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新兴寺佛殿石阶记 唐 · 僧清越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
十三年秋。嗣天子用旧制安天下释像。
明年二月。兹寺钜殿石砌。
果而成功。维时冠祠刹尊貌。
踞极敞千户。比其在阶陛。
得无坚强耶。始台杰河东公定而崇之。
俨然峻峙。既像素壁。
绘座严侍列。中瞻环眩。
千一焕若。乃丹其甍。
乃赭其楹。林池谷壑。
煜爚煇变。遂以修甓。
务周其功。不六七年。
蒿张蔓植。圮缺大半。
盱者伤目。咸不为然。
始十年秋。徒聚文议。
以为祇敬有本。不类他构。
言其石也。于器坚永。
能百千万岁天地日月而终始者。馀无如之。
因择其善。俾化于俗。
鸠赆悉偳。易而牢之。
寺有耆德惟恭。行苦心真。
亟欲俾壮。惟俟胜乐。
闻其善犁。晨遽征询道之俗。
虽祈寒暑燠。衣坏履冗。
不暇修歇。昼思夕虑。
惟殿之陛。如是凡五年而完之。
其为利则深矣。为功则永矣。
信夫根斯而施也。览偫施而无俦焉。
故始末之知。人多不与。
殆知之则袅生师内。万室皆空。
艰于化缘。肯綮难就。
不有劲志。孰能修之。
且不固其根。不理其源。
岂高栋大庑。徒得辄而处之耶。
抑初召工选石。他峤内怀纠缠。
不泄于抱。及就砻琢。
曲折势状。自新于心目。
皆奇之。陛级镂饰。
若本天匠。则阴沴浸徵。
阳火蒸铄。信无变泐
以隳其初。余谓庶几乎。
既而甓翼廊楯。前庑材石交结□硎铁好上符称气增名蓝。
繇是宾车日来。佥共嗟敬。
誉极乐者。又何云乎。
噫。大道汨而像设见。
彼誙誙然不知所归。汲不以兹耶。
其或嘻嘻族居。不能以毫益。
岂慈圣之徒耶。必为而忘之。
神不兹泥。则游外者亦何以诮。
余谓后五百岁嗣佛子作佛事如恭者。人无间然。
大中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敬亭僧清越记。
请上尊号表 五代 · 冯道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七
先以中外同词。
华夷叶庆。
敬尊往制。
特上徽名。
天眷未回。
王言叠降。
过持谦柄。
尚拘偫情。
将永显于洪休。
须再陈于丹素。
伏惟皇帝陛下中兴缵祀。
下武应期。
务华去实。
还浮返朴。
有闻善必行之圣。
有无幽不烛之明。
以神武戡定四方。
以文德怀柔八极。
惟恭与孝。
继祖承祧。
臣等考寻帝载。
奉扬休烈
请上尊号曰圣明文武恭孝皇帝
约就望而臆谭尧德。
叙声身而首赞禹谟
此际陛下以郊禋未展于泰坛。
帝飨未修于清庙。
易水之残妖未殄。
江陵之阖境未宁。
坚违丹赤之诚。
更待和平之日。
今则乾坤大定。
书轨混同
北暨幽陵。
南穷丹徼。
东踰沧海。
西越流沙
率梯航者。
布腹心。
俟干羽者。
已陶声教。
圜丘报本。
显陈燔燎之仪。
宗祏告虔。
亲奉云韶之荐。
而况万邦胥悦。
百谷顺成
天垂上瑞之文。
人乐繇庚之化。
鸡竿作解。
凤纪维新。
野喧击壤之歌。
兵入櫜弓之咏。
人祇䜣合。
日月重光。
明哉康哉。
美矣盛矣。
臣等生逢景运。
仰缵丕图。
是将亿兆之心。
虔贡再三之请。
冀茂实永光于图史。
徽猷式冠于古今。
上契天心。
下从人欲。
凡厥臣庶。
恭俟允俞。
上说文解字表雍熙三年十一月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乾隆《郾城县志》卷七、《小学考》卷一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银青光禄大夫、守右散骑常侍上柱国东海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徐铉等,伏奉圣旨,校定许慎《说文解字》一部。
伏以振发人文,兴崇古道,考遗编于鲁壁,缉蠹简于羽陵,载穆皇风,允符昌运。
伏惟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明广孝皇帝陛下,凝神系表,降鉴机先,圣靡不通,思无不及。
以为经籍既正,宪章具明,非文字无以见圣人之心,非篆籀无以究文字之义。
眷兹讹俗,深恻皇慈。
爰命讨论,以垂程式,将惩宿弊,宜属通儒。
臣等寔愧謏闻,猥承乏使,徒穷懵学,岂副宸谟!
尘渎冕旒,冰炭交集。
其书十五卷,以编袟繁重,每卷各分上下,共三十卷。
谨诣东上閤门进上。
谨进。
雍熙三年十一月翰林书学臣王惟恭、臣湍等状进。
奉直郎、守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句中正银青光禄大夫、守右散骑常侍上柱国东海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徐铉
按:《说文解字》卷一五下,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影印陈昌治同治刻本。
重修说文序雍熙三年十一月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徐公文集》卷二三、《说文解字》卷末、《皇朝文鉴》卷八五、《玉海》卷四四、《墨池编》卷一、《宋史》卷四四一《徐铉传》、《三续古文奇赏》卷一七、《文章辨体汇选》卷三一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银青光禄大夫、守右散骑常侍上柱国东海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徐铉奉直郎、守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句中正翰林书学臣湍、臣王惟恭等,奉诏校定许慎《说文》十四篇,并《序目》一篇,凡万六百馀字,圣人之旨盖云备矣。
稽夫八卦既画,万象既分,则文字为之大辂,载籍为之六辔,先王教化所以行于百代,及物之功,与造化均,不可忽也。
虽复五帝之后,改易殊体,六国之世,文字异形,然犹存篆籀之迹,不失形类之本。
及暴秦苛政,散隶聿兴,便于末俗,人竞师法,古文既绝,讹伪日滋。
至汉宣帝时,始命诸儒修仓颉之法,亦不能复。
光武时马援上疏,论文字之讹谬,其言详矣。
和帝时,申命贾逵修理旧文,于是许慎史籀李斯扬雄之书,博访通人,考之于贾逵,作《说文解字》,至安帝十五年始奏上之。
而隶书行之已久,习之益工,加以行草、八分,纷然间出,返以篆籀为奇怪之迹,不复经心。
至于六籍旧文,相承传写,多求便俗,渐失本原。
《尔雅》所载草木鱼鸟之名,肆意增益,不可观矣。
诸儒传释,亦非精究;
小学之徒,莫能矫正。
唐大历中李阳冰篆迹殊绝,独冠古今,自云「翁之后,直至小生」,此言为不妄矣。
于是刊定《说文》,修正笔法,学者师慕,篆籀中兴。
然颇排斥许氏,自为臆说。
夫以师心之见,破先儒之祖述,岂圣人之意乎?
今之为字学者,亦多从阳冰之新义,所谓贵耳贱目也。
自唐末丧乱,经籍道息。
皇宋膺运,二圣继明,人文国典,粲然光被,兴崇学校,登进群才。
以为文字者六艺之本,固当率由古法,乃诏取许慎《说文解字》,精加详校,垂宪百代。
臣等愚陋,敢竭所闻。
盖篆书堙替,为日已久,凡传写《说文》者皆非其人,故错乱遗脱不可尽究。
今以集书正副本及群臣家藏者,备加详考。
许慎注义、序例中所载而诸部不见者,审知漏落,悉从补录。
复有经典相承传写及时俗要用而《说文》不载者,承诏皆附益之,以广篆籀之路。
亦皆形声相从,不违六书之义者。
其间《说文》具有正体而时俗讹变者,则具于注中。
其有义理乖舛,违戾六书者,并序列于后,俾夫学者无或致疑。
大抵此书务援古以正今,不徇今而违古。
若乃高文大册,则宜以篆籀著之金石;
至于常行简牍,则草隶足矣。
许慎注解,词简义奥,不可周知。
阳冰之后,诸儒笺述,有可取者,亦从附益。
犹有未尽,则臣等粗为训释,以成一家之书。
《说文》之时,未有反切,后人附益,互有异同,孙愐《唐韵》,行之已久,今并以孙愐音切为定,庶夫学者有所适从。
食时而成,既异淮南之敏;
县金于市,曾非吕氏之精。
尘渎圣明,若临冰谷。
谨上。
沙州曹延禄拜官制太平兴国五年四月丁丑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宋大诏令集》卷二四○
王者推赤心以待人,修文德以柔远。
矧河隍奥壤,久隔于皇风;
疆埸多虞,尚勤于戎索。
乃有输诚而内附,所宜加等以推恩。
归义军节度兵马留后、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谯郡曹延禄,义勇立身,忠贞挺志。
奕世统临于沙漠,乃心倾向于阙庭。
奉正朔以惟恭修职贡而不怠。
纯诚益著,茂典犹稽。
宜加节制之名,以重蕃宣之寄。
检校太保沙州刺史、充归义军节度使瓜沙等州观察处置营田押蕃落等使。
镇潼军节度观察留后李公墓志铭1060年8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二、《黄氏日抄》卷六一、《汴京遗迹志》卷九、康熙《开封府志》卷一七、乾隆《祥符县志》卷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嘉祐五年八月某日,镇潼军节度观察留后、知澶州军州事、陇西李公得暴疾,薨于州之正寝。
其以疾闻也,上方宴禁中,为止乐,命中贵人驰国医往视,未及行而以薨闻。
诏辍视朝一日,赐其家黄金三百两,赠公感德军节度使,已而又赠兼侍中
太常谥曰某
即以其年某月某日,葬于开封府开封县褒亲乡先茔之次。
公讳端懿,字元伯开封人也。
右千牛卫将军、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陇西靖王讳崇矩之曾孙,连州刺史、赠太师继昌之孙,镇国军节度使驸马都尉、赠尚书令中书令、谥和文公遵勖之子。
母曰齐国献穆大长公主太宗之女,真宗之妹,今天子之姑。
属亲而尊,礼秩崇显,其淑德美问彰于内外。
和文公好学不倦,折节下士,喜交名公卿,一时翕然,号称贤尉。
故李氏之盛,受宠三朝,而天下之士不侈其荣,而乐道其德。
公为冢子,于其家法习见安行,不待教告。
少笃学问,长而孝友。
喜为诗,工书画,至于阴阳、医术、星经、地理无所不通。
七岁为如京副使,历文思副使供备库使洛苑使新州刺史、康怀二州团练使济州防禦使
坐知冀州失捕妖人,降授单州团练使、知均州,未行,改滑州兵马钤辖
居岁中,迁汝州防禦使蔡州观察使
天子祀明堂,推恩,徙华州观察使
献穆大长公主薨,起复为镇国军节度观察留后,公泣血辞让,愿终丧制。
上不许其让,许其终丧,给以全俸。
服除,拜镇潼军节度观察留后
累阶金紫光禄大夫,勋上柱国,爵开国公食邑四千四百户、实封九百户。
公为儿时,上在东宫真宗命公侍研席,上尤亲爱,尝解方玉带赐之。
稍长,出入宫禁,礼如家人。
虽燕见,语不及私,数为上陈朝廷阙失,开说古今治乱,多所补益,退而未尝言。
公既薨,得其遗藁之未上者,言宗室事甚详,其馀不传。
公少自勉励,见士大夫有失节废义者,辄叹曰:「士起寒苦,以学行自名,至牵利欲,遂亡其所守,况骄佚易习,而生长富贵间邪」!
故常惕然痛自刮磨,思立名节。
闻一善士,倾身下之,而贤士大夫亦乐与之游,以此多得名誉。
方大长公主在时,数欲求外官以自效,不可得。
久之,出知冀州,为政循法度,检身束下,民以不扰,岁满召还。
初在冀,捕妖人李校,校穷,自经死,验得实矣。
贝州妖贼王则闭城叛,声言校在以惑众,公坐贬官。
已而则诛,城开无李校者,乃还公防禦使
又知郓州,安抚京东之西路。
是岁,京东水灾,民饥流亡,公为治室庐,发仓廪,而流人至者如归,咸赖以全活。
置弓手马,教其马斗,皆如精兵。
汶阳堤百馀里,郓人遂无水患。
又知澶州,发军吏之奸者去之,流其尤者于远方,然后明军籍,均其劳逸,军中称平而畏其法。
始下令捕盗,有登邻屋取一杓者,遽寘之法,以徇于市,曰:「是固足以信吾令」。
由是盗贼屏息。
公虽以公主子,自少居京师,常领职事,其在三班院,尤为称职。
三班掌诸使臣功过黜陟,而主者皆显官自重,或贵家子食俸廪而已,吏得因依为奸,而职废久不省。
至公,始躬治簿书,考覈虚实,赏罚必当,后人多遵用其法。
及出为三州,又皆有治状。
故虽享年不永,不究其所施,而士君子皆知其非安于富贵者也。
及闻其丧也,莫不痛惜焉。
公自为镇潼留后,十年不迁。
上以其久也,以为宁远军节度使,公恳辞不拜。
及其薨也,遂赠感德军节度使。
公享年四十有八。
娶郭氏,封仁寿郡君,先公九年卒,赠太原郡夫人西京左藏库使昌州团练使中和之女。
子男五人:长曰诜,供备库副使
次曰諲,曰询,皆右侍禁
次曰谆,曰䜣,尚幼。
女四人:长适皇侄右屯卫大将军吉州团练使建安郡宗保,早卒;
次适秘书丞夏倚
次适皇侄左领军卫大将军宗景;
次适皇侄孙、右监门卫将军世逸。
公平生尝语其子弟曰:「吾蒙国厚恩,未有以报,吾且死,宜有遗言:毋因以求恩泽」。
及其薨也,其家如其言。
铭曰:
允矣和文,惟时显人。
蔚有士誉,匪矜帝姻。
赉其子孙,列爵启国。
惟公承之,克似其德。
士起寒家,骄于满盈。
纷其利欲,败节隳名。
公生盛族,赫奕高明。
都尉之子,天子之甥。
惟谨惟恭,其色不懈。
闻善如贪,在得思戒。
间亦宴见,忠言告猷。
学而从政,有惠三州。
享其多美,独不遐年。
高旌巨节,以贲于泉。
曷又赠之?
金珰附蝉。
宠渥名荣,惟有其实。
刻诗同藏,其固其密。
苏氏族谱 北宋 · 苏洵
 出处:全宋文卷九二七、《皇朝文鉴》卷八八、《崇古文诀》卷二一、《文章辨体汇选》卷五五七、《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七四、《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一六、《名世文宗》卷二五、《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卷一○二
苏氏之谱,谱苏氏之族也。
苏氏出自高阳,而蔓延于天下。
唐神龙初长史味道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
而谱不及焉者,亲尽也。
亲尽则曷为不及?
谱为亲作也。
凡子得书而孙不得书,何也?
以著代也。
自吾之父以及吾之高祖,仕不仕,娶某氏,享年几,某日卒,皆书,而他不书,何也?
详吾之所自出也。
自吾之父以至吾之高祖,皆曰讳某,而他则遂名之,何也?
尊吾之所自出也。
《谱》为苏氏作,而独吾之所自出得详与尊,何也?
《谱》,吾作也。
呜呼,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情见乎亲,亲见于服,服始于衰,而至于缌麻,而至于无服。
无服则亲尽,亲尽则情尽,情尽则喜不庆,忧不吊;
喜不庆,忧不吊,则涂人也。
吾之所以相视如涂人者,其初兄弟也。
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
悲夫,一人之身分而至于涂人,此吾《谱》之所以作也。
其意曰:分而至于涂人者,势也。
势,吾无如之何也已。
幸其未至于涂人也,使之无至于忽忘焉可也。
呜呼,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系之以诗曰:「吾父之子,今为吾兄。
吾疾在身,兄呻不宁。
数世之后,不知何人。
彼死而生,不为戚欣。
兄弟之亲,如足于手,其能几何?
彼不相能,彼独何心」!
苏氏讳釿(不仕,娶黄氏,享年若干,七月二十六日卒。)//子祈/无嗣/子福/子宗夐/子昭凤/子惟赞/子垂象/子垂正/子垂范/子惟善/子垂则/子昭庆/子惟德/子宝/子昭文/子渭/子瑗/子沆/子浩/子渐/子洙/子宗艺/无嗣/子宗琼/无嗣/子礼/子晫/子昭翰/子文质/子士元/子文圭/子士能/子士良/子士宁/子士嘉/子士宗/子晙/子昭遇/无嗣/子昭远/无嗣/子昭逸/无嗣/子昭建/无嗣/子暕/无嗣/子祐/子宗霭/子昭玘/子文实/子惟忠/子惟恭/子文宝/无嗣/子昭现/子文采/子士祥/子宗著/子德谦/子永/子讳祜/(不仕,娶李氏。享年五十四,七月三十日卒。)/子宗善/子昭图/子惟益/子允元/子允滋/子惟吉/无嗣/子昭越/无嗣/子宗晏/子昭/)((阙)无嗣/子宗昪/子德荣/子哲/子珵/子瑜/子德升/子淳/子舟/子德元/子汶/子讳杲,
/(不仕,娶宋氏,享年五十一,六月八日卒。)子讳序,
/(仕至大理评事,娶史氏,享年七十五,五月十一日卒)子澹/子位/子佾/子涣/子洵/子宗晁/无嗣/子德/子子勋/子慎言/子庆昌/子复圭/子澄/
按:《苏老泉先生全集》卷一四。又见《苏氏族谱》(《说郛》宛委山堂本卷七一)。
夏守赟加恩制天圣五年十一月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七、《宋大诏令集》卷九九
吉土正谋,致飏烟于太乙;
端闱出令,浃涣汗于庶邦。
盖以神祇之眷怀,昭贶施之浃洽。
矧在握兵之任,宜酬扈跸之劳。
进律是先,懋功斯允。
忠果雄勇功臣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建武军节度邕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使持节邕州诸军事邕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会稽郡开国公食邑四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户夏守赟,诚存志悫,器蕴深和。
早遘遇于光华,亟腾凌于秘近。
牙璋莅众,戚钺登坛。
绥列障以妥安,训徒兵而辑睦。
鸰原继美,凫藻均欢。
一昨陪侍禋郊,董司离卫。
威容浸盛,翊斋辂以无哗;
晨夕警严,护帷宫而载肃。
信臣攸赖,勋策用彰。
俾增厚于辕田,仍真封于井赋。
贲兹忠力,嘉以荣名。
式壮戎昭,良为庆典。
于戏!
宠禄是荷,保其位者惟恭
军政所观,循其言而在德。
益思祗恪,以答褒嘉。
可特授依前检校尚书右仆射使持节邕州诸军事邕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建武军节度邕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仍赐忠果雄勇宣力功臣散官、勋、封如故。
尚书比部员外郎王君墓志铭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郧溪集》卷二○
太原王彦将葬其先大夫,号泣于其亲戚故人曰:「孰能哀予者,为予纪次先君之遗烈」?
于是南阳张塾为之著其行事。
已而又号曰:「孰能哀予者,为予铭于先君之墟」?
于是安陆郑某为之考其世系与其官阀而志之。
君世居于濮州鄄城,讳惟恭者,为君之曾王父;
讳绍勍、赠太仆少卿者,为君之王父。
太仆有子文震,始仕而显,为主客郎中,赠刑部侍郎,即君之考也。
君讳仲庄字师礼,为人醇厚而谨,不为刻厉诡激以钓世誉。
于其父忧,三年食蔬。
会稽,岁凶,群盗伏山谷,以术钩致之无遗,擢为义乌
邻邑有讼不能决者,部刺史尝用君决之,讼者皆言其平,遂再迁大理寺丞
兰溪县,民大饥,鬻子而食,君取于富室而饲之。
旁邑民皆来,曰:「独吾兰溪有父母耳」。
其后为大名府司录,以缘坐降监江州盐酒。
连蹇十年,复知定陶县,遂卒于定陶,享年六十八。
君尝在下邑领县卒四千治汴渠,道经离驿,一夫渴饮于河清营。
俄有营卒出唱曰:「渴饮者已戮死矣」。
役夫大噪,将劫营取之。
君趋往谕之曰:「尔何敢草草如此」?
众皆引去,乃缚其唱言者寘之法。
于时非君,几为乱。
君初用刑部荫补郊社斋郎,七迁至比部员外郎,赐五品服。
初为仙游簿,又知下邑县德阳县监婺州税
妣马氏,扶风县太君
夫人罗氏,会稽县,生子宗彦、宗道宗古
二女,长适龙泉簿汪湛,次适山南东道节度推官张塾。
卜以嘉祐癸卯十月壬申,葬于应天府宋城新兴之原,举会稽而祔焉。
予于君亦婚家也,由是为之铭而不辞。
铭曰:
壮而致力,滑轴以驰。
孰为盗侮?
孰为饥死?
群夫走呼,跃马止之。
缩首靡耳,孰惊孰疑?
既老而衰,卒困于羸。
埋石钻辞,亦维我悲。
保州防禦使崇信军节度使房国公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六、《范太史集》卷四五
公讳仲洽字景和
曾祖魏王元佐,太宗之子。
允升平阳郡
宗回崇信军节度观察留后汉东郡
妣李氏,陇西郡
公幼聪敏谨重,不妄语笑。
初赐名,授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右监门率府率右千牛卫将军
求师择友,专精于诗书,积十馀年。
或劝其就试于有司,公曰:「读书学古,足以治吾身而已,安可干国之赏耶」?
右监门卫大将军,领昌州刺史
汉东捐馆,居丧哭泣几失明。
均州团练使
丁母忧,号毁,闻者伤之。
乞守坟百日,宗正以例不许。
公遣长子士瞻以状诣丞相府力请,朝廷悯其恳切,从之,遂为定制,宗室守坟自公始。
于是伏处墓次,布衣蔬食。
至卒哭,则形体殆无人色,咸称其孝。
制诏曰:「衔恤既久,善丧有闻」。
今上即位,迁右金吾卫大将军开州防禦使,改领保州刺史、本州防禦使
元祐七年十月十四日卒,年五十有三。
遗命薄葬。
崇信军节度使房国公
公天资俭约,无声乐玩好。
家多藏书,手不释卷。
虽居私室,必敛衽正席,内外肃然,无敢犯者。
奉朝请四十馀年,未尝有小失。
娶王氏,封和政郡君,赠中书令秦王审琦之曾孙,先公九年卒。
和政事舅姑以孝闻,尝割股愈姑之疾,论者以配公之德为宜。
四男:一早亡;
曰士瞻,右内率府副率
曰士慡、曰士䡮,皆左班殿直
十女:三早亡;
长适左班殿直刘建中;
次适左侍禁刘佃;
次适承务郎彦和
次适田珣,次适焦元叔,次适范陶,皆三班奉职
馀在室。
孙男四人,女一人。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翼翼房公,率履自躬。
一其初终,惟孝惟恭
稽其德行,宗室曾闵。
子孙不忘,万石之谨。
钦州防禦使安康郡柴氏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九、《范太史集》卷四八
夫人柴氏,世京师人
曾祖禹锡,赠中书令尚书令
宗亮,赠太子太师
父贻宪,赠左骁卫大将军
寿安县太君张氏。
夫人在家时,事父母孝敬,待人宽以和,内外亲族无长少皆称之。
既笄,适钦州防禦使世表。
逮事舅姑如父母,皆得其欢心。
其待钦州,循理而顺,以善相告。
钦州亮直,行己有方,尝曰:「夫人助我」。
舅姑没,执丧哀毁。
平居奉佛持斋,多蔬食,戒杀生。
赈施孤贫几五十年,终始如一。
初无疾病,一夕勉钦州以自爱重,守旧节,教子孙。
元祐六年八月甲午卒,年五十有八。
六男:曰令佗,右内率府副率
曰令晶,右内率府副率,皆早卒;
曰令甘,右武卫大将军保州团练使
曰令椿,卒,赠右领军卫将军
曰令航,右监门卫大将军
曰令泮,右千牛卫将军
三女:长早卒,次适故侍禁李需,次适侍禁张汝弼
孙男十一人:子平三班借职
次子受未官;
子兆,殿直
子力,奉职
次七人未官。
孙女四人:长适奉职张宗璟,次适奉职武察,二人在室。
曾孙女二人。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柴氏大宗,作配于
率妇之职,性孝惟恭
从夫之荣,大邦启封
庆在后人,乃侯乃公。
论乞定驻跸之地状绍兴元年十一月 宋 · 吕颐浩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六、《忠穆集》卷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九、《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四、《景定建康志》卷四八、《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三上之下、《历代名臣奏议》卷九○
臣契勘金人自建炎二年引兵渡淮,三年正月遂直走扬州去年十月以大兵分路渡江,皆有深意。
近者萧愿中引兵逼江,今复稍退。
此皆天祐,本朝圣德昭格之所致也。
夫金人本年既不渡江,则诸事可以措手矣,将以创中兴之业。
伏愿陛下发中兴之诚心,行中兴之实事。
今当先定驻跸之地,据都会之要,使号令易通于川陕,将兵顺流而可下,漕运不至于艰阻。
然后速发大兵,一头项往江西、湖南,以平群寇;
一头项往池州,至建康府,处置已就,招安尚怀反侧之人。
明年二三月间,使民得务耕桑,则大江以南,在我之根本立矣。
然后乘大暑之际,遣精锐之兵,与刘光世渡淮掎角而北去,由淮阳军沂州密州,以摇青、郓。
张浚躬亲统兵,由河中府绛州,以撼河东
乘两路馀民心怀我宋未泯之时,知王师有收复中原之意,则中兴之业可觊也。
若不速为之,逡巡过春夏,则金人他日再来,不惟大江以南我之根本不可立,而日后之患不可胜言矣。
臣尝观自古有为之君,将以取天下者,弗躬弗亲,则不能戡祸乱,定海内。
伏望圣慈考汉高祖马上治之之迹,法唐太宗栉风沐雨之事,速图之,不可缓也。
臣窃见三四年来,金人才退,士大夫及言事官献言之人,辄有怠心,便以谓太平,廓然无事矣。
凡朝廷之谋,更唱迭和,甲可乙否,致机会可乘之便,往往沮抑,不得遂行。
臣以谓异日误天下国家者,必斯人之徒也。
今天下之势,可谓危矣。
既失中原,止存江浙闽广数路而已,其间亦多曾经残破,浙西郡县往往已遭焚劫,浙东一路在今形势漕运皆非所便。
若不移跸于上流州军,保全此数路,及渐近川陕,使国家命令易通于四方,则民耕失业,号令阻绝。
俄顷之閒,已至秋冬,金人复来,虽欲追悔无及矣。
臣在西北二边,出入行阵二十馀年,今者年逾六十。
近在军中,顿觉筋力衰惫,非复昔时之强壮也。
日望陛下赐骸骨而归,所幸未填沟壑之前,一见中兴之业尔。
乞赐睿察。
乐全居士墓志铭1139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六六、《梁溪集》卷一七○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居士讳密字季明姓邓氏
其先占籍滑台,远祖惟恭,唐末总军于宣武,以事谪临江,子孙因家于外邑沙阳
国初,沙阳改隶延平,故今为延平人
曾祖克诚,祖若蒙,皆潜德弗仕。
父兼济,好学能文,有声场屋间。
晚赴廷试,擢优等,授昭武司法参军而终,累赠奉直大夫
奉直公生四子,居士其季也。
居士自幼已有成人风,及长,博极群书,作文有理致,为流辈推许。
隶业上庠十馀年,所交皆一时豪俊。
平居较艺,多占上游,及试有司,则不偶。
因喟然曰:「亲老矣,安能久违色养以邀禄仕哉」!
拂衣东归,朝夕膝下,执子弟之役惟谨。
伯兄宁既擢第,仕宦寖显,居士即忘怀进取,亲养之暇,以讲习自娱,未尝一日废卷。
丁奉直公及太夫人忧,执丧如礼。
崇宁间,以八行取士,众推居士为举首,辞不就,县官敦请勤甚,不得已一诣黉舍,即弃归,时论高之。
居士孝友出于天性,闺门雍睦,事兄如事亲然。
伯兄挂冠而归,其次亦皓首,每燕客,兄弟必偕,乡闾美之。
遇人无贵贱亲疏,接之必以诚,望其容貌,知为厚德君子也。
县学久颓弊,居士倡而新之,且为文以劝学者,后进景从。
助贫赈急,不计家资;
问疾吊丧,不避寒暑。
闻人善,称之不容口;
有不如理者,以微辞讽之,语未尝伤人,以故一邑信服,每欲有所为,必就咨决。
其行己大略如此。
辟所居东偏为圃,结庵以居,名曰「乐全」,故士大夫因以「乐全」号之。
圃广才数亩,凿池沼,置台榭,堂宇毕备,植嘉葩美木百馀种。
能知花木之性,手自培治,靡不繁盛,四时芳菲不绝。
宾至,具酒肴,奕钓觞咏,尽欢乃罢,其喜客好事,虽老不衰。
尤晓世务,贯通古今,与人谈论,霏霏使听者亡倦。
宣和初谪官沙阳,一见相契,每与居士游燕圃中,从容甚适,为名其堂曰「棣华」,作大字榜楹间,酬唱几成卷轴。
别去一纪复来,则沙阳为盗所扰,居士避地长乐之甘蔗洲,旧第已为煨烬,惟「棣华」独存。
余题诗壁间,有「最爱幽人三径里,尽收春色一壶中」之句,盖纪实也。
行次长乐,居士相访,虽年齿已高,而气貌不衰,所造益以深远,尝窃叹其真有德者。
余被命宣抚荆广,辟其子文饶为属官,以行别未几,遽闻居士之丧,为之怆然者累日。
居士平时学佛,独取其心法。
自避地所归乡邑,一日俾家人具汤沐,不及待辄易衣,跏趺而坐,侍者觉有异,遽掖使就枕,奄然右胁而化,实绍兴二年十月二十有六日也,享年七十有三。
乡闾闻者皆为之出涕。
娶同邑张氏,生二男:长即文饶宣和初太学上舍生,释褐,以亲老久不调官,今犹迪功郎
文昭,应进士举
一女,适承议郎广南东路转运判官张致远
孙男女各一人,尚幼。
其孤将以某年月日葬居士沙阳官塘奉直公茔之右,从治命也。
以余与居士游从之旧,先期以状来请铭,义不得辞。
铭曰:
学以为己而不忘于事,退以自藏而不入于迂。
孝弟著于宗族,信义推于里闾。
以此终其身,殆古之所谓一乡之善士者欤!
修然自得而不累于物,澹然知足而不求有馀。
方丈之室,有琴书图史之乐;
数亩之园,有池台花木之娱。
以此遂其性,殆古之所谓逸民者欤。
年逾从心,岂曰不寿;
二子克家,是为有后。
葬从先茔,治命之守。
铭以昭之,既安且久。
漳州交代王伯楷启1148年 宋 · 刘才邵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四五、《杉溪居士集》卷九 创作地点:福建省漳州市
惟恭梓之邦,密依仁里;
久积披云之,未遂夙心。
何期衰晚之踪,获托交承之契。
实为幸会,岂易名言。
恭惟交代知府朝议德宇深闳,性资全粹,高词粲乎藻火,远识造于几微。
负名世之家声,蕴济时之术业。
备膺委寄,茂著声猷。
岂惟文采之尚存,将见公侯之必复。
分符竹,临守海邦。
自愧庸虚,岂有告新之政;
共知岂弟,已喧来暮之谣。
伫宣布于中和,以抚绥于闾里。
延望之切,敷述奚殚。
董太尉墓志乾道元年八月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松隐文集》卷三六
乾道元年七月九日董公终于私第,皇帝闻讣惊悼,赐水银龙脑以殓。
太上皇帝加赐秘器赙赠等,人以为哀荣。
公讳仲永字德之,世为开封人
曾祖居正,故赠左金吾卫将军
祖之纯,故任中卫大夫康州观察使
祖妣安康郡夫人任氏。
舜臣,故赠宁远军节度使少保
妣,福国夫人郑氏。
公幼而端谨,不为儿嬉事,便若成人。
父母待之,不与诸子等,特所钟爱。
宁远君经郊恩,奏授入内内侍省左班殿直
年在髫龀,连丁家艰,哀恸过情,形体骨立。
亲旧勉以「门户大事,方且在己,何至毁瘠若此」!
始就苫次。
政和二年服除,入直禁省,时方十四岁。
就职未几,会禁掖火,公挺身扑护,人甚壮之。
功最,迁右侍禁
钦宗覃恩,转西头供奉官
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御图于应天,转东头供奉官
建炎二年,扈从至维扬,转修武郎,兼睿思殿祗候,应奉殿中,益自刻励,蚤夜不懈。
渡江而南,劳能为多,迁敦武郎
绍兴初干办延福宫,腾踔之基,皆自公始。
公乃谦以自牧,谓耆宿在。
其后丐閒,归吏部铨,寓居苏台
后二年,上思其屡试繁剧,除干办后苑以起之。
次年,迁天章阁翰林司驼坊经奉。
显仁皇太后册宝,典司内中仪范,迁官一等。
继修制中宫册宝及受册恩,并迁至武功大夫遥郡刺史,改干办钧容直。
时乐府草创,公整齐钧奏,绵蕝庆礼,箫韶悉备,律吕和雅。
上喜其克谐,亦迁秩焉。
后因专发机速邮递,既不稽迟,又无差舛,特转团练使,改钤辖教坊,寻擢内东门司主管嗣圣潜邸。
后告迁承元殿神御,赴景灵宫,第赏居多,亟升横列。
再经中宫,谒家庙,转左武大夫
年劳增禦侮,再岁升廉察
又三年,干办御药院
四年,除昭庆承宣使,实绍兴二十六年也。
岁中带御器械,经三岁除内侍省押班,兼亲贤宅
是冬,迁入内内侍省押班
因自谓曰:「材本孤远,躐寘省庭,极职之下,岂宜久处」?
即引疾丐退,授提举佑神观
未几,上圣龙飞,太上颐神宫宇,以公勤旧,命提点德寿宫
才二年,复求奉内祠,遂如归休之心。
方与同志访寻云水,择山林佳处,为终年之游,忽感河鱼疾,一朝夕间,便觉委顿。
亲旧环绕,力以药石针艾拯救。
公正坐,若屏绝念虑,微诵《心经》,稍不闻喘息,则已逝矣,享年六十二。
公娶赵氏,尚食奉御舜贤之女,治家严而有礼,梱内之政晏如也,先公卒。
男三人:长曰原,忠训郎閤门祗候,早亡;
次曰寿宁,入内内侍省高品,以疾废;
季曰寿祺,见任武翼郎,兼閤门宣赞舍人干办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
女九人,长适武翼郎权发遣两浙西路兵马钤辖赵伯驹,次适修武郎閤门祗候沈衎,武德郎师忠忠训郎郭忠、高椿保义郎杨大亨,承节郎萧曛、赖嗣昌成忠郎姚谔。
孙男三人:曰珏,曰圭,保义郎
曰璟,承节郎
孙女三人,皆幼。
即以是年八月十四日庚寅葬于临安府钱塘县履泰乡赐寺净严佛刹,合夫人之域,礼也。
公天资仁厚,赋性敏达历事四朝,夷险一致。
恩礼每加,优渥服勤,益殚夙夜
始终富贵,无矜伐之色;
周旋禁省,有谨畏之称。
领职不懈,办事约己。
轻财好施,周人之急,有苦必济,片善不遗,为之恐不力,闻之惟恐后。
四方贫乏,客寓疾病者,皆投诚倚办。
出囊中万数,创浮图,营佛庙,预置絮袄楮衾,囷廪积粟,遇冬月即密遗饥冻之民,岁终往往自亦无馀。
闾阎有男女婚嫁,贫不能成礼者,必装以遣之。
士至铨曹,有无粮以日给,及已受成命,而无仆马费者,悉出财以赒其用,识与不识皆与之。
至若贫病于旅邸,必先济以财,然后遣医疗疾,日问安否。
或道路死而未殓,必与棺椁衣衾,遣亲信葬藏之。
又创一净坊在城东,曰因果院,凡遗骸暴露,专用归之。
岁时斋设经咒,令僧追荐。
里巷间不能营口腹,或不起疾,皆指董门为归,公应之裕如,未始自德也。
至闻他郡邑有营善之众,必持香茗经卷及供僧之奉,专介馈遗,用劝其勤。
以是善类无远近宗之。
昔岁淮甸民被兵刃,士死战阵,公书《度人经》、《金刚经》,刻五大石幢,分峙江淮间,曰:「草木风雨,助二经之音,亦可超度亡魂」。
其设意慈爱,盖众人思虑素所不及者。
公自幼喜学问,然不求甚解,末年嗜《易》,得邵康节之学,辟室名安乐窝,主上为亲御翰墨,书榜以赐。
又希董奉君营小圃庄,日与宾客炷香瀹茗,佳时觞咏,放怀杯酒。
偶或无侣,则不操匕箸。
名山胜地,命驾亟行,千里之远,裹粮不惮。
遇仙佛道场,必作严供而回。
手书佛经满四大部藏,其他经咒,镂板印施,莫可数计,自号湛然居士
比岁薄歉,死于疫疠者众,公隐然兴怀,思有以荐拔之。
大具普博之供,为水陆于四名刹。
凡经中秘密语,可资冥福者,悉刊印焚化。
是缘未竟,公有长夜之痛,士大夫及远近之人,无不嗟惜,以公仁心感于四众,深且厚也。
先是公去岁方燕坐,忽命婿高椿执笔书曰:「吾开封人,父祖皆显仕。
祖母任氏,介玉之亲。
母郑氏,子约之妹。
居于东都甘泉坊小货行,自幼从学事佛,修种种功德,无不感应。
政和入仕,所经变故,皆全身远祸,以重佛道书经之力」。
副以偈曰:「年次甲申,无着无尘。
心中了了,道德全真」。
命藏箧笥中,当时固疑其言。
至启手足,求其行事,果得證明,乃预知大期,人增异之。
介玉子约,皆当代北司名臣云
葬有日,寿祺持赵伯驹所记公历官行实,泣以见诉:「幸为先君铭于幽阡,庶信后人,而尽子道」。
泣涕不止,仆辱公久要,甚喜其仁心,不可他辞,于是尽载所记,文不加点,系以铭曰:
猗嗟董公,蔼著仁风。
逮事四朝,惟勤惟恭
秉操玉立,遇物心通。
四十年间,仁化在中。
束发筮仕,入侍殿阁。
一节以趋,中外咸乐。
回禄偶煽,扑护祗恪。
自尔简在,繁剧是托。
建炎御极,被遇殊专。
给事严秘,军檄兼宣。
总治钧奏,备乐闻天。
宫苑华要,峻从内迁。
复以劳能,职拱坤殿。
日在众务,冠佩不燕。
遂擢东扉,时谓更练。
序进省闼,力丐祠馆
天子悯之,赐以优游。
静寄山房,放意林丘。
忘怀觞咏,莫间朋俦。
为善不足,力继前修。
恤孤拯贫,济饥念死。
扶生疗疾,送终掩胔。
无告寒士,道人禅子。
弗间市道,率若在己。
以身方暍,急人之烦。
以我履霜,知人之寒。
想望矜嗟,施不为难。
棺殓衣被,蓄以赴艰。
成性存存,默契深造。
数得方外,至言妙道。
脱屣之际,屈伸臂了。
方恨无语,遗辞在藁。
呜呼仁人,世善毕臻。
拟寿,倏忽春云。
净严赐刹,哀哉高坟。
无愧俯仰,尚鉴斯文。
郑门司墓铭绍兴二十七年十二月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松隐文集》卷三六
绍兴七年八月武功大夫文州防禦使、寄资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干办内东门司提点六宫一行事务郑公感疾,体渐清羸。
上闻之,亟遣其子幵辍禁职侍疾。
公戴上德赐,屡手加额,惓惓若不已者。
诫诸子曰:「勉力问学,忠以事上,勤以涖职,居家惟俭,接物惟恭
四者吾辈事也,不可少怠」。
后四日神色怡然,终于正寝,闻者惊悼,莫不嗟惜。
公讳景纯字梦得,世为开封人
曾祖守钧,累赠少师
祖志明,累赠左金吾卫上将军
父昭绪,累赠开府仪同三司
母孙氏,永平郡夫人
公以建中靖国元年,父任清切,补入内黄门
经崇、观给事之劳,凡六迁,为供奉官,皆独被恩遇,最蒙眷奖。
又自政和宣和初,九迁至武节大夫忠州刺史直睿思殿
当平居时,宫壸之选,殊号难致。
公奉清閒之燕,出入谨密,朝夕不懈,受知徽宗皇帝,日跻显仕。
又兼皇子嘉王府及蕃衍宅承受
公始名康祖,宣和三年特转右武大夫、保信军承宣使
七年三月,以足疾力丐外祠,用便医药。
太上皇帝不重违其请,差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赐今名。
当时以进官之峻,横躐数等,复预赐名之宠,人皆荣之。
次年,除拱卫大夫
至靖康初,渊圣皇帝即位,公以服在旧列,素已知名,上方简拔,待之不次,而逡巡避职,弗肯冒居,乃同乐忱等上章,谓祖宗朝凡北司官悉当寄资,至带御器械,及两省官始正领所授。
既日直殿庐,摄事禁掖,请依旧制,以备朝谒。
上知其忠也,从之。
是月告授武节大夫文州防禦使,从寄资之请也。
建炎三年,以今上皇帝登极,覃恩转武功大夫,遥郡如故,特差两浙西路兵马都监
至绍兴四年,召入干办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阁
公为一时耆宿,老于文学,欲器使之,故不由延福宫、后苑两阶,径擢龙阁。
超迁之峻,未见其比。
继不阅岁,再除干办内东门司,兼提点六宫事务。
时北方用兵,尽护宫掖,条画有方,更历施设,号为称职。
次年八月四日忽以疾不起,讣闻,上悼惜其材,未尽用也。
享年四十有七。
娶牛氏,封安康郡夫人
有子三人:长曰甡,任入内西头供奉官
次曰幵,见任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睿思殿祗候干办后苑、干办翰林司
次曰明,武经郎閤门宣赞舍人干办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
女二人:长适武功大夫、寄资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实录院主管诸司监门杨兴祖;
次适左武大夫贵州防禦使两浙东路马步军都总管刘纲
孙四人:曰邦美,见任入内内侍省内侍高班
邦直承信郎
曰邦义,未仕;
邦宪入内内侍省内侍黄门
孙女三人:长适入内内侍省内侍高班听唤上名梁彬,次适入内内侍省内侍高品康伯,次尚幼。
公年十三即入仕,居家力学不倦,书史为乐,日亲贤士大夫,讲说大义。
凡经籍隐奥,古人成败,无不该通。
自少及长,敦尚儒素,凡追逐绮靡,畋游狗马之好,一切未始经意。
喜学楷法,酷好虞永兴书,作字清劲,体制超迈,知法书者宗之。
历事累朝,皆蒙擢用,不以寻常见遇,盖其操履纯正,德归于厚。
嘉王府日,日不及俗务,言不及世态,勉王为善,日不辍废诵读,閒暇必规于孝谨之道,令亲诗书。
王修饰肃谨,朝谒徽宗,大见嘉赏。
每有宠数,每辞之。
公智思凝远,绝人数等,所至不惮勤劳,后来遂为则效。
又喜从士人游,食客日至,了无倦色。
尝有画雪满群山为献者,命坐客名之,皆欲出奇求合,久未有答,公悠然曰:「却暑图可乎」?
举坐叹其曲尽命名之意。
又府属中尝有负才不得表见者,公密陈文章行谊于王前,以谓己当居其下,府属因得升改。
人知而造谢,略不接顾。
甄别士类,不收私恩,类皆如此。
所以教子卓荦不群,苑使公雅继父风,入侍玉华,兼领要务,以廉谨称。
宣赞公束带立朝,多被抡选。
馆客入觐,持礼出疆,荐受付委,为时闻人。
昆季间雍穆自将,同居无间言,搢绅称之,皆义方之训也。
将以绍兴二十七年丁丑十二月癸丑朔初十日壬寅,葬于临安府履泰乡胭脂岭大监坞之原。
一日苑使公持公履历泣见,谓曰:「先公尝与子之先君有同僚之契,今者志文,非子尚谁属」?
乃泣下沾襟。
念顷因过庭,实闻公行事为详,义不容辞,乃为铭曰:
于皇徽考,乃圣乃神。
在帝左右,必惟其人。
伟矣郑公,名蔼搢绅。
问学之富,首被选抡。
维公秉德,中外乐易。
所以造道,博约申止。
事上则忠,睦族曰悌。
摄职从政,廉以行己。
殿阁禁严,扬历方崇。
亟擢东扉,遂裨天聪。
旦夕顾问,侃然纳忠。
有猷有为,方付委公。
胡为不淑,弗假以寿。
帝曰惜哉,所用未究。
令子克绍,新阡方茂。
千载视石,尚庆厥后。
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序 南宋 · 李焘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六三、《宋代蜀文辑存》卷五三、《经外杂钞》卷一、《小学考》卷一二、一三、《王文公年谱》附录一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太尉祭酒许叔重始为《说文解字》十四篇,凡五百四十部,其文九千三百五十三。
后二十一年,当安帝建光元年叔重子冲乃具以献。
东莱惤令吕忱继作《字林》五卷,以补叔重所阙遗者,于叔重部叙初无移徙。
忱书甚简,顾为它说揉乱,且传写讹脱,学者鲜通,今往往附见《说文》,盖莫知自谁氏始(古文、籀文疑是吕忱始增入,今或以附见《说文》,或在阳冰以前。若《说文》原自有此,则林罕不应谓忱补许氏遗阙也。戍字当是增入,上字则《说文》元自有矣。更详之。)
左将军顾野王更因《说文》造《玉篇》三十卷,梁武帝大同末献之
其部叙既有所升降损益,其文又增多于叔重
唐上元末处士孙强复修野王《玉篇》,愈增多其文。
今行于俗间者,所修也。
叔重专为篆学而野王杂于隶书,用世既久,故篆学愈微。
野王虽曰推本叔重,而追逐世好,非复叔重之旧。
自强以下,固无讥焉。
大历间李阳冰独以篆学得名,时称中兴,更刊定《说文》,仍祖叔重,然颇出私意,诋诃许氏,学者恨之。
南唐二徐兄弟实相与反正由旧,故锴所著书四十篇,总名《系传》,盖尊许氏若经也,惜其书未布而锴亡。
本朝雍熙三年,锴兄铉初承诏与句中正湍、王惟恭等详校《说文》,今三十卷内《系传》往往错见,岂其家学同源,果无异派欤!
锴亡恙时,铉苦许氏偏旁奥密,不可意知,因令锴以切韵谱其四声,庶几检阅力省功倍。
又为锴篆名曰《说文韵谱》,其书当与《系传》并传。
今《韵谱》或刻诸学官而《系传》迄莫光显,余蒐访岁久,仅得其七八,阙卷误字,无所是正,每用太息。
盖尝谓小学放绝久矣,欲崇起之,必以许氏为宗,而铉、锴兄弟最其亲近者,如阳冰林罕郭忠恕等辈,俱当收拾采掇,聚为一书,使学者复睹纯全,似非小补,顾力有所不及耳。
《韵谱》仍便于检阅,然局以四声则偏旁要未易见,乃因司马光所上《类篇》,依五音先后,悉取《说文》次第安排,使若鱼贯然,开编即可了也。
《说文》所无而《类编》新入者皆弗取,若有重音则但取其先而略其后,虽许氏本在上、去、入声而《类篇》在平声,亦移载平声,大抵皆以《类篇》为定。
《类篇》者,司马光治平末所上也。
先是景祐初宋祁郑戬建言,见行《广韵》乃陈彭年丘雍景德末重修,繁省失当,有误科试,乞别刊定。
即诏贾昌朝同修,而丁度李淑典领之。
宝元二年书成,赐名《集韵》。
等复奏《集韵》添字极多,与彭年等前所修《玉篇》不相参协,乞别为《类篇》,即以命洙。
洙寻卒,命胡宿代之,宿奏委掌禹锡张次立同加校雠。
宿迁,又命范镇代之,出而代之,乃上其书。
自《集韵》、《类篇》列于学官,而《广韵》、《玉篇》微矣。
小学放绝,讲习者寡,独幸其书具存耳。
所谓《广韵》则隋仁寿初陆法言等所共纂次,而唐仪凤后郭知玄等又附益之,时号《切韵》。
天宝末陈州司法孙愐者以《切韵》为谬略,复加刊正,别为《唐韵》之名。
在本朝太平兴国雍熙景德,皆尝命官讨论,大中祥符元年,改赐新名曰《广韵》。
今号《集韵》,则又宝元改赐也。
《切韵》、《广韵》皆不如《集韵》之最详,故司马光因以修《类篇》。
《集韵》部叙或与《广韵》不同,锴修《韵谱》尚因之。
今五音先后并改从《集韵》,盖《类篇》亦以《集韵》为定故也。
呜呼!
学无小而古则谓字书之学为小,何哉?
亦志乎学当由此始尔。
凡物虽微,必有理存,何况斯文幼而讲习磨砻,浸灌之久,逮其长也,于穷理乎何有!
不则躐等陵节,君子不贵也。
今学者以利禄之路初不假此,遂一切弃捐不省,喜字书者求其心尽端方已绝不可得,但肆笔趁姿媚耳,偏旁横竖且昏不知,矧其文之理邪?
先儒解经固未始不用此,匪独王安石也。
安石初是《说文》,覃思颇有所悟,故其解经合处亦不为少,独恨求之太凿,所失更多,不幸骤贵,附和者益众而凿愈甚。
盖字有六义而彼乃一之,虽欲不凿得乎?
科试竞用其说,元祐尝禁之,学官导谀,绍圣复用,嗜利禄者靡然风从,凿说横流,汩丧道真,此吾苏氏所以力攻王氏而不肯置也。
若一切置此弗道则又非是,今国家既不以此试士,为士者可以自学矣,乃未尝过而问焉,余窃哀之。
虽老矣,犹欲与后生共讲习此,故先为此《五音韵谱》,且叙其指意云。
缉熙箴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六、全宋文卷七○一二、《平斋集》卷一一、《咸淳临安志》卷一、《南宋文录录》卷八
臣恭睹月正元日,皇帝陛下御大庆殿受朝。
朝退,中出奎画,诏增补讲读官
夫天下之务众矣,而学为大,故二典莫先于「若稽古」。
陛下襟道佩德,轨尧矩舜,履端于始,典学是崇,岂特汉世重席于正旦以华观听哉!
虚心逊志,日再御缉熙,延见儒臣,峨冠垂绅,鱼雅就列。
凡皇王帝霸之所以治,天地民物之所以立,莫不聚辨居行,以进乎罔觉。
臣寡陋不足以望日月之末光,躐升劝诵,荣烛缣简。
退惟恭在责难,敬在陈善,辄效虞人,官箴王阙,谨拜手稽首,裁减一篇,昧死尘献于进读之始。
文词骫骳而毣毣寸忠,日以高明光大望陛下。
伏惟圣慈,特垂采择。
其辞曰:
灏穹生民,作之君师。
中立一身,宗主两仪。
仁在自弘,敬在自约,刚在自克,明在自觉。
盖尊莫尊于德性,微莫微于道心。
正能养于蒙,则如泉之始达;
欲不窒于损,则如泽之弥深。
是以《大学》止于至善,《中庸》必谨其独。
准绳规矩,检百为于将动;
盘杅几杖,收一念于未逐。
惟定可以澄万化之源,惟虚可以来万善之益。
惟博易可以培人材之气,惟宽静可以裕民生之力。
五事乃飨帝之本,九经实用世之则。
《关雎》、《麟趾》之意存则王政举,《常棣》、《葛藟》之义明则天彝植。
帝王所以正心而修身,齐家治国
彼惠而姣,临春昭阳,岂不尔思,伐德之铓。
彼醲而郁,糟堤肉林,岂不尔思,伤生之镡。
况淫乐者志必荒,沈湎者气必昏。
前靡顾乎太华之压,后遑恤乎沧溟之翻。
以四海大命供方寸之侈,以百世恶名易一息之欢。
胡不思天命之不易,王业之至艰!
钦哉!
毋谓天高,厥鉴匪近,相在尔室,莫见乎隐。
毋谓民卑,其听易欺。
鼓钟于宫,莫显乎微。
故清燕而居,必如骏奔在庙之顷;
向晦而息,必如辨色视朝之时。
所观贵大,毋梏于隘;
所虑贵远,毋局于浅。
毋功之徼,维莠骄骄;
毋利之涸,维木濯濯。
毋名之慕而实之弃,毋才之尚而德之遗。
毋任贤而贰,毋去邪而疑。
毋爱直而疏,毋喜正而违。
事毋轻于举而中画,令毋易于出而遽移。
优游则威权迁,姑息则纪纲坏。
牵亲故之私恩则亏人心之公,玩左右之小慧则累君德之大。
以至舟偏重则失平,药泛试则徒快。
朝不和何以和于野,内未治何以治乎外。
是皆有国者之通患,愿治者之深戒。
于戏!
道自学而入,治自学而出。
王度于《祈招》,知稼穑于《无逸》。
恶旨酒,好善言,三王四事之枢要;
放郑声,远佞人,四代礼乐之根极。
行必力行,积必真积。
小臣诏读,敢告执戟
泳得男再蒙后村先生和除字见寄戏和一首 南宋 · 林希逸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贫惯人人嗤不管,老惭幼幼念难除。
有孙何必位为喜(自注:萧愿。),戏父谁云翁不如(自注:张凭
夫子忘年容撰屦,长文何日抱随车。
殷勤好伴腰镰叟,莫学娇痴女觅鱼。
会庆堂 明 · 董纪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尹山高耸碧崔嵬,会庆堂中百福来。
五色灵芝皆瑞象,千年仙鹤岂凡胎。
客前嬉戏怜萧愿,兵后间关见老莱
留与子孙誇盛事,品题多出翰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