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敬次家大人韵 其二 癸丑 清 · 李匡德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冠阳诗集卷之一
天知彩服过庭来,故作清观侑酒杯。
已遣疏梅开雪下,更将明月到山隈。
清观铜钟识 唐 · 阳坤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一
当县洞清观铜钟壹口。先平固作孽之时。
捊掳入峒。至天复元年
统押将士。收破却复。
前件钟将归本县。缘洞清观顷因乱罹。
多年荒废。切见可封里昼锦禅院。
未有铜钟。今将转舍。
冀保弟子官荣显达。将卒兴隆
邑内居人。同沾福利。
鸿音远布。永镇伽蓝。
寄李近台侍御时督学北京 明 · 谢榛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鳌头矶下征帆发(临清观音嘴亦名鳌头矶,鱼腹书传逝水沉。
摛赋三秋堪寄兴,定交千里见知音。
庙廊自合经纶远,冠冕谁当雨露深。
上应文昌燕赵地,朝端抗疏几年心。
又同用江字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五言律诗 押江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六十八
送汝东归去,章江峡江
天涯人好合,国士尔无双。
野鸟啼清观,梅花点玉缸。
名材知待用,何必问三邦。
柳公权赤箭帖1200年9月28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四、《平园续稿》卷九、《益公题跋》卷四、《佩文斋书画谱》卷七五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柳公书,当时自九重至外夷无不爱重。
史称其结体劲媚,盖笔谏之意先形心画,所以为贵,亦犹魏元成忠直而妩媚耶!
后世真迹日少,赖石刻仅存典刑。
予官行都,有朝士杨文炳蓄公碑三十馀种,往往来自西北。
其在东南者,山南西道《修驿路记》、和州《陋室铭》、赣州《闲禅师碑》、台州国清寺额、翠屏院「天台佛」三字、题僧清观简及《江州东林寺碑》耳。
东林近又煨烬,或重惜之。
予笑曰:「赵明诚《金石录》载《何进滔德政碑》,在书中尤奇伟,政和间大名尹磨去,别刊新制,厄会至此,殆不若东林之一炬也」!
太和萧知节示《赤箭帖》,求予一言。
夫颜筋柳骨,古有成说,此帖字瘦而骨不露,沉著痛快而气象雍容,欧、虞、褚、薛不足道焉。
欧阳文忠公最爱《高重碑》,以为摹刻之工,锋铓皆在;
蔡忠惠公则谓《阴符经序》善藏笔锋,书之最精者。
二说正相反。
文忠每推忠惠善书,而自云论此不同,况晚辈寡学乎?
宜择良工刻石传之,以俟识者。
微知节儒雅好事,其孰能与此?
庆元六年九月辛巳
王玄翰 元 · 柳贯
 押盐韵
元贞元二祀,我颐未垂髯。
吴游一长铗,欲以钝为铦。
跻攀群公间,跬步限堂廉。
在我履藉正,从渠藩级严。
维时许与分,金缯不徒兼。
坐中清观氏,颀身高帽檐。
倾怀指道要,恐此后益歼。
我戆但耳受,语味讵能餍。
谓方偶升运,岂遂叹中淹。
寒暑三纪馀,往来如痎痁。
清观已下地,白发我日添。
徵言骇今见,信若龟兆占。
斯文大圆镜,有目人得觇。
奈何复反剥,不遗洪入纤。
朅来豫章城,束口类遭钳。
听谈虽亹亹,闭息但厌厌。
道逢美少年,进止一无嫌。
揭子为我言,其人详视瞻。
家微百金产,架有群书签。
煌煌定武宗,缅彼世泽渐。
清观我故友,有子在穷阎。
技富愈思蓄,时来当发潜
我为想颜色,覆鉴并收奁。
那令毁龟玉,不卒举鱼盐。
促坐席屡改,风回雨飘帘。
寒厅恶草具,觞至时一拈。
旋看养花法,赖人加盖苫。
虽承天泽滋,更畏夏光炎。
又闻日月华,西沦则东暹。
藏景閟阳曜,出幽悬素蟾。
木功能拯涣,地道有流谦。
育材我岂敢,赠子以安恬。
我歌实激烈,谁为晰与黔?
迟归絮我酒,宿草尔其沾。
同舍以笔墨更相遗有诗见邀同作 宋 · 程俱
 押侵韵
将军白首玄池阴,手持毛锥如绿沉。
千人独扫杜陵老,百犗欲连东海任。
中山豪族一当百,即墨坚垒高临深。
孙郎精骑固无匹,长卿偏师那可侵。
久知良工须利器,岂但善贾缘多金。
故追老兔尽三窟,已倒霜松踰十寻。
于菟犹存凤阁卧,黄庭(原作鹿,据四库本改)不博鹅池临。
(四库本作请)越石已成冢,始信管城真尽心。
客卿摩顶利天下,修竹欲汗南山林。
儒生意广亦自苦,但有遗迹藏来今。
两公笔阵略相抗,往往钺并张旗参(四库本作往越并张旗觜参)
铺扬功伐借二物,寸木可使齐高岑。
嗟余绝学久焚弃,嘿守三一朝飞森。
嘉州万景楼 南宋 · 袁说友
 押词韵第十五部
我行大江西,胜槩数追逐。
南楼岳阳上,雄绝快心目。
今到西南第一楼,嗟哉馀子真碌碌。
岩层嶂叠匝天外,蒲净葭丛蘸江曲。
三峨之雪晚在望,九顶之云暗相矗。
萦纡拱揖俨左右,吞吐澎湃环山腹。
瀰瀰漭漭三万顷,何止江郊供远瞩。
俯观大象欲堕地,仰摘星辰几可掬。
一天万景不可状,尽付此楼归约束。
危栏徙倚纳清观,蹁跹意已追鸿鹄。
仙官五千九百到,我亦悠然立于独。
雾收江际天接水,日动山尖光漾木。
倚楼拍手叫青天,一笑江横送飞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