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禁居丧婚嫁令 东晋 · 晋元帝
 出处:全晋文卷八
《诗》称杀礼多婚,以会男女之无夫家,正今日之谓也。
可一解禁止,自今以后,宜为其防(《晋书·刘隗传》。世子文学王籍之居叔母丧而婚,刘隗奏之,帝下令。)
颜含周丧嫁女议 西晋 · 孔夷
 出处:全晋文
郑玄以未嫁成人降其旁亲,以明当及时者同降。
若嫁有时而遭丧,因丧而降之,非言齐衰之中可嫁女。
学者多昧此旨,非独在今,应见原(《通典》六十,刘隗上言,王籍周丧娶,主簿江启,又言颜含周丧遣女,从事中郎主簿孔夷议。)
王籍等周丧嫁娶议 西晋 · 谢潜
 出处:全晋文
郑玄以为女于成人,逆降亲,及将出者。
昔陈湛以女年过二十,依郑义不责,迁任徐州,不为坐免,久为成比。
若含女未过二十,宜如隗奏;
若谓郑玄说与礼违,当先除而后禁,不宜制未下而责人也(《通典》六十,司直刘隗上言,文学王籍周丧娶妻,从事中郎谢潜议云云。)
王籍等周丧嫁娶议 西晋 · 江启
 出处:全晋文
夫风节不振,无以荡弊俗;
礼义不备,无以正人流。
籍以名门,擢登宾友,不能率身正道,公违典宪,诚是恺悌垂恕,体例宜全。
东阁祭酒颜含,居叔父丧而遣女。
推寻旧事,元康二年,虞浚陈湛各有弟丧,嫁子拜时,司徒王浑奏免。
窃谓弟丧不重于叔父,成婚之礼不轻。
犯违礼典。
崇礼谓之有方之士,不崇礼谓之无方之人。
况亏淳创薄,崇俗弃礼,请免官禁止(《通典》六十,刘陈上言,文学王籍周丧娶妻,主簿江启。)
送从兄赴临川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梁王籍宠就东藩,还召兔园
今日好论天下事,昔年同受主人恩。
石头城下春潮满,金柅亭边绿树繁。
唯有音书慰离别,一杯相送别无言(《方舆胜览》:“临川郡旧有金柅园,园中瀛洲亭,景物为一州冠。”)
籍田赋988年1月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谨按:周制,孟春之月,天子亲载耒耜,躬耕籍田,所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王,醴酪粢盛,于是乎取之,恭之至也。
自周德下衰,礼文残缺,故宣王之时,有虢公之谏。
秦皇定霸,鲜克由礼;
汉祖隆兴,日不暇给。
孝文孝景,始复行焉,昭帝弄田,亦其义也。
后汉永平中明帝东巡,耕于怀县,非古制焉。
魏氏亲耕,阙百官之礼,盖草创尔。
晋武太始之年,略修坠典;
宋文元嘉之代,亦举旧章。
齐用丁亥之辰,梁以建卯之月。
后魏、北齐,沿革有异;
隋朝、唐室,文物可观。
太宗行之于前,明皇继之于后。
自兹已降,废而不行,将焕先农,必待真主。
皇家享国三十载,陛下嗣统十四年,武功以成,文理以定,乃下明诏,耕于东郊。
百职悦随,三农知劝。
礼官博士,蹈舞而草仪;
甸师啬夫,歌咏而供职。
右拾遗直史馆王禹偁再拜而飏言曰:耕籍之义大矣哉!
千亩之田,三推之礼,所以教诸侯而事上帝,率人力而成岁功,实邦国之彝章,皇王之大典。
潘安仁赋之于晋,岑文本颂之于唐。
今王道行矣,王籍修矣,神功帝业,焕其有光,宜畅颂声,以播乐府。
谨上《籍田赋》一章。
虽不足形容盛德,亦小臣勤拳之至也。
其词曰:
十四年兮,帝业遐宣,寰区晏然,乃顺考于古道,将躬耕乎籍田。
务本劝农,稽前文而备矣;
事神教养,举坠典以行焉。
万国欢心而怿怿,百官供职以虔虔。
草仪注于有司,议沿革于遗编,筑坛墠之四陛,开阡陌之百廛。
文物声明,合礼经而有度;
旌旗衣服,应方色而不愆。
既而届孟春,择元日太史先奏,天子将出。
是月也,遒人徇路,星鸟中律,当东郊之迎春,是东作之平秩
皇帝于是即斋宫,辞帝室,戒钖鸾,严警跸,乘青辂以有威,俨朱纮而无逸。
佩乎玉也,悬黎之色苍苍;
载其旂焉,干吕之云郁郁。
属车负播殖之器,后宫献穜稑之实。
红縻黛耜,服葱犗以陆离;
缥轭绀辕,驾苍龙而飘歘
太常之礼具举,司农之属各率。
甸师掌舍,警御陌以惟严;
封人野庐,设壝宫而靡失。
于国之东,千官景从。
风清尘而习习,雨洒道以濛濛。
时也,木德盛,阳气充。
春芒甲拆,青青兮葱葱;
春土脉起,油油而溶溶。
冠盖蔽野,佩环咽风,状浮云兮随应龙;
旂帜张日,车徒塞空,若众星兮环紫宫。
修农事以惕惕,袭春服之重重。
尔乃配少皞,祠先农,尸祝无愧,豆笾以供。
太牢之牲荐之而肥腯,太簇之乐奏之而舂容。
于是修帝籍,劳圣躬,抚御耦以无怠,履游场而有踪。
将循乎千亩之制,岂止乎数步之中!
耕钩盾之弄田,但矜儿戏;
建康籍,未焕农功。
有以见万乘之尊,三推而舍。
或五或九,隆杀之义有伦;
尔公尔侯,贵贱之班相亚。
啬夫洒种以斯毕,庶人终亩而告罢。
千耦其耕,焕乎礼成。
播百谷兮率人力,歌《载芟》兮扬颂声。
将见乎馀粮栖亩,腐如京。
神仓令纳乎黍稷,以备粢盛;
廪牺氏收其藁秸,用饷牺牲。
亲畎亩兮化被,重人天而教行。
自得训农之实,非贪慕古之名。
然后下青坛,归绛阙,百姓知劝,群后咸谒。
在镐之宴启,歌虞之音发,献万寿兮欢呼,奏九《韶》兮铿越。
开三面以行惠,宥五刑而慎罚。
恩流于孝弟力田,德被于雕题辫发
兴五上之利,固必躬而必亲;
同三代之风,复不矜而不伐。
大矣哉!
籍田之礼,岂三年而不为;
躬耕之义,将百代而可知。
我所以举久废之礼,定不刊之仪,虑弗勤于四体,将有害于三时。
务农兮为政本,兴礼节兮崇教资,民乃力穑,岁无阻饥
神农斲木之功,我其申矣;
后稷播时之利,我得兼之。
供秬鬯以斯在,介丰年而有期。
丕显事天之礼,诞歌祈社之诗。
祀山川兮神鉴明矣,配祖考兮德馨远而!
永锡纯嘏,用光孝思,乃作颂曰:
倬彼东郊,公田是辟。
大君戾止,言耕其籍。
帝籍既脩,乃及公侯。
亲尔耒耜,勤尔田畴。
言采黍稷,祀于圆丘。
亿万斯年,以承天休。
又曰:
倬彼东郊,耕坛其崇。
大君戾止,言训其农。
农功既勖,乃知荣辱
尔家以给,尔人以足。
言奉烝尝,遍于比屋。
亿万斯年。
以介景福(《小畜集》卷一,四部丛刊初编二次印本。又见《皇朝文鉴》卷一,《圣宋文海》卷四,《古今图书集成》礼仪典卷三○二。)
景德灵隐寺雍熙三年 北宋 · 罗处约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
天地,体也;
乾坤,用也。
体不可以常寂,故以神而为名;
用不可以终动,故以静而为本。
是以境得之而为胜地,心得之而为妙道。
斗牛之下,有郡曰钱塘
浙水之右,有山曰武林
居山之寺曰灵隐,其得境之胜地乎!
居寺之徒曰禅侣,其得心之妙道乎!
观其群山环倚,一峰中断,平湖鉴物,鸿涛骇人,云生若趋,石怪欲语。
陆羽东晋咸和初,有梵僧慧理天竺而至,叹曰:「兹山灵鹫之一峰耳,何代飞来乎」!
所携白猿复识其处,睨彼故地,同乎新丰
繇是金布其田,宝新其刹,憩莲华之石,翻贝叶之文。
洞深有天,岩垂为室。
晋、宋已降,贤能迭居,碑残简文之词,榜蠹稚川之字。
唐大历六载,复新其大壮焉,谢亭岿然,袁多寿。
土运之季,国霸为钱,云措之规,则又过矣。
绣桷画栱,霞翚于九霄;
藻石雕楹,花垂于四照。
修廊重复,潜奔溅玉之泉;
飞阁岧峣,下瞰垂珠之树。
风铎触钧天之乐,花鬘搜陆海之珍。
有若碧树芳枝,春荣冬茂;
翠岚清籁,朝融夕凝。
呼猿风閒,卧龙石老。
汉南王籍彼土宇,归我昌朝
雍熙之二载,郡之四众请月禅师为之首,师印可禅那,深得其髓。
明年春,仆自苏台抵杭郡,弭盖灵鹫,濯缨冷泉,山光洗心,松声娱耳。
坚珉虽揭,好辞未刊。
余斐然者也,月禅师俾文其事。
噫,节彼灵山,奠兹吴土,秀极而为万状,翠钟而成一色,乍耸而还伏,将趋而却屹,岂造物者奇诡其势,与心而符契哉?
不然,胡以不为世咫尺,而若在溟涬,俾仁者乐之,其得静之乎?
矧如来密印犹饮光而传达摩,由达摩而付南能,厥后大有宗师,竞分枝派。
太虚无状,而《楞严》谓三界忽生;
湛寂本如,《易》义称万物自动。
故众生昧如如之性,住我我之所。
执指为,瞪目成花,不有导师,孰为法眼?
若言真于妄,则二妄以斯同;
破有归无,则一边而为见。
故融其妄法,是名真空。
真空不空,斯为妙有。
虽扬眉举足,则当体涅槃;
三界四生,则为心境界。
栖禅于此者,其殆庶几乎!
伟哉是境也,其将以静为君乎!
是心也,其得本来无物乎!
所谓得天地之体,乾坤之用,体用无原,水波圆融。
故若境若心,以寂静摄,实观道之妙乎!
或曰:以兹山得静之,斯不诬矣;
言飞来之事,何其怪哉?
余则曰:戴神之端,子真不语者也。
盖以力乘大教翼怪衰周,俾季世之人信道弥笃。
嘻,太极剖而为天地,游魂贤而知鬼神,岂非语怪者耶?
因不自揆而书之,犹季路之率尔也。
碑而铭之曰:
灵鹫一峰,飞来竺乾。
非夸娥负,神妙难筌。
巨灵擘,圣功自然。
谁识其异,慧理明焉。
翠微之前,曹溪之禅。
隐不违俗,静本乎天。
四时群籁,万古寒泉。
因书真石,用纪千年。
按:《咸淳临安志》卷八○,道光钱唐振绮堂汪氏仿宋重雕本。又见《武林灵隐寺志》卷六,《西湖志》卷一二,《宋代蜀文辑存》卷一。
井竭叹 明 · 李荇
 押词韵第十八部 出处:容斋先生集卷之三
去春不雨冬无雪,九土中乾万井竭。
一勺叩门岂易沾,汲夫担肩赤流血。
他家有田闷无,我自有口常忧渴。
我井山下未有泽,他井斥卤宁容说。
嗷嗷赤子命可怜,一札天书哀痛切。
九潦七旱民不知,尧汤用心与人别。
建议祷雪直学士,吾党至言非取悦。
昨日东郊密云气,今日西北风冽冽。
庙堂赞襄自有人,寒士热中为餔啜。
似闻王籍开七推,自此庶见风雨节。
大书屡书大有年,获麟之笔未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