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王楼村先生十三本梅花书屋图为其曾孙少林癸丑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三十六
十三本梅绕书舍,楼村梦久传佳话。
我昔曾读初白诗,知是鸿胪禹鼎画。
今遇文孙始见之,三尺素缣色不坏。
绿萼六株红七株,屋后屋前各分界。
恍游雪夜红罗亭,不作月明缟衣怪。
楼村本是梅花仙,百花头已符灵篿。
一十三本是何兆,其应当在世泽延。
十八公介圭锡,一束策蕊榜悬。
易于赐粒三十六,三刀作州兴吕虔
讯之占梦历有据,披图可悟祥徵先。
君家故事吾能说,文采风流自古昔。
巾箱家学七叶中,人人有集光史册。
墨宝况蓄高曾书,二十七人总名迹。
所以琅琊族望高,马粪香过龙涎炙。
即如此图失楚弓,复有后贤返赵璧(图已失去,少林重购得之)
足知继起代有人,还似乌衣世裾屐。
呜呼,魏徵宅费官钱赎,梁公像向武襄鬻。
几家故物能长留,守器今推王氏独。
此屋虽迟筑室谋少林拟彷图作屋以实之),此梅已协植槐卜。
驻云飞 明 · 沈鲸
 出处:六十种曲 双珠记 第二十六出
天意迢迢。
儆戒吾皇示象昭臣惟北斗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所系不为不重。昨日呵。
失此枢机。
曜乱却经常道。
嗏。
占候费推敲。
未知何兆
因变研几。
灾异应非小。
伏愿修禳弭祸苗。
燮理阴阳气自调。
三十二初度次日书怀 清 · 曾国藩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曾文正公诗集卷三
男儿三十殊非少,今我过之讵足欢。
龌龊挈瓶嗟器小,酣歌鼓缶已春阑。
眼中云物知何兆,镜里心情只独看。
饱食甘眠无用处,多惭名字侣鹓鸾。
云甥晬日。述一诗与其父母丁未 清 · 南有容
 出处:䨓渊集卷之二
李生幼子丁未晬,晬盘百种华且盛。
执书荣贵执丝寿,世俗视此卜儿命。
四座无哗且环观,尔何执乎执豆饼。
不书不丝是何兆,父母不乐我独庆。
说文称豆谷之美,又言饼者食之足。
谷美食足可延年,老寿富乐神其告。
自古文字忧患首,儿不执书其知矣。
上古无书天下治,未闻去食民不死。
所以邹圣论王道,必自不饥不寒始。
吾谓万民执豆饼,然后方称天下理。
十二时 明 · 王玉峰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六十种曲 焚香记 第十六出
旦上:终朝生懊恼。谩自嗟排还到。
堆上淹煎。砌成潦倒。
喘吁吁气馁形消。未卜死生何兆
公仪休焚机赋(以政者为理敦俗为韵) 中唐 · 张仲素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四
物有资于利用。则机之功也可录。
初离立以待时。竟开张而济俗。
言念鲁相。温其如玉。
览下妾而献艺。将自家而窒欲。
克勤克俭。诚君子之息机。
焚如弃如。示小人之止足。
酌其妙也。得而言者。
斯以明贵贱。正儒雅。
龙梭勿用。犹悬素壁之隅。
星石曾支。尚在绿窗之下。
懿其以彼火烈。彰兹行危。
谅舍之而是警。非敝之而改为。
鼓钟于宫。觉前言之嘉喻。
劳薪用爨。嗟彼世以方知。
惟此政经。必资辅理。
伤抱布之趋来。异断机之所拟。
燎枯木以烟散。畅清音而风美
迢迢之象。远在于天。
札札之声。不杂于耳。
且怀柔之理。文归不竞。
何兆庶之浅深。在仁知之游泳。
道自绝于瑕玷。庆旁作乎龟镜。
丝麻不绩。而家乃致于肥。
煨烬未除。而邦巳闻其政。
是知重为轻根。旨远道敦。
息邪赢于高位。澄细流于上源。
虽屡空于衣褐。实垂裕于子孙。
贫坑说送傅公济 北宋 · 吕南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七一、《灌园集》卷一八
世有贫坑,其名甚古,而其地日新。
相传上皇之时,曾未有此,疑其帝鸿以后稍陷而倾。
经延秦汉,乍虚乍盈,而莫可填。
坑之所在,非远非近,非幽非显。
谓之并包,而不贮谷帛金珠;
谓之偏发,而周匝天下皆见。
非广也,而无边;
非深也,而无底;
非尽焚也,而长焦熬;
非尽淖也,而长濡滞;
无封疆限禁,而在者不容轻逸;
无王长啸结,而来者不悟其多;
无舜禹之德化,而土风自俭陋;
战国之从衡,而事务自勤烦。
人之堕其中者,辄失故态,昔之辩者反哑,前之勇者成怯,身虽大贤而不必见尊,先虽甚贵而不必见畏。
盖有一人堕焉,而家随之者矣,未见家堕而身独免者也。
盖有未堕而忧虞者矣,未见已堕而欢欣者也。
是故智者蕲避而愚者以为讳,为人上者惩此以勤政,为人长者指此以戒祸,恶之如鼠,防之如虎,而堕者犹纷纷而莫胜数。
由今而论坑之所受,可谓盛矣,而盛不害乎穷。
嗟乎,天岂不仁乎,奈何兆此以梏民于穷也?
或曰,人而已矣,天何预焉?
然则何以蕲避而有免者耶?
虽然,已堕而终能脱去者,可谓得天人之助矣。
顷余适堕之初,正见公济随其父亨甫占次于其间,则交参居游以数年,尝相悲矣,而未知所以相安。
顾视圜坑之人,莫非失意,而各能以力仅济于衣食,唯儒其名者独艰焉,则又蹙然而推咎曰:坑之山川固不利于儒乎?
坑之鬼神固不祐于儒乎?
今又其文章笔墨为之祟欤?
俄而亨父惛兮茫然,若寝寐之回,然望西以奋。
时则以为若人也,奋而已矣,今且焉往而非坑乎?
未几,亨甫震其欢声,殷然若在云表,坑人惊而索之,莫得见者,徒觉其音辞畅亮,舒愉而已。
于是始知亨父脱迹此坑,而莫余告也。
皆曰:「亨甫贤哉,谓之得助于天人,不亦宜乎」?
方是之时,公济亦轩轩西首,且言:「贫坑之毒也,吾儒谓之威极,而浮屠人谓之地狱,今吾父幸脱去,吾家既随之。
然我将佐吾父,去之必远,无使两耳复闻坑之呻吟,以动吾心」。
余于是而羡焉,为之歌魏《硕鼠》之诗送之曰:「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曰:公济乎勉之!
为我谢亨甫,吾愧无以从公游,然相悲之言从是息矣。
宋故荆南府朝散杜公墓碑绍兴二十九年六月 南宋 · 杜建道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九
公讳师伋,字彦思,其先出于京兆杜陵
后以公曾伯祖衍以丞相祁国正献公致政居南京,由是公之祖考咸葬焉。
杜氏自周为西汉御史大夫,预为晋当阳侯唐兴,相者十有一,佑以丞相封岐国安简公
逮皇朝,世有显人,子孙禄仕,不绝如线。
公曾祖术,皇工部尚书
曾祖妣乌氏乐寿县
孟氏,仙游县
祖咨,皇金紫光禄大夫
祖妣郝氏,建安郡太夫人
考总,皇右通议大夫、知棣州、兼滨德博州都巡检使
妣李氏,丞相昉之孙女,初封崇德县君,累赠硕人
妣路氏,累封太硕人
大观中,以通议初遇郊恩荫补将仕郎,试中经义刑法,授汾州司法参军
未之官,丁崇德君忧。
服除,授河中府士曹掾户曹
方及考,以郭刺史列荐,易陕州司仪曹事,以举主升从事郎、知怀州修武县
仅两考,丁通议忧。
服阕,以举将十有七人改右宣教郎、知池州建德县
左迁监兴国军酒税。
右通直郎、充江南东路提举常平茶盐司干办公事
右奉议郎,以右承议郎通判宣州,改通判吉州
代还,转右朝奉郎通判澧州
未赴间丁继母路太硕人忧。
服除,通判荆南军府,转右朝散郎
绍兴二十有九年五月十有八日,感疾卒于临江私第之正寝,享年七十有四。
公性正直严毅,恬于仕进,以廉俭自守,不阿媚以取容。
未游前三月,公梦天书自空而下,云已收入而今门下须存务戌癸卯故芽,其字如紫微枝干,色红润,皆截成六七寸长,编结成字,排列如槛,围中似存牡丹根株,初未知何兆也。
逝前三夕,天庆道士单惟简,梦公大霄皇房之职云,此天之内府也,主人间功过,须正直而无私者。
及公逝之日一更,实辛未戊戌时,盖梦已先告终之期矣。
公娶参知政事盛度之孙、右朝散郎坚之中女,累封安人,先公一岁卒。
子男二人:长建道,前嘉兴簿;
次澥,举进士
孙男三人:长奕世、安世,皆未冠;
次康世,尚幼。
孙女三人:长已笄,次二尚幼。
是年六月十有四日,葬于临江军城南筠山盛安人之茔。
建道直书其事,以纪其岁月。
如公官业行义,别具行状,以俟贤士大夫熟知先公之行事者,为之志铭。
按:江西省博物馆藏拓片。
小年二首 其二 壬寅 当代 · 幻庐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邮传生肖出奇谭,邪魅跳踉兔脸蓝。
不管冥冥主何兆,平安二字启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