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楚钟铭 先秦 · 阙名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二
隹王五十又六祀,𬨞(疑赴,旧释徙,非)自卤□(疑即昜,汉志江夏有西阳)楚王(吟即吟,借为熊)章乍曾侯乙宗彝,寘之于卤□,其永□(时)用享(《钟鼎款识》,又见王复齐《钟鼎款识》。)
楚卬仲妳钟铭 先秦 · 阙名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二
正月丁亥楚王剩卬仲妳南和钟,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保用之(《博古图》)
诅楚文 先秦 · 阙名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四
(有)嗣王,敢用吉玉宣璧,使其宗祝邵鼛,布湣告于不显大神巫咸及大沈、久湫,以底楚王熊相之多罪。
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是缪力同心,两邦有壹。
绊以婚姻,袗以齐盟,曰枼万子孙,毋相为不利,亲卬不显大神巫咸、大沈、久湫而质焉。
楚王熊相康回无道,淫失(佚)甚乱,宣奓竞□(从)变输盟制,内之则虢虐不辜,刑戮孕妇,幽刺亲戚,拘圉其叔父,置者(诸)冥室椟棺之中;
外之则冒改久心,不畏皇天上帝及不显大神巫咸、大沈、久湫之光列威神,而兼倍十八世之诅盟,卫者(诸)侯之兵以临加我,却划伐我社稷,伐灭我百姓。
求蔑法(废)皇天上帝及不显大神巫咸、大沈、久湫之恤,祠之以圭玉牺牲,逑取𢓲边城新徨,及于长《亲攴》,𢓲不敢曰可。
今又悉兴其众,张《孑今》意怒,饰甲厎兵,奋士盛师,以逼吾边竞(借为竟,)将欲复其□迹。
唯是秦邦之羸众敝赋,鞟䩱栈舆,礼使介老将之,以自救医殳,亦应受皇天上帝及不显大神巫咸、大沈、久湫之几,灵德赐克剂楚师,且复略我边城。
敢数楚王熊相之倍盟犯诅,箸石章以盟大神之威神(《绛贴》,又《古文苑》有释文,小异。)
自齐献书燕王 其二 战国东周 · 苏代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楚得枳而国亡,齐得宋而国亡,齐、楚不得以有枳、宋事秦者,何也?
是则有功者,秦之深雠也。
秦取天下,非行义也。
暴也。
秦之行暴于天下,正告楚曰:「蜀地之甲,轻舟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
汉中之甲,乘舟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
寡人积甲宛,东下随,知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寡人如射隼矣。
王乃待天下之攻函谷,不亦远乎」?
楚王为是之故,十七年事秦。
秦正告韩曰:「我起乎少曲,一日而断大行。
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日而莫不尽繇。
我离两周而触郑,五日而国举。
韩氏以为然,故事秦。
秦正告魏曰:「我举安邑,塞女戟,韩氏、太原卷。
我下枳,道南阳、封、冀,包两周,乘夏水,浮轻舟,强弩在前,铦戈在后。
决荥口,魏无大梁
决白马之口,魏无济阳
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
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灭大梁
魏氏以为然,故事秦。
秦欲攻安邑,恐齐救之,则以宋委于齐,曰:「宋王无道,为木人以写寡人,射其面。
寡人地绝兵远,不能攻也。
王苟能破宋有之,寡人如自得之」。
已得安邑,塞女戟,因以破宋为齐罪。
秦欲攻齐,恐天下救之,则以齐委于天下,曰:「齐王四与寡人约,四欺寡人,必率天下以攻寡人者三。
有齐无秦,无齐有秦,必伐之,必亡之」!
已得宜阳、少曲,致蔺、石,因以破齐为天下罪。
秦欲攻魏,重楚,则以,南阳委于楚,曰:「寡人固与韩且绝矣!
残均陵,塞𫑡隘,苟利于楚,寡人如自有之」。
魏弃与国而合于秦,因以塞𫑡隘为楚罪。
兵困于林中,重燕、赵,以胶东委于燕,以济西委于赵。
赵得讲于魏,至公子延,因犀首属行而攻赵。
兵伤于离石,《史记》作谯石,遇败于马陵,而重魏,则以叶、蔡委于魏。
已得讲于赵,则劫魏,魏不为割。
困则使太后穰侯为和,羸则兼欺舅与母。
适燕者曰:「以胶东」。
适赵者曰:「以济西」。
适魏者曰:「以叶、蔡」。
适楚者曰:「以塞𫑡隘」。
适齐者曰:「以宋」。
此必令其言如循环,用兵如刺蜚绣,母不能制,舅不能约。
龙贾之战,岸门之战,封陆之战,高商之战,赵庄之战,秦之所杀三晋之民数百万。
今其生者,皆死秦之孤也。
西河之外、上雒之地、三川,晋国之祸,三晋之半。
秦祸如此其大,而燕、赵之秦者,皆以争事秦说其主,此臣之所大患(《战国策》三十:秦召燕王燕王欲往,苏代燕王燕昭王不行。又见《史记。苏秦传》)
风赋 战国楚国 · 宋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文选卷十三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
有风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
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
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
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
侵淫溪谷,盛怒于土
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
飘忽激飏熛怒。
雷声,回穴错
蹶石伐木,梢杀林莽
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粲烂,离散转移。
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
乘凌高城,入于深宫
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
蕙草,离秦衡。
概新夷,被荑杨。
回穴冲陵,萧条众芳。
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
跻于罗帷,经于洞房。
乃得为大王之风也。
故其风中人状,直憯悽惏慄,清凉增
清清,愈病析酲。
发明耳目,宁体便人
此所谓大王雄风也」。
王曰:「善哉论事!
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
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扬尘
勃郁烦冤,冲孔袭门。
沙堁,吹死灰。
溷浊,扬腐馀。
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
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郁邑,殴温致湿。
中心惨怛,生病造热。
中唇为,得目为蔑。
齰嗽获,死生不卒。
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登徒子好色赋 战国楚国 · 宋玉
 出处:文选卷十九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
「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
咸阳,熙邯郸
从容郑卫溱洧之间。
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
鸧鹒喈喈,群女出
此郊之姝,华色含光
体美容冶,不待饰装
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袪,赠以芳华辞甚妙。
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
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
絜斋俟兮惠音声。
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
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大言赋 战国楚国 · 宋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
楚襄王唐勒景差宋玉游于阳云之台。
王曰:「能为寡人大言者上座」。
王因唏曰:「操是太阿剥一世,流血冲天,车不可以厉」。
唐勒,曰:「壮士愤兮绝天维,北斗戾兮太山夷」。
景差曰:「校士猛毅皋陶嘻,大笑至兮摧覆思。
锯牙云,晞甚大,吐舌万里唾一世」。
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天外」。
王曰:「未也」。
玉曰:「并吞四夷,饮枯河海;
跋越九州,无所容止;
身大四塞,愁不可长。
据地𧿚天,迫不得仰(《古文苑》)」。
小言赋 战国楚国 · 宋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
楚襄王既登阳云之台,令诸大夫景差唐勒宋玉等并造《大言赋》,赋毕而宋玉受赏。
王曰:「此赋之迂诞,则极巨伟矣。
抑未备也。
且一阴一阳,道之所贵;
小往大来,剥复之类也。
是故卑高相配,而天地位;
三光并照,则大小备。
能大而不小,能高而不下,非兼通也;
能粗而不能细,非妙工也。
然则上座者未足明赏,贤人有能为《小言赋》者,赐之云梦之田」。
景差曰:「载氛埃兮乘剽尘,体轻蚊翼,形微蚤鳞,聿遑浮踊淩云纵身。
经由针孔,出入罗巾,飘妙翩绵,乍见乍泯」。
唐勒曰:「析飞糠以为舆,剖秕糟以为舟,泛然投乎杯水中,淡若巨海之洪流
凭蚋眦以顾盼,附蠛蠓而遨游。
准宁隐微以原存亡而不忧」。
又曰:「馆于蝇须,宴于毫端;
烹虱胫,切虮肝
会九族而同哜,犹委馀而不殚」。
宋玉曰:「无内之中,微物潜生,比之无象,言之无名。
蒙蒙灭景,昧昧遗形。
超于大虚之域,出于未兆之庭。
纤于毳未之微蔑,陋于茸毛之方生。
视之则眇眇,望之则冥冥。
离朱为之叹闷,神明不能察其情。
二子之言磊磊皆不小,何如此之为精」。
王曰:「善」。
赐以云梦之田(《古文苑》)
钓赋 战国楚国 · 宋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
宋玉与登徒子偕受钓于玄洲,止而并见于楚襄王
登徒子曰:「夫玄洲,天下之善钓者也,愿王观焉」。
王曰:「其善柰何」?
登徒子对曰:「夫玄洲钓也,以三寻之竿,八丝之线,饵若蛆螾,钩如细针,以出三赤之鱼于数仞之水中,岂可谓无术乎?
玄洲,芳水饵,挂缴钩,其意不可得。
退而牵行,下触清泥,上则波《风易》,玄洲因水势而施之,颉之颃之,委纵收敛,与鱼沈浮。
及其解弛也。
因而获之」。
襄王曰:「善」。
宋玉进曰:「今察玄洲之钓,未可谓能持竿也,又乌足为大王言乎」!
王曰:「子之所谓善钓者何」?
玉曰:「臣所谓善钓者,其竿非,其纶非丝,其钩非针,其饵非螾也」。
王曰:「愿遂闻之」。
玉对曰:「昔、汤、禹之钓也,以圣贤为竿,道德为纶,仁义为钩,禄利为饵,四海为池,万民为鱼。
钓道微矣,非圣人其孰能察之」?
王曰:「迅哉说乎!
其钓不可见也」。
宋玉对曰:「其钓易见,王不察尔。
昔殷汤以七十里,周文以百里,兴利除害,天下归之,其饵可谓芳矣;
南面而掌天下,历载数百,到今不废,其纶可谓纫矣;
群生浸其泽,民氓畏其罚,其钩可谓拘矣;
功成而不隳,名立而不改,其竿可谓强矣!
若夫竿折轮绝,饵坠钩决,波涌鱼失,是则夏桀商纣不通夫钓术也。
今察玄洲之钓也,左挟鱼罶,右执槁竿,立于横(潢)污之涯,倚乎杨柳之间,精不离乎鱼喙,思不出乎鲋,形容枯槁,神色憔悴,乐不役勤,获不当费,斯乃水滨之役夫也已,君王又何称焉?
王若建之洪竿,摅之修纶,投之于渎,视之于海,漫漫群生,孰非吾有?
其为大王之钓,不亦乐乎(《古文苑》)」!
楚王 战国楚国 · 宋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文选卷四十五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
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
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客有歌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
是其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
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
蕃篱之鴳,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
鲲鱼朝发昆崙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
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
夫圣人,超然独处
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高唐 其一 战国楚国 · 宋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
楚襄王宋玉游于云梦之野,将使宋玉赋高唐之事,望朝云之馆,上有云气,崒乎直上,忽而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宋玉曰:「此何气也」?
对曰:「昔者先王游于高唐,怠而画寝,梦一妇人,暖乎若云,焕乎若星,将行未至,如浮如停;
详而视之,西施之形。
王悦而问焉,曰:「我帝之季女也。
名曰瑶姬,未行而亡。
巫山之台,精魂依草,实为圭,媚而服焉,则与梦期,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姬。
闻君游于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而幸之(《御览》三百九十九引《襄阳耆旧记》)」。
高唐 其二 战国楚国 · 宋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
楚襄王宋玉游于云梦之野,望朝云之馆有气焉,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问:「此是何气也」?
对曰:「昔先王游于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自云我帝之季女,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台。
闻王来游,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乃言:「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而视之,果如其言。
为之立馆,名曰朝云(《文选。江淹杂体拟潘岳述哀诗》注引《宋玉集》。按此与《文选。高唐赋》、《御览。襄阳耆旧记》小异。)」。
宋玉集序附 战国楚国 · 宋玉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
宋玉楚怀王,友人言之王,王以为小臣。
让友人,友曰:「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
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也(《北堂书钞》原本三十三引《宋玉集序》,陈禹谟本改引《新序》。案《韩诗外传》:宋玉因其友见楚相,楚相待之无以异。让其友,其友曰:「夫姜桂云云。」《新序》:宋玉因其友以见于襄王襄王待之无以异。宋玉让其友,其友曰:「夫姜桂云云。」怀王、楚相、襄王互异,而姜桂等语属友人语,无异也。梅鼎祚文纪》题作《报友人书》甚误,不知下文有宋玉辨语。)」。
丞相御史议帝号 战国末至秦 · 始皇帝
 出处:全秦文
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
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
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
己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
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
魏王始约服入秦,己而与韩赵谋袭秦,兵吏诛,遂破之。
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
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
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除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其议帝号(《史记。秦始皇本纪》)
子虚赋 西汉 · 司马相如
 出处:文选卷七
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
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
亡是公存焉。
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畋乐乎」?
子虚曰:「乐」。
「获多乎」?
曰:「少」。
「然则何乐」?
对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以云梦之事也」。
曰:「可得闻乎」?
子虚曰:「可。
车驾千乘,选徒万骑,畋于海滨。
列卒满泽,罘网弥山。
掩兔辚鹿,射麋脚麟。
骛于盐浦,割鲜染轮。
射中获多,矜而自功,顾谓仆曰:『楚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饶乐若此者乎?
楚王之猎,孰与寡人乎』?
仆下车对曰:『臣,楚国之鄙人也。
幸得宿卫十有馀年,时从出游,游于后园,览于有无,然犹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言其外泽乎』?
齐王曰:『虽然,略以子之所闻见而言之』。
仆对曰:『唯唯。
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馀也。
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
名曰云梦。
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
其山则盘纡岪郁,隆崇峍崒。
岑崟参差,日月蔽亏。
交错纠纷上干青云。
罢池陂陀,下属江河。
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附,锡碧金银。
众色炫耀,照烂龙鳞
其石则赤玉玫瑰
琳珉昆吾
瑊𤨙玄厉,碝石珷玞
其东则有蕙圃,衡兰芷若,𦲄藭菖蒲
茳蓠蘪芜,诸柘巴苴。
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
缘以大江,限以巫山
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青薠。
埤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蘠彫胡。
莲藕觚卢,庵闾轩于。
众物居之,不可胜图。
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
外发芙蓉菱华,内隐钜石白沙。
其中则有神龟蛟鼍,玳瑁鳖鼋。
其北则有阴林,其树楩楠豫章
桂椒木兰,檗
楂梨梬,橘柚芬芳
其上则有鹓雏孔鸾,腾远射干。
其下则有白虎玄豹,蟃蜒貙犴。
『于是乎乃使剸诸之伦,手格此兽。
楚王乃驾驯駮之驷,乘彫玉之舆。
靡鱼须之桡旃,曳明月之珠旗。
干将之雄戟,左乌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
阳子骖乘,孅阿为御。
案节未舒,即陵狡兽。
蹴蛩蛩,辚距虚。
轶野马,轊陶駼。
乘遗风,射游骐。
倏眒倩浰,雷动猋至,星流霆击
弓不虚发,中必决眦。
洞胸达掖,绝乎心系
获若雨兽,掩草蔽地。
于是楚王乃弭节俳徊,翱翔容与。
览乎阴林,观壮士之暴怒,与猛兽之恐惧。
徼𠙆受诎,殚睹众物之变态。
『于是郑女曼姬,被阿緆,揄纻缟。
杂纤罗,垂雾縠
襞积褰绉,纡徐委曲,郁桡溪谷。
衯衯裶裶,扬袘戍削,蜚襳垂髾。
扶舆猗靡,翕呷萃蔡。
下靡兰蕙,上拂羽盖
错翡翠之威蕤,缪绕玉绥。
眇眇忽忽,若神仙之髣髴。
『于是乃相与獠于蕙圃,媻姗勃窣,上乎金堤
掩翡翠,射鵔鸃。
微矰出,孅缴施。
白鹄,连鴐鹅
双鸧下,玄鹤加。
怠而后发,游于清池。
文鹢,扬旌枻
张翠帷,建羽盖
玳瑁,钩紫贝
摐金鼓,吹鸣籁
榜人歌,声流喝。
水虫骇,波鸿沸。
涌泉起,奔扬会。
礧石相击,硠硠磕磕。
若雷霆之声,闻乎数百里之外。
『将息獠者,击灵鼓,起烽燧。
按行,骑就队。
纚乎淫淫,般乎裔裔
于是楚王乃登云阳之台,怕乎无为,憺乎自持。
勺药之和具,而后御之。
不若大王终日驰骋,曾不下舆。
脟割轮淬,自以为娱。
臣窃观之,齐殆不如。
于是齐王无以应仆也』」。
乌有先生曰:「是何言之过也!
足下不远千里,来贶齐国,王悉发境内之士,备车骑之众,与使者出畋,乃欲戮力致获,以娱左右,何名为夸哉!
问楚地之有无者,愿闻大国之风烈先生之馀论也。
今足下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淫乐而显侈靡,窃为足下不取也。
必若所言,固非楚国之美也。
无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也。
彰君恶,伤私义,二者无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轻于齐而累于楚矣。
齐东渚钜海,南有琅邪
观乎成山,射乎之罘。
浮渤澥,游孟诸。
邪与肃慎为邻,右以汤谷为界。
秋田青丘,徬徨乎海外。
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
若乃俶傥瑰玮,异方殊类。
珍怪鸟兽,万端鳞崒。
充牣其中,不可胜记。
禹不能名,卨不能计。
然在诸侯之位,不敢言游戏之乐,苑囿之大。
先生又见客,是以王辞不复,何为无以应哉」!
战国策书录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七
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馀卷,错乱相糅莒
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
本字多误脱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如此字者多。
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
臣向以为战国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
其事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皆定,以杀青,书可缮写,叙曰:
周室自文武始兴,崇道德,隆礼义,设辟雍泮宫庠序之教,陈礼乐弦歌移风之化,叙人伦,正夫妇,天下莫不晓然。
论孝弟之义,惇笃之行,故仁义之道满乎天下,卒致之刑错四十馀年,远方慕义,莫不宾服,雅颂歌咏,以思其备。
下及康昭之后,虽有衰德,其纲纪尚明,及《春秋》时巳四五百载矣。
然其馀业遗烈,流而未灭,五伯之起,尊事周室,五伯之后,时君虽无德,人臣辅其君者,若郑之子产,晋之叔向齐之晏婴,挟君辅政,以并立于中国,犹以义相支持,歌说以相感,聘觐以相交,斯会以相一,盟誓以相救,天子之命,犹有所行,会享之国,犹有所耻,小国得有所依,百姓得有所息,故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周之流化,岂不大哉。
及春秋之后,众贤辅国者既没而礼义衰矣,孔子虽论《诗》《书》,定礼乐,王道粲然分明,以匹夫无势,化之者七十二人而已,皆天下之俊也,时君莫尚之。
是以王道遂用不兴,故曰「非威不立,非势不行」。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
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巳矣。
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涽然道德绝矣。
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
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
当此之时,虽有道德,不得施谋,有设之强,负阻而恃固,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
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代厉之属,生纵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
苏秦为纵,张仪为横,横则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然当此之时,秦国最雄,诸侯方弱,苏秦结之,时六国为一,以傧背秦,秦人恐惧,不敢窥兵于关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
然秦国势便形利,权谋之土,事先驰之,苏秦初欲横,秦弗用,故东合纵,及苏秦死后,张仪连横,诸侯听之,西向事秦。
是故始皇因四塞之固,据崤函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之策,乘六世之烈,以蚕食六国,兼诸侯,并有天下,杖于谋诈之弊,终于信笃之诚,无道德之教,仁义之化,以缀天下之心,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上小,下邈三王,二世愈甚,惠不下施,情不上达,君臣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坏败,民不见义,而悬于不宁,抚天下十四岁,天下大溃,诈伪之弊也。
其比王德,岂不远哉!
孔子曰:「道之以,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夫使天下有所耻,故化可致也,苟以诈伪偷活取容,自上为之,何以率下,秦之败也,不亦宜乎。
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
虽不可以临国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
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
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所校《战国策书录(《战国策》剡川姚氏宋刻本)》。
离骚赞序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五
《离骚》者,屈原之所作也。
屈原初事怀王,甚见信任。
同列上官大夫妒害其宠,谗之王,王怒而疏屈原
屈原以忠信见疑,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犹遭也;
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是时周室已灭,七国并争,屈原痛君不明,信用群小,国将危亡,忠诚之情,怀不能已,故作《离骚》。
、禹、汤、文王之法,下言异、浇、之失以风。
怀王终不觉寤,信反间之说,西朝于秦。
秦人拘之,客死不还。
至于襄王,复用谗言,逐屈原
在野又作「九章」,赋以风谏,卒不见纳。
不忍浊世,自投汨罗
死之后,秦果灭楚。
其辞为众贤所悼悲,故传于后(《楚辞》王逸注本)
明德太后 东汉 · 马廖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七
臣案前世诏令,以百姓不足,起于世尚奢靡,故元帝服官成帝御浣衣,哀帝去乐府。
然而侈费不息,至于衰乱者,百姓从行不从言也。
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
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
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斯言如戏,有切事实。
前下制度未几,后稍不行。
虽或吏不奉法,良由慢起京师
今陛下躬服厚缯,斥去华饰,素简所安,发自圣性。
此诚上合天心,下顺民望,浩大之福,莫尚于此。
陛下既已得之自然,犹宜加以勉勖,法太宗之隆德,戒成、哀之不终。
《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诚令斯事一竟,则四海诵德,声薰天地,神明可通,金石可勒,而况于行仁心乎!
况于行令乎!
愿置章坐侧,以当瞽人夜诵之音(《后汉·马廖传》)
舞赋 东汉 · 傅毅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三、文选卷十七
楚襄王既游云梦,使宋玉赋高唐之事。
将置酒宴饮,谓宋玉曰:「寡人欲觞群臣,何以娱之」?
玉曰:「臣闻歌以咏言,舞以尽意
是以论其诗不如听其声;
听其声不如察其形。
《激楚》《结风》《阳阿》之舞,材人穷观,天下之至妙。
噫,可以进乎」?
王曰:「如其郑何」?
玉曰:「小大殊用,郑雅异宜,弛张之度,圣哲所施。
是以《乐》记干戚之容,《雅美》蹲蹲之舞,《礼》设三爵之制,《颂》有醉归之歌。
夫《咸池》《六英》,所以陈清庙、恊神人也。
郑卫之乐,所以娱密坐、接欢欣也。
馀日怡荡,非以风民也,其何害哉」!
王曰:「试为寡人赋之」。
玉曰:「唯唯」。
夫何皎皎之闲夜兮,明月烂以施光。
朱火晔其延起兮,耀华屋而熺洞房。
黼帐袪而结组兮,铺首炳以焜煌。
茵席设坐兮,溢金罍而列玉觞
腾觚爵之斟酌兮,漫既醉其乐康
严颜和而怡怿兮,幽情形而外扬
文人不能怀其藻兮,武毅不能隐其刚。
简惰跳踃,般纷挐兮。
渊塞沈荡,改恒常兮。
于是郑女出进,二八徐侍。
姣服极丽姁媮致态。
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晔其扬华。
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
珠翠的皪而炤耀兮,华袿飞髾而杂纤罗
顾形影,自整装
顺微风,挥若芳。
动朱唇,纡清阳
亢音高歌为乐方
歌曰:摅予意以弘观兮,绎精灵之所束。
弛紧急之弦张兮,慢末事之𩨒曲。
舒恢炱之广度兮,阔细体之苛缛
嘉《关雎》之不淫兮,哀《蟋蟀》之局促。
启泰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
扬激徵,骋清角。
赞舞操,奏均曲。
形态和,神意恊。
从容得,志不劫。
于是蹑节鼓陈,舒意自广。
游心无垠,远思长想
始兴也,若俯若仰,若来若往。
雍容惆怅,不可为象。
其少进也,若𦒡若行,若竦若倾。
兀动赴度,指顾应声。
罗衣从风,长袖交横。
骆驿飞散,飒擖合并。
鶣𪅃燕居,拉㧺鹄惊。
绰约闲靡,机迅体轻。
姿绝伦之妙态,怀悫素之絜清。
脩仪操以显志兮,独驰思乎杳冥。
在山峨峨,在水汤汤。
与志迁化,容不虚生。
明诗表指,嘳息激昂
气若浮云,志若秋霜。
观者增叹,诸工莫当。
于是合场递进,按次而俟。
埒材角妙,夸容乃理。
轶态横出,瑰姿谲起。
眄般鼓则腾清眸,吐哇咬则发皓齿。
摘齐行列,经营切儗。
彷佛神动,回翔竦峙。
击不致筴,蹈不顿趾。
翼尔悠往,暗复辍已。
及至回身还入,迫于急节。
浮腾累跪,跗蹋摩跌。
纡形赴远,漼似摧折。
纤縠蛾飞,纷猋若绝。
超𧼯鸟集,纵弛殟殁。
蜲蛇姌袅,云转飘曶。
体如游龙,袖如素蜺。
黎收而拜,曲度究毕
迁延微笑,退复次列。
观者称丽,莫不怡悦。
于是欢洽宴夜,命遣诸客。
扰躟就驾,仆夫正策。
车骑并狎,巃嵷逼迫
良骏逸足,跄捍凌越
龙骧横举,扬镳飞沫。
马材不同,各相倾夺。
或有踰埃赴辙,霆骇电灭
蹠地远群,闇跳独绝。
或有宛足郁怒,般桓不发。
后往先至,遂为逐末。
或有矜容爱仪,洋洋习习
迟速承意,控御缓急。
车音若雷,骛骤相及。
骆漠而归,云散城邑。
天王燕胥,乐而不泆。
娱神遗老永年之术。
优哉游哉,聊以永日。
离骚经 东汉 · 王逸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七
《离骚经》者,屈原之所作也。
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
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
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
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
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
谋行职修,王甚珍之。
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乃疏屈原
屈原执履忠贞,而被谗邪,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经》。
离,别也。
骚,愁也。
经径也。
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风谏君也。
故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
是时秦昭王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
又使诱楚,请与俱会武关,遂胁与俱归,拘留不遣,卒客死于秦。
其子襄王,复用谗言,迁屈原江南
屈原放在草野,复作《九章》,援天引圣,以自证明。
终不见省,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沈而死。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
虬龙鸾凤,以托君子;
飘风云霓,以为小人。
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
凡百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悯其志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