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文思博要序 隋末唐初 · 高俭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四
大矣哉。
文籍之盛也。
范围天地。
幽赞神明。
用之邦国。
则百官以乂。
用之乡人。
则万姓以察。
而对振古。
墐户牖而觌遐方。
故先王以之建极。
圣人以之设教。
师范百代。
弥纶四海。
是以刊之金石。
与天壤而相弊。
书之竹素。
与日月而俱悬者。
莫尚于此。
爰自卦起龙图
文成鸟策。
坟典开其绪。
邱索导其流。
虞夏之书。
犹旭日之始旦。
殷商之诰。
若覆篑之为山。
曲阜佐周。
摄政践祚。
而又阙里自卫。
将圣多能。
损益礼乐。
极乎天而蟠乎地。
祖述
系星辰而振河海。
郁郁焉鼓王风于九合。
訚訚焉辟儒门于百代。
既而雅道虽废。
学者未衰。
挟册如林。
遂偶纵横之运。
怀经成市。
俄属坑焚之灾。
下土怨咨。
上天回眷。
咸洛基命。
悬赏而崇儒术。
曹马御纪。
疏爵而启胶庠。
拾青紫
家握铅素。
求古文于孔壁。
专门者重阐。
收竹书于汲冢。
异说者无遗。
逮乎有隋失御。
偫凶竞逐。
辟雍蔓于荆棘。
延阁殚于煨烬。
孟坚九流。
与川渎而俱竭。
宏度四部。
随岳牧而分崩。
淹中许下。
博古洽闻之生。
尽殄散矣。
兰台藏室。
金玉匮之文。
咸残逸矣。
皇帝仰膺灵命。
俯叶萌心。
知周乾坤之表。
道济宇宙之外。
操参伐而清天步。
横昆海而纽地维。
櫜弓矢于灵台。
执贽者万国。
张礼乐于太室。
受职者百神。
苍旻降祥。
黔黎禔福。
置成均之职。
刘董与马郑风驰。
开崇文之馆。
扬班与雾集。
搢绅先生聚蠹于内。
輶轩使者采遗篆于外。
刊正分其朱紫。
缮写埒于邱山。
外史所未录。
既盈太常之藏。
中经所不载。
盛积秘室之府。
比夫轩皇宛委。
穆满羽陵。
炎汉之广内。
有晋之秘阁
何异乎牛宫之水。
争浮天于谷王
蚁垤之林。
竞拂日于若木也。
帝听朝之暇。
属意斯文。
精义穷神。
微言探赜。
纡楼船于学海。
获十城之珍。
驻羽盖于翰林
搴三珠之宝。
以为观书贵要。
则十家并驰。
观要贵博。
则七略殊致。
自非总质文而分其流。
混古今而共其辙。
则万物虽众。
可以同类。
千里虽遥。
可以同声。
然则魏之皇览。
登巨川之滥觞。
梁之遍略。
崇山之增构。
岁月滋多。
论次逾广。
类苑耕录。
齐玉●89DD而并驰。
要略御览。
扬金镳而继路。
虽草创之指。
义在兼包。
而编录之内。
犹多遗阙。
并未能绝云而负苍天。
杜罻罗之用。
激水而纵溟海。
息钩饵之心。
帝乃亲萦圣情。
曲留元览
垂权衡以正其失。
定准绳以矫其违。
顿天网于蓬莱。
纲目自举。
驰云车于策府
辙迹可寻。
述作之义坦然。
笔削之规大备。
特进尚书右仆射申国公士廉
特进郑国公魏徵
中书令驸马都尉德安郡公杨师道
中书侍郎江陵县子岑文本
中散大夫尚书礼部侍郎颜相时
中散大夫国子司业朱子奢
给事中许敬宗
朝散大夫国子博士刘伯庄
朝散大夫太常博士吕才
秘书丞房玄龄
朝散大夫太学博士马嘉运
朝散大夫起居舍人褚遂良
朝议郎守晋王友姚思聪(一作廉)
太子舍人司马宅相。
秘书郎宋正跱。
笼缃素则一字必包
举残缺则片言靡弃。
繁而有检。
而不失。
同兹万顷。
塍埒自分。
譬彼百川。
派流无壅
讨论历载。
琢磨云毕。
勒成一家。
名文思博要。
一百二十帙一千二百卷。
并目录一十二卷。
义出六经。
事兼百氏。
帝王之则。
极圣贤之训。
天地之道备矣。
人神之际在焉。
昭昭若日月。
代明于下土。
离离若星辰。
错行于躔次。
斯固坟素之苑囿。
文章之江海也。
是为国者尚其道德。
为家者尚其变通。
纬文者尚其溥博。
谅足以仰观千古。
同羲文之爻彖。
俯观百王。
之礼乐。
岂止刻石汉京。
悬金秦市。
邱明之作传。
侔子长之著书而巳哉。
文馆学士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出处:全唐文卷四
楚国尊贤。崇道光于申穆。
梁邦接士。楷德重于
咸以著范前修。垂芳后烈。
顾惟菲薄。多谢古人。
高山仰止。能无景慕。
是以芳兰始被。深思冠盖之游。
丹桂初丛。庶延髦俊之士。
既而场苗盖寡。空留皎皎之姿。
乔木从迁。终愧嘤嘤之友。
所冀通规正训。辅其阙如。
故侧席无倦于齐庭。开筵有待于燕馆
属以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记室考功郎中房玄龄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天策府记室薛收文学褚亮姚思廉太学博士陆德明孔颖达主簿李道元天策仓曹李守素王府记室参军虞世南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太学助教盖文达咨议典签苏勖等。或背淮而至千里。
或适赵以欣三见。咸能垂裾邸第。
委质藩维。引礼度而成典则。
畅文词而咏风雅。优游幕府
是用嘉焉。宜令并以本官兼文馆学士
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一
君讳勤礼。字敬
琅琅临沂人高祖讳见远
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
不食数日。一恸而绝
事见梁齐周书。曾祖讳协。
湘东记室参军文学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
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
尤工诂训。仕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
沛国刘臻辩论经义。屡屈焉。
学书。黄门传集序。
君自作。后加踰岷将军
太宗秦王。精选僚属。
记室参军。加仪同
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
更唱者二十馀首。温大雅传云。
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
弟悯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
悯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
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国史。君幼而朗悟。
识量宏远。工于篆籀。
尤精诂训。秘阁司经
史籍多所刊定。义宁元年十一月太宗京城
朝散大夫勋。解褐秘书省校书郎
武德中授右领左右府铠曹参军。九年十一月轻车都尉兼直秘书省
贞观三年六月兼行雍州参军事六年七月佐郎
七年六月詹事主簿。转太子直监。
崇贤馆学士。官废。
出补蒋王文学宏文馆学士永徽元年三月制曰。
君学艺优敏。宜加奖擢。
乃拜陈王属。学士如故。
曹王友。无何。
秘书省著作郎。君与兄秘书监师古礼部侍郎相时齐名。
秘监与君同时为崇贤宏文馆学士礼部天策府学士
太子通事舍人育德又奉令司经局校定经史。太宗尝图画崇贤诸文学士
秘监为赞。以君秘监兄弟。
不宜相褒述。乃命中书舍人萧钧特赞君曰。
依仁服义。怀文守一。
履道自居。下帷终日。
德彰素里。行成兰室。
鹤钥驰誉。龙楼委质。
当代荣之。六年后夫人中书令柳奭亲累贬夔州都督府长史
显庆六年上护军。君安时处顺。
恬无愠色。不幸遇疾。
倾逝于府之官舍。既而归窆于京城东南万年县宁安乡之凤栖原。
先夫人陈郡殷氏暨夫人同合祔焉。礼也。
七子。昭甫。
王曹王侍读。赠华州刺史
事具真卿所撰神道碑。敬仲
吏部郎中。事具刘子元神道碑。
殆庶。无恤
辟非。少连
务滋。皆有学行。
以柳令外甥不得仕进。孙元孙。
进士考功员外刘奇特标榜之。
名动海内。从调以书判入高等者三。
累迁太子舍人。属元宗监国
专掌令画。滁沂濠三州刺史
秘书监。惟贞。
频以书判入高等。历畿赤尉太子文学王友
国子祭酒太子少保。德业具陆据神道碑。
会宗襄州参军
考。楚州司马
澄。左卫翊。
卫。润。
倜傥。涪城
曾孙春卿。工词翰。
有风义。明经拔萃。
犀浦蜀二县尉。故相国苏颋茂才
又为张敬忠剑南节度判官偃师丞。
杲卿。忠烈有清识吏干。
累迁太常丞。摄常山太守
杀逆贼安禄山将李钦凑。开土门
擒其心手何千年高邈。迁卫尉卿御史中丞
城守陷贼。东京遇害。
楚毒惨下。詈言不绝。
赠太子太保谥曰忠节
曜卿。工诗书草隶。
十六以词学直崇文馆淄川司马。
旭卿。善草。
允山令。茂曾
讷言敏行。颇工篆籀。
犍为司马。阙疑。
仁孝善诗春秋。杭州参军
允南。工诗。
人皆讽诵之。善草隶书判。
频入等第。历左补阙殿中侍御史
三为郎官国子司业金乡男
乔卿。仁厚有吏材。
富平真长
耿介举明经幼舆
敦雅蕴藉。通班汉书。
左清道率府兵曹真卿
进士校书郎。举文词秀逸。
醴泉黜陟使王鉷以清白名闻。
七为宪官。九为省官
荐为节度采访观察使鲁郡
允臧。敦实有吏能。
县令。宰延昌
四为御史。充太尉郭子仪判官江陵少尹荆南行军司马
长卿晋卿
邠。充国
质。多无禄早世。
名卿。⿰(亻胃)
倜。伋。
伦。并为武官。
元孙纮。通义
没于蛮。泉明。
孝义有吏道。又开土门佐其谋。
彭州司马威明
邛州司马季明
子干。沛。
翊。泉明男诞。
及君外曾孙沈盈卢逖。并为逆贼所害。
俱蒙赠五品京官。浚。
好属文。翘。
华。正。
𩓥。并早夭。
颖。好五言。
校书郎。颋。
仁孝方正。明经大理司直
张万顷岭南营田判官。顗。
凤翔参军。頍。
通悟颇善隶书。太子洗马郑王府司马
并不幸短命。通明
好属文。项城
翙。温江丞。
觌。绵州参军
靓。盐亭
颢。仁和有政理。
蓬州长史。慈明。
仁顺干蛊。都水使者
颖。介直。
河南府法曹。頔。
奉礼郎。颀。
江陵参军。颉。
当阳主簿。颂。
河中参军。项。
卫尉主簿。愿。
左千牛。颐。
颒。并京兆参军
頩。须。
䪻。并童稚未仕。
黄门御正至君父叔兄弟众子侄扬庭益期昭甫强学十三人。四世为学士侍读
事见芳续卓绝殷寅著姓略。少监少保
以德行词翰为天下所推。春卿杲卿曜卿允南而下。
暨君之偫从光庭千里康成希庄日损隐朝匡朝升庠恭敏邻几元淑敏温之舒说顺胜怡浑允济挺式宣韶等。多以名德著述。
学业文翰。交映儒林。
故当代谓之学家。非夫君之积德累仁。
贻谋有则。何以流光末裔。
锡美盛时。小子真卿
聿修是忝。婴孩集慕。
不及过庭之训。晚暮论撰。
莫追长老之口。故君之德美
多恨阙遗。铭曰(铭阙)
寇安雅所藏十八学士绘像 北宋 · 李复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八、《潏水集》卷七
旧史,文学馆学士李玄道李守素、蔡元恭颜相时,而此图无之。
此图有魏徵封德彝薛膺李百药令狐德棻,而旧皆不与,恐题写之误也。
太宗阎立本图其像,褚亮为之赞,号十八学士,写真图藏之书府。
今此图人物长才六七寸,状貌移易未必全似。
唐初衣冠制度承周、隋,杂有胡服,今此皆唐后来制度,但粗记诸人姓名,非一一尽得其实也。
然其用意行笔设色,亦非寻常人所能为。
今不论其他,但以其画笔可取而留之可也。
唐初所重族姓称山东崔、卢、郑、李玄道李守素山东冠族也,长安范氏有画《文会图》藏之甚久,凡唐之诗人皆绘之,但书其姓名,其他皆非实,第以爱其画笔而藏之,与此图无异。
元祐六年八月,李某履中题。
跋登瀛图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三九、《盘洲文集》卷六三
右《登瀛图》一卷,卷首攘袖醉者为苏世长,伸欠者为许敬宗,捉笔欲书者为褚亮,凭栏目鹅者为刘孝孙,一介附耳、有所白者为苏勖,交手对之者为薛元敬,童子奉杯小冠者受之者为盖文达,幅巾按股被酒而寐者为李元道,捉笔运思者为孔颖达,左手持杯者为李守素,面之者为姚思廉,童子奉巾盥反顾而吸者为陆德明,坐下者为虞世南,执卷挽条者为颜相时,带解欲结者为于志宁,撮巾羽衣倚老木者为房玄龄,杖筇而相语者为蔡允恭,袖手巴且旁者为杜如晦
学士十有八员,坐者十,立者三,倚者四,醉者一。
其供给之人,坐而奏乐者六人,立而句乐者一人,司笔研者三人,侍左右者五人,掖者一人,白者一人,进器者五人,职器者五人,执器者亦如之,意钱于马前者三人,蹴羽钱于驴前者一人,执靶者八人,举鞯、负笠、持帕者各一人,驴牵者一人,臂隼与休者各一人。
凡供给于前后者四十有六人,巾之人二十有七,帽之人一,结发之童七,垂髫之童十有一。
其马十有二,受鞍羁者十,羁而欲鞍者与羁而𩥇者各一。
驴一,隼一,狗一,鹅如驴、隼、狗之数而倍之。
曲栏见其面之三。
长案、方床、茵坐之具二十有二。
笙、笛、箜篌,乐之器八,酒尊、瓿、果櫑、水盘,食之器九十。
香鼎、燎炉、书槴、印室、笔墨、巾幂,用之器十有八。
箠服算幐,圉人插其腰者二。
古木大小五,巴且大小五,一。
凡画中之物如此,合而名之曰《登瀛图》。
其人物、器用、草木、羽毛之状,虽娄经摹写,犹存妙处梗槩。
遐想英标,植愚祓陋,贞观之治,岂无权舆!
故曰廊庙之材非一木之枝,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
东宫故事十首 其二 六月十六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四
唐高祖秦王世民为天策上将,开天策府,置官属
世民以海内寖平,乃开馆于宫西,延四方文学之士出教,以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元通,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大学助教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并以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分为三番,更日值宿,供给珍膳,恩礼优厚。
世民朝谒公事之暇,辄至馆中引诸学士讨论文籍,或夜分乃寝。
又使库直阎立本图像,褚亮为赞,号十八学士
士大夫得预其选者,时人谓之登瀛洲
某闻穆王伯囧为周太仆正,而告之曰:「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
侍御仆从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罔有不钦」。
夫大臣而用正人固理之常,无可疑者。
侍御仆从之小臣亦用正人,何也?
盖大臣进见有时,议论有节,礼虽隆而情则疏,始虽敬而久则怠,非如小臣平居暇日,游宴偃息,未尝不预。
倘于此得正人而侍左右,则从容暇豫,拾遗补过,无往而非益,此所以出入起居罔不钦也欤!
太宗方在藩邸,当干戈甫定、庶事未备之时,已能集英髦而与之游,分为三番,更日值宿。
朝谒公事之暇辄讨论文籍,或夜分乃寝,想其古今成败,政事得失,人之贤否,民之情伪,上无所不问,下无所不言,志同气合,其益多矣,是真得成周之遗意者也。
厥后致治之美庶几,虽由太宗天纵之圣,亦诸贤从容暇豫拾遗补过之助也。
呜呼,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