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惠勤”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圆悟禅师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八五、《鸿庆居士文集》卷四二
临济七世孙圆悟禅师讳克勤彭州崇宁县骆氏儒家子。
犀额月面,骨相不凡。
从师受书,日记千言,他生不敢齿。
一日,游妙寂院,顾见佛书,读之三复,怅然如获旧物,曰:「吾殆过去沙门也」。
始弃家,祝发为浮图氏。
当是时,成都僧文照公为众讲说作佛事,执经立坐下率常数百人。
师往从之,昼诵夜思,遂通其学,为高弟。
又从敏行公讲授《楞严经论》。
俄得病濒死,师叹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诸佛涅槃正路不在句文中,欲以声求而色见,如一釜羹投鼠矢污之。
吾知其无以死也」。
遂弃去,学禅于真觉胜公。
胜公方创臂出血,指示师曰:「此曹溪一滴也」。
师瞿然,于时大善知识名号闻四海,为世导师相望也。
径持一钵,徒步出蜀,入山林,践荆棘,蒙犯霜雪,间关百难,意所欲往,靡不至焉。
首见玉泉皓公、金峦信公,又见大沩哲公黄龙晦堂心公庐山总公。
此五大比丘者,僧中龙也,见师皆以为法器,而晦堂独称师曰:「他日临济一派,当属之子矣」。
最后见演公于龙舒白云,演诃之,师不顾,趋出去。
吴中,已而复还,演迎笑曰:「吾望子久矣」。
会有部使者诣演作礼,问佛法大意,师从旁窃听,即大悟,立告演曰:「今日去却胸中物,丧尽目前机也」。
演曰:「如是如是」。
又从演于五袒,尝伐一巨木,演固止之,师不听,演怒,奋梃而起,师植立不动,演投所持梃,颔之而去。
自是遇物,中无疑矣,众推为上首,学者宗焉。
崇宁中,归觐其亲,诸老相谓曰:「川勤传一灯归蜀矣」。
成都翰林郎公知章闻师名,疏请住六祖院,撰日开堂,摄齐登坐,嗣演公说法,词义卓然,缁素说服,欣踊抃蹈,如佛出世。
更住昭觉院凡八年。
再出蜀,次荆南,会故相无尽张公天觉亦至。
公儒释兼通,负所学自许,手提古佛,席卷诸方,一切衲子莫敢撄其锋者。
见师,恍然自失,不知膝之前于席也。
退语诸公曰:「吾行天下,阅人多矣,未有如此翁者」。
留居碧岩
公徙住长沙道林赐号佛果,实太保领枢密院邓公子常所奏乞也。
政和中,诏住建康蒋山,东南学者赴之如归市,名闻京师
诏住天宁万寿禅寺
建炎初宰相李公伯纪当国,奏师住金山龙游寺。
车驾幸维扬,召诣行在,入对殿庐,赐号「圆悟禅师」,改住庐山云居。
久之遂还蜀,蜀帅王公似复以昭觉畀之。
绍兴五年八月己酉,得微病,趺坐一榻,留偈示众,投笔而逝。
既荼毗,右齿不坏,出舍利五色无数。
寿七十三,僧腊五十五。
明年三月,塔成,赐号「灵照」,谥「真觉」云
师蚤治儒书,更读教乘,晚学苦空,得佛语心要。
呜呼!
大矣,天地万物皆具一心;
而性者,心之地也,达磨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学者以心传心,与吾圣人所谓尽心知性者,初无二本也。
师清净无作,不入诸相,示方便门,提引未悟,以谓出于人心者,虽凡夫皆可以直造。
一听其语,如见旧国之城社,望先人之庐墓,莫不愀然感动,有泣涕者。
故住天宁时,一时王公贵人、道德才智文学之士,日造其室,车辙满门,虽毗耶城听法,殆不能过也。
度弟子五百人,嗣法得眼、领袖诸方者百馀人,方据大丛林,领众说法,为后学标表,可谓盛矣。
师自得法白云,名声籍甚,时有佛鉴师惠勤亦知名,众遂目师以为「川」别之。
其后繇岳麓徙蒋山,行成力具,道大名播,天神呵护,与古佛齐肩矣。
初在金山时,名贼赵万据镇江,拥数百卒,操战舰,乘风欲度,会天反风,云雾晦暝,连昼夜不得度,乃止。
比赴云居,道长芦,而剧贼张遇奄至,尽一刹群瓢无噍类,而师钵囊独亡恙。
又尝敛上方赐物寘一箧中,寓仪真,师饬其徒往省之,答曰:「仪真连夕大火,馀烬尚燔,欲何求」?
师笑曰:「汝第往」。
既至,而官寺民阎鞠为瓦砾,而一箧岿然,封识如新。
尝寓公安天宁东堂,长老觉公夜梦一女子再拜而进曰:「乞我东堂为人天说法」。
信宿而碧岩疏至,女子即碧岩护法神也。
安乐山神据云居,方丈诸耆宿皆徙避别室,师寘一榻,卧起如平时。
师福慧两足,行解通脱,断取世界如掌中,庵摩罗果是区区者,曾何足言?
而世人传闻,所共赞叹,故不得而略也。
景德中,天子诏儒臣撰次僧史,繇七佛传五十二世,千七百人,号《传灯录》。
逮今百馀年,真人大士相继而出,五叶联芳,千灯递,固不乏人。
圆悟禅师硕大光明,胜妙独出,真法门之栋梁,不可尚已。
宗达,得师法者,坐虎丘道场十五年,今将适黄檗,吴人惜其去而莫能留也。
于是过余而别曰:「公最知师者,愿得公文刻留山中,以备史官之采」。
遂以余所见闻者补而为传。
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
韶卿乌伤(原缺,据程本、陆、四库补)刘元益 宋末元初 · 谢翱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他日忆逢君,林中访惠勤
鹿麛行处见,流水别时闻。
草没秦人冢,山通越国云。
音书年岁失,莫讶白鸥群。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其九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东南衲子密如云,何限参寥惠勤
泉下欧苏今不作,伽佗祇夜乱纷纷。
跋云丘诗集后1204年2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八、《渭南文集》卷二九、《放翁题跋》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宋兴,诗僧不愧唐人,然皆因诸巨公以名天下。
林和靖之于天台长吉宋文安之于凌云惟则欧阳文忠公之于孤山惠勤石曼卿之于东都秘演苏翰林之于西湖道潜徐师川之于庐山祖可,盖不可殚纪。
潜、得名最重,然世亦以苏、徐两公许之太过为病,馀则徒得所附托,故闻后世,非能岿然自传也。
予观云丘诗,平淡闲暇,盖庶几可以自传者。
政使不遇吕居仁苏养直朱希真王性之范至能、亦决不泯没,况如予者,乌足为斯人重哉?
其徒觉净以遗稿来,求题其后,十款吾门不厌,故为之书。
嘉泰四年二月乙巳笠泽陆某书。
钱塘勤上人诗集叙1074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一○、《皇朝文鉴》卷八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六○、《古文关键》卷二、《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二四、《记纂渊海》卷五六、《文编》卷五三、《文章辨体汇选》卷二九九、《三续古文奇赏》卷一七、《名世文宗》卷二八、万历《杭州府志》卷九二、《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七五、雍正《西湖志》卷二三、《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卷一九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翟公廷尉宾客无一人至者。
其后复用,宾客欲往。
翟公大书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世以为口实。
然余尝薄其为人,以为客则陋矣,而公之所以待客者独不为小哉。
太子少师欧阳公好士,为天下第一。
士有一言中于道,不远千里而求之,甚于士之求公。
以故尽致天下豪俊,自庸众人以显于世者固多矣。
然士之负公者,亦时有。
盖尝慨然太息,以人之难知,为好士者之戒。
意公之于士,自是少倦,而其退老于颍水之上,余往见之,则犹论士之贤者,唯恐其不闻于世也。
至于负己者,则曰是罪在我,非其过。
翟公之客负之于死生贵贱之间,而公之士叛公于瞬息俄顷之际。
翟公罪客,而公罪己,与士益厚,贤于古人远矣。
公不喜佛老,其徒有治诗书、学仁义之说者,必引而进之。
佛者惠勤,从公游三十馀年,公常称之为聪明才智有学问者。
尤长于诗。
公薨于汝阴,余哭之于其室。
其后见之,语及于公,未尝不涕泣也。
固无求于世,而公又非有德于者,其所以涕泣不忘,岂为利也哉。
余然后益知勤之贤。
使其得列于士大夫之间,而从事于功名,其不负公也审矣。
熙宁七年,余自钱塘将赴高密出其诗若干篇,求余文以传于世。
余以为诗非待文而传者也,若其为人之大略,则非斯文莫之传也。
文忠公惠勤诗后1073年6月6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六、《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始予未识欧公,则已见其诗矣。
其后屡见公,得勤之为人,然犹未识也。
熙宁辛亥,余出倅钱塘,过汝阴见公,屡属余致谢
到官不及月,以腊日孤山下,则余诗所谓「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者也。
其明年闰七月,公薨于汝阴,而亦退老于孤山下,不复出游矣。
明年六月六日,偶至舍,出此诗,盖公之真迹,读之流涕,而请余题其后云。
六一泉(并叙)1090年12月8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三、《咸淳临安志》卷二三、《西湖游览志》卷二、名山胜概记、《明一统志》卷三八、万历《杭州府志》卷二二、《古今图书集成》坤舆典卷三四、乾隆《浙江通志》卷九、雍正《西湖志》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欧阳文忠公将老,自谓六一居士
予昔通守钱塘,见公于汝阴而南。
公曰:「西湖僧惠勤甚文,而长于诗,吾昔为《山中乐》三章以赠之。
子间于民事,求人于湖山间而不可得,则盍往从乎?
予到官三日,访孤山之下,抵掌而论人物。
曰:「公,天人也。
人见其暂寓人间,而不知其乘云驭风历五岳而跨沧海也。
此邦之人,以公不一来为恨。
公麾斥八极,何所不至,虽江山之胜,莫适为主,而奇丽秀绝之气,常为能文者用,故吾以谓西湖盖公几案间一物耳」。
语虽幻怪,而理有实然者。
明年,公薨,予哭于舍。
又十八年,予为钱塘守,则亦化去久矣。
访其旧居,则弟子二仲在焉,画公与勤之像,事之如生。
舍下旧无泉,予未至数月,泉出讲堂之后,孤山之趾,汪然溢流,甚白而甘。
即其地,凿岩架石为室。
二仲谓余:「师闻公来,出泉以相劳苦,公可无言乎」?
乃取勤旧语,推本其意,名之曰六一泉
且铭之曰:
泉之出也,去公数千里,后公之没,十有八年,而名之曰六一,不几于诞乎?
曰:君子之泽,岂独五世而已,盖得其人,则可至于百传。
尝试与子登孤山而望吴越,歌山中之乐而饮此水,则公之遗风馀烈,亦或见于斯泉也。
和答友人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无一能攀古圣贤,仅能澄净一腔天。
新于梅畔见无极,久向心中阅逝川。
文畅惠勤同锡饭,东园甪里共衾眠。
仪秦肩谷难参错,莫怪香山去学禅。
方季申所刻欧阳文忠公集古跋真迹1192年2月7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八、《省斋文稿》卷一九、《益公题跋》卷一二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
通天下郡邑,凡贤杰之乡与其宦游之地,往往揭名公字,绘像以祀,非独誇耀古昔,亦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期有补于将来。
欧阳文忠公文章事业师表百世,佛者惠勤尚能于公平昔不到之处,以六一名其泉。
庐陵,公父母邦也,而梦奠两甲子,祠堂仅列于学宫,历刺史不知几人。
芝草、双莲何物,草木乃得记瑞,名堂若亭,独于公置而弗及,此何理也?
毋乃谓公生于绵,长于随,仕于朝,家于颍,虽中间葬母一至永丰,则又凶服不入公门,遂相忘于道术与?
绍熙元年太守莆阳方侯实来,首创六一堂,犹肖公其上,以备阙典;
复访求《集古跋》真迹,择良工摹刻之。
日聚月裒,旁搜远取,凡得二百五十馀篇,以较印本,其未获者才百馀篇,指授点画殆类亲笔,非石刻比也。
会徙节广东,犹捐俸携工以竟斯事,其用力至矣。
韩文公以六经之文倡于唐,而其遗书初因公大显,厥后遂以六经之文鸣于宋,盖传道之宗在焉。
今侯笃志《韩集笺校》,讨论殆四十年,传录无虑数百家,然后定著善本。
既牧庐陵,复尊事公于故乡,以风励学者,其有补于斯文岂少哉!
书来俾之挂名卷末,不得而辞也。
三年二月七日,周某书。
双井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七、《咸淳临安志》卷七八、《淳祐临安志·辑佚》卷三、雍正《西湖志》卷五、安晚堂集辑补
水于天壤间无所不通,然有聚焉,有会焉。
舍望洋向若,则湖者水之聚,江者水之会也。
钱塘左江右湖,湖滨江岸,湖之泉皆有所丽而不克以自立。
方雨盈于浍,瀑飞于山,濯烟岚而走尘陌,汪洋衍肆,可润而潴,可渎而注,可沚而环也。
至于遥岑不云,平畦断遂,水之行乎地中者,江湖实驱而有之。
或未旱而绠汲匮,虽灵山福地不免焉。
净慈为寺,甲于杭,负山面湖,出清泚而胶渌净,宜若不啬于泉也。
而铿鲸击鼍,千衲颐哺,斋盂茗碗,漱风咽月,搰搰乎晨夕之供。
水之畔湖,而私于井者不给,则取馀于湖,山君恧焉。
法薰之来,驭禅以律而梵矩严,约众以己而缁计裕,增旧濯新,无一或阙。
定馀,周视其庭,慨然叹曰:「美哉!
山虖之有斯刹也,而犹病于汲」。
以锡扣地而祝曰:「井于斯,泉于斯」。
粲然笑,谓:「是信有泉耶」?
弗为画,亟召工具畚锸,斸佛殿之前隙,为双井对峙,未寻而液,未丈而淄,及泉而濆涌,既甓而泓渟,不与时亏溢,胥异之。
噫!
斯泉之所以异者,涵翠麓之寒清,窍灵源而独出,非假道于江而借资于湖也。
其潜也如遁,其见也如期,深以蓄其德,高以下其施,其犹特立之君子而能择其人者欤?
是可尚已。
复崇二亭以贲其上,而谒记于予。
予辞曰:「孤山六一泉,实欧、苏惠勤之胜迹,故以泉名于湖。
兹泉也,固非偶然者,若重以记,无嫌自诡于先贤乎」?
曰:「天一生水而地以六成之,盖未始无配,吾将进双井而友六一,则孤山之泉不孤矣。
否则欧、苏笑人寂寂,于记乎何逊」?
余无以辞,因识其颠末,而系之以铭云:水胎于乾,而育于坎,凌高沃深,不召而感。
彼悍如恭,以血饮兵。
属鞑一呼,枮甃倏盈。
相是幻泉,为法之乳。
寂以心法,如子得哺。
昔泉之閟,蛰于九渊。
垢佛渴祖,为出焉。
清夏燠冬,蒸云化雨。
泽我大地,洗众生苦。
我笑谓口吸西江,一滴不咽,付此双井
罗巨济山居十咏 其七 1167年12月 南宋 · 杨万里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酒客来中散诗僧惠勤
共听茅屋雨,添炷博山云。
万事休多问,三杯且一醺
君看醉中语,不琢自成文。
妙湛寺 宋 · 刘学箕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山径盘纡露石根,一溪流水两山云。
斋馀缓步青松下,输与萧閒老惠勤
盐官县福严禅院 南宋 · 李洪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五、《芸庵类稿》卷六、《海昌备志》卷一二、民国《海宁州志稿》卷一九
之属邑曰盐官,民淳号易治,风俗简朴,尊儒而崇释。
邑东南濒海,斥卤渔盐之乡皆逐末业牢盆之利,岁成视西三乡为丰歉。
农夫深耕,利于早熟,蚕妇织纴,以勤女红。
乐岁家给人足,斥其赢奉佛惟谨,故民居与僧坊栉比,钟呗之声相闻,隆楼杰阁,错立鼎峙,饱食丰衣,缁褐塞路,不耕蚕而仰给于民者,不知其几千指也。
尼居有三,曰福严禅院,直邑南隅。
绍兴乙亥岁冬,予讥征是邑,暇日过其门,败屋数楹,像古器刓,门堵颓阙,蓬艾萧然,如蹈无人之境。
今十稔矣,而住持净欢以修院记属予。
窃甚异之,乃夷考其因革之繇。
先是院圮坏不治,绍兴甲寅岁,其徒希照募众重修佛殿,塑饰瑞相,始作钟楼。
隆兴改元惠勤载捐衣钵,重新之,乃立三门两庑,甓甃阶级,周以垣墙。
今齿逾八帙,薰修不倦。
净欢继踵院席,岁将终星。
祖孙三叶,协力蒇事,凡钟磬铙豉、炉香龛灯、华幡道具,皆革故而鼎新之。
邑人父老,咸加信向,其事可书。
按是院立于南齐高帝建元四年,尼曰僧猛,舍宅为寺,号曰齐明
姓岑氏南阳人,徙盐官五世矣。
曾祖率,晋馀杭令,事载《高尼传》。
而《元和姓纂》云岑本南阳汉舞阳侯彭之后,轲为吴鄱阳太守,徙盐官,亦与此合。
五代汉乾祐中,改护国报恩院,今曰福严者,本朝大中祥符元年敕所赐也。
荐罹兵革,前志不存,姑载其大略。
噫!
是邑僻在海隅,象教之盛,僧有禅门,尼有师,今其学者代不乏人。
方朝廷既辟度,异时必有若总持发明心要,接物利人,于此伽蓝阐扬宗旨,岂但营造土木之功可纪哉?
予知欢之志实在于此,故并书之,以励来者。
乾道三年岁在丙戌十月十日右宣义郎、监管行在左藏西库李洪记。
依韵答惠勤上人1047年 北宋 · 梅尧臣
 押先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释子本乐静,宜不事物牵。
我惭姑苏守,复赏杼山然
三岁与之别,其学已增前。
忽此有来赠,老拙谬耽研。
洛浦善先长老赠诗自方无本惠勤答诗二首(四字原缺,据冯本补) 其一 1261年 南宋 · 刘克庄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钱塘
安知先长老,不是昔勤公
尔有五七字,今无六一翁。
书遁甲立成旁通历后1068年9月6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八 创作地点: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此本得于杨畋
继业之后也。
继业善用兵,以见昔时名将皆精于所学,非止一夫之勇也。
此本尤为简要,世罕传也。
熙宁元年九月六日东斋闲览,见余三十年前自书小字,为之惘然。
其后则僧惠勤为余书耳。
按:《欧阳文忠公集》卷七三,国家图书馆藏宋刊本。
新都县脩廨舍记 北宋 · 范镇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一、《成都文类》卷二九、《宋代蜀文辑存》卷九
仲由治蒲,沟池深,墙屋甚闲,夫子过之,叹称其三善。
薛惠彭城,邮亭废,桥梁不通,父宣观之,弗晓以吏事。
何则?
入其国,知其教,观其法,知其智,必然之至理,不易之经义也。
新都之胜邑,当益部之北道。
赋舆错出,编籍浩繁,宰非真贤,人或罹害。
汉中第五访以最闻。
相去千载间,寂寂寥寥,罕嗣兴者。
故此县频年仍以不治终,故官事之舍寖久不支。
震风淩雨,无帡幪之蔽;
上燥下湿,鲜阖闾之避。
欲其隆挠栋,敞坏梁,非刚廉敏明、首公而馀裕者,其畴能志于是乎?
汾阳郭君繇中秘书为之宰,正色率民,温文驭俗。
小大之狱,得必以情;
幼壮之科,慎于同力。
农人异于他界,民居极于安堵。
居一日,昌言其众曰:「署者位之表,寺者事之嗣。
嗣不谨则事弛,表不立则位废。
既废而弛,政将安出」?
因上其状外台,储坚材,募良工。
凡堂除廊庑若干,起某年,以某月日成。
谓予乡树孔迩,俾记其事。
予尝病人有贵因循,重改作,容身谨职而去者;
不尔,则惠勤于末务,急诸下以称待过客。
而狱必以情,信逮下也;
力不同科,仁惠心也。
农入则时顺,人安则事集。
以是而举,其古人之政乎!
后之居是舍,履信繇仁,以顺时集事,而民不受其赐者鲜矣。
跋通上人诗卷1259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八六、《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八、《后村题跋》卷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莆田
余自柱史免归,屏居荒村,面壁九年,门无贵客,惟游于方之外者辱临焉。
然闽僧多白首未尝行脚,又未尝参叩大善知识,与语,不过曰某刹虚,某贵人与某官善,书可求、刹可得也。
主人急起洗耳,客不乐而去。
人因谤曰:后村不喜僧。
一日,有天台通上人入谒,余问来意,通曰:「无他,平生有吟癖」。
袖所作诗两卷,请余评之,其言异于闽僧,余修容加敬。
徐读两卷,幽闲澹泊,如不设色之画,不糁之羹,有自然色味。
昔兜率悦语张无尽:「公对某说禅,犹某对公说文章」。
余病髦,文章不及无尽;
通足迹满江湖,金山灵隐天竺、天目、育王,名山皆遍游,诸方大善知识皆饱参,既说禅,又说文章。
异时勇猛精进,禅不到悦,诗不到惠勤道潜地位不止也。
佛果勤和尚 北宋 · 释慧勤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一、《缁门警训》卷八
惠勤启上:昔奉祖峰老师左右,尝闻其语:「今时丛林学道之士,而声名不扬,匪为人之取信者,良由梵行不清白,为人不谛当,辄欲苟异名,闻利养,乃广衒其华饰,遂为有识者所讥,故蔽其要妙。
尔辈他后忽风云际会,出来为人天师范者,切宜以此事自勉」。
某得闻此语,遂书诸绅,铭于心,终身诵之不敢忘。
近有禅客至此,传闻夹山禅师迩来为兄弟请益雪窦,其洪机捷辨,出没渊奥,颇异诸方,自古今未有也。
某闻之不觉洒涕。
自谓高蹈之士,何至此矣?
老兄何不激扬达磨未来时因缘,诱接学者,以报先圣之德?
无乃牵蔓至此,何太错也!
此盖老兄博览古今所蕴之妙,而不愤今时邪党异说,有昧古人之意。
故奋发大用,益舒卑愿,开显先德之机,以破其蔽,意在此。
然高明远识者,有以见亮,必无外也。
第恐晚进后昆,疑其言句尖新,以为佛法只如此矣,遂坐守化城,不能进至宝所,为害非浅。
就此而言,不唯有损宗教,亦乃无益于学者。
某不惧罪责,敢以先师所授之言,以告于左右。
倘能自勉,则幸莫大焉。
苟或以此见弃于我者,亦不罪于左右也。
不宣。
严伯威墨迹 南宋 · 王十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二八、《梅溪先生后集》卷二七
严公字伯威温州乐清人,予祖母贾氏兄也。
性敏悟,道行孤洁,学兼禅教,为缁林所推重。
州郡迫以住持,终身不就。
博通儒学,尤工诗文。
识者谓不减惠勤道潜之流,第无知己如欧、苏二钜公耳。
游戏翰墨,亦极其妙,每片纸出,人争宝之,有集曰《潜涧》。
卒于政和壬辰至乾道己丑,五十有八年矣。
横阳章彬秀才得其所书唐宋诗八幅,至泉南以献予,郡博士蒋君雍见而奇之,请刊于泮宫以广其传。
陈教授登,予同年进士,最善书,亦谓近世所无也。
冬十一月戊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