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与诸方镇及诸大臣诏五月 南朝宋 · 刘彧
 出处:全宋文卷八
休仁致殒,卿未具悉,事之始末,今疏以相示。
休祐贪恣非政,法网之所不容。
汉梁孝王淮南厉王,无它衅悖,正以越汉制度耳。
况休祐吞嚼聚敛,为西数州之蝗,取与鄙虐,无复人情。
屡得王景文褚渊沈攸之等启,陈其罪恶,转不可容。
吾笃兄弟之恩,不欲致之以法,且每恨大明兄弟情薄,亲见休祐屯苦之时,始得宽宁,弥不忍问。
所以改授徐州,冀其去朝廷近,必应能自悛革。
及拜徐州,未及之任,便征动万端,暴浊愈甚,既每为民蠹,不可复全。
休仁身粗有知解,兼为宰相
又吾与其兄弟情昵,特复异常,颇与休仁论休祐衅状。
休祐以休仁为吾所亲,必应知吾意,又云休仁言对,能为损益。
遂多与财赂,深相结事,乃寝必同宿,行必共车。
休仁性软,易感说,遂成缱绻,共为一家,是吾所吐密言,一时倒写。
吾与休仁,少小异常,唯虚心信之,初不措疑。
虽尔犹虑清闲之时,非意脱有闻者。
吾近向休祐推情,戒训严切,休祐更不复致疑。
休祐死后,吾将其内外左右,问以情状,方知言语漏泄并具之由,弥日懊惋,心神萎孰。
休仁又说休祐云:「汝但作佞,此法自足安。
我常秉许为家,从来颇得此力。
但试用,看有验不」?
休祐从之,于是大有献奉,言多乖实,积恶既不可恕。
自休祐殒亡之始,休仁款曲共知。
休仁既无罪衅,主相本若一体,吾之推意,初无有间。
休祐贪愚,为天下所疾,致殒之本,为民除患,兄弟无复多人,弥应思吊不咸,益相亲信。
休祐平生,狼抗无赖,吾虑休仁往哭,或生祟祸。
且吾尔日本办仗往哭,晚定不行,吾所以为设方便,呼入在省,而休仁得吾召入,大自惊疑,遂入辞杨太妃,颜色状意,甚与常异。
既至,省杨太妃,骤遣监子去来参察。
从此日生嫌惧,而吾之推情,初不疑觉。
从休祐死后,吾再幸休仁第,饮啖极日,排干入内,初无猜防,休仁坐生嫌畏。
一日,吾春中多期射雉,每休仁清闲,多往雉场中,或敕使陪辇,及不行日,多不见之。
每值宵,休仁辄语左右云:「我已复得今一日」。
及在房内,见诸妓妾,恒语:「我去,不知朝夕见底,若一旦死去作鬼,亦不取汝;
取汝,正足乱人耳」。
休祐)死时,日已三晡,吾射雉,始从雉场出,休仁从骑在右伏野中,吾遣人召之,称云:「腹痛,不堪骑马」。
尔时诸王车皆停在朱雀门里,日既暝,不暇远呼车,吾衣书车近在离门里,敕呼来,下油幢络,拟以载之。
吾由来谙悉其体有冷患,闻腹痛,知必是冷,乃敕太医上省送供御高粱姜饮以赐之。
休仁得饮,忽大惊,告左右称:「败今日了」。
左右答曰:「此饮是御师名封题」。
休仁乃令左右先饮竟,犹不甚信,乃黾勉噬之。
裁进一合许,妄生嫌贰,事事如是。
由来十日五日,一就问太妃
自休祐死后,每吾诏,必先至杨太妃问,如分别状。
休仁由来自营府国,兴生文书,二月中,史承祖赉文书呈之,忽语承祖云:「我得成许那,何烦将来」?
吾虚心如旧,不复见信,既怀不安,大自嫌恐,惟以情理,不容复有善心。
休仁既经南讨,与宿卫将帅经习狎共事相识者,布满外内。
常日出入,于厢下经过,与诸相识将帅,都不交言。
及吾前者积日失适,休仁出入殿省,诸卫主帅,裁相悉者,无不和颜,厚相抚劳。
尔时我既甚恶,意不欲见外人,悠悠所传,互言差剧。
休仁规欲闻知方便,使昙度道人及劳彦远屡求启,阚觇吾起居。
及其所启,皆非急事,吾意亦不厝疑
吾与休仁,亲情实异,年少以来,恒相追随,情向大趣,亦往往多同,难否之日,每共契阔。
休仁南讨为都统,既有勋绩,状之于心,亦何极已。
但休仁于吾,望既不轻,小人无知,亦多挟背向,既生猜贰,不复自宁。
夫祸难之由,皆意所不悟,如其意趣,人莫能测,事不获已,反覆思惟,不得不有近日处分。
夫于兄弟之情,不能无厚薄。
休祐之亡,虽复悼念,犹可以理割遣。
及休仁之殒,悲悯特深,千念不能已已,举言伤心。
事之细碎,既不可曲载诏文,恐物不必即解,兼欲存其儿子,不欲穷法。
为诏之辞,不得不云有兵谋,非事实也。
故相报卿知(《宋书·始安王休仁传》。)
大渐下诏永明十一年七月 南齐 · 萧赜
 出处:全齐文卷四
始终大期,贤圣不免,吾行年六十,亦复何恨。
但皇业艰难,万机自重,不无遗虑耳。
太孙进德日茂,社稷有寄。
子良善相毗辅,思弘治道;
内外众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共下意。
尚书是职务根本,悉委王晏徐孝嗣
军旅捍边之略,委王敬则陈显达王广之王玄邈沈文季、张环、薛渊等。
百辟庶僚,各奉尔职,谨事太孙,勿有懈怠。
知复何言(《南齐书·武帝纪》,又《南史》四。)
宋故散骑常侍护军将军临沣侯刘使君 南北朝 · 金石刻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
曾祖,宋孝皇帝
祖讳道邻(案:《宋书》作「怜」,疑转写之误。)
字道邻侍中长沙景玉妃,高平平阳檀氏,字宪子谥曰景定,妃父畅道渊永宁,祖貔稚罴琅邪太守,合葬琅邪临沂莫府山。
父讳义融,字义融,领军车骑桂阳恭侯
夫人琅邪临沂王氏,字韶风
父简长仁东阳太守
祖穆伯远临海太守
合葬丹徒雩山,所生母氏,宜城人,葬练壁雩山
兄觊茂道散骑常侍桂阳孝侯
夫人庐江灊何氏宪英,父愉之彦和通直常侍,祖叔度金紫光禄大夫,合葬练壁雩山
第三弟彪蔚,秘书郎,葬江□□□夫人河南阳翟褚氏成班,父方回太傅功曹
叔度雍州刺史
第四弟实轨,太子舍人
夫人琅邪临沂王淑婉。
父津景渊,中书郎,祖虞休仲,左卫将军
□□江乘白山
第五弟季(案:《宋书》作「爽」。)通,海陵太守,葬练壁雩山
夫人陈郡阳夏袁氏妙□。
父淑阳源太尉忠宪公,祖豹士蔚丹阳尹。
第一姊徽,灊陈郡长平殷臧宪郎。
元素南康太守,祖旷思泰,□军功曹,重嫡琅邪临沂王闵之希损,镇西主簿
父昉之休道,都官尚书
敬弘左光禄仪同
第二姊茂华,嫡庐江何求子有
书郎
父镇长弘,宜都太守,祖尚之彦德司空简穆公
第三姊茂姬,嫡平昌安丘孟诩元亮中军参军,离父灵休太尉长史
祖昶彦远丹阳尹。
第四姊茂姜,嫡兰陵萧惠徽,中书郎
父思话,征西将军仪同三司,祖源之君流,前将军
第五妹茂容,嫡兰陵萧赡叔文,父斌伯茜,青冀二州刺史
祖摹之仲绪丹阳尹。
重嫡济阳圉蔡康之景仁通直郎
父熙元明,散骑侍郎
祖廓子度太常卿
第六妹茂嫄,嫡济阳考城江逊孝言。
父湛徽渊左光禄仪同忠简公祖夷茂远前将军湘州刺史,重嫡琅邪临沂王法兴,骠骑参军
父翼之季弼广州刺史,祖桢之公干侍中
夫人济阳考城江氏景婼。
父淳徽源,太子洗马
夷茂远前将军湘州刺史
第一男晃长晖,出后兄,绍封桂阳侯,第二男旻渊高,拜临沣侯世子,第三男皓渊华,第五男曰童渊邃,出后第四弟实,第五男□渊泮,第六男晏渊平。
第一女丽昭,第二女丽明,第三女小字僧归,亡,葬□□。
桂芳堂记 宋 · 杨长孺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六四、《古文集成》卷九
西昌王彦远作堂,植木犀两株于庭,扁其堂曰「桂芳」,盖取诸六一先生植桂比芳操」之句。
谒予记之。
予曰:,古也;
清辉之芬媲之于,小山之幽侪之于,仰天之高神之于月,非古也,盖自灵均以来昉乎尔。
昉者何?
《骚》焉而已矣。
《骚》者何?
文焉而已矣。
既而布衣韦带之士由乎文,希乎名,敷奏明试,乃计功而取象焉。
至于唐,进士遂以艳科目之得隽,命之曰「折桂」。
之初服岂端使然哉?
虽然,进士之科目,之似焉否也?
之在月否也?
月中可得而折否也?
士取天子之科目而已,折月中自珍,然则无天子之科目,则有天上月中否乎?
盖神之之耳。
神之所以劝之,不然,则天子之科目谁其贵之乎?
弗之贵则弗之慕,弗之慕则弗之学。
贵斯慕,慕斯学,学斯成,至此然后知之功欤。
之功,之末也,盍反其本?
请诹诸日月之轮几何?
之根何傅?
之干何挺?
之枝叶何傅?
之华实何荣
如之何而折之?
如之何而即之?
吾将有问焉。
问恶在?
人是也。
人恶在?
学是也。
有学此有人,有人此有,有此有芳。
抑尝观其芳乎?
木若白玉,质之淑也。
华若金粟,蘤之英也。
叶追璧瑶,非智之巧乎?
芗塞清霄,非圣之清乎?
曰淑焉,曰英焉,曰巧焉,曰清焉,士者反躬,不当尔耶?
既树之必攀之,既手之必身之,故曰君子比操焉。
然则唐人折桂之名抑末耳,盍反其本?
彦远有子二人,长曰登,字君庸,以文为博士弟子员
次曰发,字若正
皆力学,操卓名焯焉,不在兹乎?
不在兹乎?
吾于是知之双、人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