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泄水龙王庙咸淳四年四月 南宋 · 毛洪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五六、光绪《浦江县志稿》一三
环浦皆山也。
其界桐庐僻坞,有山峙于东,名曰泄水山
以水为名,岂山下出泉之义乎?
群志虽无所考,然自绍兴庚申距今凡百馀年,崇冈峻岭吐露吞云,古木苍藤含烟罩日,皎皎乎如鳞斯辉,凛凛乎如角斯触,半山飞瀑,噀水之泽也;
一江捲雪,跃渊之澜也,朝暮晦明,万千形状。
邦人异之,谓有灵物在焉。
孰为灵?
龙是也。
《春秋左氏传》曰:「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晋·赵至传》曰:「龙啸大野,大而深邃而有容,时飞时潜,隐见变化,腾百川而洽万物,谓之灵也」。
则宜于是信之敬之。
且记岁旱用祷则有验,初焉一邑,次一郡,又次则杭、越、衢、婺闻风而至者总总也。
戊子,旱太甚,华林道者周觉明悯之,先里人诣山下,露宿忘餐,沥血枕石以吁凡七日。
是夜有梦,翌早雨大沛。
梦可诬,雨不可诬。
信矣,灵物之在山也!
自古灵岩胜景必有祠,此山之绵邈一小庵,舆望缺甚,是用瓣香心缺。
死力以只影募众缘,铢积寸累,日增月砌,成一大殿,纸库庖湢亦粗备。
又惧旁无栖止,孰奉香火,更百计区画,一力开创而庵宇成。
是役也,始于绍定三年,越明年终竣事。
此其志盖欲无忝于对越。
癯然一僧,心殚力惫弗顾也,然则祠果不可少乎。
老杜有「龙依积水」之诗,杨子有「龙欲飞天」之句,洵如是,则飞蟠上下,神仙无方,山巅水涯,特其寓耳,祠之一隅,或者未称。
觉明曰:「神明固无定在,崇奉当有定所」。
此羹墙见尧之意,曷其奈何弗记。
嗟夫!
觉明寠人,自其托身空门,粥宇饭枕无恙也,其生计萧然,非有西畴南亩;
祈甘雨,介黍稷也,其力祷空山,累日不息,非乘龙颔下珠也;
其寸椽片瓦,肩任背负,非恶逸而喜劳也。
斯人也,万有辛苦,一无觊倖,以心而求,良可嘉也。
邻峰崇因院主僧师昭、师得具以实告,俾予以志颠末,予亦幸乡邦之有若人也,其敢辞。
咸淳四年戊辰孟夏望日记。
按:乾隆《浦江县志》卷一五,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鼓堆泉记嘉祐元年九月 北宋 · 尹仲舒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
鼓堆在州西北二十五里。
鼓者,言人马践之,逢逢如鼓声,盖水源充满石下而然。
堆之西山曰马首,其东长陆纚属,相传以为晋之九原。
北水出泽掌,别名清泉
堆周围四里,高三丈,穹窿而圆,状如覆釜。
水源数十环之,觱沸杂发,汇于其南,容为深渊。
中多鱼鳖蟹䱉,水极清洁,洞鉴毛发,盛寒不冰,大旱不耗,淫雨不溢。
其南纚为三渠,一载高地入州城,周吏民园沼之用;
二散布田间,灌溉万馀顷,所馀皆归之于汾。
田之所生,禾麻穱,肥茂芗甘,异他水所灌。
堆首有神祠,盖以水阴类也,故其神为妇人像,而祠中石刻,乃妄以为尧后、舜之二妃。
意是水也,有清明之性,温厚之德,常一之操,润泽之功,虽古圣贤无以加,其庙食于民也固宜,何必假尧后、舜妃,然后可祀也?
嘉祐元年九月壬寅通判并州司马光以事至绛,从州之诸官尚书比部员外郎薛长孺巨卿国子博士刘常道、尹仲舒汉臣判官陈大初寓之,同游于祠下,爱其气象之美,登临之乐,而又功德及人,如此其盛,故其当时习俗之讹,不可莫之正也,于此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