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序
司宪府大司宪金公墓志铭 明 · 李廷龟
出处: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前辈论当世人物。至于第一流。则必曰光山金重晦。廷龟自幼少时。听于舆人走卒之言。窃自增气。恨不得登拜函丈。一望见大君子道德之馀光。荏苒数十年。公之墓木。已拱矣。独公之文章事业。播诵于口碑者。亦足使人旷世而兴感。况余先君受知于公。盖尝辱为布衣交。其得于亲炙而以训家庭者。洋洋在耳。则敬慕之深。实倍恒人。今于墓道之托。安敢以不文辞。顾忍言哉。按状。公讳继辉。重晦字也。金系出新罗王子。逮至丽。世有衣冠。入我朝。有讳若采。官至刑曹判书。高祖讳国光。左议政光山府院君。曾祖讳克忸。大司谏。祖讳宗胤。珍山郡守赠兵曹参判。考讳镐。知礼县监。累赠左赞成。妣赠贞敬夫人李氏。全义望族正郎光元之女。以嘉靖丙戌生公。生三四岁。能谙文字。七八岁。已通大义。年十一。选试都会。才名藉藉。弱冠。文章蔚为名儒。年二十三。连魁庭试课试。特赐直赴殿试。台官论其无故例。翌年春。又魁庭试乃得之。仍中乙科入槐院。俄选书堂赐暇。言官论以未经清班。及荐史局盛玉堂。乃复登选。亦见公之望实欲掩弥彰也。自正字升至副修撰兼知制教、正言、兵曹佐郎。寻自典籍。擢佐天曹。清议咸归。望临一时。时士祸甫定。人皆苟容。公独秉裁。遇事风生。其在玉堂。尹元衡擅威福。议通庶孽。要为己产地。公手劄论之。其在谏省。劾寝沈贞职牒之命。及秉铨选。与金弘度、金虬等专事激扬。讥排奸倖。失志之徒。怏怏切齿。遂与元衡谋起士狱。一时清流。网打殆尽。公亦削黜。退居连山旧庄。箪瓢屡空。晏如也。辛酉。丁外忧。癸亥。公议始伸。制除。即授承文校理成均直讲礼曹正郎。自是华闻弥大。便养乞郡。出为安东府使。馆阁以公带书堂启留之。遂迁诸寺正者十。历执义应教检详舍人、司谏、典翰、直提学。丙寅。中重试第一人。遂自直提学。进阶通政。为同副承旨。所试表脍炙一时。京师人皆口相传以熟。自后出入左右副承旨行护军、长谏院、胄监。出为黄海监司。己巳宅内艰。服阕。拜左副右承旨大司谏、吏、礼曹参议。壬申。以谢恩使朝京。癸酉。岭南缺方伯。朝廷欲试公于民。遂进秩为观察使。入长薇垣柏府及行护军者再。尹京兆者一。其在宪府。有相臣为年少辈所困。公为直之。遂为其所挤。出公为关西方伯。栗谷李公为副提学。以公练达时务。不宜去朝。率同僚上劄请留。事虽不行。而挤公者亦不容于公议。瓜满。入亚水曹。复再长谏省。一为都宪。时士论携贰。公专务调适。喜事者多不悦。有以不近之说。诬诋异己者。将搆大狱。公曰。士流间处事当明白。岂可造言阴中。遂上章分疏。大为时议所疾。又出公为全罗监司。谢病归。拜同知敦宁、刑礼曹参判。兼同知成均馆事。时言官建白国系受诬。刊正未完。宜极选使价。冀动帝听。朝廷以公文章学识。一代所推。举以应选。仍命公自择僚佐。陛辞。上解御衣衣之。亲执爵以劳之。复命。以旧官兼同知义禁府。以特进官入筵。猝中风舁还家。上遣中使踵问疾。并给虎皮。是夜卒。壬午四月某日也。赐别赙及棺椁。栗谷李公筵白公才贤清白。不底大用。上嗟惜不已。遂命护送丧柩。且助庇葬事。皆异数也。用其年某月某甲。窆于连山县某原。公殁之十九年。以公尝录光国原从。追赠公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带诸衔。公天资英伟。处心乐易。不规规于细行曲谨。而先立其大者。故虽无践履功夫。所见超迈。暗合道理。其嘉言懿行。虽不可形容一二。而姑以闻于先君者记之。则事父母色养无违。丧祭一于礼不苟。友爱诸弟。终始无间。独姊有心恙。待之尽诚。得其欢洽。其笃行如此。平生未尝一毫营为。衣服玩好。不以累意。位通显三十年。门庭如布衣时。其清淡如此。尝与奇高峰、李栗谷为斯文领袖。至论经济之才。则二公自以为不及。栗谷尝曰。欲求真宰相。重晦其人也。虽以奇高峰之豪才邃学。朴思庵之简洁寡许。常亟称而嘉叹之。推为伟器。其见重如此。凡议国家大事。必證据经典。论说踔厉。盈庭之论。决于片言。虽老师宿儒。咸取断莫能难。至如事后成败。人后吉凶。率皆先见。取必于未来之前。如合左契。十不一差。其识见如此。且如天下山川道里形势及法令典故。罗列心胸。耳所一闻。目所一见。终身不忘。瞭如烛照。尝按列邑军簿一览了。吏失其牍。公命吏笔口授之。不错一名。其强记如此。其治岭南也。值籍兵之扰。剖决丛冗。游刃恢恢。胡床啸咏。若无所为。而罢羸以逸。奸猾敛手。一道伏其能。爱畏如神明。及按关西。值岁饥疫。设策赈救。全活甚众。焦心渴思。须发尽白。其长于政事。而能敏能谨如此。仁顺王妃之丧。有群臣服三年之议。公为大谏。伏閤论后丧自有定礼。议遂寝。廷议以为卒哭后当依五礼仪。玄冠乌带。柳希春尤主其议曰。人君居丧。与士大夫不同。公与栗谷公抗言曰。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何以异于士大夫乎。丧礼不古久矣。今因此当从古礼。遂行公议。恭懿大妃之丧。权辙引宋高宗服元祐皇后例。定殿下服为齐衰杖期。公倡议曰。明庙后于仁庙。主上后于明庙。为人后者为之子。当服三年之丧。议以遂定。其练达如此。明庙无嗣。朝野忧危。莫敢先发言。玉堂同僚有巧避者。公独上章力陈。在宪府。劾汰贪吏数十人。以激颓风。皆巨室子弟。怨仇者众而不少挠。其刚直如此。上于亲政之日。教吏曹曰。勿用矫激。务用醇厚之人。公闻之曰。此固甚善。但人君偏主此意。则恐柔佞者易享醇厚之名。刚直者反受矫激之谤。为害反甚。其言果验。其明鉴如此。爱贤惜才。未尝以名位自高。引接宾朋。诚意蔼然。虽疏不饰貌礼。虽昵不设惰容。见小善必欲发扬。即不善不复苛责。其好善如此。呜呼。公殁之后。上心嘉叹。悔不早知。则使公徊徨外藩。赍志以殁者。是果孰使之然哉。然公之得志失志。天也。于公何损焉。公配平山申氏。参赞瑛之女。先公二十四年卒。有一男一女。男曰长生。今益山郡守。学有师传。世号醇儒。娶佥知曹大乾女。生三男二女。长檃夭。次集进士。次槃。皆有文行。女长适宣传官徐景霱。次适都事韩德及。女曰郑起溟。生一男二女。男沄。女长适注书尹弘国。馀幼。公侧室生四男二女。曰义孙、燕孙、庆孙、平孙。燕孙早死。女为承旨金尚容妾。馀早死。铭曰。
冰玉之洁,凤鸾之仪。
瑚琏之器,庙堂之姿。
焕猷则圭璧之文,决策则蓍龟之明。
汪然江海之量,卓尔山斗之名。
悃愊好善之诚,坚确秉正之守。
集众长以为全德,而我公不自有焉。
其成就盖不可量,孰云遽止于斯。
岂衰世之所难容耶,庸非天意而谁。
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行通训大夫知礼县监金公墓志铭 明 · 申钦
押阳韵 出处:象村稿卷之二十三
我国数大族。必曰金氏。盖以其系出于罗王。而其世又能袭闻承宗。绳绳至千有馀年不绝也。罗王之一子。避地于全罗之光州。仍籍焉。丽代有八叶平章。是公之先也。入我朝。都观察使若采著名于时。子曰问。官翰林。早卒。翰林之配曰许氏。大司宪应之女。以节行旌闾。寔生讳铁山。赠领议政光城府院君。寔生讳国光。议政府左议政光山府院君。于公为曾祖。祖讳克忸。大司谏。赠参判光原君。考讳宗胤。珍山郡守。赠参议。妣灵山辛氏。丰储仓守禹鼎之女也。弘治乙丑生公。公讳镐字叔京。早业文。晚以荫补瓦署别提。参礼察访,缮工主簿,知礼县监。其履历也。嘉靖辛酉。卒于官。年五十七。夫人全义李氏。正郎光文之女。高丽太师棹之裔也。慈和有闺范。后公八年己巳卒。年六十一。公识达气厚。内和外庄。善草隶。晓易筮。至于算数琴棋书画。靡不谙解。自以数奇沦于下僚。日以训诲诸子为事。果克有立。竟以长男大宪公贵。及季男府使参从勋。累赠公议政府左赞成。夫人贞敬夫人。源浚者流长。其理然也。公殁之明年壬戌二月。窆于连山牛头里震向之原。先茔也。己巳三月。以夫人祔葬。有男四人女二人。长继辉即大宪公。清名雅望为一世冠冕。次殷辉郡守。次立辉典簿。次公辉府使。女长适李歆。次适蔡有根。大宪有一男一女。男长生郡守。女郑起溟进士。庶出男义孙,庆孙,平孙。庶出女尹庆男,承旨金尚容。郡守有二女。观察使姜灿,察访宋尔昌。庶出男宣孙,应孙。庶出女宋始昌。典簿有三男一女。男吉生,善生,义生。女都事尹是勇。蔡有根有一男一女。男泓。女尹世贞。长生之出曰檃,集,槃。宣传官徐景霱,都事韩德及。郑起溟之出曰沄,评事尹弘国。姜灿之出曰硕期,韩信及。尹是勇之出曰应望。蔡泓之出曰梦井,梦海。馀幼。铭曰。
善积者有庆,德厚者流光。
既耕而穫兮,惟理之常。
我最其迹兮,贲于兹藏。
赠通政大夫兵曹参议,行通训大夫珍山郡守金公墓志铭 明 · 申钦
四言诗 押青韵 出处:象村稿卷之二十三
公讳宗胤字宗之。姓金氏。光州大姓也。自新罗历高丽入我朝。世有大官。曾祖讳铁山。赠领议政光城府院君。祖讳国光。议政府左议政。再登盟坛。封光山府院君。考讳克忸。大司谏。赠参判光原君。妣朴氏。系出咸阳。监察肄之女也。成化壬辰生公。以荫补察访。转翊赞,监察,洪州判官,珍山郡守。嘉靖乙未卒。年六十四。夫人灵山辛氏。丰储仓守禹鼎女也。与夫人合葬于连山牛头里震向之原。公性厚行备。恂恂然长者也。莅官勤恪。与物无忤。终以孙大宪公贵。赠通政大夫兵曹参议。夫人淑夫人。有男四人。长曰锡。庶尹。次钟。别提。次镐。县监。后赠赞成。次锻。护军。庶尹无子。取赞成之次男殷辉后之。别提之子曰应辉,信辉,彦辉,之辉。女曰韩守祐,权通,李明秀。赞成之子曰继辉。大司宪。殷辉。郡守。立辉。典簿。公辉。府使。女曰李歆,蔡有根。护军之子曰振辉,重辉,复辉。女曰金廷孝,李梦瑞。殷辉又无后。取弟立辉子善生后之。女曰观察使姜灿,察访宋尔昌。庶出男曰宣孙,应孙。女曰宋始昌。应辉之子曰大生,达生,挺生。女曰张敬国。信辉之女曰李鈛。参奉。彦辉之女曰宋后男。权通之子曰梦龙。经历。李明秀之女曰金质秀。大司宪之子曰长生。郡守。女曰郑起溟。进士。庶出男曰义孙,庆孙,平孙。女曰尹庆男,金尚容。承旨。立辉之子曰吉生,善生,义生。女曰尹是勇。都事。公辉无子。以典簿之子义生为继。蔡有根之子曰泓。女曰尹世贞。重辉之子曰晚生,继生,得生。女曰吕勖,李得天。复辉之子曰泰生,庆生。女曰慎守庚。金廷孝之子曰濯。姜灿之子曰硕期。女曰韩信及。李鈛之女曰尹庆承。长生之子曰檃,集,槃。女曰宣传官徐景霱,都事韩德及。郑起溟之子曰沄。女曰评事尹弘国。尹是勇之子曰应望。蔡泓之子曰梦井,梦海。馀幼。铭曰。
维山之盘,维水之渟。
德人之藏,百世攸宁。
淑人曹氏墓志铭 明 · 申钦
四言诗 出处:象村稿卷之二十三
淑人曹氏。昌宁人。右赞成昌宁君继商之曾孙。判敦宁府事昌阳君光远之孙。通政大夫行长湍府使大乾之女。外祖成均生员尹瓘。茂松名族也。淑人生于嘉靖辛亥。年十六。归于金侯长生。即大司宪金公继辉冢子也。金侯学行高一世。而淑人又能奉君子无违德。自温清奉引。以至妯娌仆御。无不温然而欢。喜怒不形于色者二十年。万历丙戌四月二十五日卒于家。年三十七。用其年六月某甲。葬于连山县牛头里。金侯起为参奉。今为益山郡守。生三男三女。檃早夭。次集进士。次槃方力学有文。女长宣传官徐景霱。次早夭。次都事韩德及。诸孙十人皆幼。铭曰。
维女有则,柔巽是程。
厥或辨强,匪德之贞。
猗欤淑人,克婉克庄。
宜于妯娌,协于尊章。
闺闲之修,君子之光。
生不与荣,归福于后。
惟后之昌,我铭不朽。
延兴府院君墓志铭 明 · 申钦
四言诗 出处:象村稿卷之二十四
臣钦既奉教铭公神道矣。未几。又命钦志公幽隧。臣钦谨因其家状而次之曰。公金氏。讳悌男。字恭彦。出自新罗宗姓。其先有直谏者谪豉盐城。豉盐即延安府也。子孙仍籍焉。有讳暹汉。事高丽为国子博士。四代而涛学于李穑。擢文科。登元朝制科。自号萝葍山人。恭悯王手书以宠之。竟以密直提学。坐非辜伏法。士伦哀之。是生自知。开城府留后。谥文靖。是生侅。内资寺尹。赠赞成。是生友臣。知中枢府事。赠领议政。谥胡简。是生诠。议政府领议政。谥忠贞公。有清操。于公为曾祖。祖讳安道。官县令。赠赞成。考讳祦。司正。赠领议政议政。娶再室。俱封贞敬夫人。公后夫人权氏出也。嘉靖壬戌生公。公禀质端方。自稚岁已崭然见头角。能辨志就学。与人处。温恭慎默。不失色。不肤挠。为侪流所重。乙酉。进士。滞于公卓者十载。甲午。选授义禁府都事。升工曹佐郎。丙申。出监涟川。时当倭警。天朝将士络属。诸郡疲于徵发。公乃处之有方。虽在仓卒。独能静暇。公帑所不给者。取私藏以补之。约以持己。严以驭吏。禀庾充实。号令不阂。丁酉。捷文科别试。时议有欲尉荐援置台阁者。公不喜媒进。不果用。俄以病丐解。民遮道留之。庚子递归。吏民追思。竖石颂德。辛丑。司谏院正言献纳。司宪府持平。吏曹佐郎。壬寅。宣祖大王聘公第二女为继妃。超授公敦宁府都正。秋。册礼成。进阶辅国崇禄封延兴府院君领敦宁府事。公兢兢退逊。如不敢当。及公主大君生。公益尊贵。而素履不少渝。绝外交目守。杜口不言朝政。公之所与交。皆一时清流。而自为国舅皆谢遣。未尝造请来往。唯与亲族修睦。清谈少酌。衎衎相乐如布衣时。其有夤缘干禄者。公随其人品荐之。或有不满。公辄抑之曰。前世贵戚。妄官不肖子弟。累其先祖者多矣。吾何可不慎。又恒言清白吾家世业。吾虽不肖。敢或阙坠。故公家羡馀。一无所问。前后莅职。一心不懈。公孤未三岁。养于从祖母姜氏。公事之如事母。姜氏殁。克遵丧制。母夫人疾病。公涕泣不食。遭丧致毁。杖而后起。庐墓三年。未见有惰容。虽在避兵中。尤重祀事。悒怏虔悫如度。每遇讳日。自月朔不御酒肉。既贵。痛鼎茵不逮。常为孺子慕焉。事兄事姊。一而无间。其析著也。听兄姊之为。己无与焉。同爨而食。同室而居。折甘分少。不忍独饱。姊病𠫷。公奔救。不觉折趾流血。公之诸子。见公终夜侍疾。请身代之。公曰。吾与姊俱衰矣。虽欲长侍姊得乎。复有姊与夫殁于兵祸。抚养其孤。无不至。诸侄嫁娶。无问饶乏。悉经纪之。所捧秩禄。遍分亲故。如值死丧。匍匐如不及者。诫诸子曰。凡人骄侈。鲜不由富贵。居高明如茅茨。被轻暖如缊袍。慎无以是骄人。平生好服大布纯色衣。酒色声伎玩好狗马奇奢华美。无所留心。车服垣屋。苟完而已。搆一小堂于宅后。独处其中。图书花竹。淡如也。万历丁未。宣祖大王疾革。有孽臣李尔瞻者。嗾郑仁弘上章搆衅朝廷。戊申。宣庙弃群臣。光海嗣位。用尔瞻奸计。起大狱戮同气。至癸丑。遂及永昌大君逼杀之。公下狱逾月论死。幽母后定废黜之议。丙辰。发公藏。肆诸市。锢公夫人于耽罗。栫之以棘者八年。呜呼。公之遇祸。是年六月一日也。年五十二。公夫人卢氏。光州大姓。某之女。有纯德婉仪。育三男二女。男长曰琜。清州牧使。次曰圭。进士。癸丑。俱殁于狱中。女长适沈挺世。先殁。次即我王大妃。育贞明公主,永昌大君。牧使娶郡守郑默女。生二男三女。男曰周六,周七。女长适金光灿。次适崔汝良。次未行。进士娶达城尉徐景霌女。生一男。县监生一男一女。男曰榗。女适白弘一。内外曾孙男女若干人并幼。家人初葬公于某邑某原。至是迁厝于某邑某原。恭惟我主上殿下拨乱反正。首复母后之位。诛除巨慝。伸雪冤枉。复公旧秩。改窆公以礼。迎公夫人于耽罗。封光山府夫人。否极则泰。剥尽而复。神祗默祐。祖宗阴骘。天彝立矣。人纪续矣。其亦天道之不忒也夫。铭曰。
子谅之性,二厚之质。
去畦与畛,宅乎诚一。
得福为恒,而祸之媒。
天固有定,世运环回。
圣人有作,纲常复续。
官复葬礼,睿眷斯笃。
行应名法,惟上有命。
志之于幽,诏此来姓。
仁嫔金氏神道碑铭(并序○馀稿) 明 · 申钦
四言诗 出处:象村稿卷之二十七
仁嫔金氏既卒之十一年。我殿下受命践阼。越五年丁卯。命树丽牲之石于仁嫔墓道。教臣申钦叙之。臣钦谨拜手稽首而言曰。若稽金氏。自出水原。考曰汉佑。司宪府监察。妣曰李氏。忠义卫李诚之女。嘉靖乙卯二月甲午生嫔。禀有淑质。与伦类殊。婉娩靓穆。已著于弄瓦之日。虽为游戏。不违女则。表姊李氏为明庙后宫。取养于宫中。时年十四。仁顺王后一见辄异之。属宣祖大王备后庭。嫔目受内职。益兢兢饬已。承上以敬。莅下以恕。居笼而畏。临事而谨。令问徽赫。壸阈之中为式焉。万历癸酉。赐号淑媛。序升贵人。庚子。懿仁王后不豫。嫔日侍侧夔夔。躬调药饵。久而弥勤。及上仙。含袭服殓以洎于殡。嫔俱司之。率礼无愆。丙午。进爵为仁嫔。戊申。宣祖大王升遐。嫔哭擗哀毁。有踰于制。过三年出居私第。癸丑十月。遘疾弃养。春秋五十有九。是年十二月。卜杨州丰壤里子坐午向之原窆焉。从亡子兆也。嫔育四王子五翁主。王子长曰珹。义安君。未娶而夭。次曰珝。信城君。娶汉城判尹申砬女。亦早殁。女一人安弘量。次曰琈。定远君。娶赞成具思孟女。封连珠郡夫人。次曰珖。义昌君。娶吏曹判书许筬女。无子。翁主长曰贞慎翁主。适达城尉徐景霌。次曰贞惠翁主。适海嵩尉尹新之。次曰贞淑翁主。适东阳尉申翊圣。次曰贞安翁主。适锦阳尉朴㳽。次曰贞徽翁主。适全昌尉柳贞亮。定远君有三男。惟我主上殿下居冢子之位。见光海当宁。幽囚母后。殄灭伦纪。虐害黎元。中外离心。宗社之危仅如一发。癸亥春。因臣民之望。拨乱反正。克奠神天。乙丑夏。皇帝差诏使太监王敏政,胡良辅册封。降诰命冕服以章之。我殿下考据典礼。追崇定远君为定远大院君。连珠郡夫人为连珠府夫人。墓号兴庆园。聘领敦宁府事韩浚谦女为妃。诞生世子讳。大君三人。曰淏。凤林大君。曰㴭。주-D001大君。曰滚。주-D002大君。世子聘承旨姜硕期女为嫔。其次辅。绫原君。娶□□□□□□。其次佺。绫昌君。有俊才。为光海所忌。年十七被诬谪卒。人皆冤伤之。达城有三男五女。男曰贞履。直长。其馀幼。女曰金圭。死于癸丑之狱。有一男曰弘锡。次曰沈伉。有二男。次曰李命寅。有一女。次权堣。次幼。海嵩有二男。曰墀。弘文馆应教。曰丘。进士。东阳有五男四女。男曰冕生员。曰昪曰炅。馀幼。女曰洪命夏。有一子。馀幼。锦阳有一男曰世桥。全昌有二男二女。男曰淰进士。次曰洽。嫔温而粹。塞而渊。宽而厚。柔而顺。承宣庙恩过四十年。持以卑巽。终始不忒。疾言遽色。不形于容仪。絮语詈骂。不施于奚史。亲疏贵贱。咸得其心。葆厥德美。向周福履。螽斯麟趾。莫不艳慕。宣庙服阕之后。屏华去饰。笑不见齿。居恒称未亡人。唯以不遄死为痛。佳辰令节。子姓来宁。或时奉觞上寿。未尝以为欢。戊申以来。世道大变。宣庙支属。俱惴惴不保朝夕。而顾嫔当无道之时。处之有方。虽光海。终嫔之世不敢加以祸患。嫔之卒而绫昌之狱作矣。呜呼伤哉。仁心仁闻。在人耳目。理不终泯。命亦靡常。天其茂贮休祥。骘佑我邦家。光启中兴之熙运。而思齐之烈。实为有开之先欤。臣谨继之以铭曰。
天钟异质,畀德洎贵。
以顺承之,仁经礼纬。
睿眷方隆,寅畏小心。
壸范宣昭,上嘉下钦。
银潢派远,玉叶芳敷。
惟我圣明,诞膺贞符。
彝伦复叙,宗社再康。
䘗烈寔彰,永诏无疆。
蔚彼佳城,在国之东。
众灵舆卫,有碑斯丰。
臣拜稽首,缀以铭旃。
本支百世,日月长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