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讨刘稹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定天下者。致风俗于大同。安生人者。齐法度于画一。虽晋之栾赵。家有旧勋。汉之韩黥。身为佐命。至于干纪乱律。罔不枭夷。禁暴除残。古今大义。故昭义节度刘悟。顷居海岱。尝列爪牙。属师道阻兵。王师问罪。三面开网。一境离心。乘此危机。遂能归命。宪宗嘉其诚款。授以南燕。穆宗待以腹心。委之上党。招致死士。固护一方。逮于末年。已亏臣节。刘从谏生禀戾气。幼习乱风。因跋扈之资。以专封壤。恃纪纲之律。以袭兵符。暂展执圭之仪。终无上绶之请。隙驹为喻。魏豹始务于绝河。井蛙自居。孙述颇闻于恃崄。诱受亡命。妄作妖言。中伺朝廷。潜图左道。接壤戎帅。屡奏阴谋。顾苕卵之可矜。岂泉鱼之自察。暨乎沉痼。曾靡哀鸣。犹驻将尽之魂。恣行邪僻之志。罔惑旧校。树立狡童。中使挟医。莫睹其朝服。近臣衔命。不入于垒门。逆节甚明。人神共弃。其赠官及先所授官爵。并刘稹在身官爵。并宜削夺。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魏博节度使何宏敬。或姻连王室。或任重藩维。恳陈一志之诚。愿扬九伐之命。吴汉任职。受诏而初无办严。卜式朴忠。未战而义形于色。况成德军尝以骁骑横冲。首破朱滔。士气方酣。再回鲁阳之日。鼓音不息。三周不注之山。魏博军亦以大旆涉河。竟歼师道。建十二州之旗鼓。以列降人。削六十年之厉阶。尽归王化。士贾馀勇。军有雄心。必能禀酂侯之指纵。成葛亮之心伐。咨汝二帅。朕尤注怀。成德军节度镇冀深赵等州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兼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驸马都尉云骑尉元逵宜守本官充北面招讨泽潞使。馀如故。魏博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户部尚书兼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上柱国何宏敬守本官充东面招讨泽潞使。馀如故。潞府曩者烈祖在藩。先天启圣。符瑞昭晰。䌽缋焕于泗亭。銮辂巡游。金石刻于代邸。实为可封之俗。久为仁寿之乡。艰难以来。颇著诚节。必非同恶。咸许自新。其昭义军旧将士及百姓等。如保初心。并赦而不问。昭义军旧大将等。如能舍逆效顺。以州郡兵众归降者。必厚加封赏。如能擒送刘稹者。别受土地。以振勋庸。其村乡百姓。如所在团结归顺者。亦加爵赏。刘悟下郓州旧将校子孙及刘从谏近招致将士等。喻以善道。宜听朕言。凡秉义立名。须明大顺。未有忠于所奉。上悖君亲。昔郤至有言。受君之禄。是以聚党。有党而争命。罪孰大焉。田横能得士心。人多致命。伏于海岛。莫敢猖狂。及汉高召之。奔走向阙。岂尝违拒汉使。留止田横。唯慕殉以成仁。不相挺而作乱。故得其主殁延殊宠。光显令名。尔等既有义心。宜思改悔。如能感喻刘稹。束身归朝。必当待之如初。特与洗雪。尔等旧校。亦并甄酬。仍委陈夷行刘沔王茂元各务进兵。同力攻讨。其诸道进军。并不得焚烧庐舍。发掘丘墓。擒执百姓。以为俘囚。桑麻田苗。皆许本户为主。罪止元恶。务安生灵。于戏。藩维大臣抗疏于外。髦俊旧老昌言于朝。戒朕以祖宗之法。不可私一族。刑赏之柄。所以正万邦。宜用甲兵。陈于原野。虽朕以恩不听。偫臣以义固争。询自佥谋。谅非获已。布告中外。明体朕怀。主者施行。
赐何重顺诏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重顺。卿代传忠孝。志在功名。朕每用注心。岂忘终食。况卿先父当太和之际。已有诚款。思靖邻封。臣节昭彰。遐迩称叹。泽潞一军。素闻忠顺。从前命帅。皆是儒臣。穆宗以刘悟有归阙之功。委之心膂。令居善地。镇靖一方。及殂谢之时。不能坚守臣节。遂使三军上请。以幼子总戎。其时朝廷因循。姑务安靖。授以旄龯。事盖从权。今从谏疾恙所侵。颇闻绵惙。昨士⿱(鹿林)奏至。大将及下。复请刘稹权知军务。朕深惜刘悟一门。自夫逸怀以来。累代忠节。今刘稹又欲自擅。隳其门风。当撤瑟之辰。罔闻忧戚。尝药之际。更窥兵权。尤为臣子所当共弃。卿宜训练戎旅。严固封疆。候彼军中有变。便须遣书告谕。令其三军送刘稹归阙。请朝廷推新择帅。朕必遣旧德重望。委之抚循。刘稹厚加爵赏。别有任用。如妄自制置。邀求宠荣。国家典法。亦难宽宥。泽潞一镇。与卿事体不同。勿为子孙之谋。欲存辅车之势。但能显立功效。自然福及后昆。勉务良图。副兹委遇。高秩厚禄。无所⿰(惨吝)焉。
赐李石诏意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九
访闻近日贼中。转更穷蹙。自相杀戮。人心不安。即日军权。多在郭谊。因此诱动。必应事机。李丕是郭谊亲密。尤合相信。卿宜暂追赴使。令与郭谊书。谕以利害。遣其自图刘稹。早务归降。倘效诚。必重酬赏。卿宜面看李丕手疏。兼令便自封题。分付王逢。遣密作计召军人百姓。送入泽潞。其书草卿宜封进。
赐李石诏意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九
省所奏。刘稹令贾偫赍李恬书与卿。将兵属同赴阙庭。兼请归葬东都。事宜具悉。比者河朔诸镇。惟淄青变诈最多。刘悟随来旧将。皆习见此事。察其情伪。深要精详。盖缘四面王师。尅期(阙八字)石雄王宰。已据天井。卿当道又得石会。既失重关之崄。将弋在穴之妖。镇卫劲兵。皆临境上。城孤援绝。情计已穷。所以密将词。归命上相。恐是偷安旬月。溃缓王师。稍得自完。复来侵轶。况馈运日有所费。春作渐已及时。劳我师徒。恐非至计。卿与其要约。令面缚来降。卿即驰至界首。亲自受纳。苟不如此。且须进军。必不得因此迁延。令其得计。仍不得先受章表。便与奏闻。今赐与刘稹书白。想宜知悉。
赐王宰诏意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九
省所奏。差张公辅入泽州。潞州亦粗得贼中军情。若许招诱。乞赐诏命。事宜具悉。刘稹丧父之初。已拒朝命。旋又焚爇晋绛庐舍。侵逼万善孤军。罪恶贯盈。言词甚悖。自卿全师压境。频挫其势。寻得天井重关。下临高平危壁。迩来颇自知惧。方献伪词。然天夺其心。鬼迷其志。宋人已病。不告析骸之情。朱鲔乞降。曾无面缚之效。尚闻张皇叛卒。觊望鸿恩。不戢偫凶。徒云继袭。想卿忠愤。必志枭夷。况自去年以来。□频奄毕今又福星焕耀。正临天驷。东汉书云。毕为天网。网罗不善之人。房为明堂。方集重华之庆。悬象昭晰。前史所书。朕奉天道以行诛。守祖宗之成法。顾兹小寇。终不贷刑。亦知晏实是卿之爱弟。将申大义。在抑私怀。岂无鸰原。固慎名器。今料其初通信使。必谓卿且驻军。想彼叛徒。犹希洗雪。乘此讨袭。必有奇功。韩信袭历下之军。李靖剪阴山之寇。皆因敌心懈弛。故得机讨不遗。想卿久习兵符。备详虏态。便须覆其巢穴。不可更有招携。刘稹纵有表章。请自面缚。不得便自报答。亦须奏闻。当务远图。勿拘小信。速宜攻讨。以副朕怀。想宜知悉。
诛张谷等告示中外敕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顷者刘从谏与李训郑注结刎颈之交。济其奸谋。以图不轨。张皇兵力。胁制朝廷。自擅一方。外为三窟。张谷陈扬庭等。皆凶险无行。狡诈多端。比在京师。人皆嫌恶。自知险薄。无地庇身。投迹戎藩。寄命从谏。久怀怨望。得肆阴谋。或妄设妖言。成其逆志。或伪草章表。饰以悖词。既无礼于君亲。曾不愧于天地。自朕君临万宇。姑务含容。而怙乱益坚。包藏未息。诱受亡命。招聚逆徒。志犹恃于金汤。心不利于王室。近又敢为狂计。挟助孽童。污我忠义之军。叶其豺豕之党。神之所弃。人得而诛。逆贼刘稹弟曹九满郎君郎姊四娘五娘堂兄洪卿汉卿周卿堂弟鲁卿匡尧等张谷并男涯涯男解愁陈扬庭弟宣力男丑奴张溢并男欢郎三宝等门客甄戈伎术人郑谂蒋谠逆贼李训兄仲京郭行馀男台王涯侄孙与韩约男茂章茂实王璠男圭并就昭义枭斩讫。夫为善者天报以福。为恶者天报以殃。今沴气既消。逆节咸服。方布和于四海。庶息患于五兵。宣示中外。各令知悉。
赐潞州军人敕书意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刘稹乳臭騃童。未有所识。皆是郭谊王协。幸其昏弱。矫托军情。妄献表章。欲求继袭。志在肆行祸福。自擅兵权。称感从谏之恩。誓同生死。及见山东三郡。皆已归降。事迫势穷。归恶刘稹。令其一门受戮。便欲自取宠荣。不义不忠。古无其比。朕以诱陷刘稹。皆是此二人。贩卖图全。义难容舍。已令泽潞冀氏两路遣军。只取郭谊王协及同恶之类。其他军人。一切不问。仍各有优赏。后从敕处分。如两道兵马未到以前。有忠义之士先非同恶者。能自擒戮郭谊等。所与优赏。并同裴问王钊例处分。已诏石雄王宰。到彼不令侵扰军人百姓。如秋毫有犯。便按军法。各宜勉思机计。共保忠诚。勿受奸人扇动。妄生疑忌。互相告报。咸使明知。
请赐泽潞四面节度使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臣伏见后汉秦丰叛。光武令朱祐尽力攻之。至穷困。丰乃将其母子九人降祐。光武不舍其罪。至洛阳斩之。大司马吴汉劾奏祐违诏受降。失将帅之任。伏以兵未交锋。便能归顺。须存大信。犹可曲全。今刘稹告谕不悛。加兵自备。逆命之罪。天地不容。若至穷蹙归降。并不得受。臣等谨录汉朝故事如前。望付翰林录示元逵彦佐刘沔茂元宏敬及义逸行周等。诏令准此处分。未审可否。
幽州镇魏使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缘秋气已至。将议进兵。幽州须早取可汗。镇魏须速平刘稹。各要遣使谕旨。兼潜探三镇军情。今日延英面奉圣旨。欲令张贾充使。臣等续商量。张贾干济有才。甚谙军中事体。然性稍负气。不安恬恐。不如且辍李回充使。如以纲台不可暂阙。即兵部侍郎郑涯。久充戎镇判官。性甚精敏。虽无词辨。言亦分明。官重事闲。最相宜称。
请赐仲武诏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臣等见李回说。仲武似疑刘稹未有罪状。及见李回说从谏积恶僭侈。便忠愤感激。告若罪状如此。朝廷固合诛夷。臣等商量。因处分边事。望赐仲武书。谕以深意。要云从谏入觐之初。与郑注交结。因缘货贿。滥授钧衡。及归镇后。又与李训结托。所谋狂险。中外具悉。自训注夷灭。心不自安。颇恃甲兵。转怀悖慢。先朝夕虽优宠。中实怀疑。及从谏疾病之时。曾无诚。昨遣中使临问。兼借名医。矫托异端。竟不相见。便树置刘稹。令将校继献章表。不待朝旨。便令继袭。以泽潞一镇。有启圣旧宫。艰难以来。多用文吏。如抱真首创军募于国。兼有大功。身殁之后。其子皆赴京阙。比谓刘稹愚騃。迫于军情。望其管惜家门。稍能悛悔。频敢驰突晋绛。侵轶河阳。近李丕投降。及魏博收平恩县。得刘稹榜帖。并已进来。皆呼官军为贼。逢著即须痛杀。悖逆如此。天地不容。想卿远闻。应当奋激。卿宜速谕诸藩部落。同灭可汗。卿但北边立功。刘稹必当自溃。策勋命赏。以卿一道为先。卿深体此怀。兼示将校。如蒙允许。望付翰林约此意。撰诏。
请问生口取贼计策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伏以残寇未平。须广求良计。臣等苟有所见。则合上闻。远则韩信。近则李靖。皆临刑免死。后立殊勋。忽有其人。亦不可料。望令勘事中使宣问。如有奇计秘能。必取刘稹。或可以反间。令自相枭戮。及能设计取彼州县。兼招得都头者。并仰速具事由闻奏。如计画明切。便堪施行。即贷其死命。令于诸军敕命。不妨有可采录。或助戎功。可否之间。在于宸断。
论刘稹送款与李石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臣等得李石状报。刘稹潜有款诚。伏以王师压境。已是六月。贼军累经侵轶。颇肆猖狂。今事势穷困。人心思变。因此请命。冀逭灵诛。望诏李石且与李恬书。不得云已与奏闻。但遣将兵属直界首。方敢上闻。以此邀之。更观旬月。仍望诏元逵宏敬王宰石雄。便令齐入。切料旬朔之内。必有变生。今馈运之费。计至春末并足。如二月以来。尚未殄灭。然后议纳其款。事亦不迟。如蒙允许。望付翰林各赐诏处分。
请准兵部依开元二年军功格置跳荡及第一第二功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开元格临阵对寇矢石未交先锋挺入陷坚突众贼徒因而破败者为跳荡:
右。开元中酬跳荡功。止于武官及勋。比今日流例。即事校簿。其立跳荡功与格文相当者。不问军将官健白身。便望授监察御史。如已是御史者。超两资授宪官。已至常侍大夫者。临时别望优与处分。其先锋第一功。如有官者。便授检校将军卿监。累官至宾客者。即授御史。其第二功。无官者授(一作擢)检校少卿监及中郎将。累官至宾客者。即与御史。开元格跳荡功破贼阵不满万人所叙不得过十人若万人以上每一千人听加一人其先锋第一功所叙不得过二十人第二功所叙不得过四十人:
右。三等立功人数。请依开元格收叙。如过此数。并望落下。
开元格招得一万人已上其头首一人准跳荡功例一千人已上准第一等例贼数不满千人量差等处分:
右。若依旧格。难有此例。今望招得一千人。便准跳荡例。五百人准第一等例。五百人以下节级处分。
开元格每获一生酬获人绢十疋:
右。缘并无军将官健等第。稍似不备。今请获贼都头。赏绢三百疋。获正兵马使。赏绢一百五十疋。获副兵马使都虞候。赏绢一百疋。都虞候以上。仍并别酬官爵。如是官健。仍优与职名。获贼十将。赏绢七十疋。获贼副将。赏绢三十疋。获贼赤头郎及刘稹新召宅内突将。赏绢十疋。获贼长行。赏绢三疋。如是土团练乡夫之类。不在此例。每获生口。便望令所获人对中使点勘上历。不得令有虚妄。其赏给时。亦望令中使自对面分付。以前件开元格如前。臣等商量。缘比来大阵酬赏。只是十将以上得官。其副将已上至长行。并无甄录。今但与格文相当。即便酬官。所冀尽沾渥泽。又缘每阵获生。并有优赏。今据开元旧格。等级加恩。如此则颁赏有名。人心知劝。如蒙允许。望各赐诏。仍封赏格。令榜示三军。未审可否。
论赤头赤心健儿等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健儿等敢同元恶。久抗王师。比屋皆诛。未足塞责。然以此军忠义。未尝失节。艰难已后。频立战功。赤头赤心。皆是贼妄立此名。以张声势。未必人皆敢勇。生死一心。所虑玉石俱焚。善恶同弃。诏王宰石雄义逸国亮。许其自相糺出。如是郓州父兄子弟。及从谏处招到凶恶将健等。乘用兵后为刘稹出死力战斗。先犯官军毁骂行营节度使者。任自推出。即免累及平人。伏料如此号令。必不敢容蔽凶党。其合诛戮者。亦自甘心。昭示四方。称朝廷吊人伐罪之意。如蒙允许。望付翰林约此意诏示。未审可否。
昭义军事宜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今日见石雄报状。卢钧因出城至斐村送兵马。步军遂回旗劫掠。以此知卢钧都不晓戎事。从前发遣兵马。节度使不合出子城。诸城门亦合先布腹心把捉。闻昭义军中畏惧石雄稍甚。如军乱未定。且要石雄提挈精卒。自至泽州。移牒索乱军头首。如送出首恶。其馀不问。计必当无事。如指挥未定。且要分五百人。兼拣好将。镇守端氏城。其端氏城是刘从谏近年修筑。非常牢固。去年刘稹阻命。安全庆军元在端氏。所以敢扰西界。今若分兵镇守端氏。即翼城尽无可虞。又恐乱军溃散。于诸处劫杀。河阴兵马。切不可抽。亦须稍加警备。石雄忠勇。思虑恐未周至。伏望赐密诏处分。谨录奏闻。
论刘稹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臣适见度支报状。王宰已似纳其情款。发使之时。不以先闻。便受表章。欲自擅招抚之功。昔韩信破田荣。李靖擒颉利。皆是纳降之后。潜兵掩袭。只可令王宰失信。岂可损朝廷武威。建立奇功。实在今日。必不可以太原小扰。失此事机。缘内养寻常充使。恐节将未便承禀。伏望降供奉官。今日便赴行营。自首进军。掩其无备。兼许三军倘立殊勋。必比诸军倍加赏赐。如刘稹已出潞府。须令全家面缚。兼郭谊刘公直张谷陈扬庭李仲京等。面缚即受领。如刘稹自来。却令送回。辄不敢受。兼要降供奉官至晋绛行营。密谕石雄。若王宰已纳刘稹。即石雄无功可纪。累经大阵。自当矢石。垂成之际。须自取奇功。便看齐入。勿失此便。
续得高文端贼中事宜四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高文端称。直下打泽州城。恐损官军兵马。缘贼兵原有一万五千人。常出一半已上。于四面山谷埋伏。待官军打城困乏。即四面齐来救援。恐落贼奸计。其陈许军请过乾河。北逼泽州。更下一寨。城寨连接。更筑鹿项夹城。但从一面起手。围绕泽州。每日常须大兵排阵。四面抵敌贼救兵。贼心危急。恐被围合。必有大战。待贼军退败。乘势便收泽州。如此则不损官军。免落奸计。伏望依此诏示王宰。请令王逢进军取贼固镇两寨。但两岭上排阵。直抵贼固镇寨。当川亦须著兵。亦抵贼寨。缘固镇两寨。四面悬崖。官军便打。必恐损人难收。其贼寨更无井水。尽吃泉水。在寨东南涧内。约一里已来。但逼贼寨三两日。绝其取水路。贼军无水可吃。即须拔寨退走。官军便可进固镇。东十五里是青龙寨。在岭北侧上。四面并是悬崖。取水亦在寨外。还依固镇寨。绝其取水路即是。青龙寨东去沁州十五里。城寨至牢固。贼兵约一千五百人。内五百人土军团练。全安庆自领。伏望依此诏示王逢。
长桥贼都头王钊约将一万兵。今在洺州城内。缘刘稹处置却失天井关都头薛茂卿一门。又处置却邢洺两州救援兵马使谈朝清兄弟三人。王钊自此疑惧。刘稹差亲器仗官贾少遇追王钊入潞州。并不伏追。官健一时叫阚。王钊已持两端。必不肯为刘稹用命。本是潞州子弟。见有兄弟数人在军。材能最出于众。若招降。至多必恐顾惜家口。又官健投降后为诸军所杀。亦恐非愿。惟密将意与王钊。令将一万人却入潞州。处置得刘稹。别与一道节度使。兼与检校高官。更别赐钱物。高文端云。官健受苦日久。朝夕难过。家属尽在潞州。若遣回军。必皆情愿。臣恐宏敬不知王钊不伏刘稹追呼。伏望专降中使。密赐诏示。令依此速致意与王钊。取其回意闻奏。河朔多冀邑人。若遣传意。计合必达。臣问高文端。贼中谁人作急。高文端云。潞州城内即有郭谊王协张谷。向外即刘公直。臣先得元龟状称。刘公直曾事王晏。平常依倚于王宰。伏望诏王宰。令百方将意与刘公直。若肯回戈却取刘稹。亦许别与重官酬。仍别赐钱物。
以前谨具如前。昨日高文端到宅辞臣。因子细问得贼中事宜。兼共商量计策。皆似可。谨录奏闻。谨奏。
天井冀氏事宜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臣昨日晚见镇州奏事官高迪云。向前已曾向臣言军中密事。今更有切事要言于臣。请不令王助知。今山东三州归降已平了。天井冀氏却须令坚守城寨。不得与战。不二十日内。必自生变。缘贼已穷蹙。不可更逼著。恐其计穷。必为济河焚舟之计。一人敌十人之命。官军与战。必恐不利。若万一小衄。却恐延贼旬月之命。缘临洺已投魏博。当道兵马。过来不得。请召宏敬速拨兵取临洺路。便扼武安。潞府知山东兵来。必枭擒刘稹向阙。臣伏见高迪之言。至忠至切。伏望速赐宏敬王宰石雄诏处分。谨密状奏闻。伏望留中不出。
回鹘事宜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
右。自刘稹平后。臣久欲奏闻。请降识事情中使。宣谕仲武。令早灭却残虏。兼探仲武见刘稹平后。有何言说。两度缘延英论事校多。未及陈奏。昨日奏事官论博言到。传仲武语与臣。近稍得回鹘消息。人心颇有离异。缘可汗欲得投安西。其部落百姓皆云。骨肉尽在向南。愿投国家。又云。与室韦已不得所。据此时势。即合归降。不然。自相破灭。伏望因此机便。特降供奉官有才识者充使。兼赐仲武诏。谕以刘稹已平。天下无事。惟残虏未灭。常系圣心。仲武犹带北面诏讨使。合为国家了却残虏。成此功业。令超于镇魏。朝廷酬报。必极优崇。料仲武企羡两道立功。皆加宠位。又知朝廷内无寇孽。足得捍边。仲武是见机之人。必思自效。令取岁内百计招降。兼示以优待可汗。必令得所。缘国家与回鹘久为敌国。结怨已深。虽近方戢兵。终须早有经略。且令招诱。最为得宜。臣谨密状闻奏。此状望留中不出。
代宏敬与泽潞军将书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昨览大将等陈情表。未知迷复。颇事游词。宏敬任忝专征。兼许招谕。思欲布朝廷大信。解彼深疑。指事而言。更无文饰。只如公等本使。疾病绵惙。既以上闻。便须请监军权知兵马。以俟朝旨。岂有表章未发。邪计已萌。遽遣刘稹衙内决事。不令常侍父疾。既亏子道。深累国章。远近闻知。无不骇听。姜崟四月十三日到城。至二十三日。圣上惊异此事。要知端的。遂令追问。冀得实情。姜崟状称。四月六日大衙宅内小听。实见本使。至八日晚后。刘稹传本使处分。令入城请医。并不见本使。又云。女婿李方四月五日降职至十将。妹婿王再晟被发遣山东。充邯郸镇佐军虞候。崟见女婿辈皆被降黜。遂怀忧惧。求郭谊觅使入城。至四月三十日。追问梁叔乂。亦只缘公等本使不见。宣慰问疾使又不见。医官梁叔乂自通状云。刘守义扶刘稹时。叔乂对都押衙郭谊向守义道。且莫如此。若拟扶郎君。待国家处分。不可依河朔自专。刘守义因此怀恨叔乂。诈传本使处分。令入奏谢医药方。便夺叔乂职事。姜崟梁叔乂是彼心腹。尚不得面见本使。于朝廷通状。称本军尽云已亡。军中法严。不知委细。宣慰使既不得面见。固难辨明。今公等表章。仍云故使初奏疾病。姜崟梁叔乂并云被台司收系。军人闻此消息。且言故使尚未薨背。事已如此。自是公等行诡谲之计。诬罔朝廷。凡所施为。事多矫诈。在朝廷须知事实。焉得不一一追问。及奏公等本使丧亡。圣上三日废朝。宠赠师傅。方欲遣使吊祭。以备哀荣。寻属薛常侍回。知不入衙门不受敕。又镇州省使方回及常道军将樊琮回。知公等拒命之心。必无悛改。圣上曲为含忍。询访百僚。朝廷大臣。藩翰戎帅。切齿愤惋。如报私雠。圣上事非获已。方降明制。始终恩礼。可谓无遗。公等须知罪恶贯盈。神人共弃。更不得扇虚妄之说。归怨朝廷。聊布所怀。各当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