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高保融 后周 · 周太祖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二
安审琦奏。
湖南船纲行监押节级官健四百九人在襄州
朕以武陵长沙
寻戈结衅。
既道涂而梗涩。
致官健以淹留。
卿义在恤邻。
志惟体国。
俾归途而无滞。
副轸念以在兹。
已降宣命下襄州
取逐人便稳。
如愿归本道者
即差人管押至荆南
候到卿可差人部送至湖南
亲征契丹命将制 后晋 · 晋少帝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十八
宣王讲武。
逐猃狁于太原
汉帝出师。
匈奴瀚海
是知蛮夷猾夏。
不能绝之于古今。
戎狄无厌。
不能拘之以信义
先皇帝昔当草昧。
方在龙潜。
未登鄗邑之坛。
始有晋阳之难。
契丹主径驱蕃部。
直抵并郊。
遂解重围。
助成大统
我之兴也。
彼有力焉。
于是邀之以鬼神。
申之以盟誓。
载诸册。
传厥子孙。
尔后常念前因。
每思厚报。
宫闱之服玩。
罄府藏之珠珍。
供亿无时。
道涂相望。
契丹贪残滋甚。
骄纵异常。
通使命于江淮
徵贡输于郡国。
包藏既久。
奸谲渐萌。
既而舆议諠哗。
群情愤激。
军民扼腕。
中外同辞。
请兴貔虎之师。
以遏豺狼之患。
先皇帝重其信誓。
笃以初终。
降万乘之尊。
礼不义之虏。
耗中原之力。
奉无巳之求。
迨于缵受丕图。
虔承顾命。
每欲息民继好。
敢忘屈巳从人。
所以厚礼卑辞。
以隆其意。
推心置腹。
以示其诚。
其如鸩毒潜深。
兽心难革。
乘我歉岁。
伐予大丧。
平视中原。
窃窥神器。
朕实不德。
民罹其殃。
愧悼增深。
寤寐兴叹。
向者躬提黄钺。
亲指灵旗。
驻于甘泉。
自春徂夏。
赖祖宗垂庆。
天地储休。
猛将如云。
谋臣若雨。
士百其勇。
人一其心。
寸镞不遗。
狂戎自溃。
氛霾少息。
师旅凯旋。
今则渐入秋深。
虑为边患。
朕以志平寇难。
不敢荒宁。
将期亲率全师。
恭行天讨。
庶几一举。
永静三边。
罔辞栉沐之劳。
用拯生灵之患。
得不精求将帅
慎柬偏裨
冀成破竹之功。
以殄折胶之寇。
爰于刚日。
乃降命书。
顺国节度镇深赵等州观察处置幽州道行营副招讨等使特进检校太师中书令真定尹驸马都尉杜重威
地居戚里。
神授戎韬。
久服金革之劳。
累济艰难之运。
虎牢昼闭。
一麾而蟊贼自消。
河朔未宁。
再驾而氛妖继息。
戡定之业。
溢于鼎钟。
天平军节度郓齐棣等州观察处置兼管内河堤等使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平章事张从思。
清明可鉴。
忠正无邪。
夙怀刺虎之谋。
早列濯龙之籍。
襄阳之役。
克成监护之勋。
及北虏之来。
实赖籓篱之固。
器业之用。
可谓纵横。
西京留守起复检校太尉侍中河南尹景延广
文武全才。
云龙际会。
指经纶于掌内。
藏甲马于胸中。
久权七萃之师。
继委十连之帅。
军民畏服。
畿甸肃清。
左右之劳。
书于盟府。
武宁军节度徐宿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侍中赵在礼
河岳钟灵。
松筠植性。
授玉钤之秘略。
得金版之沈机。
辅翼数朝。
周旋重镇。
述职而必先九牧。
事君而唯尽一心。
尊奖之功。
光乎史册。
建雄军节度晋慈隰等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师平章事安叔干。
众推武库。
素晓阵图。
疾恶如雠。
见义思勇。
觞酒豆肉。
无亏抚士之心。
尺籍伍符。
尽得总戎之诀。
军旅之任。
实契佥谐。
泰宁军节度兖沂密等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师平章事安审信
久处腹心。
早攀鳞翼
倜傥乃万夫之长。
骁雄真六郡之豪。
燕颔虎头
咸仰将军之相。
牙璋犀节。
累持方伯之权。
英特之名。
播于中外。
河中护国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平章事安审琦
严明无翳。
宽自居。
善知奇正之谋。
备熟孤虚之法。
首赴风云之会。
昔同带砺之盟。
累殿藩垣
常坚夹辅。
连帅之重。
倚若长城。
河阳三城节度孟怀等州观察处置管内河堤等使青州行营副都部署特进检校太师符彦卿
惟尔先臣。
实为名将。
世袭弓裘之庆。
门传忠孝之规。
西汉三雄。
徒称杰出。
东京七校。
乃为时生。
竭尽之心。
贯于金石。
义成军节度滑濮等州观察处置管内河堤等使北面行营马步虞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皇甫遇
敌万人
力摧九虎。
赤羽若日。
蒲大夫之英风。
快马如龙。
曹景宗之意气。
继承重寄。
必竭纯诚。
义烈之称。
播于寰海。
北面行营马部都排阵使马军都指挥使特进检校太保右神武统军张彦泽
猛若
气吞荆聂。
荐膺委寄。
每著勤劳。
鸣镝离弦。
既得吟猿之妙。
青萍出匣。
久彰断兕之名。
营阵之閒。
皆推果毅
横海军节度沧景德等州观察处置管内河堤等使幽州道行营右厢排阵使特进检校太师王延裔。
鬼谷传书。
神龟授印。
委镇临于沧海。
赖控扼于边陲。
缮甲治兵。
暗蓄摧凶之计。
深沟高垒。
不移持重之心。
捍禦之谋。
断于胸臆。
保义军节度陕虢等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尉宋彦筠
威惠兼著。
胆气无俦。
累佐戎权。
善贞师律。
千军万马。
陈庆之雄名。
三令五申。
孙武之战术。
将帅之选。
皆谓当仁。
怀德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光禄大夫检校太傅田武
早从戎伍。
备历艰难。
安边展颇牧之才。
制胜合韩吴之法。
向者仗其旧德。
委以边藩。
颇资外禦之功。
实有分忧之绩。
忠贞之节。
雅叶柬求。
北面行营步军都排阵使步军都指挥使特进检校太保左神统军潘环
幕府书勋。
师干著效。
攻城野战。
独麾郑国之旗。
陷阵先登。
几获鱼门之冑。
洎分环卫
弥见公忠。
兵革之时。
所宜登用。
而皆位崇侯伯。
任重土茅。
俱为社稷之臣。
悉是栋梁之具。
或推忠徇义。
或报国忘家。
常坚翼戴之心。
夙蕴澄清之志。
朕所以告于宗庙。
质以蓍龟。
授之以征鼙。
付之以萧鈇。
但以狂戎侵掠。
生聚虔刘。
既贻中国之羞。
抑亦人臣之耻。
尔等上则承先皇顾托。
辅予冲人。
次则副朝廷倚毗。
委之重任。
所宜同德比义。
勠力齐心。
各竭乃诚。
共安国步。
功业可以不朽。
富贵可以无穷。
况今刍粟俱充。
士卒咸愤。
旌旗万队。
甲马千群。
呼吸则山岳荡摇。
号令则乾坤震动。
以此制敌。
何敌不摧。
以此攻城。
何城不克。
伫期献俘清庙。
悬首素旗。
同集大功。
永清四海。
于戏。
周王吉甫南仲
乃慑戎夷。
汉帝任去病卫青
遂空沙漠。
今吾命帅。
皆谓得人。
勉立异勋。
速平多难。
无令数子。
独擅前功。
凡我股肱。
当体朕意。
杜重威充都招讨使
张从思充兵马都监
景延广马步都排阵使
赵在礼马步军都虞。
安叔干充马步左排阵使
安审信马步右排阵使
安审琦马步军都指挥使
符彦卿马军左都指挥使
皇甫遇马军右都指挥使
张彦泽马军排阵使
王延裔充步军左都指挥使
宋彦筠充步军右都指挥使
田武充步军左厢排阵使
潘环充步军右厢排阵使
论五运奏天禧四年五月 北宋 · 谢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宋会要辑稿》运历一之一(第三册第二一二八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五、《宋史》卷七○《律历志》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八○、《续通典》卷五四
臣按古志,夫帝王之兴,必推五行盛德,所以配天地而符阴阳也。
推五行者,必采诸国瑞,稽诸象历,视所兴之基,所承之后,于是服色、制度、郊祀、正朔因而准之。
是故神农氏以火德,有星火之瑞。
圣祖以土德,黄龙池螾见。
以木德,青龙止于郊。
商以金德,山泽自溢。
周以火德,有赤乌之符。
自汉之兴,王火德者,以谓承尧之后者,盖取赤帝子之验。
文帝世,贾谊以汉宜色尚黄、数用五,班固贬其疏阔。
张苍好律历,谓汉乃水德之时,河决金堤,其符也。
公孙臣曰:「始秦德水而汉受之,推终始传,则汉当土德之应」。
孝文亦命有司申明其□。
迨至孝武,乃谓承尧之后,非可改易。
世祖中兴,有赤伏之谶,于是火德之论,确然得正。
然则数子之议皆失之矣。
且汉,尧之裔。
五帝之大,莫大于尧,而汉能因之,是不坠其绪而善继盛德者也。
切以国家应开先之庆,执敦厚之德,宜以土瑞王天下。
夫三王莫大于圣祖,承其后者,犹汉之继尧也。
然则推终始传,秉周之木德而火德其次。
且朱梁不预正统者,谓庄宗复兴于后。
石晋、汉氏以及于周,则李昪建国于江左而唐祚未绝,是三代者亦不得正其统矣。
昔者,秦祚促而德暴,不入正统,考诸五代之际,亦是类矣。
今国家诚能下黜五代,绍唐土德,以继圣祖,亦犹汉之黜秦,兴周火德以继尧者也。
夫土于五行,位居其中,国家兆运于宋,作京于汴,诚万国之中区矣。
《传》曰:「土为群主,故曰后土」。
《洪范》曰:「土爰稼穑,稼穑作甘」。
今四海洽足,嘉生蕃衍,顷之泰山醴泉涌,迩年京师露降,作甘之兆,斯亦见矣。
矧灵木异卉,资生于土者不可胜道,非土德之验乎?
又闻在昔灵命肇发,太祖洛邑而包络淮黄,鸿图既建,五纬聚于奎躔,而镇星是主。
及陛下升中之日,日抱黄珥,朝祀太清,含誉黄润,斯皆天意人事响效之大者也。
其馀神龟珍兽,自远至者,或毳或介,佥有厥应,然非耳目之所具也。
茍验其一,则土德之符在此矣。
陛下勿以变故为疑,循旧自守。
汉兴,自武帝越十九年,始寖寻于火德,至光武盖二百载,方习定乎正运。
国家受祚,犹在五纪,乃能兴是正统,□于汉德甚矣。
是故天心在兹,陛下拒而罔受,民意若是,陛下谦而弗答,气壅未宣,河决遂溃,岂不神哉!
然则天渊之浡流,水德之浸患,考验五行相胜之说,亦宜兴土运、禦时灾。
乞顺考符验,详习法度,不可以揖让至德,因循旧典,废天之休也。
其度量律历之则,车服衣冠之法,圜邱方泽之事,明堂辟雍之制,宗庙荐飨之序,方国朝会之典,政教礼乐,文质增杀,愿下搢绅讲之。
然后升中嵩,告上帝,循五载,见群后,以示中方之位,以符用五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