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略成实论记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一
《成实论》十六卷,罗什法师于长安出之。昙晷笔受,昙影正写,影欲使文玄。后自转为五翻,馀悉依旧本。齐永明七年十月,文宣王招集京师硕学名僧五百馀人,请定林僧柔法师,谢寺慧次法师于普弘寺迭讲,欲使研核幽微,学通疑执,即坐仍请祐及安乐智称法师,更集尼众二部,名德七百馀人,续讲十诵律志,令四众净业还白。公每以大乘经渊深,漏道之津涯,正法之枢纽。而近世陵废,莫或敦修,弃本逐末,丧功繁论。故即于律座令柔次等诸论师抄比成实,简繁存要,略为九卷。使辞约理举,易以研寻。八年正月二十三日解座,设三业三品,别施奖有功,劝不及上者得三十馀件,中者得二十许种,下者数物而已。即写略论百部流通,教使周颙作论序,今录之于后(《释藏》百一)。
皇帝回谢契丹皇帝书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六、《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二
九月日,兄大宋皇帝致书于弟大契丹聪文圣武英略神功睿哲仁孝皇帝阙下:使轺云止,惠问见贻,且承累岁而来,荐有西师之举。讨其不服,初烦剪伐之谋;全以旧恩,终示含容之度。庆武戈之遂息,分军获以为仪。言谕斯勤,欣铭并集。方凝寒律,冀保冲襟。企咏之诚,指陈奚既?续遣使人咨谢次。今忠正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萧德等回,专奉书陈谢。不宣。白。
罢相辞免两镇第四劄子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九、《安阳集》卷三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蒙圣慈特差中使李友询传宣,男忠彦已依所乞令试,所有恩命及第宅,更不许辞免,令早入谢者。承命感栗,未知所报。辞第之请,臣方欲再渎圣听,今再不敢继入文字,即具表称谢次。其两镇之命,缘自国朝以来,臣僚未尝除授。臣已三上劄子辞避,前面对日,亦曾恳叙不敢当之理,日望特赐俞允。且臣今来获解柄任,既得出补乡郡,陛下乃命兼领将相,宠进官秩,长男得试馆职,次男迁官,而又有甲第之赐。自近世以来,宰相罢去,未有如臣之恩礼优异者。陛下待臣,可谓至矣!臣上体陛下眷遇之意,已俱不敢再三避免。惟两镇之命,伏望圣明察臣于义实不可当,非是过为矫饰,早降睿旨,改除一镇。兼自来甚有贴麻体例。臣谨伏私第,哀祈激切之至。
与陈大夫(八)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一、《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六、《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五
某启:多日不获请见。伏惟尊候康胜。借示绣佛,奇妙之极,当由天工神俊,非特寻常女工之精丽者也。凡目瞻礼,一洗尘障,幸矣。谨却驰纳,少暇诣谢次。谨奉启,不宣。
与友人 其九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九、三希堂法帖 创作地点: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
子由亦曾言方子明者,他亦不甚怪也。得非柳中舍已到家言之乎?未及奉慰疏,且告伸意。意柳丈昨得书,人还,即奉谢次。知壁画已坏了,不须怏怅。但顿著润笔,新屋下,不愁无好画也。
与储子椿手简 其二十五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五、《姑溪居士文集》卷二六、《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九
晚来起居佳胜。久别,遽尔瞻拂,无异自天而下。老倦衰病之馀,所以警慰亦多矣。逼行,未暇从容请叩,不能无邑邑。伏辱手示,感浣无已。信物并领,单骑陆行,乃能周旋如此,但有悚愧。冠梳之惠,尤出厚意。俟归专达,别图上谢次。藏云地须至拳浼玉趾,非细事也,得一言乃定尔。千万以存没为念,不可以已成为间。果可用,就求一图子分明,将寄女兄。盖方时利害所同,独此兄尔,林甥其次也。才到家即具问,忙甚,不及展尽。
与王性之手简 其十六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姑溪居士后集》卷一七
比幸披展,适以秋成,急于寇盗之至,曾未得博探力索,少慰钦慕。别来罔然,争追讼何及。车马留东阳几时,先约王元均父子,俟归途之便一报,当遣人屈致,以幸庄居。累日之款,竟不相副,良自感叹。村落间了目前事,尤不少辍,欲作书咨候,不止无便,亦无斯须好况。竟辱枉教,而不腆弊志,遂落第二,其愧何以为控?稠重十馀幅,字字皆警策,不谓晚节有此胜遇。但无以仰对,滋不遑尔。乍归,又当改岁。人事如猬毛然,未果详悉具报,续当驰谢次。
书简帖 其一 宋 · 苏庠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一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二二
庠顿首启:前日蒙左顾,甚宠,但时已大醉,了不记省,未以纵诞见黜否?恐悚无量。奉手帖,喜闻寒冱起居佳胜,盛制连荷不鄙,发药多矣,至感至感。旦夕专诣谢次。元遇必已全愈。寒甚,更珍护为望,不宣。庠再拜季华先生座下。
答辽国劝和西夏书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二、《宋大诏令集》卷二三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九
载书藏府,固和好于万年;使节驰轺,达诚心于二国。既永均于休戚,宜共嫉夫凶奸。惟西夏之小邦,乃本朝之藩镇。曲加封殖,俾获安完。虽于北尝豫婚姻之亲,而在南全居臣子之分。函容浸久,变诈多端。爰自累岁以来,无复事上之礼。赐以金缯而不已,加之封爵而愈骄。杀掠吏民,围犯城邑。推原罪恶,在所讨除。聊饬边防,稍修武事,筑据要害,扼控奔冲。辄于去岁之冬,复驱竭国之众,来攻近塞,凡涉两旬,自取死伤,数以万计。粮尽力屈,众溃宵归。更为诡诞之词,往求拯救之力。狡猾之甚,于此可知。采听之间,固应洞晓。必谓深加沮却,乃烦曲为劝和,示以华缄,将之聘币。礼虽形于厚意,事实异于前闻。缅料雅怀,诚非得已。顾于信誓,殊不相关。惟昔兴宗致书仁祖,谕协力荡平之意,深同休外禦之情,至欲全除,使无噍类,谓有稽于一举,诚无益于两朝。祖宗贻谋,斯为善美,子孙继志,其可弭忘?今者详味缛辞,有所未谕,辄违先旨,谅不在兹。如永念于前徽,宜益敦于大信,相期固守,传示无穷。矧彼夏人,自知困蹙,哀祈请命,屡叩边关。已戒封疆之臣,审观情伪之状。傥或徒为空语,阴蓄奸谋,暂示柔伏之形,终怀窥伺之志,则决须讨伐,难议矜容;若出自至诚,深悔前罪,所言可信,听命无违,即当徐度所宜,开以自新之路。载惟聪达,必亮悃悰。方属清和,冀加葆啬。续遣使人咨谢次。
与洪景卢舍人迈劄子(一 乾道九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一、《书稿》卷五
某叠被近诲,喜审政成清暇,台候动止万福。《山堂学记》益奇古,而二诗用韵高妙,为某之赐甚宠,岂止压倒元、白而已!三复钦叹,不能去手。朱提以人数未足少留,须其行,别牵课为谢次。十尊风味佳甚,真可占美政化,此间厨酝绝不可饮也。某辞郡,或格或寝,不免再恳相参。以病乞祠,语甚切至,度须见听。每荷问念,感激不忘,馀乞为国珍练。闻诣阙诵德政者百十曹,徵黄当在旦夕,谨倾耳以俟。
与曾无逸寺丞三聘劄子(一 乾道九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书稿》卷五
某比荷迂顾,已具鸡黍,不蒙少留,别时又以私忌失于迎肃,并深愧悚。坠教,喜承尊候万福。某自闻典郡,于义难处,免章既为近制所格,而督赴之旨踵至。方沥恳求祠,仰惟圣主宽仁,必赐矜许。缘此扰扰,欲致书省干丈,少酬文房之惠,竟未暇。兹又辱远饷新茗,一洗昏浊,厚意稠叠,何以克当?容遣临安书后,专介并叙谢次。馀冀善爱,别需晋擢。
呈察院劄子 南宋 · 罗点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六、风墅残帖释文
点空疏无所似,尸素铨曹,日愧忝冒。顿蒙误恩,俾摄武部,尤惧不称。靖言所自,尽出游扬。属方控免,未得即诣谢次。伏辱手教先逮,益认谦眷。下拜之馀,不任感悚。区区先此禀报,它须进见,以既输悃。伏冀台照。右谨具呈察院台座。四月日,太中大夫、守尚书吏部侍郎罗点劄子。
从者来归帖 南宋 · 张即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七一、《三希堂法帖》第十七册、《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一五、《六艺之一录》卷三九六、《宋人法书》第四册
即之适间伏闻从者来归,喜欲起舞,想见太夫人慈颜之喜可掬也。野衣黄冠,拥懒残煨芋之火,不能亟谒。已拜坠染,将比南珍。行李甫息,辱眷轸首及,尪劣顾何以称之!敬须侍谢次。令弟赐翰已领。即之拜禀殿元学士尊亲契兄台坐。染物甚佳。
上严郎中太丞简 南宋 · 赵孟坚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七六、《三希堂法帖》第十七册
孟坚前日荷下顾,又承惠脏腑药。偶连日调利,尚未服,储留俟或对證则服之也。匆匆言归,家酿二壶持浼,幸留顿,仍令仆者面及,馀嗣谢次。孟坚简上严郎中太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