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义阳王李公德政碑记 唐 · 董晋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六
唐之元臣曰义阳郡抱真
字太元
开府仪同三司凉州都督河兰鄯廓瓜沙甘肃九州大总管申国公修仁之元孙。
开府仪同三司左武卫大将军永之曾孙。
兵部尚书怀恪之孙。
赠太子太保齐管之子。
蓄河岳之秀。
丛祖考之庆。
克生鸿才。
以左元后。
殊勋茂绩。
可得而称也。
体仁执中。
抱素专直。
威厉霜雪。
气凌云霓。
沉毅足以建功。
宽裕足以安众
召公相武之智。
申伯翊宣之筹。
尚父六韬之奇。
夷吾九合之业。
未及弱冠。
公皆达之。
果为从父兄故相国抱玉所重。
期以远大。
荐于肃宗
汾州别驾
仆固怀恩之平史盗也。
伐虔刘之功。
恣暴虐之性。
不率朝典。
潜怀异图。
公发冲危冠。
愤激忠节。
间道诣阙。
溃其奸谋。
而渠魁疾颠。
汾浒底定。
代宗嘉之。
殿中少监
永泰初又兼御史中丞
充陈郑怀泽潞等五州节度留后
恩光荐及。
辉耀当时。
谦不奉诏。
累有陈说。
上大器之。
泽州刺史侍御史
节度副使巡内五州都团练使
泽人忻忻。
如戴父母。
公虔奉圣旨。
耑精吏职。
一年而流民复田壤辟。
二年而军给人阜。
风俗淳乂。
时属散卒聚钟鼓山
肆其猖狂。
逞其驱劫。
议者请兵逐之。
公谓之曰。
夫人禀元和以生。
奉五常以立。
无不思顺
无不惧逆。
理乱之道。
实由于政。
政和则礼让兴。
仁义著。
政否则刑罚滋。
盗贼起。
使其叛乱。
是德之不修也。
姑务自咎。
岂可加兵。
以祸福之门。
引以开泰之路。
投戈箙矢。
尘簸岩荡。
抚劳加等。
仁风载扬。
遂迁怀州刺史
泽人去思之愤。
凝为愁云。
怀人来苏之庆。
霈若霖雨。
为政未几。
怀亦如泽焉。
天子宠文公之能。
龚遂之美。
节度使司徒公备戎于西。
乃授检校秘书监侍御史权知行军司马
充泽潞节度支度田观察处置使留后
仍知潞州大都督府事。
公以殊恩寄任。
留务浩穰。
徘徊化源。
独与心计。
乃约故实。
财成庶政。
禁暴以安物。
薄赋以养农。
省徭以息孤茕。
均调以资士卒。
孝弟闻于乡党。
学校兴于里闾。
刑戮废于戎行。
鞭扑弛于官署。
阖境之内。
不日而教化焉。
建中元年特授节制。
廉察本道兼领潞州大都督府长史
练勤王之师。
修守土之备。
内劝耕食。
外扬威武
布大君之诚以睦藩镇。
导圣朝之化以释危疑。
由是上泽德以下流。
下情得以上达。
君臣无间。
臻于太和。
公之力也。
属军戎之后。
虫旱为灾。
公请罪神祗。
忧见于色。
精感而飞蝗越境。
诚恳而霖雨应期。
稼穑获全。
异于他郡。
古之循吏。
何以加焉。
公前后历官一十八政。
再为御史中丞尚书常侍
三领郡守
一登亚相
两践端揆
封义阳郡王
食实封六百户
命为承弼。
同平章事
平水土
兼领司空
量宏而深。
智达而朗。
常执谦而惊宠。
不求援以取贵。
起题舆。
登补衮。
简自皇极。
郁为元臣。
非德及苍生
忠贯白日。
则何以臻此。
潞之缁黄耆艾。
诣阙陈情。
愿勒贞石。
帝嘉乃诚。
门下侍郎平章事董晋撰文
以昭其功。
铭曰。
皇矣上帝。
降祚有唐。
蕴粹孕灵。
克生义阳
明明天子。
贤能是奖。
乃命义阳
镇于上党
烈烈义阳
惟国之桢。
屹若崇山
隐如长城。
用极于正。
性根于忠。
英风外驰。
明谟内融。
王度克遵。
惠此罢人。
以德代刑。
散浇为淳。
军以威凶。
雄以定慑。
恢振皇纲。
辅弼天业。
帝曰抱真
允文允武。
俾登鼎铉。
锡之茅土。
名高方召。
道冠申甫
刊石纪功。
用驾终古。
相国义阳郡王李公墓志铭 唐 · 穆员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四
皇唐九叶。
天启元圣。
运并中否。
盖有苗不恭。
舜德于是乎盛。
猃狁孔炽。
周道于是乎兴。
而我相国太保义阳王文武命代。
经纶应期。
柱石将倾。
舟楫未济。
腹心王略。
爪牙天罚。
芟夷大憝。
覆冒生人。
公讳抱真。
字太真
本姓安氏
世为凉州盛族。
高祖修仁
太宗征伐。
益大其家。
宠位本州。
启封申国
曾祖永达。
开府仪同三司左骁卫大将军
祖怀恪。
陈州司马
兵部尚书
考齐管。
赠太子太保
或才光于时。
或道屈于命。
从父兄司徒凉国公抱玉。
肃宗代宗
勋著王室。
锡以天姓。
代宗之初
仆固怀恩怙兵犯顺。
公时再命汾州别驾
随州陷焉。
怀恩雅奇公才。
而惧公之不同。
所以待公与卫公者偕切。
公竟以智勇自脱。
投身京师
上方以怀恩为忧。
不啻于禄山思明之难。
遣公进讨。
公曰。
郭子仪领朔方之众。
人多思之。
怀恩因人之心。
以邀其势。
绐其众曰。
子仪鱼朝恩所戮。
劫而用之。
今若复子仪之位。
可不战而克。
上嘉而纳之。
其后怀恩父子皆败。
朔方有众。
洎西北两蕃。
望子仪而顿伏。
皆如公策。
殿中少监
擢缨清列。
泽盛当时。
卿大夫贤者从之游。
朝论美价。
于斯为重。
大驾幸陕。
欲遂都洛阳
公入陈娄敬子房之说。
且曰。
臣见犬戎今已遁去。
翌日。
长安告至。
如公之言。
代宗器公之才。
将试其用。
诏兼御史中丞充陈郑泽潞节度留后
公以所奉之主。
则从父兄司徒公。
乃深惟大雅明哲之义。
罢请留府。
愿效列郡。
优诏从之。
泽州换覃。
怀二邦之人。
得公失公。
皆如父母。
未几。
复统留府之政。
累加御史中丞左散骑常侍
并领磁邢二州。
增秩加邑。
国之报也。
今上即位
用聪明神武照临不庭。
方叔召虎镇卫四国。
是用授以黄钺。
俾以专征。
而方命之徒。
畏威先举。
田悦以暴兵五万。
寇我东鄙。
邢州
临洺
守将乘城。
如山不拔。
忿志且耻。
既悉索境内。
且乞师于邻。
掘地干云。
壕垒数合。
上绝飞鸟。
下及黄泉。
公躬执钲鼓。
屡挫其锐。
诏命太原节度使侍中马公与公合从。
且曰尽敌。
由是摧坚阵于双冈。
释重围于二城。
歼逆徒于洹水
凡三战三北。
退伏于
窘如囚拘。
逆将朱滔
诱今司徒王公。
范阳恒山之众。
来为援。
公与马公洎偫帅屯于魏桥。
相持卒岁。
无何。
京师朱泚之乱。
銮舆外次。
偫帅失图。
苍黄还师。
惟恐在后。
公徐统士马。
退次洺州
旋奉诏书。
俾勤所职。
于时将卒倦戍久矣。
及其还也。
如川壅而溃。
势不可遏。
公以至诚大义。
发为号令。
俾四郊激勤王之志。
三军忘思归之心。
进师漳河
独压强寇。
先是与公戮力太原朔方盟津洎神策四帅十万之旅。
一朝雨散。
孤军特立。
天下危之。
公忠贯天地。
机先鬼神。
动如雷霆。
峙若山岳。
销难于未眹。
成功于无战。
氛祲四廓。
豺狼坐驯。
上在奉天
躬禹汤勃兴之德。
曰万方有罪。
罪予一人。
发号改元。
与人更始。
公奉扬天泽。
浃于四邻。
增日月之明。
广雷雨之施。
由公而复爵位者。
司徒王公洎魏博青齐三帅
凡三道数十州百万旅。
归于圣理。
公之功也。
朱滔以幽燕劲卒。
獯虏骁骑
将欲横行咸洛。
崛强中原。
辅其兄
窥伺神器。
公以奇谋正义。
间说成德
成德与
重婚姻。
事同艰阻。
与公交锋对垒。
积为敌雠。
乃为国为公。
忿如向。
将欲自竭。
先诚于公。
投我以可疑。
报之以必
公与王公之相见也。
王公旌旆车骑。
亘如长云。
晦日蔽天。
风驱而至。
公以数骑。
径造其前。
王公叱去左右。
跃鞍而下。
交臂号謼。
声闻昊天。
即日两军亿万之师。
悉如兄弟。
公遂入其垒。
授之以画。
明日合势。
大破军于泾城之西。
鼠窜旧巢。
至死不振。
折臂。
偫凶夺魄。
诸将闻风益壮。
踵武献功。
既而妖彗灭。
星躔复。
鲸鲵戮。
海水清。
而振曜灵威。
兴复昌运。
自我而始。
其天启与。
公使将如臂。
使卒如指。
决胜于千里之外者。
则河中拔。
淮夷殄。
分彼成功。
什三四焉。
临洺之解。
工部尚书
洹水之胜。
兵部
魏桥之勤。
右仆射
漳滨之固。
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朱滔之败。
司空
食实封五百户。
贞元初
上有事于上帝列祖。
公得请会朝。
宣室受釐。
明堂布政
对扬丕显。
锡命蕃庶。
方寄股肱而藩屏是切。
方属周召而桓文是赖。
数月。
受命还镇。
公之镇于潞也。
垂三十年。
抚五郡四封之人。
作之医。
作之师。
生成之。
富庶之。
耆老诣阙。
愿刊金石。
诏俾时宰
扬其颂声。
乃者大梁东平
二帅交恶。
佥使上介。
质正于公。
公以天道助顺。
神明与直
裁而辨之。
司徒王公。
以不二心合公一德。
资禀明略。
有如元龟。
议者谓上党之俗。
地狭尚力。
气寒坚冰。
战国武卒之馀也。
故长于步。
冀之北土。
马之所生。
故长于骑。
而公与王公。
天下之杰也。
各因其俗之所长。
以伯诸侯。
呜呼。
使公将步。
王公将骑。
以征四方。
以奖王室。
乱臣贼子。
谁敢萌心。
上天为何。
而降公疾。
愿守谦损。
固辞崇高
请罢三公
拜章七还。
天子重违宗臣之请。
又迫苍生之望。
退授仆射
而安危注意之任。
犹以烦之。
十年六月一日
薨于位。
春秋六十有二。
皇上震悼。
辍朝三日。
所以赠襚之品。
礼极数殚。
中贵护丧。
达于洛泗。
冬十月九日
葬于渑池
祔先君太保之茔。
礼也。
公自生勋门。
幼被儒术。
长览太史公班孟坚书。
服从衡之言。
至于兵法。
尤其天性。
而体乾之刚
利坤之贞。
之仁。
之义。
蹈礼之节。
包乐之和。
是以文昭扶翊。
武著戡清。
行备九德。
政成百度。
忠与勋偕。
业与时并。
兵符相印。
与身终始。
开国传家。
与国无穷。
盛矣哉。
公再娶于郑。
华宗令德。
其偶如一。
前夫人荥阳郡夫人
洛阳伋之子也。
不幸早世。
后夫人国夫人
洛州壶关巩之子也。
昔以贤辅贵。
今以哀报荣。
既大公门。
且肥公室。
初公之弃三军也。
嗣子前殿中侍御史缄。
为堕泪所迫。
俾嗣公位。
缄曰。
为先人之嗣者。
苟生非忠。
冒死非孝。
深惟自免之计。
既而忠孝全焉。
次子幼成
季子幼清。
次女适清河崔宏
雅有干父裕母之美。
长女幼女。
并从西方之教。
各得其旨。
缄等以公成功盛德。
列于史策。
流于歌颂。
传于故老之口。
巍巍乎其不朽矣。
若丘壑迁化。
岁序超忽。
则贞石是赖。
不可以不识焉。
爰假菲词。
俾铺元壤。
铭曰。
阴阳成岁。
百物以生。
圣贤抚运。
天下以平。
神武嗣统。
朝阳启明。
照临万邦。
震曜不庭。
蠢彼昏迷。
乃命徂征。
风行主化。
雷动天声。
靡守不固。
何攻不倾。
狺狺豺武。
率驯忠真。
茫茫氛祲。
于变廓清。
入觐于王。
惟周之桢。
帝念藩翰
复我长城。
宜锡难老。
以主夏盟。
奈何昊穹。
天椓壮龄。
善积存没。
报穷哀荣。
勒勋王府。
遗业生灵。
归我真宅。
封山表茔。
永闭泉户。
与天壤并。
移丹河记 唐 · 武少仪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三
高平泫氏邑也。其沿代改名。
图经详矣。初相地而居之。
盖以土厚水深为善。农凿井而饮者。
则以穿壤剖石为艰。故千家之中。
数井而已。绠以远引而多绝。
瓶以难升而骤羸。则虽有端赐之机智。
无施其巧捷。虽有管宁之仁惠。
无杜其忿斗。况牛马俟乎满腹。
必遵乎十里之河。而瓜蔬期乎给口。
常望一旬之雨。朝夕劳苦。
岁时饥馑。可胜道哉。
嘻。凡为前敝滋久。
终俟后贤乃革。不然。
岂子男百辈。而莫之是恤。
贞元七年潞州屯留平原明济。
连帅相国大司空义阳王李公之命。假领兹邑。
抚桉疲黎。其清勤简惠。
不异于屯留之政。政可知也。
下车之日。咨访故老。
问人疾病。佥曰。
公之至也。俗咏其苏矣。
惟水之歉。讵敢求救于公耶。
明侯闻之。若疚于心。
且形于色。曰。
夫穷必有泰。固常理也。
此岂无望。前或未思。
吾将退而虑之。由是发智周之妙。
躬循郊原。目究川谷。
度高下之势。相引决之宜。
丹水者。始自县之西北。
山源高而派平。可议壅以导。
明侯载审厥事。将利于人。
乃下谋于乡耋。次白于郡守
上言于节制。才获所请。
爰臧其功。乘井税之暇。
候农桑之隙。先储乎薪刍之物。
次具乎锹锸之器。然后量功命日。
使里人乐助。竞子来而展力。
故不更数。宛其有成。
始潴流而为潭。因疏渠以绕郭。
筑防以补其陷隙。刳木以道其险阻。
脉分枝散。贯邑周闾。
瀰瀰苔草之间。阴阴之下。
使家开沼沚。户植芰荷。
滥觞可以寄傲。垂钓可以烹鲜。
岂直丰畦圃之沃灌。恣闾闬之饮濯。
路有奉浆之义。井为应汲之泉。
人无荷担之劳。畜无奔走之困而已也。
复于潭侧。特建水祠。
列树敞亭。别成佳境。
将俾水依神而永久。人赖水而无极。
庶功用不再。且祈报有归焉。
明侯睹夫众情之欣洽。足以閒居而赏玩。
化舄之馀。阅王凫之双飞。
临堂之际。调宓琴而合响。
不其美尔。君子曰。
政无大小。以勤民为良。
事无工拙。以利物为贵。
如明侯者。实兼而有之。
其由我大司空义阳王以至公且明。推奖而致此者矣。
子偶以行役。经过于斯。
耳聆嘉谣。目览异绩。
缁黄耆艾。因请予以记事。
予诚忝迹于文者。姑具述义阳王之德。
举明侯之善。亦何辞焉。
是则勉而志之。贞元癸酉建。
李洧等子孙诏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
建中以来。
州军及军国归人李洧李再春田昂李士真康日知李澄杨政符璘李惠登薛翼苏清沔等。
王者报功。
义惟过厚。
存则加其殊秩。
殁则恤其遗孤。
然后忠不徒施。
人知所劝。
徐州观察使李洧等。
顷逢艰阻。
各著款诚。
或以地来归。
或率徒效顺。
名迹昭显。
史册具存。
先朝念功。
皆极封赏。
岁月稍久。
湮没日多。
再有甄明。
用申激劝。
宜委中书门下即访其子孙。
量材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