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和叔崇禽声放言 南宋 · 王柏
 押词韵第三部
天以鸟鸣春,鸟声不敢止。
天以人鸣道,斯人其可已。
尔鸟固无知,喧啾亦何利。
鼓弄枝头晴,澜翻林外起。
不学九皋鸣,声闻可止此。
不学千仞翔,一鸣来瑞世。
古以鸟名官,列职有理致。
只有归去兮,陶公不尔愧。
人岂不如鸟,鸣则震天地。
不鸣千圣传,则鸣千古事。
诗翁莫浪鸣,文武道未坠。
百舌吟 元末明初 · 胡奎
众鸟皆一舌,尔鸟百舌声关关,青春白日鸣花间。
绿窗佳人怨离别,脉脉閒愁向谁说。
东家鹦鹉锁金笼,让尔百舌当春风。
哀大鸟 明 · 朴祥
 出处:讷斋先生别集卷第一
菟裘之西,苍髯高峙。
有鸟来巢,卵化三子。
始黄口之鷇勃,终雪衣之习飞。
初若翩于寻丈,忽欲凌乎希夷。
状窈窕而可观,声浏湸而宜闻。
背鸿鹄而不伴,岂燕雀之为群。
昼啄平芜,夜宿旧林。
同双凫之往来,异沙鸥之浮沈。
我怜衣雪,朝夕出看。
乃命童子,以戒机关。
诧健翼之无羁,抱明心而自适。
吾爱尔之轩昂,拟青田之神鹤。
如何不惧,浪游泽国。
虞人备机,知撮偏塞。
童子惊告,大鸟被攫。
争触手而拔毛,染红血于缟衣。
顾六翮之已摧,向九霄而含悲。
余谓大鸟,何至此极。
即呼苍头,往救其急。
叱咤取来,畜我中庭。
羽毛雕尽,呜咽吞声。
背秋风而蹭蹬,堪忍饥而休啄。
安知万里之禽,遽见两手之得。
天耶人耶,尔鸟何愚。
毕戈网罗,旁罗以候。
尔自就罹,余又谁尤。
尔不闻蓬莱千仞,海上一碧。
绝人间之机事,淡方壶之风月。
琅玕肉芝,可以疗饥。
嗟尔大鸟,尔胡不归
昆崙玄圃,阆月梧桐。
世网不到,但见灵踪。
天禾玉梅,可以得唼。
嗟尔大鸟,尔胡不适。
又不闻刚风世界,去天一握。
神雀逍遥,养其气力。
虽有缯缴,尚安得施。
嗟尔大鸟,尔胡不之。
大鹏图南扶摇羊角
万里凌风,六月一息。
枪榆斥鴳,仰见奚及。
嗟尔大鸟,尔胡不若。
谩要肥而贾祸兮,得无愧于鸑鷟。
卷道德于覆巢之邦,乃哲人之炳几。
尔既有羽毛之美,胡不卷而避机。
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物之有材,祸之所会。
蚌之剖兮以珠,之伐兮以食。
笼鹦鹉者以语,鞲鹰隼者以抟。
苟自安于不材,庶可终乎天年。
栎社老而免斧,鹪鹩小而能全。
天胡畀汝以美质,又胡不与其所安。
然则乃何,吾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凤凰翔于千仞赋弘文馆月课代人作) 其一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出处:东岳先生集卷之二十五
惟阴阳之播气纷万品之坱圠,虽偏塞之有间亦和粹之或得。
伊羽物之孰灵,有千仞之仁鸟。
应朱火之淳精,挺藻丽之嘉表。
苞以九而寓体,像有六而施形。
焕五文之非常,懿七德之咸并。
虽同族于二足,固著号于四灵。
察存亡而识机,审动止以适宜。
岂贪饵以贾祸,不妄集以致危。
矫逸翰而轻举,奋脩翮而遐逝。
离人寰之迫阨,穷天步以高厉。
政何秽之敢降,德必盛而后臻。
卓长往于衰时,翩下翔于昌辰。
御帝图于轩辕,授天符于放勋
入金天而纪官,遇重华司晨
鸣西伯之岐下,萃成后之紫庭。
仁化之感召,实旷代之休祯。
遂驯扰于池隍,或栖跱乎郊牧。
怀圣神而徘徊,缤众鸟之奔属。
慨世降于春秋,哲王伏而不出。
坠涂炭于生民,角雄雌乎战国
俗幽昧而俇攘,曾何可以少留。
去望望之若浼,猋振迅以浮游。
忽悠远而逾迈,不获世之尘滓。
朝鼓翅乎昆丘,夕刷翎乎弱水
竹林之练实,渴玉池之清波。
歌积石之琼树,舞风穴之丹霞。
绝云蜺之杳冥,薄层霄之峥嵘。
俯而视乎四海,陋天下之不清。
仲尼之时圣,而无位则不假。
终旷荡而纵适,块独戾乎寥廓。
邈仙翼之谁附,渺不见其所如。
伟兹禽之令美,谅出处之道俱。
望昭代而必来,与矇俗乎自疏。
荐鲁觞而奚乐,乘卫轩其非荣。
志皎皎之无累,意迢迢之何营。
蘧与国而卷舒,孔随时而行藏。
圣脩德而就閒,贤避世而含光。
式慕义而顺理,保厥美以抑扬。
托彩质于帝乡,韬锦章于神区。
彼弋者之何慕,尚虞人之安谋。
尔鸟之可狎,又何异乎燕雀。
阅万祀而高蹈,是就已之不屑。
蹇见治而隐乱,展君子之一则。
寔先儒之格论,譬气像于浴沂。
普天壤以泛观,又何物之可仪。
嗟三百有六十,何巨细之多种。
惟灵智而神德,请归之于仪凤。
戏答三禽言 其一 清 · 李栽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密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非非复非非,问汝何事最非非。
世道人情多错误,是未必是非不非。
最灵颠倒犹如此,尔鸟何知若有知。
老支离,老支离,世间忧患何多歧
上古人乐跻寿域,季世人思死无知。
嗟尔亦岂解人意,春风日日鸣声悲。
晓行田间闻禽言感作壬午 清 · 祁寯藻
 出处:䜱䜪亭集卷四
插禾,今年雨多,官道成河
行人踟蹰不敢过,回马践我陇上禾。
践我陇上禾,食我场中
麦食令马肥,新苗蹂躏将奚为。
年年耕田傍官道,割麦插禾不得饱,底用空言闻尔鸟
物藏 清 · 姚燮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复庄诗问卷三十二
物藏天意逸,秋去客心平。
转觉海山阔,都蠲萧瑟声。
寂林能守梦,落日未妨情。
尔鸟巢无恙,查查为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