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温迁约”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681年1月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祖宏寿。获嘉县开国侯
父万善。皇朝左监门将军持节隆州诸军事隆州刺史上护军成安县开国男
谥曰信。某郡某县崔献年六十七。
夫推其天命。南端上将之文。
考其地灵。北极崆峒之武。
厌次东方曼倩。卓达于孙吴
琅琊诸葛孔明。深期于管乐。
贞观九年起家太穆皇后挽郎十六年营州都督府参军事
燕齐辽远。所以分置营州
天子命我。以参卿军事。
太宗文武圣皇帝把斧龯。动璇玑。
发西土之人。爰整其旅。
问东夷之罪。恭行天罚。
公自家刑国。资父事君。
王粲神武。弃班超之笔砚。
一鼓作气。方轻肉食之谋。
七旬舞干。始受昌言之拜。
二十三年迁除王府西閤祭酒梁孝王武者。
汉皇之少子。广东苑属平台。
司马相如所以骋其词赋。陈思王植者。
魏国之天人。游西园拥飞盖。
邯郸子淑所以为其宾友。永徽六年晋州司士
龙朔三年岐州司户。剪桐垂棘。
圭璧相辉。紫凤宝鸡
休祥狎至。从乾值巽之风土。
被山带河之国邑。邦君坐啸。
方推太守之名。邻国从游。
始屈陪臣之礼。寻丁外忧三年。
泣血一恸。能使禽兽莫触其松柏。
神仙每留其玉石。春秋忽变。
有君子之终身。金革不辞。
达贤人之俯就。麟德元年有诏起公为左威卫修仁府左果毅都尉
仍命羽林军长上。乘舆历日月。
步山川。详益地之图书。
听干云之律吕。长城十角。
尽入提封。高阙三袭。
并为州县。于是九姓抗表。
请筑安北府城。诏公驰驿。
许以便宜从事。则荣奉中旨。
计日期还。亲降銮舆。
待于故都楼上。虽复东西万里。
张博望之寻河。装橐千金。
陆大夫之使越。犹未闻降星跸。
迥帝车。拟于陶侃
天门之八袭。方于鲁阳
留白日于三舍。若夫类上帝。
遍偫神。则孔宣父之所刊者五年一狩。
泰山。禅梁甫
管夷吾之所识者十有二君。秦皇致风雨之迷。
魏后积貂羊之耻。夫名山之所望。
非我后而谁哉。是以驭苍龙。
控玉凤。阴阳不测。
发挥于作乐之文。天地无私。
揖让于升中之礼。公受命陪祠汶上
扈跸梁阴。列藩卫于环星。
受嘉名于捧日。与夫茂陵之下。
独留符命之书。河洛之间。
不睹汉家之事。岂同年而语也。
朝鲜旧壤。歌箕子之风谣。
斗骨危城。属乌孙之背诞。
地惟孤竹。不闻谦让之名。
亲则同株。曾无急难之意。
特进泉男生。以萧墙搆孽。
蔓草方滋。欲去危而就安。
思转祸而为福。请归有道。
使者相望。天皇慜一物之推沟。
诏公于国城内迎接。先之以造化之大。
示之以雷霆之威。受其璧。
焚其。更徵侍子。
来朝京阙。亦犹郦生凭轼。
齐国而下其城。贾谊上书
伏匈奴而笞其背。乾封元年诏迁游骑将军左威卫义阳折冲都尉
仍加上柱国右羽林军长上如故。是岁也。
太子太师英国公登坛而拜。凿门而出。
紫泥明诏。不入于三军之中。
黄石奇兵。自行于九天之外。
山林为室。不能有籓篱之险。
鱼鳖成桥。不能有逃亡之路。
诏公出使。预参帷幄。
进奇策。纳嘉谋。
攘无臂而执无兵。战必胜而攻必取。
斩大风之翼。雾卷青邱。
卧长鲸之鳞。烟销碧海。
二年平夷功诏除定远将军右武卫中郎将检校左羽林军总章二年诏迁宣威将军左武卫将军检校右羽林。
袭封成安男咸亨二年进爵为子。
寻奉别敕检校右羽林军。馀如故。
太夫人以榆晚节。雾露沈疴。
感年岁之扶危。受皇天之赐药。
屡陈表疏。方请告归。
频降丝纶。未蒙优许。
则知忠臣奉上。多从孝子之门。
受命临戎。始见忘家之事。
潘安仁之岂弟。始奉轻轩。
张景允之纯深。终悲画扇。
仪凤三年以内忧解职。寻降诏起复本官。
四年云麾将军。正除左武卫将军
检校右羽林军如故。王人夺服。
才闻赵熹之丧。明主相忧。
独讶何曾之毁。且割哀而从礼
将以义而断恩。受军麾命服之数。
期门佽飞之职。以汉宫清署。
忽照边烽。秦塞长城。
遂闻胡马。匈奴未灭
霍去病所以辞家。天子动容。
周亚夫于焉不拜。调露元年诏公龙门镇守。
兼于夏州防捍。饮冰受命。
倍道兼行。鞍甲成劳。
晦明为疾。玺书降问。
即日追还。中使接迹于家庭。
尚药绸缪于锡赉。人生讵几。
神道何知。仰观于天。
值三军之星落。俯察于地。
逢五将之山崩。诏书来北斗之门。
图像在南宫之壁。以三年秋七月
薨于紫桂宫右羽林军之官第。诏赐御食。
并锦被一张。常服一袭。
杂采百五十段。赐物一百段。
一百石。敕书吊赠。
礼越常班。丧葬所资。
数优恒典。琳琅触目。
日月在怀。陶谦则戏引幡旗。
贾逵则常陈部伍。闺门有德。
欢若友朋。事君无隐。
心如铁石。至如出车授钺。
东征西讨。孤虚向背。
则虽女子之众。可以当于丈夫。
前后折旋。则虽妇人之兵。
可以蹈于汤火。兔起而凫举。
龙腾而凤飞。无战不平。
无城不剋。有如冯异
羞言大树之功。宛似鲁连
不受黄金之赏。太平之事业行矣。
人主之恩荣备矣。山河之宠。
久预同盟。社稷之臣。
俄悲辍祭。圣君兴悼。
列辟相趋。睹高屋而叹良弓
闻鼓鼙而思将帅。宏图秘略。
实无得而称焉。追远饰终。
请有易其名者。谨状。
永隆二年正月十一日。故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府功曹某上尚书省考功
名也者。功之表也。
谥也者。行之迹也。
公叔文子曾辱四邻之交。黔娄先生有馀天下之贵。
谨桉故府主左武卫将军上柱国成安子崔献。诞灵辰昴。
降德山河。汉阳阎忠
许有良平之策。颍川徐庶
知其管乐之才。睹太平。
仕逢明主。秋风金鼓。
有司马之论兵。吉日坛场。
将军之拜职。任重而道远。
功成而身退。奄息百夫之特
彼苍者天。相如千载之人。
犹有生气。珠襦玉匣。
礼备于丧终。筮短龟长。
事从于先见。易名之道。
盖取之于旧仪。累德之文。
敢希之于执事。谨状。
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727年6月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若夫孝在扬名。
忠归令德。
事因感激。
气概生焉。
时逢屯难。
勋业成焉。
桃李灼灼。
不自言于蹊径。
青青。
不受令于霜雪。
穷独善而无挠。
达兼善而无矜。
子曰君子哉若人。
斯吾河东公之谓也。
公讳执一。
字某
宏农华阴人也。
司徒观王雄之曾孙。
郓州宏农公续之孙。
州胡城公思止之子。
户部尚书相国执柔之弟。
观公侍中恭仁公之伯父也。
德公尚书令师道公之叔父也。
在隋则二代五公。
在唐则一门三相
台辅积庆。
禀清明之识。
河岳会灵。
资磊落之气。
体刚毅深于城府。
蕴规略长于襟带。
戏为军阵。
敌国之势幼成
请学兵书。
长城之望早集。
年甫十六。
先君捐馆。
七日绝饮。
三年泣血。
缟綅有制。
儒家叹其从礼
柴棘加等。
议者忧其死孝。
清门祖德。
势冑能贫。
太夫人在堂。
有致力之养。
非躬艺黍稷。
不以供甘旨。
非手树桑麻。
不以荐絺纩。
年逾一纪。
勤不知劳。
既极安亲之心。
方展事君之节。
乃濯缨璜渚。
献策金门。
干当代之圣君。
论天下之成败。
秦皇览奏。
屏左右而与谋。
汉帝闻言。
膝前席而不觉。
一见拔玉钤仓曹
再见取尚食直长
三见寘典设郎
骤进直词。
深触权嬖。
为易之兄弟所嫉。
左授伊州果毅
又上封章。
帝用嘉纳。
游击将军右卫郎将
历左清道率。
换右卫中郎押千骑使。
总统貔武。
便繁肘腋。
故得协心五王。
戡剿二竖
奋飞北落。
推戴中宗
嗣唐配天。
不失旧物。
以匡复勋。
云麾将军右鹰扬将军
封宏农县公
赏未充庸。
且有后命。
冠军大将军右威卫将军
河东郡
二千户
赋四百室。
俾之铁券。
恕其十死。
又赐天马瑞锦。
珠盘瑶爵。
䌽纹五百。
缣素三千。
分三土之上腴。
处五等之高列。
雕戈紫绶。
环卫于钩陈。
玉瓒黄流。
侍祠于清庙。
岂知衅结梁鲁。
政出艳哲。
里克纳惠而为戮。
苌叔城周而见咎。
彼五绩之摧颓。
此三黜之屯踬。
出为常州刺史
以太夫人羸老。
乞避卑湿。
特降中旨。
转牧晋州
驸马都尉琅琊王同皎
亲贤地切。
休戚图深。
安刘之策未遂。
钟室之灾先及。
吏扇纷岳。
公陷关通。
贬徙沁州刺史不知事仍长任。
夜魂九逝。
非北首而无归。
昼户重扃。
异南冠而同絷。
果能推分荣辱。
忘怀生死。
人不堪其忧。
公不改其操。
久之。
尽削官封。
放还侍母。
梁山雨雪。
不隔曾氏之思。
王畿风景。
来就潘园之养。
寻而大勋不废。
天道复反。
归既夺之井邑。
起故时之将军
卫尉卿
复初封爵。
岩岩剑山
蜀之险要。
嗷嗷飞雁。
人未安居。
饥渴仁明。
辑绥凋弊。
又授公剑州刺史
蔚彼黍苗。
乐我膏泽。
内忧远讣。
殒绝逾时。
于是搏膺星奔。
徒跣永路。
雨不接乘。
夜不解缞。
因心通礼。
朝流钦叹。
有命夺情。
汾州刺史团结兵马。
哀诉不允。
金革无违。
中国稽而有备。
单于遁逃而远迹。
诏徵为凉州都督左卫将军河西诸军州节度督察九姓赤水军等大使
公富以农政。
和以师律。
彰信蕃部。
赫怒军容。
匈奴之臂。
碛路安而不警。
张汉家之掖。
雪山开而无寇。
遂摄御史中丞
玺书劳徕。
缛赏稠叠。
又牧原州
未发。
复授凉州都督
右卫将军
使悉如故。
寻移许州刺史
未到。
单于款关。
右卫将军检校胜州都督兼处置降户使。
怀柔以德。
种落宜之。
徵还本官。
又兼原州都督
旋属降户翻叛。
河朔俶扰。
边城耸蹙。
诸将无功。
强修连率夏州
按察关内。
羽书日夜。
俾还郡牧。
公按甲待敌。
确乎不动。
虏骑畏威。
竟无来掠。
向使回避行于一步。
则攘窃启于万端。
十将耗五。
数年未复。
既而强公追愧。
朝端延赏。
徵拜右威卫大将军
检校右金吾大将军
寻而即真
禁卫肃然。
异于他日也。
皇上哀庶戮之不辜。
念偫胡之自孽。
大军之后。
荆棘生焉。
乃命公摄御史大夫
为朔方元帅
公刚肠疾恶。
擒奸摘罪。
曩将之所弥缝。
宿吏之所乾没。
匿赃散廪。
一徵百万。
矫枉过正。
众口嚣然。
右卫大将军
无何。
右金吾大将军
金刀更新。
骲鞘仍旧。
岩廊益峻。
徼道增清。
金紫光禄大夫鄜州刺史
人宽吏急。
犹前政也。
享年六十有五。
开元十四年正月二日
薨于官舍。
阖境发丧。
列城望祭。
古之遗爱。
何以加焉。
天子伤之。
下诏曰。
故官某。
夙负名义。
早著勋庸。
居内外之职。
备文武之任。
忠勤匪懈。
诚节无渝。
忽焉徂没。
情深悲悼。
可赠户部尚书
归赗成丧。
有加恒数。
惟公以孝敷闻。
以忠特达。
以干述职。
以能典兵。
凡领郡十四。
将军十二。
再杖节钺
执金吾
一至九卿
二兼独坐。
俨有直道。
侃无媚辞。
银艾复乎旧德。
圭爵传乎祚允。
全忠节于夷险。
与福禄而终始。
谥曰忠公
朝之令典也。
夫人新城郡夫人独孤氏。
左威卫大将军益州都督卿云之女也。
妇德母仪。
中外师范。
开元四载
先公即穸。
以今十五年六月
合葬于咸阳之洪渎川
礼也。
其孤濯汪等。
衔恤靡诉。
托词畴识。
感称伐之垂文。
哀劬劳之罔极。
铭曰。
堂堂杨公。
神密气雄。
苦身难孝。
正国危忠。
落彼狡童。
树此帝功。
昔称关西
今也河东
观王之裔。
珠华玉丽。
重叶尚主。
三朝嫔帝。
韡韡七德。
侁侁六艺。
公之亢宗。
郁为世济。
凉镇西隅。
朔临北胡。
天子授钺。
将军剖符。
青蛇入笥。
白兽衔珠。
去持玉节。
执金吾
转予爪士。
守于鄜畤。
明察号神。
仁恩名子。
武都石折。
文昌星死。
素盖归飞。
黄泉巳矣。
卜葬卷阿。
哀荣孔多。
尚书鼓吹。
太平虞歌。
碑流雨迹。
松引风过。
独封茅土。
长誓山河。
对升高判(解式与长年行因升高不从所视遂杖之式诉州断斗论省科失入) 唐 · 王惟孝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八
先王设教。各有等威。
君子盛仪。必修德礼。
苟昧斯道。时谓不钦。
解式妄人。不若厥训。
徒守尊卑之位。终乖敬让之节。
不从所视。实曰𠌤仪。
或人杖之。事亦奚爽。
曹丕蔽。因噬腊之遇毒。
省司失入。觉从者之词游。
罪自已招。云谁之咎。
请当从礼之罚。勿听无稽之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