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丈六金身碑907年1月 晚唐 · 黄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五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释氏之称释迦牟尼佛
千百亿化身。
而古今之世以诸佛菩萨。
其或铸成塑成刻成。
其或壁绘幅绘乎像。
不可胜纪。
况多应现感通之。
自其非之乎。
我公粤天祐三年丙寅秋七月乙丑
铸金铜像一(句)
丈有六尺之高。
后二十有三日丁亥
继之铸菩萨二(句)
丈有三尺高。
铜为内肌。
金为外肤。
取法西天。
铸成东越
巍巍落落。
毫光法相
初我公登坛之三年己未秋
一夕。
雨歇天清。
风微月明。
瑶兔无烟。
铜龙有声。
俄梦天之西际。
耀以照物。
䌽云罅裂。
大佛中座。
岳岳以觏止。
熙熙而启言曰。
断子一臂。
卫之一方。
既觉而思。
现乎形。
昭像也。
断一臂。
誓诚也。
卫一方。
保众也。
始嘉其异。
姑默其事。
后创其意。
乃命自宾席之逮将校
将校之逮步乘。
步乘之逮众庶。
其有植信根之深者。
映惠烛之明者。
许一以金投吾俸中。
将椟于肆。
俟以铜易。
而后鸠工鸿炉。
卜境择日。
铸斯佛于九仙山定光多宝塔之右。
古仙徐登上升之地。
其日圆空镜然。
江山四爽。
橐籥之上。
腾为烟云。
盘旋氤氲。
五色成文。
又有偫鸟。
或若鸿鹄。
或如莺鹊。
交翔而间鸣。
自寅而及午。
斯佛也。
一泻而成。
翼日。
我公礼阅之。
乃与梦中一类。
其形仪长短大小无少差。
其一臂。
工以之别铸而会(其像大工虑其不就计以一臂别铸而会之乃暗符梦中)
我公神之而露其梦。
于是迎入府之别亭。
磨莹雕饰。
克尽其妙。
朝夕瞻拜。
时不之怠。
冬十有二月丙申
会僧千千。
以幡以幢。
以钟以磬。
引归于开元寺寿山之塔院。
独殿以居之。
翼二菩萨于左右。
三十二相足。
八十种好具。
螺累累以成髻。
珠隐隐以炫额。
檀信及门而膝地
童耋遍城而掌胶。
夫如是。
岂非千百亿化身之一乎。
不然者。
焉得入乎梦而如乎神。
成乎形而如乎梦。
梦不之告。
工以之缺者哉。
其应现感通。
复为之殊矣。
大矣哉。
且先天地生之谓道。
后天地设之谓象。
道者也。
以无为为志之也。
授心印于虚空。
象者也。
以有为为志之也。
謺慧力于报应。
论者惑(句)
以之为风马。
曾不谓象犹道之毂也。
无象。
道不行矣。
始者摩腾竺法兰二梵僧。
不慎其象东其道且西耳。
惜乎不与三皇五帝同世而出。
设与三皇五帝同世而出。
必能从容朴素。
迟回仁义。
诈伪未之亟蠹也。
柰何天将后之。
岂徒然哉。
岂不以仁义之生也。
曰尧与舜。
仁义之亡也。
曰癸与受。
至于列国之际。
强秦之立。
癸受之悖。
亹亹其躅。
天谓仲尼祖述
宪章文武。
终不能独制之。
故东释迦牟尼于中土。
大陈出生入死之理。
天堂地法之事。
以警戒之。
虽人世之风波。
万态逆翻。
而幽府之铁缧
一无苟免。
上智闻之。
若镜之磨。
中智闻之。
若泉之澄。
下智闻之。
若火之烧。
谓之为有。
河沙芥子之说。
虚诞难测。
谓之为无。
则应现感通之事。
寻常立验。
故能销嗜欲。
更祸福。
一贵贱。
则为裨教化之一源。
湛然不动。
感而遂通者也。
而以金厥地。
莲厥宫。
以度人。
无刑网以束俗。
世之敬之可也。
怠之可也。
黩之可也。
由是有以委之国君
委之大臣之旨。
既而委之。
则人非常人。
道非常道。
我公旷代之生也。
有神僧识。
仗钺之雄也。
应江沙期。
合仙人谶。
筑城之盛也。
契菩萨说(初丙午岁我公至清源未在时有僧号涅槃于众中骇而指之曰金轮王之第三子降人间幸勉之专生杀柄又闽之侯未尝至宰辅晋时郭璞记曰南台江沙合即有宰辅相我公之台席也江沙契焉又梁时王霸怡山上升山在府城之西五里光启丁未岁衢之烂柯山道士徐景立因于其仙坛东北隅取土掘得瓷瓶七口各可容一升水其中悉有炭上总盖一青砖刻文字云树枯不用伐坛坏不须结未满一千岁自有系孙列后来是三皇潮水荡祸殃岩逢一乍开未免有销亡子孙依吾道代代封闽疆其坛东南有皂荚树古云真君于此树上上升其后枯矣至咸通庚寅岁复荣茂也又妫山僧号大安顷坐西禅者乾符中府城之到九仙三桥其中乃菩萨行化今之新城及焉)
夫通神为佛。
魂交曰梦。
神非梦而罕通。
梦非神而不感。
我公之庆钟也。
其如是矣。
其明年正月十有八日乙未
设二十万人斋。
无遮以落之
是日也。
䌽云缬天。
甘露粒
香花之气扑地。
经梵之声入空。
座客有右省常侍陇西李公洵翰林承旨制诰兵部侍郎昌黎韩公偓中书舍人琅琊王公右补阙博陵崔徵君道融大司农琅琊王公吏部郎中谯国夏侯公淑司勋员外郎王公拯刑部员外郎宏农杨公承休宏文馆直学士宏农杨公赞图宏文馆直学士琅琊王公集贤殿校理吴郡归公传懿。
皆以文学之奥比偃商
侍从之声齐褒向。
甲乙升第。
岩廊韫望
东浮荆襄
南游吴楚。
谓安莫安于闽越。
诚莫诚于我公。
刘表
起襄汉。
其地也。
交辙及馆。
值斯佛之成。
斯会之设。
俱得放心猿于菩提树上。
意马清凉山中。
我公乃顾幕下者滔。
俾刻贞石以碑之。
滔以甲科忝第。
盛府蒙招。
刊勒之职。
不敢牢让。
谨推于厥旨。
经云。
作佛像之功德。
斗量海以有尽。
尘碎劫以无穷。
至若青黛之画辟支。
一金之补毗婆。
戏为之而以草木。
思见之而刻旃檀。
其犹蜕现其生。
羽金其报。
而况今乃俨至诚。
从灵感。
铜乎万万。
金乎千千。
虔鼓铸于神仙之山。
卜贞吉于火土之数。
其积功累德。
岂可以边以涯而言之哉。
或曰。
梁武帝之隆释氏。
今古靡伦。
奚报应之昧乎。
对曰。
梁武帝隆释氏之教。
不隆释氏之旨。
所以然也。
夫帝王之道理世也。
释氏之教化人也。
理世之与化人
盖殊路而同归。
彼宵旰于万有。
故一夫不获。
若已陨诸隍中。
此济度于触类。
故欲凡一有情。
悉皆成佛。
梁武帝则不然。
以民之财之力。
刹将三百。
祈功觊德则归诸己。
啼亿兆而不乳。
削顶颔以言觉。
所以私所以然也。
今我公为邦则忠孝于君亲(自兴兵以来天下以三司之泉皆名直进独我公以俸钱为直进三司之运悉如旧焉阙廷大称其美)
牧人则父母于生民。
造塔四。
其一曰寿山
昭皇帝辛酉岁西巡。
发誓愿以祝熊罴。
乞车驾之复宫阙。
其二曰报恩多宝定光。
追荐于先世。
其三其四大中神光。
为军旅也。
为人民也。
缮经五藏。
其二进于上。
其三附于寿山定光大王
意同乎塔。
月三其斋。
或千僧。
或千佛。
疏乎诚。
首则君亲。
次则军旅人民。
而已后焉。
况斯佛已之而不已。
宾席将校步乘众庶共成之。
故其地出明珠。
海出珊瑚。
几于莲花妙品之繁。
车渠玛瑙。
幡幢璎珞。
周乎多宝之涌也(开元定塔基掘地丈有五尺之深得宝珠上以金钱又于海中得珊瑚树凡二百馀株矣)
夫其元贶之如彼。
灵感之若此。
则断一臂卫一方。
斯昭昭矣。
岂与彼而论哉。
某是辄奋笔而无愧为。
其词曰。
托人佳梦。
铸成鸿炉。
毫光法相
铜肌金肤。
恍惚现形。
昭彰合符。
不有为也。
其如是乎。
唐一其宇。
越百其区。
伊闽之设。
于地之殊。
西城瓯仞。
东堑鳌隅。
匪德莫处。
惟仁靡逾。
懿其橐籥
飞作醍醐。
焦山草木。
不得不苏。
苦海波澜。
不得不枯。
仙花罔谢。
慧日宁徂。
永兹一方。
盘石其都。
崔补阙道融 晚唐 · 黄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六
右补阙博陵崔府君之灵。惟灵。
大唐进士科。无岩穴诏。
故鹄版之降。不易其人。
元和之起也。则有阳谏议城。
凛凛清风。其不起也。
卢谏议仝。昭昭高道。
一以权豪之忌。空福道民。
一以之世。但乐箕颍。
其后陆君洿以忠勋应召。惠君实以忠议赴徵。
未委起草伏蒲。何如人也。
博陵崔君之生也。迥禀高奇。
兼之文学。近则继李飞之蜕随贡。
远则同毛义之志奉亲。东浮谢公旧州
式避戈戟。遁于仙岩浚谷。
克业经纶。而以酒美肉膻。
泽馨川媚五辟三顾。
悬榻开樽。不辞小国之权。
盖切高堂之养。既而大君之思梦说
四辅之急荐雄。系三诏而就门。
参七人而列职。仲舒谒帝。
必演春秋。吕望投竿。
定为师傅。柰何龙蛇起陆
乌兔无光。莫扶刘氏之宗祧。
空泣袁安之涕泗。瓯中越绝。
养素守蒙。贤王之结嘉姻。
时议之期良辅。岂意皇天不祐。
白日无凭。消渴之亟茂陵
少微之入瑶。芝焚
梁坏山颓。虽人生之有定期。
实士德之为不幸。呜呼。
闽中三月。烟光秀绝。
脂辖赴阙。鲲凤嘈囋。
其犹南浦魂断。北梁涕咽。
而况昨日轩车。今朝涂刍
唱薤露以出门。飞粉旌而戒途。
五离择日。九泉卜居。
其在樵苏。其在博沽
至于路行。皆悲吁。
矧其岳岳之曰男子。锵锵之号鲁儒。
识通龟策。握耀蛇珠
数百篇有唐之诗。数千字中兴之书。
国风骚雅。王佐谋吁。
沉光之犹冲斗。垂翼之未搏扶。
赍志殁地。其痛何如。
云物为之无色。刚忍为之不愉。
滔饮风永嘉。倾盖无诸。
多君于士元廊庙。待我以叔度陂湖
交言既异。投分斯殊。
方俟弹冠。仰修程于霄汉。
谁云执绋。悲落景于桑榆
岂鬼神之害良善。而吉凶之昧贤愚。
颜回先死。盗蹠后殂。
世之灾眚。生之毒痡
怆恨风烛。凄凉隙驹。
肴匪丰俎。酒匪馨壶。
松蒿而永往。托藻以聊舒。
明灵有感。鉴而歆欤。
己乎己乎。嚱嚱
洮湖诗序1179年1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之名肇于炎帝之经,著于《说命》之书,《召南》之诗。
然以滋不以象,以实不以华也。
岂古之人皆质而不尚其华欤?
然华如桃李,颜如蕣华,不尚华哉!
而独遗,何也?
至楚之骚人饮芳而食菲,佩芳馨而服葩藻,尽掇天下之香草嘉禾,以苾芬其四体而金玉其言语文章,盖远取于江蓠、杜若,而近舍,岂偶遗之欤,抑亦之未遭欤?
南北诸子如阴铿何逊苏子卿,诗人之风流至此极矣,于是时始一日以花闻天下。
及唐之李、杜,本朝之,崛起千载之下,而躏藉千载之上,遂主风月花草之夏盟,而于其间首出桃李兰蕙而居客之右,盖之有遭未有盛于此时者也。
然色弥章,用弥晦,花弥利,实弥钝也。
之初服,岂端使然哉!
前之遗,今之遭,其信然欤?
吾友洮湖陈晞颜,盖造次必于,颠沛必于者也。
嘉爱之不足而吟咏之,吟咏之不足则尽取古今诗人赋之作而赓和之,寄一编以遗予曰:「从古此诗已八百篇矣,不盈千篇吾未止也」。
予读之而惊曰:「一何礼耶!
礼而不奇,则亦长耳,一何奇耶」!
予尝爱阴铿诗云:「花舒雪尚飘,照日不俱消」。
苏子卿云:「秖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
唐人崔道融云:「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是三家者,岂畏疏影横斜之句哉!
晞颜之诗,同而清,清在前,同而馨,馨在外,其于三家者,所谓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
或谓物耋则妖兴,亦有妖。
晞颜此诗非晞颜语也,之妖冯晞颜而语也。
或曰:「非彼冯此乎尔,繄此即彼乎尔」。
夫语怪,圣门所讳,予又乌知二说之然不然哉。
因并书之。
年月日,杨万里(《诚斋集》卷七九。又见《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二八,《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别集卷二二,《荆溪外纪》卷一五。)
此:原无,据四库本补。
诗话(上)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四○、《诚斋集》卷一一四
句有偶似古人者,亦有述之者。
杜子美武侯》诗云:「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何逊《行孙氏陵》云「山莺空树响,垄月自秋晖」也。
杜云「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此庾信白云岩际出,清月波中上」也。
「出」「上」二字胜矣。
阴铿云「莺随入户树,花逐下山风」,杜云「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又云「水流行地日,江入度山云」,此一联胜。
庾信云「永韬三尺剑,长捲一戎衣」,杜云「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亦胜庾矣。
南朝苏子卿《梅》诗云「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介甫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述者不及作者。
陆龟蒙云「慇勤与解丁香结,从放繁枝散诞春」,介甫云「慇勤为解丁香结放出枝头自在春」,作者不及述者。
山谷集中有绝句云:「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落杏花香。
春风不解吹愁却,春日偏能惹恨长」。
此唐人贾至诗也,特改五字耳(贾云「桃花历乱垂香」,又「不为吹愁」,又「惹梦长」。)
东坡云:「春霄一刻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人寂寂,鞦韆院落夜深深」。
介甫云:「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二诗流丽相似,然亦有甲乙。
「问君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宛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又「相随遥遥访赤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岳度尽风声」,此李太白诗体也。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又「白摧圬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又「指挥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又「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此杜子美诗体也。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又「当其下笔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又「醉中不觉度千山,夜闻梅香失醉眠」,又《李白画像》「西望太白峨岷,眼高四海空无人。
大儿汾阳中令君,小儿天台坐忘身。
平生不识高将军,手浣吾足乃敢嗔」,此东坡诗体也。
「风光错综天经纬,草木文章帝杼机」,又「涧松无心古须鬣,天球不堟中粹温」,又「儿呼不苏驴失脚,犹恐醒来有新作」,此山谷诗体也。
《金针法》云:「八句律诗,落句要如高山转石,一去无回」。
余以为不然。
诗已尽而味方永,乃善之善也。
子美重阳》诗云:「明年此会谁健
把茱萸子细看」。
《夏日李尚书期不赴》云:「不是尚书期不顾,山阴野雪兴难乘」。
诗有一句七言而三意者:杜云「对食暂餐还不能」,退之云「欲去未到先思回」。
有一句五言而两意者:陈后山云「更病可无醉,犹寒己自知」。
诗有句中无其辞而句外有其意者。
巷伯》之诗,苏公刺暴公之谮己,而曰「二人同行,谁为此祸」?
杜云「遣人向市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上言其力贫,故曰「赊」,下言其无使令,故曰「亲」。
又「东归贫路自觉难,欲别上马身无力」,上有相干之意而不言,下有恋别之意而不忍。
又「朋酒日劝会老夫,今始知嘲其独遗」,已而不招也。
又夏日不赴而云「野雪兴难乘」,此不言热而反言之也。
唐人云:「葛溪漫淬干将剑,却是猿声断客肠」。
又《钓台》:「如今亦有垂纶者,自是江鱼卖得钱」。
唐人《长门怨》:「错把黄金买词赋相如自是薄情人」。
崔道融云:「如今却羡相如富,犹有人间四壁居」。
诗有惊人句
杜《山水障》:「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
又:「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白乐天云:「遥怜天上桂华孤,为问姮娥更有无。
月中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韩子苍衡岳图》:「故人来自天柱峰,手提石廪祝融
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
此亦是用东坡云:「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
杜牧之云:「我欲东召龙伯公,上天揭取北斗柄。
蓬莱顶上斡海水,水尽见底看海空」。
李贺云:「女娲鍊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褒颂功德五言长韵、律诗,最要典雅重大
如杜云:「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
八荒开寿域,一气转鸿钧」。
又云:「碧瓦初寒外,金茎一气旁。
山河扶绣户,日月近彫梁」。
李义山云:「帝作黄金阙,天开白玉京
有人扶太极,是夕降元精」。
七言褒颂功德,如少陵贾至诸人唱和《早朝大明宫》,乃为典雅重大
和此诗者,岑参云「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最佳。
七言长韵古诗如杜少陵《丹青引》、《曹将军画马》、《奉先县刘少府山水障歌》等篇,皆雄伟宏放,不可捕捉。
学诗者于李、杜、诗中求此等类诵读沉酣,深得其意味,则落笔自绝矣。
太史公曰:「《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左氏传》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
此《诗》与《春秋》纪事之妙也。
近世词人闲情之靡,如伯有所赋赵武所不得闻者,有过之无不及焉,是得为好色而不淫乎?
晏叔原云「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可谓好色而不淫矣。
唐人《长门怨》云「珊瑚枕上千行泪,不是思君是恨君」,是得为怨诽而不乱乎?
刘长卿云「月来深殿早,春到后宫迟」,可谓怨诽而不乱矣。
近世陈克《咏李伯时画宁王进史图》云「汗简不知天上事,至尊新纳寿王妃」,是得为微,为晦,为婉,为不污秽乎?
李义山云「侍燕归来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可谓微婉显晦尽而不污矣。
士大夫间有口传一两联可喜,而莫知其所本者。
如「人情似纸番番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又「饱谙世事慵开眼,会尽人情只点头」,又「薄有田园归去好,苦无官况莫来休」。
又《贺人休官》:「重碧杯中天更大,软红尘里梦初收」。
竟不知何人诗也。
又有嘲巧宦而事反拙者,「当初只谓将勤补,到底翻为弄巧成」,此尤可笑。
唐律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古今作者皆难之。
余尝与林谦之论此事,谦之慨然曰:「但吾辈诗集中不可不作数篇耳」。
如杜《九日》诗「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不徒入句便字字对属,又第一句顷刻变化,才说悲秋,忽又自宽,以自对君,自者我也。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将一事翻腾作一联。
孟嘉落帽为风流,少陵以不落为风流,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诗人至此笔力多衰,今方且雄杰挺拔,唤起一篇精神,非笔力拔山,不至于此。
明年此会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则意味深长,幽然无穷矣。
东坡《煎茶》诗云:「活水还将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第二句七字而具五意。
水清,一也;
深处取清者,二也;
石下之水非有泥土,三也;
石乃钓石,非寻常之石,四也;
东坡自汲,非遣卒奴,五也。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其状水之清美极矣。
「分江」二字,此尤难下。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仍作泻时声」,此倒语也。
尤为诗家妙法,即少陵红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也。
「枯肠未易禁三碗,卧听山城长短更」,又翻却卢仝公案。
吃到七碗,坡不禁三碗;
山城更漏无定,「长短」二字有无穷之味。
初学诗者须用古人好语,或两字,或三字。
如山谷《猩猩毛笔》:「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
「平生」二字出《论语》;
身后」二字,晋张翰云「使我有身后名」;
几两屐」,阮孚语;
五车书」,庄子惠施
此两句乃四处合来。
又「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春风春雨」,「江北江南」,诗家常用。
杜云「且看欲尽花经眼」,退之云「海气昏昏水拍天」。
此以四字合三字,入口便成诗句,不至生梗。
要诵诗之多,择字之精,始乎摘用,久而自出肺腑,纵横出没,用亦可,不用亦可。
诗家备用古人语,而不用其意,最为妙法。
如山谷《猩猩毛笔》是也。
猩猩喜著屐,故用阮孚事。
其毛作笔用之抄书,故用惠施事。
二事皆借人以咏物,初非猩猩毛笔事也。
《左传》云:「深山大泽,实生龙蛇」。
而山谷《中秋月》诗云:「寒藤老木被光景,深山大泽龙蛇」。
《周礼·考工记》:「车人盖圆以象天,轸方以象地」。
而山谷云:「丈夫要弘毅,天地为盖轸」。
孟子云:「武成取二三策」。
而山谷称东坡云:「平生五车书,未吐二三策」。
孔子老子相见倾盖邹阳云「倾盖如故」。
孙侔东坡不相识,以诗寄东坡,和云:「与君盖亦不须倾」。
刘宽为吏,以蒲为鞭,宽厚至矣,东坡云:「有鞭不使安用蒲」?
杜诗云:「忽忆往时秋井塌,古人白骨生苍苔,如何不饮令心哀」?
东坡云「何须更待秋井塌,见人白骨方衔杯」,此皆翻案法也。
余友人安福刘浚景明《重阳》诗云「不用茱萸子细看,管取明年各强健」,得此法矣。
五七字绝句最少而最难工,虽作者亦难得四句全好者。
晚唐人与介甫最工于此。
李义山忧唐之衰云:「夕无限好,其近黄昏」。
如「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如「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如莺花啼又笑,毕竟是谁春」。
唐人《铜雀台》云:「人生富贵须回首,此地岂无歌舞来」?
《寄边衣》云:「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折杨柳》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皆佳句也。
介甫云:「更无一片桃花在,为问春归有底忙」?
「秪是虫声已无梦,五更桐叶强知秋。
百啭黄鹂看不见,海棠无数出墙头」。
「暗香一阵连风起,知有蔷薇涧底花」。
不减唐人。
然鲜有四句全好者。
杜牧之云:「清江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
唐人云:「树头树尾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韩渥云:「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蔷薇花在否,侧卧捲帘看」。
介甫云:「水际柴扉一半开,小桥分路入青苔。
背人照影无穷隔屋吹香并是」。
东坡云:「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四句皆好矣。
五言长韵古诗如白乐天,《游悟真寺一百韵》,真绝唱也。
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柳子厚也。
少陵《羌村》、后山《送内》,皆有一倡三叹之声。
隆兴以来以诗名者:林谦之范至能陆务观尤延之萧东夫
近时后进有张镃功父赵蕃昌父刘翰武子黄景说岩老徐似道渊子项安世平甫巩丰仲至姜夔尧章、徐贺恭仲、汪经仲权
前五人皆有诗集传世。
谦之常称重其友方翥次云诗云:「秋明河汉外,月近斗牛旁」。
延之有云:「去年江南荒,趁逐过江北。
江北不可住,江南归未得」。
有《寄友人》云:「胸中襞积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语无」。
又《台州秩满而归》云:「送客渐稀城渐远,归涂应减两三程」。
东夫《饮酒》云:「信脚到太古」。
《登岳阳楼》:「不作苍忙去,真成浪荡
三年夜郎客,一柂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又:「荒村三月不肉味,并与瓜茄倚阁休。
造物于人相补报,问天赊得一山秋」。
至能有云:「月从雪后皆奇夜,天到梅边有别春」。
功父云:「断桥斜取路,古寺未关门」。
绝似晚唐人。
《咏金林禽花》云:「梨花风骨杏花妆」。
黄蔷薇》云:「已从借叶,更染为裳」。
写物之工如此。
余归自金陵功父送末章云:「何时重来桂隐轩,为我醉倒春风前。
看人唤作诗中仙,看人唤作饮中仙」。
此诗超然矣。
昌父云:「红叶连村雨,黄花独径秋。
诗穷真得瘦,酒薄不禁愁」。
武子云:「自锄明月种梅花」。
又云:「吹入征鸿数字秋」。
渊子云:「煖分煨芋火,明借绩麻灯」。
又:「客路二千年五十,向人犹自说归耕」。
平甫《题钓台》:「醉中偶尔闲伸脚,便被刘郎卖作名」。
恭仲云:「碎斫生柴烂煮诗,又有姚宋佐辅之」。
一绝句云:「梅花得月太清生,月到梅花越样明。
梅月萧疏两奇绝,有人踏月绕花行」。
僧显万亦能诗:「万松岭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
三更云去作行雨,回头方羡老僧闲」。
又《梅》诗:「探支春色墙头朵,阑入风光竹外梢」。
又:「河横星斗三更后,月过梧桐一丈高」。
又有庞右甫者,使虏过汴京云:「苍龙观阙东风外,黄道星辰北斗边。
月照九衢平似水,胡儿吹笛内门前」。
吾族前辈讳存字正叟,讳朴字元素,讳杞字元卿,讳辅世字昌英皆能诗。
元卿年十八第进士,其叔正叟贺之云:「月中丹桂输先手,镜里朱颜后生」。
吾乡民俗,未熟,摘而蒸之,舂以为米,其饭绝香。
元素有诗云:「和露摘残云浅碧,带香炊出玉轻黄」。
余先太中贫,尝作小茅屋三间,而未有门扉,干元卿求一扉,元卿以绝句送至云:「三间茅屋独家村,风雨萧萧可断魂。
旧日相如犹有壁,如今无壁更无门」。
昌英有绝句云:「碧玉寒塘莹不流,红渠影里立沙鸥。
便当不作南溪看,当得西湖十里秋」。
吾州诗人泸溪先生安福王民瞻名庭圭,弱冠贡入京师太学,已有诗名。
有绝句云:「江水磨铜镜面寒,钓鱼人蓼花湾。
回头贪看新月上,不觉竹竿流下滩」。
绍兴间宰相秦桧力主和戎之议,乡先生胡邦衡时为编修官,上书乞斩,谪新州
民瞻送行诗:「一封朝上九重关,是日清都虎豹闲。
百辟动容观奏议,几人回首愧朝班?
名高北斗星辰上,身落南州瘴海间。
不待百年公议定,汉庭行贾生还」。
「大厦元非一木支,要将独力拄倾危。
凝儿不了公家事,男子要为天下奇。
当日奸谀皆胆落,平生忠义秪心知。
端能饱吃新州饭,在处江山足护持」。
有欧阳安永上飞语告之,除名窜辰州
孝宗登极,召为国子监簿,以老请奉祠,除直敷文阁宫观
尤延之尝诵吴则礼诗:「华馆相望接使星,长淮南北已休兵。
便须买酒催行乐,更觅何时是太平
满船卖了洞庭,雪色新裁白纻衫。
唤得吴姬同一醉,春风相送过江南」。
又:「枫叶芦花满钓船,水风清处枕琴眠。
觉来失却潇湘月,却问青山觅酒钱」。
神宗徽猷阁成,告庙祝文,东坡当笔
黄鲁直张文潜晁无咎陈无己毕集,观坡落笔云:「惟我神考,如日在天」。
忽外有白事者,坡放笔而出,诸人拟续下句,皆莫测其意所向。
顷之坡入,再落笔云:「虽光辉无所不充,而躔次必有所舍」。
诸人大服。
润州火,爇尽室庐,惟存李卫公塔、米元章庵。
元章喜题塔云:「神护卫公塔,天留米老庵」。
有轻薄子于「塔」「庵」二字上添注「爷」「娘」二字。
元章见之,大骂。
轻薄子再于「塔」「庵」二字下添注「飒」「糟」二字。
元章母尝乳哺宫中,故云。
「糟」字本出《汉书·霍去病传》云「鏖皋兰山下」,注云:「今谓糜烂为鏖糟」。
轻薄子用「糟」字黏「庵」字,盖今人读「鏖」为「庵」,读「糟」为子甘切。
添注遂成七言两句,云「神护卫公爷塔飒,天留米老娘庵糟」矣。
乡先生刘尚书才邵字美中,云刘弇伟明献《南郊大礼赋》,首句云:「粤惟古初,豺獭有祭」。
(音惰)小大南郊大礼,祭天地祖宗,而比之豺獭之祭,此譬如千乘万骑羽猎长杨,而于其间说斗虾蟆。
刘侍郎岑字季高,居建康
中书舍人张孝祥字安国,时为师,还往甚密。
一日安国忽具衣冠造季高季高惊异未出,先令人问盛服而来何故。
安国曰:「欲北面书法」。
季高不辞让,著道服而出。
安国即令人扶季高纳再拜者再,季高亦不辞让。
安国请曰云云,季高答曰云云,大意令安国李邕书。
徽宗尝问米某:「苏轼书如何」?
对曰:「画」。
黄庭坚书如何」?
曰:「描」。
「卿书如何」?
曰:「刷」。
高宗初作黄字,天下翕然学黄字。
后作米字,天下翕然学米字。
最后作孙过庭字,故孝宗与今上皆作孙字。
韩退之《答李师锡书》云:「思元宾而不见,见元宾之所与则如元宾焉」。
此用石勒语。
王浚麈尾,悬之壁间,每瞻仰之云:「王公不得见,见王公之玩好如见王公焉」。
退之作《河南少尹李素墓铭》云:「高其上而坎其中,以为公之宫,奈何乎公」!
此用东方朔武帝董偃云:「奈何乎陛下」!
退之上宰相书》云:「恤恤乎饥不得食,寒不得衣」。
此用《左传》语。
南蒯将叛,邑人歌之曰:「恤恤乎,湫乎,悠乎」!
又《杜兼墓铭》云:「事在于人,日远日忘」。
此用《晋书》张骏语,谓「中原之于晋,日远日忘」。
又《平淮西碑》自「皇帝曰光颜汝为陈许帅」,曰重胤云云,曰弘云云,曰文通云云,曰道古云云,曰愬云云,曰「度,惟汝予同,汝遂相予」,此用《舜典》命九官文法也。
柳子厚《答韦中立书》云:「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
此用《周礼·考工记·函人》句法,云:「视其钻空,欲其惌也,视其里,欲其易也;
视其朕,欲其直也。
櫜之欲其约也;
举而视之,欲其丰也;
衣之欲其无齘也」。
韩退之《行箴》云:「宜悔而休,汝恶曷瘳?
宜休而悔,汝善安在」?
柳子厚《忧箴》云:「宜言不言,不宜而烦。
宜退而勇,不宜而恐」。
二箴相似,未知孰先为之者。
曾子固王无咎字序》云:「以颜子之所以为学者期乎己,余之所望于补之也。
假借乎己而已矣,岂予之所望于补之哉」!
此用孟子句法:「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
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
介甫《送陈升之序》云「堪大臣之事可信而望者,陈升之而已矣。
煦煦然仁而已矣,孑孑然义而已矣,非予所望于升之也」。
子固《送王希序》、介甫《九曜阁记》言洪抚两州山川之胜、游览之乐,亦大略相似,未知孰先为之者。
乌夜啼 南宋 · 李龏
众鸟各归枝,落花香满泥。
狭斜柳树乌争宿,夜夜夜半当户啼。
浮萍摇荡门前水,九节菖蒲石上死。
感郎中夜渡潇湘,恩光暗入帘栊里聂夷中崔道融李端王建杨巨源李贺刘方平温飞卿
集古 王公楼上会饮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诗酒能消一半春赵嘏,紫微才调复知兵崔道融
黄河九曲今归汉薛逢,独上高楼故国情羊士谔
横笛引 其一 元初 · 耶律铸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许云封说笛有落梅折柳二曲今逸其辞因次韵野梅官柳以代其二曲为横笛引云
雪梅清瘦怕春知,待结同心与阿谁。
谁许云封将怨笛,引吟龙去陇头吹(一作更教横去陇头吹崔道融咏梅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良可人意西京杂记有同心
四时宫词 其二 明 · 江源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已惊新夏燕巢梁韦庄,远目非春亦自伤李益
暗室有蝇污白璧鹤年,虚桥无雀寄流黄袁桷
风随玉辇笙歌迥许浑,水滴铜龙昼漏长薛逢
错把黄金买词赋崔道融,静消心火梦魂凉谭用之
宫词十首 其一 明 · 江源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合殿恩中绝卢照邻,容华落镜中崔颢
谁怜团扇妾李白,不敢怨春风崔道融
宫词十首 其二 明 · 江源
五言绝句 押先韵
早被婵娟误杜荀鹤,深宫二十年张佑
题秋扇崔道融,明月不长悬卢照邻
宫词四首 其一 明 · 江源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长门花泣一枝春崔道融,但保红颜莫保恩李商隐
翠辇不来金殿闭雍陶,月明花落又黄昏杜牧
宫词四首 其四 明 · 江源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泪沿红粉湿罗巾许浑,争奈君恩别处新崔道融
惆怅近来消瘦尽袁不约,隔帘教唤妇医人王建
集句拟刘文纲少参悼亡 其二十 明 · 朱诚泳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闭门疏雨梧桐王士熙,多少凄凉在此中崔道融
遐想倚阑人去后(楼有戍),玉书无路托鳞鸿雅琥
浣溪沙 西湖早春 清 · 朱彝尊
 押青韵 出处:曝书亭集卷第三十
雪带东风洗画屏许浑
便教莺语太丁杜甫
看花多上水心亭张籍

隔岸春云邀翰墨高适,傍檐烟雨湿岩扃韦庄
瓦瓯斟酒暮山青崔道融
闲中好 清末至民国 · 魏毓兰
 押词韵第八部
闲中好段成式
绿树闻歌鸟李白
未遣酒樽空崔道融,肯信春光老孙光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