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复雠议状 唐初 · 陈子昂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十三
臣伏见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雠。束身归罪。议曰。先王立礼。所以进人也。明罚。所以齐政也。夫枕干雠敌。人子之义。诛罪禁乱。王政之纲。然则无义不可以训人。乱纲不可以明法。故圣人修礼理内。饬法防外。使夫守法者不以礼废刑。居礼者不以法伤义。然后能使暴乱不作。廉耻以兴。天下所以直道而行也。窃见同州下邽人徐元庆(一作徐君光)。先时父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元庆鬻身庸保。为父报雠。手刃师韫。束身归罪。虽古烈者。亦何以多。诚足以激清名教。旁感忍辱。义士之靡者也。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法之不二。元庆宜伏辜。又按礼经。父雠不同天。亦国家劝人之教也。教之不苟。元庆不宜诛。然臣闻昔刑之所生。本以遏乱。仁之所利。盖以崇德。今元庆报父之仇。意非乱也。行子之道。义能仁也。仁而无利。与乱同诛。是曰能刑。未可以训。元庆之可显宥于此矣。然则邪由正生。理必乱作。昔礼防至密。其弊不胜。先王所以明刑。本实由此。今傥义元庆之节。废国之刑。将为后图。政必多难。则元庆之罪。不可废也。何者。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圣人作始。必图其终。非一朝一夕之故。所以全其政也。故曰信人之义。其政必行。且夫以私义而害公法。仁者不为。以公法而徇私节。王道不设。元庆之所以仁高振古。义伏当时。以其能忘生而及于德也。今若释元庆之罪。以利其生。是夺其德而亏其义。非所谓杀身成仁全死无生之节也。如臣等所见。谓宜正国之法。寘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可使天下直道而行。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谨议。
駮复雠议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二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雠。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治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巳矣。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雠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雠乎。雠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雠者。盖以冤抑沈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雠。凡杀人而义者令勿雠。雠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雠之。又安得亲亲相雠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雠可也。父受诛。子复雠。此推刃之道。复雠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雠。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能一作既)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礼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雠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