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到郴 宋 · 丁逢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眼界山逾碧,腰舆步转高。
未疑禦魑魅,自笑尹鼯猱。
末路成三折,衰年感二毛。
次山虽漫仕,安敢遽辞劳(清厉鹗《宋诗纪事》卷五四引《郴州文志》)
银青光禄大夫太子中允工部尚书清河张公神道碑铭 唐 · 李俭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八
天垂四序。
所以表成岁之功。
地别九州。
所以分代天之治。
寒燠之运行叶度。
河岳之感应有期。
是故体五常而承五福。
赞九德而著九功。
盛业克著于旂常。
佳名攸传于竹帛。
素行蕴蓄于至德。
积庆必贻于后昆。
传曰。
名德若不当代。
其后必有达人。
富哉言乎。
有唐赠工部尚书张公。
孕灵有道之邦。
怀抱纵横之略。
宏图推于一德。
奇表出于万人。
操笔运六体之工。
弯弧倍六钧之力。
轻财扶义。
急病攘夷。
然诺信于友朋。
赒给行于州里。
不以一隅自束。
不以一节自恃。
情怀久约。
常从结驷之游。
座列嘉宾。
遍受脱骖之惠。
视公家之禄。
于我如浮云。
顾金玉之藏。
比之于纤芥。
居如列土。
誉若置邮。
语默顺时。
浮沉乐道。
僶俛从事
逍遥不羁。
尝仕本州。
历居右职。
贞元初
敕授银青光禄大夫太子中允
四年。
薨于昌平县之官舍。
春秋七十有五。
旋窆于文安县之西北安乐乡原。
夫人扶风郡太夫人鲁氏。
左厢兵马使太子詹事福之女。
行符箴颂。
礼具蘩。
后公二十二年而没。
至是祔焉。
礼也。
公讳仁宪。
字仁宪
其先清河人
五世相韩。
文成见称于汉代
台辅晋。
壮武克大于当时。
昭彰四表。
厌饫八极。
祖讳烈。
瀛州刺史
封清河伯
遂家于燕。
王父讳佐明
宣威将军幽州游徼右果毅都尉
烈考讳元皎
宣节校尉幽州润德府折冲都尉
奕世载德。
克广前修。
辉华阀阅之门。
错综崆峒之秀。
元子讳神寂
无禄早世。
嗣子讳光朝
冠军大将军左威卫大将军检校国子祭酒兵部尚书
训禀义方。
才推命世。
学该典礼。
识洞机符。
倜傥不偫。
洞达无挠。
出则摧敌锋。
居则筦韬钤。
珠履尝馆于三千。
铁衣时驻于十万。
勋铭彝器。
誉冠缙绅。
银黄坐致。
琴筑自娱。
膺福履以乐天
坦襟怀以卒岁。
积庆垂范。
高朗令终。
诞生元臣。
为国巨镇。
兵部嗣子仲武
幽州龙节度副大使节度使两蕃经略卢龙军兼充招抚回鹘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兰陵郡食邑三千户。
星辰降祚而秉政清熙。
帝图立言而金玉王度
严干戈以卫社稷。
推彖象以究天文。
侧席求贤。
劳心致理。
历阶清级。
夙奉鸿私。
洎受钺专征。
登庸任相。
和羹鼎鼐。
图治六卿之先。
为国干桢。
论道三台之列。
破獯鬻之众。
帐盈七千。
拓鲜卑之疆。
地开千里。
七狄稽颡。
百蛮投诚。
张国四维。
承天八柱。
实生灵之藻镜
为明主之腹心。
由是赏受二帅。
职承阃外之专。
泽被壹宗。
□受专城之寄。
伯氏讳仲斌
蓟州刺史静塞军营田团练等使兼侍御史
季讳仲至。
涿州刺史永泰军营田团练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光禄大夫
姒续家宝。
蝉联国桢。
黄霸为列郡之雄。
关羽乃万人之敌。
相国有子曰直方。
国子祭酒御史中丞
蓟州有子长曰得辅。
国子祭酒侍御史
次曰得平。
监察御史审州司马
敬铉幽都主簿
敬殷。
幽州参军
洎长房有子曰沛。
早亡。
琇。
监察御史
有孙曰惠连
殿中侍御史
皆圭璋特达。
冠盖相望。
丹青克绍于形容。
联芳于英蒂。
所谓勋业卓冠。
儒史名家。
穆然清风。
高视偫品。
相国以逮事逾远。
聿修渐遥。
既行。
贞珉未勒。
景行安仰。
思心罔宁。
是用伐石他山。
建碑立隧。
以俭居其家。
常窥旧史。
窃熟华宗
授简勒铭。
期于直笔。
盛德难名。
扣元关而常思堕泪。
謏闻强绎。
媲黄绢而徒愧受辛。
终惟恐惶。
敢载铭曰。
自泮元黄。
即垂载籍。
华宗上德。
奇谋异迹。
问道赤松
黄石
道著昭晰。
庆流辉赫。
当涂代汉。
典午承曹。
地分东西。
位列卑高。
为郎著节。
作宰操刀。
国储俊乂
代有英髦。
降及元魏
清河运偶。
为郡临燕。
卜居戴斗。
公卿窟宅。
德义泉薮。
史不绝书。
士无虚口。
惟唐八叶。
诞生尚书
文章轨范。
礼义权舆。
挥金满路。
载德盈车。
清风穆若。
善贾沽诸。
泳游道德。
蕴蓄儒史。
千钧。
名驰万里。
不享眉寿。
不登贵仕。
道迈前修。
庆流后嗣。
克生令子。
实曰时英。
魁梧器宇。
性格恢宏。
爵位隆重
度量襟灵。
业惟匡国。
学表过庭。
厥有孝孙。
作唐丞相
肃穆凤池。
峥嵘玉帐。
持衡任重。
仗节心壮。
龟鹤齐年。
山河比量。
藉藉偫从。
愔愔德音。
或台或阁。
如玉如金。
日星照地。
桃李垂阴。
雪霁昆阙。
花繁邓林。
晋勒景钟。
卫刊彝鼎。
金石既刻。
丹青重炳。
刘义夫祁阳 宋 · 王庭圭
 押麻韵
浯溪寒翠拖碧玉,石崖硉矹凌苍霞。
次山奇文走霹雳,颜老健笔蟠蛟蛇。
凛如诮杞叱希烈,至今杰立天之涯。
公于其间宰民社,切勿但取文辞誇。
当用忠壮出奇节,县妖破胆莫敢哗。
官舟(原缺,据四库本补)连樯泊溪口,符移星火如撒沙。
旧闻俗苦吏嚣恶,端能病政使不嘉。
先声入境若元气,顾见槎蘖皆萌芽。
溪中古月溪上石,照公清德无纤瑕。
溪流不尽石不老,佳名万古磨不窊。
九疑庚申 清 · 何绍基
 押先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四
一峰一峰高羾天,峰峰相望不啻千。
舜源一峰独崇正,俨似帝座中天悬。
南服作镇故北乡,匪巍巍德曷配旃。
九峰盖视山泽例,数究于九包者全。
岂若三十六与七十二,纷纷附会多纠缠。
深岩秘壑况无数,灵气孕结万窍穿。
水精六角洞洞有,宝光上烛牛斗躔。
岂惟恶虫蔽兽所,不至化尽箐雾空蛮烟。
三分石瀑自天下,又在舜源峰后万丈颠。
瀑飞冬夏不息竭,分注楚粤为大川
由兹融泄五岭外,匪仅大江以南奠伏坚。
嵩高既据豫州壤,其四岳者必在边。
古来南岳之议久未决,西京褊陋至以灊阜权。
中原浩浩抵南海,其间岭岫势蔓延。
欲定一尊主宰是,兹实峻极不颇偏。
祝融石廪藩翰耳,火维神柄焉能专。
重华宫中受玉琯,天贶已在南巡先。
陟方省方古今语,礼视恒岱玉帛虔。
上古圣人秉奇寿,百龄而外亦暮年。
若使衡山柴望,何又南越千里不欲息厥肩。
我来虞帝庙下宿,星月炯炯不得眠。
五更起瞰众峰影,万灵剑佩济济锵锵然。
列朝方岳祀典何敢议,不见高文巨识唐臣元结图记炳在编。
杨海琴蓬心先生浯溪读碑图喜而有作用山谷韵四首即送其回辰沅道任 其二 丙寅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八
蓬樵老守游浯溪,手拓元颜三绝碑
兰泉萃编据入录,谓其精审究发丝。
后来打本苦率易,政堪易饼供馋儿。
迩年巨寇起粤西,洞庭南北无安栖。
杨侯守此埽馀烬,练军筹饟瘁力为。
渐得清夷乃诹古,元文颜笔皆所师。
菭藓剔除本真露,毡蜡娴静手眼挥。
卧观日与石镜狎,登蹑不觉孤亭危。
诛茆三间辟翳蔚,橐笔群彦纷歌诗。
笑岘亭前撷遁景,猗玕子后增瑰词。
读碑妙图不胫至,精诚所感奇缘随。
蓬樵有灵此托付,陵谷庶免无穷悲。
巡道周公有社仓之议言事者虑格于旧例公概然力任其成立赋抚恤歌六章发明天道人心之应淋漓悽恻情见乎词用述其意更为推衍言之续成长歌一篇(此诗收于蒋镛澎湖续编》〈艺文〉,又载林豪澎湖厅志》〈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澎湖厅志》题作〈观察周公有社仓之议言事者虑格于旧例公概然) 清 · 蔡廷兰
 出处:此诗收于蒋镛《澎湖续编》〈艺文〉,又载林豪《澎湖厅志》〈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大灵无涕(编者按:「涕」,林豪澎湖厅志》、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梯」。)登苍穹,叫阍不答天梦梦。
开辟以来千万劫,水火疾疫与兵戎。
谁言盛世无灾祲,尧水汤旱周大风。
黔黎浑噩不知识,空自披发号鸿濛。
宣经念佛浑多事,惟有行善可回造化工。
福善祸淫应如响,普天之下其理同。
薄海苍生吾赤子,繄岂澎湖一隅中。
澎湖一岛临汪洋,西扼金厦东台阳。
干戈盗贼总无患,往往凶歉遭奇荒。
未若去岁更周章,黄发遗民见未尝。
四月下种六月旱,旱气蒸郁为螟蝗。
七八九月咸雨洒,腥风瘴雾交迷茫。
早季晚季颗粒尽,饥死者死亡者亡。
别驾蒋公痛悲悯,心如乱发纷𩬹(编者按:「𩬹」,蒋镛澎湖续编》作「匡」,疑误。)鬤。
驰书乞援赴郡城,郡城大吏动怦怦。
檄委贤能急省难,沈施赞府来经营。
稽查按验分劳役,剋日编成户口册。
徐公继至亦叹嗟,率先安抚筹良策。
诸君实力齐勤民,岂等秦越视肥瘠。
观察周公玉堂英,扬帆远使观沧瀛。
慈帆稳渡叱蛟(编者按:「蛟」,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鲛」。)鳄,抵岸旋闻呼癸庚。
视民疾苦恤民隐,长歌一阕详民情。
酸辛一字一涕泪,抚楮长为太息声。
胜披郑侠流民状,不愧次山舂陵行。
公有福力能起死,变醨养瘠缘真诚。
代公甫(编者按:「甫」,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初」。)到毒龙窜,房豹(编者按:「房豹」,林豪澎湖厅志》、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豹房」。)初临泉味清。
一朝麾节移澎疆,免尔沟壑公能当。
贫民三万七千口,量赈万帑充饥肠。
极贫两月得全活,次贫周月慰所望。
斟酌多寡不一例,其实次贫亦惨伤。
挪借称贷计已尽,纵有田地难换粮。
凫茈芦菔遗此地,本(编者按:「本」,林豪澎湖厅志》、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木」。)竹花寻何方。
岂无山蔬与海菜,啖之令人病而僵。
胡不暂支厅库先施借,约以秋秒(编者按:「秒」,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杪」。)来抵偿。
权宜破格恩乃济,斯真救时药之良。
知公用心亦大(编者按:「大」,林豪澎湖厅志》作「太」。)苦,再议善后(编者按:「善后」,林豪澎湖厅志》作「前后」。)设社仓。
陆续拨运不费力,襄诸大府修封章。
台邑仓庾素充积,以盈济虚两无妨。
上达天聪应嘉取,议本通行制已古。
虑或因陈致红腐,年年粜之年年补。
有时巨浪阻风樯,台(编者按:「台」,林豪澎湖厅志》作「抬」。)价不须愁奸商。
一遇青黄呼吸至,官亦云便民亦康。
想到此际休徬徨。
吁嗟乎,读圣贤书学何事,急切难救(编者按:「难救」,林豪澎湖厅志》作「救难」。)梓与
遍诉当途听斯语,立法为民计久长(江宝钗编校)
阳羡葛亚卿海陵作葺春轩余为赋之 宋 · 韩驹
昔闻先生隐吴侬,当窗十里横烟峰。
今见先生为楚吏,绕墙四面萦烟水。
从来楚俗带吴风,曲折径路深房栊。
舍前系船千丈,舍后参天万丛。
牙签插架似蓬馆,白拂挂壁如僧宫。
扫地焚香欣客至,羹鱼饭稻愁樽空。
不溷不清惟寂寞,大笑先生致身错。
青衫犹作布衣心,朱门却有田居乐。
笔回造化天工怒,胸包今古时人愕。
甘穷自许元次山,蹈海还寻鲁仲连
吾曹一欢岂易得,世间百岁俱可怜。
何用北窗翻朽策,且向东亭弄春色。
我当酌酒寿主人,滩前飞下双鸂鶒。
分宁大竹取为酒樽短颈宽大腹可容二升而漆其外戏为短歌 宋 · 韩驹
此君少日青而癯,尔来黑肥如瓠壶。
缩肩短帽压两耳,无乃戏学驺侏儒。
人言腹大中何有,不独容君更容酒。
未须常要托后车,滑稽且作先生友。
少陵匏樽安在哉,次山石臼空飞埃。
檐对客夜惊笑,曲生叩门何自来。
老向人间不称意,但觉渊明酒多味。
乞取田家老瓦盆,伴我年年竹根醉。
戴少司马南归 其一 清 · 邵懿辰
 押词韵第四部
五更淅淅鲈江雨,青山入梦神先舞。
一身乞得一家惊,忽把衣冠挂神武
妻孥童仆何足计,独绕庭阶心口语。
诸公自是廊庙人,老子归作湖山主。
山麋泽鹭野心性,强著金珰无太苦。
居然漫叟返丘园,尚惜朝衫带尘土。
白蘋黄叶满江风,饱饭船窗听鸣橹。
不惜人呼老画师,身入画中谁画取。
沧波淼淼一扁舟,卧看秋渔收晚罟。
贾希逸 唐 · 孙樵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四
主数足下。
曩者耳足下声。
愤足下售于时何晚。
及目足下五通五十篇。
则足下困于上亦宜矣。
物之精华。
天地所秘惜。
故蒙金以沙。
锢玉以璞。
珊瑚之丛。
必藏重溟。
夜光之珠。
必颔骊龙。
抉而不知已。
积而不知止。
不穷则祸。
天地雠也。
文章亦然。
所取者廉。
其得必多。
所取者深。
其身必穷。
六经作。
孔子削迹不粒矣。
孟子述。
子思坎轲齐鲁矣。
马迁以史记祸。
班固西汉祸。
扬雄以法言太元穷。
元结浯溪碣穷。
陈拾遗以感遇穷。
王勃宣尼碑穷。
玉川子以月蚀诗穷。
杜甫李白王江宁
皆相望于穷者也。
天地其无意乎。
今足下立言必奇。
摭意必深。
抉精剔华。
期到圣人。
以此贾于时。
钓荣邀富。
犹欲疾其驱而方其轮。
若曰爵禄不动于心。
穷达与时上下。
成一家书。
自期不朽。
则非之所敢知也。
呜呼。
孤进患心不苦。
及其苦。
知者何人。
古人抱玉而泣。
捧足下文。
能不濡睫。
惧足下自得也浅。
且疑其道不
因归五通。
不得无言。
自笑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五十一○第二十四
窃禄崇班已素餐,才疏补衮亦何颜。
只将翰墨供清玩,时复壶觞讲小欢。
自笑嵇康慵是性,人欺元结漫为官。
白头遍试人间事,转觉功名两字难。
三用前韵丁未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四佳诗集补遗一
年来衰谢起居难,懒逐衣冠点鹭班。
投辖陈遵长爱客,能诗元结漫为官。
何须隐几追南郭,深愧移文在北山
樗散不堪昭代用,会当僵卧学袁安
浯溪三绝记堂皇祐六年三月 北宋 · 孙适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二、《新安文献志》卷一一、隆庆《永州府志》卷八、康熙《永州府志》卷六、嘉庆《湖南通志》卷一七九、同治《永州府志》卷三七、光绪《湖南通志》卷三三、民国《浯溪志》卷三
永州祁阳县南浯溪之北,有奇石焉,元次山唐中兴颜鲁公书,世名三绝。
次山道州,即家溪上,作亭二峰。
垂三百年,碑缺亭圮,吏于县者莫能兴。
皇祐五年平乐齐君术始来为令,期月称治,行视其亭,闵然惜之,乃作堂以护其文,又复东西峰𢈪亭。
二公之迹,江山之观,洗然复新。
觞寮寀以落之,而属予为记。
鲁公之方,元子之介,文翰之劲,发于其心,至者莫不慕焉,传而习之,周于天下。
岂贵其人而珍其粕哉?
然不心其中,而徒迹其外,吾未见其得也。
齐君所以振饰夸耀,风劝来者,其志不亦美哉!
东崖之岭,次山尝铭右堂颂之,左皇甫湜诗文,漶漫不明,浚而新之。
傍有徐彦若题石,水发其光,洞鉴百里,因并列之,以示观者。
皇祐六年三月一日记。
乞限期令人户自陈冒占田土之数奏绍兴三十年十月 南宋 · 徐康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七八、《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之二八(第六册第五八八七页)
本州两县自收复以来,人户归业,识认祖产,及外人请佃荒闲田地,自有顷亩,邻比界至,多有包占,谓之大四至。
今欲乞立限半月或一季,许归业、请佃人户实具冒占之数,经所属自陈。
官司于元结庄帐公据明行批凿顷亩四至,批上即押付人户照使。
其熟田已输纳税赋自依旧外,其冒占顷亩,未经开垦,拘入官,召人请佃。
其九 北宋 · 徐积
七言排律 押先韵
荀翁犹慕李膺贤,漫叟当车我执鞭。
辕下两骖将逐骥,墙閒一穴欲窥天。
兵锋甚锐逢今日,铁阵横行记昔年。
将钺挥金何用剑,檄书插羽不须笺。
勇骑龙子神弥俊,笑扼犀吭血正鲜。
一鼓已输元帅手,双矛将解敌人肩。
我徒北首思投甲,子使西来约卷旃。
自是见羸谋饵虏,却云养气欲希仙。
已严军令除添灶,但恐师期忽举烟。
设若渝盟相掩袭,冲车突骑占平田。
点绛唇 其四 南宋 · 赵彦端
 押词韵第二部
秋入阑干,亭亭波面虹千丈。
一声渔唱。
画个三高样。

江上风波,更泛吴松浪。
寒潮涨。
石鱼酒舫。
漫叟知何向。
邹次魏黄善长携文见过小诗为谢 宋 · 孙觌
 押有韵
邹郎英妙知名久,笔端自有谈天口
客舍相逢一尊酒,众星错落见箕斗。
高论欲追牛马走,长剑忽作蛟龙吼。
馀子碌碌那得交(明钞本、四库本作友)江夏无双亦其偶。
我观二妙屠龙手,青紫纷纷何足取。
他年要作中兴碑,大字磨崖继聱叟
南宋 · 赵不息
 押尤韵
鲁国笔端昭日月,次山书法得春秋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六《荆湖南路·永州》)
赵当可 其一 宋 · 王灼
元子称漫浪,严生资苦劲。
海内无赏音,秋风入衰鬓。
东江一茅屋,但欲安性命。
颇怪泽畔翁,烦词寄天问。
颜元祠记绍兴二十二年七月 南宋 · 许永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九四、同治《永州府志》卷六、嘉庆《湖南通志》卷一八六
大抵江山之胜,必托诸伟人,然后名显而人乐之。
盖江山虽人所乐,而所乐非江山也。
祁阳浯溪,湘外江山之胜者也,有颜元遗迹在焉,士大夫过之未有不游,游而未尝不得所乐者以此。
绍兴二十一年,余为永州夏四月祁阳,乃始尽得所谓浯溪之胜者。
远眺晴碧,迩聆清濑,游鱼往来,文禽上下,殆非人间世也。
道傍之碑屹然中立,雄文妙画,焜耀心目,徘徊而不能去者久之。
已而复谒二祠,上雨傍风,庙貌倾委,惧将压焉。
乃属县宰刘獬易而新之,未几罢去,以后宰李和刚董其事。
事既告休,以书抵余曰:「愿有述也」。
谨按唐天宝安史之乱,河北诸州皆陷,鲁公平原乌合之众独婴其锋,事虽不成,其志有足嘉者。
晚节不幸为奸臣所挤,宁殒贼手,不肯为不义屈。
天下之人闻其风者,皆曰吾鲁公也,而不敢名。
元次山与公同时,以讨贼功累迁水部员外郎
代宗朝为道州刺史,疏徭振乏,道人怀之,至为立石颂德,后世称次山者亦曰元道州而不忍名。
呜呼,是二公者皆千载人也,使当时所植之草木尚在,犹宜钦慕之,况文章字画之工乎!
自晋宋以来,以书名世者多矣,而鲁公书尤为世所爱重,盖忠义之气感人之深者也。
次山之文无虑数万言,而《中兴颂》独传天下,亦鲁公字画有助焉耳。
由是言之,字画必资忠义而后显,而文章必托字画而后传,其势然也。
曾南丰鲁公祠堂,取其名节而怪其溺于神仙之说,谓不能概于圣人。
以余考之,自古忠臣义士死必为神仙,如比干、屈原、伍子胥之徒皆为列仙,见于传记。
次山虽于传记无闻,而旧说以鲁公为仙,以是知怀义秉忠之士虽死而实未尝死,无可疑者。
故并书其说以告观游者使知此,然后可以尽浯溪之胜,不然未足以乐乎此也。
绍兴二十二年十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