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杨骑曹集序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五
开元天宝之间。海内和平君子。
得从容于学。以是词人材硕者众。
将相屡非其人。化流于苟进成俗。
故体道者寡矣。夫子门人。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者无人兼之。
虽德尊于艺。亦难乎备也。
后之学者。希慕先贤。
其著也。亦名高天下。
行修言道以文。吾见其人矣。
宏农杨君。讳极
字齐物隋观德王之后。
祖正基。鲁王府咨议
父珣。永平
进士举。邦族高之。
君幼孤。事继母以孝闻。
读书务尽其义。为文务申其志。
义尽则君子之道宏矣。志申则君子之言信矣。
进士时。刑部侍郎乐安孙公逖。
以文章之冠为考功员外郎。精试偫材。
君以南阳茂之京兆杜鸿渐琅邪颜真卿兰陵萧颖士河东芳天水赵骅顿邱李琚赵郡李㟧李欣南阳张阶常山阎防范阳张南容高平郗昂等连年高第。华亦与焉。
既而丁艰。礼足哀馀。
名教称之。外调补太子正字
右骁卫骑曹参军。求道于宏正禅师
百千人中。独受心要。
清河茂之房安禹钜鹿魏幼卿为禅慧之交。河南元德秀陆据崔器范阳卢治为道义之交。
大官荐贤。使臣请介。
莫不推君为首。以方外为意。
不之受也。识者谠议。
以论道许之。质纯气和。
动必由道。谈笑中雅。
名理入元。所著文章。
多入元中雅之才者也。不幸婴风疾。
逝于京洛。享年五十八。
向道之流。闻之涕洟。
君及张房既没。而狂胡起逆。
残虐天下。神祐善人。
安静其终始乎。终始之理至矣。
游方之内为哀。游方之外为道。
或固然欤。永泰二年
余旅疾延陵。故人之孤。
更来候余。君孤子年十馀。
一身奉亲。孝敬和敏。
有先人风。与余邻居。
炊汲相望。候余小间。
捧君之集十卷。诗赋赞序颂记策凡一百七十五篇。
咨余为序。视之怆然。
且名之曰德元。字之曰长宗
许卫尉徐孝穆友善。卫尉孤善心。
年在童孺。奉孝穆笺。
曲尽情理。孝穆怜之。
延誉当时。况德元在羁旅之中。
集先人文。拜乎床下。
求宣往烈。余于孝穆之感。
不其倍乎。乃如其篇第。
因举其行事。以德元幼孤。
不知先父之执。故为备陈之。
左溪大师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
百亿三昧。
无非度门。
于觉照中。
而得自在。
过去大士
时惟左溪
傅氏之子。
法号元朗
字惠明
其先北地泥阳人
汉魏大族。
随晋南度。
家于义乌
今为东阳义乌人也。
江夏太守居士翕。
贤达相承。
世谓居士为诸佛化身。
杳不可测。
左溪居士六代孙。
梵行之门。
宜生上德。
母葛氏。
梦天降灵瑞。
而娠左溪
心静体安。
及于乳育。
生九年矣。
辞家入道。
兼综偫言曰。
此法门之畎浍也。
如意年中薙度。
义乌清泰寺。
光州岸律师受具戒。
会稽印宗禅师商律部。
重山深林。
怖畏之地。
独处岩穴。
凡三十年。
宴居左溪
因以为号。
每言泉石可以洗昏蒙。
云松可以遗身世。
吾以此始。
亦以此终。
于所居之方。
建立精舍。
约而不陋。
跪忏其间。
如来诸大弟子。
皆菩萨僧。
大迦叶之头陀。
舍利佛之智慧。
罗喉罗之密行。
须菩提之解空。
由此四者。
皆最上乘。
同趣异名。
分流合体。
舍利佛先佛灭度。
佛以心法付大迦叶。
此后相承。
凡二十九世。
至梁魏间。
有菩萨僧菩提达摩禅师
传楞伽法。
八世至东京圣善寺宏正禅师
今北宗是也。
达摩六世至大通禅师
大通又授大智禅师
降及长安山北寺融禅师
盖北宗之一源也。
达摩五世至璨禅师
又授能禅师
今南宗是也。
达摩四世至信禅师
又授融禅师
牛头山
今径山禅师承其后也。
至梁陈间。
慧文禅师学龙树法。
授惠思大师
南岳祖师是也。
智者大师
天台法门是也。
智者灌顶大师
灌顶缙云威大师
缙云东阳威大师
左溪是也。
又宏景禅师得天台法
荆州当阳
真禅师
俗谓若和尚是也。
左溪所传。
止观为本。
祇树园内。
常闻此经。
然灯佛前。
无有少法。
因字以诠义。
因义以明理。
因理以同如。
定慧双修。
空有皆舍。
此其略也。
菩萨或以性海度。
或以普门化。
香象至底。
弥楼最高。
其馀幽赞不知。
充满法界。
夫知上法易行。
上法难修。
上法易證。
上法难明。
左溪为有。
则实无所行。
左溪为无。
则妙有常住。
视听之表巍巍。
左溪恭禅师重研心法。
唯十八种物行头陀教。
厥后奉东阳威大师
得最上乘。
诠第一义。
现声闻像。
宏大觉心。
大无可名也。
偏袒跪膝。
奉观音上圣。
愿生兜率天。
亲近弥勒。
殚罄衣钵。
严具尊仪。
焚香稽首。
则舍利降。
灵光发。
寺非正阳。
屋宇凋落。
殿移则像毁。
财匮则力艰。
左溪锡杖指挥
工人听命。
如从旧贯。
俨若天成。
心不离定中。
口不尝药味。
耄期之岁。
同于壮龄。
告门人曰。
吾六印道圆。
万行无碍。
戒为心本。
汝等师之。
天宝十三载九月十六日就灭。
春秋八十二。
僧夏六十一。
四辈号恸。
如慕如疑。
香花幢幡。
雷动山谷。
乡人或梦左溪居宝阁第四重者。
寤告其邻。
与之梦协。
兜率天者。
第四天也。
愿力所届。
广度人天。
既荼毗已。
门人分舍利
起塔于左溪之西源。
遵相法也。
城邑之人。
愿获亲近。
分半舍利
起塔于州之东原。
申永慕也。
左溪僻在深山。
衣弊食绝。
布纸而衣。
掬泉而斋。
如缯纩之温。
均滑甘之饱。
诵经则翔禽下听。
洗钵则腾猿跪捧。
宴坐一室。
如法界之乐。
萧然一院。
等他方之游。
或问曰。
万行皆空。
云何苦行。
对曰。
本无苦乐。
妄习为因。
众生妄除。
我苦随尽。
又问曰。
山水自利。
如聚落何。
对曰。
名香挺根于海岸。
如来成道于雪山。
未闻笼中。
比大辽廓。
至若旱蛙跃流。
瞽犬能视。
雷云兴而猎者舍弓矢。
鳞介绝而渔者坏罾梁。
举其倬然。
曷可殚载。
弟子衢州龙邱九嵓寺僧道宾越州法华寺僧法源僧神邕本州灵隐寺僧元净栖嵓寺僧法开苏州报恩寺僧道尊。
皆菩萨僧。
左溪之秘藏。
常州福业寺僧守真杭州灵曜寺僧法澄灵隐寺法真明州天宝寺僧道源净安寺僧惠从本州开元寺僧清辨。
纯得醍醐。
左溪之道味。
入室弟子本州开元寺僧行宣常州妙乐寺僧湛然
见如来性。
左溪之法门。
新罗法融理应英纯。
理应归国。
化行东表。
左溪之妙愿。
菩萨戒弟子傅礼王光福等。
菩萨惠芽。
左溪之一雨。
辨禅师等荷担遗烈。
见请斯文。
铭曰。
磁石凑金。
流见月。
法与心起。
缘随定设。
众生未度。
我为舟筏。
将如赵代
岂望荆越。
趋道云何。
知之在行。
殈烦恼●8B6D。
归寂灭城。
不住之住。
无生之生。
兜率天乐。
徘徊下迎。
潺湲左溪
东入苍海。
青松白日。
人亡地在。
四辈尽哀。
时乎不待。
颂德空岭。
劫尘无改。
唐辨正禅师塔院记跋(〔贞元中〕)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一、《集古录》卷八、《六一题跋》卷八
右《辨正禅师塔院记》,徐岘书。
诚能行笔,而少意思也。
往时石曼卿屡称岘书,曼卿多得颜、柳笔,其书与岘不类而远过之,不知何故喜岘书也。
余当曼卿在时,犹未见岘书,但闻其所称。
曼卿殁已久,始得此书,遂录之尔。
跋干禄字碑后 北宋 · 黄伯思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六、《东观馀论》卷下
欧阳文忠言,杨汉公谓此书以工人用为衣食之业,故摹多而损速者非也。
盖鲁公笔法为世楷模,而字书辨正伪谬,尤为学者所资,故当时盛传于世,所以摹多尔,岂止工人为衣食业邪?
此论甚善,但云汉公摹本多失真则不然。
今观此书,精隐劲媚,殊得颜真,杨自以为不差纤毫,信矣。
文忠又云「《干禄》之注,持重舒和而不局促」,余辄易之曰持重而不局促,舒和而含劲气,乃尽鲁公之笔意也。
崇宁壬午岁九月十二夜,试姑苏仲璋笔。
余自得此碑几三年,凡三题卷后,而字势各不同。
虽似稍进,然犹孩稚形骨,岁殊月异,不同,未若老成风格成就也,更当力学,以追昔人。
论汉晋碑 北宋 · 黄伯思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二、《东观馀论》卷下
董彦远观《文翁学生题名》,予谓董云:「结体殊不类隶」。
董云:「《集古录》以为文翁学生」。
予云:「尝考此碑,其郡望有云江阳宁蜀遂宁晋原
以《晋书·志》考之,江阳置此郡;
宁蜀遂宁晋原皆是宣武平蜀后置」。
彦远击节此言,以为辨正精详。
又问予云:「《周公礼殿记》云『甲午年,故府梓潼文君』,不审文君之名」。
予云:「《华阳国志》载文参字子奇梓潼人平帝用为益州太守
记中文君乃此人也。
甲午光武建武十年」。
云:「且如《成皋任》碑云『字伯嗣』,名已缺
延熹中守官。
按《汉桓纪》,延熹八年桂阳太守任胤
乃此人,故其字伯嗣」。
予又云:「备员秘馆累年,御府降出太清楼奇书异传甚富,令参校得失。
予喜观未见书,同舍出省后,予尝侵晚而归」。
董云:「异书不可不看。
初除正字,供职未几,乃以平日所疑故事,因阅传记,决疑者多,自此后论议觉进,信知书不负人也。
所恨未尝获观太清楼书」。
予又论《集古录》疏脱处,如《跋仓颉碑》云:「此碑有莲勺左乡有秩池阳左乡有秩池阳集丞有秩,皆不知是何名号」。
予按《前汉书》,张敞以乡有秩太守卒史
后汉·百官》:「乡置有秩、三老、游徼」。
本注曰:「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乡人」。
注引《汉官仪》载户五千则置有秩
《风俗通》云:有秩则田间大夫
言其官裁有秩尔,盖乡吏之名号也。
又论《水经》与汉碑刻不同者多,如《王纯碑》,道元注云《王纷碑》;
又《州辅碑》,道元注云州苞;
如《袁良碑》,道元注云袁梁;
又如《属国都尉王君碑》,道元注云蜀都太守姓王字子雅
彦远云恐忘记,遂尽录去。
跋孙子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三五、《南轩集》卷三四、《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一○
唐中书舍人杜牧所注《孙子》三卷。
在当时号为知兵者,亲见藩镇相煽为盗不可制,国威日削,发愤感激,留意兵法。
可以教于后世者无若武之书,于是章分句析,而为之说。
其言皆有所据依,推之事实而可以行。
者诚有志当世者哉!
盖君子于天下之事无所不当究,况于兵者!
世之兴废,生民之大本存焉,其可忽而不讲哉!
夫兵政之本在于仁义,其为教根乎三纲,然至于法度纪律、机谋权变,其条不可紊,其端为无穷,非素考索,乌能极其用!
一有所未极,则于酬酢之际,其失将有间不容发者,可不畏哉!
若武之书,盖讲乎法度纪律,其于机谋权变之用详矣。
按《西汉艺文志》,武所著兵法凡八十二篇,图九卷;
亦谓武书凡数十万言,曹氏削其繁剩,笔其精粹,为十三篇。
是则今所存者特操所删定耳。
初虽本操所注,然所自发明者盖十之九。
予得其书于集注中,而乐其说,因次第缮写。
本书悉存操说,今不复具。
独其间有涉于释辨正者,则亦因而并出之。
嗟乎!
夷虏盗据神州,有年于兹,国家雠耻未雪,圣上宵衣旰食,未尝忘北顾,凡在臣子所当仰体至意,思所以效忠图称者,然则于是书又岂可以忽而不讲哉?
予故刻而传之,愿与同志者共焉,此亦当时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