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窃李义府诗(枣强尉张怀庆,好偷窃名士文章,李义府尝赋诗云:“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怀庆乃为诗云云。) 唐 · 张怀庆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生情镂月为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
照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时人因为怀庆语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送崔参军往龙溪 盛唐 · 王昌龄
七言绝句 押漾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
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
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
上马当山神(开元中,昌龄自吴抵京,舟行至马当山。先有祷神备,属风便不能驻,命使赍献于庙,及草履致于夫人,题诗云云。当市草履时,兼市金错刀一副,贮履内,忘取之,并将往。行数里,忽有赤鲤鱼长三尺,跃入舟中,剖腹得刀焉。) 盛唐 · 王昌龄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青骢一匹昆崙牵,奏上大王不取钱。
直为猛风波滚骤,莫怪昌龄不下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盛唐 · 李白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孟浩然集序 唐 · 王士源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八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学不为儒。务掇菁藻。文不按古。匠心独妙。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閒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坐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丞相范阳张九龄侍御史京兆王维尚书侍郎河东裴朏范阳卢僎大理评事河东裴总华阴太守郑倩之守河南独孤策率以浩然为忘形之交。山南采访使本郡守昌黎韩朝宗。谓浩然閒代清律。寘诸周行。必咏穆如之颂。因入奏与偕行。先扬于朝。与期约日引谒。及期。浩然会寮友。文酒讲好甚适。或曰。子与韩公豫诺而忘之。无乃不可乎。浩然叱曰。仆已饮矣。身行乐耳。遑恤其它。遂毕席不赴。由是閒罢。既而浩然亦不之悔也。其好乐忘名如此。士源它时尝笔赞之曰。导漾挺灵。实生楚英。浩然清发。亦自其名。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时浩然疾𤻞发背且愈。相得欢甚。浪情宴谑。食鲜疾动。终于冶城南园。年五十有二。子曰仪甫。浩然文不为仕。伫兴而作。故或迟行。不为饰动以求真。故以诞游。不为利期以放性。故常贫。名不继于选部。聚不盈于担石。虽屡空不给。而自若也。士源幼好名山。行年十八。首事陵山。践止恒岳。咨求通元丈人。又过苏门。问道隐者元知运。太行采药。经王屋小有洞。太白习隐诀。终南修亢仓子九篇。天宝四载徂夏。诏书徵谒京邑。与冢臣八座讨论。山林之士麇至。始知浩然物故。嗟哉。未禄于代。史不必书。安可哲踪妙韵。从此而绝。故详问文者。随述所论。美行嘉闻。十不纪一。浩然凡所属缀。就辄毁弃。无复编录。常自叹为文不逮意也。流落既多。篇章散逸。乡里搆采。不有其半。敷求四方。往往而获。既无他事。为之传次。遂使海内衣冠缙绅。经襄阳思睹其文。盖有不备见而去。惜哉。今集其文诗二百一十八首。分为四卷。诗或缺逸未成。而制思清美。及他人詶赠。咸录次而不弃耳。
扬州龙兴寺经律院和尚碑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
菩萨调伏身心。具一切智。调伏心者为定慧。调伏身者为律仪。假烦恼而后有身心。有身心而后开知见。权衡并用。何莫由之。如来于鹿野苑中。为位具法轮。始开此法。持律第一。有优波离如来。谓戒为性源。因定见性。定为慧本。因慧得常。不依科教。无所成实。乃宣告四辈。摄护身心。命以优波长老集毗尼藏。以优波无缘此土。摩诃迦叶启迪当来。而付嘱之。与禅同祖者数世。去圣滋远。枝剖条分。今学者所宗。四分为盛。此间有数息诸观。以摄乱意。是盖禅那之滥觞也。夫沙门奉律。犹世间行礼。若备中和易直之心。而无升降周旋之节。于义为非。为义非为半人。恭惟世间。皆归佛性。体无分别。俱会一乘。胜妙法蠡。爰倾海水。明彻宝器。方贮醍醐。禅律二门。如左右翼。和尚执持戒律。兼修定慧。恩制落染。为人式瞻。六十年矣。和尚法号怀仁。其人也。惟天宝十载十月十四日。晨起盥漱。绳床跏趺。心奉西方。既曛。就灭于龙兴寺。春秋八十三。僧夏六十。缁素弟子。北拒泗沂。南踰岭徼。望哭者千族。会葬者万人。其上首曰越州开元寺僧昙一福州开元寺僧宣一常州兴宁寺僧义宣杭州谭山寺僧惠鸾东京敬爱寺僧璿光润州栖霞寺僧法瑜僧乾印润州天乡寺僧法云扬州崇福寺僧明幽延光寺僧灵一龙兴寺僧惠远等。天下甘露。正味调柔。人中象王。利根成熟。音乐树下。长流福慧之泉。雪山峰顶。仰见清凉之日。金刚决定。烦恼无馀。优昙开敷。香洁盈满。罔不成实。乐说辨才。得法华三昧。众所知识。物之依怙。法施之恩重。偫居之感深。哀奉色身。经始灵塔于某原。像教也。幽公自幼及衰所亲侍。静言元梵。俯托斯文。试言之曰。先陀婆者。分于一名。摩醯目者。夹于三点。众法归善。偫缘体无。道岂远人。宏之在我。外离诸相。犹行邪道。内度四生。方为灵觉。至若调牛良田。唯待天雨。渡驮巨海。荷护持囊。喻夫灵药毒草。同在林中。甘泉淤泥。共生地下。畴能了达。惟我宗师。和尚太原郭氏。厥后迁于淮左。孩抱之岁。誓齿道门。亲慈所钟。志不可夺。因瑶台成律师受具戒。律文有往哲所疑。时贤或误。一言曲分于象表。精理自得于环中。声振京师。如晞日月。诸寺固请纲领。乃默而东归。即还扬都。俯允偫愿。常诵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如意轮陀罗尼般若。佛心我得。此心众生。亦如谓天台止观。是一切经义。东山法门。是一切佛乘。色空两亡。定慧双照。不可得而称也。寒不加服。暑不摄齐。食不求饱。居不易坐。四方施舍。归于大众。一身有无。均于最下。朝廷之士。衔命往复。路出惟扬。终岁百数。不践门阈。以为大羞。仰承一盻。如洗饥渴。和尚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臣言。依于忠。与上人言。依于敬。佛教儒行。合而为一。虑学者流误。故亲教经论。延来者听受。故大起僧坊。将警偫迷。故广图菩萨因地。善护诸命。故曲济众生寿量。以文字度人。故工于翰墨。法皆佛法。兼采儒流。以我慢为防。故自负衣钵。以规范为任。故纲正缁林。以发挥道宗。故上纡睿礼。以感慕遗迹。故不远他邦。以龙象参议。故再至京国。以轨度端明。故研精律部。黄门侍郎卢藏用。才高名重。罕有推挹。一见和尚。慕味循环。不能离坐。退而叹曰。宇宙之内。信有当人。黄门于院内置经藏。严以香灯。天地无疆。象法常在。太子太保陆象先吏部尚书毕构少府监陆馀庆吏部尚书崔日用秘书监贺知章礼部尚书裴宽中书侍郎严挺之河南尹崔希逸太尉房琯中书侍郎平章事崔涣礼部尚书李澄词人汜水尉王昌龄等。所共瞻奉。愿同洒扫。建塔之地。广狭如素。高卑得中。周临四衢。平睹千里。门人环莳列柏。荐以名香。空旷寂寥。以哀以慰。夫子门人。轻重诸侯之国。如来子弟。皆为释梵之师。敬悦其风。以偈铭曰。
佛境无二。佛心皆一。随其根源。乃起禅律。持戒外奖。观空内谧。是藏私耶。众僧秘密。昏醉亿万。求醒者稀。如来戒定。与尔为归。性空因戒。垢重初微。彼上人者。深乎道机。真空不生。妙果无得。开明戒定。洗去怨贼。衣染波利。鼻闻薝卜。白日正圆。如何昏黑。昏黑既已。四辈号咷。不见金榇。空图白毫。月明江阔。木落山高。迥野孤塔。偫心郁陶。训迪真子。森然朗达。阿难苾刍。迦叶菩萨。仙发承足。诸天奉钵。智火遽然。独留缁褐。月苦淮甸。风悲楚川。千株茂树。百道春泉。佛日长晦。浮图岿然。哀哀龙象。大庇偫缘。
礼部员外郎陶氏集序 唐 · 顾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八
乐殷上帝。上帝临下。俾夫文星。惊动民心。二南六义。在乎章句。安乐哀思。在乎音响。君子入其国。观其乐。知其教。制氏徒备乎铿锵。此立言之大。传称不朽。易曰尚词。唐词臣姓陶氏。讳翰。冀方思深之裔。前汉青。后汉谦。东晋侃。至靖节贞白二先生。生人表秀。閒朝育才。方守省署。庆钟于君。开元十八年进士上第。天宝文明载登宏词拔萃两科。累陟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喉舌密勿。坛场破的。无发不中。行在六经。志在五言。尤精赋序。朝出暮遍。殷如奋铎。声塞海隅。化诸溺音。蔚公之容。风山籁静。然华实光于苑圃。綦毋著作潜王龙标昌龄则其勍敌。登公之门。李膺之门也。鲍马二京兆中书谢舍人良弼良辅侍御史李封殿中刘全诚名自公出。名著公器。神人所怪。宁贵不名详矣。大抵文体十年一更。有体病而才赡。有言纡而事直。有文胜而理乖。雅艳殊致。云和之源。杳以无穷。折为万派。嗣子问儒为法官。捧先人之集。霜露之疾。将愬于吾綦母通问之世友。抚事编次。咨于彝训。稽于故实。是有冠篇之述乎哉。
监察御史储公集序 唐 · 顾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八
圣人贤人。皆钟运而生。述圣贤之意。亦钟运盛衰矣。开元十四年。严黄门知考功。以鲁国储公进士高第。与崔国辅员外綦母潜著作同时。其明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此数人皆当时之秀。而侍御声价隐隐。轥轹诸子。其文篇赋论。凡七十卷。虽无云雷之会。意气相感。而扶危拯病。绰有贤达之风。拔身虏庭。竟陷危邦。士生不融。可以言命。然窥其鸿黄窈窕之学。金石管磬之声。如登瑶台而进玉府。灵扃邃宇。景物寥映。绿流翠草。佳木好鸟。不足称珍。嗣息曰溶。亦凤毛骏骨。恐坠先志。溯洄千里。泣拜告余曰。我先人与王右丞。伯仲之欢也。相国缙云。尝以序冠编次。会缙云之谪亡焉。后辈据文之士。风流不接。故小子获忝操。伏恐魂游无方。嗤责造次。茫茫古道。不见来者。岂以龙战。害乎鹿鸣。齐竽竞吹。燕石争宝。呜呼。薄游之士。未跻一峰。己伐其峻。登阆风者。乃知其迤逦昏明。掩豁将尽。复通之者。其若是乎。
翰林学士李公墓碑 唐 · 裴敬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四
李翰林名白。字太白。以诗著名。召入翰林。世称才名占得翰林。他人不复争先。其后以胁从得罪。既免。遂放浪江南。死宣城。葬当涂青山下。李阳冰序诗集。粗具行止。敬尝游江表。过其墓下。爱其才。壮其气。味其嗜酒。知其取适。作碑于墓。且曰。先生得天地秀气耶。不然。何异于常之人耶。或曰。太白之精下降。故字太白。故贺监号为谪仙。不其然乎。故为诗格高旨远。若在天上物外。神仙会集。云行鹤驾。想见飘然之状。视尘中屑屑米粒。虫睫纷扰。囷蠢羁绊蹂躏之比。又尝有知鉴。客并州。识郭汾阳于行伍间。为免脱其刑责而奖重之。后汾阳以功成官爵请赎翰林。上许之。因免诛。其报也。又尝心许剑舞裴将军。予曾叔祖也。尝投书曰。如白愿出将军门下。其文高。其气雄。世稀其本。惧失其传。故叙传之。太和初。文宗皇帝命翰林学士为三绝赞。公之诗歌与裴旻将军剑舞洎张旭长史草书为三绝。夫天付上才。必同灵气。贤杰相投。龙虎两合。可为知者言。非常人所知也。夫古以名德称占其官谥者甚希。前以诗称者。若谢吏部何水部陶彭泽鲍参军之类。唐朝以诗称。若王江宁宋考功韦苏州王右丞杜员外之类。以文称者。若陈拾遗苏司业元容州萧功曹韩吏部之类。以德行称者。元鲁山阳道州。以直称者。魏文贞狄梁公。以忠烈称者。颜鲁公段太尉。以武称者。李卫公英公。以学行文翰称者。虞秘监。唐之得人。于斯为盛。翰林其以诗称之一也。予尝过当涂。访翰林旧宅。又于浮图寺化城之僧。得翰林自写访贺监不遇诗云。东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味之不足。重之为宝。用献知者。又于历阳郡得翰林与刘尊师书一纸。思高笔逸。又尝游上元蒋山寺。见翰林赞志公云。水中之月。了不可取。刀齐尺量。扇迷陈语。文简事备。诚为作者。附于此云。会昌三年二月中。敬自淠水草堂南游江左。过公墓下。四过青山。两发涂口。徘徊不忍去。与前濮州鄄城县尉李劭同以公服拜其墓。问其墓左人毕元宥。实备洒扫。留绵帛具酒馔祭公。知公无孙。有孙女二人。一嫁刘劝。一嫁陈云。皆农夫也。且曰。二孙女不拜墓已五六年矣。因告邑宰李君都杰。请免毕元宥力役。俾专洒扫事。嘻。享名甚高。后事何薄。谢公旧井。新墓角落。青山白云。共为萧索。巨竹拱木。如公卓荦。天长地久。其名不朽。此为祭文。写授元宥。又为碑曰。贵尽皆然。名存则难。故余重名不重官。作李翰林碑。十五字而已。
河岳英灵集序 唐 · 殷璠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六
梁昭明太子撰文选。后相效著述者十馀家。咸自称尽善。高听之士。或未全许。且大同至于天宝。把笔者近千人。除势要及贿赂者。中间灼然可尚者五分无二。岂得逢诗辄赞。往往盈帙。盖身后立节。当无诡随。其应诠拣不精。玉石相混。致令众口销铄。为知音所痛。夫文友神情体雅。编纪者能审鉴诸体。安详所来。方可定其优劣。论其取舍。至如曹刘。诗多直致。语少切对。或五字并侧。或十字俱平。而逸价终存。然挈瓶肤受之流。责古人不辨宫商。词句质素。耻相师范。于是攻乎异端。妄为穿凿。理则不足。言常有馀。都无比兴。但贵轻艳。虽满箧笥。将何用之。自萧氏以还。尤增矫饰。武德初微波尚在。贞观末标格渐高。景云中颇通远调。开元十五年声律风骨始备矣。实由主上恶华好朴。去伪从真。使海内词人。翕然遵古。有周风雅。再阐今日。璠虽不佞。窃尝好事。常愿删略偫才。赞圣朝之美。爰因退迹。得遂宿心。粤若王维王昌龄储光羲等三十五人。皆河岳英灵也。此集即以河岳英灵为称。诗一百七十首。分为上下卷。起甲寅。终乙酉。论次于序以品藻。各冠于篇额。如名不副实。才不合道。纵压梁窦。终无取焉。
叙诗 唐 · 张祜
押支韵 出处:全唐诗补逸
二雅泄诗源,滂滂接涟漪。
宣尼昔道决,豁豁无阻疑。
小开作泾港,大涨为塘陂。
可令万顷澄,可使百派支。
生民苟灌溉,九谷长蕃滋。
何意束晰徒,《补亡》辄继之。
安知去圣远,立旨无乖隳。
五言起李陵,其什伤远离。
雄材耻小用,属咏隅成规。
后时班婕妤,团扇托忧悲。
枚情既云妙,蔡韵肯容卑。
建安陈思王,龙变五不知。
刘桢骨气真,王粲文质奇。
阮公先兴亡,陆氏以才推。
雅怨止潘子,高摽存左思。
延年得殊致,灵运拔英姿。
沈侯美玉蕴,谢守文锦摛。
江词骋奇妙,鲍趣出孤危。
飘飘彭泽翁,于在务脱遗。
陈隋后诸子,往往沙可披。
拾遗昔陈公,强立制颓萎。
英华自沈宋,律唱□相维。
其间岂无长,声病为深宜。
江宁王昌龄,名贵人可垂。
波澜到李杜,碧海东弥弥。
曲江兼在才,善奏珠累累。
四面近刘复,远与何相追。
迩来韦苏州,气韵甚怡怡。
伶伦管尚在,此律谁能吹。
诗 唐 · 无名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明月下山头,天河横戍楼。
白云千万里,沧江朝夕流。
浦沙望如雪,松风听似秋。
不觉烟霞曙,花鸟乱芳洲(以上均见《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引王昌龄《诗格》。)。
与贾希逸书 唐 · 孙樵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四
主数足下。曩者樵耳足下声。愤足下售于时何晚。及目足下五通五十篇。则足下困于上亦宜矣。物之精华。天地所秘惜。故蒙金以沙。锢玉以璞。珊瑚之丛。必藏重溟。夜光之珠。必颔骊龙。抉而不知已。积而不知止。不穷则祸。天地雠也。文章亦然。所取者廉。其得必多。所取者深。其身必穷。六经作。孔子削迹不粒矣。孟子述。子思坎轲齐鲁矣。马迁以史记祸。班固以西汉祸。扬雄以法言太元穷。元结以浯溪碣穷。陈拾遗以感遇穷。王勃以宣尼庙碑穷。玉川子以月蚀诗穷。杜甫李白王江宁。皆相望于穷者也。天地其无意乎。今足下立言必奇。摭意必深。抉精剔华。期到圣人。以此贾于时。钓荣邀富。犹欲疾其驱而方其轮。若曰爵禄不动于心。穷达与时上下。成一家书。自期不朽。则非樵之所敢知也。呜呼。孤进患心不苦。及其苦。知者何人。古人抱玉而泣。樵捧足下文。能不濡睫。惧足下自得也浅。且疑其道不固。因归五通。不得无言。
送卢秀才应举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引用典故:穿杨
几载阻兵荒,一名终不忘。
还冲猛风雪,如画冷朝阳(时多画李白、王昌龄、常建、冷朝阳冒风雪入京)。
句好慵将出,囊空却不忙。
明年公道日,去去必穿杨。
唐风集序 晚唐 · 顾云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五
大顺初。皇帝命小宗伯河东裴公掌邦贡。次二年。遥者来。隐者出。异人俊士。始大集都下。于偫进士中。得九华山杜荀鹤。拔居上第。诸生谢恩日。列坐既定。公揖生谓曰。圣上嫌文教之未张。思得如高宗朝拾遗陈公。作诗出没二雅。驰骤建安。削苦涩僻碎。略淫靡浅切。破艳冶之坚阵。擒雕巧之酋帅。皆摧撞折角。崩溃解散。扫荡词场。廓清文祲。然后有戴容州刘随州王江宁。率其徒扬鞭按辔。相与呵乐。来朝于正道矣。以生诗有陈体。可以润国风。广王泽。因擢生以塞诏意。生勉为中兴诗宗。生谢而退。次年。宁亲江表。以仆故山偕隐者。出平生所著五七言三百篇见简。咏其雅丽清苦激越之句。能使贪吏廉。邪臣正。父慈子孝。兄良弟顺。人伦纲纪备矣。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吞贾喻八九于胸中。曾不虿介。或情发乎中。则极思冥搜。游泳希夷。形兀枯木。五声劳于呼吸。万象悉于抉剔。信诗家之雄杰者也。美哉裴公之知人。为不诬矣。于戏。旌别淑慝。史臣之职也。仆幸得为之叙录。视其人齿尚壮。才力未尽。讴吟之兴方酣。视其继作。得如周颂鲁颂者。广之为唐风集。老而益精。留次序(一作别为之次序)。景福元年壬子夏述。
韦苏州集序 北宋 · 王钦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八〇、《皕宋楼藏书志》卷六九
韦苏州,唐史不载其行事,林宝《姓纂》云:「周逍遥公夐之后,左仆射、扶阳公待价生司门郎中令仪,令仪生銮,銮生应物,应物生监察御史、河东节度掌书记庆复」。李肇《国史补》云:「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其为诗驰骤,建安已还,各得风韵。详其集中诗,天宝时扈从游幸,疑为三卫。永泰中任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大历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归善福精舍。建中二年,由前资除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改制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贞元初,又历苏州,罢守,寓居永定精舍。其后事迹究寻无所见」。肇又云:「开元以后,位卑而著名者,李北海、王江宁、李馆陶、郑广文、元鲁山、萧功曹、张长史、独孤常州、崔比部、梁补阙、韦苏州。以集中事及时人所称考其仕宦本末,得非遂止于苏邪」?案白居易《苏州答刘禹锡》诗云「敢有文章替左司」,左司盖谓应物也,官称亦止此。有集十卷,而缀叙猥并,非旧次矣。今取诸本校定,仍所部居,去其杂厕,分十五总类,合五百七十一篇,题曰《韦苏州集(旧或云《古风集》,别号《澧上西斋吟稿》者又数卷。)》,可以缮写。嘉祐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太原王钦臣记。
按:《韦苏州集》卷首,四部备要集部。
成州同谷县杜工部祠堂记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六、《嵩山文集》卷一六
自古王侯将相而庙祀者,皆乘时奋厉,冒败虎狼死守,以身为天下临冲;或岩廊嚬笑,以治易乱,即危而安,其在鼎彝之外,而人有奉焉。否则,贤守令真为民之父母,斯民谣颂之不足,取其姓以名其子孙,久益不能忘,则一郡之邑祠之。否则,躬德高隐,崇仁笃行,若节妇孝女,有功于风俗者,一乡一社祠之。顾惟老儒士,身屯丧乱,羁旅流寓,呻吟饥寒之馀,数百年之后,即其故庐而祠焉,如吾同谷之于杜工部者,殆未之或有也。呜呼盛矣哉!曰名高而得之欤?曰非也。苟不务实而务名,则当时王维之名出杜之上,盖有天子宰相之目,且众方才李白而多之也。是天宝间人物特盛,有如高适、岑参、孟浩然、云卿、崔颢、国辅、薛据、储光羲、綦毋潜、元结、韦应物、王昌龄、常建、陶翰、秦系、严维、畅当、阎防、祖咏、皇甫冉、弟曾、张继、刘慎虚、王季友、李颀、贺兰进明、崔署、王湾、张谓、卢象、李嶷之诗,粲然振耀于世,未肯少自屈,而人亦莫敢致之也,非湜,籍辈于韩门比。然有良玉必有善贾,厚矣,韩文公之德吾工部也。自是而工部嶷嶷绝去一代,颉颃不可揉屈之士而岳立矣。然犹惜也,何庸李白之抗邪!昔夫子录秦诗而不录楚诗,盖秦有周之遗俗,如玉之人在板屋则伤之也。楚则僭周而王矣,沧浪之水既以濯吾缨,虽浊忍以濯吾足哉?李则楚也,亦不得与杜并矣,况馀子哉!彼元微之,谗谄小人也,身不知裴度、李宗闵之邪正,尚何有于李杜之优劣也邪?然前乎韩而诗名之重者钱起,后有李商隐、杜牧、张祜,晚惟司空图,是五子之诗,其源皆出诸杜者也。以故杜之独尊于大夫学士,其论不易矣。而在本朝,王元之学白公,杨大年矫之,专尚李义山,欧阳公又矫杨而归韩门,而梅圣俞则法韦苏州者也。实自王原叔始勤于工部之数集,定著一书,悬诸日月矣。然孰为真识者?靡靡徒以名得之欤?唯知其为人,世济忠义,遭时艰难,所感者益深,则真识其诗之所以尊,而宜夫数百年之后,即其流寓之地而祠之不忘也。工部之诗一发诸忠义之诚,虽取以配国风之怨,大雅之群可也。或玩其英华而不荐其实,或力索故事之微而自谓有得者,不亦负乎!祠望凤凰台而临百丈潭,皆公昔日所为诗赋之所也。公去此而汗漫之游远矣哉,而此邦之人思公,因石林之虚徐,溪月之澄霁,则尚曰公之故庐,今公在是也。予尝北至鄜畤,观公三川之居,爱之矣,而此又其胜也。不知成都浣花之居复又何如哉?信乎,居室可以观士也已。同谷秀才赵惟恭捐地五亩,县涑水郭慥始立祠,而属余为之记,使来者美其山川而礼其像,忠其文,且知公自其十有一世之祖恕予而来以忠许国矣,则其所感者既远,人亦远而莫之能忘,与夫王侯将相之祠,未知果孰传邪!其像则本之成都之旧云。宣和五年五月己未,朝请大夫、知成州晁说之记并书。
无题 宋 · 林敏功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客情。
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按:《永乐大典》卷八九九引作林子仁诗,实为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见《全唐诗》卷一四三。)。
临川道中 南宋 · 释绍嵩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历历沿荒岸,初闻落日蝉。
江花铺浅水,村馆复临川。
径仄傍无地,峰回别有天。
吾行吾自返,兹意与谁传(皇甫冉、郑谷、李嘉祐、王昌龄、诚斋、于湖、诚斋、李嶷)。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其二十四 南宋 · 释绍嵩
七言绝句 押萧韵
一树寒梅白玉条,傍岩隈石韵萧萧。
诗孱无柰陈桥月,月照清香太易消(戎昱、王昌龄、陈克、皮日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