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中书令汾阴薛振行状685年4月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高祖德。
魏给事中黄门侍郎御史中尉散骑常侍直閤辅国将军齐州刺史
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华州刺史
谥曰简懿
曾祖孝通
魏中书黄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关西道大行台右丞山太守汾阴侯
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齐郑二州刺史
祖道衡。
齐中书黄门侍郎
吏部史二侍郎上开府仪同三司陵邛潘襄四州刺史襄州总管司大夫
皇朝赠上开府临河县开国公
父收。
皇朝上开府兼陜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天策上将军记室参军文学馆学士上柱国汾阴县开国男
定州刺史太常寺卿
谥曰献
河东郡汾阴县薛振年六十二字元超状。
昔者唐尧之协和万邦也。
有若四岳之敬顺昊天。
历象日月。
虞舜慎徽五典也。
有若八元之忠肃恭懿
宣慈惠和
夏禹之分别九州也。
有若咎繇之谟明弼谐。
允迪厥德。
殷汤之南征北怨也。
有若伊尹之格于皇天。
姬文之受命作周也。
有若虢叔之闻于上帝。
自唐虞而列考。
及秦汉而无讥。
元首必藉于股肱。
方隆太平之化。
贤者必待于明主。
克致崇高之业。
若夫骖驾六龙。
驱驰七圣。
斟酌元气。
财成天道者
其惟圣人乎。
宏阐大猷。
发挥神化。
匡正八极。
阜成兆人。
其惟良宰乎。
大唐之建国也。
粤若神尧
明扬侧陋。
文王叶于朕卜。
迎太公于渭水。
高宗求于朕梦。
良弼于傅岩。
若岁大旱以为霖雨
济巨川以为舟楫者也。
公含天地之间气。
依日月之末光
能备九德。
兼资百行。
探赜索隐
极深研几
龆龀之际。
羞言霸道。
词赋之间。
成王佐。
年六岁袭爵汾阴男
十一太宗召见。
宏文馆读书。
十六为神尧皇帝挽郎
十九尚和静县
高宗升储之日也。
敕公为太子通事舍人
二十二除太子舍人
高宗践位。
诏迁朝散大夫
给事中
年二十六。
寻拜中书舍人宏文馆学士
三十二丁太夫人忧去职。
起为黄门侍郎
固辞不许。
修东殿新书毕。
进爵为侯。
公毁瘠过礼。
多不视事。
出为饶州刺史
上梦公。
徵为右成务。
四十复为东台侍郎
是岁也。
李义府于邛笮。
旧制流人禁乘马。
公为之言。
左迁简州刺史
岁馀。
上官仪伏诛。
词翰往来。
徙居越巂
五十三赦还。
正谏大夫
五十四迁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三品检校太子左庶子
五十九迁中书令
车驾幸洛阳
诏公兼户部尚书
皇太子居守
俄以风疾不视事。
高宗崩。
舆疾往成都
抗表辞位。
至于再至于三。
诏加金紫光禄大夫
仍听致仕。
光宅元年季冬旁死魄
薨于洛阳丰财里之私第。
呜乎哀哉。
公地藉膏腴。
姻连戚里。
鼎湖长往。
拜卿子而为郎。
金榜洞开。
徵列侯而尚主。
遂乃弹冠筮仕。
策名委质
天门画阙
攀凤翼于紫宸
凡升右辖者一年。
外台者两郡。
四迁门下。
二入中书
用能燮理我阴阳。
经纬我天地。
盐梅我宝鼎
梁栋我宸极。
理百官而察万人。
平邦国而和上下。
借如风后天老。
左右轩皇。
萧何曹参
谋猷汉室。
未有一心事主四十馀年。
两宫而出入。
三台而陟降。
合其道也。
大壑纵其鲲鹏。
遇其时也。
名山出其云雨。
功成辅弼。
德迈几深。
星象不愆。
方践中台之位。
山川并走。
竟游东岱之魂。
天不慭遗。
民将安仰。
越翼日。
诏赠光禄大夫使持节都督成武渭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
馀如故。
赐物四百段。
米粟四百石。
东园秘器凶事。
给仪仗至墓所往还。
司宾卿监护。
玺书吊祭。
别降中使敛衣一袭。
杂物百段。
又诏陪葬乾陵
依故事也。
公袭封之年也。
受左传于同郡韩文汪。
天王河阳
乃废书而叹曰。
周朝岂无良相。
得以臣召君。
文汪异焉。
神尧皇帝婕妤河东郡夫人
公之姑也。
每侍高祖词翰
高祖尝顾曰。
不见婕妤侄数日。
便谓社稷不安。
其见重如此。
上幸温泉射猛兽。
公奏疏极谏。
上深纳焉。
后因闲居谓公曰。
我昔在春宫。
与卿俱少壮。
光阴倏忽。
已三十年。
往日贤臣良将。
索然俱尽。
我与卿白首相见。
卿历观书传。
君臣共终白首者几人。
我观卿大怜我。
我亦记卿深。
公呜咽稽首谢曰。
先臣早参麾盖。
文皇委之以心膂。
臣又多幸。
天皇任之以股肱。
誓期杀身报国。
致一人于
伏愿天皇遵之术。
养生卫寿。
则天下幸甚。
赐金二百镒。
公有事君之节也。
不亦忠乎。
每读孝子忠臣传。
未尝不慷慨流涕。
以为帝舜非孝子。
朱云非忠臣。
客有讥之者。
公曰。
宁有扬君父之过。
称忠孝哉。
太夫人薨。
公每哭呕血。
杖而后起。
上见公柴毁
泣曰。
朕遂不识卿。
卿事朕。
君父一致。
遂至于灭性。
可谓孝乎。
中书省有一磐石。
内史府君常踞而草诏。
及公挥翰跃鳞。
每见此石。
未尝不泫然流涕。
公有至性之道也。
不亦孝乎。
其年修晋史。
笔削之美。
为当时最。
孝敬崩。
诏公为哀册。
上幸九成宫
皇太子行在所
置酒别殿。
享王公以下。
太子英王侍。
皇帝酒酒酣。
公献寿曰。
天皇合易象。
乾将三男震坎艮。
今日是也。
上大悦。
百官舞蹈称万岁。
赐杂物百段。
银镂钟一枚。
吐蕃不庭。
英王元帅
总戎西讨。
公赋西征诗一首。
上称善。
嗟叹者久之。
因代英王属和。
御笔缮写。
朝以为荣。
公有属词之美也。
不亦文乎。
黄门侍郎上疏荐高智周任希古郭正一王义方顾彻孟利贞等。
后皆有重名。
历登清贯。
及兼左庶子
又表郑祖元沈伯仪贺觊邓元捷颜强学崔融等十人为学士
天下服其知人。
公为右成务。
封禅书平夷策。
上深纳焉。
或有抵罪者。
同类数百。
经赦令。
狱官评经年不决。
竟以死论。
公上疏陈其滥。
诏百寮廷议。
狱官及诸宰臣未有所决。
公酬对如响。
众咸服焉。
上叹息曰。
几令我杀无辜之人。
百寮莫不震惧。
又上疏陈请备塞垣。
未几而匈奴背诞。
公有神通之鉴也。
不亦明乎。
仪表魁杰。
鬓眉若画。
身长七尺四寸。
望之俨然。
喜愠不形于色。
虽至于近习左右。
胥徒仆妾。
莫不待之以礼。
公有行已之方也。
不亦恭乎。
饶州六年。
以仁明驭下。
鄱阳北冈上。
忽生芝草一株。
郡人以为善政所感。
共起一舍。
号曰芝亭
因立碑颂德。
公有驭人之术也。
不亦惠乎。
在邛都十馀载。
沈研易象。
韦编三绝
赋诗纵酒。
以乐当年。
有醉后集三卷行于世。
公有安和之德也。
不亦康乎。
上初览万几。
公上疏论社稷安危。
君臣得失。
上大惊。
即日召见。
不觉膝之前席。
叹曰。
览卿疏。
若暗室而照天光。
临明镜而睹万象。
此后宠遇日隆。
每军国大事。
参谋帷幄。
中书独掌机务者五年。
出纳帝命。
口占数百。
上曰。
使卿长在中书
一夔足矣。
大驾东巡。
诏公骖乘。
上曰。
朕之留卿。
若去一目。
若断一臂。
关西事重。
一以委卿。
因赐物百段。
公有社稷之勋也。
不亦重乎。
若夫有官功者赐其官族
有大行者受其大名
公叔列国之陪臣。
犹安社稷。
黔娄匹夫之介节
不忘仁义。
古今以为通训
书籍以为美谈。
况乎辅佐明主。
宁济天下。
生死无二。
始终若一。
业高于六相。
道贯于五臣。
其生也荣。
同心比于周召。
其死也哀。
陪葬均于卫霍。
岂使易名之典。
不及于会同。
赐谥之文。
不传于终古。
门生故吏。
愿述德音。
博士礼官
伫闻清议。
是则钟繇之策。
降于皇魏之年。
王导之疏。
寝于中兴之日。
谨状。
垂拱元年四月四日
中书令汾阳公功曹姓名谨状文昌台考功
窃闻生为贵臣。
车服昭其令德。
死而不朽。
谥号光其大名
今谨桉故府主中书令汾阴公赠秦州都督薛元超
以王佐之才。
逢太平之会。
抚绥万国。
康济兆人。
力牧辅轩皇。
未为尽善。
皋陶大禹
犹有惭德。
名遂身退。
生荣死哀。
羽父之请鲁君。
抑惟旧典。
卫侯之谥文子
庶几前列。
谨上。
左辅顿僚西岳庙中刻石记 唐 · 权倕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七
(上阙)师左冯翊太守鲁□之事。旬有二日。
奉迎□尨耋七百馀人。献□旌旂火天组练雪□雄貌风清九夷声□而赫弥天之崇涖临□礡一邑非夫奋霆电□能自明辟。
而下逮王公卿士。洎趣马小□我鲁公之肃龚丕□实勾掾卢奕功掾扬日休冯翊宰前御史薛巘尉裴季通苗元震朝邑刘遵澄城邵润之河西权倕不敢怠也。
仰眺□掌。俯虔灵祠。
虚闻悉戌之音。实穰穰之佑。
固陋。旧学于师氏。
见命书事。因刻石而□。
华阳三洞景昭大法师 中唐 · 陆长源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
夫载宇宙。悬日月。
提万象而首出者。其惟道乎。
夫通圣神。该品汇。
冠百灵而独立者。其惟人乎。
道所以包浑元。经始万象者也。
人所以禀淳粹。司会百灵者也。
故人因道而集祉。道因人而垂休。
不宰之功。兆乎造物。
无言之德。洽乎生民。
然后萧散乎汗漫之閒。冲融乎希夷之表。
与天籁而吹万。并谷神而长存者矣。
紫阳真人大法师讳景昭字怀宝
丹阳延陵人也。其先系自颛顼
大彭之后。在虞为陶唐氏
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
因国命氏。芬馥蔓延。
以至于裔孙孟。孟为太傅
贤为汉丞相。昭入吴为侍中
昭兄慎为司空法师吴司空之十六代孙也。
司空薨。葬于延陵
子孙因而家焉。祖道会。
父思蒇。皆丘园养素。
道高迹隐。载于列仙之籍。
法师方娠禀异。自幼表奇。
元和之粹灵。体太元之妙质。
初以素书发迹。配度于延陵之寻仙观。
后以丹台著称。隶居于长安之肃明观。
元宗广成问道。姑射颐神。
放心于凝寂之场。垂拱于穆清之上。
法师因得羽仪金箓。颉颃玉绳。
藉藉京师。垂二十载。
爰辞上国。思还故乡。
重隶茅山太平观天宝中
元静先生奉诏修功德。造紫阳观。
因而居焉。遂于鍊丹院传黄素之方。
修斋醮之法。祥云瑞鹤。
飞舞于坛场。甘露神芝
降生于庭院。初法师师事大法师包士荣。
荣师事崇元观道士法整。整师事上士包方广。
广师事华阳观道士王轨师事升元先生王远知
知师事华阳隐居陶宏景。自道源锡派。
元教传宗。玉堂银阙之人。
羽盖毛旌之客。府无虚籍。
代有其徒。法师至行稽乎元化。
通识合于灵造。与其有也。
万物不得而不有。与其无也。
万物不得而不无。得丧以春秋为死生。
盈虚以天地为旦暮。云外虎头之佩。
雪中鹤鄨之裘。孩季通而抚子元
师仇公而祖黄太。教戒示乎传授
服饵见乎延长。侍杖屦者。
迹遍于江湖。传经箓者。
事同乎洙泗。一居山观。
三纪于兹。还神契乎时来。
寂魄同乎物故。以贞元元年十一月癸卯
委蜕于紫阳之道场。颜色怡悦。
屈伸如常。春秋九十有二。
其月己酉。迁神于雷平山之西原
元静先生寿官之左。传授苏州龙兴观道士皋洞虚。
得冲虚之妙用。蹑上真之元踪。
梁韨之客员来。华阳之人閒出矣。
道士韦崇珣。主修斋醮祭。
俯仰节度道士朱惠明。
掌法箓经书。修真秘诀。
法师上编仙箓。旁契道枢。
神含混元。德与淳粹。
诱进偫动。感通众灵。
邈然非寰宇之閒。超然在风云之表。
至如身缠世故。迹混俗尘。
发忠孝以饰躬。演信义而旌行。
盖随时而不器。岂常道之可师与。
浙江东西节度支度判官检校尚书兵部郎中侍御史扶风窦公曰暨。布武区中。
栖心象外。与法师声同道韵。
理契德源。追往想琴高之祠。
传神著务光之传。见徵副墨。
用琢他山。其词曰。
惟道之大。提功混茫。
惟人殆庶。与道回翔。
素韵凝寂。元功灵长。
肇形无迹。启迪逾光。
矫法师。锡羡华阳
本族命世。在虞系唐。
御龙事。豕韦居商。
嶷然灵表。自幼而彰。
理冠容成。质侔夏黄。
寻仙发迹。肃明始扬。
宵礼金殿。晨朝玉皇。
丹台道侣。白云帝乡
楚山万里。故国丹阳
醮宫鸣磬。斋室焚香。
芝生庭院。鹤舞坛场。
茅君秘洞。葛氏真方。
来时去顺。齐彭洎殇。
化鳞风翥。委蜕云骧。
峰峦逦迤。苍苍。
尘生杖履。苔染巾箱。
龙衔彩眊。虎缀槃囊。
阆风元圃。瑶轩玉堂。
追存如在。颂德不亡。
孤石岿然。万古连冈太平观道士徐元道士许长久徐则内行克修外通儒学许则宿推公干虔奉真宗
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册文 中唐 · 崔偫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二
维元和十四年岁次己亥七月丁丑朔十三日己丑
太尉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太子少保上柱国郑国公食邑三千户臣及文武官五千七百一十八人等。
臣闻惟天惠人。
惟元后作人父母。
大宝曰位。
至公者名。
帝皇尊称。
肇自三五。
其义尚矣。
文武
垂于典籍。
为万代法。
非名欤。
殷有天下。
武丁大其业。
周有天下。
王嗣其训。
在汉七叶。
亦称盛强
中兴之美。
与我不类。
皇唐统天二百有二载。
祖宗重光。
四海一家
礼文宪矩。
章卓大备。
元符昌历。
畀付有在。
洎我后之握图也。
齐心于穆清。
垂意于大宁
文昭武烈
冠今迈古。
始负固不若者。
莫匪颠踣。
输忠来附者。
克保蕃祉。
天宝之季。
孽臣干纪。
灵诛亟扫。
馀氛未弭。
兵不得戢。
六十五年于兹矣。
元和致理。
思櫜弓矢。
睿谋前定。
所向风靡。
两河既清。
泰阶砥平。
戴白之老。
欣感出涕。
不其盛欤。
伏惟睿圣文武皇帝陛下德配天地。
明并日月。
严荐于宗庙。
尽敬于郊礼。
孝通于神祗。
仁浃于动植。
内睦于九族。
外怀于四夷。
乙夜观书。
日昃听政。
恤刑懋赏。
劭农劝学。
历选列辟。
英声茂实。
其何以加焉。
日者颛不龚。
告让罔悛(疑)
任下推诚。
出师徂征。
玉垒金陵之遐阻。
悬匏营邱之险□或肆于都市。
或悬于稿街。
其馀琐细。
盖不足纪。
上以摅列圣之愤。
下以叶千龄之庆。
然后辟四门。
贞百度。
会宇县之玉帛。
旅梯航之贡篚。
咸曰。
不图贞观开元之化。
复睹于今日矣。
陛下劳谦祗畏。
不自暇逸。
让德于上天。
推功于偫臣。
访阙政。
修坠典。
不以龟龙为瑞。
以贤俊为瑞。
不以珠玉为宝。
以慈俭为宝。
卓哉煌煌。
信可假元穹而蟠厚载者已。
是宜尊徽名。
膺显号。
以光于典册。
以顺于人心。
以答于天意。
不可辞也。
臣又闻之。
居安思危。
纳谏尽下。
远谗慝。
旌谠直。
爱养黎庶。
敦尚朴素。
斯皆高祖太宗顺宗之遗训也。
而陛下躬行之。
造次必于是。
寤寐必于是。
实万姓之福。
无疆之休。
佥曰。
功成而礼不崇。
德广而名未称。
臣子之罪也。
于是百辟卿士
藩卫耆耄。
稽首上言。
至于四三。
陛下深秉谦冲。
诏谕往复。
不得已而从之。
伏以纪年之盛。
冠于大号。
厥有旧典。
书不云乎。
乃圣乃神。
乃武乃文。
传曰。
惟天为大。
惟尧则之。
则法也。
王者昭事上帝。
取法于天。
道德经曰。
天法道。
道生一。
唯上圣至德。
兼则利物。
行清净自然之道。
为能应之。
臣等不胜大庆。
谨奉玉册玉宝。
上尊号曰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
伏惟陛下景福是膺。
如日之升。
虽休勿休。
翼翼兢兢。
对越鸿名。
丕赫成能。
万寿百祥。
罔不丰登。
天祚圣唐。
惟圣丕承。
臣绶等诚欢诚跃顿首顿首谨上。
为集贤崔相公大学士 唐 · 钱珝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十五
臣某言。
臣昨奉恩命。
加臣某官者。
非常之泽。
禀命实难。
今月某日已奉表让讫。
伏虑圣慈所注。
宸旨未回。
累足屏躬。
自逃无地。
遂敢再倾肝膈。
仰告睿明。
臣虽至愚。
非敢饰让。
一则副陛下用臣之公道。
保陛下知臣之远图。
一则惜朝廷之典章。
重朝廷之爵秩。
永惟矜鉴。
在我聪明。
伏以显赏之恩。
殊勋是称。
凡施君命。
必合国章。
昨者逆将兴妖。
称兵搆变。
灾匪同于天作。
患实过于主忧。
咎在辅臣。
理当昭宪
但臣久罹强劫
莫扈出居。
走间道以获归。
乃王灵之所被。
免致陷身之祸。
得陈拜首之容。
伏蒙陛下特闵惊危。
尽宽罪戾。
收雷不振。
就日复安。
尚处弼谐。
空知惭感。
至于遽停辇辂。
近驻郊圻。
庙貌不遥。
园陵可望。
是陛下孝通祖考。
所以不远京师也。
又能庇茅茨。
祇临草莽。
潜施英略。
使殄逆徒。
坐待枭夷。
风行号令。
然后决乘舆之反正。
慰父老之怨思。
谋夫自多。
睿志先定。
自陛下精感社稷。
所以不移节序。
重启昌期。
咸资圣断。
臣将何力。
可助元功。
比者殊渥遽临。
莫知所以。
为赏之僭。
惧及淫人。
春秋正言
国家大事。
圣朝行之则有损。
微臣受之则无名。
且臣叨休明。
贵为宰物。
兢兢守道。
尚惧尤。
汲汲经邦。
未能报效。
今伐叛之地。
实非近藩。
虏马方饮于渭川。
戎帐颇施于秦甸。
农商半收(疑)
贡赋鲜通。
中外未安。
宵旰多虑。
凡垂恩泽。
先布疮痍。
次及勋功。
方为(阙十字)元和圣武
乃顾淮西
宰臣裴度
总统全师。
削平宿寇。
勤劳忠烈。
史策昭焕。
献捷还都。
书勋行赏。
持衡之地。
但加金紫之阶。
讵是宪皇之恩泽不深。
裴度之勋名不盛。
此乃爱重彝宪
保持大臣。
遂令赏薄于功。
欲使众称其美。
列祖遗法。
陛下聿修
在臣感恩。
欲增圣德。
中书故事。
常欲兼官。
虽当叙进之间。
亦在岁时稍久。
锡之有
拜者则安。
臣又非宜。
朝将何论。
真食之命。
令典俱存。
求而论之。
斯事非细。
军储方困。
公聚正虚。
郡国凋残。
乃陛下殷忧之本。
臣僚艰窘。
是陛下轸恤之
宰臣独以膏腴。
赡其封邑。
人情颇惑。
事理不通。
承命以来。
连宵审度。
粗能祇
皆欲宠光。
何敢进犯天颜。
尚烦俯察。
诚忧赫怒。
其可苟安。
不言则负任使之恩。
有让则违奖锡之旨。
有违无负。
明主必容。
情激辞多。
忧缘宠过。
伏乞特回沛泽。
且使燮调。
息致寇之危疑。
合兴邦之理道。
臣某无任死请迫切恳悃之至。
孝惠皇后迁祔安陵哀册文乾德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三、《宋会要辑稿》礼三一之一三(第二册第一一六○页)
维乾德二年三月二十六日,启孝惠皇后之陵,以四月丁未朔九日,迁座陪葬于巩县之南,改卜安陵,礼也。
帝宅区中,孝治天下。
符灵龟之吉兆,命青乌之相者,改卜园陵,茂植松槚。
奉易名之宝册,迁于九原;
御载主之金车,远逾十舍。
爰告先后,听兹祝嘏,辞象阙以启行,祔龙輴而夙驾。
重椁沿周,绸练从
灵筵肆设,惨行色于万人;
哀挽一声,起悲风于四野。
绋引斯发,素帏将彻,永怀悼于皇情,直笔扬其休烈
其辞曰:惟后之门,清望发源;
惟后之美,彤管立言。
嘒星之行,偃月之颜。
婉兮正顺,礼以防闲。
始问名于甲族,终作配于涂山
主祭蒸尝,问安晨省,夙兴夜寐,冬温夜凊。
养慈颜而有方,同薰风之不竞。
淑问汪汪,小心翼翼。
乐《樛木》之惟言,念柔桑之女绩,食不求甘,装不务饰。
昔维或跃在渊,肇基王迹。
讴谣虽洽于外言,辅助允由于内则。
非礼弗动,常乐善以进贤
有开必先,果变家而为国。
二《南》于以登歌,六亲用之作式。
忧人之忧,利人之利。
神宜福于遐龄,波忽惊于长逝。
洎朔颁凤历,洛出龟书。
孝通于神明,寘怀罔极;
以礼奉于祖考,必本于初。
改卜玄宫于巩洛,备陈明器于涂刍。
乃迁贤后,祔于皇姑。
呜呼哀哉!
阅水兴叹,因山饰终。
利正万祀,歔欷六宫。
织室桑坛,图缣缃而垂训;
金阶玉墄,空绘素以为容。
速何速于过隙,伤莫伤于凄露。
月晦缺而望圆,花秋彫而茂。
留德音兮孔昭,问贞魂而无处。
呜呼哀哉!
维嵩之北,清洛之南,前峻岭兮虎廌其地,左长流兮龙偃其潭。
望寿原兮膴膴,飙绢幕兮縿縿。
云不凝兮惨白日,人不忍兮回素骖。
呜呼!
奉嫔之则,含章之德。
王风被于殊邻。
瘗推兮冥寞,封泥芝兮刊勒
泉队斯篇,柔明永息。
积馀庆以祚皇家,飨牲牢而传无极。
呜呼哀哉!
章献章皇后祔庙表(为滑州张龙图作)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四、《司马公文集》卷五七
臣某言:伏承今月九日,章献明肃皇后章懿皇后并升祔真宗皇帝室礼毕者。
圣心追远,思慕慈亲,陟配祢宫,顺成大礼。
臣某(中贺。)伏以章献明肃皇后辅佐先朝,敷明阴教,导扬末命,镇绥大业。
章懿皇后淑慎在躬,受天元祉,茂育圣神,光启丕祚。
而犹分祀閟宫,未登太室。
尊号皇帝陛下浚发孝思,沿情著制,采开元之令典,讲国家之故事,涓选嘉辰,咸升配侑,述祖宗之志,成母后之尊。
允所谓道隆列辟,法垂后世,礼行于宗庙,孝通乎神明。
日月所临,霜露所坠,抃手蹈足,小大同之。
况臣任居藩垣,职参台阁,欣豫之志,倍亿等夷。
官守所居,不获奔诣阙廷称庆。
贺南郊礼成表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六、《忠肃集》卷二
臣某言:今月日准敕书到州,以南郊礼毕大赦天下者。
臣即日遍下管内施行讫。
圣人能飨,熙事备成。
皇矣顾怀,隤拥肇禋之福;
沛然敷锡,肆均大赉之恩。
恭惟皇帝陛下凝命乾刚,重熙离照。
西清访道,学缉于光明;
东朝致恭,孝通乎上下。
以《小毖》之心求助,以《凫鹥》之道守成。
谓大祀之重五经,谨始郊以见上帝。
朝荐真馆,祼告太宫。
长日以道迎,肃圆丘而陟降,百神之灵受记,诸福之物致祥。
宣室储精,既逆釐于三极;
端闱涣号,俾作解于群方。
仁入有生,欢通无外。
臣叨蕃宣之任,布宽大之书,执玉甘泉,莫效骏奔之力;
心魏阙,获同庆赍之私。
鼓舞昌辰,百倍常品。
成州同谷县杜工部祠堂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六、《嵩山文集》卷一六
自古王侯将相而庙祀者,皆乘时奋厉,冒败虎狼死守,以身为天下临冲;
或岩廊嚬笑,以治易乱,即危而安,其在鼎彝之外,而人有奉焉。
否则,贤守令真为民之父母,斯民谣颂之不足,取其姓以名其子孙,久益不能忘,则一郡之邑祠之。
否则,躬德高隐,崇仁笃行,若节妇孝女,有功于风俗者,一乡一社祠之。
顾惟老儒士,身屯丧乱,羁旅流寓,呻吟饥寒之馀,数百年之后,即其故庐而祠焉,如吾同谷之于杜工部者,殆未之或有也。
呜呼盛矣哉!
曰名高而得之欤?
曰非也。
苟不务实而务名,则当时王维之名出杜之上,盖有天子宰相之目,且众方才李白而多之也。
是天宝间人物特盛,有如高适岑参孟浩然云卿崔颢、国辅、薛据储光羲綦毋潜元结韦应物王昌龄常建陶翰秦系严维畅当阎防祖咏皇甫冉、弟曾张继刘慎虚王季友李颀贺兰进明崔署王湾张谓卢象李嶷之诗,粲然振耀于世,未肯少自屈,而人亦莫敢致之也,非湜,籍辈于韩门比。
然有良玉必有善贾,厚矣,韩文公之德吾工部也。
自是而工部绝去一代,颉颃不可揉屈之士而岳立矣。
然犹惜也,何庸李白之抗邪!
昔夫子录秦诗而不录楚诗,盖秦有周之遗俗,如玉之人在板屋则伤之也。
楚则僭周而王矣,沧浪之水既以濯吾缨,虽浊忍以濯吾足哉?
李则楚也,亦不得与杜并矣,况馀子哉!
元微之,谗谄小人也,身不知裴度李宗闵之邪正,尚何有于李杜之优劣也邪?
然前乎韩而诗名之重者钱起,后有李商隐杜牧张祜,晚惟司空图,是五子之诗,其源皆出诸杜者也。
以故杜之独尊于大夫学士,其论不易矣。
而在本朝,王元之白公杨大年矫之,专尚李义山,欧阳公又矫杨而归韩门,而梅圣俞则法韦苏州者也。
实自王原叔始勤于工部之数集,定著一书,悬诸日月矣。
然孰为真识者?
靡靡徒以名得之欤?
唯知其为人,世济忠义,遭时艰难,所感者益深,则真识其诗之所以尊,而宜夫数百年之后,即其流寓之地而祠之不忘也。
工部之诗一发诸忠义之诚,虽取以配国风之怨,大雅之群可也。
或玩其英华而不荐其实,或力索故事之微而自谓有得者,不亦负乎!
祠望凤凰台而临百丈潭,皆公昔日所为诗赋之所也。
公去此而汗漫之游远矣哉,而此邦之人思公,因石林之虚徐,溪月之澄霁,则尚曰公之故庐,今公在是也。
予尝北至鄜畤,观公三川之居,爱之矣,而此又其也。
不知成都浣花之居复又何如哉?
信乎,居室可以观士也已。
同谷秀才惟恭捐地五亩,县涑水郭慥始立祠,而属余为之记,使来者美其山川而礼其像,忠其文,且知公自其十有一世之祖恕予而来以忠许国矣,则其所感者既远,人亦远而莫之能忘,与夫王侯将相之祠,未知果孰传邪!
其像则本之成都之旧云。
宣和五年五月己未朝请大夫、知成州晁说之记并书。
乞缓行和议之礼奏绍兴八年十二月 宋 · 张焘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四、《宋史》卷三八二《张焘传》
陛下信王伦之虚词,发自圣断,不复谋议,便欲行礼。
群臣震惧,跼蹐罔措。
仰惟圣孝通于神明,固可使异类革心,惟我之听;
然必已得梓宫,已得母后,已得宗族,乃始可议彼此通好经久之礼。
今彼特以通好为说,意谓割地讲和而已。
凡陛下之所愿欲而切于圣心者,无一言及之,其情可见,奈何遽欲屈而听之?
一屈之后,不可复伸,当是时也,在庭之臣莫能正救,曾鲁仲连之不如,岂不获罪于天下万世乎!
为臣如此,何以生为!
臣是以不避鈇钺之诛,再干天听,伏望陛下俯询舆情,稍宽圣虑,毋务欲速,缓以图之,天下甚幸!
王次翁祖寂赠少傅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四、《东窗集》卷一二
敕:孝通于神,允格非常之庆;
人本乎祖,宜推欲报之私。
眷予同心之良,申颁锡类之祉。
具官故祖某,志诚无已,行己甚恭。
得一同之地以长民,未究所蕴;
种百年之德而贻后,宜大其门。
春坊调护之联,升九棘高华之位。
营魂如在,茂渥其承。
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八一、《文定集》卷二三、《经义考》卷二三
公讳师心,字与道,世为婺州金华人
曾祖惟尧,故不仕。
祖本,故赠宣教郎
考登,承议郎,赠特进
妣陈氏,太原郡夫人
公幼敏悟强记,而静重如成人。
未冠,游乡校,数试艺有声。
政和八年进士第,授迪功郎海州沭阳县
时承平久,郡县无备,河北剧贼宋江者,肆行莫之禦。
既转掠京东,径趋沭阳,公独引兵要击于境上,败之,贼遁去。
诏改承奉郎,监信州汭口排岸。
丁外内艰,服除,绍兴元年,知福州长溪县,政事详明,民便安之。
盗起建宁,官军由永嘉浮海入闽讨之。
长溪,供亿百出,仓卒间皆不扰而辨。
宣抚使贤之,并以治状闻,除太府寺丞
寻例罢职事官之待阙者,除干办诸司审计司,行大理寺丞
九年,金人以侵疆来归,诏签书枢密院事之臣往使陕西,宣谕德意,辟公干办公事
时多谓和好可久,公赞画之际,力陈敌必渝盟,宜蚤为备。
初,大食国遣满亚里入贡,而广东市舶司例计置回赐,官吏并缘侵刻,讼久不决,诏公同御史广州即讯,狱乃竟。
将作少监,迁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右司左司郎中
十三年郊祀,以为提点一行事务,迁权工部侍郎
大金贺生辰使还,未几出知袁州
公勤于吏事,动有绳墨,州素匮乏,公撙节浮滥,检柅欺隐,久之廪库盈溢。
秦丞相用事,监司郡守类献羡馀以希进。
或谓公盍献诸,公笑不答,则以贷贫民之逋租者,犹沛然有馀积也。
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二十三年,浙东大旱,衢州饥民啸聚,虽颇捕获,犹未定,则起公知州事
公镇以安静,民复安堵如故。
时士大夫往往以告讦为功,通判州事汪召锡掎摭宗室令衿语言,以为谤讪。
公闻而劝止之,不听,令衿谪居汀州,且置狱。
通判迫其行,人无敢过门者,公独遣人慰安而阴调护之。
除知泸州,中途改知洪州,充江南西路安抚使
转运判官张常先笺注前帅张宗元所与张丞相诗,言于朝,欲并中之,狱辞所连逮百馀家。
公随事救庇,赖以免者为多。
秦丞相薨,事亦熄。
上躬揽权纲,一新政事,凡昔之无良,其挟持附离以逞者,次第谴斥。
于是公独以不倚见知,除敷文阁待制、知荆南府荆湖北路安抚使
湖南凋敝久,流逋未复,公悉力拊摩,户口日增。
奏言湖南上流重地,而兵力单弱,顷年商弄兵,一道骚然。
乞分鄂渚重兵留屯,以示形势。
从之。
召为户部侍郎,上劳问甚渥,且曰:「卿以不附秦桧,故去国久,朕知卿未尝忘也」。
公因奏宜塞倖门,开言路。
上语及国用,公谓生财不如节用,所条陈甚悉。
又言:鄂渚戍兵,市马北境,宜禁止之,以窒边衅。
鼎、澧、归、峡产,民私贩入北境,利数倍,自知盭法,不复顾藉,因自弃为盗。
由引钱太重,贫不能输,故抵此。
乞别创凭由,轻立引价,既开其衣食之门,民必悔过改业,庶几化诱愚民,消弭群盗。
上然之。
给事中,兼详定一司敕令,兼侍读,迁权吏部尚书
进读《三朝宝训》终篇,公奏祖宗创业垂统,所以长虑却顾,为子孙万世计甚备。
熙宁大臣私意改作,流毒至今,不可不监。
又奏帝王之于史,其要在于观得失,究治乱,今进读《汉书》,愿摘切于治体者读之。
诏可。
公从容进退,所以致尽规之义者,前后非一,恳切详尽,上皆嘉纳焉。
二十八年,浙东水灾,上忧之,以公为显谟阁直学士、知绍兴府事,兼浙东安抚使
既至,询究疾苦,宽逋责,赈乏绝,民以不流亡。
显仁皇后菆宫事毕,进显谟阁学士
时有献议者,持阴阳家说,欲于菆宫旧禁之外,广立四隅,以二十里为禁域,其间坟墓当徙者殆且千数。
公具奏言其不便,诏遣御史按验,获免者七百六十有奇。
荐献之物,旧取于民,公谓圣孝通于神明,荐献极其诚敬,岂宜使民劳费,请以上供钱给其直。
从之。
和买缯绢,以赀产为多寡之差,而县各不同,会稽偏重尤甚。
公奏请捐之,后亦略如公言。
三十年,知福州,充福建路安抚使
时敌有渝盟入塞意,道路汹汹,公早夜忧念,至忘寝食,条上三事:一曰求人材,谓任贤使能,乃自治之要,愿委宿望实才以筹边;
二曰通下情,谓建炎维扬之难,起于臣下壅蔽,敌压境而不知,今当以为戒;
三曰择将帅,谓朝廷宿将,军中新进不为无人,愿加简拔。
复移书执政,以蜀远缓急不能相应,请增重帅臣之权,使得以便宜从事
又请推行州县巡社法,以防盗贼。
朝廷悉施行之。
汀州鬻盐峻暴,民惊扰啸聚,州辄遣兵捕戮,复疑平民与关通,械系之,欲论以重辟。
录事参军刘师尹争不能得,致仕去。
公移文释其囚,荐师尹于朝,于是州之守贰皆坐罢而师尹复仕。
今上隆兴元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二年,知湖州
时水旱之馀,疾疫大作,道殣相属,公既为粥以食饿者,又遣僚属劝分,多所全活。
乾道元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再上章告老,乃进左朝奉大夫致仕。
五年十有二月戊戌,薨于里第,年七十有三,诏赠特进
六年十有一月甲申,葬于金华惠日常乐寺之东原。
公娶曹氏,封淑人
六子:涣,右通直郎、前权通判宁国府事;
㳘,右宣教郎、前福建路提举市舶司干办公事
浤,右承事郎、新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出后公之长兄师醇;
注,右迪功郎、新监行在太平惠民局
淑,先亡;
汾,右承务郎
三女,适仕族。
孙男七人:柄,右承务郎,楷、杞、楠、梓、樾、朴。
孙女十二人,曾孙男一人。
公敦厚宽裕,词气穆然,不见喜愠。
遇事精详,必审其可而后发,不为表襮以求赫赫。
拊兄之孙如己子,族女之贫不能行者,皆使之有归。
虽自奉养俭薄,而亲旧困乏皆周之,久益不厌。
既退居,自号适翁,所著诗文章奏藏于家。
自公仕宦五十馀年间,世之变故多矣,士方随时炎凉,而为之俯仰,竭其巧力以趋势射利,其他一切不暇顾恤也。
公更阅夷险,出入中外,恬静凝重,雅有常德,表里相副,终始如一,而从容进退,自适其适,康宁寿考,郁为宿望,《洪范》所谓福者,殆无憾焉!
观公之本末,其念虑操履,所以感应召致,夫岂偶然者哉!
铭曰:
恂恂王公,率履由衷。
不矫为异,不阿为同。
在西柄臣,欲人同己。
利诱威胁,翕然风靡。
时方掊克,争进羡馀
公散其积,代民逋租。
时方告讦,人莫自坚。
公独哀矜,劝以无然。
皇明独断,屏除群邪。
公以不倚,帝庸褒嘉。
国计之重,尔其开阖。
朕命之严,尔其出纳。
乃侍经席,乃长天官
乃眷大邦,于蕃于宣。
寒暑贸迁,谁能不移。
中外出入,谁能具宜。
公惟一意,秉此常德
更阅事变,其仪不忒。
进退有馀,寿考且宁。
归安斯丘,始终哀荣。
天道与善,人或疑之。
视履考祥,其观此诗。
谢以长男长孺官系升朝该遇郊祀大礼封叙通奉大夫1204年2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八八、《诚斋集》卷四七、《宋四六选》卷九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白乌九子,天矜反哺之情;
丹凤十行,雨施流根之泽。
永锡尔类,以及其亲。
臣某中谢。)窃以神祖建官,元丰改制,有若右光禄之秩,实视小司寇之联,非考绩与异恩,岂僭赏而虚授?
如臣所履,久挂其冠。
外臣,不在翟阍之数;
行德,尚同仁寿之民。
赫然龙光,饰是驽蹇。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孝通焘载,恩被肖翘。
谓能仕而教之忠,子承父训;
故率亲则等而上,人欲天从。
而臣云月为家,渔樵争席。
三春寸草,莫报青阳之晖;
亿载万年,永祈黄屋之寿。
光尧太上皇帝圣政序乾道二年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七九、《咸淳临安志》卷七、《源流至论》前集卷五
臣闻道之真以治身,土苴以治天下,帝王之功,圣人之馀事也,五三六经,所传备矣。
孔子叙书,断自尧始,帝王之制,盖莫盛于尧也。
尧之治,至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问之在朝在野,皆不自知其然。
尧之所以君天下者,民固无得而名也。
《虞书》所述,特其绪馀而已。
焕乎其文章,巍乎其成功,非《书》所能尽也。
《虞书》不作,聪明文思之美,天下何传焉?
形容其所难名,扬厉其所不传,此《尧典》所以系之《虞书》也。
恭惟光尧寿圣太上皇帝身济大业,绍开中兴,智周万物而不以自用,功冠百王而不以自伐,道全德备,美莫容赞。
其形之谟训,施之命令者,若稽古道,皆不约而合。
孝通乎神明,诚参乎化育,范围天地之大,而极夫裁成辅相之理,德之乃圣乃神者也。
仁涵乎有生,义肃乎不譓,畜揉强暴之民,而纳之声明文物之地,德之乃武乃文者也。
招徕畯良,容受忠谠,巧言令色者远焉,知人之哲也。
哀矜犴狱,宽免征赋,困穷无告者遂焉,安民之惠也。
三十六年之间,道洽政治,礼制乐作,百度粲然,治具毕张。
睿谟圣训,善教良法,史官传之,天下诵而歌舞之,此可得而称述者也。
微之心,辅万物之自然,高蹈物表,脱屣万乘,至道之真,与天同功,其孰得而形容哉!
臣以菲质,嗣守大器,惟德不逮,有涉渊驭朽之忧,问安侍膳,得之口教面命者,闻斯行之矣。
尊其所知,是宜奉以周旋,不敢忘怠。
于是建官设局,纂辑大典,始于建炎受命之初,止于绍兴勌勤之日,凡九百五条,釐为六十卷,昭然日星之垂也,瞭然龟鉴之揭也。
继自今进而得之谆谆之训,退而求之浑浑之书,奉而行之,庶几于治乎。
继自今发于身、加乎民,云为注措,弗畔于道,惟圣政之书实诏之。
若夫夙寤晨兴,兢兢业业,惟大猷是经,惟旧章是循,以无负夫诒谋燕翼之意,臣不敢不勉。
加封会稽县曹娥孝昭顺纯懿夫人敕淳祐六年六月十五日 南宋 · 宋理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七二
绍兴府会稽县曹娥镇灵孝昭顺夫人:朕惟杀身成仁,士君子所难,而稚女能之,斯亦奇矣。
尔父迎神不幸溺死,尔号江而没,得尸以浮,孝通于天,庙食千祀,斯民以之为司命
乃者祠宇肇新,阖辞以请褒表,朕闻而嘉之旧矣!
兹锡懿号,不特从民欲以彰神休,昌之百世以劝孝行,其为教化多矣,尚其歆兹。
可特封灵孝昭顺纯懿夫人。
按:《曹江孝女庙志》卷四,光绪八年重刻本。
曹娥父曹旴封和应侯淳祐六年六月十五日 南宋 · 宋理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七二、《曹江孝女庙志》卷四
绍兴府会稽县曹娥镇灵孝昭顺纯懿夫人神父曹旴:朕无意于祷祀之事,而祀典之关教化者,必拳拳焉。
尔迎婆娑神,至于溺死,其命矣夫。
有女甚异,沿江而号,随衣而殁,遂得尔尸。
信其孝通于神明矣,庙食不亦宜乎。
去汉千载,而灵益著。
兹新祠宇,士民并辞于有司曰:请因以褒其父。
朕欣然从之,锡尔侯爵,盖以遂尔女显扬之念,且足以劝孝焉。
可特封和应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