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文帝劝学行礼表 隋 · 柳昂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五
臣闻帝王受命,建学制礼,故能移既往之风,成惟新之俗。
魏道将谢,分割九区,关右、山东,久为战国,各逞权诈,俱殉干戈,赋役繁重,刑政严急。
盖救焚拯溺,无暇从容,非朝野之愿,以至于此。
晚世因循,遂成希慕,俗化浇敝,流荡亡反。
自非天然上哲,挺生于时,则儒雅之道,经礼之制,衣冠民庶,莫肯用心。
世事所以未清,轨物由兹而坏。
伏惟陛下禀灵上帝,受命旻天,合三阳之期,膺千祀之运。
往者周室颓毁,区宇沸腾,圣策风行,神谋电发,端坐廊庙,荡涤万方,俯顺幽明,君临四海。
择万古之典,无善不为,改百王之弊,无恶不尽。
至若因情缘义,为其节文,故以三百三千,事高前代。
然下土黎献,尚未尽行。
臣谬蒙奖策,从政藩部,人庶轨仪,实见多阙,儒风以坠,礼教犹微,是知百姓之心,未能顿变。
仰惟深思远虑,情念下民,渐被以俭,使至于道。
臣恐业淹事缓,动延年世。
若行礼劝学,道教相催,必当靡然向风,不远而就。
家知礼节,人识义方,比屋可封,辄谓非远(《隋书·柳昂传》)
劝学行礼诏开皇三年四月丙戌 南北朝末隋初 · 杨坚
 出处:全隋文卷一
建国重道,莫先于学,尊主庇民,莫先于礼。
自魏氏不竞,周、齐抗衡,分四海之民,斗二邦之力,递为强弱,多历年所。
务权诈而薄儒雅,重干戈而轻俎豆,民不见德,惟争是闻。
朝野以机巧为师,文吏用深刻为务,风浇俗敝,化之然也。
虽复建立庠序,兼启黉塾,业非时贵,道亦不行。
其间服膺儒术,盖有之矣,彼众我寡,未能移俗。
然其维持名教,奖饰彝伦,微相弘益,赖斯而已。
王者承天,休咎随化,有礼则祥瑞必降,无礼则妖孽兴起。
人禀五常,性灵不一,有礼则阴阳合德,无礼则禽兽其心。
治国立身,非礼不可。
朕受命于天,财成万物,去华夷之乱,求风化之宜。
戒奢崇俭,率先百辟,轻徭薄赋,冀以宽弘。
而积习生常,未能惩革,闾阎士庶,吉凶之礼,动悉乖方,不依制度。
执宪之职,似塞耳而无闻,莅民之官,犹蔽目而不察。
宣扬朝化,其若是乎?
古人之学,且耕且养。
今者民丁非役之日,农亩时候之馀,若敦以学业,劝以经礼,自可家慕大道,人希至德。
岂止知礼节,识廉耻,父慈子孝,兄恭弟顺者乎?
始自京师,爰及州郡,宜祗朕意,劝学行礼(《隋书·柳昂传》)
抱遗老人空江吹笛小像 晚清 · 蒋曰豫
一声两声秋自语,搀来朴树湾头雨。
歍歍咽咽背镫成,黯黯茫茫水乍生。
锦窝聊落《梅花弄》,几叠如传《黍离》痛。
乐府嬉春宛转情,玉山品月承平梦。
我欲理此曲,曲短愁复那。
铁龙铁龙可奈何,人生哀乐由来多。
不见平章秘密歌天魔,何况垂杨垂柳千里催明驼。
当筵捉换琵琶抱,头白天涯泪更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