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郑节夫 南宋 · 陈淳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一九、《北溪大全集》卷三二
都城获奉从容,知贤者资质志趣之美,实惟欣幸。
别来山川日阻,愈见差池,而此心则未尝忘也。
载伯来,得知贤者已有馆地,便即就赴,不胜慰怿。
报别次,又道及贤者已觅书为四明之行,其意久矣甚锐而不可遏者,何邪?
骤闻此举,甚为贤者伤惜,弥夜达旦,耿耿于中,不能以自平也。
且彼持敬苦行一节,诚亦可钦羡,然所持者亦只是一个死敬,所苦者亦只是一个死行而已,有何运用活乐处?
有何裨补济益处?
其学术议论,不过只是一老禅伯,祖师传授,根原本领差错,来本只是禅家宗派,非可以吾儒论《己易》数千言,无一句是,察言以求其心,即此便见他所以为心处。
永嘉之政,殊可笑,考迹以观其用,即此便见他所以为用处。
其门下多是引接僧道辈来往,以法门兄弟气类相同之故。
严陵之詹,乃其朋侪,跋《己易》为清明,则其胸中亦可见矣。
喻、顾及后进辈有邵、,皆其党,议论乖缪处甚乖缪,凡鄙处甚凡鄙,无一字合正腔窠,无一语相入。
严陵九峰寺僧惠觉者,詹悟道时尝造请證印,得朝闻夕死一言而归,不胜其欣荣。
喻、顾即日与他为至朋,无时不造谈论,其平日从游趣向,只是如此,彼识吾儒门户是如何?
识圣人坛场境界是如何?
而欲以儒家事业、圣门渊源与之讲订,则大误矣。
严陵讲义四篇,曾见否?
此吃紧为天下来世学者立一定准程,非止为山峡间一州之设,的无相误处,幸勿以厌平淡、喜新奇之心而易忽之。
及所与寅仲初书,并严陵学者郑生闻书、邵生甲书、王生震书及诗,所辨论象山异端之学及学者要切工夫处甚详明,幸一复熟之。
此等辈不师孔,不师孟,而师佛照,其为学规式、用功节目,别杜撰创一种径捷门户,与孔孟殊宗,与周程立敌,只当以非吾徒断之,何暇更求见之?
云求见,不徒是空来往,劳费无益,而又不觉能转移人眼睛,喎斜向一边去,不成本来面目,受害反有甚,亦凛乎可畏,而贤者冒行之,殊不晓所谓。
吾儒门户,修身行己,自有正法,造道入德,自有正路,等级次序,一定不可复易。
而圣人坛场境界,公平广大,载在《语》、《孟》、《大学》、《中庸》六经之书,又万世通行,昭昭可覆也。
能循循而进,日有日之功,月有月之益,岁有岁之效。
贤者与槎溪相聚许久,所谓格言至论,诵之亦云多矣;
所谓宏纲大旨,讲之亦云熟矣。
想其志必亦欲为君子儒,而不为小人之归,必亦识圣贤趣向,而知所用力之方矣。
今忽舍儒而归墨,叛圣贤而入异端,不师孔孟大中至正之教,而宗慈湖,祖象山,为奇怪之习,出人理之常,是亦甚可哀也已。
槎溪有以误之邪?
抑贤者之无常,而负槎溪也?
谓其急于求道,而不暇择欤?
然饥者之欲食,亦须是食五谷,然后可以充饥,岂有不暇择五谷,而但急于走江以渔鱼,走山以猎兽,而侥倖其或可以有济也?
谓其旁搜博览,以备参考,而中自有主欤?
然此则大贤物格、知至、理明、义精,学有馀者之事,而非新进晚学,志稚而未定,识嫩而未确者之所宜也。
志稚而识嫩,则是非茫然,莫得其真,而遽欲为泛泛之举,殆犹乘一叶之舟于风涛汹涌之冲,其不覆而沉者希矣。
前日都门相聚,虽贤者之意,亦甚拳拳,而退后之语,每以守旧为足,亦殊无一言扣击。
是以精切之论,无因而发,不得到贤者之前,以广高明之见,致使贤者有今日之流,则拙者亦不能逃其罪也,今白沙舟中念及贤者,恐南去益远,与贤者愈不相及,而贤者之病日深,缠肌蚀骨,不可救药。
因急发此,托计院转达,愿平心定气,而三思三省焉,无为是支离驳杂,且取《四书》循序而熟读之,俛焉孜孜,须到混融贯通处,自当卓然有见,而知天下真是真非,邪正之分自定,从违之几自决,而且以知今日之言,的不为贤者诳也。
若不以为然,则是欲果于自暴自弃,为狂妄之归,愚亦不能强聒于子矣。
临江仙 其八 北宋 · 晏几道
 押真韵
东野亡来无丽句,于君去后少交亲。
追思往事好沾巾。
白头王建,犹见咏诗人。

学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载不干身。
酒筵歌席莫辞频。
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大司马王公度 明 · 韩雍
 押尤韵
大才不易得,时艰良可忧。
所以古圣贤,治世怀远猷。
召公欲致政,周公勉相留。
二公心德同,俪美匡成周
芳声播千古,人皆仰前修。
堂堂王司马,当代第一流。
以身徇国家,才气谁可俦。
方兹任经济,整顿多事秋。
如何在告中,遽尔得退休。
不知诸同列,亦曾勉留不。
昨简掌邦政,朝廷广询谋。
黄门御史言,称职惟君优。
上允即超拜,四方动欢讴。
兹闻勇退归,物议皆啾啾。
嗟予忝知己,痛惜不自由。
所惜为天下,匪为君身谋。
四方水旱多,贼盗方且稠。
须起出群才,同心运良筹。
渊衷必有在,士论终当收。
君其善养年,予未歌四愁。
西河王司马子政 魏晋 · 阙名
 出处:全晋文
西河奋处山林,汉末扰攘,百姓失所。
魏兴,更开疆宇,分割太原四绵,以为邦邑,其郡带山侧塞矣。
王以咸宁三年改命爵士,明年十二月丧。
国臣太农阎崇离石令宗群等二百三十四人刊石立碑,以述熏德(《水经·原公水》注,晋徒封陈王斌于西河,故绵有西缪王司马子政,碑文云云,碑北庙基尚存也。)
光禄寺卿李君之南京兼柬王宗贯 明 · 刘珝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四十三
而我相交三十霜,长年联佩簉鸳行。
芳邻旧接金门右,尚宝常擎御座傍。
最喜迁官符众望,更怜将母过仙乡。
南都想会王司马,云树相思不暂忘。
裁衣曲 明末清初 · 毛先舒
 押药韵
剪征衣,亲手作。
君身长短何须度,肥瘦定然不如昨。
新衣为君裁,旧泪为君落,还将铜斗细熨灼。
莫使衣上沾猩红,君见泪痕不肯著(思路音节,近接青丘,远接文昌、仲初。)
汝行敏之京不及往饯赋此以送(时寓杭州 明 · 史鉴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西村集卷三
偶接家书喜复惊,故人今作上都行。
吴山浙水非吾土,蓟树燕云费客程。
投老每伤千里别,向风难致一杯情。
铨衡今是王司马,应念头颅白渐生。
宋故左中奉大夫徽猷阁待制新安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致仕赠左通奉大夫程公行状绍兴十四年九月 宋 · 程瑀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八七、《北山小集》附、《新安文献志》卷九四上
曾祖伯照,故赠光禄卿
祖母:扶风太君鲁氏,彭城太君钱氏。
祖迪,故任尚书都官郎中致仕。
祖母:仁和县江氏,仙居县余氏,天水县君慎氏。
父天民,故任瀛州防禦推官信州贵溪县丞,赠左宣奉大夫
母赠太硕人邓氏。
公讳俱,字致道衢州开化人
程氏实高阳之裔,周成王时伯符封国于程,休父为宣王司马,后因以国为姓。
春秋时,婴以立赵孤显。
六国时,邈为秦狱吏,易大小篆为隶书。
汉有不识。
魏有昱,号名将
晋元帝即位,命元禫为新安太守,百姓悦之,代还,遮道请留,不得去,诏从其请。
比卒,赐其子孙田宅于新安歙县,遂居黄墩。
开化北原者,公十世祖也。
公之曾祖光禄君,乐恺平易,重然诺,喜施与,乡里称为长者。
祖父都官君,始以儒奋,擢进士第,治剧邑,有德于民。
唐质肃介江东转运副使日,特加赏遇,以谓:「不任威刑而人不犯,虽古循吏,无以加也」。
宣奉君为儿时,日诵数千言,成童属文,握笔立就,未冠举进士,试南宫为第一,廷试中甲科,益博观典籍,研绎奥义。
常进所撰《诗书论》,得相州饶州州学教授
寻为瀛州防禦推官贵溪县,摄令事,阖邑欣赖。
召试太学博士而卒。
公时方年九岁,哭泣哀毁,见者咨叹。
终丧,从母氏寓外家。
母性严,公左右承意,得其欢心,外祖尚书邓公左丞润甫深奇之。
后其家人缘左丞意,奏补公假承务郎
绍圣四年,授苏州吴江主簿
时徽宗即位,肆赦放免秋苗。
本县复行催理,吏持文书通签,公即申县请准赦蠲放,而转运司牒准省符,讲求遗利。
公申状谓:「财用之在天下,譬之众川之水,潴之万顷之陂,决漏既多,乾涸可待。
乃欲崎岖回远,引线脉之流以益之,不如塞其陂之决漏而已。
今诸路赋入,则众川是也;
万顷之陂,则总计是也。
决漏如江河,则无艺之费是也;
崎岖回远,引线脉之流以益之,则讲求遗利是也。
凡无艺之费,一切罢之,则息民裕国之政具在,守而勿失,可以有馀」。
见者惊叹,亦或指以为狂。
任满,辟差舒州太湖茶场,以上书论时政罢归。
执政者方力持绍述之说以售其私,凡持正论者,斥以为邪。
虽被摈废,人更以为荣焉。
大观初,监常州市易务,八宝恩迁通仕郎
政和元年,改宣德郎,差知泗州临淮县事。
三年,召赴审察,以前上书报罢。
主管兖州岱岳观。
七年,差通判延安府,以侍亲非便辞,改通判镇江府
俄除编修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
八年,兼道史检讨
宣和二年,转承议郎,赐五品服。
明年,除将作监丞
时论谓公以儒术世其家,今艺学绩文之士鲜出其右,近臣亦推公长于撰著,于是以闻,徽宗即迁秘书省著作佐郎,赐上舍出身。
三年,除礼部员外郎
驾幸秘书省,特旨召观书阁下,因赐御笔书画,迁朝奉郎
五年,丁母忧
七年,复除礼部员外郎,以病告老,不俟报而归,坐责。
岁馀,今上登极,转朝请郎
建炎三年,复为著作佐郎
寻再迁礼部员外郎,除太常少卿,卧家力辞,章四上,遂以直秘阁秀州
会车驾临幸,有旨赐对,公奏事讫,即启陈济大业、致中兴之说,言极剀切,有曰:「陛下盛德日新,政事日举,赏罚施置,仰有以当天意,俯有以合人心,则赵氏安而社稷固。
苟惟不然,则天之所以眷佑者将恐替,人之所以欣戴者将恐离,如是则社稷危而天下乱,其间盖不容发」。
上欣然纳之。
及虏骑南渡,既据临安,遣兵破崇德海盐
公厉兵守禦方力,已降省劄令公迁避,复被旨管押钱帛,由海道趋行在。
始出华亭宣抚使留公,有旨趣使津发,因航海至永嘉
既朝见,以病乞归乡听命,时建炎四年三月也。
冬复召赴行在。
绍兴改元始置秘书省,即以公为秘书少监
九月,除中书舍人,仍兼侍讲
二年,罢职,提举江州太平观
四年,差知漳州,以病辞,改提举台州崇道观
五年,复集英殿修撰
六年,除徽猷阁待制
九年,除提举万寿观,充实录院脩撰。
先是公得风痹之疾,朝廷知公步趋拜跪良难,特缘兵火之后,简册散逸,谓公雅精史学,持心平实,欲使免朝参,坐局充职,其意甚厚,而公以疾力辞,乃差提举亳州明道宫
累官至朝议大夫
三遇明堂郊祀恩,封新安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
十四年六月,疾稍寝,乞致仕,转左中奉大夫
壬辰,卒于寝,享年六十有七。
遗表闻,赠左通奉大夫
公初娶新昌石氏,赠令人;
再娶同郡江氏,封令人。
男一人曰行敏,右承务郎、监潭州南岳庙
女三人:孟以病在室,仲嫁右承务郎提点坑冶铸钱司检踏官赵伯旸,季嫁右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江振卿。
公天资端方诚直,言动不妄,思虑精切,志趣高远。
加以该洽深邃之学,典雅闳奥之文,自其幼年未仕,人推为有父风。
稍任州县,即能遇事引义,慷慨论列利害。
及缘上书坐谴,湮阨连年,饥寒转迫,气益坚刚,而自信愈笃。
学业大成,伟然有公辅之望。
然不能以辞色假人,颇亦寡徒少侣,訾笑随之。
而与之深交者,率名卿才大夫,或其丈人行。
久之,名实益孚。
其再佐著作,三为郎仪曹,朝廷盖欲用之矣。
晚登掖垣,侍经席,凡命令之下,竭思毕虑,有不安于心者,率明白反覆言之。
其进讲若故事,必考古验今,曲致规鉴,未尝有所观望畏避。
大抵务合人情,当事机,守祖宗之法度,遵先圣之训诰,非持甚高难行之论以苟邀名取誉也。
每忧外难未夷,寝食不置,章奏数上,如所谓:「国家之患,在于论事者不敢尽情,当事者不敢任责。
言有用否,事有成败,理固不齐。
今言不合,则见排于当时;
事不谐,则追咎于始议。
故虽有智如陈平,不敢请金以行间;
勇如相如,不敢全璧以抗秦;
通才如刘晏,不敢言理财以赡军食」。
此有志祖宗之制。
谓:「近年禁庭宫邸与夫宗室贵戚之家,其享富贵之奉,极骄奢侈丽之欲,皆自古所无有。
然其卒也,流离狼狈,亦自古所无之。
而怀利封己之人,习熟闻见,至今犹以侈大为当然,以啬俭为削弱,此不可以不变」。
又论武臣转官,皆自武功大夫转入横行,得者既众,则官益以轻。
使人人皆怀欲得之心,无有纪极,在于厉世劝功之时,其为敝害为尤大。
祖宗之法,文臣自将作监主簿尚书左仆射,武臣自三班奉职节度使,即是以次迁转之官。
而武臣自閤门副使内客省使为横行,不系磨勘迁转之列。
既不系磨勘,即非皇城使,所得转入之官,其除授皆颁特旨。
故元丰肇新官制之时,以承务郎特进寄禄官,以易监主簿仆射之名,而武臣独依旧,不以寄禄官易之,盖有深意也。
政和间改武官称为郎、大夫,遂并横行易之,而为转官之等级,此皆当时有司不习典故,不思祖宗之深旨,率意改更,以开侥倖之门,故流弊日深。
且文臣之所谓庶官者,转不得过中大夫,而武臣乃得过皇城使,此何理也!
自改使为大夫以来,常调之官,下至皂隶,转为横行者,不可胜数,其敝极矣。
夫官职轻重,在朝廷所以用之而已。
朝廷爱重官职,不妄与人,则官职重;
若轻以与人,得者冗滥,则官职轻。
官职轻,则得者不以为恩,未得者常怀觖望」。
他人莫能言也。
顾任职未几而罢,罢未几而病,病卒不可复起,此有识者之士所以深为天下惜也。
公平生著述不可胜纪,已抱病,犹不辍,然忧深虑危,时时芟削焚弃。
今所存者,《北山小集》四十卷,《麟台故事》五卷,《默说》三卷,馀无传焉。
其孤卜以九月辛酉,葬于开化县北山之原。
属瑀状公行实,将求铭于钜儒硕学,以图不朽。
谨考核叙如右。
绍兴十四年九月日,龙图阁学士左中奉大夫提举江州太平观鄱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程瑀状。
赠诗叟张隽三 清 · 刘大观
 出处:玉磬山房诗集卷八
析城突兀横九霄,左跨天坛右中条。
吞吐日月产灵怪,挺生必有文章豪。
昔余衔署鹾城长,文渊欲下珊瑚网。
元瑜孝穆久寂寥,空对名山寄遥想。
蹉跎老作倦飞禽,夙旧招呼来一吟。
有客轩昂属晋产,乃使一慰平生心。
客听析城雨,日饮析城绿。
肝膈郁槎桠,不受人羁束。
东访大劳之嵚崎,南走仙霞问武夷
孤筇在手吟在口,妻子寒饿百不知。
归来万里路,留得诗一卷。
眼底尘根不足剪,宁教脚向流俗转。
轮扶大雅湘潭周,谓子可得不可求。
咏史百篇新乐府,严霜字字摇清秋。
载以泽州车,抚以并门掌。
一鸣群羽喑,蹙缩不敢响。
延陵老人据法座,妙偈澜翻入诗课。
从来韵语寿千龄,岂似浮云一刹那?
仲初人怪考诗严,捻断雪丝无好髯。
但得妍蚩照古镜,何妨萧艾芟霜镰?
老去无如文字乐,明年无负看山约。
挥杯不吝买春钱,著屐犹存登岱脚。
叔父故礼部员外郎墓志铭 唐 · 常衮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十
鲁有先大夫。
其言立于世。
春秋谓之不朽。
儒有今世行之。
后世以成楷则。
君子之道。
不患时之不逢。
患其道之不显。
故贤哲所以启正宗教
盖风于人伦。
垂之无穷者矣。
宾客讳无名
字某
河内温人也。
曾祖渠州咸安讳绪
王父王司马讳毅
皇考庆王文学讳楚圭
咸以清明粹和。
高爽显融。
经术可以致公卿。
道德可以居师傅。
所不至者。
时之未会欤。
府君文学之第三子也。
伯仲叔季。
嗣世清德。
鸿藻振古。
休声动时。
每至徵贤良。
秀才
一门擅科。
半于天下。
既冠。
进士擢第
其年拔萃登科。
益州新都
开元十年举文藻宏丽。
遂上陈皇王之盛。
下借周汉之谕。
稽以洪范九畴。
天人之统。
灾变之异。
高言体大。
久而可验。
贾生之论汉也。
孙逖同入第二等。
鄠县
宇文融宠幸用事。
总领计簿。
地有不书登下之数者。
按而籍之。
乃明割利言。
辞义激切。
闻列于二府
竟还其令。
忘已忤权。
风节独立。
秩满。
判入第三等。
自周隋已来。
选部率以书判取士。
海内之所称服者。
二百年间。
数人而已。
又居其最焉。
复以常资授万年尉。
戢鸾之资。
搏鸷之用。
得不夭其性而丧其真欤。
然亦笔无疑牍。
庭绝留讼。
昊天之荐祸于我家也。
庐于外壤。
负植封树。
哀过而阳和变惨。
感达而猛兽来驯。
常伯卿尹。
四方高士。
麻吊于郊者。
匪朝夕而间焉。
莫不竦叹而希慕也。
及礼既外除。
称疾而不起。
朝廷方待以议郎博士
辞而求邑。
潞州上党
恬淡推诚。
薰然而化矣。
故老歌咏。
洋洋至今。
入拜起居舍人
搜遗求实。
典册大备。
撰开元注记三十卷。
藏在太史
屯田员外郎
未几转礼部。
时天宝改元
符瑞纷委。
郡国所献。
月有千计。
公卿称贺。
日奏数章。
总裁实难。
浚发皆丽。
元宗每赏异。
因命女史传写。
时省览焉。
方将擢居紫垣
专统大诰。
斯文既丧。
成命中止。
天宝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薨于西京宣赐里之私第。
享年五十有六。
故事中书舍人非宠终之职。
上以心许久矣。
特赠此官。
朝之殊典也。
明年正月
权厝于少陵之东。
上元广德之间
以长子官在清近。
加赠工部侍郎太子宾客
夫人博陵郡夫人崔氏。
徽闲有德。
明顺合礼。
逮事舅姑。
尝佐明祀。
归我不永。
即冥。
开元十七年
终于京师
年二十五。
窆于见子陵
长子侍御史著。
不幸早世。
继夫人宏农县太君杨氏。
大历九年三月乙卯
弃背于所封之邑。
其年七月己酉
安厝于细柳原。
自庙见至于终堂。
三十九载。
宜家之懿范
教子之明训。
睦亲之令德。
并载于已酉之铭。
次子宏农县令曾。
叔子大理评事普。
季子渭南县鲁。
永惟累世来迁。
仅二百年。
封域连冈。
昭穆相对。
礼不忘本。
时又协吉。
大历十年十月庚午
迁祔于宏农太君之茔。
博陵夫人同合焉。
夫敌已则不厌。
以子则咸贵。
若冢嗣既残于中年。
元室不归于先寝。
岂成兄之志也。
所以同异均爱。
前后相从。
亦承家之顺也。
孝礼则然。
询义惟允。
君子韪之。
诸孤不天。
幼夺严训。
志以苦立。
学以慈成。
克自修洁。
所承罔坠。
亦既成人。
重集大衅。
思养于下。
不欲具
血尽而形遗者。
顾礼而终事也。
于戏。
天德于我叔父。
以扶济儒元之道。
元精委其和。
太古合其淳。
德之厚也。
知至至之可与几。
知终终之可与存。
恬然而虚。
寂然而通。
识之达也。
五礼之宗。
六乐之奥。
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
儒之博也。
包括偫有。
陶融象外。
烛日月之光华。
连星汉之昭回。
文之雄也。
若因亲立爱。
恭友过乎悌。
引进极乎慈。
奉先追孝。
则怵惕于时感。
齐明乎夙兴。
靖于位而不以善矜。
俭于家而不以菲废。
先哲之休风遐烈。
未尝不蹈其域而冥其会也。
若处之于舜代。
则肩八元以论道。
升之于孔门。
则通四科而邻圣。
而位止于上士
教沦于衰俗。
岂苍生之不幸耶。
元风之殆绝耶。
衮积衅少孤。
恭承悯覆。
躬诲无倦。
常至夜分。
性愚难移。
犹期日就。
外傅不得专也。
诸子不得视也。
获渐庶几。
实赖慈奖。
恩未上报。
祸已先钟。
远慕何申。
有怀靡及。
所践之职。
昔所弥纶。
顾瞻庭除。
出入哀惧。
微微小子。
夙夜上惭。
迁神临。
省护摧绝。
哀以传实。
不敢假词。
铭曰。
厥初茫茫。
辅轩致皇。
至我义信。
即官于常。
开国长罗。
右将军
奄受高阳
光禄勋
卬卬天水
谥曰贞道
赫赫黄黄。
魏之元老。
司徒
启佑周邦。
践华却齐。
麾幢。
戏上赐田。
自温而迁。
迨兹十叶。
芊芊。
穆处其后。
昭列其前。
哀词具石。
永世不骞。
筑室以乏金小辍 宋 · 葛立方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萍踪留异县,小隐卜清苕。
囊罄欲质史,官卑难贳貂。
挥斤停匠手,伐木断江潮。
未有王司马,携钱过野桥。
王建816年 中唐 · 张籍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白君去后交游少,东野亡来箧笥贫。
赖有白头王建,眼前犹见咏诗人。
平明 晚清 · 文廷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知过轩诗钞
平明策马竟何之,秃芦荒又一时。
倚杖但怀陶令,观星曾咏仲初诗。
天心好织机中锦,国手难苏劫后棋。
如镜东湖堪钓鲤,素衣不为洛尘缁。
梁五 明 · 陆之裘
太常画品称绝俗,海外皆传夏公
房栊有女十五人,兰佩云鬟总如玉。
夫人贤德妇中英,伯夏乃是夫人生。
尚宝当年阅诸女,独指伯夏劳经营。
公为元娥择佳婿,卢氏一男才夐异。
便卜良期使委禽,弱冠卢卿果登第。
拜官刑部临斩人,断元号跃趋其身。
大惊构疾弃结发,始信袁公相入神。
红颜寡妇悲秋早,苔积空闺叶堪扫。
绿窗自泣啼乌夕,青镜那窥舞鸾晓。
嫁时生女在卢门,赘得梁贤生外孙。
才高却遭世俗忌,移家避谤东西奔。
湖山舍馆从人假,卖药谈诗无识者。
旧友空存顾相公,新亲岂尽王司马
吾母之母吴公妻,伯娥异母还同襦。
若从夏氏论亲戚,我与梁兄何所殊。
即今暂寄胥门屋,西山日映横塘绿。
名园主人予妇翁,停桡月下来三宿。
梁兄床头无一钱,呼儿具食云松边。
明灯滑几写香茗,长文短赋陈佳篇。
嗟哉丈夫胡太息,古来屈事谁能直。
眼前将相几兴衰,风尘莫问樊侯忆。
千泉(文田案唐书突厥列传贺鲁西取咄陆可汗故地建牙于千泉自号沙钵罗可汗 元初 · 耶律铸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拥花羽骑附飞翼,倾地铁林和鸟翔。
黄金练愈凝霜重,青玉龙争掣电光(千泉在大碛石东非前史中所见千泉也河间王亲鏖战追骑于此飞翼鸟翔二陈名也碎事金练金甲也杂俎云常见青龙突陈乃知剑之灵也唐王仲初诗衣袂障风金缕重剑光横雪玉龙寒)
至避暑山庄即事成什乾隆辛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六
沾渥孟中及仲初,快晴幸过两旬馀今夏四月廿一五月初一两次之雨实为应时沾沛更幸二麦正当结实之际阅今晴霁二十馀日途中所见有登场者颗粒饱绽可称上稔)
麦收早晚均崇若,涂涉山川总晏如。
敢以熙和懈勤省,依然宵旰弗宁居。
地高关外田虽种,一雨尤佳又望予(关外间亦连次得雨秋禾俱已出土青葱惟山田利于雨多晴久待霖来此又殷颙望)
方实孙乐府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七四、《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后村题跋》卷二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半山语也。
乐府妙处要不出此二句,世人极力模拟,但见其寻常而容易者,未见其奇崛而艰辛者。
方君端仲年事富,笔力健,取古人难题轶事斲成数十百首,激昂蹈厉,流出胸臆,亦可谓之快事矣。
昔之名家惟张籍、王建、李贺,然唐人于云「业文三十春」,于建云「白头王建」,以齿宿而工也。
贺母忧,贺呕出心肝,以思苦而传也。
君他日益老苍,益刻苦,语出惊人,如半山所云,则此编目以别集可也。
阮安人墓志铭1251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二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莆田
始余执亲丧既禫矣,王君仲初墨衰越邑踵门而来,曰「吾母待君铭而葬」,词极悲苦。
余谢曰:「君请勤矣,如余哀未释何,少需即吉为之」。
既而仲初过傍郡,余造朝,数走仆责前诺,词益悲苦,余不获以老悖辞。
按王、阮,温、福旧族也,世姻也。
王居长溪,阮居平阳
安人迪功郎延年之孙女,承奉郎世全之配,迪功郎、前拟差荆湖北路制置大使司准备差遣复之母。
复,仲初也。
安人幼知孝敬,涉图史。
始嫁,夫家窭,承奉公又倾赀助叔婚学,聘师教子之费尤厚,不足则取诸奁妆,安人不少靳。
仲初少游四方,诲以择交,故仲初多闻诸前辈之言;
又勉以行好事,做好人,故仲初早有朋友之誉。
仲初未仕,客罗浮郡斋,积敩学金航饱亲。
至邑,饥民掠之,家人欲讼于官,安人不可而止。
仲初戊戌第,为华亭
岁荒,被檄劝分,安人曰:「苟可活民,吾箧笥所有,汝悉持去」。
乐善好施,天性然也。
承奉公贫而好礼,户外常有不速之宾,觞豆不精洁则诃谴妾媵,安人常以微词解纷,顺适其意,宗戚邻里、部曲舆隶皆诵其贤。
仲初迎二老人就养华亭岁馀,不幸承奉公即世,母子质鬻扶舁,仅能返乡。
安人自是家事一不挂口,禀实而气和,至老未尝择饮食,近药饵。
淳祐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以微疾逝,年八十二。
孙男一人,德之,未冠拔胄解。
孙女一人。
某年月日,葬于浑江之原。
仲初荆门军长林县主簿时,余以书荐于大使秋壑贾公安人览之曰:「他日吾松槚间得若人数语足矣」。
嗟夫,吾衰也久矣,血指之笑,覆瓿之讥,每引笔行墨辄面汗心愧,安人何爱于是文乎!
铭曰:
昔从子,今从夫,善可书,铭不诬(《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四。)
辈:原无,据清抄本补。
还家杂诗 其四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出处:海日楼诗卷七
魏塘迤以北,汉塘迤以东。
海防来自古,内庳外差隆。
吾郡南江委,谷水蟠其中。
津渠交地阞,堤堰争人工。
颇疑马塘筑,实绝分江通。
从兹南纪绝,郦言皆穷。
燕齐填九河,嬴氏湮三江
所以山海间,往往留秦踪。
毋以仲初记,上揆神禹功。
吾将咨海若,一往皆礨空(舟循汉塘西南行。)
贤劫千佛名经 北宋 · 释惠清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七八、《句容金石记》卷四
粤惟大劫初启,三界渐成。
光音布金藏之云,洪雨涵大千之界。
现优昙于大海,应贤劫以传灯。
劫长劫短,或灭或增。
灯灯不绝,佛佛继兴
度无量众,摄化有情者。
邑有开士李京、高祺、众信等,家传孝悌,誓发四宏。
继须达之遗风,作阿育之日业。
同兴奉佛之因,共结菩提之果。
各抽净贿,用刊千佛。
安窣睹波,良缘斯备,功不唐捐。
先愿皇风永扇,佛日增辉。
作地生之巨祉,为见世之津梁。
生生常奉于真风,世世长亲于佛会。
家门肃睦,祖祢超升。
同缘随喜,福果他生。
见贤劫之道场,礼龙华之弥勒。
虚空有尽,此福无穷。
大宋绍圣三年五月日。
当院徒弟同管勾僧承安、承实,当寺专管勾造塔沙门修进,当寺校勘藏经沙门惠清序文,当寺校勘长沙门从觉,当寺塔院住持沙门叔英立石,劝缘兴教禅院住持传法沙门清济,当县后行手分胡祥书,当县会首前行高祺,都会首杂事李京,同劝缘押司录事许隆、祁先。
今具舍钱施主姓名如后兴教禅院住持沙门清(□□省。),押司录事许隆、祁先、印兴、徐道,杂事李京,前行高祺(已上各二千省。),前行胡宗元、徐政、李安、经初,后行许用、王华、胡祥、经真、刘严、许宣、包象、丁和、许澄、蔡宁,乡司团首丁珉、高嵩,书手乐容、高明、经祥、戎初,贴司丁琦、胡章、孔琪、江源、张圭,厅子姚教,搯子戴忠等七人(已上各一千省。),市居本府助教仲文(三千省。),管忠政、管忠顺、王公定(巳上各二千省。)郭礼、许怡、姚德全、汪明、高庆福,刘怀信、汤世程、江仲华、陈庆、王庆颜、刘振、汪仲初、王仲德、汪宣、李迁、徐安平、高庆安、刘洙、刘滋、孙子隆、许昭庆、周辙、陈皋、张通、许世章、曹元、河北李训、王密、苗忠义(各一千省。)李京母徐氏(二千省。),妻(一千省。),江仲文妻许氏(二千省。)刘滋妻张氏六娘(一千省。),丁琦妻张慧贤(一千省。),乡居望仙乡巫銶(二千省。)句容乡田嵩(千五省。),仁信乡谭怀政,解忠昭移风乡江圭,福祚乡杨隆,孝义乡张宣,上容乡陈臻,通德乡杜晦,望仙乡巫执中、坐岐、巫仲徽、巫敦书(已上各一千省。)
金陵袁居中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