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王大夫元谊防秋表 唐 · 王行先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五
臣某言。
洛州元谊等防秋将士。
以今月日尽发上道讫。
氛沴清廓。
藩维厎宁。
臣某中谢
伏惟皇帝陛下元德升闻。
鸿猷允洽。
致生灵于富寿
均覆载于乾坤。
舞两阶之干而苗氏有格。
收三面之网而庶类知归。
顷者元谊等窃据城池。
载经寒暑。
陷危疑之死地。
抵逗挠之刑章。
逭业逋诛。
视阴假息。
臣统兹卒乘。
临问郊坰。
不能执桴鼓于行间。
尽敌而反。
拥旌旗于阃外。
胡颜自安。
每贻宵旰之忧。
实负春秋之责。
伏以陛下好生宥过。
轸悼发哀。
许其悛心。
纳其请命。
俾遵向阙之路。
使足勤王之师。
妖星见日而自销。
喜气乘春而乃发。
凡在率土。
孰不欢心。
况臣所部。
实增忭跃。
臣恨以职拘戎旅。
不获称贺阙庭。
无任悚恋屏营之至。
宣慰元谊等诏 中唐 · 李适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二
元谊李文通等。皆有勋庸。
久于戎旅。顷者事因疑误。
城守经时。自致危惧。
比献章表。请率师人。
愿赴京西。用申诚效。
亦遣使宣慰。待之如初。
俟至阙庭。期于任使。
而行李之际。士众携离。
虽非本图。情亦可恕。
且处之东夏。镇在西郊。
皆我王事。诚为一体。
田绪任兼将相。寄重方州
委之抚绥。必能加辑。
言念将士。素著勤劳。
既有申明。各宜安堵。
仍委田绪切加存恤。以副朕怀。
中书门下元谊李文通洺州城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四
臣某等言。臣等今日面奉进止。
元谊李文通等蒙恩宥过。以今月七日将领将士出洺州城者。
伏惟皇帝陛下圣神之化。怀保元元。
仁洽好生。感深格物。
等列于守将。本以忠劳。
师旅之间。失于虑始。
苍黄之际。自谓匪人。
士吏危疑。谋猷回遹。
陛下以震耀所及。杀伤则多。
曲成以诱其衷。持久以通其变。
愀然轸念。不忍致诛。
待以初心。许之迁善。
指期开壁。率众来朝。
实赖亭毒之恩。再全臣子之节。
宥兹一眚。昭示万方。
睿慈所宏。动植知幸。
臣等虚薄。备位台司
愧无调鼎之能。获睹止戈之庆。
无任欣抃踊跃之至。谨奉表陈贺以闻。
王尚书洛州事宜并进翻城副将李澄 唐 · 于公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三
臣某言。自元谊乱常。
已经寒暑。王师讨逆。
久未凯旋。臣待罪辕门。
若临泉谷。渠魁未灭。
寝食不宁。臣某中谢
臣自春初以来。便为持久之计。
控引洛水。环绕贼城。
筑室反耕。示其安堵。
冀凭庙略。克剪凶徒。
臣所设堤防。颇为坚厚。
秋来军用。又胜常年。
陇亩之閒。不知贼在。
臣与第五守进商量。且务抚绥。
蕞尔一城。偷安晷刻。
今水势滋涨。营垒安闲。
惟务训师。未尝彻警。
贼城之内。是物皆竭。
狡计已穷。频有降人。
审知实事。臣若四面豁水。
一向取城。量力校功。
计日当剋。算其日数。
以待地乾。须至冬中水冻。
然后可事集。或虑亡命之贼。
伺隙奔驰。兼恐猖狂之俦。
为之声援。若但以水力为。
灌澍不停。旬月之閒。
贼城必坏。中则促其急变。
外则伐其异谋。不假梯冲。
不费戈甲。窃思上策。
实为万全。况秋风渐高。
寒气已至。城中士健。
悬望冬装。其元谊等。
无可支持。惟行诳惑。
既以迫其冻馁。仍更苦其勤劳。
据此事情。即当变溃。
昨者将军南华等溺死。臣已奏闻讫。
臣缘得城中款疏。皆愿归降。
前后剋期。非止一度。
臣若不使人接应。有似拒其输诚。
若不激其义心。即何以劝其效命。
所以事须赴约。有此差池。
伏惟圣鉴。俯赐详览其城所与计会前后帛书。
谨录白并元本同封进。所谋翻城人四面知敌副将李澄
臣已补充衙前十将。伏恐皇情忧轸。
要亲问事宜。臣谨令随崔烈入奏云云。
王大夫谢中使招抚 唐 · 崔行先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
臣某言。
顷者元谊等擅固城池。
有违诏命。
臣出师野次。
持守经年。
以水攻围。
俟其离变。
誓歼凶叛。
以静方隅。
伏以陛下至德至仁。
好生恶杀。
恐失理死。
不忍诛夷。
特令中使就此招抚
洺州收复。
闾井获安。
此皆天威光被。
神武底定。
顾惟愚陋。
载荷鸿私。
不胜感戴踊跃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