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述书赋上 唐 · 窦暨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七
古者造书契。代结绳。初假达情。浸乎竞美。自时厥后。迭代沿革。朴散务繁。源流遂广。渐备楷法。区别妍媸。洎于我唐天宝末。国有寇难。府库倾覆。散坠闾阎。而兴复京都。所司徵购。得其归者盖寡矣。余至德中往往偶见。祛积年之遐想。骇此生之新观。虽欣鄙夫之幸遇。实为吾君之痛惜。恨沈草莽。上达无阶。因记彼而固求。愿沽诸而善价。然为监临动静。公私贸迁。徒暂披玩。终归他室。今记前后所亲见者。并今朝自武德以来。迄于乾元之始。翰墨之妙。可入品流者。咸备书之。(周一人史籀秦一人李斯汉二人蔡邕杜操魏五人韦诞虞松司马师司马昭钟会吴二人皇象贺劭晋六十三人齐献王元帝成帝康帝孝武帝武陵王会稽王杨山涛嵇康张翰蔡充顾荣刘琨孔侃孔瑜陶侃熊远应詹卞壸刘超谢藻庾亮庾怿庾翼庾准郗鉴郗愔郗昙郗超郗俭之郗恢谢尚谢奕谢安王导王劭王珉王羲之王献之王廞王濛王述丁潭何充刘讷刘炎张澄刘璞张翼桓温元江沈嘉刘瑰之刘廞范汪范宁诸葛长民刘穆之温放之杨羲宋𡋺宋二十五人武帝文帝孝武帝明帝南平王海陵王谢灵运谢方明张茂度张永羊欣孔琳之薄绍之王敬宏王思颜峻桓护之骆萧思话庞秀之巢尚之裴松之徐爰江僧贺道力齐十五人齐高帝武帝竟陵王褚渊褚贲徐孝嗣王僧虔王慈王志王俭刘撝顾宝光胡楷之徐希秀张融梁二十一人武帝简文帝邵陵王孝元帝萧确萧子云王克陆杲任昉傅昭朱异王籍殷钧阮研王褒萧特庾肩吾陶宏景江茜周宏让范怀约陈二十一人武帝文帝炀帝沈后新蔡王庐陵王永阳王桂阳王释智永智果江总徐陵沈君理袁宪毛喜蔡景历蔡徵顾野王伏知道谢嘏贺朗北齐一人外五代祖刘隋五人刘元平房彦谦卢昌衡赵文深赵孝逸唐四十七人神尧皇帝文武圣皇帝则天武后睿宗开元皇帝汉王元昌岐王元范李怀琳欧阳询欧阳通虞世南虞纂虞焕褚遂良陆柬之薛稷房玄龄殷仲容王知敬王绍宗孙过庭张旭贺知章徐峤之徐浩李造韩择木田琦卫包蔡有邻郑迁李权李枢李平钧王维王缙史惟则李阳冰家舅绘姨兄明若山宋儋李璆萧诚张从申吕向长兄蒙马氏妻刘秦姝等亲见者所言)并错综优劣。直道公论。或理尽名言。即外假兴喻。虽阙标旧品。而毕寄斯文。刊讹误于形声。定目存于指掌。其所不睹。空居名额。并世所传拓者。不敢凭推。一皆略焉。其辞曰。
尝考古而阅史。
病贱目而贵耳。
述勋庸而任人。
挥翰墨而由已。
则知亲瞩延想。
如见君子。
量风雅之足凭。
奚卷舒之能已。
古犹今也。
斯得美矣。
虽六艺之末曰书。
而四人之首曰士。
书资士以为用。
士假书而有始。
岂特长光价于一朝。
适容貌于千里王羲之蕺山姥六角扇五字字索百钱人竞买去梁元帝书亦云千里之面首转觉为能矣)
篆则周史籀
秦李斯
汉蔡邕
当代称之。
俱遗芳刻石。
永播清规。
之状也。
若生动而神凭。
通自然而无涯。
远则虹绅结络。
迩则琼树离披。
之法也。
驱妙思而变古。
立后学之宗祖。
如残雪滴溜。
映朱槛而垂冰。
蔓木含芳。
贯绿林以直绳。
伯喈三体。
八分二篆。
棨戟弯弧。
星流电转。
纤逾植发。
峻极层巘。
周秦汉之三贤。
余目验之所先。
石虽贞而云亡。
纸可寄而保传史籀周宣王时史官著大篆教学童岐州雍城南有周宣王猎碣十枚并作鼓形上有篆文今见打本吏部侍郎苏勖叙记卷首云世咸言笔迹存者李斯最古不知史籀之迹近在关中即其文也李斯上蔡人终秦丞相作小篆书峄山碑后其石毁失土人刻木代之与石上本差稀又至德中安史败后四从弟沼于河阳清水渠下得传国玺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点画皆隐起作龙鸟状侧文小篆曰魏所受汉传国玺背上蟠螭一角折鼻尖有黄疵瑕按验谱牒乃无差舛云所书蔡邕伯喈陈留人终后汉左中郎将今见打本三体石经四纸石既寻毁其本最稀惟棱隽及光和等碑时时可见)
草分章体。
肇起伯度。
时君重而立名。
自我行而作故。
掣波循利。
创质畜怒杜操伯度京兆人终后汉齐相章帝贵其迹诏上章表故号章草今见章草书五行)
魏之仲将
奋藻独步。
或迸泉涌溢。
或错玉班赋。
迹遗情忘。
契入神悟
然而负才艺。
履危惧。
膏明自煎
鬓发改素。
生非其代。
痛惜不遇。
名微格高。
复见叔茂
体裁约。
肌骨丰嫭。
如空凝断云。
水泛连鹭韦诞仲将京兆人终魏光禄大夫时凌云台成先误钉榜明帝使坐笼以鹿卢引上就书去地二十五丈及下鬓发皓然虞松叔茂会稽人终魏中书令大司农今见隶纸草书具姓名一纸十一行也)
子元之瑰迹。
子上之雄神。
量蕴文儒。
才苞古真。
或寄词达礼。
任道怀仁
或仰则钟繇
平视卫臻
如晴郊驷马。
维岳降神司马师子元河内人终魏录尚书事大司马忠武公及炎受禅追尊曰景皇帝今见正书带名一纸一十二行弟昭字子上魏相国录尚书事封文王追尊文皇帝今见正书具姓名两纸共一十二行)
士季之轨辙。
审钟家之超越。
将遗古而偕能。
与象贤而蹈拙。
后生之可畏。
实气盖于前哲钟会士季颍川子终魏征西将军今见带名行书一纸八字)
广陵休明。
朴质古情。
难以穷真。
非可学成。
龙蠖蛰启。
伸盘复行皇象休明广陵人终侍中吴青州刺史今见带名章草帖表七行并写春秋哀公上第二十九卷首元年馀自二年十三年尽尾足其纸每一大幅有一缝线联合之六元凯押尾云此是茧纸紧薄有脉似桦皮以诸茧比类殊有异者也)
贺氏兴伯
同时共体。
瘠而不疏。
逸而寡礼。
等殊皇贺。
品类兄弟(贺劭字兴伯吴兴人终吴太子太傅见章草书带名一帖五行)
司马氏之受禅。
炎为帝祖。
伟哉齐王
手迹目睹。
翰墨之外。
仁贤是优。
重则突兀嵩华。
轻则参差斗牛司马攸大猷文帝第二子武帝弟封齐献王官至侍中大司马今见正书带名凡四段共三纸书有痛惜羊祜之言晋姓司马国犯先讳不言晋也)
逮乎龙化东迁
景文兴嗣。
天然俊杰。
毫翰英异
元帝之用笔可观。
世瑜之呈规仰似。
如发硎刃。
虎骇鹗眙
懦夫丧精。
剑客得志元帝讳睿景文东朝中兴之主当东迁谣曰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即其人也今见潜润正书具姓名一纸七行兼杂批约有十处)
成帝则生知草意。
颖悟通谙。
光使畏魄。
青疑过蓝。
劲力外爽。
古风内含。
若云开而乍睹晴日。
泉落而悬归碧潭成帝讳衍字世禄元帝孙明帝子庾氏内今见草批谢草张澄启七行)
康帝则幼少闲慢。
迥出凡境
驷马安车。
不尚驰骋康帝讳岳世同成帝弟今见行书批刘讷启四纸共七行)
真率孝武
不规不矩。
气有馀高。
体无所主。
若露滋蔓草。
风送骤雨孝武帝讳曜昌明文子今见行书一纸又两帖等杂批六处共有二十一行也)
赳赳道叔
远淳迩俗。
全姓名而孰多。
议风度而不足。
元子惮其威武
吾徒遵其轨躅武陵王晞道叔明帝弟今见具姓名正书一纸三行)
道子雅薄。
绵密纤润。
露轻藏沈。
假曲蹑峻。
犹尺水之含众象。
小山之拟万仞会稽王道子孝武帝子今见具姓名行书一纸凡七行)
季初则隐姓名。
展纤劲。
写拓共传。
赏能之盛。
犹踞牙钩爪。
超越陷阱杨肇季初荥阳荆州剌史今见草书一纸十行有古署榜无姓名今共传拓之)
巨源正书。
朴略仍馀。
染翰忘筌。
寄情得鱼。
若披坚草泽。
匿锐茅庐山涛巨源河内侍中司徒今见正书带名一帖四行)
叔夜才高。
心在幽愤。
允文允武。
令望令闻。
精光照人。
气格凌云
力举巨石。
芳逾众芬嵇康叔夜谯国人晋中散大夫今见带名行书一纸五行)
季鹰有声。
古貌磅礡。
虽无名验
攀附张索靖)
如凝阴断云。
垂翅一鹗张翰季鹰吴郡大司马掾今见草书一帖三行有古榜名满骞押尾)
子尼约。
片月孤峰。
千岁之下。
森森古容蔡充子尼陈郡晋成都王子谟过江食蟹遇毒者本朝尚书仆射见带名草书一帖四行)
彦先尚质。
无而不有。
犹崆峒之上。
世俗谁偶顾荣彦先吴郡骠骑将军今见草书带名三帖共有一十二行)
越石伟度
秕糠翰墨。
伐树而爱人。
似问鼎而在德刘琨越石中山太尉今见行书半纸具姓名五行)
敬思敬康
二孔殊芳。
思行则轻利峭峻。
类惊虬逸骏。
康草则古质郁纡。
如落翮摧枯(孔侃字敬思会稽大司农今见具姓名行书一纸七行孔瑜字敬康会稽人车骑将军今见具姓名一纸三行)
雍容士行。
季孟公旅。
肌骨閒媚。
精神慢举。
如辞山登朝。
混迹杂处陶侃士行秣陵侍中大将军今见带名正书一纸十行)
孝文刚断。
谨正援毫。
古虽拙利。
今称且高。
如贵冑之跃骏。
武贲之操刀熊远孝文豫章大将军长史今见具姓名正书启七纸)
思远则藁草悬解。
笔墨无在。
真率天然。
忘情罕逮。
犹偫雀之飞广厦。
小鱼之戏大海应詹思远汝南镇南大将军今见草表带名二纸共一十七行)
望之之草。
紧古而老。
落纸筋盘。
分行羽抱。
如充牣多士。
交连杂宝(卞壸字望之济阴人侍中骠骑大将军今见带名草书一纸共六行)
体大法殊。
实推世踰。
禀天然而自强。
乱帝札而见拘。
犹朝廷宿旧。
年德相趋刘超字世踰琅琊卫尉零陵忠侯今见带名正书一帖三行手笔与元帝相类自职居近密遂绝其与外人所交之书也)
叔文法钟。
纤薄精练。
用笔虽巧。
结字未善。
似渐陆之遵鸿。
等窥巢之乳燕(谢藻字叔文会稽人晋中书侍郎今见具姓名正书启两段合为一纸五行其半先在官半在外及得之勘合如一得新故异也)
博哉四庾。
茂矣六郗。
三谢之盛。
八王之奇。
至如强骨慢转。
逸足难追。
断蓬征。
垂。
任纵盘薄。
是称元规庾亮字元规颍川太尉今见草书五纸行帖共八行具姓名草书又一纵十一行)
遗古效钟。
叔豫高踪。
虽稳密而伤浮浅。
叶公之爱画庾怿字叔豫颍川卫将军今见正行书带名一纸四行)
积薪之美。
更览稚恭
名齐逸少
墨妙所宗。
善草则鹰搏隼击。
工正则剑锷刀锋。
愧时誉之未尽。
觉知音而罕逢。
其荒芜快利。
彦祖为容。
似较狡兔于大野。
任平坡之所从庾翼稚恭车骑将军今见草书四纸共二十六行具姓名正书一帖三行怿与并是亮弟庾准字彦祖子亮孙晋豫州刺史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凡八行)
道徽之丰茂宏丽。
下笔而刚决不滞。
挥翰墨而厚实深沈。
渔父之乘流鼓枻
高平奕叶。
盛德遗能。
方回重熙。
接翼嗣兴。
则章健草逸。
发骪廉棱。
若冰释泉涌。
云奔龙腾。
密壮奇姿。
抚迹重熙。
若投石拔距。
怒目扬眉。
景兴当年。
曷云世乏。
正草轻利。
脱略古法。
迹因心而谓何。
为吏士之所多。
惜森然之俊爽。
嗟蔑尔于中和。
处约道允
家之后俊。
狂草势而兄优。
谨正书而弟润。
俱始登于学次。
惭一亏于九仞郗鉴道徽高平人太宰今见草书三纸共十七行郗愔方回昙字重熙并子愔司空见章草书写父杂表一首四十三行草书八纸昙晋中郎将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四行郗超景兴子晋临海太守今见具姓名行草书共四纸郗俭之字处约太子率更令今见具姓名草书两纸郗恢道允镇军将军今见具姓名草书及行书共两纸处约道允并是昙子)
谢氏三昆。
尚草特峻。
犹注飞涧之瀑溜。
全牛之虚刃。
达士逸迹
乃推无奕
毫翰云为。
任兴所适。
能事雅量。
末归安石
至夫蕴虚静。
善草正。
方圆自穷。
礼法拘性。
犹恒德之仁智。
应物之龟镜
恨其心惧景兴
书轻子敬。
塞盟津而捧土。
损智力有馀病谢尚仁祖陈郡散骑常侍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六行谢奕无奕镇西将军今见带名行书一纸六行谢安安石侍中太傅今见具姓名正书二纸三十行安得献之书时断作纸夹焉)
业盛琅琊
茂宏厥初。
众能之一。
乃草其书。
将以润色前范。
遗芳后车。
风棱载蓄。
高利有馀。
类贾勇之武士
等相惊之戏鱼。
子敬伦。
迹存目验。
以古窥今。
调涉浮艳。
尚期羽翼鸿渐。
兰香染。
与兄拓而弟真。
将奢也而宁俭。
绳绳宜尔。
杰出季炎。
露锋芒而豁怀。
傍礼乐而无检。
抟扶摇而坐致。
超峻极而非险王导茂宏琅琊丞相谥曰文献公今见具姓名草书两纸共六行王劭敬伦子晋车骑将军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六行兄即恬洽不见真迹洽子珉字季炎晋中书令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凡八行)
然则穷极奥旨。
逸少之始。
虎变而百兽跧。
风加而众草靡。
肯綮游刃
神明合理。
虽兴酣兰亭
墨仰池水。
武未尽善。
韶乃尽美。
犹以为登泰山崇高
知偫阜之迤逦。
逮乎作程昭彰。
褒贬无方。
秾不短。
纤不长。
信古今之独立。
岂末学而能扬。
幼子子敬
创草破正。
雍容文经。
踊跃武定。
态遗妍而多状。
势由已而靡罄。
天假神凭。
造化莫竟。
象贤虽乏乎百中。
偏悟何惭乎圣。
斯二公者。
能知方祁氏之奚午。
天性近周家之文武。
诚一字而万殊。
且含规而孕矩。
然而真迹之称。
独标俣俣。
忘本任心。
余所不取。
何哉。
且得于书法。
失于背古。
是知难与之浑朴言。
可以为砻斲主矣王羲之逸少右军将军前后多见行草书唯正书世上稀绝幼子献之字子敬中书令今世上多见行书独步不可具举迹书之书称二王辄加真字馀虽超越者并通谓之绝迹盖俗学之意也)
温温伯舆
亦扇其风。
风流之表。
轩冕之中。
骨体慢正。
精彩冲融。
已高天然。
恨乏其功。
如承奕叶之贵冑。
备夙训之神童王廞伯舆即导孙荟子晋司徒左长史今见带名草书一纸七行)
粤若太原之英。
二子閒生。
仲祖元常之则。
怀祖通文献之情。
方言慕而我愧(言慕钟繇
叔文而彼荣(比叔文即谢藻)
习所通而不及言通王导
参放之而先鸣(参温放之
结束体正。
肆力专成。
犹栋梁富于合抱。
巧匠斲而未精(即王濛也)
高利迅薄。
连属欹倾。
犹鸟避罗而势侧。
泉激石而分横(即王述王濛仲祖太原金紫光禄大夫今见具姓名正书一纸二行王述怀祖太原尚书蓝田侯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三行)
若夫反古不忘。
吾推世康
似无逸少。
如禀元常
犹落太阶之蓂荚。
秘府之芸芳丁潭世康会稽人固孙弥子晋散骑常侍今见正草书各一纸共十行)
次道淳实。
寡于风彩。
自是雄姿。
翰墨具在。
如士大夫之京华游处。
参贵冑而肤质未改何充次道庐江庾亮侍中司空今见带名行书三行)
行仁靡杂。
唯钟是师。
悦端闲于高轨。
能终始于清规。
虽带偏薄。
亦能邻几。
若凤雏始备于五彩。
长松仅攀乎一枝刘讷字行仁琅琊散骑常侍今见康帝启四纸共有三十五行也)
真长则草含稚恭之厚爽。
正迩越石之羁束。
轻浮森峭。
秾媚藻缛。
落众木于秋杪
狎偫鸥于水曲刘炎真长沛郡丹阳尹今见具姓名行书及草各一帖共六行)
国明励躬。
钟氏馀风。
壮利纤薄。
守雌知雄。
如道门之子。
仙路时通张澄字国明吴郡人嘉之子晋光禄大夫今见咸康八年带名正书上成帝启一纸七行)
猗欤子成
徇迹过名。
正隶敦实。
稿草沈轻。
元常高风。
虽疏复呈。
犹不考击之钟鼓。
含律吕之音声刘璞子成南阳人晋光禄勋即得道南岳魏夫人之子夫人魏舒女父义河内修武今见具姓名行书及草两纸共二十行)
君祖驰驭。
艺忝令誉。
穷正验草。
而罕逮其能。
作伪乱真。
而未可为据。
正企钟而悠邈。
草师王而莫著。
与夫敬仁道偫王修江灌
或拔茅以连茹。
犹锐意鹏举
致身鹰翥张翼字君祖下邳东海太守穆帝右军手表帝自批后右军殆不能别久乃悟云小人几欲乱真今见具姓名正草书总三帖共十六行)
元子正草。
厚而不伦。
若遗翰墨。
犹带真淳。
似山林之乐道。
非玉帛之能亲桓温字元子谯国人彝子晋丞相大司马南郡宣武公今见其行草书带名四纸共三十行)
敬道耽玩。
锐思毫翰。
依凭右军
志在凌乱。
草狂逸而有度。
正疏涩而犹惮。
如浴鸟之畏人。
等惊波之泛岸(桓元字敬道温子义兴太守自署丞相僭号曰楚今见带名正行草书总十纸共六十行)
道偫闲慢。
气格自充。
始习新制。
全移古风。
伯舆之合极王廞
子敬之童蒙。
犹富礼乐之世冑。
备神彩于厥躬江灌字道偫陈留人侍中中护军今见带名行书一纸七行)
长茂草势。
既捷而疏。
慕王不及。
独断所如。
犹鸷鸟击搏而失中。
因蹭蹬于古墟沈嘉字长茂吴郡吴兴太守今见具姓名草书共三行)
元宝刚直。
两王之次。
骨正力全。
轨范宏丽。
凌突子敬
病于轻肆。
同变武而习文。
若访龙而获骥刘瑰之字元宝沛国御史中丞义城伯今见带名行书九行)
季舒纤劲。
循古有礼。
遇稀难评。
唯署一启刘廞季舒会稽人晋光禄大夫今见书名启一纸也)
顺阳笔精。
吾见元平。
近瞻元常
俯视国明张澄
利且掩薄。
能多似生。
如班输之运斧。
乏栋梁以经营范汪字元平顺阳人安北将军今见具姓名正书谢赐瓜启四行矣)
武子正笔。
颇全古质。
去凡忘情。
任朴不失。
犹高人之与释子。
志由道而秉律范宁武子汪子晋中书侍郎今见带名正书启三纸共二十一行)
长民则全效子敬
便于性分。
宏逸生于天机。
众妙总而独运。
凌所师而小薄。
壮若已而不紊。
犹豁其流而冰开。
殷其响而雷奋诸葛长民琅琊辅国将军宣城内史今见具姓名行书一纸六行)
道和闲雅。
离古蹑真。
慢正由德。
高踪绝尘。
昂藏博达之士。
謇谔朝廷之臣刘穆之道和东莞侍中司徒今见具姓名行书一纸六行)
放之率尔。
草健笔力。
岂忘保持。
足见准则。
犹片锦呈巧。
细流不极温放之太原人峤子晋黄门侍郎今见草书具姓名二行)
杨真人之正行。
兼淳熟而相成。
方圆自我。
结构遗名。
如舟楫之不系
宠辱以若惊(真人讳羲宏农人今见行书带名六行)
宋珽讹紧。
足光利用。
习古者或以为轻。
日新者必因而重。
犹朴散而分形器。
务成而立赋颂(宋珽广平相府参军今见行书具姓名凡四行)
宋武德舆。
法含古初。
见荅道和之启。
未披有位之书。
观其逸毫巨丽。
载兆虎变。
高躅莫究其涯。
雄风于焉已扇。
犹金玉矿璞。
包露贵贱刘裕德舆彭城人翘子晋太尉中书监封宋公后受禅称宋武帝今见带名批刘穆之启两纸共六行矣)
皇矣文帝
天知正隶。
举已达于纵横。
王媚于紧细献之
向精专而习熟。
几可与之兴替。
尚瞻击水鹏抟
且并闻天之鹤唳文帝讳义隆武帝第三子今见带名正行书两帖共七行杂批五处共有二十行也)
孝武武威戡难。
翰墨驰声。
虽禀训而已高。
恨一篑而未成。
徒忌人之贤已。
异及父之令名武帝书视文帝为未及)
与思话而雄强。
彦琳而愧耻萧思话孔琳之
若夷狄之佳丽。
慕颜容于桃李孝武帝讳骏休龙文帝第三子今见带名正书启十行又行书都四纸共十三行)
太宗徽音。
用壮之心。
遗弃鄙野。
不无高深。
快突俗工。
匠古邻今。
冠楂梨之下果。
怯鸾凤之珍禽明帝讳彧休炳孝武帝弟今见带名行书四纸并批杂启等共八行也)
南平休元
笔力自全。
幼齿结构。
老成天然。
比夫鸟在鷇。
龙潜泉。
符彩卓尔。
文词粲然南平王铄休元文帝第四子今见带名启正书两行)
休茂尚冲。
已工法则。
长于用笔结字。
短于精神骨力。
性灵可观。
运用未极。
犹凫雏鹄子。
初备羽翼海陵王休茂文帝第十四子今见正书带名启四行姚怀珍押尾)
后见三谢两张。
连辉并俊。
若夫小王风范。
骨秀灵运
快利不拘。
威仪或摈。
犹飞湍激矢。
电注雷震谢灵运陈郡宋侍中秘书监今见带名行书七行)
方明和。
稳媚且润。
如幽闲女德。
礼教士允谢方明陈郡惠连宋会稽太守今见带名正书签三行也)
茂度逸翰
景初清规。
或大言而峻薄景初文帝云臣恨二王不得臣之体)
或寡誉而拙奇王僧虔书用拙笔以自容)
并心轻两王
迹及宗师。
拟鹤鸣而子和。
殊鲤退而学诗张茂度吴郡人敞子宋会稽太守今见具姓名行草书两纸共十行张永景初茂度宋征西将军今见正行草书五纸共三十行矣)元则亲得法于子敬
虽时移而閒出。
手稽无方。
心敏奥术。
虚薄而不忘本分。
纵横而粗得师骨。
遇其合时。
髣髴唐突。
犹图骐骥而莫展。
塑真仙而非实。
尔后王羊谬同。
众靡馀风。
彦琳敬叔
允执厥中。
孔则愈于紧速。
病于乾偏。
超举之馀。
窥羊及肩。
犹蓬瀛心想。
濩武风传。
竞其丰利
又睹薄氏。
纤圆克成。
骨力犹稚。
精彩润密。
乃诚莫贰。
掩友凌师。
抑亦其次。
虽鍮无金价。
而珉实玉类羊欣敬元泰山人不疑子宋中散大夫与邱道护同授献之笔法今见正行草具姓名书二十馀纸凡六七卷所言王羊谬同谚云买王得羊不失所望言虚也孔琳之彦琳会稽宋太常卿今见具姓名正行书三纸共二十行薄绍之敬叔丹阳宋给事中与杨孔并师小王今见具姓名行书四纸共二十八行)
淮水茂族。
敬宏不坠。
胡朝馀风。
翰墨兼至。
既约古而任逸。
亦遗能而独驶。
犹创埏埴于昔人。
全朴略而成器王敬琅琊人导孙桓元姊夫宋侍中左光禄大夫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四行也)
蔓衍枝派。
思元不忘。
稳厚而无法度。
淳和而蓄锋芒。
犹君子自适。
顺时行藏王思琅琊人宋南康太守今见具姓名行书三行)
颜氏儒门。
士逊墨妙。
大令典则。
中散气调。
薄首孔肩。
体格惟肖。
如惊弦履险。
避地膺峭颜竣士逊琅琊人延之子宋右将军东扬州刺史今见具姓名行书一纸五行言薄首孔肩献之羊欣绍之琳之)
桓公护之。
神凝笔迟。
富雅景。
士规
犹门寒道高
衣薜言诗(桓护之字彦宗洛阳宁朔将军今见具姓名行书一纸四行)
翩翩正祖。
恭已法则。
师资小王。
深入阃域。
安知逸气。
未详笔力。
犹骥异真龙。
紫非正色(骆字正祖丹阳钜野今见行书一纸五行有姚怀珍徐僧权等押尾)
思话绵密。
缓步娉婷。
任性工隶。
师羊过青。
似凫鸥雁鹜。
游戏沙汀萧思话陵人宋征西将军丹阳尹今见带名正书启两纸共十三行具姓名行书三行)
二王变古。
法有所属。
兢兢秀之。
敛翰谨束。
如仙童乐静。
不见可欲庞秀之江州刺史今见正书具姓名启一纸十行)
仲远循常。
由衷迩俗。
彦琳之墙仞。
茂度之轨躅张茂度
岂闻一而得三。
同出吴而入蜀巢尚之字仲远鲁国宁朔将军今见带名行书七行)
世期旁通。
崛强断利。
方回之章法郗愔
敬元之草意羊欣
庖丁解牛
同君子之不器裴松之世期河东宋散骑常侍大中大夫今见具姓名章草书慰劳文一卷二十四行)
长玉靡慢。
神闲态秾。
小王之伟质
明帝之高踪。
执德而风尘不杂。
发言而礼义攸从徐爰长玉琅琊人本名瑗避傅亮讳除玉宋大中大夫今见正书具姓名上明帝启一纸五行)
江侯僧安
健利而乾。
貌兼轻媚。
体出多端。
犹广庭之卉木。
小苑之峰峦(江僧安陈留人宋太子中庶子今见具姓名行书一纸八行)
道力草雄。
圆转不穷。
壮自躬之体格。
逸少之遗风。
犹立言而逍遥出世。
验迹乃夙夜在公贺道力会稽吴兴今见具姓名草书二纸共二十行)
齐高则文武英威。
时来运归。
挺生绍伯
墨妙翰飞。
观乎吐纳僧虔。
挤排子敬
昂藏郁拔。
胜草负正。
犹力稽牛刀。
水展龙性萧道成绍伯陵人永之子宋右仆射太尉封十郡为王及受禅即位称齐高帝今见具姓名行草书及杂批三十馀纸)
世祖宣远
象贤岂敢。
仰英规而无功。
超笔力而有胆。
莫顾程式。
率由胸襟。
能骋逸气。
未忘童心。
若横波束薪。
泛滥浅深武帝讳赜宣远高帝长子今见带名行草书及杂批等十馀纸)
子良则能知未善。
心远迹迩。
家风若遗。
古则翻鄙。
虽有力而无体。
将从真而自美。
犹土阶茅茨。
俭德之始竟陵王子良武帝子今见带名行书四行)
彦回无节。
笔翰亦尔。
快利不拘。
足用而已。
如拔枫柳。
抑亦梓褚渊彦回河南人宋末与高帝同掌枢密后齐台建以佐命功授司徒中书监今见具姓名草书二纸共一十三行)
蔚先忠良。
自我名扬
老成不亏。
和雅允臧。
若穷隐肥遁。
志傲侯王褚贲蔚先渊之子齐秘书监因父忧免职便不仕时人以为耻父失节于宋室遂尔屏居今见正书启具姓名一纸凡八行)
非礼不言。
从容始昌
如硕德君子。
道义难量。
而盛德有素。
笔精源长徐孝嗣始昌东海齐太尉尚书令今见正书启共二纸)
穆父子。
载茂馀芳。
僧虔则密致丰富。
得能失刚。
鼓怒骏爽。
阻圆任强。
然而神高气全。
耿介锋芒。
发卷伸纸。
满目辉光。
才行兼而双绝。
名实副而特彰。
如运筹决胜。
威震殊方。
伯宝次道
并资义训。
兄则杂太祖高帝而外兼。
禀家君于已分。
弟则纤薄无滞。
过庭益俊。
并能闲墨妙。
逸速毫奋。
比达士与君子
人不知而不愠。
仲宝同夫季舒
署名莫窥墙仞王僧虔琅琊人昙首子齐尚书令穆公今见正书具姓名启二并行书共十五纸王慈伯宝王志次道僧虔子慈齐侍中冠军今见具姓名行书两纸共二十五行弟志齐侍中吏部尚书今见具姓名行书三帖共七行王俭仲宝僧绰子齐尚书令今见署名启行字而已与孔廞同廞字季舒
茂谦则壮而不密。
骋志恒俗。
轻师模。
任纵欲。
如勇夫格兽。
径越林麓刘撝茂谦彭城齐太子洗马御史中丞今见行书两纸共二十行)
宝光楷之。
同调合韵。
差池去就。
羽翮齐振。
依萧附王(道成僧虔
俱曰
论骨气而胡壮。
验精神而顾峻。
犹岸柳之先春。
得地连于河润顾宝光吴郡齐司徒左西掾今见具姓名行书两纸共二十行胡楷南昌齐度支尚书今见带名行书一纸八行)
希秀之迹。
敬叔之伦薄绍之
正则谨促有度。
草则拘检靡伸。
如俭德君子。
清朝士人徐希秀琅琊齐骁骑将军今见具姓名行书草书两纸共十二行)
思光逸才。
挥翰无滞。
超宝光之力。
从僧虔之制。
越恒规而涉往。
出众格而靡继。
如塞路蓬转。
摩霄鸢唳张融思光吴郡齐司徒左长史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九行)
梁则高祖叔达
恢宏厥躬。
泯规矩。
合童蒙。
文胜质而辞寡。
明察众而理穷。
犹巧匠琢玉。
心惬雕虫萧衍叔达陵人顺之子齐左仆射征东将军梁王及受禅即位称梁武帝今见带名行书及制草杂批等四十馀纸)
文摹钟。
不瑕有害。
景乔而含古萧子云
邵陵而去泰文帝讳纲字世缵武帝第三子今见带名正书启四纸并写禅师碑文六纸及行书四行)
世调则气吞元常
若置度内。
方之惠达萧特
旨趣犹昧。
擅时誉而徒高。
考遗踪而罕逮邵陵王纶字世调武帝第六子今见带名行书三纸)
孝元不拘。
快利睢盱。
习疏于一体。
加紧薄而小殊。
惟数君之翰墨。
(去声)天伦之友于。
皆可比殊芳。
鸿雁异躯孝元帝讳绎字世诚武帝第七子今见具姓名行书一十五行)
仲正则而壮。
赊而密。
婆娑蹒跚
绰约文质。
禀庭训而微过。
任天然而自逸。
若众山之连峰。
探仙洞而不一萧确仲正纶子广州刺史永安侯今见具姓名行草书两纸一十五行)
景乔则润色钟门。
性情励已。
丰媚轻巧。
纤慢旖旎。
诗虽易其国风。
赐岂贤于夫子。
犹鸾窥镜而鼓翼。
虎不咥而履尾萧子云景乔陵人梁侍中国子祭酒今见正书具姓名启及临右军共三十行又见草书六十馀纸)
名劣笔健。
乃逢王克。
通流未精。
疏快不忒。
犹腐儒宿士。
运用自得(王克琅琊梁尚书仆射今见具姓名草书四行有胡昂印尾)
陆杲迅熟。
骋健遣能。
任纵便。
无风棱。
如郊坰羽猎。
䎀狨奔腾陆杲吴郡梁光禄大夫扬州大中正今见具姓名草书九行)
体杂闲利。
睹夫彦升
构牵掣而无法。
任胸怀而足凭。
犹注悬泉。
咽凝冰任昉彦升乐安人梁吏部侍郎掌著作今见具姓名草书五行)
茂远捷锐。
足以自给。
彦和连环。
迅不可及。
如过雨之奔檐霤。
飞燎之赫原隰傅昭茂远北地梁秘书监金紫光禄大夫贞子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一十一行朱彦和吴郡人中领军右仆射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十三行)
文海紧快。
势逸气高。
未忘俗格。
锐意操刀。
乐成名于朝野。
嗤遁迹于蓬蒿王籍文海琅琊僧虔左塘令今见具姓名草书凡八行)
季和慢速。
风规所属。
圆转颇通。
骨气未足殷钧季和陈郡梁国子祭酒今见行草书两帖共有一纸三行)
文矶纤润。
稳正利草。
软媚横流。
姿容美好。
若其抑阮褒殷。
庶几同尘。
似泉激溜于悬磴。
木垂条于晚春阮研字文矶陈留人交州刺史今见具姓名正行草书五十馀纸)
子深与惠达。
景乔之幼志。
俱亲拂毫。
同陪结字。
深正稳而寡力。
达草而丰意。
或比父而疏省。
或过师而巧媚。
谁与别其罗纨。
且欲同乎箧笥王褒子深琅琊人规子梁尚书仆射萧特字惠达子云子海盐今见正行草书具姓名共有二十六纸)
肩吾通塞。
并乏天性。
工归文华。
拙见草正。
徒闻师阮阮研
何至辽夐。
使铅刀之均锋。
称并利而则佞庾肩吾子慎新野梁度支尚书今见具姓名行书三纸)
通明高爽。
紧密自然。
捭阖宋文。
峻削阮研
载窥逸轨。
不让真仙。
犹龙髯鹤颈。
奋举云天(陶宏景字通明丹阳人隐居山林武帝追谥贞白先生今见具姓名正行书一十二行)
彦渊气懦。
任力或滞。
犹翮短风高。
升沈靡制江茜彦渊济阳梁吏部侍郎今见具姓名行书一纸三行)
宏让迅快。
放诞可观。
利疾速。
著轻乾。
若星居僻陋。
木蔓樛盘周宏汝南人宏正弟今见草书七行有胡昂押尾)
蠢蠢怀约。
任已作制。
若孤陋儒生。
辛勤一艺范怀约吴郡梁东宫侍书今见正书写正览一卷并具姓名行书一纸)
爰及陈氏。
霸先创业。
盘桓有威。
牢落无法。
等王师凭怒。
挫衄攻劫。
嗟文炀而不知。
徒染毫而败法陈霸先颍川人文赞子历梁司空丞相封为陈公后受禅即位称陈武帝今见批沈格启行书四行文帝讳茜子华武帝子见批陆琼启行书三行炀帝讳叔宝字元秀宣帝子今见带名行书一纸)
沈氏后德。
名标婺华
允光亲署。
独美可嘉。
如晚晴阵云。
傍日残霞炀帝后沈氏吴兴人君理之女今见署启一纸婺华后字)
叔齐郁然。
署押而已。
伯仁软慢。
尺牍近鄙。
钦荣之之劲举。
虽师心而入流。
高疏壮浪。
复睹伯谋
并如策马驰逐。
苇航泛浮新蔡叔齐字子萧炀帝弟官至侍中国子祭酒见署名书一纸庐陵王伯仁字寿之炀帝子官光禄大夫武将军今见具姓名行书四行永阳王伯智字荣之庐陵王弟官至左翊将军今见带名行书七行桂阳王伯谋字深之永阳王弟官至丹阳尹今见带名行书五行)
智永智果
禅林笔精。
天机浅而恐泥。
志业高而克成。
或拘凝重。
萧索家声。
或利凡通。
周章擅名。
犹能作缁门之领袖
为当代之准绳。
并如君子励躬于有道。
高人保志而居贞会稽欣寺僧智永姓王氏右军孙今见具名真草千文数本并带名草书二纸僧智果会稽人带名草书一纸)
坡陁总持。
独步方外。
甘率性而众异。
非接武于兴会。
若时违隐沦。
卒不冠带江总总持济阳人陈尚书令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三行)
孝穆鄙重。
刚毅任拙。
偏裨武夫。
胆勇智怯徐陵孝穆东海陈左仆射今见正书带名启一纸)
仲伦则快速无度。
驰突不疏。
尺题已终。
笔势仍馀。
似逸笼槛之众鸟。
恣飞鸣之所如沈君理仲伦吴兴人陈尚书吏部郎中驸马都尉今见具姓名草书一纸)
德章率尔。
流浪急速。
骨气乍高。
风神入俗。
符纵志而失道。
等溃河与颠木袁宪德章陈郡陈右仆射今见具姓名草书两行有胡昂印尾)
快哉伯武
心空手敏。
古风若遗。
令范惟允。
如平郊逸骥。
晚景飞隼毛喜伯武荥阳陈吏部尚书今见具姓名草行书共有四纸)
翩翩济阳
茂世希祥
任朴无闻。
适俗不忘。
父轻而迅。
子凛而强蔡景历茂世济阳陈度支尚书今见具姓名行草书三纸子徵希祥陈中书令今见具姓名草书二纸)
接武随波。
雷同野王
如异硗肥之挺质。
之凌霜顾野王希冯陈黄门侍郎大著作今见具姓名草书二纸)
知道则疏弛慢。
无可取则。
削凡常。
病窒塞。
犹岸陆纵獭。
艰辛骋力伏知道昌平陈镇长史今见具姓名草书三纸)
含茂悠悠。
荐臻同德
迫时季而陵替。
俱道丧于翰墨。
徒麋鹿为后先。
非胜负可差忒谢嘏含茂陈郡陈中书令今见具姓名草书三纸)
贺氏曰朗。
虽非动人。
不事笔力。
犹阻学贫。
三者若宦游旅泊。
衣化风尘(贺朗会稽陈秘书监今见具姓名行书三纸)
文深孝逸
独慕前踪。
至师子敬
如欲登龙。
有宋齐之面貌。
无孔薄之心胸赵文深天水人后周为书学博士书迹为时所重孝逸汤阴四门助教师右军逸效大令甚有功业当平梁之后王褒入国举朝贵冑皆师于唯此二人独负二王之法俱入隋临二王之迹人閒往往为宝耳)
萧条北齐
浩汗仲宝
劣充凡正。
备法紧草。
师右军
歘尔由道。
究千变而得一。
乘薄俗而居老。
如海岳高深。
青分孤岛(刘珉字仲宝彭城彦英子北齐三公郎中今见具姓名草书十二纸)
隋则元平嗣芳
讹熟名扬。
彦谦草力。
浮紧循常。
糟粕右军之化。
依稀夫子之墙。
皆如益之众象。
无月桂之孤光(刘元平珉之子洁志高蹈隋赠贞范先生今见具姓名行书二纸房彦谦清河司隶刺史今见具姓名草书十纸)
昌衡跌宕。
率尔而作。
虽蔑法而或乖。
乃由衷而不怍。
野笋成竹。
长风陨箨卢昌衡子均范阳侍中司空道虔子均礼部侍郎太子左庶子今见具姓名行书二纸)
蒋庄武帝新庙碑铭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四、全宋文卷二七、《徐公文集》卷一○、《全唐文》卷八八四
臣闻南正司天,授宗祝史巫之职;
春官掌礼,诏牺牲玉帛之仪。
皆所以别类人神,统和上下。
三时不害,力啬以之普存;
百物阜安,荐信犹其多品。
用能举明德而徼景福,播和乐以致灵祇。
三五已还,皆是物也。
若乃浑元宣气,山岳成形,云雨于是乎生,财用于是乎取。
故有毳冕之服,璋邸之符,或以肆瘗垂文,或以庪悬著法。
虞舜,圣帝也,而有「遍于」之祀;
周武,明王也,而有「惟尔」之祈。
至于祊田高邑之都,藻茝桑封之秩,稰有羡,无亏,大典奇篇,论之备矣,后王徂帝,闻斯行诸。
金陵山者,作镇扬都,盘根福地,峙天险之左次,瞰台城之北隅。
阳岭前瞻,包举青林之苑;
阴崖右转,经营玄武之池。
绝巘嵚岑,蔽亏日月;
深岩窈窕,吐纳风云。
层台累榭临其岭,涌泉清池湛其下,白鹿麇麚腾其薮,鸳雏孔翠栖其林。
豫章杞梓之材,橘柚楂梨之实,赭垩丹青之美,锡银金碧之饶,固以事异假珍,富兼诸夏,登于轨物,掌以虞衡
矧复奇怪中潜,絪缊上属。
真人来应,瘗杂宝以祈年;
智士攸同,指盘龙而建国。
亦何必嵩丘发峻,始号降神,岷岭腾精,独称建福
自时厥后,代富灵游。
刺史还都,即有栽松之地;
诸生肄业,非无讲学之场。
岫幌云关,访徵君于幽谷;
鹿巾霞帔,集道侣于中林。
斯亦群帝之密都,先王之册府者也。
在昔霜钟细品,犹淹耕父之居;
反景微光,尚驻长留之驾。
况乎皇州列岳,宅怪储灵,不有吉神,孰司阴骘?
蒋帝孕清明之气,禀正直之资,实九德之所生,与五龙而比翼。
西江考绩,谢联事于玄夷;
北部申威,辑庶功于黄绶。
于时祚终四百,运偶三分,夫怀涂炭之愁,家有剥庐之痛。
帝则勤劳徇物,慷慨忧时,既授张敞之桴,即振李崇之鼓。
赤心未尽,执汉节以忘生;
青骨难诬,降北山而受享。
飞虫显俗,生民之舒惨焉依;
白马耀奇,平昔之威容如在。
故使中都之印,式报阴功;
长水之营,旁旌同气。
庐宫改命,非因介子之焚;
庙貌崇坛,讵比愚公之徙?
自是光灵茂远,代祀绵长,或昭德而降祥,或害盈而致罚。
黄旗紫盖,奉五马之祯符;
朱鬣碧蹄,殄高山之巨盗。
贤如谢傅,犹繄草木之形;
亲若始安,亦假弟兄之助。
故得王封锡羡,帝服归尊,追炎、昊以齐称,躅虞、黄而接武。
事光典册,惠浃幽遐,任水木之递迁,顾高深而自改。
国家绿图受祉,黄钺庇人,分二牧于土中,包九有于宇下。
虽十联百里,亟更守宰之权;
而四望五郊,不易宗彝之数。
及威仪暂失,龟鼎中迁,瀛海飙回,坤舆幅裂,而盘礴之际,常奉周正,封域之间,独为汉守。
衣冠旧族,宛洛遗氓,咸趋怀德之乡,共免永嘉之乱。
终使皇天眷佑,百姓与能,克昌再造之基,奄有六朝之地。
烈祖功踰嗣,体浚哲而致中兴;
皇上德迈继文,懋元良而恢下武。
格天光表,慰率土之歌谣;
累洽重熙,渐群黎之肌骨。
所以珍符总至,灵命毕陈,极金箧以标年,尽瑶编而纪瑞,袭于六艺,贯彼三坟。
矧复圣作无方,神谋不测。
殷周损益,文武弛张,制在先机,申于后甲。
百吏奉行而不暇,兆民日用而不知。
帝典恢弘,天文贞观,摛华发藻,决瞆披聋。
丹浦非好战之师,两阶有诞敷之舞。
坐知千里,廓清五岭之氛;
役不逾时,底定七闽之难。
国风王泽,自北而南,树立之权,由来尚矣。
康无专享,止藩屏之封;
穆吊不咸,但著急难之咏。
未有极至公之举,正太弟之尊,大义鸿猷,如今日之盛者也。
副君膺则哲之寄,有圣人之资。
由上德而贞万邦,用英才而总百揆。
丽正继明之业,仰奉宸谋;
持谦敬客之心,甫怀庶品。
则有齐藩上寄,纡盭绶而握兵符;
燕邸真王珥貂冠而掌宫籥。
周公则武王之弟,夏启则吾君之子,故能辑熙帝载,寅亮天工。
晏平仲之论和,北宫子之谓礼,自家刑国,草偃风行。
上下之际既交,华裔之情如一。
黑齿奇肱之俗,款塞来王;
碧嵩素浐之滨,除宫望幸。
后夔典乐,已播薰弦;
司马进称,行陈秘检。
功既隆矣,德亦厚矣,尚复往而未止,谦以益尊,政靡不修,思无不及。
以为无文咸秩,训诰之格言;
明祀是,《春秋》之大义。
农祥晨正,丰洁四驰;
密云不雨,馨香并荐。
载纡睿鉴,爰顾遗祠,诏曰:「蒋帝受命上玄,奠职兹土,力宣往代,中区,所谓有益于人、以死勤事者也。
号位已极,名谥弗彰,阙典未申,朕甚不取。
其以胜敌克乱之业,为民除害之功,因姓开国追谥庄武,仍令有司修寝庙,备制度焉」。
于是即旧谋新,审形面势,农工告隙,营室方中。
或悬水以为规,或饬材而攻木。
抟埴之工麇至,圬塓之伎星罗。
径术常夷,靡薙王孙之草;
荆榛旧辟,宁诛宋玉
百堵齐兴,旬岁而毕。
缭垣十里,重屋四周。
文玉于庭中,交枝靃靡;
挺开明于阈外,诡状髬髵。
纳陛逶迤,碧叠元州之石;
横梁夭矫,雪披后渚之
豁朱户之瞳眬,阳光不夕;
閟深宫之霮䨴,暮霭常霏。
堂上布筵,楹间设奠,管磬钟鼓罗于下,笾豆簠簋肆于前,再变之音克谐,永贞之祝无愧。
神光倏忽,裷服连蜷。
孔盖翠旌,若有来而罔觌;
蕙肴兰籍,若有去而不亡。
用是高揖灵玄,永司纯嘏。
魍魉魑魅,岂烦夏鼎之图;
风雨雪霜,无待桑林之祷。
则知民和而后降福,事理而后不祈,人祇之间,如斯而已者也。
粤若先王命祀,神道教人,前哲令德之流,九魁六宗之类,或以公族视秩,或以户邑奉祠
子晋之为帝宾,真阶匪极;
傅说之骑龙尾,景耀未融。
斯皆地势本高,升闻易达。
讵有权轻五校,壤狭一同,而能比敬轩台,分光尧日?
纵质文之迭改,代奉典章;
及圣哲之丕承,更加崇饰。
故金简玉字,兴王之统可寻;
两骑五车,受职之期斯在。
虽将历选,安得同年?
昔者昆阆穷游,尚纪「白云」之什;
燕然薄伐,亦陈「玄甲」之铭。
孰与冥贶昭彰,寿宫宏丽?
水通悬圃,萃气色于闾门
路接白杨,焕丹青于駉野。
此而莫述,后嗣何观?
微臣润色无功,讨论奚取!
思问神于先圣,姑欲事君;
茍获罪于玄穹,曷容媚灶
惟于旧史,想见英风。
适当罢役之初,爰奉属辞之诏。
西州作颂,诚惭邑子见称;
南国刊铭,或望至尊所改。
庶使千八百国,会执玉于兹峰;
七十二家,配泥金于此地。
其铭曰:
茫茫玄造,万物资始。
一经神怪,一纬人理。
先圣则之,以著纲纪。
仰观俯察,上天下地。
高卑既定,品物咸宜。
宣气者山,配地曰祇。
三公是拟,九德攸司。
天作金陵,蒋帝荒之。
岩岩金陵,作镇上国。
阴林巨壑,材生物植。
洞穴岩房,逶迤诘屈。
隐士无言,仙童不食。
洪惟庙貌,奠此名区。
位重天孙,权倾陆吾。
薜荔之服,辛夷之车。
若自空桑,来游下都
翼翼京扬,冯冯辇毂。
运属多叠,聿祈深福。
峻殄坚夷,勋亡景覆。
肸蚃玄功,威蕤帝箓。
皇唐膺命,和悦人神。
崇名则旧,受职惟新。
祥图杂集,祀典纷纶。
终全王土,以俟真人。
再造延洪,继文光大。
阴阳不测,天地交泰。
没羽梯航,雕题冠带。
成民致力,祭神如在。
犹防阙典,乃顾遗灵。
永怀简册,钦若昭明。
克乱除害,膺兹大名
亦有制度,备于祠庭。
式瞻昏定,昏定既正;
爰揆农时,农时弗亏。
虞衡肃给,般尔交驰。
加之砻斲,益以章施。
新庙既成,神居既宁。
我有常祀,蒸肴荐腥。
匪禜匪祈,歆我惟馨。
三时不害,大庖不盈。
昔在周家,逮于汉室,徒骋骥騄,虚罗甲乙。
纯嘏弗臻,斯猷愈失。
载返真风,爰归圣日。
五衢植木,四照栽花。
驰烟驿雾,晦景韬霞。
方介十巫,何忧一车?
行观吉玉,愿折疏麻
谢傅长逝,王公不作,独我庄武,先纡睿略。
鲁坟无棘,辽城有鹤。
刻此苕华,永传嵩霍。
唐故道门威仪玄博大师贞素先生王君之碑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五、全宋文卷二九、《徐公文集》卷一二、《全唐文》卷八八五
原夫至道之先,邈哉稀矣,书契已降,可得而云。
黄帝澄其源,故垂衣恭己,在宥天下
伯阳仲尼导其用,故建言立德,宪章无穷。
赤松、羡门,神而明之,故轻举上宾;
留侯商皓,变而通之,故解景灭迹。
顺是已下,莫不由之,故有󲦤绅端委,利万物于庙堂之上;
葛巾蕙带,全阴功于尘埃之外。
隐显殊致,趣舍同归,其人有终,其魄不死。
阆风、玄圃,群帝之密都;
赤城华阳,仙圣之治所。
光灵肸蚃,若在左右,仁人君子,往往至焉,见之于贞素先生王君矣。
君讳栖霞,字玄隐
华宗继世,积德所钟,生于齐,得泱泱之风;
长于鲁,习恂恂之教。
七岁神童及第,十五博综经史。
阙党童子,靡敢并行;
东方诸侯,为之前席。
而仙材灵气,禀于自然,尘缨世网,不可拘系。
每名山独往,神契感通,奇怪恍惚,众莫能测。
天祐丁卯岁,避乱南渡,至于寿春
感四海之分崩,想八公之遗迹,于是解巾名路,委质玄门。
问政先生聂君师道见而奇之,授以法箓。
是日,有彩云皓鹤,翔舞久之。
既而穷方士之遐游,得东乡之胜境。
道无不在,善岂常师,又从威仪邓君启遐受大洞真法
玄科圣旨,动以咨询;
福地仙源,因而栖托。
诛茅穿径,枕石漱流
身既退而名愈,道已寂而节弥苦,自改,桂树长留。
烈祖高皇帝方在宾门,实来作镇。
紫气表真人之应,青云符好道之占。
君鹄书被徵,褐衣来见,谈天人之际,讲道德之源,靡劳牧马之迷,自契顺风之问。
因从敦请,来止建康
玄真观者,陈宣帝为臧矜先生之所作也。
殿堂岑寂,水木清华,游焉息焉,以遂其好。
竹宫望拜,玉牒秘词,叩寂求真,必君是赖,嘉祥灵应,世莫得闻。
圣历中兴,恩礼殊重,加金印紫绶,号玄博大师
烈祖尝从容谓君曰:「吾不贪四海之富,唯以苍生为念」。
君对曰:「夫古之圣人,修其身而后及天下,天下待一人安而后安。
今天子勤劳万机,忘寝与食,身且不能自治,岂能治苍生哉」!
帝善其言,以百金为之寿。
其识度亮直,又如此焉。
今上嗣清净之基,尊玄默之化,咨诹宾敬,有逾于前。
而君茅岭夙心,老而弥笃,比年抗表,请归旧山。
优诏惜之,又加贞素先生之号。
既而玉棺有命,紫素告期。
葛洪见留,不成大药;
少君舍去,先梦绣衣。
保大壬子岁夏四月甲寅隐化于玄贞观,春秋六十有二。
恩旨痛惜,赙钱二十万,道俗嗟慕,会葬数百人。
初,君之处茅山也,即良常洞之前,相雷平山之下,披榛剪秽,面壑临流。
除地为坛,表朝真之位;
设隧,卜安神之室。
至是归葬,符夙愿焉。
六月丙申,发自京师,溯淮而上。
时畿内久旱,川涂可揭,是日大雨注,腾波却流,蓦长堤,逾重堰,飘然利涉,人不知劳。
周王有栾水之朝,宣尼泗水之应,校灵比德,其殆庶乎!
君传法度人,数逾累百。
有若玄真观主朱怀德,名先入室,道极严师。
首座孙仲之,章表大德刘德光,参受经法,预闻玄秘。
永怀在三之义,愿垂不朽之风,威仪王可则、首座陈希声,并仰高山,共刊贞石。
铉也不佞,夙承教义,虽复仙凡异迹,静躁殊途,而诚心所感,素交斯在。
徘徊祠宇,邈若山河,敬书岘首之悲,以俟辽城之叹。
词曰:
于铄子晋,上宾于天。
亦有令孙,穷神体玄。
昔我来思,世称其贤。
今我往矣,人谓之仙。
至道希夷,孰知其然?
华阳洞府,句曲风烟。
林芳橘叶,地即芝田。
披文相质,亿万斯年!
建信龙虎山张天师 五代末宋初 · 陈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六
臣闻有物混成。
其来尚矣。
天地得之而覆载。
日月得之而运行。
四时得之而变通。
万物得之而繁庶。
卷之则无馀。
舒之则无垠。
求于外则劳。
求于内则获。
圣人取法而俯正八纮。
上士勤行而仰游十极。
深矣远矣。
恍兮惚兮。
逖听妙言。
强名曰道。
然则真风已续。
大道久隳。
居一者以嗜欲滑和。
就能司契。
在三者笑神仙可学。
谁务谷神。
悠悠多中智之君。
寂寂罕持盈之士。
华胥之国。
不复神游。
无何之乡。
空停羽驾。
天其或者将有俟焉。
皇帝陛下极大道之颓纲。
维列仙之绝纽。
乃眷正一。
属之真人。
思与神交。
遂崇庙貌。
天师道宇所以兴盛于今日也。
天师姓张氏
讳道陵
字辅汉
沛国丰人也。
若乃六世相韩之盛。
七叶佐汉之名。
服冕乘轩。
重规累搆。
在人间之世。
虽炳焕以可知。
而太上之家。
亦寂寥而何有。
况前史详之备矣。
故斯文略而不书。
天师绀发黛髯。
青眸朱口。
储精于八十一气。
校德于七十二仙。
虽嗣世勋。
靡婴代网。
秕糠声利。
桎梏衣冠。
被凤褐而御龙书。
外严圣服。
吞玉英而漱金醴。
内养丹元。
初杖策以游吴。
忽拂衣而向蜀。
地惟蚕市。
峰号鹤鸣。
有异荆台
即谓忘归之所。
谅同朱阁。
还称不死之庭。
留人
因停翠盖。
山椒考室。
更写丹邱。
时巴蜀初夷。
神奸未刈。
菱花纵吐。
罕照山精。
棘矢虽陈。
莫除偫厉。
遘兹妖孽。
毒我烝人。
上元贻西顾之忧。
下土夭北邙之骨。
天师心存绛阙。
精彻苍旻。
玉辇来过。
因受驱治之法。
金墉至止。
爰膺诰命之文。
平变怪之猖披。
致生灵于清静。
声流华夏。
惠洽幽明。
若夫宣扬微言。
指明奥义。
著为道帙。
贻厥学徒。
斯并秘在灵坛。
贮于琼笈。
丹青妙揵。
鼓吹真科。
有陋赤松
空留八戒。
翻嗤鸿烈。
尚杂百家。
既而鄙方外之犹羁。
念寰中之未返。
飘然轻举。
倏若遐征。
三十六天
徒见骖鸾之去。
二十四治。
不窥化鹤之归。
昭灼仙踪。
葳蕤来裔。
竟留仙宇。
上契昌期。
皇帝陛下仙李分阴。
夙承上圣之孕。
弊樟擢秀。
实报中兴之符。
高居穆清。
虔奉宗庙。
动作兴事。
等云雷之经纶。
内平外成。
见天地之交泰。
无为而理。
有感则通。
至若盛烈殊休。
亦可得一二而言也。
蕞尔越徼。
介于海隅
沉阏斥争。
曹谭无礼。
文身相顾。
崩角同忧。
初款塞以求哀。
俄盈庭而请命。
实兴我役。
薄言徂征。
偏师一征。
扩地千里。
斯则圣人之吊伐也。
秦密二郡。
关河几千。
家乃汉臣。
身縻伪爵。
马援方居陇坻
窦融亦保河西
日饮皇风。
思沾元化。
率有卒伍。
拥乃黎元。
协力同心。
聿来胥会。
斯则圣人之柔服也。
绝域殊方。
搜奇蕴异。
验青云之不散。
仰白日之高悬。
梯山如覆篑之功。
航海如容舠之隘。
不愆其素。
咸造于庭。
常满之杯。
岂弗索而何获。
难得之货。
盖不求而自来。
斯则圣人之怀远也。
泽盈碧露。
井有黄云。
山涌龟蛇之金。
匣鸣龙虎之剑。
九苞神凤。
窥阿阁以来仪。
八翼灵禽。
羽山而戾止。
斯则圣人之符瑞也。
又若陋常钧之琐琐。
笃至德之巍巍。
当大道既隐之时。
行自昔所无之事。
宅于望苑
命我天伦。
洪惟至公。
实冠百辟。
在昔卯金抚运。
代邸承祧。
高视前王。
良无愧色。
洎定建储之计。
始无必子之言。
徒自饰情。
竟成虚语。
何则。
五帝官天下。
三皇家域中。
有自来矣。
虽甚盛德。
莫能行之。
然犹纪其功者。
灿若云编。
颂其德者。
溢于玉牒。
苟以今而泥古。
谅如日而映星。
重以并见戚播。
特逾旧制。
姬周异姓为后。
何足道哉。
炎汉非刘不王。
既闻命矣。
踰千越万。
绝后光前。
皇太弟以天纵之姿。
懋日新之德。
初开凤邸。
东平之善尤彰。
旋正龙楼。
北阁之游殆绝。
开物成务。
藏往知来。
大元帅齐王
下士好贤。
经德秉哲。
分茅建社。
荒十二之雄都。
佐国庇人。
得五千之深旨。
副元帅燕王
拔乎偫萃。
体自吾君。
居无求安。
不以珥貂自贵。
坐进此道。
岂以驷马为先。
咸树风声。
同守社稷。
中外既理。
华夷已清。
然而上心犹或未足。
思致人于寿域。
每澄虑于大庭。
寤寐通仙。
阐扬元教。
以为德如可尚。
岂隔于古今。
道之将行。
必先于崇奉。
乃诏执事
天师新庙于信州龙虎山
是山也。
夙号洞天。
由来福地。
南襟百越。
北带三吴。
台岭前瞻。
恍惚赤城之状。
庐峰回盼。
依稀紫霄之形。
岂犹罗浮洞中。
潜通勾曲。
祝融坛上。
平视长沙
彼词人之炫四朝。
方士之称三岛。
欲将拟议。
犹或荒凉。
至如璇房琼室之深严。
金楼玉台之秘邃。
蕙圃芝田之芬馥。
霓裳鹤盖之蹁跹。
道士青牛
仙翁之白鹿
固已纷纶于秘箓。
杂沓于灵篇。
更著丹崖青壁之奇。
谷隐岩栖之美。
纤萝夕动。
闻天籁之寥寥。
瀑布晨飞。
动日华之杲杲。
孤桐倥偬。
上出云霄。
修竹檀栾
下凝烟雾。
倚树而多称君子。
采药而更遇王孙。
宅之者潜契希夷。
游之者自袪鄙俗。
天师顷来江左
尚憩兹峰。
旋指汉川
实留遗爱。
厥后运当典午。
年在永嘉
有美后昆。
聿来遘止。
崇真宇。
以永灵风。
亦犹缑岭之旁。
子晋之祠盛启。
阜亭之下。
安期之庙聿兴。
仇生膺石室之祈。
稷邱享太上之祀。
谅同条而共贯。
实接武以均芳。
自是日薄星回。
时迁代改。
田日变。
而瑶岛长春。
迄皇运之中微。
属旻天之不吊。
蚩尤作梗。
暴海内之衣冠。
回禄为灾。
壶中之日月。
千寻建木。
俱为柏殿之灰。
八景灵坛。
但有芜城之草。
钟随鼎折。
磬逐杯飞。
荒阶之苔藓易侵。
空馀玉磶。
废井之梧桐半在。
不见银床。
洎区中之厌兵。
乃江表之无事。
永惟仙冑。
犹固颓基。
虽渐务修崇。
然终非博厂。
成乃集灵之所。
钟乎好道之若。
及此庀徒。
永逸。
事当农隙。
人若子来。
既遴麈尾之
仍采雉偫之木。
虽有蠹。
实出小山。
纵后彫。
竟辞大谷
公输剞劂。
王尔钩绳。
竞呈巧以致功。
乍星罗而雾集。
回廊四合。
忽若云垂。
秘殿百寻。
矗如山立。
芝栭绣桷。
藻井绮疏。
上赪壤以腾文。
下朱雾而动彩。
飞梁偃蹇。
疑螮蝀之横空。
碧瓦参差。
状鹦鹉之偫集。
凌兢失视。
坱圠无垠。
宝座既严。
睟容惟穆。
朱幡不动。
有若存神。
羽服如飘。
还疑上汉。
差差仙仗。
肃肃灵官。
顾望增辉。
游从生敬。
演兹大教。
卫我兴朝。
天子万年。
南山而永固。
本支百世。
将西伯以齐芳。
其福祉也既如此。
其壮丽也又如彼。
纵高岸之为谷。
必灵光之岿然。
二十二代孙秉一。
体备清和。
气凝元寂
钩深致远。
所得者金简玉书。
吐故纳新。
其验者赤筋青骨。
之灵风未振。
吕恭之道荫弥高。
岂徒三世无惭。
斯固一言以蔽。
再光先搆。
不亦宜乎。
夫妄启精庐。
诞作楚室。
犹存碑表。
必播声诗。
况简在帝心。
成兹妙果。
以祈苍生之福。
以崇元牝之门。
苟匪颂宣。
孰传来者。
臣才非黄绢。
腹谢青缯。
壮武之讨论。
未窥铁砚。
佐元元之述作。
又乏金壶。
辄罄謏闻。
强为铭曰。
天地万物。
未生厥初。
道乃特立。
为之权舆。
惟寞。
不盈不虚。
帝返金阙。
神传玉书。
圣教以宣。
列仙继作。
陟降朱陵
优游碧落。
身虽化去。
功乃昭灼。
猗欤真人。
用实宏博。
真人者何。
堂堂乎张。
家藏鹊印
富貂珰
区区
琐琐袁杨。
我独高谢。
于何不臧。
访道求
存元守一。
九鼎传芳。
飞仙得术。
内养灵符。
外宏阴骘。
众邪奔溃。
偫生宁谧。
我功既著。
我惠既敷。
上瞻绛府。
旁睨蓬壶。
仙踪去蜀。
庙貌留吴。
正一之教。
宁远乎。
赫赫我唐。
明明天子。
亲诣崆峒。
精求赤水
尊道贵德。
任贤尚齿。
禹好昌言。
尧称光被。
瓯闽恃险。
(疑)我兴戎。
室家相吊。
杼柚其空。
帝思俾乂。
师乃徂东。
曾无遗镞。
俄已韬弓。
泽浸殊邻。
声覃绝域。
条支入朝。
窦融归国。
方贿连延。
襁负匍匐。
乐我王道。
誓依有德。
义高睦族。
举必至公。
脱略常法。
从容古风。
命我棣𦹛。
处我桂宫。
亦建贤戚。
施于无穷。
能事毕修。
圣功益茂。
思致华戎。
同跻仁寿。
耽味道腴。
表扬仙冑。
圣真
宇兹名岫。
庀徒揆日。
舍旧谋新。
燕山
嶰谷诛筠。
不遗文水
仍采贞珉。
隐如山积。
响若雷震。
功匪浃旬。
成由决日。
敞作阳台
邃为阴室。
璀⿰(石粲)珠金。
荧煌丹漆。
子午非速。
琼华讵匹。
峨峨秘殿。
穆穆睟容。
众真列侍。
仙裔相从。
如聆夕唱。
似喜晨钟。
洪惟妙用。
实亚犹龙。
元览前阀。
恭闻往诰。
自匪哲王。
孰云好道。
我后统天。
升堂睹貌。
光扬真科。
必膺厚(一作丰)报。
大宋新修嵩岳天王庙碑铭(并序开宝六年十二月 唐末宋初 · 卢多逊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金石萃编》卷一二四、《嵩岳文志》卷六、乾隆《河南府志》卷八四、乾隆《登封县志》卷一一、《说嵩》卷二五
《广雅》称「山大而高」者嵩也,诗人谓「峻极于天」者岳也,名义昭著,布在文籍。
齐德泰华而独峙于中方,俯视河洛而助成其秀气。
惟神是宅,炳灵孔昭
太史璇玑察乾文,知其协星辰之定域;
阳城土圭测日景,知其居天地之正中。
万山四顾而来向,峭壁高耸而直立。
太室少室,左右之势通;
朝阳夕阳,东西之分正。
神仙秘洞府,则浮丘、子晋隐别馆于岩峦;
帝王会众神,则秦皇汉武著古迹于坛庙。
眇观历代,厥有祭法,播在典故,垂诸礼文。
四簋六豋,崇其仪制
一祷三祀,著为彝章。
应天广运圣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平一六合,澄清四海。
精诚贯于白日,德教加于百姓。
凝旒顾问,侍臣预对,谓:「天设神府、阴主人事者何也」?
曰:「岳神也」。
「地迩王畿、位正中土者何也」?
曰:「嵩高也」。
嵩高何神也」?
曰:「中天王也」。
「中天之封何代也」?
曰:「唐玄宗天宝五载也」。
曰:「吁,我其念哉!
尝闻天垂玄鉴,神助阴骘。
合道则祐之,反是则祸之。
神以我为有道之君,故祈祷应;
神以我为求理之代,故风雨调;
神以我有爱民之心,故稼穑丰穰;
神以我有惠物之志,故烟尘扫荡。
我今虔意,思有报者。
夫祀事,恒典也,何以加焉;
封爵,旧制也,无以增焉。
将欲隆万人之瞻仰,莫若严绘塑;
必欲垂永世之崇重,莫若阐庙貌」。
乃命尽轮奂之美,先列于画图;
又命择贞干之臣,就护其力役。
厥功告毕,有司上言,复命勒铭贞珉,以尽纪录。
盛矣哉,圣人之德,冠古无伦!
以乾覆坤载为楷模,申之以周物;
以尧步舜骤为轨躅,益之以缓辔。
犹能不以运祚自大,而让德于元功;
不以治平自高,而推谢于神贶。
不以丰登开托骄其志,每志务乎允恭
不以祠祀斋庄邀其福,欲福臻于黎庶。
修建既备,瞻奉有所。
牲牢蠲洁,豋俎罗列,使四望之礼焕赫于典章;
绵彼岁月,垂诸碑碣,俾百王之道无逾于法则。
夫如是,则每言执大圭,登泰坛,柴燎一举而天神下降者,信矣。
则知岳神奉上天以安物,因我皇而昭应
惟仁是助,潜契宽恕之德;
惟明是赞,默协和平之道。
是故言必从,祈必应,泰吾国,安吾民者,岂徒然哉,盖人神交感之若是也。
上古称以待风雨,易之以宫室;
后世谓既勤朴斫,惟其涂丹雘。
本以纯素,渐崇壮丽。
以至左平右墄,著为礼容;
范金合土,穷其华饰。
先王或留心祠祷,崇奉虚诞。
望仙作宫,遂极土木之费;
梦蛇立畤,大设庙堂之飨。
虽纪在方册,而无所取法。
今之建岳庙、奉岳神,大增其华而不在奢侈,曲尽其美而曾无劳役。
严殿宇,崇门垣,雕梁彩栋,连薨接庑,庭轩洞邃,瞻之肃然。
有以见我皇稽古守正,为民崇祀之心,形容于斯庙也。
不假探策,知神有延洪之贶;
不俟磨崖,知我有永久之法。
然而冠古立制,敷祐垂德,不有撰录,其何宣著!
微臣职备禁署,目睹盛事,奉命叙述,文不逮意。
岂独使四海一统,汉臣传华岳之碑;
百堵九成,周史终南之庙?
敢用实录,而为铭云:
惟天保民,在乎岁功。
惟圣治民,畅乎时风。
奉天助圣兮,感而遂通。
昭昭岳神兮,镇于寰中。
备物有秩兮,祀事是崇。
所以古礼之垂文兮,五岳视三公
惟民戴君,尊乎宝位。
惟神祐君,伸乎大义。
爱民奉神兮,洁诚以祭。
皇皇圣王兮,重彼明祀。
昭以灵贶兮,显乎嘉瑞。
所以汉帝之告功兮,嵩山万岁
三公兮,表崇重于荐神。
呼万岁兮,告延洪于圣人。
天地之中兮,嵩高磷磷。
寰海一统兮,景福无垠。
我之盛德兮,超彼前闻。
我之祈福兮,在于生民。
岂比夫献寿之声兮,标汉史而徒云。
开宝六年岁次癸酉十二月辛巳朔日建。
三山移文 唐末宋初 · 宋白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皇朝文鉴》卷一二八
三山之英,十洲之灵,排烟拂雾,勒移山庭。
夫以逍遥玄俗之姿,缥缈飞仙之状,控白鹤于云末,骖青鸾于天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冥冥帝先,杳杳象外,厌浮世而龙摅,曳天倪而蝉蜕,聆《白雪》于太虚,挹流霞于上界,固亦有焉。
岂其侈靡轻浮,猖狂迅速,习夏癸之奢,用商辛之酷?
将大道以为戏,剿万民而逞欲?
何其谬哉!
呜呼,龙驭不存,鼎湖长往,万古千秋,英灵肸蚃。
世有秦皇,爰及汉帝,既崇既高,益骄益炽。
然而貌学希夷,情忘橐籥,窃祀神山,滥封乔岳,污吾真风,轻吾上药,虽笃志于仙材,竟无心于天爵。
其始至也,将洪崖浮丘,捐百揆,弃诸侯。
鼋梁架日,剑气凌秋。
或思玉皇可接,或忆金仙共游。
废元元以不治,仰苍苍而是求。
燕昭何足比,子晋不能俦。
及其妄说斯行,贪诚弥勇;
智刃挥霍,灵台飞动。
乃阅意海隅,穷奢世上。
泛楼船而济重溟,建祈年而侔大壮。
兰桡馥其天风,桂栋凌乎辰象。
望仙阙而何极,顾人寰而如丧。
至其俨霞冠,垂珠绶,履风云之舄,列蛟龙之绣,焚百和于筵上,辉九华于坐右。
羽旆争耸,瑶坛竞开,丹台紫府在何处,白凤青鸾犹未来。
大宝非贵,三清是属。
耻万机之琐屑,隘六合之局促。
将纪号于真图,任销声于帝箓。
希风七十君,委政三十毂。
使我徒费步虚,尝轻举,徐福不归,安期谁侣?
文成、五利并虚词,太一、上玄徒延伫。
至于梁灰烬,承露飘○,甲帐空兮暮烟怨,羽人去兮秋风惊。
昔求长生跻寿域,今见委骨在穷尘。
是知碧海汪洋,瀛洲浩渺,方丈争奇,蓬莱竦峭。
沙丘之云云,悲茂陵而谁吊!
故其露惨长寒,风啼自咽;
秋草凄凉,春花愁绝。
嗟罗绮之皆空,叹池台之已灭。
且夫奄有神器,化育群生;
将天地以合德,与日月而齐明。
岂可使凤扆寂寥,龙图销毁,帝道荒芜,天潢泥滓,游心于幻路,教臣民而以诡?
宜扃玉洞,掩天关,扬大雾,涌惊湍,隔妖风于海上,杜妄魄于云端。
于是瞋波如山,怒云寡色,斥二主之讹谬,警后王之道德。
请为治世君,无俟宾天客。
中书周王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武夷新集》卷二○
惟灵毓质星潢,分辉霄极,性资敦敏,体茂温文。
内寝承颜,辩彰对日。
上庠齿胄,兆启荐雷,笃慈爱于两宫,袭庆灵于百世。
在三之训,允契于生知;
并建之文,式光于邦典。
将伫寿街之对,遽保瑶山之期。
美疹弗瘳,英猷永谢,悲缠宸扆,痛结宫闱
神医靡逢,收苍舒之不幸;
仙期斯迫,同子晋之上宾。
今者先远戒辰,涂刍备物,掖庭惨咽,行路涕洟。
某等叨预弼谐,实均休戚。
吹铜叶吉,早徒祝于灵长;
埋玉兴嗟,今永怀于徽懿。
聊陈薄酹,用荐丹诚。
明哲如存,傥垂歆鉴。
嵩山梅殿丞明道元年九月 北宋 · 谢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文章辨体汇选》卷二二三、《古今游名山记》卷六、《嵩岳文志》卷八、《嵩山志》卷三、光绪《富阳县志》卷二二
近有使者东来,付仆诏书并御祝封香,遣告嵩岳
太常移文,合用读祝、捧币二员,府以欧阳永叔杨子聪分摄。
尹师鲁、王几道缑氏,因思早时约圣俞有太室中峰之行,圣俞中春时遂往,仆为人间事所窘,未遑也。
今幸其便,又二三子可以为山水游侣,然亟与之议,皆喜见颜色,不戒而赴。
十二日昼漏未尽十刻,出建春门,宿十八里河
翼日过缑氏,阅游嵩诗碑,碑甚大,字尚未镌。
缑岭,寻子晋,陟轘辕道,入登封,出北门,斋于庙中。
是夕寝既兴,吏由五鼓,有司请朝服行事。
事已,谒新治宫,拜真宗御容。
稍即山麓,至峻极中院,始改冠服,却车,徒从者不过十数人,轻赍遂行。
是时秋清日阴,天未甚寒,晚花幽草,亏蔽石壁。
正当人力清壮之际,加有朋簪谈燕之适,升高蹑险,气豪心果。
遇磐石,过大树,必休其上下,酌酒饮茗,傲然者久之。
道径差平,则腰舆以行;
崭崒斗甚,则芒蹻以进。
玉女窗捣衣石,石诚异,窗则亡有。
迤逦至八仙坛,憩三醉石,遍视墨迹,不复存矣。
考乎三居所赋,亦名过其实
午昃,方抵峻极上院。
师鲁体最溢,最先到。
永叔最少,最疲。
于是浣漱食,从容间跻封禅坛。
下瞰群峰,乃向所跂而望之,谓非插翼不可到者,皆培塿焉。
邑居楼观,人物之夥,视若蚁壤。
世所谓仙人者,仆未知其有无。
果有,则人世不得不为其轻蔑矣。
武后封祀碑故存,自号大周,当时名贤,皆姓名于碑阴,不虞后代之讥其不典也。
碑之空无字处,睹圣俞记,乐理国而下四人同游,镵刻尤精。
仆意古帝王祀天神、纪功德于此,当时尊美甚盛,之君子不必废之坏之也。
又寻韩文公所谓石室者,因尽诣东峰顶。
是夕宿顶上,会几望,天无纤翳,万里在目,子聪疑去月差近,令人浩然绝世间虑。
盘桓立清露下,真觉冷透骨发,羸体将不堪可。
方即舍张烛,具丰馔醴,五人者相与岸帻褫带,环坐满饮,赋诗谈道,间以谑剧,然不知形骸之累、利欲之萌为何物也。
夜分,少就枕以息。
明日访归路,步履无苦。
昔闻鼯鼠穷伎,能下而不能上,岂近此乎。
午间至中院,邑大夫来逆,其体益谨。
申刻,出登封西门,道颍阳,宿金占。
十六日晨,发据鞍,纵望太室,犹在后路。
曲南西,则但见少室。
若夫观少室之美,非繇兹路,则不能尽。
诸邑人谓之冠子山,正得其状。
自行七十里,出颍阳北门,访石堂山紫云洞,即邢和璞著书之处。
初,山径极峻,扪萝而上者七八里,上忽有大洞,荫数亩,水泉出焉。
久为道士所居,爨烟熏燎,又涂塓其内,已戒邑宰,稍营草屋于侧,徙而出之。
此间峰势危绝,大抵相向,如巧者为之。
又峭壁有若四字,云「神清之洞」,体法确妙,盖薛老峰之北。
诸君疑古苔藓自成文,又意造化者笔焉,莫得究其本末。
少留数十刻,会将雨而去,犹冒夜行二十五里,宿吕氏店。
马上粗苦疲厌,则有师鲁语怪,永叔、子聪歌俚调,几道吹洞箫,往往一笑绝倒,岂知道路之短长也。
十七日宿鼓婆镇,遂缘伊流,陟香山上下,方饮于八节滩上。
始自峻极中院来,及此,凡题名于壁、于石、于树间者,盖十有四处。
大凡出东门,极东而南之,自长夏门入,绕轘一匝四百里,可谓穷极胜览
切切未满志者,圣俞不与焉。
今既还府,恐相次便有尘事侵汩,故急写此奉报,庶代一宿之谈。
赞法海真 宋 · 释宗杲
四言诗 押词韵第五部
廓圆通门,续云门派。
坐胡床,虎视百怪。
佩毗卢印,摧伏魔外。
一句当阳,电光非快。
不动道场,而入三昧。
赞之毁之,俱遭白癞(以上辑自宋道谦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莫府君圹记庆元四年二月 南宋 · 孙应时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三、《烛湖集》卷一二
会稽馀姚乡长者曰莫府君,讳及字子晋
其先自吴兴来徙家,世世积善好施。
今其近族有为天子从臣,或魁天下宦学者,益彬彬出焉。
府君之曾祖襄,祖若思,父晔,皆不仕。
母同县李氏。
府君宣和五年二月十二日生,早孤,业进士不偶,自力营家。
兴其先人之废宇,崇坟墓,联宗族,爱育弟侄,与诸从弟同甘苦、无间言者四十年。
塾舍常有名师,日延宾客文字饮,取有益于子弟。
里中义事,踊跃先之,忘其力之不足,以故贤称籍籍郡邑,而家实贫。
比老贫益侵,交游散落,郁悒不得意,且抱末疾。
年七十有五,庆元三年十二月十三日卒。
七子:叔昌、叔广、叔献、叔越、叔兴叔向、叔止。
一女,适汝翼。
孙男十人:子咏、子疆、子应、子庆、伯厚伯顺、伯和、伯承、伯华伯祥
孙女五人。
其明年二月十六日,葬于上林乡清果院之西,合陈夫人之兆,且依祖茔也。
平生刻意教诸子,日夜望其兴立门户。
次子举国子进士
逢国大庆,人争傅会稽籍,以官其亲,府君弗许,其识尤远矣。
天之报善不忒,不荣其生,将显诸后乎。
某不佞,蒙府君德最厚,欲详其行事而铭之,未能也,乃略书岁月本末,纳诸圹云。
隐真宫记宝祐三年元月 宋 · 陈仁玉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一、光绪《仙居县志》卷二二、《台州金石录》卷一一
神仙之说何始乎?
自上古黄帝广成赤松偓佺、伯阳、子晋之俦,二三六经所不载。
战国时齐威、宣、燕昭王实始倾信。
秦皇汉武歆慕,求访而卒无得也。
且以为无诸乎,则凡竹帛所著录,尽以虚诳□之,不可也;
且以为有诸乎,则非耳目所睹记,遂欲实事求是,不可也。
然余尝思岩幽川觐奇荦□□之士,犹不清轻、矫时出世,而有神仙者焉,彼必游于漠,食于澹,蝉蜕玉雪,消摇尘埃之外,岂□□诸君所能致哉。
余生仙居,介天台、栝苍间,邑以仙名,盖昔者邑人远有蔡经,近有王温,世传以为飞仙遗基,故物尚或有存。
余少无适俗韵,窃尝慨然□为王、蔡二君之鞭影于碧落间,而卒不吾遇,是果无之耶?
第时于烟褰雨霁,望见腾云涵峰,高霞翼岭,意其中必有居之者。
距邑东南二十馀里,峡峪屹立,山巅石崖若插,是为麻姑峰,其阳为栝苍洞天,其阴即蔡经故宅。
葛稚川所载汉之仙者,王远字方平三国时游栝苍山,与麻姑会吴。
蔡经之事,具颜鲁公所□《南城麻姑坛记》。
梁天监五年,始即宅建观名隐元,今为隐真宫。
中更兵烬,独故井臼仍在。
乾道中,有道士吴宁爰始营创,寻复废。
庆元中,里长者陈溱倡议振起,其□□有女嗣隆、入道师龙□淳与张守元及其徒吴嗣昌、罗嗣志夙夜戮力于荒墟草莽中,变规金碧,凡数十年,而后观宇略备,渐买田以赡其徒。
余闻王方平来蔡家时,比舍有传□□诣门求见,既授以符,俾寿逾百焉,又与书所谓廓□大而不工者,世藏以为宝。
今陈氏卒兴此宫,岂其裔耶。
余既乐其成,为记其事,且为《步虚歌》以招蔡仙。
歌曰:
仙之来兮驾五龙,霓旌绛节泠然风。
谁欤擘脯金盘供,垂要绿发颜如童。
五百馀载一瞬中,蓬莱水浅来何从。
蔡翁得鞭与道通,云间遗臼堕半空。
九井丹液藏甘潼,赤明浩劫传无穷。
坐阅成坏此故宫,宫前山色知仙踪。
月明笙鹤归长松,脩身洁行傥可逢。
屑然为我达帝聪,流杯□□袪盲聋。
卿云甘露常岁丰,神仙岂必私此躬,八荒寿域仙之功。
宋宝祐三年岁在乙卯正月日住持宫事陈嗣隆、同知宫事吴嗣昌立石。
寿甫刊。
斜街行为汾阳曹定轩侍御己未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三
斜街紫藤高出檐,金花帖子锦叠函。
二十年前闻喜宴,犹记藤花香满帘。
尔时兰陔杏苑咏,已报蜡烛重重添。
凤雏鹤子鸣相续,鸾掖声闻卜。
君不见斜街喜气邻比外郎营,金榜前头唱姓名。
曹氏书仓传世业,王家解字辨形声。
侍郎昔日梦三钱,街东钱家今亦三世联。
紫云轩下新诗话,一榜莱衣续摭言乾隆乙丑会试,闱中香树先生梦空中悬三大钱。是年相人分校,得茶山也。今科高邮王氏、秀水钱氏与君家皆三世入词林,是以及之。《唐摭言》:曹汾尚书镇许下,其子及第,一时贺启有「莱子新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