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伐蜀制 后唐 · 后唐庄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
朕以夙荷丕基。
乍平伪室。
非不欲宠绥四海。
协和万邦。
广正朔以遐同。
俾人伦之有序。
其或地居陬裔。
位极骄奢。
殊乖事大之规。
但蕴偷安之计。
则必徵诸典训。
振以皇威。
爰兴伐罪之师。
冀遏乱常之党。
蠢兹蜀主。
世负唐恩。
閒者父总藩宣。
任居统制
朱温东离汴水。
昭皇西幸岐阳
而乃不务扶持。
反怀顾望。
盗据剑南之土宇。
全亏阃外之忳诚。
先皇帝早在并门。
将兴霸业。
彼既曾驰书币。
此亦复展谢仪。
后又特发使人。
专持聘礼。
彼则更不回一介之使。
答咫尺之书。
星岁俄移。
欢盟顿沮。
朕顷遵崇遗训。
嗣统外藩。
追昔日之来诚。
继先皇之旧好。
又专持信币。
皆绝酬还。
缅惟背恩食言。
可忍弃同即异。
今观孽竖。
绍据山河。
委阉官以持权。
凭阻修而僭号。
早者曾上秦王缄札。
张皇蜀地声尘。
形侮渎之言辞。
谤亲贤之勋德。
昨朕风驱锐旅。
电扫凶渠。
复巳坠之宗祧。
缵中兴之历数。
捷音旋报。
复命仍稽。
使来而上抗书题。
情动而先誇险固。
加以宋光葆辄陈狂计。
别启奸谋。
将欲北顾秦州
东窥荆渚。
人而无礼。
罪莫大焉。
客省使李严奉使铜梁
近归金阙。
凡于奏对。
备述端由。
宋光嗣相见之时。
于坐上便有言说。
先问契丹强弱。
次数秦王是非。
度此包藏。
可见情状。
加以疏远忠直。
朋比奸邪。
内则纵恣轻华。
竞贪宠位。
外则滋彰法令。
蠹耗生灵。
既德力以不量。
在人祇之共愤。
今命兴圣宫使魏王继岌西川四面行营都统
仍命侍中枢密使郭崇韬西川东北面行营都招讨制置等使。
荆南节度使高季兴西川东南面行营都招讨使
凤翔节度使李曮充都供军转运应接等使。
同州节度使李令德充行营招讨副使
陜州节度使李绍琛充行营蕃汉马步军都排阵斩斫使兼马步军都指挥使
西京留守张筠西川管内安抚应接使。
华州节度使毛璋充行营左厢马步都虞候
邠州节度使董璋充行营右厢马步都虞候
客省使李严西川管内招抚使
总领阙下诸军。
兼四面诸道马步兵士。
九月十八日进发。
凡尔中外。
宜体朕意。
郭崇韬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三、《栾城后集》卷一一、《历代名贤确论》卷九九、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一、光绪《代州志》卷八
国无衅,而后可以伐人。
冒衅以伐人,敌无衅则己受其灾,敌有衅则我与敌皆毙。
楚灵王残民以逞,举思乱之民以伐吴,吴不可动,而弃疾攻之,若升虚邑,灵王遂死于外。
齐湣王贪而好胜,知桀宋之可攻,而忘齐国之既病。
燕师乘之,遂以失国。
自古冒衅以攻人,其祸如此矣。
唐庄宗勇而善战,与梁人夹河相攻,十战九胜,涉河取郓,不十日而克梁,威震诸国。
五代用兵,未有神速若此者也。
然其克敌之后,幸一日之安,沉湎声色之娱。
宦官伶人,交乱其政。
府库之积,罄于耳目之奉。
民怨兵怒,国有土崩之势而不知也。
一时功臣,皆武夫倔起,未有识安危之几者。
枢密使郭崇韬,智勇兼人,知其不可,力言而不见听,求去而不见许。
中外佞倖视之仄目,崇韬深病之矣。
时方欲伐蜀,崇韬欲立大功,为自安之计,议以魏王继岌元帅,而己为之副,将兵六万以出。
兵不逾时而克成都,降王衍,料敌制胜之功,可谓盛矣。
崇韬知蜀之易与,而不知唐之已乱。
挈其良将劲兵,西行数千里,虽立大功,而不免谗死于蜀。
征蜀之兵未还,而赵在礼为乱河朔
明宗北征,遂与在礼皆反,帅兵南向,克汴入洛,遂无一人能禦之者。
向使西师不出,蜀虽未下,而京师有重兵;
崇韬不死,河朔叛臣心有所畏,不敢妄动,则庄宗不亡,崇韬不死,祸福未可知也。
嗟乎,崇韬冒衅以伐人,蹈齐湣之祸而以为安,惜其有智而未始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