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天问 战国楚国 · 屈原
屈原放逐,徬徨山泽,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因书其壁间而问之,以渫愤懑。楚人哀而惜之,因共论述,故其文义不次序云尔。(此篇所问,虽或怪妄,然其理之可推、事之可鉴者尚多有之。而旧注之说,徒以多识异闻篇功,不复能知其所以问之本意,与今日所以对之明法。至应始欲质以义理,为之条对,然亦学未闻道,而誇多衡巧之意犹有杂乎其闾,以是读之常使人不能无遗恨。若补注之说,则其庞乱不知所择又愈甚焉。今存其不可阙者,而悉以义理正之,庶读者之有补云。)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营度之?
惟兹何功,初作之?
斡维焉系,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属?
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属,列星陈?
出自汤谷,次于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在腹?
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
伯强何处?
惠气在,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角宿未旦,曜灵藏?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佥曰:「何忧?
何不课而行之」?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洪泉深,何以寘之?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应龙何画,何画何历?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康回冯怒,坠何故以东南倾?
九州错,川谷何洿
东流不溢,知其故?
东西南北,其修多?
南北顺㯐,其衍几何?
昆崙县,其居在?
九重,其高几里?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不到,烛龙何照?
羲和之未扬,何光?
何所冬,何所夏
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焉有,负熊以游?
雄虺九首,倏忽焉在?
何所不死,长人何
居?
灵蛇(一作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黑水玄趾,三危在?
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鱼何所,鬿焉处?
羿焉日,乌焉解羽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于
闵妃匹合,厥身是继。
胡维嗜不同味,而快晁饱?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
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
皆归射𥷤,而无害厥躬。
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启棘宾商,《九辩》《九歌》。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利决,封狶是射。
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
化为黄熊,巫何活焉?
咸播秬黍雚是营。
何由并投,而鲧疾脩盈?
白蜺婴茀,胡为此堂?
得夫良药,不能固臧?
天式从横,阳离爰死。
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
起雨,何以兴之?
撰体恊胁,鹿何膺之?
鳌戴,何以之?
释舟陵行,何以迁之?
惟浇在户,何求于
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
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
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
汤谋易旅,何以厚之?
覆舟斟寻,何道取之?
桀伐,何所得焉?
妺嬉何肆,汤何殛焉?
舜闵在家,父何以
尧不姚告,二女何亲?
厥萌在初,何所亿焉!
璜台十成,谁所焉?
登立为帝,道尚之?
女娲有体,制匠之?
舜服厥弟,终然为害
何肆犬体,而厥身不危败
吴获迄古,南岳是止。
期去斯,得两男子
缘鹄饰玉后帝是飨。
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
帝乃降观,下逢伊挚
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说?
简狄在台,喾何宜?
玄鸟致贻,女何喜?
该秉季德,厥父是臧。
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
干协时舞,何以怀之?
平胁,何以肥之?
有扈牧竖,云何而逢?
击床先出,其命何从?
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
昏微遵迹有狄不宁。
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
眩弟并淫,危害厥兄。
何变化以作诈,后嗣而逢长
成汤东巡,有莘爰
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
水滨之木,得彼小子
夫何恶之,媵有莘之
汤出重泉,夫何罪尤?
不胜心伐帝,夫谁使挑之?
会晁争盟,何践吾期?
苍鸟群飞,使萃之?
到击躬,叔旦不嘉。
何亲揆发,定周之命以咨嗟
授殷天下,其位施?
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争遣伐器,何以行之?
并驱击翼,何以将之?
昭后(一作王)成游,南土爰底。
厥利惟何,逢彼白雉
穆王巧梅,夫何为周流?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衒,何号于市?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
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彼王之躬,使乱惑
何恶辅弼,谗谄是服?
比干何逆,而抑沉之?
雷开阿顺,而赐封之?
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受醢,箕子详狂
稷维元子,帝何之?
投之于冰上,鸟何燠之?
何冯弓挟矢,殊能将之?
既惊帝切激,何逢长之?
伯昌号衰,秉鞭作牧
何令彻彼岐社,命有殷国?
迁藏就岐,何能依?
殷有惑,何所讥?
受赐兹醢,西伯上告
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
师望在肆,昌何识?
鼓刀扬声,后何喜?
武发杀殷,何所
载尸集战,何所急?
伯林雉经,维其何故?
何感天抑地,夫谁畏惧?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
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
初汤臣挚,后兹承辅。
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勋阖梦生,少离散亡。
何壮武厉,能流厥严?
彭铿斟雉,帝何飨?
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中央共牧,后何怒?
蜂蛾微命,力何固?
惊女采薇,鹿何祐?
北至回水,萃何喜?
兄有噬犬,弟何欲?
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薄暮雷电,归何忧?
厥严不奉,帝何求?
伏匿穴处,爰何云?
荆勋作师,夫何长?
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
吾告堵敖以不长。
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惜誓(据考,应为西汉贾谊所作) 西汉 · 贾谊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
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
观江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沾濡
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
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
苍龙蚴虬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
建日月以为盖兮,载玉女于后车。
驰骛于杳冥之中兮,休息虖昆崙之墟。
乐穷极而不厌兮,愿从容虖神明。
丹水驼骋兮,右大夏之遗风。
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
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
临中国之众人兮,托回飙尚羊
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乔皆在旁。
二子拥瑟而调均兮,余因称乎清商。
澹然而自乐兮,吸众气而翱翔。
念我长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乡。
黄鹄后时寄处兮,鸱枭群而制之。
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
夫黄鹄神龙犹如此兮,况贤者之逢乱世哉!
寿冉冉而日衰兮,固儃回而不息。
流从而不止兮,众枉聚而矫直
偷合苟进兮,或隐居而深藏。
苦称量之不审兮,同权槩而就衡。
推移而苟容兮,或直言之谔谔
诚是之不察兮,并纫茅丝以为索。
世俗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恶。
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
梅伯数谏而至醢兮,来革顺志而用国。
仁人之尽节兮,反为小人之所贼。
比干忠谏而剖心兮,箕子被发而佯狂。
背流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长。
重躯虑难兮,惜伤身之无功。
已矣哉!
独不见夫鸾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壄。
循四极而回周兮,见盛德而后下。
彼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
使麒麟可得羁而系兮,又何以异虖犬羊?
天对814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五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问曰。
遂古之初。
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
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
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
惟时何为。
对曰。
本始之茫。
诞者传焉。
鸿灵幽纷
曷可言焉。
䀜黑晰眇。
往来屯屯。
庞昧革化。
惟元气存。
而何为焉。
阴阳三合。
何本何化。
合焉者三。
一以统同。
吁炎吹冷。
交错而功。
圜则九重。
孰营度之。
无营以成。
沓阳而九。
运辕浑沦。
蒙以圜号。
惟兹何功。
孰初作之。
冥凝元釐。
无功无作。
斡维焉系。
天极焉加。
乌徯系维。
乃糜身位。
无极之极。
漭㳽非垠。
或形之加。
孰取大焉。
八柱何当。
东南何亏。
皇熙亹亹。
胡栋胡宇。
宏离不属。
焉恃夫八柱。
九天之际。
安放安属。
无青无黄。
无赤无黑。
无中无旁。
乌际乎天则。
隅隈多有。
谁知其数。
巧欺淫诳。
幽阳以别。
无隈无隅
曷懵厥列。
天何所沓。
十二焉分。
折篿剡筳。
午施旁竖。
鞠明究曛。
自取十二。
非予之为。
焉以告汝。
日月安属。
列星安陈。
规燬魄渊
太虚是属。
棋布万荧。
咸是焉托。
出自汤谷。
次于蒙汜
辐旋南昼。
轴奠于北。
孰彼有出次。
惟汝方之侧。
平施旁运。
恶有谷汜。
自明及晦。
所行几里。
当焉为明。
不逮为晦。
度引无穷。
不可以里。
夜光何德。
死则又育。
燬炎莫俪。
渊迫而魄。
遐违乃专。
何以死育。
厥利维何。
而顾菟在腹。
元阴多缺。
爰感厥兔。
不形之形。
惟神是类。
女歧无合。
夫焉取九子。
阳健阴淫。
降施蒸摩。
歧灵而子。
焉以夫为。
伯强何处。
惠气安在。
怪㳽冥更。
伯强乃阳。
顺和调度。
应气出行。
时届时缩。
何有处乡。
何阖而晦。
何开而明。
明焉非辟。
晦兮非藏。
角宿未旦。
曜灵安藏。
孰旦孰幽。
缪躔于经。
苍龙之寓。
而廷彼角亢
不任汨鸿。
师何以尚之。
佥答何忧。
何不课而行之。
惟鲧譊譊
邻圣而孽。
恒师庞蒙。
乃尚其。
后惟师之难。
矉頞使试。
鸱龟曳衔。
鲧何听焉。
顺欲成功。
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
夫何三年不施。
盗堙息壤
招帝震怒。
赋刑在下。
而投弃于羽。
方陟元子
以允功定地。
胡离厥考。
而鸱龟肆喙。
伯禹腹鲧。
夫何以变化。
纂就前绪。
遂成考功
何续初继业。
而厥谋不同。
气孽宜害。
而嗣续得圣。
污涂而蕖。
夫固不可以类。
胝躬躄步。
桥楯勚踣。
厥十有三载。
乃盖考丑。
宜仪刑九畴。
受是元宝
昏成厥孽。
昭生于德。
惟氏之继。
夫孰谋之式。
洪泉极深。
何以窴之。
行鸿下隤。
厥邱乃降。
焉填绝渊。
后夷于土。
地方九则。
何以坟之。
从民之宜。
乃九于野。
坟厥贡艺
而有上中下。
应龙何画。
河海何历。
胡圣为不足。
反谋龙智
畚锸究勤。
而欺画厥尾。
鲧何所营。
何所成。
康回冯怒。
地何故以东南倾。
圜焘廓大。
厥立不植。
地之东南。
亦已西北。
彼回小子。
胡颠陨尔力。
夫谁骇汝为此。
而以慁天极。
九州何错。
川谷何洿。
州错富媪。
爰定于趾。
躁川静谷。
形有高庳。
东流不溢。
孰知其故。
东穷归墟。
又环西盈。
脉穴土区。
而浊浊清清。
坟垆燥疏。
渗渴而升。
充融有馀。
泄漏复行。
器运浟浟。
又何溢为。
东西南北。
其修孰多。
东西南北。
其极无方。
夫何鸿洞
课校修长。
北顺㯐。
其衍几何。
茫忽不准。
孰衍孰穷。
昆崙县圃。
其𪛛安在。
积高于乾。
昆崙攸居。
蓬首虎齿。
爰穴爰都。
城九重
其高几里。
增城之里。
万有三千。
四方之门。
其谁从焉。
凊温燠寒。
迭出于时。
时之丕革
由是而门。
西北辟启。
何气通焉。
辟启以通。
兹气之元。
日安所到。
烛龙何照。
修龙口燎。
爰北其首。
九阴极冥。
厥朔以炳。
羲和之未扬。
若华何光。
惟若之华。
禀羲以耀。
何所冬暖。
何所夏寒。
狂山凝凝
冰于北至
爰有炎洲司寒。
不得以试。
焉有石林
何兽能言。
石胡不林。
往视西极。
兽言嘐嘐。
人名是达。
焉有虬龙。
负熊以游。
有虬蜲蛇。
不角不鳞。
嬉夫元熊。
相待以神。
雄虺九首。
倏忽焉在。
南有怪虺。
罗首以噬。
倏忽之居。
帝南北海
何所不死。
长人是守。
员邱之国。
身民后死。
封嵎之守。
其横九里
靡蓱九衢。
华安居。
有萍九歧。
厥图以诡。
浮山孰产。
赤华伊
灵蛇吞象。
厥大何如。
巴蛇腹象。
足觌厥大。
三岁遗骨。
其修巳号。
黑水元趾。
三危安在。
黑水淫淫
穷于不姜
元趾则北。
三危则南。
延年不死。
寿何所止。
仙者幽幽。
寿焉孰慕。
短长不齐。
咸各有止。
胡纷华漫汗
而潜谓不死。
鲮鱼何所。
鬿堆焉处。
鲮鱼人貌。
迩列姑射。
鬿雀峙北号。
惟人是食。
羿焉彃日。
乌焉解羽。
焉有十日。
其火百物。
羿宜炭赫厥体。
胡庸以枝屈。
大泽千里。
偫乌是解。
禹之力献功。
降省下土四方。
焉得彼嵞山女。
而通之于台桑。
闵妃匹合。
厥身是继。
胡维嗜欲不同味。
而快晁饱。
禹惩于续。
嵞妇亟合。
胈离厥肤。
三门以不视。
呱呱之不衋。
而孰图厥味。
卒燥中野。
民攸宇攸暨。
启代益作后。
卒然离蠥。
彼呱克臧。
俾姒作夏。
献后益于帝。
谆谆以不命。
复为叟耆。
曷戚曷孽。
何启惟忧。
而能拘是达。
皆归射。
而无害厥躬。
呱勤于德。
民以乳活。
扈仇厥正。
帝授柄以挞凶穷。
圣庸夫孰克害。
何后益作革。
而禹播降。
益革民艰。
咸粲厥粒。
惟禹授以土。
爰稼万亿。
违溺践垍。
休居以康食。
姑不失圣。
天胡往不道。
启棘宾商。
九辩九歌。
启达厥声。
堪舆以呻。
辨同容之序。
帝以𧵍嫔。
何勤子屠母。
而死分竟坠。
禹母产圣。
何副厥旅。
彼淫言乱噣。
聪馘以不处。
帝降夷羿
革孽夏民。
羿夫河伯。
而妻彼雒嫔。
夷羿滔荒。
割更后相。
夫孰作厥孽。
而诬帝以降。
震皓厥鳞。
集矢于睆。
肆叫帝不谌。
失位滋嫚。
有洛之嫭。
焉妻于狡。
冯珧利决。
封豨是射
何献蒸肉之膏。
而后帝不若。
夸夫快杀。
鼎豨以虑。
饱馨膏腴。
帝叛德恣力。
胡肥台舌喉。
而滥厥福。
浞娶纯狐。
眩妻爰谋。
羿之射革。
而交吞揆之。
寒谗妇谋。
后夷卒戕。
荒弃于野。
俾奸民是臧。
举土作仇。
徒怙身弧。
阻穷西征。
岩何越焉。
化为黄熊。
巫何活焉。
鲧殛羽岩。
化黄而渊。
咸播秬黍。
莆藿是营。
子宜播殖稚。
于邱于川。
维莞维蒲。
维菰维芦。
丕彻以图。
民以欢以都。
何由并投。
而鲧疾修盈。
尧酷厥父。
厥子激以功。
克硕厥祀。
后世是郊。
白蜺婴茀。
胡为此堂。
安得夫良药。
不能固臧。
天式从横。
阳离爰死。
大鸟何鸣。
夫焉丧厥体。
王子怪骇。
蜺形茀裳。
衣褫操戈。
犹懵夫药良。
终鸟号以游
奋厥篚筐。
䀜漠莫谋。
形胡在胡亡。
蓱号起雨。
何以兴之。
阳潜而爨。
阴蒸而雨。
蓱凭以兴。
厥号爰所。
撰体协胁。
鹿何膺之。
气怪以神。
爰有奇躯。
胁属支偶。
尸帝之隅。
鳌戴山抃。
何以安之。
宅灵之邱。
掉焉不危。
鳌厥首而恒以恬夷。
释舟陵行。
何以迁之。
要释而陵。
殆或谪之。
龙伯负骨。
帝尚窄之。
惟浇在户。
何求于嫂。
少康逐犬。
而颠陨厥首。
浇嫪以力。
兄麀聚之。
假于田。
肆克宇之。
女歧缝裳。
而馆同爰止。
何颠易厥首。
而亲以逢殆。
既裳既舍。
宜咸坠厥首。
汤谋易旅。
何以厚之。
汤奋癸旅。
爰以伛拊
载厥德于
以诘仇饷。
覆舟斟寻。
何道取之。
复旧物。
寻焉保之。
覆舟喻易。
尚或艰之。
桀伐蒙山
何所得焉。
妺嬉何肆。
汤何殛焉。
惟桀嗜色。
戎得蒙妹。
淫处暴娱。
以大启厥伐。
舜闵在家。
父何以鳏。
尧不姚告。
二女何亲。
厥萌在初。
何所意焉。
瞽父仇舜。
鳏以不俪。
尧专以女。
兹俾允厥世。
惟蒸蒸翼翼。
于妫之汭。
璜台十成。
谁所极焉。
台于璜。
箕克兆之。
登立为帝。
孰道尚之。
惟德登帝。
师以首之。
女娲有体。
孰制匠之。
娲躯虺号。
占以类之。
胡曰日化七十。
工获诡之。
舜服厥弟。
终然为害。
何肆犬体。
而厥身不危败。
舜弟视厥仇。
毕屠水火。
夫固优游以圣。
而孰殆厥祸。
犬断于德。
终不克以噬。
昆庸致爱。
邑鼻以赋富。
吴获迄古。
南岳是止。
孰期去斯。
得两男子。
嗟伯之仁。
逊季旅岳。
雍同度厥义。
以嘉吴国
缘鹄饰玉。
后帝是飨。
何承谋夏桀
终以灭丧。
帝乃降观。
下逢伊挚
何条放致罚。
而黎伏大说。
空桑鼎殷。
谄羹厥鹄。
惟轲知言。
𣊺焉以为不。
仁易愚危。
夫曷揆曷谋。
咸逃丛渊。
虐后以刘。
降厥观于下。
匪挚孰承。
条伐巢放。
民用溃厥疣。
以夷于肤。
夫曷不谣。
简狄在台喾何宜。
元鸟致贻女何喜。
祷禖。
契形于胞。
胡乙鷇之食。
而怪焉以嘉。
该秉季德
厥父是臧。
该德允考。
蓐收于西。
爪虎手钺。
尸刑以司慝。
胡终弊于有扈。
牧夫牛羊。
牧正矜矜。
浇扈爰踣。
干协时舞。
何以怀之。
阶干以娱。
苗革而格。
不迫以死。
夫胡狃厥贼。
平胁曼肤。
何以肥之。
后騃狂。
无忧以肥。
肆荡弛厥体。
而充膏于肌。
啬宝被躬。
焚以旗之。
有扈牧竖。
云何而逢。
击床先出。
其命何从。
扈释于牧。
力使后之。
民仇焉宇。
启床以斮。
恒秉季德
焉得夫朴牛。
何往营班禄。
不但还来。
殷武踵德。
爰获牛之朴。
夫唯陋民是冒。
而丕号以瑞。
卒营而班。
民心是市。
昏微循迹。
有狄不宁。
何繁鸟萃棘。
负子肆情。
解父淫。
遭悫以赧。
彼中之不目。
而徒以色视。
眩弟并淫。
危害厥兄。
何变化以作诈。
后嗣而逢长。
象不兄龚。
而奋以谋盖。
圣孰凶怒。
嗣用绍厥爱。
成汤东巡。
有莘爰极。
何乞彼小臣。
而吉妃是得。
水滨之木。
得彼小子。
夫何恶之媵。
有莘之妇。
莘有玉女。
巡爰获。
既内克厥合。
而外弼于德。
伊知非伊之知。
臣曷以不识。
胡木化于母。
以蝎厥圣。
喙鸣不良。
谩以诡正。
尽邑以垫。
孰译彼梦。
出重泉。
夫何罪尤。
不胜心伐帝。
夫谁使挑之。
行不类。
重泉是囚。
违虐立辟。
实罪德之由。
师凭怒以割。
癸挑而雠。
会晁争盟。
何践吾期。
苍鸟偫飞。
孰使萃之。
到击躬。
叔旦不嘉。
何亲揆发。
足周之命以咨嗟。
授殷天下。
其位安施。
反成乃亡。
其罪伊何。
争遣伐器。
何以行之。
并驱击翼。
何以将之。
胶鬲比漦。
雨行践期
捧盎救灼。
仁兴以毕随。
鹰之咸同。
得使萃之。
黄钺。
孰喜之。
民父有釐。
嗟以美之。
位庸芘民。
仁克莅之。
淫以害。
师殛圮之。
咸逭厥死。
争徂器之。
翼鼓颠禦。
欢舞靡之。
昭后成游。
南土爰厎。
厥利惟何。
而逢彼白雉。
水滨玩昭。
荆陷弑之。
缪迓越裳
畴肯雉之。
穆王巧挴。
夫何为周流。
环理天下。
夫何索求。
穆懵祈招。
猖洋以游。
轮行九野。
惟怪之谋。
胡绐娱戴胜之兽。
觞瑶池以迭谣。
妖夫曳衒。
何号乎市。
周幽谁诛。
焉得夫褒姒
孺贼厥诜。
爰檿其弧。
幽祸挐以夸。
惮褒以渔。
淫嗜蔑杀。
谏尸谤屠
孰鳞漦以徵。
而化鼋是辜。
天命反侧。
何罚何佑。
天邈以蒙。
人么以离。
胡克合厥道。
而诘彼尤违。
齐桓九会。
卒然身杀。
桓号其大任。
属以傲幸。
良以九合。
逮孽而坏。
彼王之躬。
孰使乱惑。
何恶辅弼。
谗谄是服。
比干何逆。
而抑沈之。
雷开何顺。
而赐封之。
何圣人之一德。
卒其异方。
梅伯受醢。
箕子佯狂。
无谁使惑。
惟志为首。
逆图倒视。
辅谗以僇宠。
干异召死。
雷济克后。
文德迈以被。
芮鞫顺道
奴箕。
忠咸丧以丑厚。
稷惟元子
帝何笃之。
投之于冰上。
鸟何燠之。
何冯弓挟矢。
殊能将之。
既惊帝切激。
何逢长之。
弃灵而功。
胡爽焉。
翼冰以炎。
盍崇长焉。
既岐既嶷。
宜庸将焉。
凶以启。
武绍尚焉。
伯昌号衰。
秉鞭作牧。
何令彻彼岐社。
命有殷之国。
鞭于西。
江汉浒。
易岐社以太。
国之命以祚武。
迁藏就岐何能依。
踰梁橐囊。
膻仁蚁萃。
殷有惑妇何所讥。
妲灭淫商。
痡民以亟去。
受赐兹醢。
西伯上告。
何亲就上帝。
罚殷之命以不救。
以颁。
乌不台诉。
孰盈癸恶。
兵躬殄祀。
师望在肆何志。
鼓刀扬声后何喜。
牙伏牛渔。
积内以外萌。
歧目厥心。
瞭视显光。
奋力屠国。
髀髋厥商。
武发杀殷何所悒。
载尸集战何所急。
发杀曷逞。
寒民于烹。
文考
而虔予以徂征。
伯林雉经。
维其何故。
何感天抑坠。
夫谁畏惧。
中谮不列。
恭君以雉。
胡螾讼蛲贼。
而以变天地。
皇天集命。
惟何戒之。
受礼天下。
又使至代之。
天集厥命。
惟德受之。
允怠以弃。
天又祐之。
初汤臣挚。
后兹承辅。
何卒官汤。
尊食宗绪。
汤挚之合。
祚以久食。
昧始以昭末。
克庸成绩。
勋阖梦生。
少离散亡。
壮武厉。
能流厥严。
光徵梦祖。
憾离以厉。
仿偟激覆。
而勇益德迈。
彭铿斟雉帝何飨。
受寿永多。
夫何久长。
羹于帝。
圣孰嗜味。
夫死自暮。
而谁飨以俾寿。
中央共牧后何怒。
蚁微命力何固。
螝齧已毒。
不以外肆。
细腰偫螫。
夫何足病。
惊女采薇鹿何祐。
比至回水萃何喜。
萃回偶
鹿曷祐以女。
兄有噬犬弟何欲。
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针欲兄爱。
以快侈富。
愈多厥车。
卒逐以旅。
薄暮雷电归何忧。
厥严不奉帝何求。
伏匿穴处爰何云。
荆勋作师。
夫何长先。
悟过改更。
我又何言。
咨吟于野。
胡若之很。
严坠谊殄丁厥任。
合行违匿固若所。
咿嚘忿毒意谁与。
丑齐徂秦啖厥诈。
谗登狡庸咈以施。
甘恬祸凶亟锄夷。
愎不可化徒若罢。
吴光争国。
久予是胜。
何环穿自闾社邱陵。
出子文。
吾告堵敖以不长。
何试上自予。
忠名弥彰。
阖绰厥武。
滋以侈颓。
于菟不可以作。
怠焉庸归。
款吾敖之阏以旅尸。
诚若名不尚。
曷极而辞。
进乾明节祝圣诗表988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五、《小畜集》卷二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某言:闻天道化成,分八节而运行元气;
圣人降庆,膺千年而开阐洪图。
诞灵既偶于嘉辰,祝寿乃名于圣节,照临之下,祷愿攸同。
臣某中谢。)窃以汉感赤龙,晦云雷于大泽
周因玄燕,带弓矢于高禖。
符瑞之来,今古相望。
伏惟尊号皇帝陛下,二仪叶德,九庙储祥,于时而里社方鸣,是夕而常星不见。
孟冬建亥,爱日在房。
紫电绕枢,式表自天之命;
青云如盖,爰标出震之期。
当睿圣之继天,以乾明而命节,千官上寿,万国来庭。
僸佅兜离,铿越乐悬之下;
鬼侯梅伯,欢呼文陛之前。
骏奔竞效于,宴乐且殊于在镐。
臣职叨三馆,位列丹墀。
听九奏之箫韶,欣同鸟兽;
献千钟于,幸接
舞蹈之馀,咏歌斯发、谨上《乾明节祝圣寿》古诗三篇合七章。
章无定句,篇有小序,稍殊俗态,似近古风。
虽播在乐章,惭非《风》《雅》;
或歌于寿酒,可代俳优
冒黩冕旒,臣无任。
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梅公墓志铭1040年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七、《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三六、《文编》卷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梅公既卒之明年,其孤及其兄之子尧臣来请铭以葬,曰:「吾叔父病且亟矣,犹卧而使我诵子之文。
今其葬,宜得子铭以藏」。
公之名,在人耳目五十馀年。
前卒一岁,予始拜公于许,公虽衰且病,其言谈词气尚足动人。
嗟予不及见其壮也,然尝闻长老道公咸平景德之初,一遇真宗,言天下事合意,遂以人主为知己,当时搢绅之士望之若不可及。
已而摈斥流离,四十年间,白首翰林,卒老一州。
嗟夫!
士果能自为材邪?
惟世用不用尔。
故予记公终始,至于咸平景德之际,尤为详焉,良以悲其志也。
公讳询,字昌言,世家宣城
年二十六进士及第试校书郎利丰监判官,迁将作监丞、知杭州仁和县,又迁著作佐郎,举御史台推勘官,时亦未之奇也。
咸平三年,与考进士崇政殿真宗过殿庐中,一见以为奇材,召试中书,直集贤院赐绯衣银鱼。
是时,契丹数寇河北李继迁急攻灵州,天子新即位,锐于为治。
公乃上书请以朔方授潘罗支,使自攻取,是谓以蛮夷攻蛮夷。
真宗然其言,问谁可使罗支者,公自请行。
天子惜之,不欲使蹈兵间,公曰:「茍活灵州而罢西兵,何惜一梅询」!
天子壮其言,因遣使罗支,未至而灵州没于贼。
召还,迁太常丞三司户部判官
数访时事,于是屡言西北事。
时边将皆守境,不能出师,公请大臣临边督战,募游兵击贼,论曹玮马知节才可用,论傅潜杨琼败绩当诛,而田绍斌王荣等可责其效以赎过,凡数十事,其言甚壮。
天子益器其材,数欲以知制诰宰相有言不可者,乃已。
其后继迁卒为潘罗支所困,而朝廷以两镇授德明,德明顿首谢罪,河西平。
天子亦再幸澶渊,盟契丹,而河北之兵解,天下无事矣。
公既见疏不用,初坐断田讼失实,通判杭州,徙知苏州,又徙两浙转运副使,还判三司开拆司,迁太常博士
用封禅恩,迁祠部员外郎
又坐事,出知濠州
刑部员外郎荆湖北路转运使,坐擅给驿马与人奔丧而马死,夺一官,通判襄州,徙知鄂州,又徙苏州
天禧元年,复为刑部员外郎陕西转运使
灵州弃已久,公与秦州曹玮得胡芦河路可出兵,无沙行之阻而能径趋灵州,遂请环庆以图出师,会入为宣徽使,不克而止。
工部郎中,坐朱能反,贬怀州团练副使,再贬池州
天圣元年,拜度支员外郎、知广德军,徙知楚州,迁兵部员外郎、知寿州,又知陕府
六年,复直集贤院,又迁工部郎中,改直昭文馆、知荆南府
召为龙图阁待制纠察在京刑狱判流内铨
龙图阁直学士、知并州,未行,迁兵部郎中枢密直学士以往,就迁右谏议大夫,入知通银台司,复判流内铨
翰林侍读学士群牧使,迁给事中知审官院。
以疾出知许州康定二年六月某日,卒于官。
公好学有文,尤喜为诗。
为人严毅修洁,而材辩敏明,少慷慨。
见奇真宗,自初召试,感激言事,自以谓君臣之遇。
已而失职,逾二十年,始复直于集贤。
比登侍从,而门生故吏、曩时所考进士,或至宰相、居大官,故其视时人,常以先生长者自处,论事尤多发愤。
其在许昌继迁孙复河西叛,朝廷出师西方,而公已老,不复言兵矣。
享年七十有八以终。
氏远出梅伯,世久而谱不明。
公之皇曾祖讳超,皇祖讳远,皆不仕。
父讳邈,赠刑部侍郎
夫人刘氏,彭城县
子五人:长曰鼎臣,官至殿中丞,次曰宝臣,皆先公卒。
次曰得臣,太子中舍
次曰辅臣,前将作监丞
次曰清臣大理评事
公之卒,天子赠赙优恤,加得臣殿中丞清臣卫尉寺丞
明年八月某日,葬公宣州之某县某乡某原。
铭曰:
士之所难,有蕴无时。
伟欤梅公,人主之知。
勇无不敢,惟义之为。
于翼飞,中垂以歛。
一失其涂,进退而坎。
理不终穷,既晚而通。
惟其寿考,福禄之隆。
邻几观中道家书画 北宋 · 刘敞
 押词韵第六部
宋公好古天下闻,法书奇画多求真。
独将文雅遗后世,官虽贵达家尤贫。
近自唐室远及秦,上下略数千馀春。
丹青翰墨著名者,一二收拾忘辛勤。
象贤济美声不坠,手泽钜细皆如新。
朝廷交游累千百,未尝肯示寻常人。
蔡侯江翁梅伯,于今磊落称绝伦。
退朝相从得尽见,更觉清门无杂宾。
鉴微赏异极毫发,四座若获千金珍。
往往发狂或大叫,咏诗落笔争纷纶。
我随众人久碌碌,学殖欲落衣生尘。
愿登群玉,不惮山海驰舟轮。
此君家近未宜后,率然欲往怀逡巡。
淹留秖觉岁月老,复恐异物潜通神。
但传妙唱想绝迹,诵叹慷慨书搢绅。
翰林侍读学士许州军州事梅公神道碑熙宁元年八月1068年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一○、《临川先生文集》卷八八、《皇朝文鉴》卷一四六、《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五三、《文章辨体汇选》卷六八○、《二梅公年谱》附录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宋翰林侍读学士正奉大夫、行给事中、知许州军州事、兼管内堤堰桥道劝农事上柱国南昌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三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梅公之墓,在宣州宣城县长安乡西山里。
公有五子:鼎臣德臣宝臣、辅臣、清臣
清臣今独在,为尚书司门郎中,以公行状及乐安欧阳公之铭,来请文以刻墓碑,时熙宁元年八月四日也。
铭曰:
先公梅伯,后氏其国。
弥周涉秦,不见史策。
有鋗有福,著汉名籍。
公福之孙,询字昌言
三世弗仕,陵阳之里。
公第廷中,判官利丰
再岁而擢,以丞将作。
以宰仁和,人誉用多。
主推御史,侍考进士
一见天子,以为知己。
诏曰试哉,遂试中书
馆之集贤,赐服绯鱼。
于时继迁,兵我西鄙。
老弱馈守,丁彊多死。
灵州告危,帝视不怡。
公请择人,使潘罗支。
兵法所谓,以夷攻夷
帝曰:「谁可」?
「无如臣者」。
曰「予汝嘉,闭陷奈何」?
公拜且跪,飏言而起:「茍纾西师,臣不爱死」。
出书授之,「往讫尔谋」。
至疆敕还,会弃灵州
帝察公艺,可书帝制。
相或止之,留佐三司
其后罗支,果窘西贼。
论将料敌,皆如所策。
或从或违,或挤或推。
梧合阻夷,神者公尸。
黜之倅州,用狱一眚。
去杭而苏,列国东屏。
漕输浙河,就付将领
三年告功,仅得故省。
又以谴投,守彼淮州
有僚许公,相得于此。
与之欣然,乐以忘徙。
使于湖北,迁自濠梁,又夺一官,往裨于襄。
坐发驿马,给奔丧者。
于鄂于苏,剖将之符。
握节关中,使总其输。
煌煌金章,厥赐特殊。
谋复灵武,度兵葫芦。
秦有将玮,诺公与俱。
会玮召还,公复沦胥。
有反咸阳,能名氏朱。
始虽弗察,后捕而诛。
自怀徂池,再副戎车。
真宗新陟,罪垢皆涤。
为郎度支,以将广德
外更四州,楚、寿、陕、荆。
乃还待制,中纠狱刑。
有岿龙图,其唐殖殖。
就以学士,专其阁直。
辍之铨衡,乘传临并。
超迁郎秩,进直枢密
趣归封驳,考国中失。
申命选事,得权进绌。
加职侍读,改司群牧
移之审官,审是在服
伐阅积迁,给事于中。
告疾出许,鼓歌从容。
方公少壮,志立人上。
谈辞慨然,帝悦而向。
及后晚出,皆为将相
公则老矣,将归田里。
康定辛巳六月十日,公七十八,以其官卒。
公开南昌,勋爵第一。
夫人曰刘,不及郡封。
封君彭城,其卒先公。
公卒明年,季秋挟日于州山西,卜祔而吉。
公有四子,伯为进士,丞于殿中,与仲前死,仲赐科名,叔也皆丞,将作、殿中,或废或兴。
有显惟季,时丞卫尉,今为郎中,论序初终,实来求诗,刻示无穷。
应诏言事状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
臣闻位卑而言高,罪也;
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七月二十三日伏准省劄,七月十六日三省同奉圣旨:「秋阳亢旱,飞蝗在野,星变数见,朕心惧焉。
意者政令多有所阙,赏罚或至不当。
朕惟侧身求应以实,卿等各思革正积弊,勿徇佞私,务塞灾异之原,称朕寅畏之意」。
七月二十一日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劄与侍从台谏两省官照会,仍依今月十五日已降指挥,各条具时政阙失奏闻」。
臣伏读圣训,中夜以兴,思所以对。
欲遂言之,则惧位卑言高之罪;
欲嘿而已,则又恶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之耻。
退自惟念,与其忍耻以生,曷若获罪以死!
况圣明在上,容受强直,万无获谴以死之理,臣何忌而不言?
伏读圣训,曰:「秋阳亢旱,飞蝗在野,星变数见,朕心惧焉」。
臣有以见陛下遇灾而惧畏天戒之切也。
谨按《春秋》书不雨、书旱,夫旱亦不雨,奚又书旱,得非旱比不雨加甚乎?
且《春秋》书旱,必于夏秋,不雨皆于春冬。
周之夏秋,则建午建未建申,皆其月也。
是时天或不雨,则盛炎曝物,立致枯槁,故《诗》云:「旱既太甚,赫赫炎炎」。
不雨虽无是酷,然甚者亦兼旱焉。
如文二年十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十年十三年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是也。
虽皆历而不言旱者,盖事起春冬,不可书旱;
已书不雨,则不可中变言旱。
故但撮其月总言之,欲人观之则知旱居其间,且见其灾之久也。
若不为灾,经自不书,故经无书一时不雨者,不为灾也。
惟庄三十一年不雨者,盖讥庄公不雨犹不惜民力,明年春又城小谷也。
其他不雨必踰时而后书,为灾之深浅睹文则辨焉。
冬十月不雨至正月不雨,夏四月不雨六月雨者,则见犹有救也僖公二年。)
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文公二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文公十年十三年。)
是一岁之望尽失也。
八月虽雨,已后时无益,故略而不书。
不为灾者但书时庄公二十一年。),为灾轻者书首月僖公二年、三年。),重者总始末而言文公二年十年十三年。)
书法如此,正欲别为灾之轻重,而传云「不雨不为灾」。
夫万物须雨而生,须雨而成,一时愆亢,犹有所损,且不雨有几,称年者三文公二年十年十三年。),安可谓不为灾乎?
《谷梁》谓一时不雨为闵雨,历时不雨为不闵雨。
僖公果有志于民,则必不爱牲币,恳请祷祈,经亦必书,如《诗》之《云汉》,以著其善。
今但云不雨,则爱民之意于何见乎?
陛下深问秋阳亢旱,诚得《春秋》书不雨之微旨。
宣王忧旱之诚,不过祷于先祖以及山川鬼神,盖祀典之正,非若今徼福于佛老氏,为异端之教也。
臣愿陛下熟观《春秋》不雨之旨,躬行周宣忧旱之诚,以应天可也。
飞蝗在野,臣又请以《春秋》明之。
谨按鲁隐五年书螟。
《释虫》云:「虫食苗心曰螟,食叶曰螣,食节曰贼,食根曰蟊」。
李巡曰:「食禾心为螟,言其奸冥冥难知也;
食禾叶者,言其假贷无厌,故曰螣也;
食节者言其贪狠,故曰贼也;
食根者言税取民财货,故曰蟊也」。
孙炎曰:「悉贪残所致,因以为名」。
郭璞以食处为名。
陆玑疏云:「旧说螟、螣、蟊、贼,一种虫也,如言寇、贼、奸、宄,内外之言耳」。
《会议》曰:谷,民之司命也,《春秋》书灾异,虽螟之为害,必详而录之,此亦重民命之至也。
汉平帝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馀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县界。
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独不入中牟
今州县吏贪墨残民,远朝廷万里,近亦数百里,陛下不得而见之也,怨嗟之声陛下不得而闻之也。
故天出灾异,自淮以南,飞蝗蔽天,以告陛下耳。
守令之间,岂无一人如密县中牟者乎?
臣愿陛下严戒监司守令,有贪墨残民者,必罚无赦,是应天以实也。
星变数见,臣又请以《春秋》明之。
谨按鲁文公十四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刘向以为君臣乱于朝,政令亏于外,则上浊三光之精,五星赢缩,变色逆行,甚则为孛。
北斗人君象,孛星乱臣类也。
时中国既乱,夷狄并侵,兵革纵横之应也。
鲁昭十七年,有星孛入于太辰,刘向以为时楚强,宋、卫、陈、郑皆附之,此孛彗流灾所及之效也。
鲁哀公十三年冬十一月,有星孛入于东方,董仲舒刘向以为其后楚灭陈之应。
是春秋星变,皆以夷狄陵中国也。
今年正月壬辰其日岁旦,风从乾位来,风为号令,乃号令不时之沴。
戊午雪,阴盛阳微之沴。
三月丙申,日有背气如仰瓦,其夜大雨雹。
癸卯夜,月入大微。
己酉,日复有背气。
丁巳立夏,其日风从艮位来。
五月癸卯夏至,风亦从艮位来。
皆与正月壬辰同占。
七月丙申太白经天,法曰昼见午上,星家谓去日四十七度差远,故见。
臣谓不然,《易》曰「日中见斗」,岂谓去日远也?
其夜月入氐。
壬寅夜,月掩垒壁阵星,又流星出天市。
癸卯夜,月入羽林军
乙巳,日左有珥。
丙午夜,汉星出天市。
癸丑夜,流星出织女,又月犯井。
丙辰夜,流星出辇道。
此皆《春秋》之所畏也。
又如六月庚寅朔,日有食之,此又变之大者。
臣谨按隐三年二月己巳,日有食之,其后戎执天子之使。
庄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宿在毕,主边兵夷狄象,后狄灭邢、卫。
二十六年十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时戎侵曹。
三十年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后狄伐邢,徐取舒,楚灭弦。
僖五年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后楚伐郑,狄灭温,楚伐黄。
十二年三月庚午朔,日有食之,时楚灭黄,狄侵卫、郑。
十五年夏五月,日有食之,后秦晋侯,楚败徐于娄林。
文元年二月癸亥,日有食之,楚灭江灭六。
文十五年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楚灭舒
宣八年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楚庄遂强诸夏,观兵周室。
十年四月丙辰,日有食之,后楚灭萧、成。
十七年十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后楚灭舒、庸。
襄二十四年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比食又既,象阳将绝,夷狄主上国之象也,楚子果从诸侯伐郑。
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八年之间,日食七作,祸乱将重起。
昭七年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后楚灭陈、灭蔡。
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时吴灭徐,楚围蔡。
定十二年十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后楚灭顿,吴败越。
定十五年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周室大坏,夷狄主诸夏之象也。
明年,中国诸侯从楚围蔡,以楚为京师
由是推之,日食皆为夷狄侵中国之应也。
臣愿陛下熟观《春秋》书日食星变之旨,躬行宋景一言之善,以应天可也。
臣伏读圣训,曰:「意者政令多有所阙,赏罚或至不当」。
臣有以见陛下遇灾而惧畏天戒之切,而修政事以恭禦厥罚也。
臣又请以《春秋》明之。
谨按鲁昭七年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晋士文伯晋侯曰:「不善政之谓也。
国无政、不用善,则自取谴于日月之灾,故政不可不慎也」。
是天变系于政令之阙也明矣。
鲁庄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啖氏云:「王宠篡逆以黩三纲,不能法天正道,故去『天』字以贬之」。
斯言当矣。
夫圣王砺世之术,惟赏罚而已,赏当功则锡命一人而万邦怀,若《师》之九二是也。
若宜罚而赏,则一篡弑而乱臣贼子接迹而起矣,然则去「天」字以贬之,以明赏罚天之公理也。
是天变系于赏罚之不当也明矣。
政令之阙有十:监司牧守数易,一也;
州县差役不公,二也;
孤寒困于举将,三也;
吏员太冗,四也;
任子太滥,五也;
朝令夕改,六也;
衣服无章,七也;
狱讼多冤,八也;
酷吏残民,九也;
部胥阨塞衣冠,十也。
至如赏罚不当,殆有甚焉。
如近日宿州诸将,臣窃谓赏太重、罚太轻。
太祖皇帝亲征晋阳,北戎来援,太祖令何继筠分精骑数千拒之石岭关,斩首千馀级,其后遂平并州
其功可谓大矣,止拜建武军节度而已。
李汉超太祖李重进,关南之功亦大矣,及卒,太宗皇帝止赠太尉、忠武军节度而已。
宿州之役,比之晋阳、关南之功,不啻九牛之一毛,而诸侯超拜官爵,加继筠汉超数等,有如平北虏、恢复中原,不知何以赏之?
周世宗屡为刘旻所败,遂大燕将士,斩败将何徽、樊爱能等七十馀人,军威大震,果败高平,取淮南,定三关。
夫一日戮将七十,岂复有将可用?
世宗终能恢复如此,得非巽懦者去则勇敢者出耶!
太祖初有天下,尝谓:「唐庄宗姑息将士,朕则不然,惟有剑耳」。
诸将股栗。
削平僭乱,捷如破竹。
自靖康板荡,将四十年,国势不竞,日就多靡,宁有他哉,罚不必行,将不用命。
近者宿州之败,士死于敌及为庸将所误而死者数千人,积尸如丘,馀胔满野;
而误国败军之将,乃以宿州所得之金厚赂权贵,巧为游说以自解,偃然安处善地而戮不加焉。
籍没不行,诛戮不加,上天见变,昭然甚明。
愿陛下信赏必罚,以太祖为法;
号令将士,以五代为戒。
断然必行,正心诚意,以应天可也。
臣伏读圣训,曰:「朕虽侧身求应以实,卿等各思革正积弊,勿徇佞私,务塞灾异之原,称朕寅畏之意」。
臣又有以见陛下遇灾而惧畏天戒之切,而去华务实,求实言以自儆也。
臣又请以《春秋》明之。
谨按鲁庄七年四月辛卯夜,常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刘向以为天垂象以视下,将欲人君防患远害,非以自全安也。
如人君有贤明之才,畏天威命,若高宗祖己成王泣金縢,改过修政,立信布德,存亡继绝,修废举逸,裁什一之税,复三日之役,节用俭服,以惠百姓,则诸侯怀德,士民归仁,灾消而福兴矣。
呜呼,之言可谓深切著明,求应以实者也!
人君如堂,人臣如陛。
堂岌乎其高,其情与下辽绝,固难以喻;
陛隤乎其卑,其情与上辽绝,固难以通。
岂上下之情不合也,其患有十焉,上之患七,下之患三:愎谏以拒人,饰辞以文过,作威以临下,恃智以衒物,矜慧以取胜,自广以狭人,耻过以作非,君之患也。
便辟、善柔、便佞,臣之患也。
愎谏以拒人,晋惠是也;
饰辞以文过,文皇是也;
作威以临下,汉宣是也;
恃智以衒物,德宗是也;
矜慧以取胜,显宗是也;
自广以狭人,汉武是也;
耻过而作非,灵帝是也。
人主有一于此,则便辟之臣进矣,善柔之臣进矣,便佞之臣进矣。
便辟之臣进,衣冠皆逢迎也;
善柔之臣进,俯仰皆媚悦也;
便佞之臣进,语言皆捷给也。
如此而欲臣下各思革正积弊,勿徇佞私,是犹植曲木而望其影之直也,不亦难乎?
自古听言纳谏,莫若
恶直丑正,莫如
明四目,辟四门,达四聪,虽有共、鲧,不能塞也。
醢谏臣梅伯,剖直臣比干,虽有关龙逢,三人不能救也。
秦二世赵高为腹心,刘、项横行而不得闻;
汉成帝王章,王氏移鼎而不得闻;
灵帝陈蕃,天下横溃而不得闻;
梁武朱异,贼臣斩关而不得闻;
隋炀帝虞世基李密称帝而不得闻;
唐明皇张九龄,安、史胎祸而不得闻。
陛下自即位以来,号召逐客,时与臣同召者,张焘辛次膺王大宝王十朋
已去矣,次膺去矣,十朋去矣,大宝行将又去,惟臣在耳。
今臣复以瞽言妄发,是臣又将去也。
人臣上书不激切,不能启人主意,一激切则近讪谤。
辛甲七十五谏,刘安世胡宗愈至二十四章,谏者不餍其黩,而听者不厌其烦。
今言一出而亟迁,疏朝奏而夕罢,言者不得尽其意,闻者莫不骇其迁。
张震王十朋之去,士莫不扼掔结舌,以言为讳,而欲塞灾异之源,称寅畏之意,臣知其必不能也。
臣愿陛下熟观《春秋》之旨,亟改前日之弊,推诚务实以应天可也。
臣伏读圣训曰:「劄与侍从台谏两省官照会,仍依今月十五日已降指挥,各条其时政阙失奏闻」。
臣终有以见陛下至诚忧灾,思闻时政阙失而惕厉以自改也。
臣闻之《诗》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传》曰:「命百官箴,箴王阙失」。
夫古之圣帝明王,衮职不云无阙,而欲补其阙。
王政不云无阙,而欲箴其阙。
大哉言乎,此亦陛下闻阙失之意也!
臣终请以《春秋》明之。
谨按鲁庄三十年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明年三筑台,圣人书以恶之,谓其不畏天戒而劳民也。
今天变屡见,而土木之役踵相蹑,怨讟嗷嗷,口众我寡,台谏不敢指陈,侍从不敢睥睨,陛下居渊涓蠖密之中,必不尽知也。
陛下天资仁俭,岂肯知而不戒耶?
臣又闻道路之言,诸军阴遣悍卒,白昼于市井捉人,手执挺以度人长短,有及则者即三数卒拥入军中,谓之拖军。
怨愤之声,所不忍闻,士民相戒,不敢入市。
辇毂之下,有此冤抑,况千万里之外乎?
臣又闻陛下即位之初,大赦天下,文臣自承务郎以上各转一官,斯言一传,天下鼓舞。
今乃以一人之言,格二百员朝请大夫转行之命。
夫议赦之日,知其太滥,削之可也,勿许转行可也。
大赦已行,方以为滥而格之,失大信于天下,复有大于此者乎?
《传》曰:「主贤臣直」。
《语》曰:「邦有道,危言危行
邦无道,危行言孙」。
夫非主之圣则臣不容直,非邦有道则言不敢危,惟陛下上法,留意裁择(《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七。又见《宋史》卷三七四《胡铨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六。)
「劄」下原有「典」字,据文意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