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请以三殿讲道德经编入史策奏 吴越 · 裴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九
以揖让而理。汤武以干戈而兴。
或劳神以苦形。且役志而焦虑。
有生之类。虽亦闻于小康。
无为之风。故未臻于大道。
今陛下化成天下。与道元同。
小其有为之迹。宏此不言之教。
将以去华归本。削伪存真。
其为道德之乡。固在老庄之术。
遂命集贤院学士中书舍人陈希烈谏议大夫王迥侍讲学士宗正少卿康子元赞善大夫冯朝隐等。于三殿侍讲
敷畅真文。演襄城之七圣。
姑山之四子。理之于国。
惟清惟净之风。修之于身。
久视长生之道。圣化元运。
寰瀛乐康。咸日用而不知。
实旷代之未有。臣忝职司
望编入史策。宣示天下。
请不行孙奭封禅议奏大中祥符元年九月 北宋 · 陈彭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宋会要辑稿》礼二二之六(第一册第八八五页)
伏见判太常礼院孙奭奏议封祀,白茅止用为藉。
臣谨按《周易》曰「藉用白茅」,《春秋左氏传》曰「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
郑玄注《周礼》云「以供祭之菹,亦以缩酒」。
此用,有为藉、缩酒二义也。
郑兴注《周礼》云「束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渗下去,若神饮之,故谓之缩」,杜预注《左氏传》云「束而灌之,以酒为缩」,郑玄注《周礼》云「缩酒,泲酒也」,又注《礼记》云「泲之以,缩去滓也」。
此则又有灌酒、泲酒二义也。
今详定仪注之初,孙奭亦言其义,但缘经典有此互文,事涉阙疑,理难臆断,是以仪注之内,两存为藉、缩酒之说。
以为宗庙之祭,有灌郁鬯之礼,故可束沃酒,学者不达此旨,又以流俗浇酹之仪,遂诸祠祭皆当束缩酒,甚为失所。
窃详《论语疏》云:「宗庙之祭,未杀牲,先酌郁鬯酒,灌地以求神」。
此则独言以郁鬯灌地,亦不指言用也。
若依郑玄之言,则为泲酒,若依郑兴杜预之言,则天地、宗庙俱渗酒也。
又《周礼》配天神祭祀用萧茅,左氏又言「包茅不入,王祭不供」,以祭言之,则通于天地、宗庙明矣。
郑兴杜预已有束沃酒之言,许氏《说文》又云「酹,啜祭也」。
此则酹酒之义,郑兴杜预、许氏当汉、晋之世已言之矣,安得谓之流俗哉?
然而封禅之礼,前史不备,开元之制,最为详悉。
按《玄宗实录》、《唐会要》并云,其时抚州三脊茅生,上封者言齐桓公将欲封禅,管夷吾江淮间三脊茅用以缩酒,乃可封禅。
宰臣奏云:「臣等博访贡沅江最胜,已牒岳州取讫。
今称抚州,望令且进六束,与沅江相比用之」。
此时宰臣张说源乾曜,刊撰官即徐坚韦绦康子元侯行果,并该详旧典,号曰硕儒,若封禅果无缩酒之义,当时岂无駮论?
既令取充用,足验于礼昭然。
伏以沃之文,既经典攸载;
酹酒之祭,又圣朝久行。
致爵方为成礼,窃恐寅恭之志未及于宸心,改作之讥益生于舆诵。
孙奭所奏,伏请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