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下符讨周迪 陈朝 · 陆琼
 出处:全陈文卷十七
临川郡士庶,昔西京为盛,背诞,东都中兴,萌宠违戾,是以以鹰鹯竞逐,菹醢极诛,自古有之,其来尚矣。
逆贼周迪,本出舆台,有梁丧乱,暴掠山谷。
高祖躬率百越,师次九川,濯其泥沙,假以毛羽,裁解豚佩,仍剖兽符,卵翼之恩,方斯莫喻,皇运肇基,颇布诚款,国步艰阻,竟微效力,龙节绣衣,藉王爵而御下,熊旗组甲,因地险而陵上。
日者王琳始贰,萧勃未夷,西结三湘南通五岭,衡广戡定,既安反侧,江郢纷梗,复生携背,拥据一郡,苟且百心,志貌常违,言迹不副,特以新吴未静,地远兵强,互相兼并,成其形势,收获器械,俘虏士民,并曰私财,曾无献捷,时遣一介,终持两端。
朝廷光大含弘,引纳崇遇,遂乃位等三槐,任均四岳,富贵隆赫,超绝功臣
加以出师逾岭,远相响援,接甲断江,翻然猜拒。
司空悯公敦以宗盟,情同骨肉,城池连接,势犹唇齿,彭亡之祸,坐观难作,阶此舋故,结其党与。
于时北寇侵轶,西贼凭陵,扉屦糇粮,悉以资寇,爵号军容,一遵伪党。
及王师凯振,大定区中,天网恢弘,弃之度外,玺书纶诰,抚慰绸缪,冠盖搢绅,敦授重叠。
至于熊昙朗剿臧,丰城克定,盖由仪同法氍之元功,安西周敷之效力,司勋有典,懋赏斯旧,恶直丑正,自为仇雠,悖礼奸谋,因此滋甚,徵出湓城,历年不就,求遣侍子,累载未朝,外诱逋亡,招集不逞,中调京辇,规冀非常,擅敛征赋,罕归九府,拥遏二贾,害及四民,潜结贼异,共为表里,同恶相求,密加应援,谓我六军薄伐,三越未宁,屠破述城,虏缚妻息,分袭湓镇,称兵蠡邦,拘逼酋豪,攻围城邑,幸国有备,应时衄殄,假节、通直散骑常侍、仁武将军寻阳太守怀仁县华皎明威将军庐陵太守益阳县陆子隆,并破贼徒,克全郡境。
持节散骑常侍、安西将军定州刺史、领豫章太守、西丰县周敷,躬捍沟垒,身当矢石,率兹义勇,以寡摧众,斩馘万计,俘虏千群,迪方收馀烬,还固墉堞。
使持节安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高州刺史、新建县法𣰰,雄绩早宣,忠诚夙著,未奉王命,前率义旅,既援等,又全子隆,裹粮擐甲,仍蹑飞走批熊之旅,驱驰越电振武之众,叱咤移山,以此追奔,理无遗类,虽复朽株将拔,非待寻斧,落叶就殒,无劳烈风;
但去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分命将帅,实资英果,今遣镇南仪同司马、湘东公相刘广德,兼平西司马孙晓,北新蔡太守鲁广达持节安南将军吴州刺史、彭泽县鲁悉达,甲士万人,步出兴口。
又遣前吴兴太守胡栎、树功将军、前宣城太守钱法成、天门义阳郡太守樊毅云麾将军合州刺史、南固县侯僧度、严武将军建州刺史、辰县子张智达、持节都督江吴二州诸军事安南将军江州刺史安吴县吴明彻,楼舰马步,直指临川
安成内史刘士京,巴山太守僧贵南康内史刘峰、庐陵太守陆子隆安成内史阙慎,并受仪同法氍节度,同会故郡。
又命寻阳太守华皎,光烈将军巴州刺史潘纯陁、平西将军郢州刺史欣乐县章昭达,并率貔豹,径造贼城。
使持节散骑常侍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湘州刺史、湘东郡公度,分遣偏裨,相继上道,戈船蔽水,彀骑弥山。
又诏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欧阳頠,率其子弟交州刺史盛、新除太子右率邃、衡州刺史侯晓等,以劲越之兵,逾岭北迈,千里同期,百道俱集。
如脱稽诛,更淹旬晦,司空大都督安都,已平贼异,凯归非久,饮至礼毕,乘胜长驱,剿扑凶丑,如燎毛发。
已有明诏,罪惟迪身,黎民何辜,一皆原宥。
其有因机立功,赏如别格,执迷不改,刑兹罔赦(《陈书·周迪传》,天嘉三年春,使江州刺史吴明彻都督众军,与高州刺史黄法豫章太守周敷,于是尚书下符。)
摄山栖霞寺 陈朝 · 江总
 出处:全隋文卷十一
盖闻天有神宫,地云灵府
桑钦博记,始叙四衢之塔。
金朔著经,因知于步之寺。
至如峰形甑累,岫势堂密,亦乌足言哉!
南徐州琅邪郡江乘县界有摄山者,其状似伞,亦名伞山
尹先生记曰:「山多草药,可以摄养,故以摄为名焉」。
南瞻旧落顾悌镇戍之坞;
北望荒村,扈谦卜筮之宅。
山西南隅,有外道馆地,俄而疫疠磨灭。
三清遗法,未明五怖之灾。
万善开宗,遂变四禅之境。
倏见齐居士平原明僧绍,空解渊深,至理高妙,遗荣轩冕,遁迹岩穴。
宋泰始中,尝游此山,仍有终焉之志。
村民野老,竞来谏曰:山多狼虎毒蛇,所以久绝行践。
僧绍曰:「毒中之毒,无过三毒」。
忠信可蹈水火,猛兽亦何能为?
乃刊木驾峰,薙草开径,披拂蓁梗,结构茅茨,廿许年不事人世。
渡河息暴,扰箧无立,皆曰诚至所感。
法度禅师,家本黄龙,来游白社,梵行殚苦,法性纯备,与僧绍冥契甚善。
尝于山舍讲《无量寿经》,中夜忽见金光照室,光中如有台馆形像。
岂知一念之间,人王照其香盖,八未曾有,渊石朗其夜室。
居士遂舍本宅,欲成此寺,即齐永明七年正月三日度上人之所构也。
山情率易,野制疏朴
崖檐峻绝,涧户幽深。
卉木滋荣,四时助其雕绮。
烟霞舒卷,五色成其藻绚。
居士尝梦此岩,有如来光彩。
又因间居,依稀目见。
宝海梵志,睡睹花台
智猛比丘,行逢影窟。
故知神应非远,灵相斯在。
居士有怀创造,俄而物故。
其第二子仲璋,为临沂,克荷先业,庄严龛像
首于西峰石壁与度禅师镌造无量寿佛坐,身三丈一尺五寸。
通座四丈,并二菩萨倚,高三丈三寸。
若乃图写瑰奇,刻削宏壮。
莲花莹目,石境沉晖。
藕丝萦发,云崖失彩。
项日流影,东方韬其大明。
面月驰光,西照匿其成凫。
大同二年,龛顶放光。
光色身相,晃若炎山。
林间树下,赩如火殿。
禅师自识终期,欣瞻瑞应,以建武四年于此寺顺寂
岂非六和精进,十念允谐?
向沐宝池,方登金地者也。
文惠太子豫章文献王竟陵文宣始安王等,慧心开发,信力明悟,各舍泉贝,共成福业。
宋太宰江夏王霍姬,蕃闺内德。
雍州刺史田奂,方牧贵臣。
深晓正见,妙识来果。
并于此岩阿,广收财施,琢磨巨石,影拟法身。
梁太尉临川靖慧王,道契真如,心弘檀密,见此山制置疏阔,功用稀少,以天监十年八月爰撤帑藏,复加莹饰,缋以丹青,镂之铣荡。
五分照发,千轮启焕。
排天堂庑,玉露分色。
接岫轩墀,翠微抽影。
八定之似,步纤草而扬梵。
三慧之僧,挹飞泉而动色。
喜园凝静,岂傲吏之凡游?
深谷虚玄,非愚公之俗路。
是以王公搢绅之辈,郎吏胥史之属,步林壑,陟皋壤,升精舍,拜道场,无不洗涤无明,浣濯嚣暗。
非直心之砥路,孰能如斯者乎?
法师,志业该练,心力精确,度上人将就迁神,深相付嘱。
法师聿修厥绪,劝助众功,基业田园,多所创置。
先有名德僧朗法师者,去乡辽水,问道京华,清规挺出,硕学精诣,早成波若之性,夙植尸罗之本,阐方等之指归,弘中道之宗致
北山之北,南山之南,不游皇都,将涉三纪。
梁武皇帝能行四等,善悟三空,以法师累降徵书,确乎不拔。
天监十一年,帝乃遣中寺释僧怀、灵根寺释慧令等十僧诣山,咨受三论大义。
贾谊曰:「学圣道如日之明」。
孙卿云:「登高山知天之峻」。
今之探赜,其此之谓。
南兰陵萧𥇎,幽栖抗志,独法绝群,遁世兹山,多历年所,临终遗言,葬法师墓侧。
还符田豫,托西门之冢。
更似梁鸿,偶要离之瘗。
又案《神录》云:「楚靳神在今临沂县」。
齐永明初,神诣法度道人受戒,自通曰靳尚,即楚大夫之灵也。
大同元年二月五日,神又见形著菩萨巾,披袈裟,闲雅甚都,来入禅堂,请寺众说法。
昆岭之中,百神所在;
首阳之路,八驷并驱。
未有修净戒之品,诣得道之僧,整忍辱之衣,入安禅之室。
是知名山大泽,灵异凭依者矣。
慧布法师幼落烦恼,早出尘劳,律仪明白,贞节峻远,贯综三乘,不自媒衔,楷模七众,无所底诃。
曩日静憩钟岩,余便观止。
餐仁饮德,十有馀年。
顷于摄阜,受持珠戒。
佩服之敬,虽敢怠于斯须;
汲引之劳,且曷伸于报效。
夫言意难尽,铅椠易凋。
固比河山,莫如金石。
凡诸徵应,并预随喜,并勒于碑左,乃为颂曰:
漫漫心火,冥冥世流。
若寄,喻死如休。
三明未了,十智难周。
尽缠痴爱,岂离疮疣。
敬仰鸡足,恭闻鹫头
斯风可羡,其路何由。
我开梵宇,面壑临丘。
我图灵迹,果植因修。
兼金画绘,泐石雕锼。
连云出没,泄雨沉浮。
经行松磴,禅坐蕙楼。
涧风长泻,崖溜悬抽。
花台似雪,夏室疑秋。
名僧宴息,胜侣薰修。
三乘谓筏,六度为舟。
金幢合盖宝驾驱辀。
地祇来格,天众追游。
五时无爽,七处相侔
辞题翠琰,字勒银钩。
贤乎乐饵,过客宜留。
侍中右光禄大夫本州大中正西平靖侯颜公大宗771年11月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九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公讳含。
字宏都
琅琊临沂人
其先出于邾。
颜公子友封于郳。
是为小邾子。
附庸。
居于邹邑
因以命氏。
孔门达者八人。
曰路回辛骄祖哙仆何。
次有丁阖叔子率躅。
秦有贞。
汉有肆异安乐。
魏有斐盛。
盛字叔台。
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
始自琅琊
代传恭孝。
故号所居为孝悌里。
生钦。
字公若
明韩诗礼易尚书
多所通说。
学者宗之。
大中大夫东莞广陵太守葛绎贞子
生默。
字静伯
汝阴太守护军将军
生公
少有操行。
以孝闻。
兄畿。
咸宁中死。
托梦当复生。
发棺而气息甚微。
阖家营视。
母妻不能无倦。
公乃绝弃人事。
躬亲侍养。
足不出户者十有三年。
次嫂樊氏失明。
须髯蛇胆。
寻求不得。
忽有青衣童子持囊授公。
乃蛇胆也。
寻出户。
化成青鸟飞去。
东海王越以为太傅参军
元帝过江。
丞相祭酒
东宫初建。
公以儒素笃行补太子中庶子
黄门侍郎本州大中正
封西平县侯
侍中
吴郡太守
公所历简而有恩。
明而能断。
然以威风御下。
王导叹曰。
颜公在事。
吴人敛手矣。
未之官。
复为侍中国子祭酒光禄勋
以年老逊位。
成帝美其素行。
就加右光禄大夫
门施行马。
赐床帐被褥。
大官四时致膳。
固辞不受。
时论者欲为王导降礼。
冯怀以问于公。
公曰。
吾闻伐国不问仁人。
向冯祖思问佞于我。
我有邪德乎。
或论少正卯盗蹠恶孰深。
公曰。
隐伏之奸。
非圣不诛。
众咸服焉。
郭璞尝欲为公筮。
公曰。
自有性命。
无劳蓍龟。
桓温求婚。
以其盛满不许。
因诫子孙曰。
自今任官不可过二千石
婚姻勿贪世家。
或问偫士优劣。
答曰。
周伯仁之正。
邓伯道之清。
卞望之之节。
馀则吾不知。
致仕二十馀年。
年九十二薨。
谥曰靖
三子髦谦约。
并有声誉。
公丧在殡。
而邻家失火。
髦与二弟抱柩号叫。
熛焰垂至。
忽尔顿绝。
时人以为孝感
事见晋书。
髦子君道。
少纂家业。
惇于学行。
仪状严整。
风貌端美。
桓公见而叹曰。
颜侍中廊庙之望也。
尚书郎大中正给事黄门侍郎
以父老不就。
给事中晋陵临川太守侍中本州大中正
加秩中二千石光禄勋西平定侯
事具约孙延之集。
生綝。
字文和
骑都尉
袭西平侯
生靖之。
字茂宗
宣城太守司徒咨议御史中丞
生腾之。
字宏道
善草隶书。
有风格。
治书御史度支校尉巴陵太守
生炳之。
字叔豹
以能书称。
奉朝请辅国江夏王参军
生见远。
字见远
方正不合于俗。
梁书云。
博学有志行。
齐治书御史
俄兼中丞
正色立朝。
有当官之称。
高祖受禅。
不食。
发愤恸哭而绝。
武帝恨之曰。
我自应天从人。
何预天下人事。
颜见远乃至于此。
生协。
字子和
湘东记室
梁书有传。
生之推。
字介
北齐中书舍人给事黄门侍郎平原太守
尝著观我生赋云。
白下以流涟。
靖侯巳下七叶坟茔皆在故也。
生思鲁悯楚。
集序思鲁自作。
事见本传。
入隋。
生游秦。
思鲁字孔归。
博学善属文。
尤工诂训。
司经校书长宁王侍读东宫学士
尝与刘臻讲论经义。
屈服焉。
高祖入关。
率男师古相时勤礼育德奉迎于长春宫。
仪同王记室
国史温大雅传云。
大雅在隋。
与思鲁俱在东宫
弟彦博与悯楚同直内史省
彦公与游秦并典校秘阁
二家兄弟。
各为一时人物之盛。
少时学业。
颜氏为优。
其后职位。
温氏为盛。
勤礼字敬
幼而朗悟。
识量宏远。
工于篆籀。
尤精诂训。
秘阁司经
史籍多所刊定。
校书郎著作郎
与兄师古相时俱以文学为崇贤宏文馆学士
太宗使萧钧赞曰。
依仁服义。
怀文守一。
履道自居。
下帏终日。
德彰素里。
行成兰室。
鹤钥驰誉。
龙楼委质。
著作郎
生昭甫。
字周卿
少聪颖。
而善工篆隶草书。
与内弟殷仲容齐名。
而劲利过之。
特为伯父师古所赏。
凡所注释。
必令参定焉。
为天皇曹王侍读曹王属。
有献古鼎篆书二十馀字。
举朝莫能读。
昭甫尽识之。
华州刺史
真卿表谢。
批答曰。
卿之乃祖。
尝为硕儒。
既高倚相之能。
遂有臧孙之后。
不坠其业。
在卿之门。
二子元孙惟贞。
元孙字聿修
聪锐举进士
考功郎刘奇特标榜之。
太子舍人
专掌令画。
元宗赞之曰。
孔子亚圣。
鲁国称贤。
翰墨之妙。
莫之与先。
累至滁沂濠三州刺史
秘书监
五子。
春卿
明经拔萃。
蜀县
茂才偃师丞。
杲卿。
字昕
山太守
禄山反。
土门
卫尉卿中丞
赠太子太保
谥曰忠节
曜卿
工草隶五言。
文学崇文馆淄川司马。
旭卿。
善草书。
允山令。
茂曾
笃行。
颇好诂训。
犍为司马。
惟贞字叔坚
有德行词学。
尤善草隶。
屡登甲科。
太子文学王友
赠太子少保
事具陆据神道碑。
七子。
阙疑。
孝友仁让。
专精诗传。
杭州参军
允南
孝悌聪锐。
工为诗判。
屡入高等。
春卿杲卿曜卿同日为侍郎席建侯所赏。
左补阙
真卿殿中侍御史
正至。
同拱法座蹈舞。
而衣袂相接者三。
允南侍宴诗云。
谁言百人会
兄弟也沾陪。
累迁司封郎中国子司业金乡男
乔卿
仁友精晋史。
有吏道。
富平
真长
清直举明经
幼舆
仁和有酝藉。
班汉
左卫率府兵曹
真卿
进士校书郎
举文词秀逸。
醴泉
清白名闻。
长安
三院御史兵部员外郎
以平原太守禄山
凡五为侍郎右丞
三为尚书
四为御史大夫
七为刺史
二为节度采访观察使
鲁郡
允臧。
友悌有吏干。
制举县令
延昌
拜监察。
郭子仪朔方衣资使。
迁殿中太子中允江陵少尹
再兼侍御史
荆南节度行军司马
公子谦。
安城太守
约。
零陵太守
孙纶。
廷尉
熙。
散骑常侍
显。
军司马
曾孙系之。
益州刺史
延之。
金紫光禄大夫
劭之。
军司马
根。
晋安太守
元孙希之。
新安太守
师伯
仆射
师仲。
中书郎
浚。
吏部尚书
测。
临淮太守
㚟。
五兵尚书
微之
散骑常侍
僧度
给事中
僧超。
徐州刺史
来孙幼明
征虏记室
昆孙积。
中书郎
翻。
广州刺史
仍孙誓。
交州刺史
挺。
山阳太守
云孙之仪。
周御正中大夫新野公。
之善。
侍读
十代孙昶。
宁仁
悯楚。
侍御史
游秦。
度支郎中廉州刺史
见循吏传。
班汉决疑。
颐。
汝南侯侍读
十一代孙千里。
工书。
王主簿
师古。
秘书监文崇贤学士
相时。
礼部侍郎天册学士
育德。
太子通事舍人
司经局校定经史。
利仁。
秘书郎
有意。
沔州刺史
博古。
博学。
延陵丞。
十二代孙中和。
渝州刺史
扬庭。
王侍读
光庭。
博学注后汉书。
涉令。
趋庭。
职方郎中吉州刺史
欣期。
著作郎
益期
详正学士
敬仲
仁孝。
吏部郎中平昌男。
康成
进士太子舍人崇文馆学士
希庄
进士银青和州刺史
日损。
应制高第大基
嘉宾。
少有俊才。
十三代孙大智。
并州录事参军
隐朝。
进士拔萃河北
匡朝。
工五言。
朐山
元淑
邻几。
景灵。
校书郎
同寅。
明经
升庠。
有词学。
富阳
恭敏。
有德行。
明汉书。
武功
知微。
制举伊阙丞。
十四代孙温之。
有志行。
举方正司门郎中
澄之。
澹之。
明经
晃。
有清节。
饶阳司士
抱。
范县
允济。
好属文。
榆次
振。
高陵丞。
搢。
援。
挺。
据。
揆。
撰。
明经
挺有词理。
万年尉。
式宣。
清修。
进士殿中侍御史
茂齐
淳谨。
汉州司法
舒。
俊才。
制举长安
说。
明经有才器。
渭南丞。
顺。
孝悌。
进士评事
胜。
进士左补阙
怡。
好为诗。
浑。
博涉有文。
太子通事舍人
方侨。
进士宫门丞
十五代孙逸。
好文。
武康
鏻。
长安广成将军
泉明。
孝义
佐父开土门
彭州司马
季明
子干
诩。
沛。
颇。
及外孙沈盈
禄山反死难。
并赠五品官。
翙。
敦敏。
通义
觌。
绵州参军
颢。
西令。
慈明。
都水
颖。
河南府功曹校书郎
颋。
孝。
明经
大理司直
頔。
奉礼郎
颀。
江陵
颂。
河中
顗。
凤翔参军
颉。
当阳主簿
愿。
千牛
顶。
武功丞。
颇。
工隶书。
太子洗马
颐。
颒。
京兆参军
翾。
岘。
颉。
颛。
须。
䪻。
頩。
枝。
并未仕。
通明
项城
韶。
有才气。
工诗策。
进士濮阳
明。
华阳
启。
温江
华阴
亚邱。
守道不仕。
其馀枝派繁衍。
不可具载。
于戏。
吾祖以志行纯粹。
感通神明。
贻谋子孙。
奕叶无改。
其后忠义孝悌。
文学才业。
布在青史。
粲然可知。
非夫德盛流光。
何能若是。
真卿小子。
惧不克荷。
顷自抚州代到。
获展旧山。
虽碑版沈沦。
而邱封俨在。
敢扬不朽之烈。
庶竭罔极之思。
铭曰。
铄吾祖。
渡江浦。
孝通神。
名轶古
凡七叶。
白下
本支分。
源流溥。
世忠义。
謺规矩。
毣鸾皇。
炳龙虎。
文雎涣。
学邹鲁。
赫才明。
振区宇。
亘今昔。
难悉数。
嗟末孙。
惭下武。
扬耿光。
愧无取。
丰碑立。
百世睹。
宋高僧传序端拱元年十月七日 唐末宋初 · 释赞宁
 出处:全宋文卷四○、《宋高僧传》卷首
臣闻贤劫绵长,世间宏廓。
天与时而不尽,地受富以无疆。
最灵之气牣于中,大圣之师居于上。
伟哉!
释迦方隐,弥勒未来,其间出命世之人,此际多分身之圣。
肆为僧相,喜示沙门
言与行而可观,椠兼觚而争录。
是以王屮《僧史》,孙绰道贤》,摹列传以周流,象世家而布濩。
盖欲希颜之者,之俦,成飞锡之应真,作曳山之上士
时则裴子野著《众僧传》,释法济撰《高逸沙门传》,陆杲述《沙门传》,释宝唱立《名僧传》,斯皆《河图》作《洪范》之椎轮,土鼓为咸池之坏器。
焉知来者,靡旷其人。
慧皎刊修,用实行潜光之目;
道宣缉缀,续高而不名之风。
令六百载行道之人弗坠于地者矣。
爰自贞观命章之后,西明绝笔已还,此作蔑闻,斯文将缺。
时有再至,肃杀过而繁华来;
世无久虚,地天泰而圣明出。
我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明广孝皇帝陛下,阳龙挺德,斗电均威。
践大道也,牺黄输执御之劳;
多天才也,行弟子之职。
讲信修睦,崇德报功。
一统无遗,百王有愧。
四海若窥于掌内,万机皆发于宸衷。
然而玄牝留神,释天淡虑。
长生授术,时开太一之坛;
续法延期,僧度倍千之戒。
浮图揭汉,梵夹翻华。
将佛国之同风,与玉京而合制。
慨兹释侣,代有其人。
思景行之莫闻,实纪录之弥旷。
臣等谬膺良选,俱乏史才。
空门不出于董狐,弱手难探于
而乃循十科之旧例,辑万行之新名。
或案诔铭,或徵志记,或问輶轩之使者,或询耆旧之先民。
研磨将经论略同,雠校与史书悬合。
勒成三帙,上副九重。
列僧宝之瑰奇,知佛家之富贵。
昔者,嘉祥笔削,尽美善于东南;
澄照纂修,足英髦于关辅
盖是拘于墟也,传不习乎!
岂若皇朝也,八极张罗,举之则无物不至;
四夷弭伏,求之则何事不供?
臣等分面徵搜,各涂构集。
如见一家之好,且无诸国之殊。
所以成十科者,易同拾取。
其正传五百三十三人,附见一百三十人。
矧复逐科尽处,象史论以摅辞;
因事言时,为传家之系断。
厥号《有宋高僧传》焉。
庶几乎铜马为式,选千里之骏驹;
竹编见书,实六和之年表。
观之者务进,悟之者思齐
皆登三藐之山,悉入萨云之海。
永资圣历,俱助皇明,齐爱日之炳光,应嵩山之呼寿云尔。
时端拱元年乾明节,臣僧赞宁等谨上。
乞增重朝廷制书奏 宋 · 许景衡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九八
伏见国朝踵唐故事,制敕并用黄纸为之,所以严天子命令,示朝廷之尊崇,非百司庶府文移之比也。
其赦令制书播告天下者,有司行下所属,仍用素纸以为符檄,连附于后,盖其所从来旧矣。
近者开封府被受御笔诏书,民间有合通知者,并不依令录副本连于榜前,辄纯用黄纸誊写,揭示通衢,见者愕然,以为黄纸敕榜,尚书省之出也,开封府亦得为之哉!
臣方欲论列,乞赐惩诫,而近降指挥颁下道僧度牒、紫衣师号,体式仍用黄纸印造,几与开封同失矣。
夫道僧度牒、紫衣师号,自有旧法,今欲革前弊、立新式以表异之,固无不可者,而必以黄纸为之,恐非所以重朝廷之体制也。
今爵命多士,出自天子,著其姓名于敕牒,宰相执政官签书,其用黄纸宜矣;
至于道僧度牒之属,乃是有司印造,非出于尚书省也,礼部官属书字而宰相执政不预焉;
又空其姓名临时书填,盖与爵命多士制书异矣,亦乌用黄纸为哉?
夫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此为政之大要也。
今以有司文牒而僭朝廷之命令,以礼部官属而拟宰执签书,非所以正名公朝、垂法后世也。
在昔大臣有官兼将相者,独以不得于黄纸书字为恨,今若使礼部郎官为之,则前后重轻弗伦,不已甚乎?
所有近降道僧度牒、紫衣师号指挥,内用黄纸印造一节,伏望睿明特赐诏罢。
如欲更易旧式,则乞以绫纸印造。
吏部所给奏荫补牒之类,亦足以表异新书,其开封榜示御笔,亦乞戒饬,依令施行,庶几不废祖宗之故事,增重朝廷之制书,杜绝有司之僭忒。
天下幸甚。
路运司每季取会诸州拘收亡僧度牒数目诏绍兴二十九年闰六月十九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三九、《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三之三四(第三册第二六八一页)
路运司每季取会诸州拘收亡僧度牒数目有无未尽覆实,如有违戾,即行按劾。
及从本部专一置籍检察,岁终将全不申缴、数少去处申尚书省,差监司体究因依。
知、通取旨施行,僧道司主首、纲维从杖一百科断还俗。
乞申严度牒条法奏乾道八年六月 南宋 · 李彦颖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九
庐州僧惠宝、道隆将紫衣洗改作度牒,处州僧惠京将亡僧度牒改作新度牒,并行货卖,其可见者三十道。
今来皆已逃窜,即前后所卖不知几何。
以两州观之,四方万里如此类者又不知其几。
乞令有司将见行条法申严行下,仍戒饬州县,如有奉行不虔,将元失拘收去处令佐当职官重行责罚,典押人吏等一例断勒。
如人吏有卖受过钱物入己,计赃论,乃立板榜寺观庵院约束施行。
按:《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三之三七。第三册第二六八二页
乞不须更降度牒奏淳熙四年 南宋 · 龚茂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七四、《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二六
四川逐料降换亡僧度牒,自乾道四年淳熙元年,降过一万一千道,不惟走失丁口,为异时患,官卖不行,必至抑配,与折估之害名异实同。
乞不须更降度牒,重失丁口。
尚友斋 元末明初 · 刘绍
 押侵韵 出处:元音遗响卷十
古道日辽阔,神交千载心。
斋居肃遐尚,六籍穷追寻。
贤圣俨生存,名言式规箴。
寥寥景高行,进取期断金。
勤厉我所则,匪邪吾弗任。
德机恒跃如,释度诚所钦。
耕野伊志大,居仁颜乐深。
仰瞻冀踵武,投分徵在今。
入念 其四 北湖祠楼己卯 清 · 阮元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研经室四集诗卷十一
我念祠楼上,西窗对墓田僧度桥祠楼西望陈家桥祖墓及江夫人墓皆三里内)
小桥横白水,老树带苍烟。
归梦曾三宿,乡心在百年。
杜公有圆石,敢与郭香镌(墓刻华山碑在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