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757年 盛唐 · 李白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 创作地点:湖北省武汉市
仲尼大圣人也。
中都
而四方取则。
子贱大贤也。
单父
人到于今而思之。
乃知德之休明。
不在位之高下。
其或继之者。
得非韩君乎。
君名仲卿
南阳人也。
延陵晋国之政。
必分于韩。
献子虽不能遏屠岸之诛。
存孤嗣赵。
太史公称天下阴德也。
其贤才罗生。
列侯十世。
不亦宜哉。
七代祖茂
后魏尚书令安定王
五代祖钧。
金部尚书
曾祖晙。
银青光禄大夫雅州刺史
祖泰。
曹州司马
睿素
朝散大夫桂州都督府长史
分茅纳言
剖符佐郡。
奕叶明德。
休有烈光。
君乃长史之元子也。
妣有吴钱氏女。
长史即世。
夫人早孀。
宏圣善之规。
成名四子。
文伯孟轲二母之俦欤。
少卿
当涂县
感慨重诺。
死节于义。
云卿
文章冠世
监察御史
朝廷呼为子房
绅卿
高邮
才名振耀。
幼负美誉。
君自潞州铜鞮调补武昌
未下车。
人惧之。
既下车。
人悦之。
惠如春风。
三月大化。
奸吏束手
豪宗侧目
时有爨玉者。
三江之巨横。
白额且去。
清琴高张。
兼操刀永兴
二邑同化。
时凿齿磨牙。
而两京城守
易子而炊骨。
吴楚转输。
苍生熬然
而此邦宴如。
襁负云集。
居未二载。
户口三倍。
其初铜铁曾青。
不择地而出。
大冶鼓铸。
如天降神。
既烹且烁。
数盈万亿。
公私其赖之。
官绝请托之求。
吏无丝毫之犯。
本道采访大使皇甫公侁闻而贤之。
擢佐輶轩。
多所宏益。
尚书右丞崔公禹称之于朝。
相国崔公涣特奏授鄱阳
兼摄数县。
所为投刀而皆虚。
为政则理成。
去若始至。
人多怀恩。
新宰王公名庭璘。
岩然太华。
浼然洪河。
含章可贞。
干蛊有立。
接武比德。
弦歌连声。
服美前政。
闻诸耆老。
与邑中贤者胡思泰一十五人。
及诸寮吏。
式歌且舞。
愿扬韩公之遗美。
采谣刻石。
而作颂曰。
峨峨楚山。
浩浩汉水
黄金之车。
大吴天子。
武昌鼎据。
实为帝里。
时艰世讹。
薄俗如燬。
韩君作宰。
抚兹遗人。
滂注王泽
犹鸿得春。
和风潜畅。
惠化如神。
刻石万古。
永思清尘。
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772年5月8日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夫德之所感。
沦骨髓而非深。
诚之所至。
去神明而何远。
唐大历壬子岁
宋州八关斋会者。
此都人士暨文武将吏朝散大夫使持节宋州诸军事宋州刺史侍御史本州团练守捉使赐紫金鱼袋徐向等。
奉为河南节度观察使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师左右仆射省事御史大夫汴州刺史上柱国信都郡王田公顷疾良已之所建也。
公名神功
冀州南宫人
禀元和之粹灵。
膺期运以杰出。
含宏厚下。
正直率先。
起孝而德感生人。
竭忠而精贯白日。
和众必资于宽简。
安人务在于抚柔。
况乎武艺绝伦。
英谋沈秘。
所向而前无强敌。
日新而学有缉熙。
故能殿天子之邦。
苍生之望有日矣。
羯戎搆逆。
公以平卢节将佐右仆射李公忠臣收沧德。
相州
杏园
陈留
许叔冀降而陷焉。
思明惧忠臣图己。
令公南德信随刘从谏收江淮
宋州
欲袭李铣
公斩德信
走从谏。
其众而报焉。
肃宗大悦。
拜公鸿胪卿
再袭敬釭于郓州
中丞
刘展润州
斩平之。
徐州刺史
明年拜淄青节度使
属候希逸自平卢至。
公以州让之。
宋州刺史李岑为贼所围。
副元帅李光弼请公讨平之。
御史大夫
开府
充兖郓节度
破法子营。
又讨敬釭。
釭归顺焉。
史朝义闻之。
下博
范阳自缢死。
广德元年户部尚书
封信都郡王
上幸陕。
公首来扈从。
都知六军兵马。
每食宿。
公皆躬自省视。
上感焉。
方委以政事。
公涕泣固辞而止。
二年拜汴宋节度
兵部
大历二年右仆射
封母清河张氏为赵国夫人
信安郡王袆女为凉国夫人
太夫人慈和勤俭。
睦于亲党。
公性纯孝。
居常不离左右。
阅读书史
或时疾病。
公辄累月不茹薰。
家中礼忏不绝。
仍造崇宏圣二寺。
以祈福祐。
五年兼判左仆射省事
太子太师
公德厚量深。
劳谦重慎。
功既高而心益下。
位弥大而体益恭。
故远无不怀。
迩无不肃。
今夏四月
忽婴热疾。
沈顿累旬。
积善降祥。
勿药遄喜。
鹰犬之玩。
悉皆弃舍。
偫帅焉。
无复弋猎。
四履之内。
咸怀欢欣。
雎阳之人。
踊跃尤甚。
乃咨于州曰。
昔我公之陷贼也。
至敝邑而首诛德信
李岑之见围也。
破其党而克保城池。
是即我公再有大造于敝邑矣。
微我公之救恤。
即皆死于锋镝。
入于煎熬矣。
尚何能保完家室。
嬉戏乡井者乎。
不资斋明。
何以报德。
公悦而从之。
五月八日
首以俸钱三十万设八关大会。
饭千僧于开元伽蓝。
将佐争承。
唯恐居后。
已而州县官吏长史苗藏实等。
设一千五百人为一会。
镇遏团练官健副使孙琳等。
设五百人为一会。
耆寿百姓张列等
设五千人为一会。
法筵等供。
仄塞于郊坰。
赞呗香花。
喧填于昼夜。
其馀乡村聚落。
来往舟车。
闻风而靡督自勤。
耸惠而怵先胥懋者。
又不可胜数矣。
非夫美政淳深。
德风汪濊。
则何以感人若此其至者乎。
某叨接好仁。
饱承馀烈。
睹兹盛美。
益腼求蒙。
若不垂诸将来。
则记事者奚述。
李员外使还苏州兼呈前袁州李使君赋得长字袁州员外之从兄 中唐 · 刘长卿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别离共成怨(一作诚共怨),衰老更难忘。
夜月留同舍,秋风在远乡。
朱弦徐向烛,白发强临觞。
归献西陵作,谁知此路长。
太常苏端杨绾谥议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七
议曰。
有国之典。
存以位叙其德。
没以谥易其名
名之小大。
视德之美恶。
盖书其著而略其微。
要其终而明其义。
故曰谥以尊名
节以一惠。
耻名之浮于行也。
杨文贞体淳素之质。
协时中之德。
爰自下列。
至于宰司
秉心不渝。
动必由道。
与夫立功立事。
开物济众
不同日语矣。
而清俭厉俗。
明哲保身。
曰文与贞。
在我惟允。
秉公议者。
其谁曰不然。
奉符
谓公与元载交游。
尝为荐引。
之咎恶。
悉归于公。
斯乃昧于观行定谥之义。
且非君子成人之美也。
请区而评之。
荀爽董卓所举。
致位三公
斁乱汉政。
可谓甚矣。
而汉史曾不以卓之过累于慈明
晏子陈氏。
俱事齐侯。
陈志邪而晏志正。
春秋亦不以陈之恶延于平仲
是知道不必合。
事不必同。
则载之于公。
其事可见。
况当秉钧
而公不参大政
以时望慕我。
我则静而守中。
因疏为。
适见清节。
又有发载之恶。
皆泄漏致辞。
患自掇也。
庸可救乎。
及夫载覆其餗。
公膺大任。
任职日浅。
屡以疾辞。
位且不安。
安可以寂寥启悟而责之乎。
季文子相三君。
无食之马。
衣帛之妾。
君子以为忠。
杨公大名厚位。
出入三朝。
无宅一区。
无马一驷。
志于清白。
交不谄渎。
可不谓贞乎。
掌训诰。
铨衡
处成均。
贰宗伯
润色王度
无替厥美。
加以敏而好学。
见善如不及。
可不谓文乎。
谨按谥法。
称贞之例有三。
清白守节曰贞。
大虑克就曰贞。
忧国忘死曰贞。
文之义有六。
经天纬地曰文。
道德博厚曰文。
悯人惠礼曰文。
不耻下问曰文。
慈惠爱人曰文。
修德来远曰文。
名既不备。
事亦殊贯。
又安可以二王三恪私庙家祭之阙。
并责于一名哉
若具美果在一名。
则士文伯孔文子且无经纬天地之文。
孟武宁武子又非克定祸乱之武。
若以废礼不称其名。
臧孙辰纵逆祀。
不得谥文
管夷吾台门反坫。
不得谥敬
是知议名之道
录其所长。
则舍其所短。
志其大行。
则遗其小节。
使善恶决于一字。
褒贬垂于将来。
盖先王制谥之方也。
若综覈名实。
形于公论。
宜取坦然明白彰于遐迩者。
今或乘人之意。
肆诬谤之辞。
所谓抉瑕刺骨之说。
正议也。
且圣无全能。
才不必备。
郑公徵立言正色。
耻君不如
其节大矣。
而昧于知人。
许公瑰固执遗(一作条)诏。
廷沮邪计。
其志明矣。
终不能守。
故春秋为贤者讳过。
传称不以一眚掩大德。
语曰无求备于一人。
盖二公所以为文贞也。
若曰百行所归。
九德咸事。
周公之文。
宣父之宣。
然后拟议。
则千古莫嗣。
谥典绝矣
安在一二苏魏。
足为定制乎。
谨上参典礼。
近考故事。
杨公之名。
请如前议云尔。
朝散大夫使持节常州诸军事常州刺史赐紫金鱼袋独孤公行状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二
仲尼述易道。
于坤曰。
君子敬以直内。
义以方外。
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公天生懿德。
外方内直
茂才全。
发为诗文。
得大易之中。
诗人之正。
邈乎其不可及己。
七岁诵孝经。
秘书异其聪敏。
问曰。
汝志于何尚。
公曰。
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
是所尚也。
后博究五经。
举其大略。
而不为章句学。
确然有可大之业。
知者益器之。
十五秘书捐馆。
公茹血在疚。
踰时而后杖。
由是乡党称孝。
二十馀以文章游梁宋閒。
通人颍川陈兼长乐贾至渤海高适
见公皆色授心服。
约子孙之契。
天宝十三载应诏京师
元宗以道莅天下。
教列于学官
公以洞晓元经。
对策高第。
解褐拜华阴
相国房琯方贰宪部
请公相见。
公因论三代之质文。
问六经之指归。
王政之根源。
宪部大骇曰。
非常之才也。
赵郡李华扶风苏源明并称公为词宗。
由是翰林风动。
名振天下。
及函洛寇扰。
公违难于江南
上元初授左金吾兵曹
都统江淮节度书记
非其好也。
未几。
徵拜右拾遗
因上疏陈便宜。
及方镇有冒于货贿。
举直错枉。
大者十馀事。
不行。
皆焚其藁。
时大盗之后。
百度草创。
太常典故。
尤所坏缺。
公为博士
祗考古道。
酌沿革之中。
凡有损益。
莫不悉当。
新平公主之子裴仿。
永清公主
公实相礼。
初以裴仆射遵庆主婚。
中诏长主后夫姜庆代焉。
公奏曰。
婚姻人道之大。
使异姓主之。
非礼也。
且无以示天下。
臣不敢奉诏。
上从之。
又议定谥法
公以为谥者
盖迹其事业邪正而褒贬之。
举一字可使贤不肖皆劝。
故其议吕諲卢弈郭知运等谥。
皆参用典礼。
约夫子之旨。
其事覈。
其文高。
学者传示以为式。
时有上议谓景皇帝未升尊位。
不宜为太祖
诏下百寮。
公按礼经。
以为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
而以其祖配之。
故三代皆以受命始封之君配昊天上帝。
唯汉氏崛起丰沛。
丰公太公皆无位无功德。
不可为祖宗。
故以高帝太祖
景帝肇启王业。
建封于唐。
高祖因之。
遂以有天下之号。
天所命也。
宜百代不迁。
因具故事条奏。
从之。
于是郊庙之礼遂定。
踰月。
拜公尚书礼部员外郎
吏部
每岁以书判试多士。
而朝列有以文学称者。
必参校辨论。
定其甲乙丙科。
至是公分其任。
求为郡守
以行其道。
濠州剌史。
公下车。
以淮士轻剽。
兵革之后。
率多不法。
长吏不能制。
遂先董之以威。
格之以政。
然后用恺悌宽厚。
渐渍其俗。
三年而阖境大化。
优诏褒美。
移拜舒州刺史
又以理行闻。
玺书就加朝散大夫检校司封郎中
赐金印紫绶。
其明年
吴楚大旱。
饿夫聚于萑蒲者十七八。
唯舒安阜近者悦。
远者来。
犬牙之境。
草窃不入。
上闻之。
诏曰。
断狱岁减。
流庸日归。
以人俗之丰给。
当淮湖之灾旱。
尔守之力也。
擢拜常州刺史本州都团练使
常州江左大郡。
兵食之所资。
财赋之所出。
公家之所给。
岁以万计。
公削其烦苛。
均其众寡。
物有制。
事有伦。
刑罚罕用。
颇类自息。
公又谓安人之道。
清而静之则定。
为而察之则扰。
故宽以居之。
仁以行之。
一变而百姓不知其理。
又一变。
知其理而不知理之所由。
比及三年。
不忍欺
路不举遗。
年谷屡熟。
灾害不作。
甲辰岁冬十月二十日
甘露降于庭树。
二十七夕乃止。
呜呼。
公庇斯人。
人方仰公。
彼天不惠。
降此大厉。
为郡之四载。
大历十二年四月壬寅晦
暴疾薨于位。
行路恸哭。
罢市者相吊踰月。
又吁嗟之声相闻。
自寮属相吏。
下逮乡老里尹。
皆率以备斋祭。
及葬之日。
缌衰送葬者数千人。
唯公体之清净。
包大雅之明哲。
尊贤容众。
而交不谄渎。
本仁祖义。
而文以礼乐。
乃至温良能断。
应用不滞。
达识足以表微。
厚德足以载物。
善而不伐。
光而不耀。
内不机巧。
外无缁磷。
隤然中立。
豁若虚受。
其长人也。
先教爱而后法禁。
不迁怒以临下。
故威而不猛。
不私己以欺人。
故易而无备。
其茂学博文。
不读非圣之书。
非法之言。
不出诸口。
非设教垂训之事。
不行于文字。
而达言发辞。
若山岳之峻极。
江海之波澜。
故天下谓之文伯
有集二十卷行于代。
若艺文之士。
遭公发扬盛名。
比肩于朝廷。
则有故中书舍人吴郡朱巨川
中书舍人渤海高参
尚书左丞天水璟。
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博陵崔元翰
考功员外郎颍川陈京
礼部员外郎北海唐次
苏州刺史高阳齐抗
其章章者也。
其睦亲与善。
自内姻及朋友所知之家。
振穷分灾。
恤孤哀丧。
颁禄归赗。
必加于常人一等。
故启手足之日。
室无馀财。
惟待赐然后乃敛。
议者于是谓公有文子之清。
子产之仁。
史鱼之直。
平仲之与人。
贾生之行义。
文翁之政事。
叔子之遗爱。
而不跻岩廊。
不享期颐。
阙致君论道之美。
以遗史册。
故凡百以为痛。
在昔孔文子以敏而好学为文。
公叔发以恤卫国凶饥为惠。
矧公功存于人。
言垂于代。
有文有质。
不忝前烈者与。
易名之礼。
请从令典。
谨状尚书考功
伏以褒德尚贤。
设教之崇轨。
谥易名
饰终之令典。
谨按故朝散大夫使持节常州诸军事常州刺史赐紫金鱼袋独孤某。
蕴黄裳之服。
协中庸之德。
正词复礼
施化为邦。
清风存乎省寺。
遗爱结于黎庶。
具美之道。
何以尚兹。
窀穸既安。
音徽日远。
请追公叔之谥。
式播臧孙之烈。
谨上。
李处士秾子文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
维贞元二年岁次景寅十月朔日。试右金吾卫兵曹参军权德舆
谨以时羞之奠。敬祭于故李处士十六兄之灵。
惟先吏部。文德冠时。
天下翕然。有所宗师。
钟美于兄。式克似之。
爰自稚岁。澹然清姿。
惟我与兄。世有旧欢。
应若埙篪。芳若芝兰。
居易处厚。中明外宽。
发于浚源。激为清澜。
放怀外物。清机善谑。
讨论不倦。名教为乐。
迭用古义。以相博约。
先王观风。命史陈诗。
雅南之后。其道日醨。
骚楚怨思。王风浇夷。
升降之义。与代相随。
国朝数公。稍振旧风。
兄实求已。服勤于此。
敷陈丽则。不野不史。
含写佳境。优游精理。
七发未终。俄惊不起。
追惟前年。访我由拳
握手开襟。慇勤款言。
孰谓此诀。死生閒焉。
今我来斯。旧馆依然。
文伯既没。敬姜哀恸。
子敬下世。徽之永痛。
呜呼哀哉。流形赋命。
孰主张是。昏嚣阘茸。
或寿或贵。方直清明
乃夭乃否。如何斯人。
才命不侔。未室未仕。
溘与化俱。志业靡申。
沈痛泉垆。福善与仁。
胡其忽诸。嘉殽在笾。
旨酒在壶。寄此一恸。
汍澜涕濡。尚飨。
李巽相国尚书右仆射郑珣瑜谥议 唐 · 徐复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四
郑珣瑜令德清规。
坐镇风俗。
理人而善政浃洽。
作相而谋猷密勿。
其终始事迹。
当时罕俦。
所以表贤易名。
实曰文献
夫文者焕乎大行。
献者轩然高名。
今而褒之。
厥有经义。
亦犹贞惠文子累数其功。
至于再三。
以劝事君者。
今奉驳议。
议其无进拔。
无是非。
无赈施。
无謇谔。
且曰二字之谥。
非三代两汉事。
愚以为巽之驳。
所谓进拔者。
岂不推择偫萃致之于庭乎。
珣瑜往司铨衡
暨当钧轴。
流品式叙。
英髦在朝。
若无奖拔之明。
则何以至此。
但如来议寡言慎行。
故其端兆不可得而窥也。
当先朝之日。
上体不平。
奸臣王叔文招权作朋。
将害于国。
其视丞相如无也。
轻诣相府。
不循旧章。
珣瑜意虽能诛。
力固不足。
移疾高谢。
万情所归。
则是非之明。
孰大于此。
夫所谓赈施者。
在礼。
家施不及国。
贤人君子。
广爱为心。
莫不开称物之源。
布厚生之政。
曩者恤灾患。
免逋租。
亦既当之矣。
其于笃亲庇族。
衣无常主。
践名教者。
谁则不行。
若以分孤寡之资。
同于赈施。
珣瑜所羞言也。
奚谓无哉。
至如謇謇匪躬。
前议已书其微婉矣。
承高论。
敢不指明。
德宗季年。
李实京兆尹
殊恩昼接。
贵幸无比。
羡馀称贷。
莫之敢非。
珣瑜众诘所繇。
上陈利害。
且曰。
取于人而未酬其直。
焉得有馀。
是其言不可谓之无謇谔矣。
伏以国朝宰辅。
谥文而兼字者
代有人焉。
房玄龄谥曰文昭
狄仁杰谥曰文惠
魏徵陆象先苏瑰宋璟张说崔祐甫谥曰文贞
刘仁轨刘幽求姚元崇裴耀卿张九龄谥曰文献
李元纮韩休并曰文忠
薛元超文懿
卢怀慎文成
苏颋文宪
杨绾文简
其馀不可悉数。
若以文包美。
不宜以他字配之。
房玄龄狄仁杰以降。
昭惠贞献忠懿成简。
皆不得正矣。
我唐声名文物二百年。
更阅偫才。
发挥王度
岂拟名之典。
独未得中邪。
不然。
何轻沮之为。
驳正所设。
但当论谥之当否。
不宜诘字之多少。
苟有不当。
一字可乎
若皆允宜。
虽二字何害。
韦巨源附会凶党。
李北海夺其嘉名。
所言至公。
人则悦服。
今既曰贤相
而又非之。
君子于其言。
岂得苟而已乎。
若曰二字非三代两汉之规。
则又异乎愚所学者矣。
夫威烈慎靓。
周王之谥也。
文终文成
汉祖之佐命也。
霍光宣成
孔光为简烈。
中代之勋德也。
刘宽昭烈
杨赐为文烈。
东都鼎臣也。
安谓其无二字哉。
况文之为名。
其义多矣。
有经纬天地焉。
有忠信节礼焉。
立不慑。
坚强不暴焉。
有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焉。
夫匪一端。
各有所当。
若皆西伯季孙之德。
然后可称文。
鲁侯文伯歜之类。
皆不为文矣。
故诔谥之制。
因时旌别。
前状议珣瑜之行。
曰为一代之名臣。
斯其旨欤。
谨上采礼经。
旁观旧史。
参诸国典。
以定二名。
请依前谥曰文献
南楼 北宋 · 李彦弼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三、嘉庆《临桂县志》卷一八、《方舆胜览》卷三八、《桂胜》卷四、《粤西文载》卷三○、《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八、《粤西金石略》卷五、《金石续编》卷一七
上登位之明年,以直龙图阁诏宠桂州经略安抚程公,所以奖忠勤、厉勋阀也。
公初以新天子即大号,未及陛见,仰窥清光,而远守藩城,乃婴嘉命,德上之赐,顿首感荣。
惟是庶几夙夜恪共厥职,而公于府事,无问巨细,咸与区处。
边陲晏休,铃斋多暇,顾无足以摅胸怀者。
而公默恢远虑,谓西南会府,所以为襟峦带海、用兵遣将之区。
然自皇祐中,侬贼噬边,朝廷始大城,故其隍池楼橹之列,有环鸿侈丽之势。
阅岁滋久,城东之门,柱欹缀颓,栋桷腐挠,卑陬褊迫,甚非所以为边庭壮观也。
公乃因旧基而鼎新之,运修城之金,裒羡戍之卒,搜山庀材,以其心匠,授内殿承制兵马都监和议,俾董厥功。
惟议精覈经营,赞明巧思,初无扰纷,土木告办。
兴于建中靖国之秋,成于崇宁初元之夏
下拔峻墉,上耸丽谯,霍若云兴,俄而山峙。
骧檐牙以挂斗傍,萦栏楯以跃林杪。
赪糊丹绮,与朝日争辉;
高牖疏棂,与游氛袭气。
观者忡愕,谓是功不訾矣。
工既落成,文武宾士,咸列在席,饮酣,公举觞属庐陵李彦弼曰:「兹楼揭孽,轮囷,压百雉之纡馀;
爽豁空濛,睇千里之超忽。
平开七星之秀峰,旁搴八桂之远嵿,前横漓江之风漪,后涌官府之云屋。
环以群山,叠众皱而昴孤骞,若神腾而鬼趭,若波骇而龙惊,兹亦胜概之绝伦者矣!
昔之赋客诗人,咸指桂林湘水之南,尝试以湘南命焉,子其为我摛藻而碑之,惠兹楼为不朽,可乎」?
彦弼敬复公曰:「昔李太白人中仙才,而以不韩荆州为羞;
韩退之天下文伯,而以不到滕王阁为恨。
盖概夫心赏之难遭也。
今仆之来,藉碧幢之馀荫,踵珠履之后尘。
时为高明之游,写凡襟而寓遥嘱,关飞动而接混茫。
掺毫振英,与山川淑灵相为友朋,斯岂寻常之遇哉!
夫气象之优嘉,此亦造物之所深惜也。
然其有所谓神龙之洞渊,真仙之窟宅,名山巨川,往往出于遐州渺邑之陋,幽林哀壑之荒,轨迹不得而经者,此亦物象之不幸者也。
湘南之景,骏骋雄张,环辏城郭,而烟云之变化,风月之朝昏,千态万状,惟公以一楼临之,倚槛转瞬之顷,尽得于眉睫之间。
则虽使造物欲韬光匿奇,秘藏而惜之,乌可得哉!
公识量虚明,礼贤扬善,髦俊之士,翔集府下,号为冠盖之盛,则公之眷眷于兹楼,岂造物者特所以露怪变之豪而侑觞咏之乐。
因复系之以辞云:
桂林之通都兮,邈三湘岭南
空蛮陬而辖海疆兮,俪帅居之潭潭。
昌黎之高篇兮,江山罗带而玉篸。
繄衔命而来游兮,若仙登而鸾骖。
遘我圣朝之天覆兮,乌奔猱詟而乱戡。
戢戈甲而蠲氛埃兮,曾弗劳于韬钤。
嘉龙阁之程公兮,拥藩旄而笑谈。
叠清威而抗棱兮,洗蛮饕而律贪。
浃五于蕃宣兮,承皇流而布泽涵。
奢楼观以壮厥武兮,屹飞甍之以耽。
压城而四瞰兮,笼景象而错参。
博翠壁而揽秀色兮,骇造化之剜镵。
驷苍螭而驾青虬兮,喷层穹而仰巉。
穴来风而岩隐龙兮,惊灵窟之空嵌。
羌连拳而蔽亏兮,凭七星而掎神担。
墉峻脚以插紫洲兮,匣清漪于玉奁。
扪太虚而梯天兮,超惚恍于嚣凡。
雅风餐而云卧兮,洒蠛蠓于栱檐。
罗宾尊而虹吞兮,醺簪裾而醉酣。
仰我公之兴复不浅兮,蹑风御而薄冰蟾。
愧无倚马之仙标兮,为我公翻墨海而搜潜。
排阊阖而掀滞淫兮,剖郁纡于前瞻。
越吟楚奏而忘异乡兮,仲宣依刘而知恬。
寄穷通于尘垢之外兮,探虚无旷莫于周蚺。
嗟景物之恋贤牧兮,遑恤主人之留淹。
望尧云于庆霄兮,接何时而昼三。
冀我公之横槊兮,拱凝旒于邃严。
风流千载兹楼兮,志德以无厌。
普济本事方序 宋 · 许叔微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皕宋楼藏书志》卷四五、《宋以前医籍考》第一○五三页
医之道大矣,可以养生,可以全身,可以尽年,可以利天下与来世,是非浅识者所能为也。
苟精此道者,通神明,夺造化,擅回生起死之功,则精神之运必有默相于冥冥之中者,岂可谓之艺与技术为等耶?
窃疑上古之时,如岐伯黄帝伊尹相商王,皆有方书,以瘳民瘼。
殆及后世,周有和缓,秦有扁鹊,汉有仓公,魏有华佗,宋有徐文伯,唐有孙思邈,又皆神奇出人意表,背望踵蹑,代不乏人。
自兹以往,其妙不传,间有能者,仅可一二数。
何古人精巧如是,而今人之不逮也!
予尝思之,古人以此救人,故天畀其道,使普惠含灵;
后人以此射利,故天啬其术而不轻畀予,无足疑者。
余年十一,连遭家祸,父以时疫,母以气中,百日之间,并失怙恃。
痛念里无良医,束手待尽。
及长成人,刻意方书,誓欲以救物为心,杳冥之中,似有所警。
年运而往,今逼桑榆,漫集已试之方及所得新意,录以传远,题为《普济本事方》。
孟启有《本事诗》,杨元素有《本事曲》,皆有当时事实,庶几观者见其曲折也。
余既以救物为心,予而不求其报,则是方也乌得不与众共之?
按:《普济本事方》卷首,一九五九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校点本。
美芹十论 其八 防微第八 南宋 · 辛弃疾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一五
古之为国者,其虑敌深,其防患密,故常不吝爵赏以笼络天下智勇辩力之士,而不欲一夫有忧愁怨怼、亡聊不平之心,以败吾事。
盖人之有智勇辩力者,是皆天民之秀杰者,类不肯自已,苟大而不得见用于世,小而又饥寒于其身,则其求逞之志,果于毁名败节,凡可以纾忿充欲者,无所不至矣。
是以敌国相持,胜负未决,一夫不平,输情于敌,则吾之所忌,彼知而投之,吾之所长,彼习而用之。
投吾所忌,用吾所长,是殆益敌资而遗敌胜耳,不可以不察。
《传》曰:「谨备于内,患生于外」。
正圣人所以深致意、而庸人以为不足虑也。
昔者楚公巫臣尝教吴乘车射御,而吴得以逞。
汉中行说尝教单于毋爱汉物,而汉有匈奴之忧。
史传所载,此类甚多,臣之为今日虑者,非以匹夫去就可以为朝廷重轻,盖以为泄吾之机,足以增虏人之颉颃耳。
何则?
科举不足以尽笼天下之士,而爵赏亦不足以尽縻归附之人,与夫逋寇穷民之无所归,茹冤抱恨之无所泄者,天下亦不能尽无。
窃计其中亦有杰然自异而不徇小节者矣。
彼将甘心俛首、守死于吾土地乎?
抑亦坏垣越栅,而求试于他域乎?
是未可知也。
臣之为是说者,非欲以耸陛下之听而行己之言,盖亦有见焉耳。
请试言其大者。
逆亮之南寇也,海道舟楫,则平江之匠实为之;
淮南惟秋之防,而盛夏入寇,则无锡之士实惎之;
剋敌弓弩,虏兵所不支,今已为之;
殿司之兵,比他卒为骄,今已知之。
此数者岂小事哉!
如闻皆其北归之人、叛军之长教之使然。
且归正军民,或激于忠义,或迫于虐政,故相扳来归,其心诚有所慕也,前此陛下尝许以不遣矣。
自去年以来,虏人间以文牒请索,朝廷亦时有曲从,其间有知诗书识义分者,如解元振辈,上章请留,陛下既已旌赏之矣。
若俗所谓泗州等辈,既行之后,得之道路,皆言阴通伪地,教其亲戚诉诸虏廷,移牒来请,此必其心有所不乐于朝廷者。
若此曹虽阘䢇无能,累千百数,举发以归之,固不足恤;
然人之度量相越,智愚不同,或其中亦有所谓杰然自异者。
患生所忽,渐不可长。
臣愿陛下广含弘之量,开言事之路,许之陈说利害,官其可采,以收拾江南之士;
明诏有司,时散俸廪,以优恤归明归正之人。
外而敕州县吏,使之蠲除科敛,平亭狱讼,以纾其逃死蓄愤、无所伸愬之心。
其归正军民,或有再索而犹言愿行者,此必阴通伪地,情不可测,朝廷既无负于此辈,而犹反覆若是,陛下赫然诛其一二,亦可以绝其奸望。
不然,则纵之而不加制,玩之而不加恤,恐他日万一有如先朝张源、吴昊之西奔,近日施宜生之北走,或能驯致边陲意外之扰,不可不加意焉。
臣闻之:鲁公文伯死,有妇人自杀于房者二人,其母闻之不哭,曰:「孔子贤人也,逐于鲁而是人不随,今死而妇人为自杀,是必于其长者薄,于其妇人厚」。
议者曰:「从母之言,则是为贤母;
从妻之言,则不免为妒妻」。
今臣之论归正归明军民,诚恐不悦臣之说者,以臣为妒妻也。
惟陛下深察之。
游东台题名记淳熙七年二月 南宋 · 张沈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民国《湖北通志》卷一○一、光绪《武昌县志》卷一
荆漕御史张沈武昌游东台,载肴漾舟江滨,散步林石间,得陶、元、之迹。
遐想清高,命尊游目,今古相望,同此乐者。
齐安绛帐徐向知录胡瑞,是邑宰李楷,簿马龟年,尉姚天骥。
淳熙七年二月十七日书。
满江红魏文帝朝歌吴质 清 · 黄永
 押词韵第十七部
才藻翩翩,羡几个、南皮佳客。
记当日、追随冠佩,联车接席。
六博弹棋南馆下,浮瓜沉李西廊侧。
更轮舆、徐向后园来,鸣驺寂。

明月转,悲笳咽。
清露落,哀筝激。
看应刘徐阮,诗矛文戟。
王伯雌雄知已定,文章坛坫盟初热。
叹一朝、弦绝为钟期,西风泣。
江南乾隆乙酉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五
雨霁仲春初,策骢却辇舆。
瞻依从众愿(长途虽御舆辇每策马则民得遂瞻依趋随几至万人亦盛事也),呵禁戒相于(弗令侍卫呵禁群情益喜竟集鞭镫左右矣)
露含平垄,柳烟护远墟。
划圻各迎送,分野异青徐。
民望真怜彼(江浙之民望幸者多),河防益廑予。
入疆欣幸者,气象较前舒(淮徐向为瘠土每岁被灾迩年疏浚六塘水有所归幸逢连岁有收民间气象较前略苏为之欣幸)
暝色己卯 清 · 何绍基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一
春光寂寂自阴晴,暝色苍茫动远情。
极浦千帆鸦聚影,遥天一笛雁归声。
晓烟徐向草头没,纤月忽从帘角生。
满院读书镫已上,薄寒意味入初更。
十月二十七日度岭作 清 · 方浚颐
 押删韵
舍舟登陆三日间,今朝饱看凌江山。
宾旸门外莽空阔,洪岩青嶂纷斑斓。
珠玑楼巷榜仍旧,亭亭几树霜枫殷。
老榕稚松满岩壑,万绿嵌以荔子斑。
小春更比春景厉,丹黄紫翠开心颜。
槐花塘边路幽邃,红梅驿畔峰回环。
曲曲徐向螺壳转,娟娟况有蛾眉弯。
枝头玉蝶正飞舞,吟兴勃发须臾间。
方思敲火品卓锡,沙弥膜拜陈忧患。
荒祠仅余四壁在,却走龙象奔豺獌。
十八年前我曾到,七梅痛已成枯菅。
相公风度且勿论,大力能凿横浦关。
功德及民礼宜祀,微公鸟道穷跻攀。
雨淋日炙尘网挂,云车风马何时还。
雄州筑郭费甚钜,此役不过数百锾。
修举废坠有司责,亟召匠作延输般。
重安户牖整栌欂,再施华垩除昏黫。
神兮妥侑降之福,岭南岭北无恫瘝。
暗香补种一千本,花时行旅都忘艰。
前贤盛迹半芜没,我方惆怅红桥湾。
浣纱吟 现当代 · 刘凤梧
金飙飒飒声凄楚,日暮溪边急砧杵。
菱湖道上少人行,浣纱知是谁家女。
我立溪头怅夕晖,两岸寒芦白鹭飞。
渔家灯火如星灿,底事红妆尚未归。
依稀似听清言吐,夫婿天涯行役苦。
征雁南回杳信音,望断秋波泪如雨。
临行珍重问归期,曾订重阳赏菊时。
艰难盼到登高节,依旧黄花瘦一枝。
男儿薄倖寻常事,姑老家贫谁养志。
天寒早起易绵衣,应看阿娘针线迹。
出门未久便忘家,陌上慵看归缓花。
乱头粗服无修饰,典尽金钗只自嗟。
瘠田数亩无收获,恶吏催租如虎怒。
咆哮堕突势难撄,吞声任割机头布。
忍饥纺织无休暇,轧轧机声至深夜。
辛勤不辍待郎归,而今翻悔东风嫁。
低徊呜咽不成声,零露沾衣泪更倾。
姗姗徐向柴门去,溪水苍凉月不明。
癸巳杂诗 其九 现当代 · 李渔叔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上清沦谪换年华,力尽无由挽帝车。
徐向蓬莱收左股,索居权傍水仙(蓬莱)
云山行 现当代 · 张月宇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岭南集
山驭白云来,云托青山去。
徐向空山行,只与云相遇。
山寂不闻声,云深不知处。
变幻云多态,妩媚山如故。
扰扰世尘间,岂解云山趣。
客欲袖云归,山欲留人住。
溟蒙此山中,忘却来时路。
惟记入山时,恍识云边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