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成觉”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皇帝回谢契丹皇太后治平元年 北宋 · 宋英宗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三、《宋大诏令集》卷二三○
闰五月日,侄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婶大契丹慈懿仁和文惠纯孝广爱宗天皇太后阙下:比遘国凶,哀号靡次,旋纡使传,慰谕何周!
载循邻好之孚,益纫慈怀之厚。
爰驰信幅,专道感诚。
今差某官充回谢国信使副,有少礼物,具诸别幅,专奉书陈谢。
不次谨白。
皇帝问候契丹皇太后 北宋 · 宋英宗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三、《宋大诏令集》卷二三○
十二月日,侄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婶大契丹慈懿仁和文惠纯孝广爱宗天皇太后阙下:冬陆凝寒,倏及星回之候;
邦图锡羡,更均神介之休。
适驰使驲之行,益讲善邻之睦。
缅惟柔度,深鉴遥悰。
今差某官充皇帝生辰国信使副,专达信函,聊咨德履。
不宣谨白。
皇帝问候大辽皇太后 北宋 · 宋英宗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三、《宋大诏令集》卷二三○
十二月日,侄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婶大辽慈懿仁和文惠纯孝广爱宗天皇太后阙下:四气环节,大冬正时。
缅惟柔履之宁,茂协休纯之辅。
适驰使传,爰奉讯函。
史啬至和,用符遐素。
今差某官充皇帝生辰国信使副,专驰缄幅,聊达恳悰。
不宣谨白。
皇帝与大辽皇太后遗书 北宋 · 宋英宗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三、《宋大诏令集》卷二三○
正月日,侄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婶大辽慈懿仁和文惠纯孝显圣昭德广爱宗天皇太后阙下:顾以眇身,婴于重务,偶违和啬,遂致顿迷。
虽修短赋之有生,然俯仰嗟于如寄。
愈念夙通于邻好,惟期长笃于邦情。
永隔徽音,空驰悲素。
清心镜 本名红窗迥 金 · 马钰
 押词韵第四部
我当初,为庵主。
勤勤接待,云朋霞侣。
时时地、疏远尘缘,渐渐成觉悟。
悟心开,便得遇。
本师遣我,专来化度。
阐妙玄、穿凿愚迷,要荐归蓬府。
大安塔碑铭(奉敕撰)1038年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文庄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宋封禅后十祀,建大安塔于左街护国禅院,从尼广慧大师妙善之请也。
今上宝元体天法道钦明聪武圣神孝德皇帝在宥之十有七载,诏史臣书其事,从尼慈懿慧大师道坚之请也。
妙善,长沙人姓胡字希圣
母既孕,不茹荤。
妙善胜衣,志求事佛。
马氏之乱,略为姬侍。
尝被毁逢怒,忧在叵测,默诵普门名称,舍利见于额中,马氏异而礼之。
国初,宣徽使枢密副使李处耘南定湘川,得之郡邸
尝以素誓未伸,断谷谢病。
梦异人曰:「我文殊也,汝第食,胜缘近矣」。
明年处耘捐馆,遂依洛阳天女寺,剃发受具。
往来两京,高行著闻。
太宗皇帝以椒涂之旧,锡以懿名,被之华服。
大姓袁溥舍第起刹,赐额妙觉禅院,令妙善主之。
自是肃禅仪,练律学,给瑜珈之会,演《华严》之说,五陟岱山,一汎泗水,皆中贵护送,傅舍供拟。
皇帝巡狩河朔,刺血上疏,玺书褒叹。
是时万年中参,恩爱异众,宸闱进见,礼数踰等。
中书令忠武公李继隆每以保阿,尊事尤谨。
洎元符降格,法御上封,妙善即朝日之郊,卜布金之地,讽甘露法品,祈东禅灵祐,帝意嘉之,赐名护国
天禧元年湘东邃谷有钜石,重累数十百丈,屹若浮图,昔隐今见,诏遣使案视,建寺度僧以旌其异。
妙善志往瞻礼,有大弟子道坚以师腊既高,衡阳云远,恳留不已,先事以闻。
翌日,妙善请告南游,真宗曰:「汝老矣,何遽远适?
如来性海,随处现前,傥有至诚,皆可供养」。
妙善遂求建今塔,特诏许之。
江宁府长千塔成,绘图来上,促召妙善于护国,将赐之。
道坚在妙觉,地近先至,访对称旨,受图以归。
首事创规,实始于此。
由是涓日置臬,肇基宝甃,冶金砻石,作于地宫,将秘庄献明肃太后所赐驮都,逮妙善曩得佛骨。
会妙善示灭,尽以塔事嘱累道坚
妙善享年七十有六,尼夏五十有五。
宫闱震嗟,赙赠加品,建坊立刹,赐额宝胜,以道坚兼主之。
道坚尽礼苍皴,入谢扃禁,且陈妙善遗誓云:「此塔今世不成,来生愿就」。
先帝恻然,赐以潜邸珍玩三千万直,仍命内侍分董其役。
明年春法坚制金衬宝函,纳前舍利等入奉于内道场。
赞呗三夕两街威仪导自滋福殿,帝荐香以送之。
季商协吉,藏于石室。
五年,继赐乘舆副物货镪万缗,以供馀费。
乾兴初,又以塔心殿栋须合抱修干,既选未获,贳于皇帝。
上方以天下为公,且重违其请,庄太后时为皇太妃,乃以奁金五百万输于内府,市材以施之。
天圣改元,内出明德太后宝器价二百六十万,洎庄献服用千馀万付之公帑,易金铜,铸轮盖以施之。
美哉!
四门九级,岌嶪天中,十盘八绳,晃曜云际。
道坚又以圬墁虽毕丹采,剖劂未完,遍募檀信,获缗一万八百。
法坚禀给馀赀三百二十万以偿其工。
上继志有严,奉先惟孝,宅心凝觉,追福太官
由二级而上,命奉安祢庙至宣祖皇帝四室神御,并列环卫,拱侍左右。
自馀缘塔功德未具者,皆省服御成之。
由是贤劫之象,萨埵之容,五佐星纬,八部人天,分次峻层,罔不咸备。
七年功毕,诏赐兹额金榜,始严罽軿。
临视谈赞五尼,赉紫方袍,并赐近院官舍九十区,僦直充供。
明道二载,上给白金五十镒,俾营献殿
先有陈元虔舍僧伽像,张延泽施罗汉像,颇极精巧,精坚复建二殿夹峙于塔以奉之。
又营讽《法华》、《孔雀经》二殿以次之。
景祐中,上赐钱千万,创二楼于塔前,右安特旨所赐龙藏作香轮以转千函,左挂庄惠所舍钟树彫格以维九乳。
其斜廊壁绘罗汉迦文像,亦庄惠之施。
粤自营创,逮夫圆成,则有宗藩施三门洎无量寿像,邓国贵主施报身像,尚宫武氏施法身像,朱氏施药师像,何氏施下生像,晋国夫人张氏施工绘献殿壁,颍川郡韩氏舍圃于西,戈水杜航舍地于东,及其季尚继献金录,寿春王文献缗钱,义学比丘端琛指教相文字,比丘惟俨著塔录,吴门应德兴为匠石,皆道坚愿力所召,共周能事者也。
厥初妙善尝梦塔相止于双足,谈者以为上足善继之祥也。
塔成,忽一日远望如失,灵祇环绕之异也。
道坚,故通事舍人杜志儒之女。
母,明德从父姨,再适故殿前指挥使武成军节度杨信,封陇西郡夫人
道坚生九岁即斋素,十有一求舍家,兴国八年剃度得戒,明年赐紫伽梨,十有六授慈懿师名,嗣掌妙觉,月给俸料,三时赐衣,岁度僧荐紫各二。
陇西夫人随子剃染,期月归寂
道坚天机警悟,资性严整,有大丈夫风槩。
尝诵《法华》千卷,《华严》、《首楞》、《净名》、《圆觉》皆数百过,记忆教藏,该通大义。
塔之规模,尽出智匠。
三院之务,安数百之众,以慈悲摄嗔恚,以精通摄懈怠。
故能念举而物应,身动而众随。
群蜂表异,纤鳞示应。
作大因缘,终始圆就。
明道中,诏加福慧之名。
尝谈经于观文殿,有旨赐尼众食料。
道坚以为出家分行,折伏骄慢,赴请之饭,犹起诸漏。
彷徨移晷,切辞仰给,每院但受月廪作糜米十斛。
闻者与之,谓其知分。
夫以柔弱之赋,婉劄之姿,其间具明淑之德,习师傅之训,不过佩服诗礼,蹈履谦祗,体蘩之柔洁,法山河之容润而已。
其能断弃爱染,脱离尘垢,以坚固为佛事,以勇猛趋实际,浚发心华,坐空蕴树者,何其伟欤!
古之后族出入宫掖,凭藉声势,狃忕恩泽,外交王侯,旁出姻援,不期骄而自速,靡羡侈而极怀,载之前闻,为鉴来辙者有矣。
其能委远光宠,杜绝徼望,辞荣于宗属,等志于贫贱,以喜舍化俗,以高洁自持者,抑为难哉!
宜乎万乘待遇,六宫景慕,成支提之上缘,到无生之彼岸者也。
于戏!
是塔庀功二十年,规平三百尺,高二引有六丈,经用一亿,旁庑佗舍,无虑五百楹。
自非景祚和平,累朝信奉,设有大愿,乌可成邪?
是知诸佛慧命,其待时而兴也。
夫议者皆以为圣上于是塔大美者四:中出宝币,形民力也;
日就胜因,畅先谟也;
敦劝于下,使趋善也;
命书厥劳,庸展亲也。
所宜鬼神潜卫,海域延仰,永集纯嘏,施及怀生者焉。
臣早预翻经,尝更约史,仰被台札,靡敢固辞。
谨按塔者,梵云窣堵坡,此云灵庙。
在乎诸天,则藏佛爪发衣钵;
在于西度,则记佛降生经行演说圆寂之所。
一以表人胜,次以生地,三以报重恩。
四果之位,能超三界,故有初级至四级者。
如来出十二因缘,故极于十有二级焉。
迦叶灭后,婆罗王起七宝塔为作铭记,岂非刻石之识抑有初邪!
或问古今哲王之导黎庶,不专讲六艺,而参用三乘,岂其大抵同归于善乎?
臣尝试论之:夫有生之源本始清净,寂则绝待于一物,感则资始于万缘。
至灵无方,至虚善应。
觉者则圆通罔碍,湛寂自然。
内不立于寸心,外无累于群境。
不为世界之所流转,不为幻妄之所变移。
迷者则奔驰万有,昏翳五欲。
习动而不能静,入业而不能舍。
失本明而不知,沉诸趣而不恨。
所以能仁悯之,出现于世。
法不广大,不能包种性;
喻不善巧,不能破根蕴。
穷理而至,《象》、《系》之旨也;
率性而达道,《中庸》之意也。
好生恶杀,仁义之均也;
防非致和,礼乐之则也。
圣人以为外可以扶世训,佑生民;
内可以澡心源,还妙本。
所以崇其塔庙,尊其教戒。
东汉以来,历世多矣。
其间执分别之论,归向之疑,废之而逾盛,毁之而逾,岂非言厎乎不诬,理冥乎至当者哉!
昔有人云:百家之乡,一人持戒,则十人淳谨,百人和睦。
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而息一刑。
一刑息于家,则百刑措于国。
以此观之,则斯法之来,裨我之治,盖亦多矣!
上具大智,有大威德。
神道以设教,文明以化人。
晏坐黼帷,铺观贝牒。
信解出于天纵,悟入自于生知。
曹溪顿门,则言高达摩
览竺乾半字,则义中悉昙。
实玉毫之化身,托金轮而救物。
未阶铺砌,孰望清光?
而况投笔端闱,属鞬远戍。
据案受简,盾操觚。
但缘外护之仁,少叙重熙之德。
谨裁二十有四颂,以勒铭云:
于铄帝宋氏,睿明继临照。
百度恢大功,三归崇正法。
辰居宪紫微,东郊配苍震。
有大除馑女,肇营晏坐场。
九级缔层楹,两朝施宝玩。
八觚回日月,百寻切云霓。
七佛金容,四圣崇睟表。
瑑刻具千觉,图绘周万灵。
钩槛荫璇题,高檐幕珠网。
龙天乍来去,烟霞时蔽亏。
我闻上帝宫,昔在庄严殿。
八万窗牖柱,众宝极彫饰。
曷若佛灭后,随缘崇庙貌。
设利罗如,苏偷婆如果。
有盘若枣叶,有像若䵃
其福已胜彼,无量千百亿。
况惟此聚相,密迩于国城。
楼观相飞注,康庄四通达。
宰官引铙吹,公侯联旆旌。
都人集袂帷,王姬传车水。
流景启清旦,行月丽中宵。
幡影铺九衢,铃风闻百里。
我愿瞻仰者,应大乘解,悟此见闻性,充满于十方。
我愿供养者,应发菩提心,觉此烦恼燄,本是清凉源。
我愿扫除者,应生精进力,反此尘劳身,径度禅定业。
我愿旋绕者,应作三昧观,转此颠倒想,顿入清凉
寂念以为地,般若以为基。
正受为花鬘,解脱为宝箧。
藏此无价珍,非空亦非色。
远谢修證垢,并祛照觉荫。
水澄滓乃去,火尽灰亦飞。
法缚既解除,神通自游戏。
若于权实际,犹有一微尘。
欲求见如来,尚隔须弥聚。
佛祖秘密印,华梵微妙言。
语默及思维,不越于此义。
后之登塔者,应知建塔因。
盖表调御德,起发净信心。
掩日不为多,聚沙不为少。
但能复本觉,即成无上道。
朝家光四叶,尊重于宝乘。
真祖创妙缘,鸿禧昌厥后。
吾皇授曩记,成此殊胜果。
寿考亿万年,永庇大千界。
大辽皇太后正旦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三、《宋大诏令集》卷二三一
正月一日,侄孙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叔祖母大辽慈懿仁和文惠纯孝显圣昭德广爱宗天皇太后阙下,天令开端,岁阳协吉。
缅惟柔德,茂尔纯休。
爰将信币之仪,申讲善邻之好。
永言欣颂,曷究敷陈?
今差某官充正旦国信使副,有少礼物,具诸别幅,专奉书陈贺
不宣谨白。
皇帝问候大辽皇太后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三、《宋大诏令集》卷二三○
十二月日,侄孙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叔祖母大辽慈懿仁和文惠纯孝显圣昭德广爱宗天皇太后阙下,冬律正时,岁功就物。
夙讲善邻之好,谅绥柔履之和。
勉顺凝寒,益怀多祉。
今差某官充皇帝生辰国信使副,专驰柔幅,聊布遐悰。
不宣谨白。
皇帝问候大辽皇太后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三、《宋大诏令集》卷二三○
十二月日,侄孙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叔祖母大辽慈懿仁和文惠纯孝显圣昭德广爱宗天皇太后阙下,列纬回天,百嘉就岁。
缅惟柔德之履,具膺纯祉之蕃。
益冀冲绥,用符遥素。
今差某官充皇帝生辰国信使副,有少礼物,专驰柔幅,以表微诚。
不宣谨白。
大辽皇太后生辰书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三、《宋大诏令集》卷二三○
十二月日,侄孙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叔祖母大辽慈懿仁和文惠纯孝显圣昭德广爱宗天皇太后阙下,时纪冱寒,方谨闭藏之令
庆钟柔履,式符诞毓之祥。
爰命使轺,奉承礼聘。
践修好命,申祝寿祺。
今差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天章阁待制轻车都尉乐安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赐紫金鱼袋孙永六宅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御史大夫骑都尉天水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七百户杨宗礼充生辰国信使副,有少礼物,具诸别幅,专奉书陈贺
不宣谨白。
大辽皇太后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三、《宋大诏令集》卷二三一
四月日,侄孙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叔祖母大辽慈懿仁和文惠纯孝显圣昭德广爱宗天皇太后阙下,荐迂使指,嗣讲邻和。
形书意以弥勤,致币仪而兼腆,具承柔履,茂介纯釐,更冀绥将,用符祝咏。
林牙兴复军节度使萧禧回,专奉书陈谢。
不宣谨白。
大辽皇太后贺同天节书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三、《宋大诏令集》卷二三一
四月日,侄孙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叔祖母大辽慈懿仁和文惠纯孝显圣昭德广爱宗天皇太后阙下,诞月纪辰,属薰飙之均燠;
睦邻修好,烦使驲之将诚,词致载惇,币仪兼腆,永惟感怿,罔喻名言。
怀化军节度使耶律晕等回,专奉书陈谢。
不宣谨白。
大辽皇太后生辰书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三、《宋大诏令集》卷二三一
十二月,侄孙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叔祖母大辽慈懿仁和文惠纯孝显圣昭德广爱宗天皇太后阙下,栗烈凝阴,甫临于杪岁;
柔嘉毓德,爰纪于诞辰。
夙戒使轺,奉将礼币。
益固善邻之好,永绥万寿之祺。
今差某官充生辰国信使副,有少礼物,具诸别幅,专奉书陈贺
不宣谨白。
问候大辽皇太后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三、《宋大诏令集》卷二三一
十二月日,侄孙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叔祖母大辽慈懿仁和文惠纯孝显圣昭德广爱宗天皇太后阙下,岁律将终,寒威载厉。
缅想柔嘉之德,茂绥戬谷之和。
申遣使轺,继修邻聘,更祈冲啬,用慰勤悰。
今差某官充皇帝生辰国信使副,专驰缄幅,以达诚怀。
不宣谨白。
大辽皇太后生辰书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四、《宋大诏令集》卷二三一
十二月日,侄孙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叔祖母大辽慈懿仁和文惠纯孝显圣昭德广爱宗天皇太后阙下,时属杪冬,方涸阴之用事;
庆钟柔则,纪诞日之及期,申遣使轺,远将聘币,用谨睦邻之好,益绥介寿之祺。
祭舅氏翰林学士嵇公文1050年11月8日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〇、《乐全集》卷三五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维皇祐二年岁次庚寅十一月甲申朔八日辛卯,谨遣家仆,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舅氏翰林学士、谯国公之灵:某粤在童年,早依外氏,惟舅文行,是亲是师。
广平君之严明(外王母宋氏。)南阳君之慈懿(舅前夫人滕氏。),训诲鞠育,遂偕宾兴。
策名六科,入游两禁,历践台省,周旋显要。
舅繇文馆,乃登掖垣,十年京华,联步朝闼。
瞻言母党之重,实兼僚友之欢,休浣更过,笑言莫逆。
漆园、柱下,《楞伽》、《净名》,相期逍遥之游,两忘契会之际。
委势利于尘滓,遗生死于幻泡。
夫物芒芒,不屑顾已。
前年小子,遘闵南徂,仓卒去国,舅又卧疾,不及执手,折简叙违,永阳秣陵,再周岁籥。
岂谓此别,遂成永诀!
前者七月,犹得手书,草札数行,盖已扶病,辞意悽怆,异于常时。
老母阅之,即为大戚。
小子犹谓:兹无忧者,乃舅宿疾,间年辄发。
叔平讣至,竟如母言,承问骇怛,殒心摧臆。
老母号绝,痛不忍闻。
嗟嗟苍天,孰主张是?
吉人君子,胡不寿考?
长子先逝,遗稚藐然,孤东归,匍匐莫及。
念言思此,悲来填膺。
戚丈信来,云有理命,百日之内,即安旧茔。
先公夫人,南阳贤淑,复与爱子,共此泉壤。
九原可作,神所慰矣。
戚信仍说,舅自卧疾,迨于顺化,晏然沉寂。
一念不动,得《首楞严》。
本无去来,亦何所住?
幻身虽灭,我又何悲?
寄怀此辞,示同世谛。
尚飨!
皇帝贺契丹太皇太后正旦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欧阳文忠公集》卷八六
正月一日,侄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婶大契丹仁慈圣善钦孝广德安静正淳懿和宽厚崇觉仪天太皇太后阙下:岁律更新,春阳鬯达。
履端之叶吉,敦永好以申欢
载惟慈懿之和,方集寿康之祉。
更希善摄,用副遐悰。
今差朝散大夫、守太常少卿、直昭文馆护军广陵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吕景初洛苑使閤门通事舍人银青崇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御史大夫骑都尉清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七百户张利一,充正旦国信使、副。
有少礼物,具诸别幅。
专奉书陈贺
不宣。
谨白。
皇帝回契丹皇帝达皇太后贺正旦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欧阳文忠公集》卷八八
正月日,伯大宋皇帝致书于侄大契丹圣文神武孝皇帝阙下:玉历颁时,宝邻交聘。
兼驰使驲,别枉信函。
载传慈懿之言,益固讲修之好。
颛希侍次,达此悰诚。
归德军节度使耶律思宁等回,专奉书陈谢。
不宣。
白。
乞诏二府大臣讲求尊崇母后之礼疏治平元年四月 北宋 · 王畴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一、《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四、《宋史》卷二九一《王畴传》
臣伏思母后辅佐先帝垂三十年,慈懿之范充被海内。
往时国嗣未建,而皇太后于陛下已有保养之勤,母子之恩可谓旧矣;
嘉祐末先帝择嗣未决,而皇太后于陛下又有辅赞援引之力。
所以然者,曹氏亲党之近,知陛下仁圣,必可任天下也。
陛下入继未半年而先帝弃宫室,皇太后手扶陛下升帝座,恩德之外,又有大功。
陛下即位数日而疾作,中外震骇摇动,皇太后又肯从权以当天下之务,内则调治医药以拯护陛下,外则弹压人心以济先帝之终事。
内外兵民无纤毫之警,使陛下得以深处清禁,累月踰时而圣体遂宁,则又有保佑之劳也。
今陛下既南向负扆以临群臣,车驾出幸以慰都人之望,复日御前后殿,修祖宗旧制,虽仁明聪哲足以感悦兆庶,原其本始,亦由皇太后拥翊顾复而然也。
其所成就如此,而推避威福,能以国柄专归陛下,可谓圣功之始终者,虽古之贤后不能加也。
臣愚以为母后风烈见于世者如此,陛下当崇礼极情而答之,于以示天下、夸后世,不可使慈孝之迹两未光明。
愿诏二府大臣讲求所以尊崇母后之礼。
若朝廷严奉之体,与岁时朔望之仪,车服承卫之等威,百司供拟之制度,他时尊称之美号,外家延赏之恩典,凡可以称奉亲之意者,皆宜优异章大,以发扬母后之功烈,则孝德昭于天下矣。
皇帝贺契丹皇太后正旦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二八、《华阳集》卷二四、《宋大诏令集》卷二三○
正月一日,侄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婶大契丹慈懿仁和文惠纯孝广爱宗天皇太后阙下。
气更年管,物动春华。
使驲于行,具将邻好;
寿觞之荐,益介时休。
祝想所深,谕言曷既!
今差某官充正旦国信使副,有少礼物,具诸别幅。
专奉书陈贺,不宣。
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