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启钥玉匙 明 · 权好文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松岩先生续集卷之六
神明舍兮自寂,诚意关兮难窥。
问八德兮几重,喜义路之坦夷。
锁玄钥兮久未通,有所启之玉匙。
展也活敬之工夫,可指圣域而高追。
人禀生于帝炉,得无瑕之秉彝
惟四端五常之固有,信纯粹而非𥻿。
众暴弃而自退,悯人心之惟危。
在君丁胡不慥慥,主于一而兢持。
顾诚意之一关,判人鬼之有岐。
俨真实而无妄,岂容累乎毫私。
谅正心之妙功,寔明德之在玆。
然关键兮坚完,孰洞开而直驰。
伊欲启夫斯钥,舍夫敬何能为。
宜收心而操存,恒造次之慎思
念常在于精一,志何弛于箴规。
用此敬而为匙,宛琢玉之无疵。
叩玄关而一辟,庶升堂之无疑。
岂但窥室家之好,亦可得阃隩之窥。
竟触处之洞然,至屋漏而不欺。
赫然虚室之生白,可爰居而栖迟。
透得此关兮可乐,顾其中无偏无陂。
灵台四通,天君俨然而拱垂。
安宅久旷,曾入此室,处者伊谁。
顾金钥之载启,信玉匙之所资。
噫斯关之出入,分圣狂之通逵。
谁能由义门而正就,卒混然安而行之。
慨末学莫知向方,信奔走之狂痴。
纷擿埴而冥行,失九容而猖狓。
昧修正之大要,舍八道之根基。
故关掩兮无人,正路荒兮久遗。
余早志于八室,奉一心而为师。
恐彼千里之谬,始由于差之毫釐。
望天君之阊阖,致诚一而自治。
未达一间,慕颜氏之庶几。
洞开重门,钦宋帝之格辞。
冀一至乎仁宅,恒笃恭而不疲。
阍人之排余,铭玉匙而勤斯。
铭曰:心之体危且微,主以一贵不移。
敬则吉怠则隳,匙之用一何宜。
先入关中吾所希,谁与归陈布衣。
披襟楼乾隆癸巳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三
书楼临晴空,四邻骋望通。
披襟向所颜,寥廓豁心胸。
我怀入秋月,我袖延春风。
然而不在斯,后乐先忧中。
虑惟周万民,尊敢恃九重。
宋祖门洞开,意实与彼同。
试泉悦性山房作歌乾隆甲寅 清 · 弘历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九
垂枝下倚立石,宛转天然门洞开(山房前景如是)
入门山房朴且閟,试泉悦性久额斋。
泉固自古突,性乃随时怀。
略沾继望方寸中(初旬三次之雨田中藉以沾润跸途阅视少觉慰怀然犹须继泽方能深透日前云势颇厚而未获霈膏来此试茗安能怡悦),安能怡豫试茗杯。
壁间题句亦屡矣,羞看昔往仍今来(每岁来此率有题咏书悬壁间阅之亦多望雨之句此来犹殷望泽拈毫祇增惭恧)
岭西道仪门 晚清 · 方浚师
对联 出处:蕉轩随录
门洞开,要事事勿负寸心,方称良吏;
高山仰止,莫矜矜不持一石,便算清名。
狮子岭十八盘 清末 · 谭宗浚
 押词韵第十六部
奇峰欲干天,失势忽斜落。
弯环疑互缠,奋击起相搏。
万叠凭巑岏,一条开荦确。
望中见纡郁,意外出巉恶。
怪棱低钩衣,仄势怒齿索。
兹为入山路,有似门启钥
微生寄舆夫,喘息不敢作。
登顿愁趼疲,窥觑虑魂弱。
不信人世间,坦途尚清廓。
遥见青林端,秃当响檐铎。
知有梵宇崇,盘空横岝崿。
五十自述诗之二 其三 1923年 清末至民国 · 罗庶丹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湖海残生虎口馀壬子复返,客琼州,办理琼崖民政。癸丑复由琼返,在省署长内务。都督兼民政长胡汉民袁世凯所忌,解职,由陈炯明继任,即兴师讨袁。袁嗾龙济光率师攻军有内应者,发巨炮遥击督署,余亦逃出,避居陈景堂家。陈军与龙军争夺城北观音山,激战两昼夜,枪声如连珠不绝。陈宅距山不半里,屋后窗镜中流弹皆洞穿。席地而卧者历三日,脱身乘广九火车走香港。车抵九龙,海关已先得龙济光电,请派警严查由广至九之客。有形迹可疑者百数十人,皆驱至海关署,余亦与焉。税司逐一询问,分别去留。留者仍由原车送回广州。最后至余,疑为粤东官吏。余力辩其非,出名刺示之,印有广东法政学堂字样,且搜提筐中除单夹衣两袭、纸币数十张、银毫十馀元、佛教圣典一册,外无他物,身上亦只纸烟、火柴、名刺等件,乃许其往港,然已受半日拘留刑矣。后闻由原车送回广州者,被龙督捕杀十馀人,同志诸君皆陆续来港,集议收复省城香港总督因龙督之请,有允将民党引渡之说,诸同志遂分投海外,余与徐杨君变姓名,逃沪上。后徐杨君返甘肃,余独回湘。冬十一月漫游澧州,途中小轮舟触石破,几沉没。甲寅夏回省时,舟又遇险,得一帆船来获救。十月至沪上,将往广东谋进取,探知事未可图,乃访友人黄笥腴于福建,郁居连江县署,六阅月而后返;),黄巾又扰野人居乙卯六月初,余自归,甫月馀,又遭盗劫一次;)
伤心折肋罹徽索(是夕,闻东厢打门声,余即惊起,先将老小安置一室,并呼仆人起,亲开大门,令由菜园逃出呼救。旋将室中箱柜启钥,燃灯以待。盗始破门蜂拥入,余方手水烟管,立中庭,从容谓群盗曰:“尔等不过为钱而来,我并非有钱人,不信请入室搜查,随意持去可也。”时盗入室者仅十馀人,默不答一言,惟各持竹木棍,向余围扑。突有一棍直戮余左眼内角,始仆,复丛殴之,时已血流被体不能声。盗始奔入内室,而犹有一盗以绳缚余手,曳置桌下。盗去后,始知丙弟因为余解围,亦被重伤;父母家小幸无恙。余已呕血升许,舁至床上,不能转侧,得乡老陈君华山觅草药和酒捣汁啖之,以馀渣为余按摩遍身,始知痛不可耐。次晨便血数升,皮肉坟起作紫黑色,而咳血时最为痛苦。姜咏洪、杨诚庵李石渠诸亲友在城闻耗,特延红十字会西医至排山为余施治,医言左肋骨已折二条,须舁至医院或其附近,以便随时诊视。乃舆至诚庵寓中就医,二月馀始全愈;⑷余家世居望城坡辛丑迁居排山白石山房,安居十馀年,地极幽静,颇有山林之乐。民初连被盗劫二次,不能安其居,乃于乙卯冬与炳弟奉堂上二老仍迁居望城坡市;),避地移家奉板舆⑷。
月上樱桃白傅白居易有感月悲逝者诗,即悼亡之作也。内子杨杰字叔珊,以戊午六月初十卒于排山白石山房,时值张敬尧督湘,驿路被兵骚扰,先母率妇孺避居排山,先父及余兄弟等尚居望城坡市;),风摧桩树泣皋鱼庚申春正月十八,先父听翁府君望城坡住宅无疾而终,寿六十有八。时全家老小及李氏妹咸在侧,独余是日在省城福湘学校开课,午后驰归,已不及见矣,痛哉;⑺丙辰以后,原充本省议会秘书长戊午春张敬尧入,议会播迁,余亦辞职。为菽水计,勉任商会、师范、福湘各学校国文、历史教习。)
居丧讲学原非礼,勉为诸生诏读书⑺。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