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苏师道”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司空山 唐 · 苏师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一
司空山者。
梁任彦升述异记云。
司空姓张名岊
字巴玉
清河郡人也。
齐明帝时
仕至司空
东昏侯嗣位。
政尚烦苛。
内不修礼制。
外不听臣谏。
纵恣秽行。
害虐生民。
常令宫人作散叛髻。
百姓争学之。
又作三桥裙。
向后总而结之。
司空乃兴叹曰。
正直不任。
而耽女色。
齐国亡矣。
遂具奏阙下。
挂冠东门请休。
诏不许。
乃曰。
君不任臣。
臣今老矣。
人生所贵者。
在乎适意耳。
诏乃许。
倾朝饯送。
司空于是携家去阙。
思乐林泉。
闻有胜境。
虽远千里。
未尝不一访寻。
盖欲希长生以避世也。
自此遍历名山。
俱无可乐处。
忽一日。
有叟至而告曰。
潇湘之南有寿山
山有朱陵洞
可以乐隐。
何不适此。
司空欣从其说。
遂领家入山。
操舟沿流。
上而造焉。
仰瞻峦嶂。
俯视流泉。
浮屠舍宇。
环謺左右。
乃叹曰。
奉教元皇
身心清净。
僻居一涯。
杜绝浇竞。
安能与世营营乎。
据闻洞南有麒麟山者。
汉代苏隐真人隐此得道。
真人白日驾麟车而冲天
以是得名。
于是倾家南来。
登山四顾。
云岫回合。
松萝蓊郁。
泉源清泠。
乃遇神人曰。
上帝使吾语汝
止此修真。
功行已满。
十五日午时。
当沐浴俟命。
司空俯伏。
神人舞为谢。
乃乘云而去。
十四日诘旦。
司空呼家僮侍妾语之曰。
吾晨当受上帝命。
今仙坛在焉。
谁可止此为主者。
内有侍女卢琼
言愿止此。
司空曰。
汝形貌贞烈。
可作仙坛主者。
遂取衣一袭以遗之。
令徙居山前。
仍以手抚其背曰。
好住好住。
司空来晨于是登坛。
自晨至午。
天花交下。
䌽雾盘空。
忽有紫云。
直下坛所。
见一金童。
身穿青衣
头绾髽髻。
捧玉册一道。
仙衣一通。
司空俯伏谢恩。
受衣册。
倏闻钧天铿尔。
鸾鹤翔鸣。
司空乃蹑足登云。
全家八十馀口。
白日冲天。
后至陈天嘉初
丹阳先生来此。
语人曰。
我二人乃司空弟子也。
同入此山。
精修道行。
至四年二月十四日功满。
跨鹤执节升仙矣。
唐天宝十三年
师道始刺潭州
下车桉治未期月。
适时有旱暵之灾。
民不聊生。
死者相枕。
遂整骑适于六邑
城邑有廪米富民多其蓄积。
悉发而赈贫民。
自是民閒始获苏息。
至攸。
司空山者。
乃梁朝张司空轻举之地。
遂命车而造焉。
时有道士钟仙芝从山下见迎。
遂与同游。
乃询灵迹。
得其实。
令左右以笔记之。
以闻于田曹顾公。
喜闻胜事。
命予为记。
予不敢让。
谨桉其事而记曰。
湖南攸邑
为地最僻。
司空山
去县四十五里。
南岳之东隅。
云阳之福地。
振潇湘之胜境。
作郡邑之崇邱。
东西广一百二十里。
南北一百八十里。
高二千六百丈。
下有温水源。
故名温泉山焉。
亦名紫麟山
司空隐此得道。
遂名司空山焉。
中有大观一所。
唐天宝七年
主上因搜郡国图籍。
司空全家轻举之异。
五月十三日敕下。
建造祠宇。
标额为朱阳观。
盖取南岳朱阳洞当此山之南故也。
乃度道士焚修。
禁止樵采。
每遇岁旱。
居人祈祷。
无不昭应
自是十方归从。
纷若云臻。
殿砌之前。
有古坛三级。
方广数丈。
故老相传云。
司空朝斗之坛也。
傍有杉松。
开四季不谢之花。
皆偃盖。
每清秋景寂。
皓月当空。
居人过客。
静夜之閒。
𨓏𨓏犹闻步虚杵臼之声。
自观远近。
司空遗迹。
尚可寻访。
东南隅秀峰十三。
耸翠卓立。
其峰有画屏青牛大莲花莲花紫盖瑞云洞门紫麟远吟隐真回龙白鹤。
名称不一。
又坛之西二里有真武冈
相传云。
真武常出现于此。
又名土地坰
卢琼徙居止此。
为土地主者。
故今乡俗以真武土地为一堂而祭之。
凡所祈祷。
无不感应。
司空宅在山之西。
去观一十里。
今殿宇有像。
坛井基图。
宛然在焉。
宅左有光石山书院。
故基尚存。
北一里有惠光寺
前有洗药池
池水冬温夏凉。
异香袭人。
掬饮可以愈病。
又十里有菩提寺
寺前有池。
方广二十丈。
其水亦如药池。
岁旱不涸。
传云。
司空昔常于此水沐浴。
今谓之仙池。
又去三十五里有隐真崖。
司空炼药时栖止之地。
故崖之左右平石之上。
有石臼仅二尺许。
臼底微红。
犹有药气。
傍有石池。
方广一丈。
水清如鉴。
中有荷生。
芳华甚异。
每花开五色相閒。
传云。
司空种荷之池也。
于戏。
司空发迹于兹。
奇迹遗踪。
异址不鲜。
若夫志学之士。
栖心之人。
寻访于此。
𨓏𨓏亦有遇焉。
道士钟仙芝。
年过九十。
而颜貌益少。
领徒数十。
增修妙行。
持香火。
而皆清虚道服。
非天地储异。
江山炳灵。
则曷由纂懿流光。
若斯之盛者哉。
师道幸承馀烈。
敢刻金石而志之。
时则十四年冬十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