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梁升卿拾遗716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
宣德郎岐州雍县尉梁升卿等。
或敷畅学旨。
或该通词艺。
爰广献书之路。
用开纳谏之门。
不独美于雕龙。
颇思齐于市骏。
咸宜采择。
以申甄奖。
可依前件。
朝议大夫梁州都督上柱国徐府君神道碑铭770年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
自古遭圣明而功不立。
都卿相而名不称者。
盖有之矣。
其或丕搆而继志不忘。
在下位而能伸其道。
克扬前烈。
以承后昆。
其唯徐君乎。
君讳秀(唐书宰相世系表作琇)
东海郯人也。
其先出于伯益
实掌舜虞。
裔孙偃王
躬行仁义。
遂因国命氏焉。
厥后乐以文侍金门。
稚以礼优尘榻。
仙人寄傲于贤圣。
伟长首冠于应刘。
英达相仍。
有自来矣。
宋有中书侍郎逵之司空之。
秘书监钦之。
钦之子尚书仆射中书令湛之
湛之黄门侍郎聿之。
聿之生齐太尉孝嗣。
孝嗣生梁侍中绲。
绲生陈五兵尚书君敕
君敕生丹阳尹温。
司空巳还。
四为上公
五降帝女。
尹生民部侍郎唐赠秘书监讳恕
监生金紫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礼部尚书讳筠
尚书库部郎中万年令太子詹事讳昕宰相世系表云孝嗣生齐侍中绲绲生陈常侍君敷君敷生通事舍人荣荣生尚食直长恕生春官尚书江公筠筠生昕)
皆以盛德济美。
垂于世家。
君即詹事第三子也。
幼而聪悟。
笃学能属文。
事继亲以孝称。
十馀岁时。
父友凤阁侍郎姚元崇示君五百字诗。
一览便诵。
姚公奇之。
因谓纳言狄公曰。
徐子珠华玉洁。
后但不知命何如耳。
年十五。
为崇文生应举。
考功员外郎沈佺期再试东堂壁画赋。
公援翰立成。
沈公骇异之。
遂擢高第。
调补幽都县
相国尚书赵彦昭方节度判官
以事去职。
又历蔡州参军
御史宋遥关内覆囚判官
公锐精鞫讯。
多所全活。
宋公以为言。
公正色谓之曰。
仆从祖父司刑天授中详理冤狱。
振雪者七十馀家。
今子孙犹困于襄陵
岂忍以束湿之事以自便也。
因顿首请去。
宋谢而留之。
无何。
或讼冤于执事者。
召公问状。
则他判官之为也。
宋欲别白旌公。
公曰。
仆虽不材。
岂可藉人之过以为巳功乎。
论者休之。
户部侍郎徐知仁请为招慰南蛮判官。
奏课居最。
瀛州司法参军
侍御史赵颐贞宣慰判官
湖州德清长城润州丹阳县令
天宝二载春二月朝散大夫
敕摄新安郡别驾
采访使齐浣梁升卿并奏为判官
六载秋七月临淮郡长史
朝请大夫
九载夏四月济南郡司马
朝议大夫
十二载春三月信都郡长史
不幸感疾。
天宝十三载秋七月九日
终于郡之官舍。
春秋七十。
公先世茔垄。
宅于京师少陵原。
詹事府君巡按河南
薨于洛汭。
因葬于缑氏县西南大寇原。
公启手足也。
顾命其子今侍御史演曰。
吾家代俭约。
不欲华众。
归全之后。
其以布车一乘。
虔祔先茔。
演泣而奉之。
及其葬也。
茔小无便地。
于次东马鞍山下得紫龙饮乳冈之原。
龟筮从也。
夫人南阳县樊氏。
户部尚书子盖之曾孙。
袁州刺史文器之孙。
江太守季节之女。
仁孝柔明。
娴于礼度。
左右图史。
雅善琴棋。
中外孤弱。
躬自收视。
俾夫远近咸怀安之。
春秋六十有八。
弃堂帐于相州安阳
天宝十五载秋八月十有四日
爰遵周公之典而合祔焉。
礼也。
广德二年春二月
皇帝有事于南郊。
追赠君都督梁州诸军事梁州刺史
夫人南阳郡太君
盖以演簪白笔于赤墀。
董材赋于巴汉。
是用有永锡之宠。
纡褒崇之命。
哀荣之盛。
不其至矣。
君凡四为纲佐。
奉使轩。
所至之邦。
必闻异绩。
举天下之政事。
莫不资折中焉。
性嗜清贫。
室无长物
孤茕丛萃。
皆仰于君。
既婴沈痼之疾。
绵历三载。
演请就上国之医。
庶其逢吉。
君曰。
阖门之资者寸禄也。
今疾剧命也。
吾不以一身易百口。
竟不从而殁。
识者哀之。
或谓君曰。
君奉养嫠姊。
用度万钱。
□粻诸姑。
缣才五两。
姑见君□□□笑而不答。
退谓演曰。
吾见其抚孤。
不见其怨德。
教义之士。
有以见其用心也。
君恬淡寡欲。
雅好摄生。
新安或指灵叟于洞。
君斋心四日
深入其阻而后觌之。
讯其由来。
陈思王东阁祭酒蒋觊也。
说魏时事。
历历可听。
君稽首而蕲之。
叟曰。
从我乎。
必可度世。
君以王事靡盬。
退而辞焉。
比回顾。
则为茅草矣。
初君上计济南
展偫祖之墓。
松槚森然。
徽猷莫纪。
留居论撰。
时日以成。
先德之不忘。
繄是举也。
呜呼。
君体聪颖之上姿。
恬旷之夷度。
宽明足以济众
和义足以长人。
口绝莠言。
目无还视。
立身先张仲之志。
与朋服子路之言。
内行可以质神明。
清规可以励风俗。
宜克享胡耇。
天之龙。
光辅乎汉之得人。
高视乎周之列位。
而道之将丧。
命不偶时。
屈舆骥于身前。
堕岘碑于殁后。
吁足叹也。
春秋贵九世卿族。
汉史称七叶珥貂
陪臣于下士卑僚。
绝属于天潢戚里。
岂比夫登台者四世。
尚主者五人。
焜耀于数朝之间。
蝉联于百代之下。
可同年而语矣。
演懿文懋学。
峻节清标。
天宝末
陷居贼中。
为伪命连辟。
辞疾不起。
使家人与本朝通计。
为部曲所发。
遂遭禁诘。
一日之中。
议刑者数焉。
俄而官军大至。
贼党奔北。
由是获免。
乾元中
奉使巴渝。
段子璋搆逆。
流辈十人。
皆被屠害。
以演高名。
欲留同恶。
期之以死。
承剑不回。
时诸道徵求。
人不堪命。
演至之邦。
仁信。
如期而毕。
则□□□将必复之矣。
宁止当朝之望。
碑铭功伐。
敢坠斯文。
其辞曰。
为帝虞。
偃不异途。
世表东海
其惟徐乎。
或文或武。
或哲或儒。
休美后昆。
厥德不孤。
猗那都督
克懋远图。
邦国四佐。
輶轩六徂。
树声长世。
与道为徒。
爰觌幽光。
无宁集枯(阙八字)
仁义都尽。
彭殇曷殊。
所嗟人纪。
莫展嘉谟。
马鞍山北
龙乳冈隅。
于焉崇祔。
先志靡渝。
丰碑崔嵬。
宰树萦纡。
□沾濡□。
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
道行无迹。
妙极无象
谓体性空而本源清净。
谓诸见灭而觉照圆明。
天人师
示第一义。
师无可说之法。
义为不二之门。
其定也。
风轮驻机。
其慧也。
日宫开照。
其用也。
春泉利物。
三者备体。
谁后谁先。
入无量而不动。
开法华而涌出。
湛兮以有无观听而莫测。
寥焉以远近思维而不穷。
智德皆空。
为真实际。
大悲恒寂。
遍抚偫迷。
月入百川之中。
佛匝千花之上。
修而證者。
元同妙有。
应而起者。
旁作化身。
先大师适来此土。
化身欤。
适去他方。
补处欤。
不可得而知也。
自如来现灭。
四魔横恣。
人天无怙。
寄命崩崖。
胜大敌者。
那罗延身。
销大毒者。
伽陀妙药。
拔陷扶坠。
生大师
大师延陵马氏。
讳元素
字道清
崇高绍兴于法位。
冑绪不系于人间。
慈母方娠。
厌患荤肉。
长至之日
诞弥仁尊。
有异祥。
乳育安静。
既龀
稽首父母。
求归法门。
即日获请。
出依精舍。
如意年中薙度。
江宁长寿寺
既进具已。
戒光还照。
定水澄源
鹅王之不受泥尘。
香象之顿除羁锁。
未之比也。
身长七尺。
体无凡骨。
眉毛际脸。
口若方丹。
目不顾盻。
声侔扣王。
入南牛头山威大师
撞钟大鸣。
入海同味。
迦叶以头陀第一。
大师斗薮尘劳。
闻一知十。
未尝请益。
观法无本。
观心不生。
喻金刚之最坚。
比狮子之无畏。
圆月照海。
高深尽明。
慧风吹云。
宇宙皆净。
威大师摩顶谓曰。
东南正法。
待汝兴行。
命于别位。
开导来学。
于是驺虞驯扰。
表仁之至也。
众禽献果。
明化之均也。
接足右绕。
百千人俱。
大师悉以菩萨呼之。
教习大乘。
戒妄调伏。
自性还源。
无渐而可随。
无顿而可入。
摩尼照物。
一切如之。
吾常默默。
无法可说。
或有信愿双极。
恳求心要。
于我渴仰。
施汝醍醐。
问禅定耶吾无修。
问智慧耶吾无得。
道惟心證。
不在言通。
怀帝释轮。
终为世论。
自净而已。
无求色声。
既悟者小无微尘。
大无三界。
当悟者内珠虽隐。
犹作来因。
药草万殊。
根茎等润。
貌和言寡。
饥至饱归。
或有闻尊称而迁善。
现色身而独得。
我无示念(一作尔念)
道溥慈圆。
食不问咸酸。
口不言寒暑。
身同池水。
饱蚊蚋之饥渴。
道离人我。
顺众生之往来。
贵贱怨亲。
法平等。
故馈甘味而不辞。
同于糗糒。
奉上服而不拒。
齐于弊褐。
俾夫家有道侣。
府无争人。
开元中
本寺僧法密请至京口
润州刺史韦铣洒扫鹤林。
斯焉供养。
有屠者恣刃。
积骸如山。
闻大师尊名。
来仰真范。
忽自感悟。
忏伏求哀。
大师受之。
又白言。
和尚大悲
当应我供。
大师衲衣跏趺。
未尝出户。
公侯稽首。
不为动摇。
至是如其恳求。
忻然降诣。
夫盗隐其罪。
虎慈其子。
仁与不仁。
皆同佛性。
无生无灭。
无去无来。
今浊流一澄。
清水立现。
诸佛所度。
我亦度之。
天宝中
扬州僧希元密请至广陵
便风驰帆。
白光引棹。
楚人相庆。
佛日度江。
齐鲁倾都来会。
津塞途盈。
人无立位。
解衣投施。
积若邱陵。
皆委于所在。
行无住舍。
礼部尚书李澄时为杨州
齐心跪谒。
为众唱首。
望慈月者。
谁不清凉。
传百亿明灯。
照四维上下。
尘沙之数。
皆超佛乘。
二州以贪法之心。
移牒踰月。
均吾喜舍。
成尔坚牢。
无非道场。
还至本处。
天宝十一载十一月十一日
中夜坐灭。
呜呼。
菩提位中六十一
父母之八十五年。
赴哀位者。
可思量否。
至有浮江而奠。
望寺而哭。
十里花雨
四天香云。
幢幡盖网。
光蔽日月。
其月二十一日
四众等号捧金身。
建塔于黄鹤山西原。
像法也。
州伯邑宰
执丧师之礼。
率众申哀。
江湖震悼。
曩于寺内移居。
高松互偃。
涅槃之夕。
椅桐双枯。
虎狼哀号。
声破山谷。
人祗惨恸。
天地晦冥。
及发引登原。
风雨如扫。
慈乌覆野。
灵鹤徊翔。
有情无情。
德至皆感。
达摩祖师传法。
三世至信大师
门人达者曰融大师
牛头山
得自然智慧。
信大师就而證之。
且曰。
七佛教戒。
诸三昧门。
语有差别。
义无差别。
根器
各各不同。
唯最上乘。
摄而归一。
凉风既至。
百实皆成。
汝能总持。
吾亦随喜。
由是无上觉路。
分为此宗。
融大师讲法则金莲敷。
顿锡而灵泉满溢。
东夷西域
得神足者。
赴会听焉。
岩大师
方大师
方授持大师
持授威大师
凡七世矣。
真乘妙缘。
灵祥嘉应。
佥具传录。
布于人世。
门人法镜
吴中上首是也。
门人法钦
径山长老是也。
观音普门。
文殊佛性。
惟二菩萨。
重光道源。
门人法励法海。
亲奉微言。
感延霜露。
崇龛座。
开构轩楹。
时惟海公。
求报师训。
庐孔氏之墓。
起净明之塔。
世异人同。
泫然长慕。
僧慧端等。
荫旃檀树。
皆得身香。
菩萨戒弟子故吏部侍郎齐浣
刑部尚书张均
江东采访使润州刺史刘日正。
广州都督梁升卿
采访使润州刺史徐峤
采访使常州刺史刘同升
润州刺史韦昭理。
给事中韩延赏。
御史中丞李丹
泾阳县万齐融
礼部员外郎崔令钦
道流人望。
莫盛于此。
弟子尝闻道于径山
乐正子春之于夫子也。
洗心瞻仰。
天汉弥高。
镜公门人悟甚深者大理评事杨诣。
过去圣贤诸功德。
藏志之所至。
无不闻知。
鲁史从告。
况乎传信。
其文曰。
浊金清镜。
在尔销鍊。
磨之莹之。
功至乃现。
膏溃炷然。
光明外遍。
阳升律应。
草木皆变。
启迪瘖瞽。
惟吾大师
息言成教。
舍法兴悲。
辰极不动。
风波自移。
境因心寂。
道与人随。
杳然元默。
湛入无为。
性本非垢。
云何净除。
身心宴寂。
大拯沦胥。
内光无尽。
万境同如。
甘露正味。
琉璃妙器。
遍施大千。
无同无异。
度未度者。
化周缘备。
道树忽枯。
涅槃时至。
我无生灭。
随世因缘。
吉祥殿上。
应化诸天。
寂寂灵塔。
滔滔逝川。
恒沙劫坏。
智月常圆。
汪检讨乘风破浪甲子 清 · 朱彝尊
 押庚韵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十二
汪君才地何峥嵘,直与严徐并。
一朝衔命使绝域,濒行封事上九闳。
乞降御笔示海外,永使荒服输其诚。
佥曰不可帝曰可,浓墨大字摇光晶。
天子临轩赐颜色,容台谏院那得争。
琅函锦题国门出,车前驺唱扬三旌。
麒麟之袍绣织成,青丝络马双鞶缨,被以重罽红猩猩。
南浮江淮达闽越,长风五月沙雨晴。
天妃庙前酾酒行,柁楼语笑潮已生。
梅花洋东天水黑,但见日月星辰明。
一夫危樯赤脚撑,捷如山木腾鼯鼪。
百夫仰望目尽瞠,峭帆风饱弓在檠。
又如张翼鵱鸟征,有时吟啸讶瓶笙。
千人同舟一心力,不比吴越交相倾。
巨鱼长似金背鲸,扬鬐前导莫敢撄。
满空霜禽飞且鸣,黄衣蝶翅方鹂庚。
昏波忽拔虎蛟穴,静夜或睒骊龙睛。
潮鸡报晓鼍报更,三日竟指中山城
中山君长搓手迎,道旁张乐声瑽琤。
倾城士女堵墙立,笋皮笠重蕉衫轻。
丛筠夹岸烟梢平,佛桑花开白紫赪。
日长使馆坐无事,围棋隔院闻楸枰。
银光砑纸百幅呈,诗篇或与沙门赓。
爱君临池用笔精,草书不减张伯英,八分远过梁升卿
宣尼新宫碑一丈,高文摹勒傍两楹。
更闻岛中田少耕,宾筵日日罗香粳。
佳酥之鱼翠釜烹,香螺劝酒黏绿饧,模糊深碗山藷羹。
遐陬风土正不恶,亦有花药同扬荆。
归艎仍以针计程,往还七见蟾蜍盈。
君来诣阙因陈情,请假读礼旋书棚。
却金复主恩赐,投牒翻来迁秩荣。
忆昨送君秋气清,才逾一暑入帝京。
金门咫尺我颠蹶,君乃万里来蓬瀛。
披图雪浪看尚惊,眼花欲眩心怦怦。
耳中髣髴波涛声,粉精墨妙谁经营。
恍疑博望星槎横,我歌长句挥散卓,青云敢附千秋名。
唐御史台精舍记跋(〔开元十一年〕)1064年3月9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九、《集古录》卷六、《六一题跋》卷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御史台精舍记》,崔湜撰,梁升卿书。
读其文,则于佛可为笃信者矣。
《唐书》列传云,桓彦范等当国,畏武三思,使阴伺其奸。
三思恩宠日盛,反以彦范等计告之,遂劝三思速杀彦范等,以绝人望,因荐其外兄周利正以害彦范等。
又云襄州刺史,以谯王事当死,赖刘幽求张说救护得免。
后为宰相,陷幽求岭表,讽周利正杀之不果,又与太平公主张说
其馀倾邪险恶,不可胜纪。
世言佛之徒能以祸福怖小人,使不为恶,又为虚语矣。
以斯记之言,验所为可知也,故录之于此。
其碑首题名多知名士,小字颇佳,可爱也。
治平元年三月九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