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春秋左氏传》后序 西晋 · 杜预
 出处:全晋文卷四十三
太康元年三月,吴寇始平,余自江陵襄阳,解甲休兵,乃申抒旧意,修成《春秋释例》及《经传集解》。
始讫,会汲郡汲县有发其界内旧冢者,大得古书,皆简编科斗文字
发冢者不以为意,往往散乱。
科斗书久废推寻,不能尽通。
始者藏在秘府,余晚得见之。
所记大凡七十五卷,多杂碎怪妄,不可训知。
《周易》及《纪年》最为分了。
《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别有阴阳说而无彖象文言系辞,疑于时仲尼造之于鲁,尚未播之于远国也。
其《纪年篇》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无诸国别也。
唯特记晋国,起自殇叔,次文侯昭侯,以至曲沃庄伯
庄伯十一年十一月鲁隐公之元年正月也。
皆用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编年相次。
晋国灭,独记魏事,下至魏哀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记也。
推校哀王二十年,太岁在壬戌是周赧王之十六年秦昭王之八年韩襄王之十三年赵武灵王之二十七年楚怀王之三十年燕昭王之十三年齐湣王二十五年也。
上去孔丘卒百八十一岁,下去今太康三年五百八十一岁。
哀王于《史记》,襄王之子,惠王之孙也。
惠王三十六年卒,而襄王立
十六年卒,而哀王立
古书《纪年篇》,惠王三十六年,从一年始至十六年,而称惠成王卒,即惠王也。
疑《史记》误分惠成之世,以为后王年也。
哀王二十三年乃卒,故特不称谥,谓之今王,其著书文意,大似《春秋经》,推此足见古者国史策书之常也。
文称鲁隐公邾庄公盟于姑蔑,即《春秋》所书邾仪父,未王命,故不书爵。
仪父,贵之也。
又称晋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即《春秋》所书虞师、晋师灭下阳,先书虞,贿故也。
又称周襄王会诸侯于河阳,即《春秋》所书天王狩于河阳,以臣召君,不可以训也。
诸若此辈甚多,略举数条,以明国史皆承告据实而书时事。
仲尼修《春秋》,以义而制异文也。
又称卫懿公及赤翟战于洞泽,疑「洞」当作「洞」,即《左传》所谓荧泽也。
齐国佐来献玉磬纪公之嶭,即《左传》所谓宾媚人也。
诸所记多与《左传》符同,异于《公羊》、《谷梁》,知此二书,近世穿凿,非《春秋》本意审矣。
虽不皆与史记尚书同,然参而求之,可以端正学者。
又别有一卷,纯集疏《左氏传》卜筮事,上下次第,及其文义,皆与《左传》同,名曰《师春》,「师春」似是钞集者人名也。
《纪年》又称,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仲壬崩,伊尹放大甲于桐,乃自立也。
伊尹即位,太甲七年,太甲潜出知桐,杀伊,乃立共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而中分之。
《左氏传》伊尹太甲而相之,卒无怨色,然则大甲虽见放,还杀伊尹,而犹以其子为相也。
此为大与《尚书》叙说太甲事乖异,不知老叟之伏生,或致昏忘,将此古书亦当时杂记,未足以取审也。
为其粗有益于《左氏》,故略记之,附《集解》之末焉。
湖南监司贺正 其二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九、《云溪居士集》卷二七
臣某言:伏以岁月更端,乾坤交泰。
备汉仪而讲礼,罄禹迹以来王。
臣某诚驩诚抃,顿首顿首。
恭惟皇帝陛下正位居中,体元建极。
迈文声而继志,扬武烈而增华。
神化难名,尽帝王之能事;
天临无外,得夷夏之欢心。
丕御治朝,肇修元会。
万邦玉帛,光昭侯伯之勤;
四海图书,奄有山河之大。
臣叨分使指,属远朝班,莫趋魏阙以称觞,徒效尧封而祝寿。
臣无任。
校定师春书序 北宋 · 黄伯思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六、《东观馀论》卷下
承议郎行秘书校书郎黄某所校雠中《师春》五篇,以相校除复重,定著三篇。
篇中或误以「梦」为「󶲣」,以「放」为「依」,如此类者众,颇㨵,皆已定,可缮写。
晋太康二年汲郡民不准盗发魏襄王冢,得古竹书凡七十五篇。
晋征南将军杜预云:「别有一卷,纯集《左氏传》卜筮事,上下次第及其文义皆与《左传》,同名曰《师》。
似是钞集人名也」。
今观中秘所藏《师》,乃与说全异。
云纯集卜筮事,而此乃记诸国世次及十二公岁星所在,并律吕、谥法等,末乃书《易》象变卦,又非专载《左氏传》卜筮事,繇是知此非所见《师》之全也。
记汲冢它书中有《易阴阳说》,而无《彖》《系》;
又有《纪年》,记三代并晋魏事。
疑今《师》盖后人杂钞《纪年》篇耳。
云《纪年》起自夏、商、周,而此自唐虞以降皆录之;
云《纪年》皆三代王事,无诸国别,而此皆有诸国;
云《纪年》特记晋国,起殇叔,次文侯昭侯,而此记晋国世次自唐叔始。
是三者又与《纪年》异矣。
及观其纪岁星事,有「杜征南洞晓阴阳」之语,繇是知此书亦西晋人集录,而未必尽出汲冢也。
然臣近考辨秘阁古宝器有《宋公䜌餗鼎》,稽之此书,䜌乃宋景公名,与鼎铭合,而《太史公记》及它书皆弗同。
繇是知此书尚多古事,可备考證,固不可废云。
谨第录上。
跋师春书后 北宋 · 黄伯思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八
杜预记汲冢书有云:「别一卷纯集疏《左氏传》卜筮事,上下次第及其文义皆与《左传》同,名曰《师春》,师春似是钞集人名也」。
仆近于馆中求《师春》观之,乃与杜说全异。
杜云纯集左传卜筮事,而此乃记诸国世次及三十八公岁星所在,并律吕、谥法等,末乃书《易》象变卦,又不专载《左氏》卜筮,繇是知其非元凯所见《师春》也。
然杜记汲冢他书中有《易阴阳说》而无《彖》、《系》,又有《纪年》三代并晋魏事。
疑今《师春》盖后人杂钞冢书《纪年》等篇耳。
然杜云《纪年》起自夏商,而此自唐虞以降皆录之;
杜云《纪年》皆三代王事,无诸国别,而此皆有诸国;
杜云《纪年》特记晋国,起殇叔,次文侯昭侯,而此记晋国世次自唐叔始,不特起于殇叔
则三者又与《纪年》异矣。
及观其书岁星事,有「征南洞晓阴阳」之语,乃知此书亦西晋人集录,而未必尽出汲冢也。
然多古事,可备考證,固不可废云。
政和癸巳岁十一月初吉,借睢阳滕子济本传。
会稽黄某长睿父书。
按:《东观馀论》卷下,津逮秘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