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令狐楚衡州刺史820年8月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忠臣之节。
莫大于送往事居。
君子之方。
宁忘于养廉远耻。
况位崇辅相。
职奉园陵。
蒙蔽之过屡闻。
诚敬之心尽废。
朕虽含垢。
人亦有言。
深念君臣之恩。
难厌公卿之论。
宣歙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大中大夫持节宣州军守宣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令狐楚
早以文艺。
得践班资。
宪宗念才。
擢居荣近。
异端斯害。
独见不明。
密隳讨伐之谋。
潜附奇邪之党。
因缘得地。
进取多门。
遂参台阶。
实妨贤路。
朕以道遵无改。
事贵有终。
再命黄扉之荣。
专奉元宫之礼。
而不能率下。
罔念匡君。
致于翚政牧之职。
掩韦术李邺之举。
成朕不敏。
职尔之由。
前命乘轺。
尚期改节。
人心大惑。
物议置然。
虽欲特容。
难排众怒俾从谪守。
犹奉诏条。
予岂无恩。
尔且自省。
使持节衡州诸军事衡州刺史
散官勋赐如故。
仍驰驿发遣。
宥过敕 后唐 · 后唐明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
刑故无小。义绝惠奸。
罪疑惟轻。事全诛意。
圣贤明训。今古通规。
非法无以振其威。非恩无以流其泽。
故有功不奖。何以激尽忠。
有罪不刑。何以戒为恶。
二者无失。庶务有成。
朕统华夷。不求奢侈。
临食虑兵师之馁。授衣思黎庶之寒。
仗中外勋贤。壮国家基址。
荧惑应犯而自退。太阳暂蚀而复圆。
百果无不熟之方。五谷无不丰之处。
顾惟寡德。何称嘉祥。
保义军节度使石敬瑭晋州留后安崇阮洺州刺史张进耀州团练使孙岳宁州刺史高允瑰等。杜绝诛求。
寻加奖谕。陶玘辄为聚敛。
自掇愆尤。功过既分。
黜陟有异。在朝备见。
列国皆知。不贪者转更无私。
有过者必应自省。四方侯伯。
皆朕忠臣。万国人民。
皆朕爱子。惨舒是系。
赏罚齐行。务德者雅合古贤。
效尤者自干朝典。除邓州见取责情罪诸色官员及亳州李邺外。
其诸道州府。如八月巳前。
或有偶违条制干国章者。诸色人并不得更有托诉。
若或此后有违。许人上告。
当勘情罪。必举刑书
复论令狐滈 前蜀 · 张云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
臣一昨以令狐滈负议圣朝。脱身疏网。
因缘僭禄。抗奏上论。
伏自疏奏以来。二十馀日。
奉明诏。异议喧然。
臣孤立自持。当此大位忽异。
恐事生不测。先及臣身。
则一去帝城。千里吞恨。
将来拜疏。何略闻知。
臣今再上闻者。但以势不可默也。
之取钱。岂令臣见。
臣只以贪僭之誉。布在人间。
惟受传闻。即有论列。
先朝献疏。已具指陈。
还缘此子。窃父威权。
为过不少。而外人言论。
上闻于天。所以先帝不加责于微臣。
以言之无罪。不然。
令狐滈外倚家门之权。内连郑颢之宠。
臣寻粉碎于先朝矣。今日岂得全生。
更为陛下明言乎。令狐绹为先帝权柄大臣。
独擅恩泽。职当调护国本。
吁谟皇家。陛下序属天宗。
躬为长子。先帝亲观齿让。
目睹温文。大中十年十月八日敕。
右谏议大夫豆卢籍刑部郎中李邺。并以本官充夔王巳下侍读
令狐绹交连帝戚。位冠鼎臣
端坐中书。作何行李。
陛下受天照命。偫臣定策。
宫禁之事。则臣不知。
但欲册夔王。便可知臣节。
况滥举李琢。致其毒流生人。
使先帝贻厥之谋。不及陛下。
好生之德。未免忧勤。
只合辞荣乞骸。席稿请罚。
何颜更令不孝之子。滥求官荣。
事体既乖。人情实愤。
李琢本无吏道。惟有贪名。
既身挫人言。官实由贿得。
拔自偫小。分符交州
果大肆凶残。处置杜存诚父子。
取怨溪洞。阖境乱离。
其坐罪贬官。犹专为掩覆。
依前要用。更与寿州
萧仿驳议既行。李琢罪状转验。
不自澄省。指斥王廷。
按狱司穷。重重贬削。
分务未久。又除。
宋州。直至罢相权。
始废居东格。无私宰物。
当如是乎。若令狐绹一时敏辨。
以有公才用。如或不知。
未为有过。岂李琢前僭未塞。
后恶乃张。知是罪人。
横身庇护。则之举吏。
自与心违。之取钱。
何须眼见。众口纷纭。
号为白衣宰相。朝廷设进士之科。
本求才彦。镇其浮滥。
属自宰臣。陛下御极之初。
大臣仪刑百辟。岂为言出镇。
便策名。放榜宣麻。
相去二十三日既公然进状。
请试春官则元在京都
不经举进。明言拔解。
傍若无人。宰臣之子。
不患无位。且合简身慎行。
以成父业。有何急切。
如此攫挐。使天下孤寒。
人人怨叹。谓之无解及第。
实则有耳未闻。不惧人言。
一至于此。臣若悉书过。
方罄南山。恐未尽也。
臣家惟有童稚。更无兄弟。
自伤侧足单居。但思引领获罪。
令狐绹荣上相。位冠通侯。
十年桃李之阴。两叶公台之贵。
煦能生物。怒可移山。
臣子岂无常人之情。有何苦切。
频将单脆微蔑之身。与强家立怨立敌。
自取倾危也。直以曾将事。
上闻先朝。出网罗。
偶逋清宪。更欲玷黩皇化
参侍玉墀。人怀怨心。
而敢指斥。是欲以大中威福。
复行之于舜日也。独臣将经是事。
岂得逡巡。止可碎身权豪之门。
不可负陛下设官分职。况有秕政。
亦何阻直言。以其前章。
犹未明切。闻党欲谋害臣。
恐不及继言。便至贬降。
臣又思令狐绹负先帝之事。陛下不知。
误我圣明。由臣恇怯。
今再得指陈事。启达聪明。
臣于妻子官业。已无爱惜矣。
用舍之宜。一俟圣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