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772年5月8日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夫德之所感。
沦骨髓而非深。
诚之所至。
去神明而何远。
唐大历壬子岁
宋州八关斋会者。
此都人士暨文武将吏朝散大夫使持节宋州诸军事宋州刺史侍御史本州团练守捉使赐紫金鱼袋徐向等。
奉为河南节度观察使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师左右仆射省事御史大夫汴州刺史上柱国信都郡王田公顷疾良已之所建也。
公名神功
冀州南宫人
禀元和之粹灵。
膺期运以杰出。
含宏厚下。
正直率先。
起孝而德感生人。
竭忠而精贯白日。
和众必资于宽简。
安人务在于抚柔。
况乎武艺绝伦。
英谋沈秘。
所向而前无强敌。
日新而学有缉熙。
故能殿天子之邦。
苍生之望有日矣。
羯戎搆逆。
公以平卢节将佐右仆射李公忠臣收沧德。
相州
杏园
陈留
许叔冀降而陷焉。
思明惧忠臣图己。
令公南德信随刘从谏收江淮
宋州
欲袭李铣
公斩德信
走从谏。
其众而报焉。
肃宗大悦。
拜公鸿胪卿
再袭敬釭于郓州
中丞
刘展润州
斩平之。
徐州刺史
明年拜淄青节度使
属候希逸自平卢至。
公以州让之。
宋州刺史李岑为贼所围。
副元帅李光弼请公讨平之。
御史大夫
开府
充兖郓节度
破法子营。
又讨敬釭。
釭归顺焉。
史朝义闻之。
下博
范阳自缢死。
广德元年户部尚书
封信都郡王
上幸陕。
公首来扈从。
都知六军兵马。
每食宿。
公皆躬自省视。
上感焉。
方委以政事。
公涕泣固辞而止。
二年拜汴宋节度
兵部
大历二年右仆射
封母清河张氏为赵国夫人
信安郡王袆女为凉国夫人
太夫人慈和勤俭。
睦于亲党。
公性纯孝。
居常不离左右。
阅读书史
或时疾病。
公辄累月不茹薰。
家中礼忏不绝。
仍造崇宏圣二寺。
以祈福祐。
五年兼判左仆射省事
太子太师
公德厚量深。
劳谦重慎。
功既高而心益下。
位弥大而体益恭。
故远无不怀。
迩无不肃。
今夏四月
忽婴热疾。
沈顿累旬。
积善降祥。
勿药遄喜。
鹰犬之玩。
悉皆弃舍。
偫帅焉。
无复弋猎。
四履之内。
咸怀欢欣。
雎阳之人。
踊跃尤甚。
乃咨于州曰。
昔我公之陷贼也。
至敝邑而首诛德信
李岑之见围也。
破其党而克保城池
是即我公再有大造于敝邑矣。
微我公之救恤。
即皆死于锋镝。
入于煎熬矣。
尚何能保完家室。
嬉戏乡井者乎。
不资斋明。
何以报德。
公悦而从之。
五月八日
首以俸钱三十万设八关大会。
饭千僧于开元伽蓝。
将佐争承。
唯恐居后。
已而州县官吏长史苗藏实等。
设一千五百人为一会。
镇遏团练官健副使孙琳等。
设五百人为一会。
耆寿百姓张列等
设五千人为一会。
法筵等供。
仄塞于郊坰。
赞呗香花。
喧填于昼夜。
其馀乡村聚落。
来往舟车。
闻风而靡督自勤。
耸惠而怵先胥懋者。
又不可胜数矣。
非夫美政淳深。
德风汪濊。
则何以感人若此其至者乎。
某叨接好仁。
饱承馀烈。
睹兹盛美。
益腼求蒙。
若不垂诸将来。
则记事者奚述。
杭州馀姚县龙泉寺大律师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九
大朴既雕。
淳源不复。
生人溺于迷妄。
自拔无由。
我梵惟哀之力。
现灵东方。
雷起偫蛰。
间生龙象。
调御人天。
巍巍乎大明烛幽。
而品物知向矣。
噫。
稠林枝干。
荣枯不息。
火宅烟焰。
起灭相寻。
于众生速坏之身。
有诸佛常存之性。
垢衣缠宝而不见。
浊水求珠而未得。
法无高下。
根有浅深。
由是启禅那證入之门。
立毗尼摄护之藏。
土因水而成器。
火得薪而待燃。
惟此二宗。
更相为用。
律行严用。
奉则净无瑕缺。
戒定光深。
照则测见本源。
次修定门。
而自调伏。
云何为大定。
地虽倾而不动。
云何为修我。
心虽寂而无住。
然后登般若之岸。
上楞伽之峰。
以此身为法身。
了无得为真得。
或有默修元契于文义。
受教顿悟于宗师。
不由门阶。
径造堂室。
微尘学者。
时得一人。
复有大悲空隘而不穷。
宏誓海涸而不尽。
俯从像法。
以导世间。
则我大律师其人也。
师讳道一。
字法籥
馀杭严氏。
生族姓之家。
是为因地。
作如来之子。
宁有本缘。
故祖考不书。
尊上乘也。
峻山岳。
神閒江海。
机对敏洽。
应受融明。
自襁褓至于成童。
颜色无违。
视听皆正。
年甫八岁。
辞亲就师。
鸿鹄入冥
自然方外。
莲花出水。
不染泥间。
十七预剃度。
龙泉寺
受具于光州岸律师
行相珠圆。
涤流镜澈。
始就山阴讲涅槃经。
师既归而为众敷阐。
同时听者。
奉以为师。
恭惟此经。
佛最后说。
教旨深圆。
故草元著义。
法华经大事因缘。
授声闻记。
口诵心奉。
誓尽当来。
金刚经灭度无边。
悉离诸相。
诵起信论。
涤除邪妄。
开导心宗。
常所受持。
皆为义释。
于华严入普贤性海。
维摩不二法门
凡历见闻。
莫非心證。
从文悟理也。
白日顿明于世界。
飞鸟自在于空中。
从理乘如也。
尝谓天台观门。
往誓深教。
吾所归也。
夫垢因戒净。
惠定以生。
未有爱尚存而坐登三昧。
每叹曰。
持心系于刹那。
求道本于清净。
使学徒解怠。
由轨范不明。
教之兴衰。
在我而已矣。
乃获一席。
信心必随。
尝讲大乘。
方摄齐登座。
侍者布席。
微爽律文。
即命撤席。
浣衣以俟明日。
其检身激下。
皆此类也。
自是江南律学
砥砺弥精矣。
至若齐场星列。
谈座云绕。
四众仰山王之高。
万里赴龙宫之会。
远夷逾海而来听。
长老顺风而请益。
至仁生灭。
至辨成简。
判析疑问。
若阳和解冰。
宏敷妙理。
止水观月。
化童蒙为上智。
伏我慢为调柔。
引诸佛戒定之池。
浴众生轻重之垢。
垢自流去。
池常湛然。
又以儒墨者般若之笙簧。
词赋者伽陀之鼓吹。
故博通外学
时复著文。
在我法中。
无非佛事。
李大理升期崔河南希逸尝抚本州。
麾幢往复。
故成御史广业卢华州元裕兵部韩员外赏屈身郡邑。
䑳舸洄沿。
及乡人故汴州何司户寒同与叩绝韵于清风。
味元机于永夕。
庐山师友。
今古一时。
诚愿密宏。
崇修本寺。
导容缨网。
高殿栋宇。
工人殚其百栌。
信士竭其千金。
佛宫严丽。
一方胜绝。
写大藏经。
手自刊校。
学者赖焉。
广常住田。
通给无阂。
凡圣均焉。
天竺寺造慈氏变相。
凭高为台。
与众均福。
光灵肸蚃。
如在会中。
永以报生育劬劳之恩。
光先师训诱之德。
不离宴坐。
应者归。
天宝十三年春
忽洒。
饰道场。
端理经论。
惟铜瓶锡杖。
留置左右。
具见五天大德。
十八罗汉。
幡盖迎引。
请与俱西。
二月八日
恬然化灭。
报龄七十六。
僧腊五十七。
生以其日。
灭亦如之。
昔同来舍位之辰。
今是菩萨往生之日。
古先大士
无此明徵。
先时院庭有百合两本。
对发白花。
月轮。
照于昏夜。
呜呼。
慈云既归。
花亦彫萎。
物感如是。
人哀可知。
至某月日。
迁厝于寺之西偏。
江岭淮湖。
缁麻缟素。
荼毗之会。
声动山川。
寂寥原野。
人亡地古。
悲夫。
一为人师。
六十年矣。
远名利故不游京国
乐閒安故不出户庭。
有请方去。
故深慈密行。
莫得而究焉。
门人之冠者一行禅师惠罕法师津梁寺乾应律师苏州东林寺怀哲律师
湖州开元寺惠灯少明之记。
长者宝藏。
修身执持。
导师化城
无处瞻仰。
眷属之贤。
有若族人神都等。
如来影中。
怖畏都尽。
力生今地。
哀号不穷。
以华曾史之风。
尚竺乾之道。
追书本行。
见托斯文。
铭曰。
苕溪教源。
因戒生定。
百千人俱。
见性情净。
裂除意网。
磨拂心镜。
虽会一乘。
终修万行。
说法登坛。
天龙谛听。
须弥峰顶。
白月孤映。
彼迷方者。
从我得正。
报尽生尽。
归自法身。
最朝涕泣。
江上门人。
炬灭阴夜。
舟沈海津。
雪山灵草。
无复青春。
欲报之德。
苍苍罔极。
既断言语。
又非空色。
假言喻空。
观我为则。
法书论 唐 · 蔡希综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五
余家历世皆传儒素。
尤尚书法。
十九代祖东汉左中郎邕。
有篆籀八体之妙。
六世祖陈侍中景历
五世伯祖隋蜀王记室君知。
咸能楷隶。
俱为时所重。
从叔父右卫府兵曹参军有邻
继于八体之迹。
第四兄缑氏主簿希逸
第七兄洛阳尉希寂
并深工草隶。
颇为当代所称也。
周宣王史籀大篆
秦始皇程邈改为隶书
东汉上谷王次仲以隶书改为楷法。
仲又以楷法变为八分。
其后继迹者。
伯喈得之极。
元常或其亚。
草圣始自楚屈原
章草兴于汉宣帝
楷法则曹喜师宜官梁鹄皇象罗景邯郸淳胡昭杜度
草法则崔瑗崔寔张芝张昶索靖卫瓘卫恒羲献。
宋齐之间。
王僧虔羊欣李镇萧子云萧思话陶隐居永禅师
唐房乔杜如晦杨师道裴行俭高士廉欧阳询虞世南陆柬之褚遂良薛稷
其次有琅琊王绍宗颍川钟绍京范阳张庭圭。
亦深有意焉。
父兄子弟相继其能者。
东汉崔瑗
宏农张芝与弟
河东卫瓘子恒
颍川钟繇及子会。
琅琊王羲之及子献之。
西河宋令文及子之逊。
东海徐峤之及子浩。
兰陵萧诚及弟谅。
如是数公等。
并遭盛明之世。
得从容于笔砚。
始其学也。
则师资一同。
及尔成功。
乃菁华各擅。
亦犹绿叶红花。
长松翠柏
虽占雨露。
孕育于阴阳。
而盘错森梢。
䒠茸艳逸。
各入门自媚。
讵闻相下。
咸自我而作古。
或因奇而立
若盛传于代。
以为贻家之宝。
则八体之极。
是归乎钟蔡。
草隶之雄。
是归乎张王。
此四贤者。
自数百载来。
未之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