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与东宫官属令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十九
威明昨宵奄复殂化,甚可痛伤!其风韵遒上,神峰标英,千里绝迹,百尺无枝,文辩纵横,才学优赡,跌宕之情弥远,濠梁之气特多,实俊人也!一尔过隙,永归长夜。金刀掩芒,长淮绝涸。去岁冬中,已伤刘子;今兹寒孟,复悼王生。俱往之伤,信非虚说。
令旨解二谛议 其二十一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一
司徒从事中郎王规咨曰:未审真俗既不同,岂得相即之义?令旨答:圣人所得,自见其无;凡人所得,自见其有。见自不同,无妨俗不出真外。
与湘东王令悼王规(大同二年) 南梁 · 萧纲
出处:全梁文卷九
威明昨宵奄后殂化,甚可痛伤,其风韵遒上,神峰标映,千里绝迹,百尺无枝,文辩纵横,才学优赡,跌宕之情弥远,濠梁之气特多,斯实俊民也。一尔过隙,永归长夜,金刀掩芒,长淮绝涸。去岁冬中,已伤刘子,今兹寒孟,复悼王生,俱往之伤,信非虚说(《梁书·王规传》,又《南史》二十二。)。
法宝联璧序 南梁 · 萧绎
出处:全梁文卷十七
窃以观乎天文,日月所以贞丽;观乎人文,藻火所以昭发。况复玉毫朗照,出天人之表;金牒空解,生文章之外。虽境智冥焉,言语斯绝;咏歌作出焉,可略谈矣。粤乃《书称汤诰》,篇陈梦说。昔则王畿居亳,今则帝业维扬功施天下,我之自出。岂与姚墟石纽,谯城温县,御龙居夏,唐杜入周而已哉!皇帝垂衣负衣,辨方正位,车书之所会同。南暨交趾,风云之所沾被;西渐流沙,武实止戈。秉宜生之剑,乐彰治定;减庖牺之瑟,相兼二八。知微知彰,将称四七;如貔如虎,宁俟容成。翠屋之游,广成石室之会。故以宗心者忘相,归凭者常乐。昔转轮获法,南宫有金龙之瑞;梵天请道,东朝开宝盖之祥。尽善尽美,独高皇代。古者所以出师入保,冬羽秋签。实以周颂幼冲,用资端士;汉盈末学,取凭通议。《大传之论孟侯》,《小戴》之谈司业。山川珍异,俟郊迎而可知;帷幄后言,藉垦田而求验。以今方昔,事则不然。我副君业迈宣尼,道高启筮之作。声超姬发,宁假卞兰之颂。譬衡、华之峻极,如渤、澥之波澜。显忠立孝,行修言道;博施尚仁,动微成务。智察舞鸡,爻分封蚁;爰初登仕,明试以功。德加三辅,威行九流。董师虎据,操铍蝉冕。律乡沈济,物仰平分之恩;沂岱邛岷,民思后来之政。陈仓留反裘之化,淮海高墨帻之声。威渐黄支,化行赤谷。南通舜玉,北平尧柳;朝鲜航海,夜郎款塞。然后体道方震,两施云行;汉用戊申,晋维庚午。增晖前曜,独擅元贞;恩若春见,惠如冬日。履道为舆,策贤成驷;降意韦编,留神缃帙。许商算术,王围射谱;南龟异说,东驰杂赋。任良奕基,羡门式法;箴兴琴剑铭自盘盂。无不若指诸掌,寻泾辩渭。重以凤艳风飞,鸾文飙竖。纤者入无经,大者含元气,韵调律吕,藻震玄黄。岂俟取赞彦先,询闻雅主。至于鹿苑深义,龙宫奥说;远命学徒,亲登讲肆。词为宪章,言成楷式;往复王粲,事轶魏储。酬答蔡谟道高晋两,似悬钟之应响,犹衢尊之待酌,率迩者踵武,逖听者风声。是使金坚闭法,宝冥夕梦;无怀不灭,华胥夜感。自非建慧桥,明智剑,薰戒香,沐定水,何以空积忽微,尘贤劫而终现,黍累回干,蕴珠藏而方传。加以大秦之籍,非符八体;康居之篆,有异六爻。二乘始辟,譬马传兔;一体同归,弃犀崇象。润业滋多,见思平积;本有凝邈,了正相因。虽谈假绩,不摄单影;即此后心,还踪初焰。俱宗出倒,莲华起乎淤泥;并会集藏,明珠曜于贫女。性相常空,般若无五时之说;不生烦恼,涅槃为万德之宗。无不酌其菁华,撮其旨要,采彼玳鳞,拾兹翠羽,润珠随水,抵玉昆山。每至鹤关旦启,黄绮之俦朝集;鱼灯夕烂,陈吴之徒晚侍。皆仰禀神规,躬承睿旨。爰锡嘉名,谓之联璧。联含珠而可氦,璧与日而俱升。以今岁次摄提,星在监德百法明门,于兹总备,千金不刊,独高斯典,合二百二十卷,号曰《法宝联璧》。虽玉杯繁露,若傍蒹葭;金台凿楹,似吞云梦。绎自伏枥西河,摄官南国,十回凤官,一奉龙光。笔削未勤,徒荣卜商之序;稽古盛则,文惭安国之制。谨抄纂爵位,陈诸左右:
使持节、平西将军、荆州刺史、湘东王绎,年二十七,字世诚。
侍中、国子祭酒、南兰陵萧子显,年四十八,字景畅。
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彭城刘溉,年五十八,字茂灌。
散骑常侍、步兵校尉、东宫侍南琅邪王修,年四十二,字彦远。
吴郡太守、前中庶子、南琅邪王规,年四十三,字威明。
都官尚书、领右军将军彭城刘孺,年五十五,字孝稚。
太府卿、步兵校尉河南褚球,年六十三,字仲宝。
中军长史、前中庶子陈郡谢桥,年四十五,字国美。
中庶子彭城刘遵,年四十七,字教陵。
中庶子南琅邪王稚,年四十五,字孺通。
宣城王友、前仆东海徐喈,年四十二,字彦邕。
前御史中丞河南褚稚,年六十,字士洋。
北中郎长史、南兰陵太守陈郡袁君正,年四十六,字世忠。
中散大夫、金华宫家令吴郡陆襄,年五十四,字师卿。
中散大夫、琅邪王藉,年五十五,字文海。
新安太守、前家令东海徐离,年六十四,字士缋。
前尚书左丞沛国刘显,年五十三,字嗣芳。
中书侍郎南兰陵萧几,年四十四,字德玄。
云麾长史、寻阳太守、前仆京兆韦棱,年五十五,字威直。
前国子博士范阳张绾,年四十三,字孝卿。
轻车长史南兰陵萧子范,年四十九,字景则。
庶子吴郡陆罩,年十八,字洞元。
庶子南兰陵萧填,年四十,字文启。
秘书丞、前中舍人南琅邪王许,年二十五,字幼仁。
宣城王文学南琅邪王训,年二十五,字怀范。
洗马权兼太府卿彭城刘孝仪,年四十九,字孝仪。
洗马陈郡谢禧,年二十六,字休度。
中军录前洗马彭城刘蕴,年三十三,字怀芳。
前洗马吴郡张孝总,年四十二,字孝总。
南徐州治中南兰陵萧子开,年四十四,字景发。
平西中录事参军、典书通事舍人南郡庾肩吾,年四十八,字子慎。
北中记室参军颍川庾仲容,年五十七,字仲容。
宣惠记室参军南兰陵萧滂,年三十二,字希传。
舍人南兰陵萧清,年二十七,字元专。
宣惠主簿前舍人陈郡谢嘏,年二十五,字茂范。
尚书都官郎陈郡殷劝,年三十,字弘善。
安北兵参军彭城刘孝威,年三十九,字孝威。
前尚书殿中郎南兰陵萧恺,年二十九,字元才(《广弘明集》二十)。
幼训 北周 · 王褒
出处:全后周文卷七
陶士衡曰:「昔大禹不吝尺璧而重寸阴」。文士何不诵书,武干何不马射。若乃玄冬修夜,朱明永日,肃其居处,崇其墙仞,门无糅杂,坐阙号呶。以之求学,则仲尼之门人也;以之为文,则贾生之升堂也。古者盘盂有铭,几杖有诫,进退循焉,俯仰观焉。文王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立身行道,终始若一。「造次必于是」,君子之言欤。
儒家则尊卑等差,吉凶降杀。君南面而臣北面,天地之义也。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道家则堕支体,黜聪明,弃义绝仁,离形去智。释氏之义,见苦断习,证灭循道,明因辨果,偶凡成圣。斯虽为教等差,而义归汲引。吾始乎幼学,及于知命,既崇周、孔之教,兼循老、释之谈,江左以来,斯业不坠,汝能修之,吾之志也(《梁书·王规传》。褒著幼训,以诫诸子其一章云。)。
论狄青不可独当一路奏(四)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二、《余襄公奏议》卷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续资治通鉴》卷四六
臣等各三上劄子,论列狄青等差遣不当事,今闻大臣坚执,不肯更改。臣等近共论岑守素、狄青二事。守素是陛下左右之人,只是才罢皇城司,未当再任,陛下要命令必行,立改差命。其狄青本应有过,当行责降,朝廷惜边将事体,只令依旧任使。大臣不能选择能臣,就委狄青州任,明是差失。臣等累有奏陈,利害甚显,大臣一向遂非,不肯改更初议。缘今日天下之势,最可忧者在戎狄,戎狄之患在陜西,陜西之事安危最急者在泾原。自西事以来,贼人不过一两次犯延州等路,唯泾原自高继嵩、王规累度禦捍得退外,又有好水、定川之败,则贼之意,岂须臾忘此一路也?盖泾原山川广宽,道路平易,边臣制禦不住,可以直图关中。如此形势,安得轻授与人?假如贼人围守镇戎,狄青既是部署,岂得不出救援?青出之后,何人守城?贼若以一二万人与青相拒,却从间道领众直趋渭州,又使何人守备?臣窃闻大臣之议,但欲精选通判。前日尹洙以馆职知州,关中之人,以洙气势尚轻,预忧缓急有事,不能制伏士卒,况可只委一通判小官,安能了事?以此言之,是渭州须别得能臣,与狄青分职勾当,方免朝廷深忧也。陛下欲命令必行,虽左右之人,已授差遣,立有改更;大臣观边上事势如此,不甚忧念,一向遂非,强有论执。是天子之意易回,大臣之偏见难改也。伏乞陛下以安危之意,直谕大臣,令选才望素著之人,委以泾原帅府。若不如此处置,恐后悔难追。
次韵王忠玉游虎丘绝句三首 其一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当年大白此相浮,老守娱宾得二丘(郡人有闾丘公。太守王规父尝云:不谒虎丘,即谒闾丘。规父,忠玉伯父也。)。
白发重来故人尽,空馀丛桂小山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