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序
时人为卑罗语 魏晋 · 无名氏
四言诗 押沃韵
高僧传曰:卑摩罗义。罽宾人。以伪秦弘始八年达自关中。及罗什弃世。南适江陵。于新寺夏坐。开讲十诵。道阳慧观。深括宗旨。记其所制内禁轻重。撰为二卷。送闻京师。僧尼披习。竞相传写。时闻者谚曰云云。今犹行主世。为后生法矣。
卑罗鄙语,慧观才录。
都人缮写,纸贵如玉(○高僧传二卑摩罗义传。)
鸠摩罗什法师 十六国 · 释僧肇
四言诗 出处:全晋文
夫道不自弘,弘必由人;俗不自觉,觉必待匠。待匠故世有高悟之期,由人故道有小成之运。运在小成,则灵津辍流;期在高悟,则玄锋可诣。然能仁旷世,期将千载,时师邪心,是非竟起,故使灵规潜逝,徽绪殆乱。爰有什法师者,盖先觉之遗嗣也。凝思大方,驰怀高观,审释道之陵迟,悼苍生之穹蔼,故乃奋迅神仪,寓形季俗,继承洪绪,为时城堑。世之安寝,则觉以大音;时将昼昏,乃朗以慧日。思结颓网于道消,缉落绪于运。故乘时以会,错枉以正,一扣则时无互乡,再击则嵔嵏垒归仁。于斯时也,羊鹿之驾摧轮,六师之车覆辙,二想之玄既明,一乘之奥亦显。是以端坐岭东,响驰八极,恬愉弘训,而九流思顺。故大秦符、姚二大王,师旅以延之,斯仁王也。心游大觉之门,形镇万化之上,外扬羲和之风,内盛弘法之术,道契神交,屈为形授。公以宗匠不重,则其道不尊,故蕴怀神宾,感而后动。自公形应秦川,若烛龙之曜神光;恢廓大宗,若曦和之出𣞒。融冶常道,尽重玄之妙;开邪悟俗,穷名教之美。言既适时,理有圆会,故辩不徒兴,道不虚唱,斯乃法鼓重震于阎浮,梵轮再转于天北矣。自非位超修成,体精百练,行藏应时,其孰契于兹乎?以要言之,其为弘也,隆于春阳;其除患也,厉于秋霜,故巍巍乎荡荡乎,无边之高韵。然隘运幽兴,若人云暮,癸丑之年,年七十,四月十三日薨乎大寺。呜呼哀哉!道匠西倾,神轴东摧。朝曦落曜,宝岳崩颓。六合昼,迷驾九迥。神关重闭,三途竟开。夜光可惜,盲子可哀。罔极之感,人百其怀。乃为诔曰:
先觉登霞,灵风缅邈。
通仙潜凝,应真冲漠。
丛丛九流,是非竞作。
悠悠盲子,神根沈溺。
时无指南,谁识冥度?
大人远觉,幽怀独悟。
恬冲静默,抱此玄素。
应斯乘运,翔翼天路。
既曰应运,宜当时望。
受生乘利,形标奇相。
襁褓逡远,髫𫍧逸量
思不再经,悟不待匠。
投足八道,游神三向,玄根挺秀,宏音远唱。
又以抗节,忽弃荣俗,从容道门,尊尚素朴。
有典斯寻,有妙斯录,弘无自替,宗无疑族。
霜结如冰,神安如岳,外迹弥高,内朗弥足;
恢恢高韵,可模可因,愔愔冲怀,惟妙惟真。
静以通元,动以应人,言为世宝,默为时珍。
华风既立,二教亦宾,谁为道消?
玄化方新。
自公之觉,道无不弘,灵风遐扇,逸响高腾。
廓兹大方,然斯慧灯,道音始唱,俗网以崩。
痴根弥拔,上善弥增。
人之寓俗,其途无方。
统斯群有,纽兹颓网。
顺以四恩,降以慧霜,如彼维摩,迹参城坊。
形虽圆应,神冲帝乡,来教虽妙,何足以臧?
伟哉大人!
振隆圆德,标此名相,显彼冲默。
通以众妙,约以玄则
方隆般若,以应天北,如何运邅,幽里冥克?
天路谁通?
三途永塞。
呜呼哀哉!
至人无为,而无不为,拥网遐笼,长罗远羁。
纯恩下钓,客旅上摛。
恂恂善诱,肃肃风驰,道能易俗,化能移时。
奈何昊天,摧此灵规,至真既往,一道莫施。
天人哀泣,悲恸灵祗。
呜呼哀哉!
公之云亡,时唯百六。
道匠韬斥,梵轮摧轴。
朝阳颓景,琼岳颠覆,宇宙昼昏,时丧道目。
哀哀苍生,谁抚谁育?
普天悲感,我增摧衄。
呜呼哀哉!
昔吾一时,曾游仁川,遵其馀波,纂成虚玄,用之无穷,钻之弥坚。
跃日绝尘,思加数年,微情未叙,已随化迁。
如可赎兮,留之以千!
时无可待,命无可延,惟身惟人,靡凭靡缘。
驰怀罔极,情悲昊天。
呜呼哀哉(《广弘明集》二十六,又见《十六国春秋》六十二。)
龙光寺竺道生法师 南朝宋 · 释慧琳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三
元嘉十一年冬十月庚子道生法师卒于庐山。呜呼哀哉!善人告尽,追酸者无浅;含理云灭,如惜者又深。法师本姓魏氏彭城人也。父广戚县,幼而奇之,携就法汰法师,改服从业。天资聪茂,思悟夙挺。志学之年,便登讲座。于时望道才僧,著名之士,莫不穷辞挫虑,服其精致,鲁连之屈田巴,项托之抗孔叟,殆不过矣。加以性静而刚烈,气谐而易遵。喜舍以接诱,故物益重焉。中年游学,广搜异闻,自杨徂秦,登庐蹑霍。罗什大乘之趣,提婆小道之要,咸畅斯旨,究举其奥。所闻日优,所见逾赜。既而悟曰:象者理之所假,执象则迷理;教者化之所因,束教则愚化。是以征明责实,惑于虚诞。求心应事,芒昧格言。自胡相传,中华承学,未有能出期诚者矣。乃收迷独运,存履遗迹。于是众经云披,群疑冰释。释迦之旨,淡然可寻。珍怪之辞,皆成通论。聃周之伸名教,秀弼之领元心,于此为易矣。物忌光颖,人疵贞越,怨结同服,好折群游。遂垂翼敛趾,销影岩穴,遵晦至道,投迹愚公。登舟之迹,有往无归。命尽山麓,悲兴寰畿,呜呼哀哉。
泗汴之清,吕梁之峻,唯是淑灵,育此明俊。
如草之,如石之瑾,匪曰薰雕,成此芳绚。
爰初志学,服膺元迹,经耳了心,披文调策。
弱而登讲,靡章不析,善以约言,弗尚辞𢛯。
有识钦承,厌是钩赜,中年稽教,理洗未尽。
用是游方,求诸渊隐,虽遇殊闻,弥觉同近。
途穷无归,回辕改轸,芟夷名迹,阐扬事表。
何壅不流,何晦不晓,若出朝离,其明昭昭。
四果十住,藉以汲矫,易之牛马,庄之鱼鸟。
孰征斯实,弗迷斯道,淹留兹悟,告子晦言。
道诚在斯,群听咸播,不独抵峙,诮毁多闻。
予谓无害,劝是宣传,识协贞诚,见诲浮喧。
默荫去大,弭此腾口,增栖成英,夐逸篁薮。
遁思泉源,无阂川阜,庶乘间托,曰仁曰寿。
命也有悬,曾不永久。
兰荪连类,气伤于偶。
呜呼哀哉,爰念初离,三秋告暮,风肃清流,云高林素。
送别南浦,交手分路,茫茫去止,凄凄情顾。
熟在隐沦,各从沿溯。
惄是长乖,异成永互。
呜呼哀哉,溯来风之绝响,送行云之莫因。
缅三冬其巳谢,转献岁于此
听阳禽之悦豫,瞩神气之氤氲,念庠序于兹月,信习业之嘉辰。
隐讲堂之空觌,恻高座之虚闻。
叹因事以矜理,悲缘情以怀人。
呜呼哀哉,天道茫昧,信顺可推,理不湮灭,庶或同归。
申夭可略,情念可遗。
短章无布,聊以写悲。
呜呼哀哉(广弘明集二十六。)
若耶山敬法师 南朝宋 · 张畅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四十九
夫待物而游,致用生外,道来自我,怀抱以欢。故晦宝停璞,导兼车以出魏,鸾逸云绪,岂增轩以入。是以士之傲俗,尚孤其道,幽居之民,无闷高独。吾每宣书,夙流照烂,故已跂予感咏,身心不足。若乃冲独之韵,少岁已高。绝岭之气,早志能远。初憩驾庐山,年始胜发。缅邈之志,直已千里,乃求剃形就道,忘家入法。时沙门释慧远虽高其甚高,以其尚幼,未之许也。遂乃登绝涧,首太阳,临虚投地之险,以身易志,法师乃奇而纳焉。胄翔华胤,业集素履,劲露未严,先风苦节,同学不胜其劳,若人不改其操。于时经藏始东,肄业华右,遂扣途万里,屡游函洛,定慧相晓,致用日微。罗什既亡,远公沉世。乃还迹塞门,屏居穷岫,其不出意若耶之山者,于兹二十馀年矣。余叔谢病归身,唯风停想,法师乘感来游,积席谈晏,清谢竟言,不别而别。故已默语交达,而动静虚员矣。征士戴颙,秀调宣简,神居共逸,风理交融,乃倚岫成轩。停林启馆,即此人外。因心会友,西河方浪,东山已隤,风灵既尽,草木馀哀,心之忧矣,泪合无开,呜呼哀哉,乃为诔曰:
在尚上王,歌凤伊洛,逸路翔云,高轩鸣鹤。
灵源世流,幽人代作,归来之子,跨古逢运。
结辙承风,遵途袭问,纬玉则温,经金斯振。
岁学两幼,年盈数始,令德既轩,其秀唯起。
锋颖万代,风标千里,情爱相轻,家国如草。
达矣哲人,独肆玄宝,总驾七觉,飞鞍八道。
三江多静,湛胜庐山,地去万物,迹轨停玄。
辽辽清慧,结宇承烟,前驱群有,首路人天。
吾生制融,集彼清风,业流善会,情竦妙同。
白日春上,素月秋中,方寸无底,六合可穷。
卓彼罗什,三界特秀,真俗冠冕,神道领袖
若人对响,承车即辙,沙漠织寒,长风负雪。
投袂冰霜,揽裾暮节。
谁斯问津,悠焉在哲。
庄衿老带,孔思周怀,百时如一,京载独开。
匈地既满,愿惟糟魄。
移此无生,凄居树席。
妙入环中,道出形上。
所谓伊人,玄途独亮,智虚于情,照实其相。
生住无住,异壤相寻。
罗什就古,慧远去今。
匠石何运,伯牙罢音,殷忧逃遁,昔还尔心。
东岩解迹,削景若耶。
早帐风首,春席云阿,流庭结草,复渚含波。
月轩东秀,日落西华,情步不辞,寝兴高绝。
白云临操,清风练节。
经纶五道,提衡六趣。
四谛归想,三乘总路,生灭在法,诸行难常。
哲人薪尽,旧火移光。
白日投晦,中春起霜。
呜呼哀哉,昔余九发,早宴清襟,送志非岁,迎韵者心。
家贫亲老,耕而弗饱,就檄追欢,身素孤夭,既隔于形,徒通以道。
自我徙病,高榭东山
明月途静,白云路间,承吐啸,风上舒言。
咨予载侯,夙居凉峻,伫馆伊人,流心酌韵,如何高期,隔成幽显。
五弦丧弄,三觞谁饯。
呜呼哀哉,山泉同罢,松竹衰凉,秋朝霜露,寒夜严长。
呜呼哀哉,孤猿将思,旅雁声时,广开性品,无情者谁?
连台成草,比馆唯悲。
存亡既代,物色长衰。
呜呼哀哉,苍生失御,万物无归,阴爽就夜,重阳顿晖。
呜呼哀哉,伊四望之茫茫,怆予心之悄悄。
虽泪至之有端,固忧来其无兆,隐长思以欢悲,谅纵横于言表,呜呼哀哉(《广弘明集》二十六。)
头陀寺碑文 南梁 · 王屮
四言诗 出处:黄鹄山志卷五
盖闻挹朝夕之池(朝夕之池:大海。朝夕,潮汐。)者无以测其浅深,仰苍苍之色(苍苍之色:指天。)者不足知其远近,况视听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灭者哉?是以掩室摩竭(摩竭:指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国,为释迦牟尼佛悟道成佛处。),用启息言之津;杜口毗邪(毗邪:亦作“毗耶”。佛教语,梵语的译音,地名。),以通得意之路。然语彝伦者,必求宗于九畴(九畴:畴,类。指传说中天帝赐给禹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即《洛书》。);谈阴阳者,亦研几于六位(六位:即《易》卦之六爻。)。是故三才既辨,识妙物之功;万象已陈,悟太极之致。言之不可以已,其在兹乎?然爻系所荃,穷于此域,则称谓所绝,形乎彼岸矣。彼岸者,引之于有,则高谢四流(四流:佛教语,流谓流而不返,谓众生由三惑之所流转,漂泊三界,而不能返于涅槃彼岸。四流又名四暴河。一见流,二欲流,三有流,四无明流。);推之于无,则俯宏六度(六度:佛教语。又译为“六到彼岸”。指使人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寂灭)之彼岸的六种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精虑(禅定)、智慧(般若)。)。名言不得其性相(性相:佛教语。性指事物的本质,相指事物的表象。),随迎不见其终始。不可以学地(学地:佛家认为是断除欲界思惑的境界。)知,不可以意生(意生:能变化生死、随意往生的菩萨境界。)及,其涅槃之蕴也。夫幽谷无私,有至斯响;洪钟虚受,无来不应。况法身圆对,规矩冥立(冥立:佛家认为法无定性,一切诸法,既唯心现,从缘而起,所以无定性,所以叫冥立。),一音称物,宫商潜运。是以如来利见迦维,托生王室。凭五衍之轼,拯溺逝川;开八正(八正:佛教谓修习圣道的八种基本法门: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之门,大庇交丧。于是玄关幽键(玄关幽键:比喻深邃的佛法。),感而遂通;遥源浚波,酌而不竭。行不舍之檀而施洽群有,唱无缘之慈而泽周万物。演勿照之,明而鉴穷沙界;导亡机之,权而功济尘劫。时义远矣,能事毕矣,然后拂衣双树(双树:娑罗双树。也称双林。为释迦牟尼入灭之处。),脱屣金沙。惟恍惟惚,不皦不昧,莫系于去来,复归于无物。因斯而谈,则栖遑大千,无为之寂不挠;焚燎坚林,不尽之灵无歇(不尽之灵无歇:意思是佛的涅槃不过是方便说法,佛性本无生无灭,无迁无变,真如常在。)。大矣哉!正法(正法:释迦牟尼所说的教法。别于外道而言。)既没,象教(象教:象,似。释迦牟尼离世,诸大弟子想慕不已,刻木为佛,以形象教人,好像佛在世,有教有行,一如正法时。)陵夷。穿凿异端者,以违方为得一;顺非辩伪者,比微言于目论。于是马鸣(马鸣:实有其人,古印度佛教学者,弘扬大乘佛法。)幽赞,龙树(龙树:实有其人,古印度佛教学者,继马鸣之后弘扬大乘佛法。)虚求,并振颓纲,俱维绝纽。荫法云于真际,则火宅晨凉;曜慧日于康衢,则重昏夜晓。故能使三十七品(三十七品:佛教正规修行的菩提分法,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有樽俎之师,七十六种(七十六种:“七”当作“九”,罗什《维摩经》注曰:“摩诃,秦言大,亦言胜,亦言多。于一切众中最上,天人所宗,故言大。能胜九十六种论议,故言胜。”此处意指邪说分崩,无藩篱以自固。无藩篱之固。)既而方广(方广:大乘经典、教义的通称。其言富、其理正,故名。亦借指佛教。)东被,教肄南移。周鲁二庄,亲昭夜景之鉴;汉晋两明,并勒丹青之饰。然后移文间出,列刹相望,澄什(澄什:指竺佛图澄(232—348)鸠摩罗什(344—413)二高僧。)结辙于西山,林远(林远:林指支遁(314—366)号道林。远指慧远(334—416)晋代二高僧。)肩随乎江左矣。头陀寺者,沙门释慧宗之所立也。南则大川浩汗,云霞之所沃荡;北则层峰削成,日月之所薄;西眺城邑,百雉纡馀;东望平皋,千里超忽:信楚都之胜地也。宗法师行洁圭璧,拥锡来游。以为宅生(宅生:犹言寄托生命。)者缘,业(业:佛教谓业由身、口、意三处发动,分别称身业、口业、意业。业分善、不善、非善非不善三种,一般偏指恶业,孽。它决定在六道中的生死轮回。)空则缘废;存躯者惑,理胜则惑亡。遂欲舍百龄于中身,殉肌肤于猛鸷,班荆者久之。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经象。后军长史江夏内史会稽孔府君讳觊,为之薙草开林,置经行之室。安西将军郢州刺史江安济阳蔡使君讳兴宗,复为崇基表刹,立禅诵之堂焉。以法师景行大迦叶(大迦叶:摩诃迦叶。释迦牟尼涅槃后,他传播正眼法藏,为佛教长老。禅宗尊他为西土二十八祖的始祖。),故以头陀为称首(称首:第一。这是说大迦叶为称举头陀的首位,所以用来作为寺名。)。后有僧勤法师贞节苦心,求仁养志,纂修堂宇未就而没。高轨难追,藏舟易僧徒阒其无人,榱椽毁而莫搆,可为长太息矣。惟齐继五帝洪名,纽三王绝业,祖武宗文之德,昭升严配,格天(格天:君主自称受命于天,施政行为,感通上天就叫格天。)光表之功,宏启复兴,是以惟新旧物,康济多难,步中《雅》《颂》,骤合《韶濩》,炎区九译(炎区九译:炎区即炎洲,指极地区。炎洲是神话中的地名。九译谓多次翻译。指边远地区或外国。),沙场一候(沙场一候:意即设官镇守南北边疆。)。粤在于建武焉,乃诏西中郎将郢州刺史江夏王观政藩篱,树风江汉。择方城之令典(方城春秋时楚北的长城。由今之河南省方城县,循伏牛山北至邓县,为古九塞之一。以此指代楚国。),酌龟、蒙龟、蒙鲁国境内的龟山蒙山,指代鲁国。)之故实,政肃刑清,于是乎在。宁远将军长史江夏内史行事、彭城刘府君讳諠,智刃所游,日新月故,道胜(道胜:语本《三藏法数》:“道胜谓菩萨慈悲心修行六度,既自度己,复能度脱一切众生。”)之韵,虚往实归。以此寺业废于已安,功坠于几立,慨深覆篑,悲同弃井。因百姓之有馀,閒天下之无事,庀徒揆日,各有司存。于是民悦来,工以心竞。亘邱被陵,因高就。层轩延袤,上出云霓;飞阁逶迤,下临无地。夕露为珠纲,朝霞为丹雘。九衢之草千计,四照之花万品。崖谷共清,风泉相涣。金姿宝相,永藉閒安。息心了义,终焉游集。法师释昙珍,业行淳修,理怀渊远,今屈知事任,永奉神居。夫民劳事功,既镂文于钟鼎;言皆称伐,亦树碑于宗庙。世弥积而功宣,身愈而名劭。敢寓言于雕篆,庶髣髴乎众妙。其辞(辞:碑文前面的散文叫叙,后面的韵体赞词叫铭,此辞即赞词。)曰:
质判玄黄,气分清浊。
涉器千名,含灵万族。
淳源上派,浇风下黩。
爱流成海,情尘为岳。
皇矣能仁,抚期命世。
乃眷中土,聿来迦卫
奄有大千,遂荒三界。
殷鉴四门,幽求六岁。
亦既成德,妙尽无为。
帝献方石,天开渌池。
祥河辍水,宝树低枝。
通庄九折,安步三危。
川静波澄,龙翔云起。
耆山广运,给园(给园:给孤独园。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长者给孤独,以黄金向祗陀太子购得园地,为释迦牟尼修建祗园洹精舍,此精舍称给孤独园。)多士。
金粟来仪金粟:即维摩诘大士。来仪:现出容仪,出现。),文殊戾止(文殊戾止:文殊菩萨来到佛的身边。戾止:至;到。)
应乾动寂,顺民终始。
法本不然,今则无灭。
象正虽阑,希夷(希夷:虚寂玄妙。)未缺。
于昭(于:音乌,叹词。)有齐,式扬洪烈。
释网更维,玄津重枻。
惟此名区,禅慧攸托。
倚据崇岩,临倪通壑。
沟池湘汉,堆阜衡霍
膴膴亭皋,幽幽林薄。
媚兹邦后,洪流是挹。
气茂三明(三明: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情超六入(六入:佛教理论,眼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
眷言灵宇,载怀兴葺。
丹刻翚飞,轮奂离立。
象设既辟,睟容已安。
深冬燠,疏夏寒。
神足游息,灵心往还。
胜幡西振,贞石南刊。
按:《昭明文选》
秦望山法华寺 盛唐 · 李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二
昔者法王道开。掘山相现。曾是大事。职非小缘。顺喻孔多。證入弥远。故以三界为宅。五浊为火。四生为子。六度为门。一乘为大车。十方为长者。转置热恼之众。延集清凉之都。念兹在兹。广矣大矣。法华者。晋义熙十二年释昙翼法师之所建也。师初依庐山远公。后诣关中罗什。深入禅慧。尤邃佛乘。虽礼数抠衣。而名称分坐。与沙门昙学俱游会稽。觏秦望西北山。其峰五莲。其溪双带。气象灵胜。林壑虚闲。比兴耆阇。营卜兰若。羞涅槃食。纳如来衣。专积法华。永言实意。感普贤菩萨。为下俚优婆。提狶子于竹筐。寄释种于蓬室。师以缩屋未可。枕屐乃明。移出树间。延入舍下。及杲日初上。相光忽临。乘六牙。卫八部。胜幡虹引。妙乐天迎。瑞相腾云。遥裔上汉。师想望太息。沈吟永怀。叶公好龙。巳遇真物。罗汉测佛。未了圣心。于是苦行自身。炯戒通梦。宛如昔见。弥恨前非。象劝持经。尝难其语。夹夹听法。不易其人。矧乃摄以蜂王。吼以师子。礼谒者掎其裳袂。赞欢者合其风雷。时太守孟顗。以状奏闻以为寺。则知妙法者。真如之正体。莲华者。净道之假名。是故崇厥经。署于榜。入无量义。成不住因。至若高僧慧基。邑人陈载。皆踵武扳迹。传灯袭明。或五柱范堂。或七宝规殿。立普贤座。追连弗蓝。龙王让池。雁子疏塔。迦罗卫国。连至云山。净明德宫。更开日月。固足以发慧印。启元门。入位毕臻。出家偕应。则有持證等观。永藏仝流。或慧举十徵。或昭明再造。或简文瑞像。或武帝香炉。宝钤吟风。珠幡交露。僧繇墨意。画长豪之妙光。宫女綖功。织大身之变相。次有陈随国施。州邑吏檀。百宝盈于九隅。偫经备于三藏。所以神钟警夜。保贤圣之天居。祥鸟肃宾。迓轩盖之云集。忍辱灵草。捃萋萋于小茎。伛昙异花。搴灼灼于乔干。故得人天回首。江海因声。芭蕉过雷。倏焉滋茂。葵藿随日。至矣勤诚。登山而野旷心空。浴水而垢除意净。施及先律师道岸。今弟子释俨。并身林久伐。禅刺都遣。性通七事。戒总八关。金杖五分。优劣既等。缯䌽四道。功德岂殊。甘露有加。香油不坠。顷者豪州刺史前此邦别乘太原王公名弼。法海广大。慧炬融明。德立于衷。义闻于物。郅恽致主之节。有耿投竿。葛亮报国之诚。不忘草奏。夫人武氏。佩服真空。干橹正觉。及男缅绪等。惟肖二尊。克慎三业。若行若坐。依佛依僧。去烦恼之外糠。得慈悲之内实。起普贤台一级。写法华经千部。广化人吏。大启津途。即普贤台。立法华社。每年二月。重会一时。且地效其灵。山呈其秀。有上座正觉寺主道解都维那神慧僧表。道宾律师。行深慧灯。集众材为林。众器成乐。一体和合。互用住持。相与王公曰。夫名者事之华。碑者物之。其或不立。则瞻仰失容。名不兴。则赞述无地。愿言刻石。是用齐山朝散大夫侍御史都府户曹袁公名楚客。其皎如日。其心如丹。负兼济之雄才。托演成之雅意。顾惭作者。徒使懵然。其辞曰。
会计南山秦望北寺。
高僧往还。圣迹标寄。
耆阇比峰。法华取义。
偫公护持。历国檀施。
陆宝大来。海珍总萃。
幡影连珠。像光发瑞。
台压龙首。殿开鸟翅。
象驾菩萨。乌迎车骑。
异香馝馞。神钟髣髴。
巘萧疏。竹涧葱翠。
纲纪有条。禅律不坠。
掾曹正直。别乘仁智。
作为碑板。赞述名字。
东林寺 盛唐 · 李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四
古者将有圣贤。必应山岳。尼邱启于夫子。鹫岭保于释迦。衡阜之托恩。天台之栖顗。岂徒然也。故知土不厚则巨材不生。地不灵则异人不降。阴骘潜运。元符肇开。宿根果于福庭。大事萌于净土。其来尚矣。东林寺者。晋太元九年慧远法师之所建也。世居雁门楼烦。俗姓贾氏。童妙神悟。壮立精博。初涉华学。不读非圣之书。中留范经。尤邃是田之说。尝就恒岳。觏止道安。火遇于薪。玉成于器。虽根种诸佛。而果得一时。师子吼言。载闻顺喻。维摩诘答。更了空门。安住四依。修舍二法。和尚叹曰。吾道行者。惟此人焉。属朱序寻戈。缁徒逃海。道由兹岭。冥契宿诚。谓其徒曰。是处崇胜。有足厎居。居地若无流池。曷云法宇。大谁神庙。特异莲峰。结跏一心。开示五力。以杖刺地。应时涌泉。既殊祥。因立精舍。坚卧禁戒。宏演妙乘。浮囊毒流。木铎正教。首唱南部。转觉后人。以智慧刀。断烦恼锁。由是真僧益广。妙供日崇。隘其本图。宏其别业。乃进自香谷。集板安栖。即昙现之门生。邻慧永之阿若。相与撰平圃。踰层岩。在山之阳。居水之右。经其始而未究其末。有其所而未虞其劳。当是时也。桓元司人柄。斡国钧。以福庄严。因憍檀施。书日力之费。尽土木之功。缭垣云连。厦屋天耸。如来之室。宛化出于林间。帝释之幢。忽飞来于空外。至若奥宇冬燠。高台夏清。玉水文阶而碧池。瑶林藻庭而朱实。琉璃之地。月照灼而徘徊。旃檀之龛。吹芬芳而馝馞。相事毕集。微妙绝时。罗什致其澡瓶。巧穷双口。姚泓奉其雕像。工极五年。殷堪抠衣而每谈。卢循避席而累赞。道宏三界。何止八部宅心。声闻十方。足使诸天回首。观其育王赎罪。文殊降形。蹈海不沈。验于陶侃。迫火不爇。梦于僧珍。愿苟存诚。祈必通感。既多雨以出日。乍积阳以作霖。则有形图西来。舍利东化。或塔涌于地。或光属于天。谢客欣味而成文。刘斐诋诃而覃思。所以山亚五岳。江比四溟。地凭法而自高。物因词而益重。洎梁有崇禅师者。传灯习明。安心乐行。指拳犹昔。薪尽如生。次有果暀二法师。僧宝所钦。克和止观。法物为大。用继住持。上座昙杰寺主道廉都维那道贞等。皆沐浴福河。栖止净业。诸结巳尽。白黑双遣。众生可度。名色两忘。纂盛名于旧人。启新意于今作。重建雅颂。远托鄙夫。代斲有惭。岂云伤手。握笔馀勇。曷议齐贤。但相如好仁。名而激节。伯喈闻义。读曹碑而叙能。傥青包于蓝。冰寒于水。非曰能也。固请学焉。其词曰。
山兆发。真僧感通。
刺泉有力。呵神致功。
法仪外演。禅心内融。
性除遍执。门开大空(其一)
瞻礼云集。厎居峰薄。
越岭图胜。降平规博。
信臣檀施。护供兴作。
大起重阶。广言阿阁(其二)
严幢涌出。宝塔飞来。
尊容月满。法宇天开。
化城改筑。道树移栽。
清梵乐。石敞花台(其三)
金容海游。法影山荐。
毒龙业消。鱼子心变。
万里西传。一时东现。
华戎异闻。穹厚惊眄(其四)
远实法主。谢惟文伯
光颂累彰。德名增勒。
助起江山。声流金石
一言可追。千载相激(其五)
了性了义。或古或今。
止持绍律。定慧通心。
睹物情致。怀缘道深。
敢凭净业。永纪禅林(其六)
开业寺碑 唐 · 李尚一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一
夫八龙荀里。荣问在于当年。驷马于门。馀庆消于终古。亦有汉将军之甲第。磨灭成空。鲁司寇之华堂。摧残巳尽。岂不以泡露倏忽。陵谷迁移。寂寥千载。烟尘四合。虽复武陵洲曲。时逢李衡之树。山阳苑中。颇见嵇康。竟未能激扬真界。取大壮于龙宫。钦崇妙境。授全模于象塔。是用神居肃穆。灵德支持。纵石尽而犹存。与金刚而不坏。鞠遗踪于茂草。彼或未思。攀胜果于坚林。我诚先觉。开业寺者。后魏黄门郎使持节卫大将军陜州刺史都督冀定瀛相殷五州诸军事定州刺史尚书令司徒固安县开国伯李公舍山第之所立也。其地则前临漳水。金凤骋光而振仪。却负常山。玉马腾姿而绝影。东瞻峻堞。宛若香城。西据崇岩。依然雪岭。盖全赵之胜地焉。公讳裔。字徽伯赵郡元氏人也。圭璋盛德。代资卿相之材。钟鼎贵游。人负河山之气。便繁竹使。入天门而上八重。密勿槐庭。登太阶而步三级。朱轮趋阙。拜天子于南宫。黄閤当衢。肃偫公于北里。位望隆矣。欢娱极矣。乃喟然叹曰。假使门兼万石。不能遣生灭之源。家累千金。不能去吉凶之域。以为同生者物。异物者超生。滞教者方。离方者会教。挹三明而豁悟。乘公正以虚求。爰贬泰于丰家。庶推烦于朽宅。及其高台未毁。曲池犹浚。回季伦之业。作须达之园。昔我宴居。今成法宇。变歌梁于月殿。即下梵尘。移舞观于花台。还飘净雪。八功德水。波通西舍之池。四禅定林。影庇东邻之树。尔其考轮奂。度崇高。或仍旧而标迹。或惟新而广制。随方授矩。基阶因巨壑之形。审曲裁规。垣院取重峦之状。岧峣香阁。涌地神行。窈窕禅栖。中天化立。千门远闶。当断岫而全开。百栱危承。隐连峰而半出。垂珠缀玉。日月回薄于山窗。刻贙图龙。风云吐纳于岩栋。优填灵匠。尽变态而无穷。阇崛真容。极尊严而有睟。青莲目湛。犹纵观于南浮。丹果唇开。似微言于西竺。诡状千名而竞出。殊名万计以争陈。触类长之。能事毕矣。先是有沙门僧明昙宝等。并不知何许人。属魏氏之迁都。随孝文而戾止。咸以冥通胜范。夙證良缘。非声闻乘。是菩萨行。动机灵于物表。屈形相于人间。睹兹愿力。共谋经始。当由道资冥助。故使天降异人。大矣哉。谅福庭之最也。于彼延昌之末。锡其偃角之名。孝昌年际。改为隐觉。自魏历齐。僧徒弥广。德均鹙鹭。数若稻麻。洎乎周季道消。芟夷像教。斯虐主之称乱。甚魔王之未降。四百八藏之文。咸沦汲冢。飞锡乘杯之侣。悉陷秦坑。遂使多宝湮覆。支提废毁。散给勋臣。以充园第。可为长叹息矣。公之嫡孙袭固安伯祖元。缔感遗墟。果蒙恩赐。城侔越国。净王多后嗣之家。地拟齐廛。晏子据先臣之宅。既而苍精失御。赤运登符。大宏妙有。广标灵刹。慧日昏而还曙。法流塞而更通。祖元复舍旧居。而为净域。北堂安寝之处。重扇元风。东閤招贤之所。再流清呗。遂能上闻旒纩。光动丝纶。以公净业攸开。更以开业为称首。俄而燬室云谢。波旬纵慝。寰中法侣。尽涂地之灾。海内仁祠。多溺滔天之浸。惟此灵构。岿然独存。因大圣之依凭。威倾六贼。赖诸天之守护。壤隔三灾。苟非至德通神。奇工入妙。其孰能与于此也。皇明首出。大拯横流。絷醉象而定昆阳。斩毒龙而清冀野。反淳风于上叶。集甘露于中枝。都畿壮而帝服开。国土净而天冠敞。蜂台切汉。方演化于时和。凤刹临云。尚韬名于朝命。祖元第二子维摩武德年中赵定二州别驾。属乾坤渐泰。曦望初华。攀龙之茂绩既宣。展骥之休声克著。永言堂构。题目阙如。屡有申闻。情逾恳至。重使泽流元地。金轮转北走之途。涣发紫泥。银榜照东方之国。粤以贞观四年。还赐旧额为开业寺也。上座圆彻寺主圆镜都维那道英大德僧道宽智●(9970)圆一圆真道通慈伦道名等。并董修戒范。持护律仪。逸气于三空。汎仙舟于八解。鸠摩罗什。望景倾魂。雁门慧远。闻风动色。且夫难舍能舍。远人隆百代之基。从。君子积万年之祚。诚哉斯道。信而有徵。公第五子子雄。辅国将军平东将军左金紫光禄大夫通直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使持节豪州刺史鸿胪卿。进爵高都公河北道行台兵部尚书。曾孙纬。皇朝宗正卫尉司农三寺卿金紫光禄大夫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幽州都督户部尚书太子詹事怀洛蒲三州刺史袭高都公弟俊。皇朝扬州大都督府兵曹参军汴州封邱易州易县舒州太湖三县令朝议郎商州司马上骑都尉。箕裘递袭。凭蔗苑而弥昌。黻冕相承。托檀波而转盛。大仙幽赞。乡长则累叶无惭。大觉显仁。公侯则连华必复。讵比夫谢家遗宅。徒拟甘棠。韩国旧台。空传酸枣而巳。但此寺爰初缔葺。迄乎崇丽。公又发宏誓愿。图徽旷劫。乃建丰碑。将符镂鼎。嗟乎。十乌倾日。二鼠催年。空留白⿺(几二)之名。未勒黄金之字。俊第八子宣德郎行本录事参军事云骑尉悊。即公之元孙也。风神秀嶷。器业甄明。发挥经史。抑扬词翰。申鸿渐于上藩。屈鹏抟于中录。虽荣庥作牧。褰襜之位未登。而仕□还乡。衣锦之游斯在。钦惟旧德。祗若先功。望鹿园而拜首。登鹫山而礼足。于是仰挹缁徒。傍询碧殿。剪荒苔而相质。允属谋孙。访丽藻而披文。无遗小子。乃命从侄尚一制文焉。尚一学谢探微。词惭析妙。谢安庭序。叨承白雪之篇。韦孟宗祧。敢述彤弓之咏。庶使家风入偈。抗佛土以飞英。祖德惟真。积僧祇而不朽。重宣此义。乃为铭曰。
美哉东墅。
奂乎西第。
荣观一时。
湮沈千岁。
邪山易拥。
爱河难济。
徒徇假名。
竟迷真谛(其一)
达人蔼蔼。
情洞如如。
爰推别业。
式建精庐。
跨谷弥阜。
乘危蹑虚。
傍通碣馆。
直抵漳渠(其二)
淩云之□匪日而就。
广制弥新。
崇基即旧。
虬檐吐崿。
凤甍衔岫。
月落上楹。
星回中霤(其三)
有周灭德。
怠弃真宝。
胜彼伽蓝。
咸成鞠草。
洎于赤帝。
绍隆元道。
弊风一革。
慈云再造(其四)
汉东鹿走。
燕南狼籍。
毒被王城。
灾延帝石。
四魔怙乱。
三乘泯迹。
独此招提。
居然不易(其五)
功符化造。
事叶神凭。
妙物凝粹。
真人效徵。
皇家凤举。
帝室龙兴
一戎厎定。
五浊攸澄(其六)
法门既辟□源载返。
道贲㧙山。
恩孚柰苑。
鸡峰仞积。
鹤池波偃。
地绝风尘。
人多林远(其七)
七州论德。
四□标荣。
犹婴有待。
岂悟无生。
我祖腾懿。
天师配明。
还因梵笔。
永播家声(其八)
悉昙颂 其一 俗流悉昙章八首 唐 · 释寰中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夫悉昙章者。四生六道。殊胜语言。唐国中岳释氏沙门惠法师翻注。并合秦音鸠摩罗什通韵。鲁流卢楼为首。
现练现。
现练现。
第一俗流无利见。
饮酒食肉相呼唤。
谗言谄为相斗乱。
怀挟无明不肯断。
鲁流卢楼现练现。
贪爱愚痴无岸畔。
眷属婚姻相继绊。
三界牢狱作留难。
俗流颠倒共嗟叹。
延连现贤扇。
努力各相劝。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四六○)
悉昙颂 其一 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八首 唐 · 释寰中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诸佛子等。合掌至心听。我今欲说大乘楞伽悉谈章。悉谈章者。昔大慧在楞伽山。因得菩提达摩和尚元嘉元年从南天竺国将楞伽经来至东都跋陀三藏法师奉诏翻译。其经总有五卷。合成一部。文字浩瀚。意义难知。达摩和尚慈悲。广济群品。通经问道。识揽玄宗。穷达本原。皆蒙指受。又嵩山善沙门定惠翻出悉谈章。广开禅门。不妨慧学。不着文字。并合秦音。亦以鸠摩罗什法师通韵鲁留卢楼为首。
颇逻堕。颇逻堕。
第一舍缘清净坐。万事不起真无我。
直进菩提离因果。心心寂灭无殃祸。
念念无念当印可。可底利摩。
鲁留卢楼颇罗堕。诸佛弟子莫懒惰。
自劝课。爱河苦海须渡过。
忆食不餐常被饿。木头不钻不出火。
那逻逻。端坐。
娑诃耶。莫卧。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四六八)
东林寺舍利塔 唐 · 李讷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八
设位贞观。莫大于乾坤。悬象著明。孰踰于日月。而世閒智识。强推广大之名。系表机深。莫究窈冥之类。是以法身利见。无为之寂风偃。化迹分躯。不尽之灵云李(疑)竺乾清净之教。始自他方。菩萨慈悲之法。聿行中土。犹是元关幽键。委积龙宫。绀发青眸。光晖雁塔。驱八纮于忍域。置万物于仁寰。非般若之蕴乎。孰能臻于此也。东林寺上坊舍利塔者。有宋佛驮跋佗罗禅师之所立也。尔其一经地理。接化鸟之南图。一纬天文。承斗牛之北次。岗峦出没。下积风云。洲岛萦回。旁罗井邑。割东林之净壤。揆西域之神模。瀑水周轩。炉峰对霤。丹楹翠栱。标回日月之宫。宝缀珠栊。影出云霓之路。禅师先持舍利五粒。随身供养。于是贮以石函。藏之珍塔。属陈隋代谢。陵谷贸迁。虽入神之作。而有扶助。而必坏之相。终从雕朽。爰有沙门上座昙杰等。柴桑盛绪。菃香名。早悟三明。深知二谛。感禅师无生之业。远酌规模。睹禅师莫泯之踪。愿言兴葺。昔景龙之岁。御史清河房光庭。叹其荒毁。尽留征橐。苏州司马王弼。绍其成绩。更脱侨装。鹙鹭肇于前。鹓鸿嗣其后。轩疏若旧。藻缋惟新。如鸟之甍。入烟霄而重翥。盘龙之桷。得风雨而还飞。复增舍利一十有四。更以金银铁为棺椁。同宝聚之争分。似珠囊之交映。游区果者。觉地位之超升。光华者。喜身心之快乐。非圣图之冥感。何公绪之速成耶。跋佗罗禅师者。迦维罗卫国人。汉言贤。甘露梵王之苗裔。少孤。为外氏所养。从祖鸠摩罗刹闻其聪异。乃迎还度之。年十七。与同学业习。众皆一月。贤一日览焉。其曰。贤一夫敌三十人也。及受其戒。国以禅律宗之。禅师自西洎东。数见神变。允谓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至长安。常与鸠摩罗什剖析幽旨。什每屈焉。秦主姚兴。大弛末法。禅师退藏于密。犹婴谤议。乃拂衣东顾。杖锡南骞。益修无住之业。即事游方之化。因指庐岳。而慧远法师在焉。远公以禅师名称特高。义谛攸出。庆殊邻之会面。得营道之同心。乃招入香庭。中分兰若。规于塔后。𦭞草而禅。亦居不求安也。宋武帝深加礼敬。固请还都。止道场寺。先是沙门于阗得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未有宣译。至是屈禅师会通华戎。错综文义。故道场寺至今有华严堂焉。皇帝自跃至飞。答中兴之命。先郊后岳。修太平之举。步自开元。今龙集摄提格七月丁丑朔二十八日甲辰。凡一纪而有二载矣。若夫鼓天下之动者。存乎文辞。传不朽之迹者。存乎事业。此寺营建。六代于兹。求其刊勒。两碑而已。远法师高谈色相。欲求寂灭之源。谢康乐初入妙微。不书立言之意。讷才非半古。命不偶时。顷自库部郎中出为此州刺史。剖符淹岁。奉计临歧。杰师琬玉图文。俯询巴曲。下走兰荃有兴。因奏楚辞。驻楫抽毫。乃为铭曰。
大道既隐兮世运陵迟。法雄利见兮光启导师。
曲阜以夜明为初日。休屠以天际为末时。
七觉来晚。三明乐推。
诠其不住之法。唱以无缘之慈。
爰有上人。挺生迦卫。
信美东土。我违西裔。
遇澄什于关中。披林远于江澨。
密句不可以无说。奉宣译于瑶缄。
神物不可以终否。宝光晖于铣函。
建神模于岝峉。耸层台于崭岩。
物壮期于必朽。色空在于无灭。
其增旧也。见白黑之弥纶。
其取新也。有丹青之秀发。
惟精惟微兮。等般若而无竭。
秦六主后秦三主秦苻健,蒲洪子,以辛亥天王位,四年,卒。子生嗣,二年。东海王坚杀之自立。坚,雄之子;雄,健之弟也;二十八年,出奔苌,苌执缢之。子丕嗣,一年,慕容永,杀之。子登嗣,八年,姚兴攻杀之。子崇嗣,一年,凉乾归攻杀之。、生、坚、丕、登、崇,起辛亥至甲午,共四十四年。后秦姚苌,弋仲子,襄之弟,以丙戌长安,称帝,八年。子兴嗣,二十二年。子泓嗣,二年,丁巳,刘裕执送建康,斩之。共三十二年)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药韵
蒲洪,氐也;事石氏,镇关中。石闵言于遵,罢其都督,怒归枋头,遣使降晋。秦雍流民,相率归洪。子健在邺,斩关出奔。石氏既灭,洪与姚弋仲争据关右。弋仲,羌也;遣其子襄击洪。洪迎击,破之,自称大都督三秦王改姓苻。洪卒,健嗣。既入长安,献捷建康,于是秦雍夷夏皆附。既即天王位,而号秦,称帝,亦凭晋威灵以成其僭窃耳。弋仲以是年卒,命诸子归晋,永执臣节。仲虽夷,而有向华之心,宜其直勇著声,耆艾卒保忠信之福,良不诬矣。子襄归晋,屯于历阳殷浩乃恶其强盛,刺之袭之。山桑伏甲,诚非襄之得已。后为桓温所败,复图关中,见杀于秦,亦其命也。襄弟苌,以众降秦。秦主健卒,子生无道,东海王坚杀之而代立。专任王猛秦国大治。伐燕围邺,执燕主炜。后复寇梁益,取成都,俘索头,屠龟兹。海内之地,集有其八。独奈何违景略寝疾之言,坠垂苌开衅之计。方谓投鞭断流,疾风扫叶如吾众;岂意单骑中矢,唳鹤闻声皆兵。繇此慕容垂自称燕王姚苌自称秦王,不旋踵而五将山出奔,新平寺缳首。攻长安者,西燕主冲也。缢坚者,后秦王苌也。长安,遂称帝,而号秦矣。坚子丕,为西燕永所杀。丕子登,为子兴所杀。登子崇,为凉乾归所杀。论者以坚之亡,由不杀,不知皆秦骏也。驭之得其道,则两骖如舞;失其道,则六马齐奔耳。卒,兴嗣,孜孜求贤,观其责梁喜乏才之对,谓“自古帝王未尝取相于昔人,待将于将来”,非深明治体者,能作斯语乎?惜其听讲沙门,空师罗什。子泓弗负,悬首建康。系羌运之既穷,抑新平之业报?要之违弋仲之遗训,故虽窃位号于一隅,终绝种类于三世耳。呜呼!中国之盛也,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中原之乱也,同此氐、羌,自帝而卒替,自王而卒亡。观于苻、姚之兴废,亦当世得失之林也。
蒲洪姚仲皆人杰,石氏将倾方并作。
蒲节初飘五丈形,草苻独震三秦魄。
老羌赍志不忘华,遗言归晋知所托。
氐运当兴襄遂穷,羌苌自此归苻索。
未烦苻健元才,且看东海景略
取燕并蜀夏夷兼,五胡之盛畴相若。
骄主疲民百胜馀,逞心逸志谁堪格。
漫侈投鞭断流,岂知单骑还惊鹤。
氐衰羌盛亦寻常,新平缢主何太薄。
丕登及崇须臾灭,秦雍总为诸夷扩。
苌取长安后秦子兴帅众未全弱。
姚泓弗负秦始削,建康悬首晋非虐。
区区江左承正朔,破氐灭羌如振落。
氐羌归晋作晋仇,天终为晋锄叛虐。
前凉九主后凉四主前凉张轨,自晋惠帝永宁元年辛酉凉州刺史怀帝永嘉二年戊辰封西平郡公七年子实嗣,五年,为妖人刘惑所弑。弟茂摄,赵曜封为凉王,在位四年。兄子骏嗣,后赵石虎封凉王,不受,称晋公假凉王,二十二年。子重华嗣,称凉王七年。子曜灵嗣,骏庶子祚废之,篡立,僭天子礼乐,复杀曜灵。宋混诛之,立华少子玄靓,七年。骏少子天锡弑之,袭位,不受秦坚封。秦破姑臧,锡降,为归义侯孝武太元元年丙子也。自戊辰封公,合九世六十九年。秦败,奔晋,为散骑常侍,以寿终。子太豫,凉破日,奔河西至十一年丙戌,攻吕光,拔昌松郡。次年击斩之。 后凉吕光晋孝武十四年己丑自称三河王二十一年丙申天王位,十一年。子绍立,庶子纂弑之袭位,二年。吕超弑之,立其兄隆,弟宝之子也;是年降后秦安帝隆安五年辛丑也。合四世十三年。至元兴三年甲辰,入长安,为后散骑常侍,后坐姚弼谋反,诛)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东韵
张氏世守晋封,吕氏已袭伪号。前后凉何以合纪?其地同也。张氏之后称王矣,何以仍称公?因其忠晋之实,去其假王之虚也。张氏之忠晋者何?方晋多难,轨保河西,群盗悉平,凉州乃定。虽刺史,实州主也。怀帝遘凶,劻援独勤。纲目予义,每为特书;寝疾遗令,惟思报国。忠哉士彦,曷忝纯臣!实遵父训,送往事,居臣道,立矣。刘弘妖术,变起不虞。弟茂代摄,危而复全。九锡王封,姑为掩耳;白帢入棺,卒明本意。既挈国而授侄,仍执手而教臣。实难为兄,茂难为弟矣。骏立而河南再得,任用文武,服属西夷。至遗书成李,约尊晋朝,遣使上言,专请北伐。读其“兆庶离主,渐冉经世。先老消落,后生不识”之章,江右诸臣能不颜汗?重华嗣位,任用谢艾,连破赵师,既而欲称凉王,迟回受诏,屡赐宠臣,颇废政事,其志荒矣。赖闻谏即改,犹为不远之复,然卒误倚庶祚,以启戎心。知人则哲,信其难哉!自是祚篡,曜灵僭,用郊祀。孝友门风、忠谨世节,于斯尽矣!祚实首祸,济以淫虐。暴尸道左,谁曰非宜?玄靓立,七年,复遭天锡之弑。重华二子,先后殒于二叔。锡之谋夺,较祚为阴;锡之荒淫,视祚非远。攘袂须臾,舆衬相继。归义于秦,常侍于晋。天犹念张氏胤息,令其再睹威仪乎?锡子大豫,复俘于吕。黡以书免,盈繇黡及,信夫!后凉吕光,秦坚佐命婆楼子也。坚图西域,命光出讨。破狯胡七十万骑,降王侯三十馀国。预审内难,意留龟兹,鸠磨罗什语以东归福地,乃忽瞷姑臧,自领凉州。是时坚虽败亡,尚在五将,国君蒙尘,大兵在握。使能振旅长驱,抗义入援,垂、苌慑其威,自当解散,岂不功高窦融,迹迈定远哉!惜夫以过人之能,负夙世之望,狡图一方。若与垂、苌相应,诛心定罪,薄乎云尔。三河自王,麟嘉纪号;天王继僭,龙飞改元。十载战争,兵不得解。老疾涕泣,勉子辑睦。肉死未寒,变兴暮夜。四子交毙于萧墙之戟,八孙支解于郭黁之锋。纂既弑绍夺位,超复弑纂立兄。隆席未煖,秦合围,素车白马,终入长安。既为臣虏,复坐反逆。视夫张氏之优游中朝,考终牖下者为何如?况夫世之多寡,祚之绵促,尤不啻倍蓰乎?故吕氏之虚盗天王,诚不若张氏之实守晋公也。光之才逾于轨、实、茂、骏,而忠节远愧。纂、隆之虐,埒于祚、锡,而乱逆俱同。纂、隆,不足诛也。余窃悲夫张氏数世之贞,莫挽一旦之逆。忠孝之风,一变而乱。乱臣贼子,出自臣门。武穆九京,宁忘三叹?
前凉开继守孤忠,自轨及华日熊熊。
吕氏龟兹忘主难,忽改麟龙称霸雄。
此实婆楼羌狄种,彼惟张耳赵箕弓(轨,汉张耳十七代孙。)
夷夏殊心秦越判,贞邪分轨马牛风。
秦川没腕凉倚柱,东归福地颇相同张实,时长安谣曰:“秦川中,血没腕,惟有凉州倚柱观。”光欲留龟兹鸠摩罗什曰:“将军但东归,中道自有福地。”)
适逢时乱依偏阻,一样邀天得始终。
报国宁家方戒子,闻倾入援岂为躬。
卑辞诱赵俱权计,假道于成或至衷。
长宁夺曜初墙阋,天锡戕玄乃卒穷。
暴尸舆衬繇身作,晋侍秦侯赖祖功。
可怜大豫思捲土,一姓难兴枉就戎。
光平三寇虽容易,岂虞三子自相攻。
紫阁才登东阁继,挽车方下素车蒙(光子绍,自杀于紫阁。超弑纂琨华东阁,纂被击下挽车。隆降后秦,素车迎道旁。)
一纪天王空浪窃,何如五世晋西公。
彻凡上人遗集后乙丑 晚清 · 李慈铭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白华绛柎阁诗辛
小云栖凡公与予为方外之友,所箸《募梅精舍诗集》,予为序之以行。己未,予入都,凡公赋三绝句送别,有云:「谈玄客去茅庵冷,窗外梅花共此心。」予皆和其均。又别有寄怀长句,未及写寄而越乱作,凡公遂怛化去。今归,重阅其集,后有续刻数篇,予所未见者也。穷子还家,化人度世。灵彻断金英之采,巳公无茅屋之留。睹此遗文,追寻昔契。烧猪煮,流连缁俗之间;调水买山,商略烟霞之表。松枝捉麈,鹊尾提炉。举胜缘,相期归老,而劫尘未灭,慧业先成。远公含笑卢循道安偿债于苻氏。桃花入度,桑下坐忘,篇偈犹新,风流永绝。问茶毗之塔,竹径烟芜;翻珠林之藏,经楼云懒。(凡公旧藏有宋刻《法苑珠林》一部,其祖师卐香和尚手校,为周氏兄弟强篡去。凡公常惋恨之。懒云楼,卐香诵经处。)木叉几坠,蜡印虚传。拟怨别于惠休,异吐咒之罗什。栴林火后,黯黯定云梅子圆时,明明爱月。爰题长句,以释恒情。
佛火蒲团世外身,讲台合眼了前尘。
到门钟磬谁相款,绕塔梅花尚自
别后诗篇多忆我,归来俯仰独伤神。
祗应梦里王文度重见平生竺道人