以应王师。
既清西夏
乃定有洛。
功盖郡帅。
勋在二京。
公与母弟绩。
恋于大荒。
来宁上国。
睹兹盛业。
实勋烈有嗣也。
代宗时
太尉乃总大兵。
上将
载云旗。
控朔陲。
旄头销于舁谷。
蚁聚遁于虎落。
业挥而载。
气詟戎旃。
火烈其威。
金声方革。
膻腥不敢迩边者十年。
公实耳目旌门。
手足闺壶。
万钟之赋。
自我以财成。
七校之雄。
多予以畅遂。
实父蛊裕而天宠浃。
内行积而公议归也。
故公自初命四迁至太子左赞善大夫
光禄少卿左骁卫将军
从祖司徒节制太原
奏统中军兵马。
左卫将军武陵王
寻加御史丞。
丁内艰
起复右卫将军云州刺史大同军使
代州刺史石岭镇兵马使代北军使
为本道所请。
复将中军御史大夫
蔚州刺史横野军使代北都知兵马使
呜呼。
公之致身也。
以言乎天性。
则挺奇表于劲俗。
叶嘉庆于神州。
徇国可以彰忠。
克家可以明孝。
以言乎朝容。
则阶贵冑以统环卫
著通籍以履周行。
仍朱户可称。
赫翼宸居。
是谓严重。
以言乎邦政。
则本慈惠以抚三郡。
导滋殖以厚万人。
乘塞寝柝。
智也。
告终罢市。
仁也。
以言乎戎律。
则尽瘁以被乎战阵。
戮力以承其师帅
书功在代郊。
可不曰勇哉。
启手足归全。
可不曰果哉。
总众美而可覆。
恤平昔其如在。
蔼有茂实。
念无愧辞。
夫人南阳郡樊氏。
侍御史衢州别驾晁之女。
之死之叹。
母天莫移。
嗣子前汾州平遥澹。
次泳湘渐汭深。
免丧之哀。
心目皆瞿。
长女归濮阳吴会
次服沙门之教。
次归汝南周邕。
洎幼女三人。
婉稚年以室处。
公之令弟皓。
右神武军将兼御史中丞
禀天策以警紫垣
统禁旅而环黄屋。
贞忠一德。
同力帝家。
存没永违。
茹哀天壤。
次晞。
太常寺奉礼郎
次煜。
扬州参军
并擢宏文馆明经
盛矣夫。
光禄之威憺西陲
少保道高齐俗。
太尉之神扶圣祚。
君侯之惠敷朔郊。
将军之忠卫宸极。
君子曰。
田宗三王。
彼可全矣。
石氏万石。
焉。
呜呼。
非夫人明柔慈爱。
孰抚吾室。
非爱弟仁厚忠肃
孰昌吾族。
而诸孤能承佐先轨。
惧陨厥问。
周爰叔父之仁旨。
载扬景行之遗烈。
敢稽代绪。
以表道周。
铭曰。
将星有耀。
烛天煌煌。
武库多材。
我宗最良。
在昔光禄
登坛保疆。
乃拥节旄
以扼河湟。
左衽畏慕。
右地雄张。
降及司徒
其道大彰。
遭德孔艰。
致命一匡。
既复区夏。
乃轨豺狼。
彤弓专征。
元戎启行。
实倡九牧。
以定四方。
贤哉长嗣。
居焉庙堂。
庸勋是承。
父子皆王。
再秉龙韬。
中军以扬。
出授鱼符。
北地周康。
古人有言。
遏逸前光。
令子罔愆。
继序不忘。
精腾魄复。
天望地藏。
高坟揭然。
丰碑在旁。
雨露既濡。
苍苍。
独有代功。
著于缣缃。
牧守竟陵因游西塔著三感说 唐 · 周愿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
古人之文。有旌物而为者。
歌功而为者。诡时而为者。
感旧而为者。旌物谥也。
歌功形也。诡时诈也。
感旧情也。若乃折裂金石。
骚牢鬼神。莫尚乎感也。
予所作者。其感旧耶。
客曰。何谓也。
愿与百越节度使扶风马公曩时俱为南海连率陇西李公复从事。公诏移滑台。
扶风公洎予又为幕下宾。从容两地。
七改星火。今扶风公勋庸满世。
文翰飞走。续镇南海
作民父母。而愿才貌单薄。
亦为刺史。繇是二客双鲤。
殷勤于楚越。陇西短龄。
阅川而物故。予感一也。
陇西先人讳齐物。被大德。
尝为竟陵郡。公生于守之日。
名复。呜呼。
愿以散拙。忝公先人之州。
往为子寮。今刺父郡。
悲夫陇西也。歌钟烬灭于池馆。
九原极零乎薤露。其感二也。
愿频岁与太子文学陆羽佐公之幕。兄呼之。
自传竟陵人。当时竟陵风土之美。
无出吾国。予今牧羽国。
忆羽之言不诬矣。扶风公又悉于者也。
代谓羽之出处。无宗祊之籍。
始自赤子。洎乎冠岁。
竟陵苾刍之所生活。老奉其教。
如声闻辟支。以尊乎竺乾圣人也。
字鸿渐。百氏之典学。
铺在手掌。天下贤士大夫。
半与之游。加以方口谔谔。
坐能谐谑。世无奈何。
文行如轲。所不至者。
贵位而已矣。噫。
我州之左。有覆釜之地。
圆似顶状。中立塔庙。
篁大如臂。碧笼遗影。
鸿渐之本师像也。悲欤似顶之地。
楚篁绕塔。塔中之僧。
事之僧。塔前之
种之。视天僧影泥破竹。
枝筠老而亦终。予作楚牧。
因来顶中道场。白日无香火。
遐叹零落。衣摇楚风。
其感三也。是为三感说七言诗以语陈事。
扶风公览三感之说。岂得不酸涕湿目。
以著词致于塔下。冠愿鄙章之首邪。
岭南节度飨军堂记814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唐制岭南为五府。府部州以十数。
其大小之戎。号令之用。
则听于节度使焉。其外大海多蛮夷。
由流求诃陵西抵大夏康居环水而国以百数。
则统于押蕃舶使焉。内之幅员万里。
执秩拱稽。时听教命。
外之羁属数万里。以译言贽宝
岁帅贡职。合二使之重。
以治于广州。故宾军之事。
宜无与校大。且宾有牲牢饔饩。
嘉乐好礼。以同远合疏。
军有犒馈宴飨。劳旋勤归。
以偫力一心。于是治也。
闬闳阶序。不可与他邦类。
必厚栋大梁。夷庭高门。
然后可以上充于揖让。下周于步武。
御史大夫扶风公广州。且专二使。
增德以来远人。申威以修戎政。
大飨宴合乐。从其丰盈。
先是为堂于治城西北陬。其位公北向。
宾众南向。奏部伎于其西。
视泉池于其东。隅奥庳仄。
庭庑下陋。日未及晡。
赫炎当目。汗眩更起。
而礼莫克终。故凡大宴飨大宾旅。
则寓于外垒。仪型不称。
公于是始斥其制。为堂南面。
横八楹。纵十楹。
飨宴之位。化为东序
西又如之。其外更衣之次。
膳食之宇。列观以游目。
偶亭以展声。弥望极顾。
莫究其往。泉池之旧。
增浚益植。以暇以息。
如在林壑。问工焉取。
则师舆是供。问役焉取。
蛮隶是徵。问材焉取。
隙宇是迁。或益其阙。
伐山浮海。农贾拱手。
张目视具。乃十月甲子克成。
公命飨于新堂幢牙茸纛。
金节析羽。旆旗旟旞。
咸饰于下。鼓以鼖晋
金以铎铙。公与监军使肃上宾。
延偫僚。将校士吏。
咸次于位。卉裳𦋺衣。
胡夷蜑蛮。睢盱就列者。
千人以上。铏鼎体节
燔炮胾炙。羽鳞狸互之物。
沈泛醍盎之齐。均饫于卒士。
兴王之舞。服夷之伎。
揳击吹鼓之音。飞腾幻怪之容。
寰观于远迩。礼成乐遍。
以叙而贺。且曰。
是邦临护之大。五人合之。
非是堂之制。不可以备物。
非公之德。不可以容众。
旷于往初。肇自今兹。
太和有人。以观远方。
古之戎政。其曷用加此。
华元大夫也。杀羊而御者不及。
霍去病将军也。馀肉而士有饥色。
犹克称能。以垂到今。
矧兹具美。其道不废。
愿勒于金石。以永示后祀。
遂相与来告。且乞辞。
某让不获。乃刻于兹石。
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815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七 创作地点:广西柳州市
扶风公廉问岭南三年。以佛氏第六祖未有称号。疏闻于上。诏谥大鉴禅师。塔曰灵照之塔。元和十年十月十三日。下尚书祠部符到都府。公命部吏洎州司功掾告于其祠。幢盖钟鼓。增山盈谷。万人咸会。若闻鬼神。其时学者千有馀人。莫不欣踊奋厉。如师复生。则又感悼涕慕。如师始亡。因言曰。自有生物。则好斗夺相贼杀。丧其本实。悖乖淫流。莫克返于初。孔子无大位。没以馀言持世。更杨墨益杂。其术分裂。而吾浮图说后出。推离还源。合所谓生而静者。梁氏好作有为。师达摩讥之。空术益显。六传至大鉴。大鉴始以能劳苦服役。一听其言。言希以究。师用感动。遂受信具。遁隐南海上。人无闻知。又十六年。度其可行。乃居曹溪为人师。会学去来尝数千人。其道以无为为有。以空洞为实。以广大不荡为归。其教人始以性善。终以性善。不假耘锄。本其静矣。中宗闻名。使幸臣再徵。不能致。取其言以为心术。其说具在。今布天下。凡言禅皆本曹溪大鉴去世百有六年。凡治广部而以名闻者以十数。莫能揭其号。乃今始告天子。得大谥。丰佐吾道。其可无辞。公始立朝。以儒重。刺虔州都护安南。由海中大蛮夷连身毒之西。浮舶听命。咸被公德。受旗纛节戟。来莅南海。属国如林。不杀不怒。人畏无噩。允克光于有仁。昭列大鉴。莫如公宜。其徒之老。乃易石于宇下。使来谒辞。其辞曰。
达摩乾乾。
传佛语心。
六承其授。
大鉴是临。
劳勤专默。
终揖于深。
抱其信器。
行海之阴。
其道爰施。
在溪之曹。
厖合猥附。
不夷其高。
传告咸陈。
惟道之褒。
生而性善。
在物而具。
荒流奔轶。
乃万其趣。
匪思愈乱。
匪觉滋误。
由师内鉴。
咸获于素。
不植胡根。
不耘胡苗。
中一外融。
有粹孔昭
帝中宗
聘言于朝。
阴翊王度
俾人逍遥。
百有六祀。
号谥不纪
扶风公
告今天子。
尚书既复。
大行乃诔。
光于南土。
其法再起。
厥徒万亿。
同悼齐喜。
惟师教所被。
扶风公所履。
咸戴天子。
天子休命。
嘉公德美
溢于海夷。
浮图是视。
师以仁传。
公以仁理。
谒辞图坚。
永允不已。
临川崇仁县地普安禅院碑铭 南唐 · 任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二
夫真觉了然。离诸名相。
横大千而非有。等虚无以非空。
譬夫色映琉璃。睹之则元黄斯在。
月涵止水。为之则游泳徒劳。
自四大相摩。六根竞炽。
认贼作子。以幻为真。
情尘逾于峻极。爱流深乎浩杳。
然后因病而须药。以渡而假筏。
故我竺乾先生唱以无缘之慈。不尽有无之法。
化分万行。教立三乘。
随彼性根。次第启迪。
则造幢造像。施力施财。
皆福报之大端。回向之广途也。
地藏普安禅院者。邑人右军牙将充昭武军客司引客虞候邓进与弟亮弟逵等之所建置也。
地居爽垲。境占幽奇。
法宇禅堂。洞然虚白。
金容宝像。焕若庄严。
清溪经其前。崇林映其后。
入座而风传爽籁。开轩而云吐凝岚。
盖禅那宴寂之场。大士栖真之所也。
初邑中无禅刹。或毳侣经游。
则投足无地。往往止于白衣之家。
甲子年中。有守勋和尚者。
法门之柱石也。振衣而来。
睹斯衋然。谓邓生曰。
闻君豪富特达。好事然诺。
老僧欲构一禅斋。以待南北。
乃此方未曾有之胜事也。吾子其可为乎。
邓生闻之。忻然炷香礼拜曰。
若和尚能此驻锡。则弟子敢不发心。
于县西南巴水之阴。得此福地。
创是道场。故曰地藏者。
因废额也。普安者。
表新意也。自诛茅剪棘。
从基作构。咸咨其规度。
无有限量。一物已上。
靡不完整。凡有缗数百万焉。
彼优填作像。须达布金。
比诸信施。可谓至矣。
土木既毕。会勋公从鄱阳法眷造先师亭之请。
且曰。功成不居。
古人之道也。矧往毕吾师之遗懿乎。
固留不诺而去。监院僧惠崇
理心淳熟。练行精明。
识中之智慧荧煌。尘外之空花零落。
随缘利物。有感必通。
勋公既去。邓生眷其德业。
恳请而来。以为欲阐真宗
虑食轮之将柅。或难周给。
虽海会以畴依。盍置田园。
用计悠久。邓生曰然。
即舍附郭田三千把入常住。俾夫金绳既耀。
香积弥芬。二时既获于坐丰。
四众攸加于景附。夫饭一僧。
图一像。犹获大利益。
况斯邑之地。前瞻何玉。
旁即曹山寺。达疏山诸祖道场多由此出。
或摩尼在握。或穷子垂归。
使至是者皆洗足而居。开盂以食。
于此津涉。自我权舆。
可谓未尝有之胜事也。盖有以知邓氏之善因。
信无量矣。邓氏之福报。
信无量矣。予比佐是邑。
属时和岁丰。居多暇日。
明府扶风公每游斯院。而崇公以予早因薄伎。
尝窃高科。缮录所因。
以碑见请。适苦多病。
辞之未能。秋九月
承诏命归京师。即路有期。
前请愈确。勉书事实。
有愧斐然。铭曰。
至哉空王。妙道无方。
失在拣择。得非思量。
风寂水定。尘销镜光。
本来无物。是谓真常
真常甚夷。金言不欺。
爱见所缚。众生莫知。
三乘引拔。六度针医。
不有权变。畴将救之。
良田如金。不种何穫。
巨福如海。不劝何作。
惟彼上人。能先斧凿。
惟此信士。能应彫斲。
巴水之阴。肇兴禅室。
壮若神运。巧同化出。
永茂空林。长光佛日。
巍巍福田。与道相毕。
唐故德胜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扶风马匡公神道碑铭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五、全宋文卷二八、《徐公文集》卷一一、《全唐文》卷八八五
夫道被万物,处其中者是曰贤人;
功济横流,让其先者方称君子。
施之则开物成务,与广业而同归;
卷之则保族宜家,垂令名于必大。
是以长沙吴芮,繁祉迈于三雄;
南阳贾复,贲宠隆于四七。
历代已降,靡不由之。
迄于我朝,则扶风公其人矣。
公讳仁裕字德宽
其先扶风人,子孙或从官于徐方,今为彭城人也。
粤若万邦作乂,益有佐禹之功;
因封受氏,奢有却秦之绩。
公侯关西孟起之威;
文武未坠,南郡季长之德。
存乎谱牒,无俟阐扬。
曾祖某、祖某,皆以卤介之气,当屯蒙之运,不履王侯之事,归全父母之邦。
考某,少负雄名,为武宁军裨将
才高位下,厥用弗昭,累赠尚书右仆射
传曰:「有明德而不显当代,后必有兴者」。
故其馀庆,集于我公。
公克禀粹灵,夙彰奇应,方娠而神贶协梦,既生而异气充庭。
宗族相惊,里闾交庆。
识者谓之曰:「不意英物,复钟此儿。
天将启之,马氏为不朽矣」。
长而爽迈,辅以博闻;
善无常师,器以虚受。
及皇图中否,赤县沦灾,战国纵横,争求策士,孔门堂奥,半作家臣。
公负先见之明,审择君之义。
举旗沛泽,即授中涓
定难京城,仍参主簿
而上方从历试,允懋臣功,经纶草昧,咨访遗阙。
公亲侍左右,日奉谟猷,能知四国之为,且掌宾客之礼。
劳无伐善,夙夜不离于公;
美则归君,论议莫窥其际。
出入二纪,懋肩一心。
车服以庸,宠禄来假,乃升朝序,乃掌禁师,以左领军将军兼总丞相之兵卫。
申令惟一,任众惟睦,推以恩信,先之勤劳。
周庐既严,军事以简,考绩称最,帝用嘉之。
检校司徒,遥兼宿州刺史
夫千骑之长,可以图功,百城之权,可以观政,中外迭处,抑惟旧章,即授楚州刺史、本州团练使
甸服之际,邦赋是繁;
长淮之冲,戎寄为急。
公奉扬王略,遵举诏条,人不易方,计日而治。
徵为右卫大将军,复领旧兵,以卫相府,董齐之略,有逾于初。
明年,改右金吾大将军,以扶风县三百户为封邑。
执金之职,历代雄重,绵祀虚位,公首居之。
内训却非之士,外察苛留之禁,熊罴宣力,辇毂无尘。
及上允膺内禅,光启建业,寺府军卫,半存旧京,委公留台右师,俾率东夏
即迁检校太保,改右天威副统军,进爵为伯。
陕服从入,公有力焉。
及参告类之仪,益光求旧之举。
宠开幕府,遥领徐方进封郡,定食千户。
左辅之地,王业所基,藩屏京师,惟公攸赖,乃移使节,往镇京口
公慈惠著于郡国,威德洽于士心,由是齐人向风,期年报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庐州节度观察等使。
自南北分隔,戎华交驰,合淝之郊,常制冲要,故有台阶之命,以增外阃之威。
公于是谨斥候、审号令。
习组练之士,则声如飙驰;
严堡障之备,则势若山立。
虏不敢犯,边是以宁,而察俗之方,如南徐之理。
方当矢谟帷扆,薄伐关河,渡江之誓既陈,溯渭之舟已具。
呜呼!
良图未展,早命不融。
春秋六十有三,升元六年闰三月五日,薨于庐州公署。
上省奏震悼,废朝三日,即用玄甲之数,式拟铁山之功,给于官司,临以中使
奉常以视履考祥之义,循贞心大度之美,详协公论,易名曰匡。
即以其年四月七日,备卤簿仪卫,葬于庐州合淝县乡里,礼也。
公娶同郡莱氏,封彭城郡君
丽秾李之华,亲采蘩之职,理内协《鹊巢》之咏,从贵有鱼轩之华。
某年月日先公而逝。
嗣子右弓箭库使光庭、东头供奉官光祚閤门承旨光绍,皆禀义方,无忝遗烈。
家承膏粱之后,而恭顺克修;
职在绮纨之间,而雅素自若。
君子谓扶风公其有后乎。
夫碑颂之设,有自来矣。
琬琰之细既垂于苕华,盘盂之微又参于警戒。
若乃道合天眷,忠存王家。
累辅翼之功,而钟鼎之报罔阙;
将相之赏,而带砺之誓弗渝。
时无间言,没有馀位。
故其宗庙之纪,金石之铭,昭示来云,不可诬也。
小臣不学,奉旨刊文。
庶使计功称德,代远而愈信;
披文相质,事久而弥芬。
岘首之怀靡尽,昆吾之烈长存。
呜呼哀哉!
其铭曰:
益作朕虞,实曰元凯,崇基缔业,明德攸在。
维赵于蕃,封移族改,实刊山,源长巨海。
因枝别代,覛渭来迁。
导德绛帐,勤王跕鸢。
流光袭祉,映后昭前。
怀黄结紫,著简成编。
诞发材英,肇惟明懿。
鼎角膺奇,龟文履异。
博容汎爱,入孝出悌。
运有屯蒙,器无凝滞。
爰初发迹,云从潜泉。
濯缨职帜,拊冀中涓
良骥处服,忘归在弦。
枢机言行,无竞维贤。
缱绻从君,匪伊履屐。
勤毖前殳,周旋陛戟。
居国必闻,在身无择
帝爰允谐,胙乃丕绩。
惟彼淮泗,疆以獯夷。
维此京浙,缵以邦畿。
封淮表浙,惟惠惟威。
在俗,辕辙兴思。
群舒待理,猃狁孔棘。
帝谓侯氏,缵服新息
式固尔猷,惠此庐国。
乃陟台阶,俾藩于北。
龙旂四牡,钩膺镂锡。
命服有炜,光声载扬。
犷狄弭耳,蚩氓向方。
上仪像物,下谧飞蝗。
梁木或颠,通川有逝,长城既严,哲人永瘁。
像著云台,风存遐裔。
辍舂尽思,瞻山殒泪。
信结殊俗,悲深上旻。
丹碑既刻,列鼎书勋。
祁连不泯,庸器长存。
丕显百代,惟子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